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性疾病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

0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 熬夜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0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 疗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
4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 碍疾病的预后和康 复
疾病预后
01
预后与疾病类 型、严重程度、 治疗方法等因 素有关
02
预后良好:经 过及时、有效 的治疗,患者 可以恢复正常 生活
演讲人
胃肠功能和 动力障碍疾 病
目录
01.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的 概述
02.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的 分类
03.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
04.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的 预后和康复
1
胃肠功能和动力 障碍疾病的概述
疾病定义
胃肠功能和动力障碍疾病是一 组涉及胃肠道功能异常的疾病, 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 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听诊等
03
实验室检查:如 血液检查、尿液 检查、粪便检查
等
04
影像学检查:如 X线检查、CT检 查、MRI检查等
05
内镜检查:如胃 镜、肠镜、胶囊
内镜等
06
功能检查:如胃 排空试验、肠转
运试验等
07
药物试验:如促 动力药物试验、 抑酸药物试验等
08
心理评估:了解 患者的心理状况, 评估心理因素对
疾病的影响
03
预后较差:疾 病严重、治疗 不及时或不当, 可能导致患者 生活质量下降
04
康复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心 理治疗等,有 助于改善预后
康复治疗
饮食调整:合理膳食,避 免刺激性食物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胃肠道功能性和动力性疾病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胃肠道功能性和动力性疾病1、名词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FD)正确答案: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江南博哥)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
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
2、配伍题有关上述疾病的诊断:神经性厌食()心因性呕吐()吞气症()A.女,60岁,咽部阻塞感1年,不影响进食,多次钡餐及胃镜检查正常B.女,20岁,间歇性呕吐2年,每于进食后突发呕吐,量不多,吐后即可进食,查体无异常,胃镜检查正常C.女,32岁,反复发作性暖气3年,多在有旁人在场时发作,查体及钡餐检查无异常D.女,18岁,呕吐2年,拒食,进食即呕吐,伴体重明显减轻,闭经、血压偏低,反复检查未见器质性疾病E.男,35岁,腹泻便秘交替3年,伴腹胀,肠鸣,大便常规及培养正常,结肠镜检无异常正确答案:D,B,C3、单选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下列有关腹痛的描述,错误的是()A.部位不定B.以下腹和右下腹多见C.极少睡眠中痛醒D.多于排便或排气后缓解E.无明显体征正确答案:B4、单选正常结肠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而3次/分的慢波频率则与分节收缩有关,高幅收缩波主要出现在进食或排便前后。
IBS者结肠电节律特点为()A.慢波频率6次/分明显增加B.慢波频率3次/分明显增加C.便秘腹痛为主IBS 3次/分慢波频率明显增加D.腹泻型为主IBS 3次/分慢波频率明增加E.结肠电活动无变化正确答案:C5、单选女性25岁,反复发作下腹闷痛伴粘液脓血便2年,近来症状复发,伴全身关节酸痛,无发热,大便常规粘液、脓球各+,红细胞++,大便多次培养阴性,该患者应试用以下哪种治疗为最适合()A.抗结核治疗B.抗阿米巴治疗C.柳氮磺胺吡啶D.痢特灵E.支持疗法正确答案:C6、单选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是()A.假膜性炎B.蜂窝组织炎C.出血性炎D.肉芽肿性炎E.浆液性炎正确答案:A7、多选IBS常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几项()A.腹痛且排便后缓解B.腹痛伴粪便变稀C.腹痛伴排便次数减少D.腹胀、腹部不适E.夜间腹痛排便正确答案:A, B, C, D8、单选?男性一45岁,间断腹痛、腹泻3年,排便4~5次/天,便不成形,无脓血。
浅谈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动力诊查方法

浅谈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动力诊查方法消化道动力性疾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且有日渐上升趋势。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约有近50%患者因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就诊,其中30% -40%最终确诊为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该疾病几乎占胃肠道疾病的半数以上。
人体消化道疾病与消化道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的研究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都直接依赖于消化道生理参数的检测。
如前所述,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对整个胃肠道多项参数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胃肠道动力检测是消化道腔内压力测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用于研究和诊断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胃肠疾病其它检查方法的补充和综合应用,显示了较高的临床意义。
本文根据实际的医用要求,探讨胃肠动力诊查方法。
一、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概念功能性胃肠病(FGIDS)罗马Ⅲ体系与胃肠动力疾病(DGIM)新概念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例如最常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原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
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暖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嘈杂、胸骨后痛、反胃等症状,且经胃镜等多种检查无特殊异常,病程超过12周以上而未发现器质性疾病。
现已获悉:新发消化不良患者中,能从组织结构方面作出解释的只是少数,多数病人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很高,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病不能工作而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显著,并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
二、胃肠动力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用于检查和评估这类疾病的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与提高。
胃肠动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研究人体胃肠运动的生理、病理和胃肠动力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答案

2020 年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分析(答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办理1、关于促动力剂应用下边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答案:增添 LES压力减少反流发生,特别合适酸反流。
2、对难治性 GERD需要做的检查有()答案:以上皆是3、以下不属于非酸反流的原由是()答案:胃溃疡4、关于高分辨压力阻抗联合检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答案:有放射裸露,不行动向连续监测5、关于阻抗 PH监测以下说法错的是()答案:不适适用于非腐败性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6、PPI 最正确服药时间()答案:餐前 15-30 分钟7、GER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比率是()答案: 40%8、弱酸反流多出现于()答案:夜间9、难治性 GERD是指()答案:惯例剂量bid 治疗 4-8w 反流症状依旧存在10、对难治性 GERD需要做的检查有()答案:以上全有11、惹起药片性食管炎的药物不包含()答案:巴氯芬12、关于嗜酸性食管炎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答案:平时与哮喘、食品过敏没关13、夜间酸打破是指()答案:应用惯例剂量PDI bid夜间胃内PH<4的时间>1小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疗1、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哪两个亚型()答案: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2、()是指进食时简单感觉胃部饱满不可以进食答案:早饱感3、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治疗时间一般是()答案: 2-4 周4、以下哪项不属于专科胃功能检查的是()答案: HP检测5、以下哪项属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抗酸剂()答案:铝碳酸镁6、以下哪项不是消化不良的发病体系()答案:内脏敏感性降低7、功能性消化不良源于血生化和内镜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说的是()答案:上腹痛8、以致消化不良相关要素不包含()答案:运动过分9、以下哪项不属于消化不良报警征象()答案:嗳气反酸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疗1、年龄大于 40 岁的患者,有报警征象者,尽量()以消除肿瘤或炎性反应肠道病答案:借结肠镜或结肠气钡双比较造影2、假如患者年龄在40 岁之内症状较典型,无报警征象,可以依据便秘特色先恩赐()经验治疗答案: 2-4 周3、以下哪项不属于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疗标准()答案:排便少于50/ 天,或 50%以上时间感觉到排便费力4、蒽醌类药物属于()答案:刺激性泻药5、()能分辨患者的便秘是肌源性还是神经源性,对治疗供给较大的帮助答案:会阴神经暗藏期检查或肌电图检查6、聚乙二醇属于()答案:浸透性轻泻剂7、()主要作用于肠神经末梢,增添运动神经递质,拮抗性运动性神经递质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光滑肌,增添肠道动力答案:促动力药8、目前功能型便秘借鉴的是罗马()的诊疗标准答案:Ⅲ9、慢性便秘病程最少在()以上答案: 6 个月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体系研究——胃肠激素和其余要素1.胃肠激素存在于()答案:两者都是2、传染IBS的详尽体系不属于的是()答案:传染后发生了激烈的变态反应3、研制出新式靶向药物在临床上也遇到广泛应用5-HT3 的拮抗剂是()答案:阿洛司琼4、约() IBS患者拥有急性肠道传染史答案: 1/35、胃肠道 5-HT 受体亚型不包含()答案:5型6、在急性胃肠道传染后IBS发病率是()答案: 7%--30%7、5-HT 分布特别广泛,但绝大部分体内的5-HT 分布于()答案:胃肠道8、在 IBS 患者不一样的胃肠道阶段上都存在显然的肥大细胞数量上涨,这些阶段不包含()答案:结肠尾端9、在脑肠交互作用的神经调整网络中间有特别宏大的胃肠激动和 IBS 连接最密切研究最多的是()答案: 5-HT 信号系统10、到目前为止发现IBS 存在的异常胃肠激素不包含()答案:钙基相关肽11、在肠道传染造成 IBS 的过程中,肠粘膜异常细胞在里面起到特别重要作用,主要包含()答案:以上都包含促动力药物在 FD中的规范治疗1、以下()是1939 年胃肠道动力研究史答案:初次直接观察到肠道神经开释ACH2、以下哪项是错误的()答案:多潘立酮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3、FD患病率高,患者不行能受哪一种症状困扰影响生活质量()答案:消瘦4、认识多潘立酮胃动力相关适应症,以下哪项除外()答案:胃动力过缓惹起胃肠道不适5、胃肠道动力遇到激动剂和克制剂作用均衡的影响,()不是激动剂作用答案:克制 ACH和 P物质开释。
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药物的分类综述

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分类综述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多数是所谓“功能性胃肠病”。
胃肠道常见的不适症状,如嗳气、反酸、上腹部烧灼感、隐痛、腹胀等等,如果经过常规检查不能发现能够解释临床表现异常的原因,就被称为“功能性胃肠病”。
这类疾病的核心发病机制是胃肠运动紊乱和胃肠道对不良刺激的感受反应过度敏感。
因此,也被称为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
针对这些发病机制,通常采用调节胃肠运动的药物以及减少胃肠道刺激因素的药物。
目前,用于调节胃肠运动的药物主要有促胃肠运动药物和胃肠道解痉药。
胃肠解痉药胃肠解痉药物(抑制胃肠动力药物)是一类能松弛胃肠道平滑肌、降低蠕动幅度和频率、缓解阵发性腹痛或绞痛的药物,通过减弱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松弛食管及胃肠道括约肌,而减慢胃的排空和小肠转运,减弱胆囊收缩和降低胆囊压力,减弱结肠的蠕动,减慢结肠内容物的转运等。
胃肠解痉药物的分类胃肠解痉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东良菪碱、山莨菪碱、贝那替秦、哌吡氮平等)、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拮抗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西托溴铵、阿尔维林等)、离子通道调节剂(曲美布汀)、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罂粟碱、屈他维林等)等。
胃肠动力药胃肠动力药是一类调节胃肠道平滑肌动力的药物,促进胃肠道运动药物/促胃肠道动力药根据药理作用和作用靶点的不同,可分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胆囊收缩素(CCK)受体拮抗剂。
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受体:指突触后膜上的跨膜蛋白,膜外段朝向突触间隙,与特异性的递质结合后,发生空间构象改变,行使功能,使信息从突触前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细胞。
神经递质: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该物质能跨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的信使物质。
神经递质可分为经典神经递质、神经肽类和其他类。
经典神经递质包括氨基酸类和乙酰胆碱单胺类。
氨基酸类又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及甘氨酸类。
胃肠动力影响消化道的药物治疗

胃肠动力影响消化道的药物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D)系指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病因病机的一些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
现仅就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现状概述如下。
一、胃肠动力药(一)促进胃肠动力药凡有胃肠动力不足表现者,如早饱、嗳气、腹胀、恶心、反胃、上顶感等;或胃肠电图呈胃肠动力减弱征象者;或实验室检查呈胃排空延迟或肠传输缓慢者,均应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
1. 胃复安(灭吐灵)作用于多巴胺第一受体(D1)和第二受体(D2),拮抗多巴胺受体兴奋引起的胃肠动力的抑制作用,相对地增强了Ach的兴奋作用;并能兴奋5-HT4受体,产生促动力作用;抑制呕吐中枢呈明显止呕作用;同时能透过血脑屏障拮抗中枢的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的副反应。
因此目前较少用于促动力,而主要用于抗呕吐。
2. 多潘立酮(吗丁啉)是D2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作用基本同上,但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而无锥体外系副作用,又因D2受体分布于食管和胃,故目前主要用于上消化道促动力,如用于GERD和FD等。
不能抑制呕吐中枢,但可抑制血脑屏障外的呕吐化学感受器,故也有一定的止呕作用。
3. 西沙比利(普瑞博思)属苯甲酰胺类,系5-TH4受体激动剂。
主要通过兴奋肌间神经丛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原的5-TH4受体,释放大量Ach,促发全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收缩。
作为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可用于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和功能性便秘等。
但部分病人用药过量或对药物敏感者可产生Q-T 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故目前已为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所取代而较少应用。
但对无心脏病者按常规用量(5~10mg),一般未见发生心脏副作用。
4. 莫沙比利(加斯清、貝铬钠)是苯甲酰胺类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理同上,但因其化学结构较西沙比利有所改进故无Q-T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心常等心脏副作用,故目前作为全消化道促动力药,广泛应用于胃肠动力不足的各种病症,如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等。
促胃肠动力中药汇总

莪术促胃肠动力机制研究
观察莪术对实验大鼠胃排空、胃电 及MOT、VIP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25%莪 术组;50%莪术组;多潘立酮组。 25%莪术组明显促进胃排空,降低 VIP,提升MOT。
体外组织水平实验
观察元胡、香附、白芍、白术、蒲公英、小茴香 大腹皮、大黄、莱菔子、厚朴、槟榔等11味中药 对体外结肠肌收缩活性的效应,结果显示11味中 药对肌条均有不同程度的兴奋效应。 其中,槟榔、小茴香、蒲公英、 莱菔子、白术具有较强的促结肠 动力作用。
胃肠动力中药的研究
王 平 wangping0632@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
胃肠动力性疾病 (disorder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GIM)
功能性胃肠病
白芍总甙促结肠动力活性
通过制备豚鼠结肠纵肌和横肌肌条,观察不同剂量 白芍总甙(TGP)及工具药对体外结肠肌收缩活性 的效应 。 结果显示TGP使豚鼠结肠体外平滑肌收缩积分和 时间显著性增加,且收缩效应的改变具有剂量依 赖性。并通过进一步研究观察了不同剂量 TGP 及工具药对体外结肠肌收缩活性的效应,检测结 肠平滑肌中P物质、SP和VIP的变化。
抑制胃肠 动力பைடு நூலகம்药
谢
谢
存在消化道症状,如上腹胀满、食欲差以及 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经过一系列检查 和随诊,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胃肠疾 病(FGID)。 该类疾病是由胃肠道动力或感觉异常所致, 产生的症状并不是以单一疾病为基础的简化模 式,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
生活早期 遗传 环境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的中医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证候病机分析

提 高 临床 疗 效
关键词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
R53 7
脾虚
肝 郁 胃气 不 降
中图 分 类 号
文献 标 识 码
文章 编 号
A
1 7 -3 7 2 0 0 —0 0 — 2 6 2 9 X( 0 7) 3 0 1 0
的症 状 。我们 观 察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合 并肠 易激 综合 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 ( u c o M D se s .D) F n t n ypp i F 是 征 者 比例高达 6 .% i a 21 指一 组未 能发 现 器质性 或 全身 性 疾病 的慢 性 持续 性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属 中医 “ 胃脘 痛 ” “ 、 痞满 ” 范 等 或 反 复 发 作 性 的 以上 腹 部 症 状 为 主要 症 候 群 的疾 畴 。 胃相 表里 , 为气 机升 降 之枢纽 。 主升清 . 脾 且 脾 胃 若 影 吸收 传输 水 谷 病 , 统计 约 占胃肠 专科 门诊 患者 的 1 据 / 3以上 . 西方 主 降浊 , 脾 不 升清 , 响助 胃消 化 . 国家 的患 病率 更高 达 2 %~ 0 0 4 %。我 们对 2 0 ~ 0 4 精 微 和水 液 的 功能 亦 发生 障碍 ; 0 120 胃失 降浊 , 则传 化无 不但 胃之 受 纳 、 熟 功 能 失职 . 且不 能 把 在 消 腐 而 年诊治的 F D患者 2 2例 进 行 了证 候 及病 因病 机 分 由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ximal esophagus
PP
Distal esophagus LES
Gastric baseline
PP
PP
LESP
Post-LESR peristalsis
LESR
Proximal esophagus
Distal esophagus
LESP
Antrum MMC II
MMC III
MMC I
Mouth Oesophagus
Stomach Ileum
Colon Rectum
Seconds Minutes Hours Days
Ian Cook
正常排便需要以下条件
• 粪便及时到达直肠 • 直肠壁的感觉功能 • ARIR:直肠充盈 肛内括约肌松弛
肛外括约肌收缩 • 排便:A-R角开大,会阴下降,
胃肠动力疾病
2000-6-7
胃肠运动生理和有关动力障碍症状 食管运动生理,吞咽困难,反流症状 胃运动生理,消化不良 小肠运动生理,腹胀,腹痛,腹泻 结肠运动生理,腹胀,腹痛,便秘,腹泻 肛门直肠运动生理,便秘和失禁 胃肠动力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理,表现,诊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理,表现,诊疗 功能性便秘:发病机理,表现,诊疗
Post-TLESR Peristalsis
LESR TLESR
LESR
胃幽门十二指肠Leabharlann 力功能• 消化期:胃近端的容纳功能
胃中间横带(MTB)的生理作用 窦体的收缩(碾磨 运输) G-P-D运动协调 胃液体、固体和不消化物的排空
• 消化间期: MMC I、II、III、IV期
Gut Transit Time
直肠压增加,肛外括约肌松弛
全结肠测压记录
(Unprepared healthy colon)
• 不同于胃小肠,各段结肠推进性收缩不一
• 睡眠: 抑制状态 • 睡醒: 推进性收缩一过性增强
非推进性收缩持续增强
• 进餐: 非推进性收缩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