太古代岩石分布区及太古代金矿床

合集下载

金矿的成因类型及各类型基本特征

金矿的成因类型及各类型基本特征

金矿的成因类型及各类型基本特征我国金矿资源非常丰富,而金矿属于我国最主要的矿种。

为确保国内金矿资源被有效的利用,需加强对于金矿资源特征、成矿规律的研究。

此外,还需要提高金矿资源的储量,以促使金矿业获得更大的突破,造福于人类和社会、国家。

1.1资源量的分析国内金矿研发、利用的时间较为久远,同时资源同时非常丰富。

新中国设立,国内黄金产业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建国后,完成了胶东和小秦岭、燕辽、辽吉东部低于和黑龙江流域等金矿的三角区,以及一些黄金的基底,如陈毓川等。

(2)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地质方面的工作,大力的资金投入金矿方面的工作,使全部最为主要的成矿带以2:25万化读取面,促进了新型金矿和崭新矿区的勘测工作,以及旧有矿山的摸底发展。

此外,技术方面和大型贵金属有关企业均赢得较好的发展。

国内金矿勘测活动了以往没的进展,使其向代莱发展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3)近年来,地质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黄金科研方面的工作量出现一定的变化,而商业对于勘察方面的工作也投入了更多的心血。

近期发现大批的大型的金矿和特大型的金矿,多集中于旧矿山的边部、深部位置,或是重点金矿的矿集中地点,这对于我国的金矿业非常有利,可有效的上涨我国的金矿资源。

结合国土资源部门的矿产资源储量内容,对近年来我国新增的金矿资源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资源量达到.34t,为每年新发现的大型的`金矿床的5倍。

也可以统计为26.5个大型的金矿床,这样计算每年会增加8.67%.最新的统计数据表示,我国的金矿矿产地为处,其中特大型为15处、大型为处、中型为处,小型为处,矿点为处。

全国共发现资源量.49t,其中排在前列的为山东、河南、江西,以及黑龙江等省份。

其中山东省属于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深部矿源较为丰富。

矿产的数量进行衡量,黑龙江和新疆、青海,以及辽宁和湖北均位于前几位。

近几年,青海大场和新疆西天山等地区,均找到金矿床。

由此可见,我国的西部地区矿源丰富,可作为未来的主要找矿地区。

河北省隆化县地区金成矿规律简析

河北省隆化县地区金成矿规律简析

河北省隆化县地区金成矿规律简析摘要:河北省隆化县地区所处丰宁—隆化金成矿带的西部,本区的金矿点星罗密布,均产于丰宁—隆化断裂带附近,其围岩多为太古代斑状混合岩。

通过对隆化地区的地质条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论述,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金矿体的地质特征,对本区的金成矿规律进行简单分析,确定了金成矿的有利部位。

关键词: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河北省隆化县河北省隆化县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的内蒙地轴中部,北部为康保—围场—赤锋断裂,南为尚义—平泉—北票断裂,丰宁—隆化金矿带在本区通过。

太古代深变质岩系构成了地台的结晶基底;元古界沉积岩或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台褶带;中生界火山—沉积岩系充填于区内诸断陷盆地中。

不同期次的侵入岩在区内发育,其中燕山期和海西期的中酸性岩类分布较广泛,且与金成矿的关系密切。

图1冀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图一、控矿因素隆化地区的金矿点较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古老变质岩、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及岩浆岩均较为发育的地区。

隆化地区是一古老变质岩分布的集中区,主要岩性主要为太古代斑状混合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等。

本区普遍受混合岩化作用,且具有下部作用深、上部作用浅的特点。

根据矿物组合特征,推测原岩属沉积变质产物。

区内的金矿点有80%分布于斑状混合岩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本区的金矿具有层控的特征。

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金在整个地球中的丰度是地壳丰度的200多倍。

古老变质岩系的组成物质特殊,为地球早期演化的产物,其原岩富含金等成矿物质是极有可能的;一些金的包裹体同位素研究表明,金等成矿物质最大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古老结晶基底岩石,因此可以认为太古代的古老变质岩是区内金最重要的矿源岩。

当然并不排除地壳更深层次的地质体或上地幔提供成矿物质的可能性。

2、断裂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隆化地区的金矿绝大部分为石英脉型或蚀变岩夹石英脉型,与热液活动关系密切,构造的活动为金的成矿提供了通道、场所及动力。

区内丰宁—隆化深断裂是延深达60—70km的岩石圈断裂,沿断裂带可以见到断层挤压和岩石发生动力变质现象,根据断层控制了沿断层分布的太古代—元古代中、酸性岩体,同时断层走向和太古界的片理、片麻理走向一致,其生成时代为太古代末期—早元古代,在其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张性、压性或扭性不同性质的构造作用。

坦桑尼亚北东部某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坦桑尼亚北东部某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坦桑尼亚北东部某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杨友;公斌;罗镔烽【摘要】研究区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NE部太古代绿岩带中,通过工作发现多条含矿蚀变带及金矿(化)体,金矿体受NW向的F1脆-韧性剪切带及旁侧断裂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石英脉中,局部可见自然金,具硅化、黄(磁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及粘土化.总结该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探索其成因及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区金矿找矿前景.%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Archean greenstone belt of the Tanzania craton.Through the exploration work,a number of mineralized alteration zones and gold orebodies (or mineralization belts) are found out.The gold orebodi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F1 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 in NW direction and lateral faults and fractures.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hosted in the quartz veins withsilicification,Pyritization,pyrrhotitation,carbonatation and clayzation,and natural gold minerals are locally visible.The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it has also probed the deposit genesi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Finally,it has analyzed on the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of the gold deposit in the study area.【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7(031)002【总页数】5页(P280-284)【关键词】金矿;剪切带;地质特征;找矿前景;坦桑尼亚【作者】杨友;公斌;罗镔烽【作者单位】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印度洋西岸、赤道以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产黄金、铁、铜、钻石、煤、磷酸盐、天然气等,其中金矿床主要产在太古代绿岩带中,开发最成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为非洲第三大金矿生产国。

阜新双山子-排山楼-大板一带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阜新双山子-排山楼-大板一带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阜新双山子-排山楼-大板一带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分析摘要:为了促进阜新市金矿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为该成矿区及周边金矿床的寻找、勘探、评价和开采提供更多理论依据,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得出该成矿区金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及其中的太古宇表壳岩包裹体围岩。

关键词:阜新;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分析阜新双山子-排山楼-大板一带金成矿区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呈条带状展布于关山—卡拉房子一带线,呈北东向,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区内分布有排山楼、大樱桃沟、关山等17处韧性剪切带和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及矿化点。

为促进阜新地区金矿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导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在广泛收集资料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揭示成矿物质来源,为该地区金矿床的寻找、勘探、评价和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广泛收集成矿区内以往的地质资料、物化探资料、遥感资料等资料,基本查明成矿区区各类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矿床(矿化点)的时空分布规律,查明成矿区金矿床(矿化点)的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为该地区金矿床的寻找、勘探、评价和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2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成矿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成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柴达木—华北板块内的华北北缘古生代坳陷带与华北陆块的交汇部位。

其三级构造单元属于燕山中新元古代裂陷带,四级构造单元属于绥中—北镇隆起,五级构造单元属于北镇凸起。

地层:成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属华北地层。

区内地层主要分布于成矿区的西北部以及东南部。

自下而上分别发育为:一是太古宇表壳岩组合,二是中元古界长城系与蓟县系,三是中生界侏罗系与白垩系,四是新生界第四系。

地质构造:成矿区经历了强弱不同的多期构造运动。

新太古代的变形变质作用,使成矿区内的深成侵入岩发育为区域变质岩,并发生变形。

印支期与燕山期的太平洋板块俯冲运动,使成矿区发育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地质作用,叠加了一系列的构造变形变质,同时成矿区还发生了退变质作用,并直接控制了成矿区的地球物理场分区和线性构造的发育规律。

浅谈华北地台北缘老变质岩中金矿的成因

浅谈华北地台北缘老变质岩中金矿的成因

金 矿 矿 源 层
地 台北缘的大多数 金矿 均处于燕 山期岩体
附近或岩体 以外几公里范围内 ,有一 些金 矿床附近未见燕山期岩体 ,但燕山期脉岩 在金矿床 中非常发育 ,矿脉一般产于岩脉

金 矿 是热 液 矿 床 , 已 是 公 认 的 观 点 , 这
华 北地 台中金 矿绝 大 多数 产 于太 古 代 、 代老变质岩地层 中 ; 元古 部分产于侵入 老变质岩 的燕 山期侵入体 中,它们都处于 老变质岩区,华北地 台北缘绝大多数金矿
扭 性 断 裂 ,或是 张性 断裂 叠 加 在 韧 性 剪 切 带
作为成 矿断裂 的实例可属常见 。金矿在燕 山 期成矿 ,燕 山期及其燕 山期前形成 的断裂构
造均可成为成矿物质 富集 的空 间。老变质岩
断层糜棱岩 ,可见到张性断裂叠加在韧性剪 切带和断层糜棱岩之上 。
3 金矿 与成矿 断裂关系的特殊性 .
《 论文天地 l
从 这 里 了 解 西部 资 源 从 这 里 了解 西 部经 济
0 4 9
浅谈华北地 台北缘老变质岩 中金矿 的成 因
蔡 瑞 清
内蒙古 自治 区有色地质勘查 局
呼和浩特 0 0 1 10 0
摘要 : 华北地 台北缘金矿绝大多数产 于太古代 、 元古代老变质岩中 , 成矿物质来源于老变质岩 , 在燕 山期 构造一岩浆活 动中迁移 、 并 富集成矿。同时深层 区域构造对金矿具有 明显的控制作 用 , 该类金矿称为“ 燕山期层控热液型金矿 ” 。 关键词 : 金矿床 老变质岩金矿床 燕山期层控热液型金矿
R S R E 0 5 E OU C 密切 是 内生金属矿床 的共性 ,而金矿与断裂构造
对华 北地 台老变质岩 中金矿 的成 因 , 大 多数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成矿 ,但 是许多重 要现象表 明, 它们是燕 山期成矿 的。

津巴布韦切古图(CHEGUTU)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津巴布韦切古图(CHEGUTU)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12月上46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津巴布韦切古图(CHEGUTU )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吴伟平(江西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江西 上饶 344700)摘 要:随着津巴布韦淘金热的再次兴起,但是津巴布韦的地质资料缺失。

因此本文通过津巴布韦切古图区的调研工作,主要结合津巴布韦成矿地质特征,从切古图地区地层、构造、矿化带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金矿(化)体的富集和产出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切古图地区部分找矿标志,对该区的找矿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津巴布韦;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3-0046-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search prospect of gold deposit of Chegutu area, ZimbabweWU Wei-ping(268 Brigade of the Jiangxi Geological Bureau, Shangrao 3347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re-emergence of Zimbabwe's gold rush, shortage of geological dat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hegutu area in Zimbabwe and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imbabw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structure, mineralization zone, ore body, ore deposit, enrichment and occurrence of gold ore bodies, ore-controlling factors and ore genesis in Chegutu area, and summarizes som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Chegutu area. 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

我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

我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

我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作者:秦士臻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矿产资源丰富,金矿作为稀有金属矿山是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重点矿种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实现金矿资源的利用,科学规范的进行开采,避免资源浪费,我国需要加强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

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金矿资源的特征,并分析了其成矿规律。

关键词:金矿资源;特征;成矿规律我国的金矿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稀有金属矿山中最主要的矿种,开采金矿冶炼出的黄金价格昂贵,在市场上具有商品、货币、金融等多种属性,所以,金矿与其它金属矿山不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的金矿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金矿地质条件相对复杂,金矿类型多样,通过近几十年的研究,我国金矿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金矿资源的储量丰富,潜力巨大,金矿勘察工作需要了解我国金矿资源特征和成矿规律,为我国金矿资源的勘察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我国金矿资源的特征(一)金矿资源量。

近年来,在原有金矿勘察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金矿资源勘察的力度,发现了一批大型和特大型金矿,有力的证明了我国金矿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我国关于金矿资源特征以及成矿规律的研究,为金矿勘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我国勘察到的金矿多分布与旧矿山的边界或深部位置,以及原有重点金矿的集中地点,这种分布对资源开发和利用十分有利,可以在原有矿山的基础上继续开采,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损耗。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门近年来公布的我国金矿储量的有关内容,统计和分析我国新增的金矿资源量达到了533.34t,新增资源量相当于新发现大型金矿床的5倍。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金矿矿产地7152处,其中特大型金矿15处,大型金矿105处,中型金矿314处,小型金矿1752处,矿点4966处。

我国目前探明的金矿资源总量在8651.49t左右,金矿主要分布的省份包括山东、河南黑龙江、江西等。

灵寿县土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初探

灵寿县土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初探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灵寿县土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初探张家林1,张 雄2摘要:土岭金矿是河北灵寿县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金矿床,通过多年来的地质研究工作,已积累了较多的基础资料,为研究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工作范围较大,大部分地段工作程度较低,加之研究区地质勘查工作中受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程度、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一些不足。

为寻求更大的找矿突破,本文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该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词:土岭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灵寿县1 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Ⅰ2)山西断隆(Ⅱ23)五台台拱(Ⅲ29)阜平穹褶束(Ⅳ)城南庄紧密褶皱带(Ⅴ2)五级构造单元中,是太古代结晶基底出露区,区域上广泛分布太古代变质岩系,区域地层出露主要为太古界阜平群变质地层和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索家庄组、团泊口组、南营组、漫山组、木厂组、四道河组和第四系,该区位于山西五台隆东部阜平穹褶束内,涿州—石家庄大断裂的西部,因此区域构造突出表现为两期:一是太古代晚期阜平运动形成以褶皱构造为主;二是中生代燕山期运动形成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以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类为主,时代属燕山期岩浆旋回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产物。

其中以侵入于太古界阜平群变质岩系中的呈岩株状产出的赤瓦屋和麻棚岩体出露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

2 矿床地质特征2.1 地层研究区内除沟谷分布第四系松散泥沙层外,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阜平群团泊口组下段(Arfct1),岩性以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地层总体走向北西或近东西向,倾向NW或SW,倾角10°~30°,由下而上共分为四个岩性层,①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Art11);②角闪斜长片麻岩(Art12);③黑云斜长片麻岩(Art13);④花岗片麻岩(Art14)。

2.2 构造土岭金矿断裂构造位置处于麻棚—赤瓦屋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带的分枝—上白岔—石湖沟掌张—压扭性复合性断裂带的中段,以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最为发育,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它直接控制本区燕山期中酸性脉岩以及含金石英脉、含金矿化蚀变破碎带和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及其空间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支期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
古 代 形成环境:挤压环境、伸展环境、水平剪切均可形成。
岩 古老韧性剪切带印支期继承性活动控矿。
石 实例:辽西排山楼金矿

出露太古宙小塔子间组和大营子组,主要由TTG岩和少量

表壳岩组成。此外,区内发育一些中生代花岗岩和一系列

的脉岩。韧性剪切带发育,主要有两个方向:(1)东西向,
太古代岩石分布区及太古代金矿床
我国从已探明的金矿储量来看,太古代岩石分布区是我国主 要的金矿产出环境,仅华北陆台就集中了我国黄金储量的70% 以上。但从成矿时代来看,太古代形成的金矿数量很少,这与 世界其它国家形成鲜明对照,这可能与我国太古代岩石的特 点有关:变质程度高、缺少科马提岩、碳酸盐相和硫化物相。 主要在显生宙成矿,且以中生代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 寻找太古代脉状金矿的同时,对显生宙形成的金矿找寻也应 加强。
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现在大多数模型属于此类。
金 矿
如:Cox和Singer(1986)合写的<<矿床模式>>(Mineral

Deposit Models)


– 成因模型:也是一种定性的描述性模型,在反映控矿条件和矿

化标志的基础上,把矿床成因内容也反映出来的模型(矿质、

介质来源、成矿过程等)。
石 分
明的储量超过1000吨,主要类型有7种①铁—氯化物为主导的,
布 角砾岩控矿的Cu-U±Au矿,奥林匹克坝(273t),②产于含铁
区 建造中的层控 Au±Cu矿床(152t),③不整合面型的
及 U±Cu/PGM/Au矿床(53t Au),④韧性剪切带中的铁氧化物
太 为主导的Au±Cu矿床(146.7t),⑤元古代块状硫化物矿床
分 型的建立对相似地质环境下矿床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我
布 们讨论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矿床本质特征的高度综合。目前,矿
区 床模型的分类尚不统一,仍然众说纷纭。
及 矿床描述性模型:

– 经验模型:用文字和图表形式描述矿床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地

质特征,往往包括了重要的控矿条件和各种矿化标志及地球


的连通空间,以交代作用为主,形成浸染状蚀变岩型金矿床。

– 玲珑式(石英脉型) :构造规模较小,构造岩不发育,空间

为连通空间,发生蚀变后既阻止进一步蚀变的发生,以充填

方式为主,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条近东西向的浅成低温热液 成矿带,矿床产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生代火山盆 地,并集中分布于辽吉地块、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北 端,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控制了矿床定位,本成矿 带可能是西伯利亚与华北古板块碰撞所致(2004)。

实际上,矿床模型的建立,须大量的实际资料和合适的
分 布
成矿理论的指导。以上属于综合性的模型。
区 反映矿床某些属性的模型:

品位—吨位:对一类矿床经济属性的定量描述,基于矿
太 古
床品位,吨位数据反映其品位和吨位变化频率分布,进

而掌握其变化规律。累计概率曲线在应用上不太成

熟。
矿 床
– 矿床产出几率模型:概率模型 – 吨位/面积(T/S ) ,吨位/体积(T/V)模型







流体特点

代 类型:幔源流体:(1)洋壳俯冲(2)核幔脱气

地壳流体:(1)岩浆活动—构造(2)变质作用—

构造(3)大气水循环
分 布 区 及
太பைடு நூலகம்古
流体地质
代 岩
流体地质及其作用的研究正构成了当今地学的重大前沿

问题,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1993)判定的“固

体地球化学的研究机会”中,把“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的

流体”定为五大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其中又把地壳中的流

体压力和流体成分作为最优先研究的机会,其它许多发达

国家也相继把流体作用列为本国科学研究的重点。

产在背、向斜的轴部,转折端鞍状脉、层间脉或网脉状。


另外还有青海大场金矿除了成矿时代新、成矿深度稍浅外其它特

征和穆龙套金矿类似。



矿 床 模 型(式)
古 代 岩 石
矿床模型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来研究矿床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 视,其目的:(1)加深对成矿的认识,综合成矿理论,(2)指导 科学找矿,从目前类比找矿仍然是我们所利用最多的方法,矿床模

铁的硫化物有关。
石 我们吉林地区,元古代浊积岩型金矿的寻找应引起注意。浊积岩

型金矿典型的当属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金矿,其富矿岩石主要

为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千枚岩,或多或少含有碳质物和原生

沉积成因的硫化物,矿床明显受地层控制,S、Pb同位素特征显

示,富矿围岩就是矿源层。构造上主要受褶皱构造控制,矿体多
辽吉地块:如香炉碗子、东堡子金矿;
燕山地区(含冀东、冀北、辽西地区) :河北丰宁 县的牛圈银金矿床,涿鹿县的相广锰银矿床,辽宁 义县的红石砬子金矿,内蒙古赤峰地区的金厂沟梁、 小长皋沟和二道沟金矿等。
太行山北端:义兴寨、耿庄和堡子湾等矿床。
太 古
太古宙基底上的元古宙盆地(裂谷)

区金矿

元古代也是一个主要的金矿时代,以澳大利亚为例,已探

太 古 代 岩 石 分 布 区 及 太 古 代 金 矿 床

显生宙构造—岩浆活化区的
古 代
中深脉状金矿
岩 石
如胶东地区,一系列矿床形成于中生代,绝大多数产

于中生代形成的花岗岩质岩石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

显。金矿床类型可分为:
区 及 太
– 焦家式(蚀变岩型) :受规模大的破碎带控制,发育大量的 构造岩(碎斑岩和碎裂岩),其中的空间是弥散性的,细小

倾向北(30—70°),三条,宽大,早;(2)北东向,倾

向北西(45--75°),两条 ,宽大,晚。其中印支期东西

向韧性剪切带控制了排山楼金矿的空间分布、形态和产状。

目前圈出了35个矿体,含矿石英脉与韧性剪切带产状一致,

工业储量:3.8-4.44g/t,25.881t 表外储量

1.55g/t,17.936t ,为一大型金矿床。
古 代 金
中的Au矿床(150t),⑥空间上与长英质侵入体有关的铁硫 化物脉和交代型矿床(150.7t),⑦空间上与区域变形作用有
矿 关的铁硫化物脉和交代型矿床(159.9t)。



元古代形成的金矿含有较重要的Cu,其它元素如U、REE、Bi、

Co和Mo等高含量,许多矿床与赤铁矿或磁铁矿有关,而不是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