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

合集下载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监测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监测

北 、 5个 点 , 中 四角 的 安 放 点 均 距 墙 lr。 洁 净 手 术 室 空 气 n
采样方法 : 酉级 手 术 室 自 净 l i 5 r n后 , 直 径 9 c 的 普 通 a 取 m
次供 应 室 准 备 灭 菌 碗 , 内含 1 弯 钳 , 碗 把 1把 剪 刀 , 压 灭 菌 高
火 上 烧 试 管 口 , 采 样 棉 签 折 断 放 入 试 管 内后 用 火 烧 试 管 把
9c 的普 通 营 养 琼 脂 平 板 , 采 样 点 暴 露 3 n后 盖 好 立 m 在 0 mi 即 送 检 , 术 区安 放 7个 平 板 , 边 区 : 间 四角 距 墙 1m, 手 周 房 共 放 2个 平 板 , 度 8 ~ 1 0 c 高 O m。 5净 2 i 5 ' m, 5r n后 , 直 径 a 取
2 采 样
采 样 前 穿 好 衣 裤 , 口罩 、 子 , 用 物 备 齐 放 于 车 上 , 戴 帽 将 洗 净 手 臂 并 擦 干 。 采 样 种 类 包 括 空 气 、 次 性 物 品 、 压 物 一 高 品、 刷、 巾、 手 毛 口罩 、 子 、 、 手 液 、 械桌 表 面 及 无 影 灯 帽 手 洗 器 表 面 。采 样 方 法 : 】 ( )物 品 表 面 。被 采 表 面 < 1 0 c 0 m 时 取 全部 表 面 , 】 0 c l, 1 0 c , 5 5 c ≥ O r 取 O m。 用 × m 的 标 准 灭 菌 r 规格板 , 放在 被检 物 品 表 面 , 棉 签 在 规 格 板 内横 竖 往 返 各 用 涂 抹 5次 , 随之 转 动 棉 签 , 续 采 样 1 4个 规 格 板 面 积 , 并 连 ~ 剪 去 手接 触 部 分 。另 一 人 点 酒 精 灯 , 洗 脱 液 试 管 盖 打 开 , 将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手术室的院感检查标准十分重要。

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因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手术室作为高风险区域,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的院感检查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进行。

以下是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的详细内容:1. 空气质量控制:- 手术室内空气应达到清洁级别,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手术室应保持正压状态,确保外界空气无法进入手术室,防止污染物进入手术区域。

- 定期检测手术室内空气质量,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参数。

2. 洁净度控制:- 手术室内表面、设备和器械应保持清洁、无菌状态,时常进行消毒和清洁。

- 手术室内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积聚和滋生细菌。

- 手术室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应保持干燥、洁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消毒措施:- 手术室内的器械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 手术室内的消毒剂应符合相关标准,使用前应进行验证和确认。

- 手术室内的消毒程序应严格执行,包括清洗、消毒、漂洗和干燥等步骤。

4. 个人卫生:-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遵守严格的个人卫生要求,包括穿戴干净的工作服、戴口罩、戴手套等。

-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和感染的风险。

- 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院感培训,了解院感防控知识和操作规程。

5. 患者管理:- 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制度,包括手术预约、手术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等方面。

-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集患者的反馈意见,改进手术室的服务质量。

- 手术室应建立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对高风险患者进行特殊管理和监护。

6. 废物处理:- 手术室内的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 手术室内的废物处理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7. 检测和监测:-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院感检测和监测,包括空气质量、表面洁净度、器械消毒效果等方面。

医院感染防控环境卫生学最新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防控环境卫生学最新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防控环境卫生学最新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感染防控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隐患,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1. 监测对象:包括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和场所,如病房、门诊、手术室、ICU、消毒供应室、食堂、卫生间等。

2.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紫外线灯管强度等。

三、监测方法和频率1. 空气质量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2. 物体表面监测:采用棉签法或拭子法进行采样,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3. 医务人员手监测:采用棉签法或拭子法进行采样,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4. 消毒液监测:采用比色法或PH试纸进行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5. 无菌物品监测:采用灭菌剂试验纸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6.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采用紫外线强度计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四、监测结果判定和处理1. 监测结果判定: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判定。

合格的指标为:空气质量菌落总数≤500CFU/m³,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菌落总数≤10CFU/cm²,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无菌物品合格率≥95%,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²。

2. 监测结果处理:对于不合格的监测项目,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直至合格。

同时,对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

五、监测数据分析和应用1. 监测数据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和改进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2. 定期将监测数据报告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评估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

3. 根据监测数据,开展针对性的感染防控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详解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详解


用房名称


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
Ⅱ 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
Ⅲ 刷手间消毒预备室预麻室一次 性物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 密仪器的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 廊重症监护单元(ICU)
Ⅳ 恢复(麻醉苏醒)室与更衣室 (二更)清洁走廊
沉降菌(浮游法)细菌 最大平均浓度
局部0.2个/30min·90皿 (5个/m3)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 表面最 空气洁净度级
均浓度
大染菌

手术
密度(
切口
手术区
周边区 个/cm2 手术区 周边区 类别

适用手术提示

特别洁净手术室
0.2个 /30minΦ90皿
(5个/m3)
0.4个 /30minΦ90皿 (10个/m3)
5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 100级 1000级 Ⅰ 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1、监测频度:每季度 2、被检科室:感染高风险部门;洁净手术部
(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 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3、采样方法: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
布点不高于地面80cm的任意地方放置30min
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监测类别
• 空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 运行,但无生产设备,物料及人员。
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注意事项
(1)室内测试人员不能多于2人; (2)采样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布点应由内向外; (3)洁净室必须设空白对照; (4)采样前标明培养皿的相关信息(手术区/周边区); (5)放置培养皿时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 (6)采样后尽快将培养皿送至检验科培养; (7)检验报告单应注明房间名称、洁净级别及培养皿数;

(仅供参考)院感监测项目参考值

(仅供参考)院感监测项目参考值

微生物学监测正常参考值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工作离不开医疗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对各类环境物表进行监测是院感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为便于大家查询,特总结归纳微生物学监测相关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如下:空气监测1、层流洁净空气监测卫生学(粒子数)标准:洁净度5 级:相当于原100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

洁净度6 级:相当于原1000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粒/m3(0.3 粒/L)。

洁净度7级:相当于原10000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 3(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粒/m 3(3粒/L)。

洁净度8 级:相当于原100000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0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 (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粒/m3(29 粒/L)。

洁净度8.5级:相当于原30万级。

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粒/m3(92 粒/L)。

2、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卫生学(细菌数)标准:洁净用房Ⅰ级:手术区洁净度5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0.2cfu/30min·Φ90皿(5cfu/m3 )、周边区洁净度6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0.4 cfu /30min·Φ90皿(10cfu/m3)。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与安全,有效防控医院感染,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本医院订立本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各个科室、病区和医务人员,必需严格遵守。

二、监测范围和对象1.医院感染监测范围包含但不限于手术室、ICU、儿科、妇产科、感染科等科室。

2.监测对象包含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

三、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1.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感染监测知识的培训,掌握基本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监测工作,按规定填写相关的监测记录。

3.医务人员发现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应立刻向主管部门或感染管理科汇报,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

4.医务人员应搭配感染监测科的工作,供应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感染监测科的职责和义务1.感染监测科应负责医院内各个科室、病区和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测工作。

2.感染监测科应定期对医院内的物表和设备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3.感染监测科应协调各科室,做好感染监测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控感染传播的风险。

4.感染监测科应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5.感染监测科应定期向医院行政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报告感染监测的结果和分析。

五、患者的权利和义务1.患者有权要求医务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穿着防护服等感染防控措施。

2.患者应依照医务人员的要求搭配进行感染监测工作。

3.患者应严格遵守医院内的感染防备措施,如正确使用洗手液、随身携带个人物品等。

六、环境清洁和消毒1.医务人员应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2.清洁和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并记录相关信息。

3.清洁和消毒剂应存放在专用储存室,严禁与其他化学品混放。

七、感染病例的报告和处理1.感染监测科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发生情况,并帮助做好相关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2.与感染病例有紧密接触的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检查和处理,确保不对其他患者造成传染风险。

什么叫医院感染监测(一)2024

什么叫医院感染监测(一)2024

什么叫医院感染监测(一)引言概述:医院感染监测是医疗机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医院内患者、医护人员、设施设备以及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旨在及时发现并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什么叫医院感染监测。

正文内容:1. 监测对象- 患者感染情况的监测: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就诊期间的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监测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类型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 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监测: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评估和感染指标监测,尤其是对高危岗位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监测,以确保医务人员不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者。

- 设施设备和环境的监测:对医疗器械设备、手术室、感染控制区域、病房、空气质量和水质等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减少感染的机会。

2. 监测内容- 指标监测:对医院感染相关的指标进行监测,如感染发生率、感染死亡率、耐药菌感染率等,以评估医院感染的风险水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 病原微生物监测:对医院内患者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采样和分离培养,分析其分布情况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感染控制策略的制定。

- 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医院感染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报告,以监测感染疾病的趋势和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监测方法- 临床观察法:通过医务人员的临床观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包括对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的观察和记录。

- 问卷调查法:向医护人员和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就医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情况等,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 实验室检测法:通过对患者样本、环境样本和医务人员样本的采集,进行细菌培养、酶免疫分析等实验室检测,以获得感染相关的指标和病原微生物信息。

4. 监测措施- 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和规范: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并推广医院感染控制政策和规范,明确感染监测的指标、方法和采样标准等。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全院综合性监测:主要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目标性监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①重点部门目标性监测:主要有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以下简称“重症监护病房”)、心胸外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等。

②特殊人群目标性监测:主要有新生儿、器官移植和血液净化患者等。

③特殊操作目标性监测: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

④细菌耐药性感染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防水设温计度压,,完力时全蒸间避汽,免包冷饱括凝和三水蒸个的汽:影质响量; 爬行卡统统监测到!
判读
爬行卡却 不受影响
冷凝水引起变色呈银灰色
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
z监测频率:每周进行 z 植入物应随锅进行,且结果为阴性后放行
z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新安装、移机、大型维修、 灭菌失败后应先进行物理、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应 满载连续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包外化学指示剂有何作用?
• 指示是否经历灭菌过程; • 反映包外灭菌质量; • 提供信息记录的载体; • 封包-协助包裹无菌屏障的构建; • 考核灭菌器的装载是否合理;
灭菌质量监测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时,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 化学监测不合格原因: 1、日照 2、装载量过满 3、灭菌器内可能存在小部分过热蒸汽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 表面最 空气洁净度级
均浓度
大染菌

手术
密度(
切口
手术区
周边区 个/cm2 手术区 周边区 类别

适用手术提示

特别洁净手术室
0.2个 /30minΦ90皿
(5个/m3)
0.4个 /30minΦ90皿 (10个/m3)
5
关节置换手术、器官移植手 100级 1000级 Ⅰ 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
排气介于N型和B型之间,可对带包装的实体和敷料类 进行灭菌。灭菌监测包内可采用第五类和第六类指示 物,或批量PCD。本型灭菌器通过管腔类PCD的监测 ,可用于带孔/腔医疗器械的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项目
物理监测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
温度、时间、压力
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监测
物理监测
BD模拟测试 批量监测 包外卡与包内卡
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注意事项
(1)室内测试人员不能多于2人; (2)采样时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布点应由内向外; (3)洁净室必须设空白对照; (4)采样前标明培养皿的相关信息(手术区/周边区); (5)放置培养皿时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 (6)采样后尽快将培养皿送至检验科培养; (7)检验报告单应注明房间名称、洁净级别及培养皿数;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容积小于60L B类、N类、S类
小型蒸汽灭菌器类型及适用范围
B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S类
带真空泵,可对带包装的实体、带孔/腔体器材及敷料 类进行灭菌,但必须通过PCD测试;灭菌监测包内可 采用第五类和第六类指示物,或批量PCD(植入器械 )
不带真空泵,靠蒸汽的挤压排气,原则上只对裸露实 体器材灭菌,可采用第五类和第六类指示物进行监测 ;灭菌物品不能转运,不能储存,应立即使用。(卡 式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监测频率:每季度 被检科室:感染高风险部门 判定标准:细菌总数
≤5cfu/cm2
手卫生管理 — 落实手卫生是重中之中
33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频率:每季度 2、被检科室:感染高风险部门 2、结果判定: % 卫生手消毒菌落总数应≤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菌落总数应≤5cfu/cm2
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
许婷
主要内容
物表
空气

监测对象
灭菌器
无菌 试验
消毒剂
物体一表、面空消气消毒毒效消果毒监效果监测 测
通风
消 毒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方法
中央空调
(有净化装置)
在消毒处理 后或怀空疑气与洁 医院感净染技暴术 发有关时进 行采样
紫外线
采样频率?
空气 消毒机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一)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二)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案例
某手术医生外科手消毒后监测细菌菌落总数超标 存在问题: • 指甲较长; • 急诊手术刷手不认真; • 常规手术手消毒时消毒剂未涂抹至前臂和上臂下
1/3处; • 手术人员在前臂和上臂下1/3处涂抹手消毒剂后未
搓揉至消毒剂干燥,而是作用30秒后选择自然晾 干。
为什么洗手后,手部皮肤细菌
比洗手前反而增加?
过氧化氢等离子工作记 录
(三)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
物理监测 法
化学监测法
生物监测 法
每灭菌批次应进 行物理监测。详 细记录灭菌过程 的参数,包括灭 菌温度、湿度、 压力与时间。灭 菌参数符合灭菌 器的使用说明或 操作手册的要求
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
使用包外化学指示
应每周监测一
物,作为灭菌过程的 次,监测方法
• 静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 装,经净化设备生厂家认可,在无人员状 态运行。
• 动态是指设施以规定的状态运行,有规定 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1、百级手术间:手术区布放5点,周边区布放8点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2、千级手术间:手术区布放3点,周边区布放6点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1、采样频率:每季度 2、结果判断:
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0cfu/ml 皮肤粘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 cfu/ml 其他消毒液的菌落总数≤100 cfu/ml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
含氯消毒剂的监测 化学消毒剂浓度试纸测定法
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 ¾ 采样时间:配置后使用前 ¾ 结果判定:在自然光下立即与标准色块进行比较,
标志;每包内最难灭 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 指示物,通过观察其
其他区域0.4个 /30min·90皿(10个/m3 )
1.5个/30min·90皿(50 个/m3)
空气洁净度 级别 局部100级 ,其他区域 1000级
10000级
4个/30min·90皿(150个 100000级 /m3)
5个/30min·90皿(175个 300000级 /m3)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1、监测频度:每季度 2、被检科室:感染高风险部门;洁净手术部
(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 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3、采样方法: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
布点不高于地面80cm的任意地方放置30min
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监测类别
• 空态是指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 运行,但无生产设备,物料及人员。
间 空
使用的布巾、敷料
选择无纺布或长绒棉布
素气
带入的物品
进入室内的物品的清洁度
麻醉废气
接废气管道及设排风口
保证——手术室洁净
• 严格的入室制度 • 严格的更衣制度 • 严格的保洁制度 • 严格的换鞋制度 • 严格的参观制度
讨论
讨论
GB50333-2013
含尘浓度测点位置表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若显色在预计范围内,即为合格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监测时间:每半年,累计使用5000h更换 监测科室:有紫外线灯管或紫外线推车的科室 监测结果: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
新安装紫外线新灯的辐射强度≥90μW/cm2 注意事项: (1)每周至少用75%酒精擦拭消毒一次 (2)记录每根紫外线灯管使用累计时间 (3)每根紫外线灯管均需每半年监测其辐射强度
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手术

标准洁净手术室
0.75个 /30minΦ90皿 (25个/m3)
1.5个 /30minΦ90皿
(5个/m3)
5
1000级
10000 级
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

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 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
手术

一般洁净手术室
2个/30minΦ90 皿
(75个/m3)
4个 /30minΦ90皿 (150个/m3)
检测灭菌 器的各项 参数是否 正常。
模拟环境 来检测灭 菌器的蒸 气穿透能 力以及饱 和度。
用一个模 其检测结 拟环境来 果显示的 检测该批 是该灭菌 次的最难 器的最基 灭菌效果。 本灭菌能
力。
一、化学监测 每天灭菌前空载进行B-D测试
B-D测试
z 用于评价预真空(脉动真空)灭菌器冷空 气排出效果和饱和蒸汽穿透的效果;
洁净手术间空气中 细菌菌落总数超标
1、湿度不达标 2、过滤器未更换
案例1
普通科室空气中细 菌菌落总数超标
案例2
1、紫外线灯管故障 2、过滤器未清洗
不容忽视的问题?
空气消毒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不到位!!!
质影
量响
进入的空气
洁净空调机组
的手 主术
进入的人员 制度:控制人员数量和着装,手术病人准备
要 因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5min
1m
1min
紫外线消毒
合格
使用前

六、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¾ 监测时间: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 暴发与医疗器械有关时
¾ 结果判定:三级医院感染指标医疗器械消 毒灭菌合格率100%
案例分析
某医院对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心导管 等进行抽查,结果发现30%的物品不合 格,既有细菌生长。
1、洗手方法不正确 2、洗手力度 3、频繁洗手(暂居菌、常驻菌) 4、手卫生设施不完善,洗手后干手方法不正确或
手未完全干燥使用速干手消毒凝胶
四、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包括对 其有效成分的监测、浓度监测和 染菌量的监测。有效成分监测必 须在实验室内进行,临床一般不 用。我们对含氯消毒剂一般只进 行浓度和染菌量的监测。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3、万级手术间:手术区布放3点,周边区布放4点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方法
4)十万级:布放5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