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技术

合集下载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1 . 3 粘钢 加 固法
面 积大 幅度增 加 , 因此 正截 面承 载力和 截面 刚度均 得到 较大提 高 。 粘钢 加固法 是在构件 承 载力 不足 区段 ( 正截 面受拉 区、 正 截面受压 区或斜 截面) 火灾 受损混 凝土凿 毛后 1 , 其表 面用特 制 的建筑结 构胶 粘贴钢 板 , 这 样 可
提 高被加 固构件 的承载力 。 外部粘 钢加 固法 中 , 加 固钢板 的锚固至 关重要 , 必须
保证钢板 在拉断前 不发生脱 胶等粘 结破 坏 。 该法施 工简单 , 速度快 , 现场无 湿作 业或仅 有 抹灰等 少量 湿作 业 , 对生 产和生 活 影响小 。
1 4 预应 力加 固法
建 筑 与工程
C h i n a s c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i e w
火 灾 后 混凝 土 结 构房 屋加 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5 ) [ 摘 要】 本 文介绍 了火 灾 后混 凝土结 构 加固 的技术 , 包括 增大 截面 法 、 外 包钢 加固法 、 粘钢 加 固法 、 预 应力 加固法 、 喷射 钢纤 维混 凝土 加 固法等 传 统加 固技 术, 以及 F R P ( 纤维增 强复 合材 料 ) 加 固技术 。 [ 关键 词] 火 灾 混凝 土结 构 加 固技术 中图分 类号 : F 4 0 7 . 9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3 ) 0 9 - 0 2 3 0 — 0 1
参 考 文 献 [ 1 】 陆洲导 , 朱 伯龙 . 混 凝土结 构火 灾后 的加 固修复 [ J 】 . 工业建 筑 , 1 9 9 7 , 2 7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近年来,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密集化造成了火灾的高发。

火灾不仅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对建筑物的损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对于火灾后建筑损伤的评估和修复加固技术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最常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在火灾中,混凝土结构受到较大的温度和压力影响,导致各种损伤和变形。

损伤包括裂缝、爆破、脱落等,变形包括弯曲变形、扭转变形等。

因此,对于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评估和修复加固技术非常重要。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外观损伤和内部损伤。

外观损伤主要包括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烧损、吸湿等;而内部损伤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弯曲扭转性能等。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混凝土结构是否安全,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修复加固。

修复加固技术也是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中,加固技术包括局部加固和整体加固两种。

局部加固主要是针对混凝土中的某些部位或构件进行加固,包括表面切割加固、贴片加固、钢筋加固等。

整体加固是对整个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包括张拉加固、喷涂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加固等。

在进行修复加固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修复加固方法。

例如,表面切割加固适用于混凝土表面裂缝较为严重的情况;贴片加固适用于混凝土表面烧损等轻微损伤情况;张拉加固适用于混凝土弯曲扭转变形严重的情况;钢筋混凝土加固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受到严重损伤的情况。

总之,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和修复加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采用合适的技术进行修复加固,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技术研究进展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房屋加固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技术,包括增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加固法等传统加固技术,以及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技术。

[关键词]火灾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30-01火灾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房屋不同程度的损害,损害严重的房屋需要拆除重建,损害较轻的房屋经过加固可继续使用。

研究混凝土结构房屋火灾后加固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混凝土结构房屋火灾后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传统加固技术和新型加固技术两类。

1 传统加固技术1.1 增大截面法火灾造成混凝土构件的截面面积减小,增大面积法就是将原截面面积加大,以弥补火灾对截面承载力造成的损失。

例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

加固时先将烧损疏松的混凝土凿除,未烧损部位凿毛,然后浇筑混凝土。

1.2 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是把型钢或钢板包在被加固构件的外边,可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干式外包钢加固法是用型钢直接包于被加固构件四周,型钢与构件之间无任何连接,无水泥砂浆。

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法是型钢与被加固构件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中间浇注混凝土。

外包钢加固后的构件,由于受拉和受压区钢截面面积大幅度增加,因此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均得到较大提高。

1.3 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是在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正截面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或斜截面)火灾受损混凝土凿毛后1,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这样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

外部粘钢加固法中,加固钢板的锚固至关重要,必须保证钢板在拉断前不发生脱胶等粘结破坏。

该法施工简单,速度快,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

1.4 预应力加固法火灾会使混凝土梁产生较大的挠度,预应力加固法是让预应力产生的反拱抵消一部分荷载引起的挠度,预应力产生的负弯矩抵消一部分荷载弯矩,使挠度减小,裂缝宽度减小。

过火建筑加固方案

过火建筑加固方案

过火建筑加固方案过火建筑加固方案是指在建筑发生火灾事故后,为了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下面是一份过火建筑加固方案,共计700字。

一、加固原则1. 火灾损害评估:首先进行火灾损害评估,确定建筑结构受损程度。

评估包括火灾引起的结构破坏、材料损坏以及结构安全状态等。

2. 加固方案制定:根据火灾损害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建筑的结构类型、剩余承载力和实施难度等因素,制定加固方案。

3. 加固措施选择:根据加固方案,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包括结构加固、材料更换和安全设施更新等。

二、加固措施1. 结构加固:(1)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对受损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局部修复,如喷涂混凝土、贴片加固等。

对于承重构件,可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

(2) 钢结构加固:钢结构的加固可采用喷涂阻燃涂料、阻燃隔热材料等,提高其耐火性能。

同时,可对受损的钢构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砖混结构加固:对受损的砖混结构进行修复,如砌筑新砖、加固钢筋等。

同时,加固墙体、裂缝等,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材料更换:(1) 阻燃材料替换: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如木制构件、燃气管道等,需要进行更换,并采用阻燃材料进行替代。

(2) 电气设备更新:将受损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采用新型的防火防爆设备,以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3. 安全设施更新:(1) 消防设备更新:对受损消防设备进行更换,并增加额外的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2) 逃生通道增设:对建筑内部的逃生通道进行增设,提高人员疏散的速度和安全性。

三、工程实施1. 施工计划制定:根据加固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

2. 施工监督:设立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按照加固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加固措施达到设计要求,建筑结构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修复和加固要点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修复和加固要点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修复和加固要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修复和加固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步骤。

火灾会对钢筋混凝土柱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包括钢筋腐蚀、混凝土裂缝、强度降低等。

因此,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修复和加固的主要要点:1.评估和检查:首先需要对受到火灾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评估和检查,确定其受损程度和安全状况。

通过仔细观察、检测以及必要的试验,确定是否需要修复和加固。

2.清洁和除锈:将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柱表面进行清洁,并用适当的方法去除腐蚀和锈蚀。

这可以通过铲除损坏的混凝土、用压力水冲洗或刷洗、喷砂除锈等方法来实现。

3.补充混凝土:在清洁无锈蚀的钢筋表面上,填补损坏的混凝土。

这可以使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材料或与原结构相匹配的材料。

补充的混凝土应与原结构相衔接,并且应保证无空洞、密实、均匀。

4.钢筋保护:对于腐蚀严重的钢筋,需要进行保护处理。

可以采用刷涂耐酸碱的腐蚀防护剂、涂抹钢筋保护涂料或者进行钢筋防腐涂覆等方法。

确保钢筋与环境隔离,避免二次腐蚀。

5.加固措施:根据柱子受损的程度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

可以使用包括增加钢筋、粘结加固、包裹加固等多种方法。

增加钢筋可以通过包括纵向增加、环向加固和缠绕加固等方式来实现。

6.检测和试验:完成修复和加固后,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检测和试验,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

可以使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如超声波检测、拉力试验等进行。

7.防火保护:在进行修复和加固之后,需要进行防火保护措施,以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可以使用防火涂料、防火材料或者钢板进行防火处理。

8.监测和维护:修复和加固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

对于钢筋混凝土柱,特别是经历过火灾的柱子,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的损坏或缺陷。

综上所述,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修复和加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评估、检查、清洁、补充混凝土、钢筋保护、加固措施、检测和试验、防火保护、监测和维护等一系列步骤,可以确保修复和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柱具有安全可靠的结构性能。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

现代经济信息380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王 宁 王雅姝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摘要:本文对在火灾后鉴定建筑物混凝土强度、钢筋力学性能以及烧伤深度等表征混凝土结构受损程度的指标进行了探讨,并简单介绍了三种使用较普遍的修复加固方法,最后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火灾;混凝土结构;受损鉴定中图分类号:TU31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380-01我国每年大约发生3万起建筑火灾,占到火灾总量的80%,大约造成高达1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建筑结构就是混凝土结构,火灾会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由于构件性能退化随之产生结构安全性问题。

所以需要及时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受损程度进行鉴定然后及时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构件烧伤深度检测以及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等几个方面[1]。

一、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不同结构构件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在火灾发生后发生的强度变化由于火灾作用的不均匀性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同一截面,核心部分损失相较于外部一般小得多。

所以,通常现场检测是检测的构件受损层混凝土的平均强度。

一般采用的都是类似超声波法、拔出法等不破损混凝土结构的检验方法,因为检测的目的是进一步的修复和加固结构部件。

如果结合外观检测和取样检测等其他方法综合分析能提高现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出比较可靠的混凝土强度评定值[2]。

1.超声波法超声波纵波在不同结构混凝土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利用这个原理检测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就是超声波法。

学者们已经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许多具有良好相关性的混凝土强度和超声波速度的关系公式。

但是,这个方法有许多的限制条件,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保证。

这个方法要求发送和接受超声波的探头最好是放在构件的相对两侧,以保证误差,同时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平整性。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技术1. 引言1.1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火灾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和凝固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增大,从而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和疲劳损伤。

高温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受热膨胀,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鳞裂和剥落现象。

火灾还会使混凝土中的含水泡沫减少,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性能降低。

火灾过程中的冷却过程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失衡,导致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严重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火灾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评估和修复加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火灾造成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修复加固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损伤评估的重要性损伤评估是火灾后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结构的受损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确定合理有效的修复加固方案。

损伤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把握结构的情况,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通过损伤评估还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评估结构的剩余承载能力,从而确定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未来使用的可行性。

在火灾后的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中,损伤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加固方式,确保结构在修复加固后依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损伤评估在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损伤评估,工程师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修复加固方案,从而有效保障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2. 正文2.1 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方法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是确保火灾后修复加固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准确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情况,可以为后续的修复和加固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造成的损伤特征: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害包括表面烧蚀、裂缝、强度减弱等,需要对这些损害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浅谈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措施

浅谈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措施
2 1年 第 1 ( 1 6期 ) 01 期 总 7




浅 谈 火 灾后 钢筋 混凝 土 结构 的加 固措 施
R ei or nf cem ent for R ei or nf ced O oncr c ece str uct e off Fie ur er r

汪根 进 ( 徽 淮 市 溪 公 消 大 安 淮 2 1 ) 安 省 北 濉 县 安 防 队, 徽 北 3 0 50
因为只有在大量收集资料 的基 础上才能对结构损 伤做 出
准确的判断。 国家建设主管部 门以及公安部消防局 可以联合成
立一个依 托例如 中国科 大实验室等高校机构等人才组织 , 根据
我 国多年的火灾事故案例建立一个 自然灾害数 据库 , 以便在损 伤评估过程中查询类似 的灾情资料 、经验介绍和研究方法等 ,
摘 要: 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以良好的整体性 、 抗震性及 耐火性成 为主要 的建筑结构 , 火灾后对建筑物的加固以能够重新投入使 用则是挽回经济
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 , 也是 当今乃至 日后一个重要课题 。加 固的 目的是使建筑物的结构构件能满足安全使用要 求, 确保 建筑物在使 用年 限之 内安 全、 用及耐久, 适 因此如何根据受损评估情 况合理确定加 固方法是一个重要 的环节 , 以使 整个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 能够符合 当地 的抗震设 防要求和 修 复后的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24加 固修 复 方 法 的 改进 .
系统工程 。当前 , 我国的火灾后结构受损程度的检测评定及结 构修复加 固研究工作 , 还落后于发达 国家。国家和社会上相关
的组织也 比较少 , 特别是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剩余承载力计
算方法 , 混凝土根据受热 的时 间和强度不同其弹性模量 的变化 以及局部变化对整个梁柱的影响 , 单个构件受 火对整体结构 的 影 响以及 温度和重力 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等还没有相 关规范 , 固设计工作缺乏科学合理 的依据。 加 因此 , 尽快地制定 相关工程技术规范及标准 , 不仅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关注 的课 题, 也是在新世纪里提高我 国结构耐火设计水平 的需要 。火灾 后结构 的损伤极 为复 杂 , 准确 、 迅速的鉴定与修复结构 是 目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技术研究摘要: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失去部分或全部承载能力,必须进行修复加固。

本文主要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点、修复加固处理特点、修复加固原则及加固方法四方面就灾后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灾;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
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的一种主要灾害形式,每年都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

火灾根据发生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建筑火灾、工业生产设备火灾、森林火灾、交通工具火灾等,其中尤以建筑火灾发生的次数最多,损失也最大,约占全部火灾的80%左右。

近年来,由于建筑物高层化、大规模化及用途的复合化,建筑火灾的发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在各种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不燃体,但在持续的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及其内部钢筋的强度、弹性模量会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弯曲变形,从而导致承载能力下降,破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基于此,本文就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进行探讨。

1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点
1.1火灾直接损伤
火灾时火焰高温直接烘烤构件使材料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构件破坏,其主要特点如下:构件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酥松、脱落、钢筋露出、构件变形等现象,当构件耐火度不足时,则有可能丧失承载力而倒塌。

这种破坏一般出现在梁上。

1.2火灾间接损伤
由于楼屋盖受热膨胀挤压端部的框架,使框架节点受剪而损坏,其破坏特点为框架上下节点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节点混凝土爆裂,柱纵筋鼓出,梁柱错位等现象,一般柱顶节点较柱底节点损伤严重。

这种破坏一般出现在梁柱节点或柱上。

1.3由上述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该类型破坏出现在火区与来过火区交界的框架粱柱,其破坏特点为上述两者综合。

2火灾后构件修复加固处理特点
火灾损伤建筑结构的修复加固处理比普通工程事故加固处理和旧建筑物加固处理要复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2.1火灾损伤建筑结构的诊断工作与修复加固设计工作不可分割。

火灾对建筑物的作用相当复杂,不亲临受灾现场参与诊断工作,就无法详细了解实际结构构件的损伤情况,也就无法对火灾损伤结构提出合理的修复加固处理方法,因此,修复加固设计人员应是参与诊断工作的技术人员。

2.2火灾对建筑结构的损伤是不均匀的,即便是同一构件的不同部位,受火灾损伤的程度也不形同,在进行修复加固设计时很难做到对所有受损构件均提出详尽的修复加固方法,因此实际修复加固施工时,应有诊断和修复加固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技术指导。

2.3施工质量是火灾损伤结构诊断与处理工作的关键。

在修复加固施工过程中,每道施工工序均需经设计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
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原则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加固应根据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及火灾受损程度,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修复与加固方法,一般原则如下:
3.1修复加固方案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修复加固工作是在原有建筑结构上进行,因此应选择施工方便的修复加固方法。

在制定修复加固方案时还应考虑加固时和加固后建筑物的总体效应:1)施工过程中,拆除危险构件和凿除烧疏层时的敲击震动常常会使相邻构件损伤程度增加,因此需注意所选择的加固方案施工的过程中是否会对其他构件产生不利影响。

2)对某些构件加固后是否会改变建筑物的动力特征而影响整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对上层结构加固后,荷载增加而下层结构及地基基础等是否能承受所增加的荷载。

修复加固设计时应尽量保留原有结构,减少拆除工程量。

加固方案选择时应作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以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3.2 修复加固设计时要尽量保证加固措施能与原结构共同工作。

3.3 加固材料的选择和取值应满足:1)加固用钢材一般选用i 级或ⅱ级钢。

2)加固用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r。

3)加固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宜低于c20级。

4)粘结材料及化学灌浆材料的粘结强度应高于被粘结结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4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方法
4.1 常用的直接加固法
4.1.1 加大截面加固法:采用增大过火构件的截面面积,以恢复其承载力而满足正常使用的方法。

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4.1.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特点和加大截面法相似,这种方法加固后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净空,适用于火灾中受损严重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或修复。

4.1.3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在混凝土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加固方法(分为干、湿两种形式)。

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的表面温度不应高于60℃;当环境有腐蚀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该法受力可靠、施工方便、现场工作量小,但用钢量较大,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截面尺寸,但又要大幅度提高其承载力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4.1.4 外部粘结钢板加固法:在混凝土构件外粘结钢板,以提高受损构件承载力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一种加固方法。

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净空间无显著影响。

该方法适用面较广,对于混凝土受损严重和钢筋受损严重的构件均适用。

4.1.5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除具有粘结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蚀、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
用较低等特点。

但对于混凝土部分受损严重的构件不适用或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加固。

另外,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4.2 常用的间接加固方法
4.2.1预应力加固法: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强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占用空间小的混凝土承重结构,包括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重要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不适用于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大的构件。

4.2.2 增加支撑加固法:该法是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和变形,提高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按支承结构的受力性能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

上述方法适用于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的加固。

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总之,发生建筑火灾,除烧毁生活和生产设施,威胁人类安全以外,还可能造成建筑物结构的破坏,甚至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因此,对灾后建筑的修复加固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和经济意义。

然,火灾防治长期而艰巨,因此我们应吸取教训和经验,对灾后建筑物的修复加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建筑物施工和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的检测与鉴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或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