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合集下载

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摘要:内蒙古红花沟金矿是典型的石英-硫化物金矿,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矿床呈幅长3.5km、宽0~120m的条带状型式,矿石类型多样,石英脉是典型的矿化岩体,常伴生蚀变带、接触变质带。

本文根据对红花沟金矿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微区成分等研究,总结了其地质特征和成因。

关键词: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地质特征;成因探讨一、矿床地质特征1.矿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背景内蒙古红花沟金矿位于阿荣旗境内,是北纬50°4',东经122°32',距阿荣旗城区约15km。

矿床位于呼伦贝尔-科尔沁旗-小兴安岭勘查区的中东部,处于东北造山带北段特提斯洋闭合、欧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时期的花岗岩成矿带上。

2.矿床的产出和矿化类型矿床产出的矿石类型多样,石英脉是典型的矿化岩体。

金矿以亚微细粒的游离金和金硫化物为主,主要伴生石英、硫化物、黄铁矿、菱铁矿等。

3.矿床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组成矿床主要分布在花岗岩体内的变形剪切带与接触带内,矿体选在石英脉中发育较好,石英脉常伴生蚀变带、接触变质带。

岩石类型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辉长岩和橄榄岩等为主。

二、成因探讨1.成矿物质来源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形成的主要矿物质来源包括地壳物质和岩浆物质。

岩浆物质主要是来自于上覆花岗岩的分异熔体,地壳物质主要是来源于前寒武纪-古元古代的古变质岩地壳中的矿物元素。

2.矿床形成环境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形成是在板块构造运动的复杂背景下,发生了造山活动,从而形成的高级别热液成矿。

热液的成因和成矿作用主要是来自于岩浆热源及热流体对地壳的作用和后期反应。

3.成矿流体演化内蒙古红花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是在花岗岩的热液演化条件下,由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时所携带的高温流体,其成分具有集中性、同质性和相似性,为硫化物质高温溶液,热液温度在250~300℃之间,pH为5.5~7.5之间,氧化还原电位Eh值为70~150mV之间。

广宁县扬村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广宁县扬村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广宁县扬村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矿区位于粤西云开隆起的北东部位,即广宁复式背斜,广宁~罗定断裂带的北东段,总体构造线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中拆石断裂(F23)呈近南北向贯通全区。

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控制。

通过广宁县扬村金银多金属矿预查工作,发现含金矿(化)体12条,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碎裂岩型金银矿。

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及岩浆热液活动使得该区成为较好的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

标签: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探讨广宁县扬村广宁县扬村金银多金属矿区位于广东省广宁县螺岗镇,区域上处于广宁~罗定金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该带矿化、蚀变普遍且强烈,目前已发现的金银矿床有广东河台金矿、京村金矿、黄泥坑金矿、板梯金矿等,这些金银矿均产于元古代云开群、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四个矿源层。

扬村金银矿即产于震旦系C组。

1区域地质背景扬村矿区位于粤西云开隆起的北东部位,即广宁复式背斜,广宁~罗定断裂带的北东段,总体构造线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拆石断裂(F23)呈近南北向贯通全区(图1)。

1.1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

其中震旦系为重要的产金、银地层,是一套厚约1800m的浅海相类复理石砂泥质碎屑岩建造,岩性为含碳砂质绢云千枚岩、变质粉砂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变质细(中)粒石英砂岩。

Au丰度值在震旦系地层单元中含量最高(3.3×10-9),为该区金的矿化富集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

1.2构造本区处于区域东西向与北东向构造交接复合部位,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纵横交错,互相交接和改造,构造线有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四组断裂,其中近南北向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构造骨架。

近南北向断裂以拆石断裂(F23)最为醒目,长15.5km,为区内最大的近南北向断裂,亦是区域性断裂。

该断裂属张扭性正断裂,拆石附近见断裂破碎带宽30m,该断裂破碎带及其附近发育的次一级近南北向、北东向等小断裂均含金,与金矿生成关系密切。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辽西黑虎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辽西黑虎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辽西黑虎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陈军典(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3)摘 要:本文通过对黑虎洞矿区与金成矿有关的异常进行地表探槽和深部钻探揭露验证,大致查明了Ⅰ和Ⅱ号矿化与破碎带中的石英脉相关,Ⅲ号矿化体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

矿化多受北东及近南北向构造控制,含矿热液多沿构造破碎带间裂隙充填。

关键词:金矿;石英脉;韧性剪切带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5-0118-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hehudong gold deposit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CHEN Jun-dian(Liao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Mining Group,Shenyang 110013,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black tiger cave mining area related to gold mineralization anomalies, verified the surface exploratory trench reveal, found out roughly ⅠandⅡ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quartz veins in the fracture zone, # Ⅲ mineralized bodies related to ductile shear zone. Mineraliza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ne and nne trending structures, and the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mostly filled along the interstructural fracture zones.Keywords: gold mine; quartz vein; ductile shear zone收稿日期:2020-02作者简介:陈军典,男,生于1985年,汉族,河南舞钢人,地质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

河南石板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河南石板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化较大部位增厚变富。矿体产状与构造带产状基本一
致, 以近东西向最 多、北西向次 之, 但北西向 矿体规模
稍大。矿体规模一般较小, 单矿体沿走向长度一般小于
100 米。已控制主要矿体特征见表 1。
表 1 石板沟金矿主要矿体特征表
矿体 矿体长 矿体平均 矿体平 矿体产 状( 度)
控矿
控制
均品位
赋矿围岩
矿化类型
●学术园地
河南石板沟金矿矿床 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苏小岩 (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郑州
450001)
摘 要: 通过阐述石板沟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 对矿石微量元素的相关分析及矿石氢氧同位素测试, 认为该矿床成矿环境 属低温环境, 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变质水, 属受构造控制的低温变质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关键词: 河南 石板沟 金矿床 相关分析
注: 地壳丰度据维诺格拉多夫, 1962; Au 单位为 10- 9 其他为 10- 6, 测试单位: 河南省第一地质勘查院岩矿测试中心
3.2 成矿流体分析 据矿体中石英及其包裹体溶液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
果( 图 2) : δ18O 为 - 3.22‰~- 16.77‰, 极差 19.99‰, 均 值 - 6.78‰; δD 为 - 83.24‰~- 43.34‰, 极差 39.90‰, 均 值 - 63.29‰, 投影点大多落于变质水范围。而区内主要 为岩浆岩, 变质作用不发育, 仅沿构造带发育动力变质
号 ( 米) 厚度( 米) ( ×10-6) 倾向 倾角
构造
斜深
Au1 105 2.11 3.23 48 57 辉石岩 F2 破碎蚀变带 71 米
Au2 92 0.77 5.40 25 53 辉石岩 F2- 1 破碎蚀变带 192 米

吉林荒沟山金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吉林荒沟山金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吉林荒沟山金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一、特征
1.地质特征:吉林荒沟山金矿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
治县,属于长白山—松毛岭地震带的一部分,区域构造复杂,主要由冈底
斯岩、麻粒岩、片麻岩等构成。

矿区附近还有许多断层、脉状岩体,这些
构造对金矿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2.矿床特征:吉林荒沟山金矿主要为石英—黄铁矿脉型金矿,金矿石
体多呈短管状、层状以及串珠状分布,产状为次生、多次复式纵倾和断层
充填型。

矿石中主要矿物有黄铁矿、石英、方铅矿等,其中黄铁矿为主要
金矿矿物。

3.资源储量:吉林荒沟山金矿资源丰富,矿床规模大。

根据研究表明,金矿储量达到数百吨以上,其中有较高品位的金矿石。

二、成因探讨
1.构造控制:吉林荒沟山地区构造活动频繁,断裂、褶皱等构造对金
矿成因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断裂带和断层构造为金矿石体提供了
有效的通道和空间,形成了利于金矿物输运和富集的条件。

2.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地壳构造破碎、变形和控制下,岩浆从地下深部上升,经断裂通道进入地壳上部,形成矿
床的母岩囊,并对矿床起到热化学作用。

3.热液作用:岩浆侵入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液溶液产生。

热液溶
液中含有大量的金、银等有价金属,通过流体和岩石的交互作用,形成了
金矿石体。

热液的运移、沉积和成矿作用,是金矿形成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吉林荒沟山金矿的特征及成因主要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以及热液作用相关。

通过对该金矿特征及成因的探讨,可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勘查提供科学依据,为有效利用该矿床资源做出贡献。

新疆哈巴河县哲兰德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疆哈巴河县哲兰德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疆哈巴河县哲兰德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薛小龙(新疆地矿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苏833000)摘 要:新疆哈巴河县哲兰德金矿位于外哈巴河斜长花岗岩的接触带。

受玛尔卡库里韧性断裂控制,中泥盆统克萨雷组下亚组地层为主要的含矿层。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绢云母、绿泥石。

哈巴河的斜长花岗岩的侵入提供了一定量的矿物质,在部分地层中形成一系列金矿体。

在热液活动后期,由于温度进一步降低,溶液中的碳酸钙变饱和,在局部区域发生碳酸盐化,根据矿床成矿过程及矿床特征,确定该矿床为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关键词:哲兰德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4-0150-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Zan lander gold deposit, Habahe County, XinjiangXUE Xiao-long(Second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ing Bureau,Wusu 833000,China)Abstract: Xinjiang Habahe County zhe Rand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outer Habahe plagioclase granite contact zone, Middle Devonian Kesalei group sub group formation is the main bearing. The main alter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silicification, pyrite, sericite and chlorite. To provide a certain amount of minerals into Habahe plagioclase granite, formed a series of ore bodies in some strata. In the late stage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the calcium carbonate in the solution becomes saturated and the carbonation occurs in some areas due to the further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metallogenic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the depos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hydrothermal quartz vein type gold deposit.Keywords: zelland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of the deposit收稿日期:2018-02作者简介:薛小龙,男,生于1989年,云南富源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

托里县哈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托里县哈西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f 有: 1、齐 Ⅱ、齐 Ⅲ、齐 V 、鸽 子沟 、满 硐 山 、 块 体f , 图 1 点) 齐 Ⅳ) 见 。
灰绿 山等 。所处 大地 构造 位 置为 哈 萨克斯 坦 板块 ( I
■ 一
压] 第1 N系
田 折叠系
罗 系
]石炭 系
泥 盆 系
花 岗斑 岩
L 钾 质花岗岩 _ !
2 1 年 0 1






2 7
托 里 县 哈西 金 矿 成 矿 地 质 特征 及 成 因探讨
王 长青
( 中国冶金 地 质 总局 新 疆地质 勘 查 院 乌 鲁木 齐 8 0 0 ) 30 0
摘 要 西 准地区断裂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明显, 所有矿脉均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 哈西金矿就赋存于安 齐断裂上盘, 矿体产于太 勒古 拉组拉斑玄武岩与安齐断裂斜接部位, 构造空间上处于安齐断裂膨胀收缩部位; 玄武岩是矿床形成的重要矿源层, 经过热液交代岩石蚀变褪色, 含金 矿物质通过多次活化 、渗滤 、运移 、沉淀, 最终在安齐断裂的上盘裂隙发育的地方富集成矿 。该金矿成矿作用明显, 是重要金矿资源f 诸备地 。
含 金性 进行 统计 分 析, 出不 同岩石 丰度 值 。结果 显 得
东 向的安齐 大 断裂 , 穿整 个矿 区 , 度 约 1 m、宽 横 长 0k 度 5 3 , 向 6 。 ~ 5 , 向北西 , 上 陡下 缓 , ~ 0m 走 0 7。 倾 呈 倾 角 6 。 ~ 0 。该 断裂 带 有一 层较 为 稳定 的断层 泥, 0 8。

示 , 炭统 包 古 图组地 层 中 A 、s 、A 石 s b g含量 较 高, 且
含 量 变 化 大 , 布也 不 均 匀 ; 勒 古 拉 组 中 C 、N 、 分 太 u i C 、A r u含 量较 高 , 量变 化大 ,u主要 富集 于玄武 岩 含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英-黄铁 矿阶段 403-360℃
早矿化阶段 石英-硫化物多金属阶段
310-280℃
粒状 星散状 石英脉型 矿体上部
粒状、碎裂、交代 脉状、角砾状 石英脉型 矿体上部
三道湾子金矿床矿物生成顺序表
热液期 主成矿阶段
金银碲化0℃
260-200℃
晚期矿化阶段
表生期
石英脉-碳酸盐阶段
黑龙江省黑河市三道湾子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2013年7月25日
汇报提纲
1、基本情况 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3、矿床地质特征 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探讨 6、矿床成矿模型、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潜力分析
1、基本情况
研究现状
2000至今,经普查和详查圈定出三条金矿带,50 余条金矿体, 在Ⅰ2+Ⅰ3+Ⅲ1+Ⅲ2-2 四条矿体估算 金资源/储量(122b+333) 21980kg。 伴生银资源/储量(122b+333):126722kg; 伴生碲资源量(333):33536.46kg。 矿石总量:2562178t。
Th (℃)
Me a n = 260.3558 S td. De v. = 40.34077 N = 518
三道湾子金矿流体包裹体全部样品均一温度直方图
流体包裹体盐度
流体包裹体盐度为1.27%-10.53% NaCl eqv, 表明三道湾子金矿的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盐度自 早到晚阶段随均一温度的降低有降低的趋势。
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包裹体特征
三道湾子金矿流体包裹体以原生为主,主要为气液两 相盐水溶液包裹体,另外有少量纯液相包裹体和纯气相 包裹体型。
气液两相包裹体
纯液相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定
Fre que ncy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60.00 200.00 240.00 280.00 320.00 360.00 400.00




三道湾子金矿




区域地层
区域构造
区域岩浆岩
区域火山岩带示意图(据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2008) 1-中生代火山岩带;2-早侏罗世侵入岩;3-古生代地层;4-火山岩;5-花岗岩; 6-基底断裂;7-实测火山口;8-解译火山口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区 域 航 磁 特 征
区 域 重 力
3、矿床地质特征
矿 区 地 层
矿区构造
三道湾子岩金矿区Ⅰ 、Ⅲ号矿带构造纲要图
岩浆岩
花岗岩
花岗岩
闪长玢岩
闪长玢岩
地球物理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Au-3异常面积达0.45 Km2,呈不规则带状,北西向展布,具3处浓 集中心。异常点数为45个,极大值650×10-9,平均值70.2×10-9,衬度 13.00,规模5.850,具内带。
F re q u e n c y
盐度(wt% NaCl eq.)
120
100
80
60
40
20 Me a n = 2 .9 9 5 5 S td. De v. = 1.76245 N = 518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盐度w t% (N a C l.e q .)
三道湾子金矿流体包裹体盐度直方图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3 10 °
Ⅰ 2F 1
Ⅰ2 F2 Ⅰ2
0 50m
40° 3 00 m
Ⅰ3
2 00m
Ⅰ2 1 Ⅰ2 F 2 2
1 00m 0m
矿石特征
矿石的结构:自形、半自形及它形粒状 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及碎裂结构等。
矿石的构造:致密块状、细(网)脉状、 梳状、晶簇状及角砾状构造。
矿石矿物组成
碲化物主要包括碲金矿,斜方碲金矿,针 碲 金 银 矿 ( AuAgTe4 ) , 碲 金 银 矿 (Ag3AuTe2), 碲银矿(Ag2Te)、六方碲银矿(Au5-x¬Te3) 、银 金矿、自然金。
硫化物很少,有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 方铅矿与辉银矿。
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
金矿物存在形式
赵胜金,2009
金嵌存在脉石裂隙中
a
b
金呈微粒金嵌存在脉石粒间及脉石中
c
d
矿化阶段的划分
矿化期
矿化阶段
形成温度 黄铁矿 闪锌矿 方铅矿 黄铜矿 粒碲银矿 六方碲银矿 碲银矿 碲金银矿 针碲金银矿 碲金矿 自然金 碲铅矿 碲汞矿 辉铜矿 石英 方解石 孔雀石 褐铁矿 矿石结构 矿石构造 矿石类型 空间分布
异 常 特 征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97Hs-Au-22
97Hs-Au-22异常 面积达1.1 Km2, 半环状,具2处浓 集中心。
极大值 77.9×10-9,平均 值34.4×10-9,衬 度4.3, 规模4.73, 具内带。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汇报提纲
1、绪论 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3、矿床地质特征 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探讨 6、矿床成矿模型、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潜力分析
三道湾子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图
矿体特征
Ⅰ2矿体为Ⅰ号矿带中主矿体,形 态呈脉状,NW—SE走向延伸,向西侧 伏。地表出露长度为212.6m,最大厚 度12.96m,平均5.24m,主体倾向 40°,倾角58°-77°,最高品位 20000g/t,最低1.13g/t,平均品位 为8.49g/t。
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在三道湾子金矿富 矿段中发现大量金、银碲化物。三道湾子金矿床与 斐济的Emperor金矿有着很大相似之处。
汇报提纲
1、绪论 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3、矿床地质特征 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探讨 6、矿床成矿模型、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潜力分析
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200-142℃
粒状、包含 块状、脉状、角砾状 富碲化物石英脉型 矿体中部
包含 块状、脉状、角砾状 富碲化物石英脉型 矿体中部
碎裂、交代 块状、脉状、角砾状 石英脉-碳酸盐型 矿体中下部
氧化型 地表
围岩蚀变特征
硅化
高岭土化
绢云母化 黄铁矿化
绿泥石化 碳酸盐化
汇报提纲
1、绪论 2、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3、矿床地质特征 4、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探讨 6、矿床成矿模型、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潜力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