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6检测教案,第六章

合集下载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各种自动检测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应用范围。

3. 学会分析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 能够运用自动检测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自动检测技术的分类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2. 电阻检测技术电阻检测的原理电阻检测的方法及特点电阻检测的应用实例3. 电容检测技术电容检测的原理电容检测的方法及特点电容检测的应用实例4. 电感检测技术电感检测的原理电感检测的方法及特点电感检测的应用实例5. 温度检测技术温度检测的原理温度检测的方法及特点温度检测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检测技术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2. 课件:PowerPoint3. 实验设备:电阻、电容、电感、温度传感器等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技术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 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课16课时,实验课16课时。

2. 授课方式:每周2课时,共8周完成理论课教学;实验课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每周2课时。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讲授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电阻检测技术、电容检测技术、电感检测技术。

第5-8周:讲授温度检测技术、压力检测技术、流量检测技术、位移检测技术。

第9-16周:进行实验教学,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温度、压力、流量、位移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第一章:自动检测技术概述1.1 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与发展1.2 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3 自动检测技术的分类与特点1.4 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二章:模拟检测技术2.1 模拟检测的基本原理2.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选择2.3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分析2.4 模拟检测系统的应用实例第三章:数字检测技术3.1 数字检测的基本原理3.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3.3 数字检测系统的组成与设计3.4 数字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智能检测技术4.1 智能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4.2 算法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4.3 智能检测系统的组成与设计4.4 智能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第五章: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1 自动化生产线的检测与控制5.2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技术5.3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5.4 电力系统状态检测技术第六章:传感器技术6.1 传感器的分类与基本原理6.2 常用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6.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6.4 传感器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第七章:信号处理与分析7.1 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7.2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7.3 信号分析与识别技术7.4 信号处理与分析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第八章:数据采集与通信技术8.1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2 模拟/数字转换技术8.3 通信协议与接口技术8.4 数据采集与通信技术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第九章:自动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9.1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9.2 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模型9.3 提高自动检测系统可靠性的方法9.4 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第十章:自动检测技术在典型行业中的应用10.1 自动化制造业中的应用10.2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0.3 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10.4 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十一章:现代检测技术11.1 光纤传感技术11.2 激光检测技术11.3 超声波检测技术11.4 红外检测技术第十二章:非线性检测技术12.1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12.2 非线性检测方法12.3 非线性检测技术的应用12.4 非线性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13.1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13.2 故障诊断方法13.3 故障预测技术13.4 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的应用第十四章:自动检测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14.1 自动检测技术在物理科研中的应用14.2 自动检测技术在生物科研中的应用14.3 自动检测技术在化学科研中的应用14.4 自动检测技术在其他领域科研中的应用第十五章:自动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微纳检测技术15.2 生物传感器技术15.3 网络化与智能化检测技术15.4 检测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与发展2. 模拟检测技术、数字检测技术和智能检测技术的原理与特点3.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选择、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分析4.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算法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5. 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如自动化生产线、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等难点:1. 模拟检测技术、数字检测技术和智能检测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 传感器特性的详细分析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3. 信号处理电路的复杂设计与分析4.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算法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细节5. 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尤其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部分本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自动检测技术提供基础。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章节:第一章自动检测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常见自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理解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1. 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 自动检测技术的分类3. 常见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原理4. 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检测实例,如自动门、自动感应灯等,引发学生对自动检测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3. 示范:通过示例演示常见自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 实践: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体验自动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学生能理解常见自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学生能认识到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教案章节:第二章传感器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 理解传感器在自动检测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2. 传感器的分类3.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4. 传感器在自动检测系统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传感器实例,如温度计、光敏电阻等,引发学生对传感器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3. 示范:通过示例演示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4. 实践: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体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传感器在自动检测系统中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传感器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学生能理解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教案章节:第三章信号处理与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信号处理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自动检测技术梁森版第六章

自动检测技术梁森版第六章

自动检测技术梁森版第六章机电类《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多媒体课件(共13章,第六章)统一书号:ISBN978-7-111-34300-4课程配套网站或2022年7月版2022-9-71第六章压电传感器本章介绍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及应用、压电元件、等效电路、电荷放大器、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及应用,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传感器及振动频谱分析等。

第六章6.16.26.36.4压电传感器目录进入进入进入进入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电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振动测量及频谱分析第一节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是一种自发电式传感器。

它以某些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实现电量电测的目的。

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它可以测量最终能变换为力的那些非电物理量,例如动态力、动态压力、振动加速度等,但不能用于静态参数的测量。

一、压电效应天然结构的石英晶体呈六角形晶柱,用金刚石刀具切割出一片正方形薄片。

当晶体薄片受到压力时,晶格产生变形,表面产生电荷,电荷Q与所施加的力F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还有一些人造材料也具有压电效应。

若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交变电压,它就会产生机械变形。

当去掉外加电场时,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石英晶体石英晶体的化学式为SiO2,它的每个晶胞中有3个硅离子和6个氧离子,一个硅离子和两个氧离子交替排列(氧离子是成对出现的)。

沿光轴看去,可以认为是正六边形排列结构。

在无外力作用时,硅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等效中心与氧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等效中心是重合的,整个晶胞不呈现带电现象。

天然石英晶体外形天然石英晶体外形(续)天然石英晶体的结构及剖面天然石英晶体的三个轴在晶体学中,可用三根相互垂直的轴来表示。

其中纵向轴称为光轴,也称z轴,有折光效应,没有压电效应。

经过正六面体棱线,并垂直于光轴的轴线称为电轴,也称某轴;经过正六面体的棱面且垂直于光轴的轴线称为机械轴,也称y轴。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3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3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技术2008 年至2009 年第 1 学期第13 次课
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年月日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技术2008 年至2009 年第 1 学期第14 次课
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年月日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技术2008 年至2009 年第 1 学期第15 次课
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年月日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技术2008 年至2009 年第 1 学期第16 次课
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年月日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自动检测技术2008 年至2009 年第 1 学期第17 次课
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年月日。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自动检测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自动检测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自动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自动检测设备操作、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对自动化技术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检测技术基本概念: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在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自动检测技术概述2. 自动检测技术分类及原理:介绍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 自动检测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4. 自动检测设备安装与调试:讲解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自动检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5. 自动检测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介绍设备维护保养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动检测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6. 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使用相关软件处理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展示。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6章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学幻灯片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6章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学幻灯片
图为光电池短路电流测量的实用电路,即I/V转换电路。
运算放大器相当于光电池的负 载,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
大倍数Aod→∞,A为虚地。
作为光电池的负载满足了短路
条件。所以IRf=IΦ。输出电压 Uo为:
Uo=-URf=-IΦRf 输出电压Uo与光电流IΦ正比,
从而达到I/U转换的目的。
2020/10/6
9
3、特性和参数
光电特性 指当阳极电压一定时,光
电流IΦ与光电阴极接收到 的光通量Φ之间的关系;
光谱特性 由于不同材料的光电阴极 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有不 同的灵敏度,因此光电管 对光谱也有选择性;
伏安特性 当入射光的频谱及光通量 一定时,光电流与阳极电 压之间的关系称伏安特性
光电管的阳极电压应选择在UQ附近, 20I20Φ/1才0/6 稳定
18
5.响应时间 光电流的变化对于光的变化,在时间上有一个
滞后,尽管不同材料的光敏电阻具有不同的响应时 间,但都存在着这种时延特性。因此,光敏电阻不 能用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
6.温度特性 光敏电阻和其它半导体器件一样,受温度的影
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暗电阻与灵敏度 都下降。
2020/10/6
频率特性是指入 射光的调制频率 与光电池输出电 流间的关系。
硅光电池具有较 高的频率响应, 而硒光电池的频 率特性较差。
42
温度特性
2020/10/6
• 光电池的开路电 压与短路电流随 温度变化的特性。
• 开路电压随温度 增加而下降的速 度较快,而短路 电流随温度上升 而缓慢增加。
43
3.光电池短路电流测量电路
40
光电特性
2020/10/6
其中曲线1是光电池负载 开路时的开路电压与光照 度的关系曲线,显然这是 非线性关系,起始电压上 升很快,在2000lx以上便 趋于饱和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自动检测技术概述1.1 检测技术的定义与发展1.2 自动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范围1.3 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4 本章小结第二章:传感器技术2.1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2.2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2.3 传感器选型与安装2.4 本章小结第三章:信号处理与分析3.1 信号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概念3.2 常用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3.3 信号处理与分析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3.4 本章小结第四章: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1 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流程4.2 自动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选型4.3 自动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4.4 本章小结第五章:自动检测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1 自动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5.2 自动检测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5.3 自动检测技术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5.4 本章小结第六章:数字信号处理6.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6.2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6.3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6.4 数字信号处理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6.5 本章小结第七章:现代检测技术7.1 现代检测技术概述7.2 检测技术7.3 光纤检测技术7.4 无线检测技术7.5 本章小结第八章:自动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8.1 自动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指标8.2 系统误差的分析与补偿8.3 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8.4 本章小结第九章:自动检测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9.1 自动化生产概述9.2 自动检测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9.3 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9.4 本章小结第十章:自动检测技术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10.1 过程控制概述10.2 自动检测技术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10.3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4 本章小结第十一章:自动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1.1 电力系统概述11.2 自动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1.3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检测与保护11.4 本章小结第十二章:自动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2.1 环境监测概述12.2 自动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2.3 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分析12.4 本章小结第十三章:自动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3.1 生物医学概述13.2 自动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3.3 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13.4 本章小结第十四章:自动检测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4.1 通信系统概述14.2 自动检测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4.3 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检测技术14.4 本章小结第十五章:自动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15.1 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5.2 新型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15.3 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5.4 本章小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包括概述、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与分析、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现代检测技术、自动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可由下式得到
(6-4)
式中Q——压电传感器产生的电荷;
Cf——并联在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反馈电容。
Cf的选择:
当被测振动较小时,电荷放大器的反馈电容应取得小一些,可以取得较大的输出电压。
电荷放大器的低频下限fL主要由电荷放大器的Rf与Cf的乘积决定,即
(6-5)
可根据被测信号的频率下限,用开关SR切换不同的Rf,来获得不同的带宽。
在晶体的弹性限度内,在x轴方向上施加压力Fx时,在x面上产生的电荷为
Q=d11Fx(6-1)
式中d11——压电常数。
自然界中与压电效应有关的现象很多。
举例: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将一块干燥的冰糖用榔头敲碎,可以看到冰糖在破碎的一瞬间,发出暗淡的蓝色闪光,这是强电场放电所产生的闪光,产生闪光的机理也是晶体的压电效应。
二、压电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压电式传感器中的压电元件材料主要有三类:压电晶体(单晶体)、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多晶体)、高分子压电材料。
1.石英晶体
石英晶体:突出优点是性能非常稳定。在20~200℃的范围内压电常数的变化率只有-0.0001/℃。
不足之处:压电常数较小(d=2.3110-12C/N)。
高分子压电材料有聚偏二氟乙烯(PVF2或PVDF)、聚氟乙烯(PVF)、改性聚氯乙烯(PVC)等。其中以PVF2和PVDF的压电常数最高。
高分子压电材料是一种柔软的压电材料。可根据需要制成薄膜或电缆套管等形状。经极化处理后就显现出电压特性。它不易破碎,具有防水性,可以大量连续拉制,制成较大面积或较长的尺度,因此价格便宜。
因此石英晶体大多只在标准传感器、高精度传感器或使用温度较高的传感器中使用,而在一般要求的测量中,基本上采用压电陶瓷。
2.压电陶瓷
比石英晶体的压电系数高得多,而制造成本却较低,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压电元件绝大多数都采用压电陶瓷。
常用的压电陶瓷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锆钛酸铅系列压电陶瓷(PZT)有较高的压电常数[d=(200~500)10-12C/N]和居里点(500℃左右),是目前经常采用的一种压电材料。
演示:
做以下的实验:
取一只电子打火机的点火头,让圆柱形铜质质量快快速撞击压电片,观察压电片的放电火花。
从以上演示,引入第一节的压电效应。
第一节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其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
便携式测振仪外形如图6-5所示。
(2)非铅系压电陶瓷为减少铅对环境的污染,人们正积极研制非铅系压电陶瓷。目前非铅系压电铁电陶瓷体系主要有:BaTiO3基无铅压电陶瓷、BNT基无铅压电陶瓷、铌酸盐基无铅压电陶瓷、钛酸铋钠钾无铅压电陶瓷和钛酸铋锶钙无铅压电陶瓷等,它们的各项性能多已超过含铅系列压电陶瓷,是今后压电铁电陶瓷的发展方向。
3.高分子压电材料
它的声阻抗约为0.02MPa/s,与空气的声阻抗有较好的匹配,可以制成特大口径的壁挂式低音扬声器。
高分子压电材料的工作温度一般低于100℃。温度升高时,灵敏度将降低。它的机械强度不够高,耐紫外线能力较差,不宜暴晒,以免老化。
新型材料:现在还开发出一种压电陶瓷-高聚物复合材料,它是无机压电陶瓷和有机高分子树脂构成的压电复合材料,兼备无机和有机压电材料的性能。可以根据需要,综合二相材料的优点,制作性能更好的换能器和传感器。它的接收灵敏度很高,更适合于制作水声换能器。
图6-4电荷放大器
a)电路b)外形
1-压电传感器2-屏蔽电缆线3-分布电容4-电荷放大器
SC-灵敏度选择开关SR-带宽选择开关
Cf´-Cf在放大器输入端的密勒等效电容Cf″-Cf在放大器输出端的密勒等效电容
电荷放大器特点:输出电压与输入电荷量成正比的宽带电荷/电压转换器,用于测量振动、冲击、压力等机械量,输入可配接长电缆而不影响测量精度。电荷放大器的频带宽度可达0.001Hz~100kHz,灵敏度可达,1/ms–2,输出可达±10V或±100mA,谐波失真度小于1%,折合至输入端的噪声小于10μV。
又例:在敦煌的鸣沙丘,当许多游客在沙丘上蹦跳或从鸣沙丘上往下滑时,可以听到雷鸣般的隆隆声。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无数干燥的沙子(SiO2晶体)在重压引起振动,表面产生电荷,在某些时刻,恰好形成电压串联,产生很高的电压,并通过空气放电而发出声音。
再例:在电子打火机中,多片串连的压电材料受到敲击,产生很高的电压,通过尖端放电,而点燃火焰。
第二节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一、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电荷放大器
当被测振动较小时,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需将电信号放大后才能检测出来。
常使用电荷放大器来测量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原因:
因为压电传感器的内阻抗极高,因此需要与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配合。如果使用电压放大器,则到电压放大器输入端得到的电压ui=Q/(Ca+Cc+Ci),导致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屏蔽电缆线的分布电容Cc及放大器的输入电容Ci有关,它们均是不稳定的,会影响测量结果,故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多采用性能稳定的电荷放大器(即:电荷/电压转换器),电荷放大器如图6-4所示。
第六章压电传感器
课题:压电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课时安排:2
课次编号:10
教材分析
难点:
振动的测量
重点: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振动的参数;
3、掌握压电测振的原理;
4、掌握频谱图的读法;
采用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讲授、课堂互动、分析
教具:各种压电传感器
各教学环节和内容
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交变电场或电压,它会产生机械振动。当去掉外加电场时,电介质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例如,音乐贺卡中的压电片就是利用逆压电效应而发声的。
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元件上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即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压电元件在交变力的作用下,电荷可以不断补充,可以供给测量回路以一定的电流,故只适用于动态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