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罗屿作业区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补充监测合同 (1)

附件1:《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工作方案》一、监测站位在项目所在海域布设6个站位进行海洋跟踪监测,进行水文及水质参数监测,其中2个测站同时监测沉积物、一个测站进行生物体质量监测,在监测海域采集牡蛎、贻贝生物体进行监测。
在项目场界布设4个测站进行大气监测。
其中3个测站同时监测噪音。
具体位置和分布见表1、图3~4。
图2 监测范围图表1 填海项目跟踪监测站位布设表站位北纬东经备注1# 25°11′07″119°00′15″水文、水质2# 25°11′41″119°01′21″水文、水质、沉积物、3# 25°11′03″119°02′48″水文、水质、生物、4# 25°10′33″119°01′33″水文、水质、5# 25°10′00″119°00′13″水文、水质、沉积物、6# 25°11′35″119°00′7″水文、水质、对照点11# 25°10′58″119°01′10″大气12# 25°10′43″119°00′56″大气、噪音13# 25°10′40″119°01′8″大气、噪音14# 25°10′39″119°01′22″大气、噪音图3 监测站位布设图图4 监测站位布设图二、监测项目水文监测:水温、水色、透明度、悬浮物共4项;水质监测:DO、COD、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铜、铅、镉、共10项;沉积物监测: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铜、铅、镉共6项;生物体监测:忠门限养区采集牡蛎、贻贝经济生物中的石油烃、铜、锌共3项;施工场界外粉尘监测:TSP;声环境监测:等效声级LAeq(dB)值。
三、监测时间与频率2015年4月至项目竣工。
水文项目和水质项目监测时间:施工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进行一次大、小潮期的监测,项目完工后监测一次。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7•【字号】闽政文[2012]413号•【施行日期】2012.11.07•【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闽政文〔2012〕413号)莆田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国土资函〔2012〕586号),莆田市人民政府上报的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建设用地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具体批复如下:一、同意莆田市秀屿区将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6.0499公顷(其中耕地3.3716公顷)转为建设用地并办理征地手续,另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0.0818公顷、未利用地1.1025公顷;同时使用国有未利用地0.0178公顷。
以上共计批准建设用地7.252公顷,以出让方式提供,作为莆田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和10号泊位工程建设用地。
二、莆田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被征地单位、农民的生产生活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征(用)地管理费按规定缴纳。
三、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督促补充耕地责任单位认真按照补充耕地方案,补充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
四、莆田市国土资源局要对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征地批后实施情况,按照反馈制度的要求报国土资源部。
五、莆田市人民政府必须依法办理建设项目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及供地的具体手续。
福建省人民政府2012年11月7日。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改扩建工程核准的批复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改扩建工程核准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22•【字号】闽发改网审交通〔2021〕52号•【施行日期】2021.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改扩建工程核准的批复闽发改网审交通〔2021〕52号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报来《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关于申请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改扩建工程项目核准的请示》(闽罗屿港口工〔2021〕1号)及有关材料悉。
经研究,现就该项目核准事项批复如下:一、为进一步发挥罗屿作业区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和40万吨矿石船运输经济性,推动罗屿作业区东南亚地区外贸铁矿石保税混配中心、现货交易中心建设,加强两岸物资交流,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同意实施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改扩建工程(投资项目编码:2020-350305-48-02-069568)。
项目单位为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
三、主要建设规模为:将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接靠泊船舶等级由原30万吨级提升为可接靠40万吨级铁矿石船舶,扩能改造后罗屿作业区9号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维持原1600万吨不变。
主要建设内容为:增加混配设施等。
四、项目估算总投资561万元,项目资本金比例为100%,由业主自有资金支付。
项目股东为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出资比例100%。
该公司由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股44.06%)、福建省港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占股25.74%)、福建省湄洲湾港口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占股22.67%)、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占股7.53%)共同投资成立。
五、请你司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运营期间切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各项要求;按照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要求,通过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的推广应用,优化设计。
土工布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负责人:检查验收内容一、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检查验收结果 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抽样复验数量 3rf抽样复验单编号(JHJ)HTS2012000931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负责人: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工程名称 物流园区工程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材料 (构配件)名称 裂膜丝土工布进场数量进场日期2012.09.2质量证明编号 MHD20120828001使用部位围堤基础检查验收内容一、 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检查验收结果 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抽样复验数量3rf抽样复验单编号(JHJ)TGB2012000932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工程名称 物流园区工程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材料 (构配件)名称 裂膜丝土工布进场数量进场日期2012.11.5质量证明编号 MHD20120828001使用部位围堤基础检查验收内容 检查验收结果 抽样复验数量一、 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3rf抽样复验单编号(JHJ ) (JHJ ) (JHJ ) (JHJ ) TGB2012001241 TGB2012001242TGB2012001243 TGB2012001244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工程名称 物流园区工程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材料 (构配件)名称 裂膜丝土工布进场数量进场日期2012.11.20质量证明编号 MHD20121101003使用部位围堤基础检查验收内容 检查验收结果 抽样复验数量一、 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3rfX 2组抽样复验单编号(JHJ ) TGB2012001282(JHJ ) TGB2012001281项目专业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负责人:年 月日年 月日年 月日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工程名称 物流园区工程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材料 (构配件)名称 无纺土工布 进场数量进场日期2013.03.04质量证明编号 MHD20130108001使用部位混合倒滤层检查验收内容一、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检查验收结果 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抽样复验数量 3rf抽样复验单编号(JHJ)TGB2013000113 (JHJ)TGB2013000112 (JHJ)TGB2013000111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负责人:年 月日年 月日年 月日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工程名称 物流园区工程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材料 (构配件)名称 无纺土工布 进场数量进场日期2013.05.23质量证明编号 MHD20130516001使用部位混合倒滤层检查验收内容三、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四、 技术指标检查验收结果 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抽样复验数量 3rf抽样复验单编号(JHJ)TGB2013000322 (JHJ)TGB2013000323 (JHJ)TGB2013000324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项目专业负责人:年 月日年 月日年 月日检查验收内容五、土工布的样品状态是否满足要求 六、 技术指标检查验收结果 一、 土工布样品状态满足要求 二、 技术指标抽样复验数量 3rf抽样复验单编号(JHJ)TGB2015000158 (JHJ)TGB2015000159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用海补偿标准的通知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用海补偿标准
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莆政综[2011]118号
【发布部门】莆田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7.13
【实施日期】2011.07.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用海补偿标准的通知
(莆政综〔2011〕11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研究,现将《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用海补偿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用海补偿标准
根据福建省2008年5月1日发布实施的《福建省海域使用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
法》),针对罗屿岛当前养殖现状及用海情况,采取一次性征用,过渡搬迁的用海征用方式,对罗屿海域分二期征用,第一期征用海域为8-15码头项目用海,采取一次征用搬迁的办法;第二期征用为1-7码头项目用海,其中鲍鱼采取收储过渡养殖的办法,即与养殖户签订征用协议,先预付种苗补偿费的50%即每平方米网箱补偿75元,预先征用养殖海域,并给予一年半的过渡养殖时间,待业主确定且项目实施时支付其余的补偿金,过渡养殖期间养殖风险由养殖户承担,具体补偿标准如下:。
单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情况划分 总说明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分部分项划分总说明一、情况说明:(1)业主招标时间为2009年,批文时间晚于招标时间,且施工合同施工范围均涵盖了5份批文的施工范围。
福建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总规划布置共申办批文5份,列表如下:批文名称:1、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2、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4-15号泊位工程3、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3号泊位工程4、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1-12号泊位工程5、莆田罗屿作业区物流园区二期工程(2)业主于2014年1月根据总规划布置与我部签订补充协议,列表如下:补充协议名称:1、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2、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二期工程3、罗屿作业区11#-12#泊位部分陆域形成工程4、罗屿作业区13#泊位部分陆域形成工程5、罗屿作业区14#-15#泊位部分陆域形成工程(3)设计院图纸名称1、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该图纸为2012年6月图纸,涵盖了一期、11-15#泊位陆域形成部分)2、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物流二期工程(版本:2013年12月)3、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二期工程(辅助生产建筑物工程)(版本2015年3月)二、我部依据业主批文划分为5个单项工程,现将情况说明如下:(1)拟定工程名称:规则:按批文名称或批文名称+陆域形成工程(A1区)执行举例1:批文名称: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现单项工程名称定为: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举例2:批文名称: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4-15号泊位工程现单项工程名称定为: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4-15号泊位工程陆域形成工程(A1区)理由说明:11-15#泊位工程业主尚未全部招标施工,且我部施工的陆域工程仅为11-15#泊位陆域形成工程中的部分区域。
现依据施工图纸工程部位名称将11-15#泊位工程陆域形成工程定为A1区。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罗屿作业区至纵一线(东吴西大道)工程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通知

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罗屿作业区至纵一线(东吴西大道)工程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1.05•【字号】•【施行日期】2017.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罗屿作业区至纵一线(东吴西大道)工程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通知市国土资源局:罗屿作业区至纵一线(东吴西大道)工程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已经省人民政府(闽政地〔2016〕738号)批准,现通知如下:一、为实施秀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用地5.3828公顷(其中耕地4.5039公顷)、未利用地0.0908公顷转为建设用地。
征收秀屿区东埔镇东埔社区旱地3.9364公顷、其他农用地0.701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478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0.1703公顷,度口村旱地0.5672公顷、其他农用地0.12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5125公顷,塔林村其他农用地0.050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0.0106公顷、未利用土地0.0908公顷,下坑村旱地0.000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0.0319公顷,计征收集体所有土地6.677公顷;使用国有交通运输用地0.0009公顷,合计征收(使用)土地6.6779公顷,以划拨方式供地,作为罗屿作业区至纵一线(东吴西大道)工程项目建设用地。
二、你局要积极配合秀屿区人民政府以及社会保障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征地,切实做好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按规定征缴。
三、你局要严格按照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和用地定额指标等有关规定向具体建设项目提供用地。
供地情况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莆田市人民政府2017年1月5日。
质量检查记录反馈

施工单位(签字)
监理单位(签字)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
质量检查整改反馈表
工程名称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
检查类别
现场质量
检查部门
监理部、施工单位质量科、业主安质部
检查日期
2012年8月14日
检查及整改反馈情况:
1、项目部已按要求加强了对回填石料的质量控制;
2、各隐蔽分项施工的验收工作我方跟监理方已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验收,未发现任何违规行为。
施工单位(签字)
监理单位(签字)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
质量检查整改反馈表
工程名称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
检查类别
检查类别
现场质量
检查部门
监理部、施工单位质量科、业主安质部
检查日期
2012年11月27日
受检查部门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
检查及整改反馈情况:
1、项目部已严控排水板施工质量,塑料排水板船移位时符合要求,未发生质量问题,隐蔽资料已上报。
项目部已按监理要求对回填料问题进行整改,并做相应的处罚。
检查及整改反馈情况:
1、项目部应已上报检测单位资质并落实施工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
2、项目部已上报质监局检查整改意见的回复材料;
3、项目部已落实围堤碎石倒滤层工作,并选好土工布存放库区。材料院1#点。
施工单位(签字)
监理单位(签字)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工程
质量检查整改反馈表
工程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洲湾罗屿作业区港口铁路支线方案优化
1 前言
湄洲湾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根据《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湄洲湾将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修造船等临港工业,建设成为具有大宗干散、液散等货物储备、中转、运输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位于湄洲湾北岸中部,作业区前沿海域宽阔、深槽稳定,地质优良、掩护条件好,是理想的建港场所。
2 港口的性质与功能
罗屿作业区以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运输为主,重点为后方临港产业开发和腹地大宗散货转运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水平高、通过能力大、辐射范围广的现代化散货物流中心。
根据罗屿作业区的性质、作用以及经济社会对其发展要求,罗屿作业区将具备装卸配储、中转、运输组织管理、综合服务等功能。
3 集疏运量预测
罗屿作业区货种以矿石、煤炭、木片等大宗干散货为主,兼顾钢材、机械设备、纸浆等件杂货,根据中交水规院2008年对福建、江西、湖南等腹地经济运量调研和分析预测,罗屿作业区到2015年货物吞吐量约2930万t,2020年约4840万t,2030年预计为8300万t,罗屿作业区集疏运主要依靠公路、铁路、皮带输送机运输,其中铁路运量2030年将达3390万t。
4 罗屿作业区规划
罗屿岛天然面积0.86 km2,环岛天然岸线长度4.4km。
规划形成人工岸线约8.5km,其中西侧及西北侧岸线水深条件最优,天然水深多在15~25m,为主要的深水码头岸线(长约4.2km),规划建设5~25万t级大型专业化干散货泊位(见表1和图1),港口通过能力将超过1亿吨。
通过填海工程在罗屿岛南北部形成约4.67km2的陆域(纵深约500~1000m),用于码头装卸、堆场、公路铁路装卸、管理商务及生产辅助等区域的建设,再通过公路、铁路、皮带机把罗屿岛与后方陆域有效连接。
表1 罗屿作业区泊位规划一览表
5 陆岛连接方案
罗屿作业区原规划陆岛连接方案自塔林至罗屿中部架设公路、铁路和皮带机三座桥,上岛后铁路分叉一条进入8#、9#泊位,一条平行于西侧岸线(见图1)。
原方案在设计时,仅考虑罗屿作业区9#、10#泊位的使用需求,未考虑整岛开发需要,因此选择距离最近的连接方案。
随着湄洲湾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港区可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机场等有机地连接,集疏运条件不断改善,若干大型临港工业项目亦即将建设,将有力地促进港口建设的跨跃式发展。
罗屿作业区近期将进行整岛连片开发,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化干散货泊位。
如何解决其与后方陆地连接关系到罗屿作业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合理而顺畅的连接对于提高码头作业装卸效率、提高集疏运能力、保证港口中远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图1 罗屿作业区原规划平面图
5.1 原陆岛连接方案分析
原陆岛连接方案的跨海桥梁路径最短,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原陆岛方案布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铁路作业线偏短,降低铁路装车效率
原罗屿作业区铁路支线设计列车牵引质量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铁路支线设计通过能力约800万t/年。
铁路上岛后分为两条路径,一条垂直西侧岸线(至9#、10#泊位后方),另一条平行于西侧岸线位于堆场后方。
受场地限制,两条铁路装卸线的直线段长度分别约为700m 和1000m;铁路跨海大桥标高13.85m(当地理基,下同),而罗屿岛规划陆域高程为9m,铁路经由跨海大桥进入堆场区须放坡降低高差,桥与陆域衔接段放坡高差近4m,导致装卸线有效长
度进一步压缩,岛上须增设公铁立交,对公路交通也产生阻碍。
经核算,9#号、10#泊位后方铁路车场有效长度仅能满足半列车到发装卸的需求,列车到港需首先在莆田港湾站进行解编,以半列车长进入车场装卸,完成后再进入港湾站重新编组,该装卸工艺布置对铁路装车作业效率影响较大(约为整列车到发作业效率的40%),限制了铁路疏运能力发挥。
根据罗屿作业区深水岸线资源条件,港口吞吐量随腹地需求逐步增长,将达到或超过1亿t,但是因铁路装卸线有效长度不足,远期铁路疏港条件将成为制约罗屿作业区大规模发展的瓶颈。
(2)铁路不合理用地使罗屿岛土地更为紧张
罗屿岛土地面积相对于其优良的深水岸线明显不足,尤其是大宗干散货堆场要求尽量规整,而铁路弯段占用大面积宝贵陆域,土地利用不经济不合理;进岛铁路分为两条支线,比集中布置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且两线到发列车增加了调度协调难度,制约装卸能力的提升,同时过多的铁路支线对公路交通也有一定的影响。
(3)桥墩的阻水作用减少了纳潮量
原方案分别建设公路、铁路、皮带机3座桥, 3座桥桥墩距分别为40m、32.7m和40m,桥墩迎水面宽度分别为14×2m、19×2.3~3.75m和14×2m,各桥桥位、墩距、墩径不同,对水流具有较为明显的阻碍作用,每座桥造成海峡过水面积减小4%~10%,根据数模研究成果三座桥叠加影响后造成罗屿岛东汊道的纳潮量减少超过20%。
5.2优化后的陆岛连接方案
在对罗屿作业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公铁集疏运总量、港口功能定位等进行分析论证后,提出新的铁路进出岛方案,即从石门澳中部经林浆纸厂区北侧至罗屿岛北端上岛,公路和皮带机沿铁路线布置,岛上铁路布置在罗屿作业区东侧(见图2)。
优化后的陆岛连接方案突破规划铁路运输能力瓶颈、完善装卸工艺系统、降低对水动力影响,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图2 新陆岛连接方案平面图
图3 潮流分界位置示意图
(3)降低罗屿作业区开发建设成本
原方案拟分别建设公路、铁路、皮带机桥,总造价约2.07亿元,其中公路桥0.94亿元,约合15.4万元/延米;铁路桥0.37亿元,约合3.8万元/延米;皮带机桥(宽度16.3m)0.76亿元,约合12.4万元/延米。
新方案连岛路径采用堤桥结合方式,估算总投资约2.29亿元,其中引堤长2000米,投资约1.66亿元。
北端连岛堤/桥相对于原方案总费用增加约0.22亿元。
虽然新陆岛连接方案投资略大于原方案,但由于连岛堤的建设,使得罗屿岛填海造陆工程得到一条便捷的施工通道,也是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最佳依托条件,对罗屿作业区港口整体项目施工成本的降低和工期的缩短均是有利的。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综合运输能力、装卸效率、土地利用、节能环保、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比较,并对地形地貌、流场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推荐采用新的陆岛连接方案。
建议下阶段统筹考虑罗屿及石门澳作业区围垦填海方案,并深入开展相关模型试验研究,对连岛堤/桥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包括:全线连岛堤、堤桥结合等方案对潮流泥沙的影响,以及桥长和跨度的技术经济论证。
参考文献:
【1】JTJ212-2006,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2】JTJ213-1998, 海港水文规范.
【3】JTJ/T233-98, 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规程.
【4】湄洲湾(南北岸)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4)
【5】莆田市石门澳海域使用规划之水文研究专题报告(2006,4)
(1)突破规划铁路运输能力瓶颈
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罗屿段主要服务罗屿作业区,提供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的运输服务。
就目前罗屿作业区拟建码头泊位而言,由于铁路疏运量不多、装卸效率要求不高,原规划铁路进线方案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但是该方案与港口规划的性质和功能不相匹配,由于该方案铁路从罗屿中部上岛,导致铁路可用陆域尺度狭小,铁路装卸线长度受限,降低铁路装车效率,影响铁路疏运能力,还造成岛上宝贵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如果铁路从罗屿岛东北端与大陆连接,将使罗屿岛上的铁路直线段长度达到2公里,可做到整列到发,铁路调度运行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
可以采用效率高的装车楼工艺,装车能力可再提高50%以上(目前国内大型专业化矿石或煤炭泊位普遍采用装车楼工艺,效率高、技术可靠、环保、粉尘危害小)。
优化后罗屿铁路连接线至莆田站距离缩短,转弯半径大于800m,具有大的扩展空间,使港口装卸系统与铁路运输衔接更为顺畅,同时还使岛上土地利用更加合理。
(2)减少纳潮量的变化幅度
根据水下地形分析,石门澳水下地貌呈“三滩两槽”形态,即:石门澳北岸的北滩、罗屿岛东北至石门澳东岸忠门的一片条带状浅滩——中滩以及石门澳南岸的南滩,中滩南北两侧为水深0~15m的天然深槽(见图3)。
这一天然形态是罗屿岛南北两侧潮流(为主)动力与海床泥沙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潮流水体分别从南北两侧进出石门澳,潮流较强的区域形成深槽,动力较弱区域形成浅滩,中滩两侧之间的潮流水体交换量较少。
如果在该位置建全透空连岛引桥,则该界面南北两侧的潮量分配基本与纳潮水域面积呈正比,即南北两侧潮流量为1:2,通过该界面潮流量将极小,在此附近建设引桥对罗屿和石门澳作业区水动力的影响程度最小。
根据现有的数模研究成果,连岛堤界面潮流通过量与石门澳南北填海面积相关,在按比例均衡考虑南北两岸填海范围的前提下,罗屿岛东西两侧的水体交换量极少,连岛堤建设将阻挡石门澳总潮量的1/10左右,而原方案公路、铁路、皮带机三座跨海大桥使海峡过水面积减少10%左右,两个方案对潮流动力影响的程度大致相同,以连岛堤替代原跨海桥是可行的。
本方案拟采用堤、桥结合,下阶段进行深入的试验研究后再决定引桥长度或是否可以取消引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