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地儿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合集下载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而山东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也是广大矿业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岩石地质特征、构造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等方面对山东金矿区进行研究。

一、岩石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主要由中生代大陆岩石构成,其中北部以中生代二迭系花岗岩为主,南部以三叠系为主。

在南部的沂蒙山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体和斑岩体广泛分布,是金矿的主要赋存岩体。

这些岩石中普遍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和黑云母等金矿化元素,并且在热液流体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二、构造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主要处于华北地块的东南缘,普遍受到了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影响。

区域构造以由北向南的大断裂带和褶皱带为主,整体上为强烈走滑造山带。

以沂蒙山为中心的构造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在此处的断裂分界比较明显,南部以逆冲断裂为主,北部以走滑断裂为主。

由此可以看出,在山东金矿区矿化与断裂发育密切相关。

三、矿床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有着比较丰富的金矿资源,其中以伴生和独立金矿床为主。

伴生金矿床主要包括热液型金矿床和层控型金矿床,后者多以变质杂岩中石英脉和千枚岩体为赋存岩体;独立金矿床主要包括蚀变带金矿、深部高温低压热液型金矿等。

四、找矿方向根据山东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可以得出一些找矿方向:1. 善于选址于构造节点区域:构造活跃区域是断裂槽门的必经之路,选址于这些区域寻找金矿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2. 利用大区域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地电、电磁等等,应用这些勘查手段,能够初步追查海量的背景成矿地质信息。

3.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金矿:利用各种矿床的矿石、岩石及其它辅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进行找矿方向判断。

4. 根据区域化学成分分异规律判断金矿远景: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中不同元素的富集,反映不同程度的背景成矿作用,从而大概判断出成矿地段的远景。

总之,山东的金矿蕴藏量较为丰富,如能有效利用以上的找矿方向,相信可以取得理想的找矿效果。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杨矿飞1陆泽帅2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杨矿飞1陆泽帅2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杨矿飞1 陆泽帅2发布时间:2021-09-25T11:48:05.15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杨矿飞1 陆泽帅2 [导读] 我国金矿类型众多,分布复杂多变,每一类金矿分布都有其独特的地质规律1.洛宁县俊德虹宇矿业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700;2.洛阳陆地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摘要:我国金矿类型众多,分布复杂多变,每一类金矿分布都有其独特的地质规律,给勘探工作带来困难。

针对不同类型金矿床各有差异的情况,应总结特定区域内相对规律性的分布条件,强调加强矿田和找矿研究的必要性,并根据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结合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5个成矿区带和19个集中成矿带,对每个特定的成矿带进行有针对性的地质勘查工作。

从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来看,只要能找到矿产分布的基本区域和特征,就能为找矿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创新探讨引言我国金矿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类型多样,黔西南、黔东南、盘县等地金矿较为富集,全省金矿集中分布于多个地区。

把握金矿床资源的分布规律,可以根据金矿床特殊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矿化集中区地质条件,总结出成矿地质条件的成矿规律,探讨各成矿集中区的产量及分布要素,对各成矿集中区进行矿田集的研究,建立成矿模型。

金矿石产量与分布矿床类型、控矿地质条件与矿床特征具有相似性,在勘查技术上,应综合多种手段,选择具有相近性的集中区进行深入研究。

1、金矿资源的分布规律金矿资源富集,主要金矿集中分布在赖子山背斜带、灰家堡背斜带、戈塘背斜带、普安红岩背斜带、板其金金矿化带、板其金地金矿化带、册亨百地金矿化带、普安红岩背斜带等地区,已知的中型以上矿床约有7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安龙县戈塘金矿、普安县泥堡金矿等,其中已探明的小型矿床和矿点有多处,一般都分布在周边矿化区带内。

各矿化集中带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周围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而是金矿体的主要矿体。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地质过程形成,含有一定量和质量金属金的地质体。

金矿矿床的形成与地质特征以及矿床成因有关。

本文将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矿床产状特征:金矿矿床的产状特征有矿石产状、矿化体产状和脉石产状等。

矿石产状:金矿矿床的矿石通常以金石英脉的形式存在,其中金以自由金和金在矿物中的含量形态为主,伴生矿物常有黄铁矿、黄铜矿和白银矿等。

矿化体产状:金矿矿床的矿化体多为矽质、石英脉和脆隙充填体。

石英脉通常呈股状、带状或片带状分布,矿床基本呈层状分布。

脉石产状:金矿矿床的脉石通常呈网状、缝状、脉状或颗粒状产出,含有金。

2. 矿床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其地质构造特征表现为断裂、褶皱和岩体变形等。

断裂:金矿矿床伴随有断裂的产出,断裂可以起到矿床的通道作用,使得金矿物质聚集于断裂带中。

岩体变形:金矿矿床往往伴随有岩体的变形,包括岩石的变质和变形,变质和变形可以改变矿岩中金矿物质的分布状态,使其聚集于矿床中。

3. 矿床地质化学特征:金矿矿床具有特定的地质化学特征,其中包括矿体物质的组成、矿石的成分以及矿床周围岩石的改造等。

矿体物质的组成:金矿矿床的矿体物质组成中含有金、石英和伴生矿物等成分,这些成分之间的含量和比例是判断矿床质量的重要指标。

矿石的成分:金矿矿床的矿石成分除了含有金之外,通常还含有一些伴生元素质,如银和铜等。

这些伴生元素的存在对金的提取和加工具有一定的影响。

金矿矿床的成因主要包括岩浆热液成因、沉积成因和变质交代成因等。

1. 岩浆热液成因:岩浆热液成因是金矿矿床的一种重要成因,其形成过程是岩浆中含有金和金相关物质,通过液相传递、气液相分离以及水合气、局部冷却等作用,使金矿物质沉积在岩浆中的空隙、裂缝和脉石中,形成金矿矿床。

2. 沉积成因:沉积成因是金矿矿床的另一种重要成因,其形成过程是源于外界的河流和湖泊中,含有金的矿物或颗粒经沉积作用,沉积在河床、湖底或洪积平原等地方,逐渐形成金矿矿床。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埋藏有金矿石的地质体,在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中,我们将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矿床地质特征1. 分布特征:金矿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及其构造活动带、火山弧带和断裂带等地区。

金矿矿床也常与花岗岩、酸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等有关。

2. 矿石特征:金矿矿床的矿石主要有金石英矿、黄铁矿、石英脉等。

金石英矿是最常见的矿石类型,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3. 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通常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常出现在断裂带、隆起、衍生复式构造中。

矿床的形态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常出现矿脉、褶皱、蚀斑等形态。

4. 富集特征:由于金的重性和化学稳定性,金矿矿床具有较高的富集性。

富金矿床表现为矿石体积小、金品位高、矿石中金粒度较细。

二、矿床成因分析1. 热液成因:金矿矿床的主要成因是热液作用。

地壳中的流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构造裂隙渗透入地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金溶于热液中。

随着热液流动,金逐渐沉淀下来形成金矿石。

2. 覆盖成因:部分金矿矿床的成因与地壳深处的覆盖岩石有关。

地壳深部含有大量高浓度的金,当构造运动使得深部岩石上升到地表时,金矿矿床可能会形成。

3. 硫化物成因:一些金矿矿床的成因与硫化物有关。

在火山喷发、地热活动等过程中,岩浆中的硫化物会与含有金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硫化物矿石,并富集金矿。

4. 沉积成因:一些金矿的成因与沉积过程有关。

在一些地质环境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区,由于沉积物的运动和沉积,金矿可以沉积在底部形成金矿砂,并在后续的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金矿矿床。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摘要】我国有些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实现矿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调查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法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所在矿区的找矿前景也十分良好。

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直接就决定了该矿区能否实现预期的找矿效果。

在找矿时总结经验得出一般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矿区长期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相关的矽卡岩型或者是把斑岩型矿床作为区域成矿研究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在特定领域的找矿主力点。

同时,有些矿区把古生代斑岩型有色金属金属矿矿床作为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有色金属成矿地质规律及其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一些具有找矿远景的矿区迅速发展形成具有真正实力的矿区。

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危机。

1 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有色金属成矿与其地质特征密切相关,就拿我国主要的地质特征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成矿规律。

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活跃。

在这里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镶嵌体。

在对有色金属矿床研究得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是由于在历史作用中,地质层主要集中在地壳壳幔物质的演化以及壳幔流体的最终产物,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中,就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矿床。

同时,由于地形作用不是小范围的作用,那么其范围内的形成的矿床也就会复杂多样,一般都会伴随者相对较大的地质作用或者是构造事件的发生,最终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矿床组合。

例如在裂谷或是裂陷槽地区,就容易为有色金属如铜镍等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地质条件。

在对我国的铜镍矿床进行分析得出,主要都是由于此处分布着大陆裂谷或者是不同地形撞击形成造山的局部裂陷槽相关。

因为,只有大范围的地壳裂解情况的出现,才有可能为矿床的着陆提供前提和动力。

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

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武 帅,张 伟(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400)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科学应用逐渐成为资源开采的重要工作内容。

金矿是我国重要金属资源之一,必须根据金矿地质特征合理进行开发。

综合近些年来的金矿开发实例,我国金矿矿产以层状以及类似层状为主,分布于各岩层基础地带。

为了科学高效地开发金矿资源,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金矿地质特征,并结合地质特征找出金矿的具体方向,文章对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8-0234-01——————————————作者简介: 武帅(1989—),男,河南舞钢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地质。

1 矿田地质特征我国金属矿产密集地区偏向于东北方向以及西南方向这些地区,由于天然的地理环境存在大量的褶皱堆积,因此形成了许多金属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地区地质结构非常复杂,矿产地区地质岩石特征主要以黑云母岩以及花岗岩为主,矿产地区地下岩石层非常密集,底部岩浆活动较为剧烈。

此外,矿田分布为东西走向的贵东岩石层为主,生产着大量铅锌金银等金属矿产资源,此类矿产资源也是我国基础资源开采的集中区[1]。

2 金矿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以及地质环境我国金属矿产尤其是金矿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与其他的金属矿田开采不同,依据不同的开采程度记录着不同的资料数据。

就以谢坑铜金矿的矿产开发开采为例,该地区地质构造属于甘孜印支褶皱地区,矿产地表层分布着较多的碳酸岩石以及碎屑岩,矿体主要存在于二叠统大关山群大理石岩和砂板岩中,在矿产测量以及开发过程中难度较大,必须结合具体的严惩锻炼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措施[2]。

2.2 矿石类型以及矿石构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类型大致分为含金黄铜矿石、金毒砂矿石以及磁黄铁矿石的三种基本类型,三者之间进行互相配比,从而构成了我国金矿资源重要的矿石结构类型。

例析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例析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例析金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引言宽坪沟金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西部,行政隶属于嵩县大章乡赵楼村,面积4.65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地质工作宽坪沟金矿区成为中型金矿,本文对其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讨论,以其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依据,为今后在其周边找矿提供借鉴。

1、矿区地质概况1.1地层矿区位于熊耳山断隆东南翼,五丈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出露地层为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下段(Chj1)和中段(Chj2),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强烈,褶皱构造简单,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南东。

1.2构造宽坪沟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大小断裂构造共计11条,其中最长M14位于宽坪沟矿区的中部,总长大约3千米,宽坪沟矿区内长度1600米左右,根据断裂性质和控矿特征,矿区内断裂共分为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四组。

北西向断裂穿越矿区,是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断裂,北东方向断裂错断北西向断裂。

其他方向断裂的不发育,矿化弱。

矿区内主要断裂如下:(1)北西方向断裂北西方向向断裂是矿区内的主要的控矿断裂,由M14和次级矿脉M13、M16 和M18组成,M14矿脉西起宽坪沟,东至牛头沟,总长度3千米,矿区内长度1615米,倾向北东,倾角400-650之间,受北东向F1和F2错断,分为三段,即:中段M14-Ⅰ、东段M14-Ⅱ和西段M14-Ⅲ,其中M14-Ⅰ与M14-Ⅲ之间的水平断距约200米,M14-Ⅰ与M14-Ⅱ之间的水平断距约70米,现将上述含金构造蚀变带的分布范围、规模产状,控制程度分述如下:M14-Ⅰ,西起下西沟,东到后沟,长780余米。

构造蚀变带宽度14-60米,局部可达90米,总体走同2990,局部可偏转到2850-3150,倾向北东,倾角400-650,构造蚀变带由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及蚀变岩组成。

M14-Ⅱ,西起后沟,东到牛头沟,长690米。

构造蚀变带宽度8-50米,局部可达80米,总体走向2990,局部可偏转到2900-3050,倾向北东,倾角500-650,构造蚀变带由石英脉,构造角砾岩及石英岩组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郭明凤(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摘 要:文章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的系统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构造断裂带控制,在时空上与印支—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

容矿岩石主要为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构造角砾岩和蚀变花岗斑岩。

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浸染状产出。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和深部地壳,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金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23-021 区域地质背景某金矿床大地构造上位于西秦岭地槽褶皱带南缘摩天岭背斜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巴颜喀拉冒地槽褶皱带阿尼玛卿背斜结合部位。

区内自晋宁运动以来,经历多期次构造演化,地质构造运动强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

区域较大的断裂带为松柏—梨坪断裂,属川西北地区大型断裂—玛曲—荷叶断裂东段分支。

断裂整体呈弧形,弧顶位于联合村一带,向东总体走向为NE向,向西为NW向,长近100 km,宽数十米至数千米。

断裂总体为南倾,倾角为45°~65°,局部北倾,并具有分支现象。

断裂上盘为二叠系灰岩、砂岩和板岩,下盘为泥盆系石英砂岩和灰岩。

区域发育的主要褶皱有摩天岭背斜和阿尼玛卿背斜。

前者北以玛曲—荷叶大断裂为界,南抵古城—青川大断裂,西临崛江—虎牙锯齿状深大断裂。

其核部出露中元古界碧口群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夹火山岩(细碧角斑岩)建造。

上伏地层为早震旦世磨拉石建造,上震旦统碳酸盐夹碎屑岩建造,上志留统碎屑岩、硅质岩夹碳酸盐建造,中泥盆统碎屑岩、含碳硅质岩、碳质泥岩、碳酸盐岩建造,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建造。

下、中三叠统仅出露在黄龙乡以北西地区,为碳酸盐岩建造。

后者阿尼玛卿背斜北以玛沁—略阳深大断裂为界,南抵玛曲—荷叶大断裂,呈楔形插入西秦岭冒地槽褶皱带降札和摩天岭两大地块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fc e s No. 0 i 13




总第 13期 0 21 第 1 0 0年 期
Jn ay 2 1 aA r 0 0第 1 期
COP PER ENGI NG NE RI
长 地 儿 金矿 矿 床地 质特 征 及 找 矿远 景分析
鲁 文华 , 成 江 张
(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 成都 摘 60 5 ) 10 9
c e a lz sm ie aiai n c n iin a d r e ft e g l p st A e in lg o h mia x lr t n mo e ss tu l nay e n r lz to o d t n ulso h od de o i. o r go a e c e c le po ai d li e p,a ts g e t o nd i u g ss
关键词 : 长地 儿 金 矿 ; 球 化 学 特 征 ; 矿 远 景 地 找
中 图分 类 号 :D 6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9— 82 2 1 )1— 0 4— 4 T 16 A 10 3 4 (0 0 0 0 3 0
Ge l g c lCha a t rs js o a d e l i p st o o ia r c e jtc fCb ng i r Go d M ne De o i
地层 :
1 成 矿地 质 背 景
四川九龙 县长地 儿金 矿位于 扬子地 台与甘 孜一
峨 眉 山玄 武岩 ( ) 为一套 绿 泥石 、 帘石 片 Pp : 绿 岩, 岩石通 常具 有 磁 铁矿 化 和钛 铁 矿 化 。在 断裂 带 及 其 附近 , 具强 烈 的 白云石 化和硅 化 , 黄铁 矿化 和少 量 黄铜矿 化 , 是矿 区 内重要 的金矿化 层位 , 近况 围岩
松 潘地槽 之间 的川 滇南 北 构 造带 上 , 滇 地轴 中北 康 段( 1, 图 )为康 定 一大渡河 金成矿 带南 延部 分 , 侧 东
为扬 子准地 台 , 侧为 甘孜一松 潘褶 皱系 。 西 区域地层 为一 套古 生代浅 海相陆缘 碎 屑岩与碳
酸盐 沉积 。
玄武 岩 中 , 金背 景 含 量较 高 , 般 为 ( . 一 0 3~12 . )×
英 变粒 岩 。 白云 石 英 变 粒 岩 中含 金 达 到 ( . 2 2 7 8~ 339 .6 )×1 ~, 0 出露 宽度 3 是本 区重要 的金矿 化 m,
子 耳 山断裂 ; 区域 上 岩浆 活 动甚 为频 繁 、 烈 , 强 有
晋 宁期 的擦 罗石英 闪长 岩体 ; 西 期 的滨 多 几 性 一 海
Ab t a t a e n g o o ia a k r u d a d sr cu e e in l e c e c l h r ce i iso h n d e o d d p st hsa t sr c :B s d o e lg c lb c g o n n t t r ,rg o a g o h mia c a a t r t f a g ir l e o i,t i r — u sc C g i
1 。最 高 2 2 ×1 0‘, ’ . 0一。 上 统下 部 杉 木 坪 子组 ( : ) 为含 碳 质 绢 云 母 PS :
石 英片岩 , 白 色 条带 状 大理 岩 , 少 量 绿 色 大 理 灰 夹
岩 。片岩 中具 强烈 的硅化 和 金 属硫 化 物 矿化 , 者 后 多数 已经 风化 , 生褐 铁矿化 。 发
区域上位 于西油 房 一子 耳 山 断裂 带上 ( 油房 西 韧 性剪 切带 ) 长 地 儿 背 斜 核 部 。褶 皱 和 断 裂 都 十 ,
分 发育 , 主要构 造线呈 近南北 向展 布 , 主要 有西 油房

下统茅 口组 ( : 一 套 薄 一中厚 层 状 白色 条 P )为 带状 大理 岩及条 带状大理 岩夹 含炭 质片岩 和 白云石
要: 根据矿床所处地质背景 、 地质构造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以及矿床地 质特征 , 对长 地儿金矿成矿条件 、 成
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 建立 了该金矿的区域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 认为峨眉 山玄武岩 、 韧性剪切带与该 区金 矿形成关
系 密切 , 采用 地 质 物 化 探 综 合 手 段 , 该 区 已发 现 的 化探 异 常进 行 查 证 , 对 有望 实 现 新 的找 矿 突 破 。
a d is Pr s c i t n i l n t o pe tng Po e ta
L n—h a HANG Ch n U We u ,Z e g—ja g in ( h n d iest o e h ooy,C e g u6 0 9,Sc u n, hn ) C e g u Unvri f c n lg y T h n d 5 1 0 ih a C ia
g o od p o p ci g p t nili h e in o d g l r s e t o e t n t e rg o . n a
Ke y wor ds: Cha g irg l e o i;g o he c lc r ce itc g l r s e tng p tn il n d e od d p st e c mia haa trsis; o d p o p ci oe ta
超基 性岩体 ; 印支 一燕 山期 的野 勒 混 染 石英 闪 长 岩
和江 官山石英 闪长岩 体等 。
层 位之 一 。与 下伏 地 层呈 断 层 接触 关 系 , 接触 带 在 上有 一宽 达 4 的褐 铁矿 化体 一铁 帽 , 具铜 、 矿 m 略 银 化 。但 由于铁质 干扰 , 金分 析结果偏 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