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套ppt课件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套ppt课件
我看到:
我看到 :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探索新知
因为,我是从立体 图形的上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侧面看Biblioteka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正面看的。
哦,我明白了。因为我们各自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所以所观察到的图形不同。
我来总结吧: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 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 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比如:
1 观察物体(三)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 山 真 面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中目同峰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我看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旧知
1、说出下面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9=36
21÷3=7
2、因为72÷8=9,所以72能被8(整除 ), 或者 72能被9整(除 ),也可以说8能整(除 )72,或 9能(整除 )72。
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且没有余数。
3、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
②③ ①④
猜一猜:
正方形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它可能是什 么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
是这样的两个物吗?
……
下面这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 从左面看到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
例如:14÷7=2,14是7的倍数,2是14的因数。
小结:因数和倍数一定要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一 定要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因数,某个 数是倍数。在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且不包 括0。这些知识点容易出判断题。
2 区分因数和倍数
下面两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8和6 9和63 45和7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把3的倍数圈出来。 (2)横着看,个位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3)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探索3的倍数特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小结:先判断是否可以列出整除的除法算式, 如果能整除再区分因数和倍数。
运用上面的规律,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54和6 75和15 9和81 6和8
3 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4的因数有哪些? 方法一:1×24=24 2×12=24 3×8=24 4×6=24 小结:找出两个乘积是24的自然数,这两个自然数都是24的因数。
● (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的几何体。
1 按要求摆一摆: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进入新课
15的因数有: 1,3,5 ,15。 1×1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3×5=15
1×16=16 2×8=16 4×4=16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山 真 面 目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同峰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7的倍数有:7,14,21,28,35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 ),
( 没有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 的个数是( 无限的 )。
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我们把 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如6的所 有真因数是1、2、3,而且6=1+2+3,像这样的数, 数学家们叫它完美数。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因数和倍数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因数和倍数 课件(共36张PPT)

6÷3=2(行)
6÷2=3(行)
6÷6=1(行)
6÷1=6(行)
可以排成4行方阵吗?
6÷4=1……2
12÷2=6
30÷6=5
19÷7=2……5
26÷8=3……2
21÷21=1
20÷10=2
8÷3=2……2
63÷9=7
9÷5=1……4
你可以将下列算式分类吗?并说说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你可以将下列算式分类吗?并说说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4,6,8,10,…
2的倍数: 4,6,8,10...
2,
2的倍数有哪些?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能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吗?5的倍数呢?
3的倍数有:
3,
6,
9,
12...
也可以表示成:
3,6,9,12,15,18,21,…
5的倍数有:
5,
10,
25...
15,
20,
也可以表示成:
总结与收获
本节课你还收获了哪些?
谈谈你的收获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同都是这个数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最小的因数是1。
因数和倍数出现在整数乘除算式中,是相互依存的。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4 和24 26 和13 75 和 25 81 和9
下面的4 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4 和24 26 和13 75 和 25 81 和9
因为25×3=75,所以75是25的倍数,25是75的因数; 因为9×9=81,所以81是倍数,9是因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 (x,5),可能是哪个班?
练习三第5题:下面是某校集合 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六年级一班 六年级二班 六年级三班 六年级四班 六年级五班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五年级四班 五年级五班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四年级五班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三年级三班 三年级四班 二年级一班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二班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 (x,5),可能是哪个班?
练习三第5题:下面是某校集合 时各个班级在年级一班 六年级二班 六年级三班 六年级四班 六年级五班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五年级四班 五年级五班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四年级五班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三年级三班 三年级四班 二年级一班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二班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练习三第5题:下面是某校集合 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六年级一班 六年级二班 六年级三班 六年级四班 六年级五班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五年级四班 五年级五班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四年级五班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三年级三班 三年级四班 二年级一班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二班
(7,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24÷4=6
36÷4=9
1只还、要有2、边哪3长些、的边4厘长、米是6、数整1既厘2既是米是2数42的4的正因因方数数形,又,纸又是片是36也36 的的能因因铺数数满,,这它就个们能长是铺方2满4形和这?3个在6长的小方公组形因里。数交。流。
边长 12cm
24cm
36cm 8是2244÷和123=62的公因36数÷吗12=?3为什么?
例2
50×2
50克 50克
100克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⑵ 50 × 2 = 100
左边 右边
50+50
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X克 50克
100克
⑶ X + 50 > 100
X克 50克
100克 50克
⑷ X + 50 = 150
X克
50克
200克
⑸ X + 50 < 200
第2行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三年级三班 三年级四班
第1行 二年级一班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二班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1)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 并用数对表示。
练习三第5题:下面是某校集合 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第5行 六年级一班 六年级二班 六年级三班 六年级四班 六年级五班 第4行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五年级三班 五年级四班 五年级五班 第3行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四年级三班 四年级四班 四年级五班 第2行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二年级三班 三年级三班 三年级四班 第1行 二年级一班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二班
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

《数与代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PT课件

《数与代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PT课件

巩固练习
4
1
4.(1)把4m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 5 m,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5。
巩固练习
(2)1985年第二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1114只野生大熊猫。
2000年开始的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最终确认我国共有1596只野生大熊猫,其
中1206只生活中四川。第二次调查到的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是第三次调查数量 557
巩固练习
1.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选自教材P118
T2)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2)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
(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4)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
(5)最小的质数是1。
( )×
巩固练习
2.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其中一组为例,说一说你是 怎样找的。
的 798,第三次调查中生活在四川的野生大熊猫占所有野生大熊猫数量的 。 201 266
巩固练习
5. 计算下面各题。
37 10 + 10
=1
1 6
+
1 5
+
1 2
13 = 15
7-
5 3
=
16 3
5 6
-
1 6
பைடு நூலகம்
=
2 3
4 7
-
1 3
5 = 21
7 8
-
3 4
=
1 8
2 3
7 +9
13 =9
6 -(
考点回顾
你能从基本概念出发,把有关联的知识整理成一个图吗?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件+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1)(共24张PPT).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件+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1)(共24张PPT).ppt

第四部分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P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数?
4和24
26和13
24÷4=6, 4是24的因数, 24是4的倍数。
26÷13=2, 13是26的因数, 26是13的倍数。
学以致用 (P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 数?
75和25
81和9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
探究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见过下面的算式 。
12÷2 = 6
8÷3 = 2……2 30÷6 = 5
19÷7 = 2……5 9÷5 = 18
26÷8 = 325
20÷10 = 2 21÷21 = 1 63÷9 = 7
五年级数学下册(RJ)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与倍数(1)
目录 CONT ENTS
第一部分
情景导学
情景导学
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计算出得数。
15÷53= 45÷05= 90
04÷01= 0÷54=
0
18÷6= 10÷320=
05
100÷100= 24÷1 12=
2
第二部分
想一想,今天学的“倍数”与以 前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数的“倍数”也是相对于“ 因数”而言的,是数与数的关系 ;而“倍”是数量之间关系。
五部分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 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 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情境导入
现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大 家 摆 摆 看
还可以怎么样摆?
探索新知
一共有六 种方法
方法一: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左边。
方法二:前后两排,前面三个, 后排一个在最右边 。
方法三:前后两排,前面三 个,后排一个在最中间。
2的倍数有: 2, 4, 6, 8,10 …… 5的倍数有: 5, 10,15,20,25……
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 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的倍数有:3,6,9,12,15 ------
2的倍数有:2,4,6,8,10 ------
5的倍数有:5,10,15,20,25 ------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探索新知
因为,我是从立体 图形的上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侧面看的。
我是从立体图 形的正面看的。
哦,我明白了。因为我们各自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所以所观察到的图形不同。
我来总结吧: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因为,有特殊的立体图形, 即使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 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 比如:
3.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48是6的倍数。(√) (3)在27÷4=6…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1.因数和倍数
②③ ①④
猜一猜:
正方形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 一个面,它可能是什 么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
是这样的两个物吗?
……
下面这三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从上面看到)( 从正面看到 )( 从左面看到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2.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情境导入
只不远横
缘 身 在 此 山
识 庐 山 真 面
近 高 低 各 不
看 成 岭 侧 成
题 西 林 壁
中目同峰
小组活动要求:
1.在你的位置观察,你看到了 哪几个面?
2.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见所有 的面吗?
3.你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我看到:
我看到:
我看到 :
方法四: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左边,后排放三个。
方法五:前后两排,前排放一 个,放在最右边,后排放三个。
方法六:前后两排,前排放一个, 放在最中间,后排放三个.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 观察物体(三)
4÷ 5=0.8
45 ÷ 6=7 ······3
这三个算式都不能说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因为
因数和倍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相乘或整除的 关系中产生的。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 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典例剖析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 17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 ),17 的因数一共有( 2 )个.
这些数都是(自然 )数。
进入新课
12÷2=6,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 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 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 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1.3× 6=7.8
7的倍数有:7,14,21,28,35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 ),
( 没有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 的个数是( 无限的 )。
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我们把 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如6的所 有真因数是1、2、3,而且6=1+2+3,像这样的数, 数学家们叫它完美数。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 1 ),最大的因数是 (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你能找出3的倍数吗?
3×1 = 3 3 × 2 = 6 3乘非零自然数的积 3 × 3 = 9 就是3的倍数。
3 × 4 = 12 3 × 5 = 15 …… 3的倍数有: 3,6,9,12,15 ……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旧知
1、说出下面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9=36
21÷3=7
2、因为72÷8=9,所以72能被8(整除), 或者72 能被9(整除),也可以说8能( 整除)72,或9 能(整除 )72。
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
且没有余数。
3、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
第2课时 因数和倍数(2)
R·五年级数学下册
进入新课
15的因数有: 1,3,5 ,15。 1×15=15 16的因数有: 1,2,4,8,16。 3×5=15
1×16=16 2×8=16 4×4=16
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因数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36的因数有:1,2,3,4,6,9,12, 18,36。 36。 15的因数有:1,3,5,15。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有:1,2,3,6,9,18
做一做:正面画“√ ”,上面画“ ”,侧
面画“ ”。 √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做一做:正面画“√ ”, 上面画“ ”,侧面画 “ ”。

运用新知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 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A:
B:
从侧面看是A图的有 从正面看是B图的有
2、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8是倍数,2是因数。
(× )
(2)32是5的倍数。
( ×)
(3)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
巩固提高
1、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这个数是( 12 )。 2、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 都是 60,这个数是( 6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