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DNA的结构课件(37张)

mRNA 分子中(A+U)/(G+C) 仍为m (注:不同DNA 分子中m 值可不同,显示特异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生物模型的分类特点及构建方法

2 从思维形式角度 生物模型的表现形式有 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软件模型等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 (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 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实物模型常见的有DN 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实物模型常见的有DN 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等,图画模型则有 C3、C4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 C3、C4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 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等。物理模型的特点是:实物或图画的形态 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等。物理模型的特点是:实物或图画的形态 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 或缩小的。 或缩小的。 (2)概念模型 以图示、文字、 (2)概念模型。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 概念模型。 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机理进行描述、阐明,这就是概念模型。 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机理进行描述、阐明,这就是概念模型。例 如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光合作用示意图、 如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光合作用示意图、中 心法则图解、过敏反应机理图解等。 心法则图解、过敏反应机理图解等。概念模型的特点是图示比较 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 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关键词比较简 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 明、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 通俗易懂
(3)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 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 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 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如酶 的活性变化曲线、种群增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 的活性变化曲线、种群增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还有种群密度 计算公式、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能量金字塔等。 计算公式、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能量金字塔等。 曲线图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 个变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 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2 曲线图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2个变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 柱形图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的 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的2 柱形图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的2个变量之间不 连续的定量关系;饼形图通常是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 通常是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 连续的定量关系;饼形图通常是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计算公 式或函数式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 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 式或函数式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用字母符号建立起来的变 量之间定量关系式
案例一动植物细胞模型制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同学们,快快发挥你们的才智,行动起来吧!
制作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记录表
姓名_______
日期_______
细胞结构 颜色
大小
材料
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Fra bibliotek线粒体
叶绿体
位置
制作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评价量表
第______组 姓名______
任务一、知识补充及原型知识复习
知识补充
模型建构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舍去原 型的一些次要、非本质的联系,以简化和理想 化的形式再现原型的各种结构、功能和联系, 从而能更好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这次我们进 行的活动就属于物理模型制作,除此之外还有 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这些我们在以后的学 习中都会碰到。
原型知识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过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并用显微 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 装片,相信同学们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复习一下动植物细胞各自有哪些基本结构。
任务二、宣传比赛规定,鼓励积极参与 发放说明书,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亲自动手制作
知识补充及原型 知识补充——模型建构
知识复习
原型知识复习——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制
作
细
宣传比赛规定,鼓励积极参与
胞
模
型
成果初评 —成果展示
自评 他评
实践性作业: 在自评和他评的基 础上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 分享制作模型过程中的感悟。
四、制作步骤 1. 使用橡皮泥制作(以制作植物细胞模型为例)
(1)准备好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大约需要10种),用不同颜色表示 不同的结构。
(2)各细胞结构的制作。
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共38页文档

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一般步骤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模型构建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课件

2 6 16 C B A E 18 24 时间 D
CO2
甲
乙
玻 璃 罩 内 浓 度
C
B
D
A
E 2 6 16 18 24 时间
CO2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BC段较AB段CO2浓度 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 。
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 减小 。 化是
玻 璃 罩 内 浓 度
毛细刻度管 红色液滴 气体体积 F E A B
绿叶 D CO2 缓 冲 液
C
光照强度
丙
(2) 对叶片来说, 光照强度为 10 千 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 (填字母) A、B、C、D 。
练习2:采用黑—白瓶( 不透光—可透光瓶) 法测定池 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 结果如表1, 请据表 瓶中O2的变化(g.m-3) 白瓶 +3 +2 0 -1 -3 黑瓶 -1 -1 -1 -1 -3
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___g ·m-3, 消耗氧量7 g·m-3. ___ 8
解题策略提示: ( 1) 黑瓶处理时相当于哪种模型? ( 2) 水深 1 m 处白瓶测得光合作用 O2 总产量是多少? 此处白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 3) 水深 2 m 处白瓶测得光合作用 O2 总产量是多少? 此处白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 4) 水深 3 m 处白瓶测得光合作用 O2 总产量是多少? 此处白 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 5) 水深 4 m 处或水底, 白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C B A
D
(2)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 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 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 时,图乙中的a 小于 b(填大于、等于、小 于)
CO2
甲
乙
玻 璃 罩 内 浓 度
C
B
D
A
E 2 6 16 18 24 时间
CO2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BC段较AB段CO2浓度 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 。
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 减小 。 化是
玻 璃 罩 内 浓 度
毛细刻度管 红色液滴 气体体积 F E A B
绿叶 D CO2 缓 冲 液
C
光照强度
丙
(2) 对叶片来说, 光照强度为 10 千 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 (填字母) A、B、C、D 。
练习2:采用黑—白瓶( 不透光—可透光瓶) 法测定池 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 结果如表1, 请据表 瓶中O2的变化(g.m-3) 白瓶 +3 +2 0 -1 -3 黑瓶 -1 -1 -1 -1 -3
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___g ·m-3, 消耗氧量7 g·m-3. ___ 8
解题策略提示: ( 1) 黑瓶处理时相当于哪种模型? ( 2) 水深 1 m 处白瓶测得光合作用 O2 总产量是多少? 此处白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 3) 水深 2 m 处白瓶测得光合作用 O2 总产量是多少? 此处白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 4) 水深 3 m 处白瓶测得光合作用 O2 总产量是多少? 此处白 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 5) 水深 4 m 处或水底, 白瓶相当于哪种模型?
C B A
D
(2)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 的细胞的光合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的一 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D点 时,图乙中的a 小于 b(填大于、等于、小 于)
综合实践项目1制作细胞模型(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跨学科实践(2024新教材)

制作细胞模型
活动目标
成员分工 组长
组员
项目路径
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合作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记录过程→产品物化,组内评价→获 得最佳方案和产品→展示交流,组间评价
技术保障 □课本资源 □网络咨询 □已有技能 □求助教师 □小组合作 □其他途径
材料用品
活动过程 制作过程(实验过程)等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任务一:了解模型,明确任务 模型: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多用于
展览或实验。模型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模型?
任务一:了解模型,明确任务
你们小组制作的模型是 植物细胞模型 OR 动物细胞模型。
任务二:合作研讨,确定方案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水平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组员的工作量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体工作质量
□优 □良 □中 □差
任务三:实施方案,记录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最终获得的制作方案,并如实记录项目实施过 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优 □良 □中 □差
任务三:实施方案,记录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最终获得的制作方案,并如实记录项目实施过 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内评价表(第 小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参与活动的主动程度
□优 □良 □中 □差
参与活动的协作程度
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间评价表(第 小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活动目标
成员分工 组长
组员
项目路径
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合作研讨,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记录过程→产品物化,组内评价→获 得最佳方案和产品→展示交流,组间评价
技术保障 □课本资源 □网络咨询 □已有技能 □求助教师 □小组合作 □其他途径
材料用品
活动过程 制作过程(实验过程)等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
任务一:了解模型,明确任务 模型: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多用于
展览或实验。模型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模型?
任务一:了解模型,明确任务
你们小组制作的模型是 植物细胞模型 OR 动物细胞模型。
任务二:合作研讨,确定方案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水平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组员的工作量
□优 □良 □中 □差
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体工作质量
□优 □良 □中 □差
任务三:实施方案,记录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最终获得的制作方案,并如实记录项目实施过 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优 □良 □中 □差
任务三:实施方案,记录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实施最终获得的制作方案,并如实记录项目实施过 程。在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或者及时请教老师。
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内评价表(第 小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参与活动的主动程度
□优 □良 □中 □差
参与活动的协作程度
综合实践项目实施过程组间评价表(第 小组)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生物学模型构建方法

生物学模型构建方法
生物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的而有所
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研究目的,首先需要明确构建生物学模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理解生物系统的特定行为,还是为了预测生物系统对外部刺
激的响应等。
2. 收集数据,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实
验室实验数据、野外观测数据、文献综述等。
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对
模型的构建和验证至关重要。
3. 确定模型类型,根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数据的特点,确定构
建的模型类型,可以是动力学模型、统计模型、机器学习模型等。
4. 模型参数估计,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或者机
器学习算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以使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观测
数据。
5. 模型验证与修正,将构建的模型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验证
模型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
如果模型与实际数据存在差异,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
6. 模型应用与预测,一旦模型经过验证和修正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就可以用于预测生物系统的行为,指导实验设计和决策制定。
除了以上步骤,生物学模型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到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构建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数学建模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同时,不同类型的生物学模型(比如基因调控网络模型、生态系统模型等)在构建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一《尝试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说课课件(共26张PPT)

2.在活动课上,小组合作,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三)交流阶段: 布置班级文化墙
(四)课后拓展交流 学生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假如我是植物细胞。。。 假如我是动物细胞。。。 假如我是叶绿体等
(一)活动评价:
教书匠——指导者 学习者——策划者 回答问题——问题探索 被动学习——主动学习 青涩、害羞——大方、自信
(二)活动反思:
1.本节课学生设计思路、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细胞模 型,在过程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特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充 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设计表
(二)开展活动: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享受动手的快乐!
同学们在制作细胞模型
(二)开展活动: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享受动手的快乐!
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制作细菌模型
部分小组成果
动
植
物
物
细
细
胞
胞
动 物 细 胞
植 物 细 胞
部分小组成果
细
菌
植
模
物
型
细
胞
蓝
动
藻
物
模
细
型
胞
(三)交流阶段: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拓展生物课堂 动动手动动脑
——说 课 流 程——
说教学内容和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评价与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Hale Waihona Puke 细胞核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重要 内容之一,而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模 型构建。“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学生在高 中阶段生物学学习中的第1个模型建构活动,课标标准要求 该活动必须做。通过建模的方式以宏观呈现微观结构,有利 于学生将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也有利于学生 以后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谢场所的理解,主要起一个 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交流阶段: 布置班级文化墙
(四)课后拓展交流 学生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假如我是植物细胞。。。 假如我是动物细胞。。。 假如我是叶绿体等
(一)活动评价:
教书匠——指导者 学习者——策划者 回答问题——问题探索 被动学习——主动学习 青涩、害羞——大方、自信
(二)活动反思:
1.本节课学生设计思路、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细胞模 型,在过程中领悟细胞结构与功能特点、体验成功的快乐,充 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设计表
(二)开展活动: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享受动手的快乐!
同学们在制作细胞模型
(二)开展活动: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享受动手的快乐!
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制作细菌模型
部分小组成果
动
植
物
物
细
细
胞
胞
动 物 细 胞
植 物 细 胞
部分小组成果
细
菌
植
模
物
型
细
胞
蓝
动
藻
物
模
细
型
胞
(三)交流阶段: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拓展生物课堂 动动手动动脑
——说 课 流 程——
说教学内容和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评价与反思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Hale Waihona Puke 细胞核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重要 内容之一,而理解模型和领悟模型方法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模 型构建。“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学生在高 中阶段生物学学习中的第1个模型建构活动,课标标准要求 该活动必须做。通过建模的方式以宏观呈现微观结构,有利 于学生将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也有利于学生 以后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代谢场所的理解,主要起一个 承上启下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意义表达具体明确的词。 ➢概念名词要用方框和圆圈圈起来,而
联系词则不用。
PPT学习交流
16
二、数学模型:
1.定义: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 质的数学形式。或者说是为了某种目的,用 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 或不等式。
PPT学习交流
17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20
二、数学模型: 3.其他常见的一些数学模型:
• (1)蛋白质的合成: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n 个氨基酸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①脱去的水的分子量是 多少? ②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
• 数学模型:
• ① X(脱去的水分子量)=18·(n—m)
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19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3)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
Nt=N0 λt,N0代表细菌初始数量,t表示第几代,Nt表 示t代细菌数量。
(4)进一步观察,修正模型: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 或修正。
PPT学习交流
6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在基因重组概念模型
中,首先要确定杂合子、 自由组合、交叉重组、基 因重组、新基因型、新表 现型、变异性、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各个概 念的范围、前后关系等。 比如自由重组和交叉重组 应该是并列关系,新基因 型是新表现性的基础和原 因等等。
PPT学习交流
11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PPT学习交流
12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⑷修改和完善:
概念图建立后,一般要经过三个层次的修订:首先是 自己,自己对所建立的概念图要认真审阅,仔细推敲,同 时一定要明确,概念图是要为教学服务的,不符合教学要 求的概念图要修改;其次要将概念图给自己的同学看,不 同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概念图建成后不同人的使 用是否会造成误解,因为我们自己看,我们只会按照我们 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思考,而其他人就不一定;第三是要给 老师看,因为老师所站的高度比较高,也更全面。当然在 以后的教学或学习中还要不断的对构建好的概念图加以修 订和完善。
PPT学习交流
9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PPT学习交流
10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建立好连接后就要考虑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 的关系。对连接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推敲,力求合理准确。 连接词不能含蓄也不需要华丽,但是要力求简练,并一目了 然。比如杂合子如何能够导致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的呢?当 然是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造成的,而 自由重组和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原因;新的表现性能够增 加生物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变异性和多样性能够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等等。连接词还不能有歧义,一旦有歧义,就容 易给学习者造成误解。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2)提出模型假设; (3)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 (4)进一步观察,修正模型。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18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基数为N0,细菌每分裂一次需要一定的时间。
(2)提出模型假设: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
PPT学习交流
7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初步拟定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 向分支,然后先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 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要注意 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如图形中的自由 重组和交叉重组、变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并列 的,而导致新基因型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基因重 组等。建立初步连接后要仔细的审定一下连接 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PPT学习交流
8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初步拟定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 向分支,然后先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 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要注意 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如图形中的自由 重组和交叉重组、变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并列 的,而导致新基因型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基因重 组等。建立初步连接后要仔细的审定一下连接 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PPT学习
生 物 生 命 活 动 的
包括
体液调节 包括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主要
方式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免疫调节 包括
特异性免疫 主要 淋巴细胞
通过
非特异性免疫
PPT学习交流
14
完成下列概念图:
PPT学习交流
15
概念图绘制规范
➢概念图中每个概念只出现一次。 ➢连接两个概念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选
PPT学习交流
2
一、概念模型:
1.定义:
概念模型是对生物学中某个问题或事 物进行描述。概念模型包括:中心概念、 内涵、外延。在新课程生物教材中,概念 模型通常以概念图的形式出现,表达概念 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知识的网络构架。 通过概念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对概念知识 的理解和联系。
PPT学习交流
3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⑷修改和完善。
PPT学习交流
4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模型构建为例来加以说明
PPT学习交流
5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要构建概念图,首先要明确各概念范 围,确定各关键概念等级,然后理清几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关键概念关系理不清, 就无法正确的构建概念图,所以理清关系 是构建概念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 步。
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
一般步骤
Nt=N0λt
PPT学习交流
1
模型构建的定义及类型:
建模是新教材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建立特 定的模型对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更好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模型的形式有很多,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有三 种:
1.概念模型 2.数学模型 3.物理模型
联系词则不用。
PPT学习交流
16
二、数学模型:
1.定义: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 质的数学形式。或者说是为了某种目的,用 字母、数字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 或不等式。
PPT学习交流
17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20
二、数学模型: 3.其他常见的一些数学模型:
• (1)蛋白质的合成: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n 个氨基酸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①脱去的水的分子量是 多少? ②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
• 数学模型:
• ① X(脱去的水分子量)=18·(n—m)
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19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3)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
Nt=N0 λt,N0代表细菌初始数量,t表示第几代,Nt表 示t代细菌数量。
(4)进一步观察,修正模型: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 或修正。
PPT学习交流
6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在基因重组概念模型
中,首先要确定杂合子、 自由组合、交叉重组、基 因重组、新基因型、新表 现型、变异性、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各个概 念的范围、前后关系等。 比如自由重组和交叉重组 应该是并列关系,新基因 型是新表现性的基础和原 因等等。
PPT学习交流
11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PPT学习交流
12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⑷修改和完善:
概念图建立后,一般要经过三个层次的修订:首先是 自己,自己对所建立的概念图要认真审阅,仔细推敲,同 时一定要明确,概念图是要为教学服务的,不符合教学要 求的概念图要修改;其次要将概念图给自己的同学看,不 同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概念图建成后不同人的使 用是否会造成误解,因为我们自己看,我们只会按照我们 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思考,而其他人就不一定;第三是要给 老师看,因为老师所站的高度比较高,也更全面。当然在 以后的教学或学习中还要不断的对构建好的概念图加以修 订和完善。
PPT学习交流
9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PPT学习交流
10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建立好连接后就要考虑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 的关系。对连接词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推敲,力求合理准确。 连接词不能含蓄也不需要华丽,但是要力求简练,并一目了 然。比如杂合子如何能够导致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的呢?当 然是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造成的,而 自由重组和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原因;新的表现性能够增 加生物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变异性和多样性能够提供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等等。连接词还不能有歧义,一旦有歧义,就容 易给学习者造成误解。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2)提出模型假设; (3)根据实验数据,建构模型; (4)进一步观察,修正模型。
以细菌繁殖Nt=N0 λt为例
PPT学习交流
18
二、数学模型: 2.构建的一般步骤: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基数为N0,细菌每分裂一次需要一定的时间。
(2)提出模型假设: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
PPT学习交流
7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初步拟定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 向分支,然后先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 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要注意 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如图形中的自由 重组和交叉重组、变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并列 的,而导致新基因型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基因重 组等。建立初步连接后要仔细的审定一下连接 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PPT学习交流
8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初步拟定概念图各个概念之间的纵向和横 向分支,然后先用铅笔描出初步的连接,箭头 的指向等。上下级关系、并列关系等都要注意 排列的位置,尽量避免交叉。如图形中的自由 重组和交叉重组、变异性和多样性应该是并列 的,而导致新基因型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基因重 组等。建立初步连接后要仔细的审定一下连接 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及时纠正。
PPT学习
生 物 生 命 活 动 的
包括
体液调节 包括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主要
方式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免疫调节 包括
特异性免疫 主要 淋巴细胞
通过
非特异性免疫
PPT学习交流
14
完成下列概念图:
PPT学习交流
15
概念图绘制规范
➢概念图中每个概念只出现一次。 ➢连接两个概念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选
PPT学习交流
2
一、概念模型:
1.定义:
概念模型是对生物学中某个问题或事 物进行描述。概念模型包括:中心概念、 内涵、外延。在新课程生物教材中,概念 模型通常以概念图的形式出现,表达概念 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知识的网络构架。 通过概念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对概念知识 的理解和联系。
PPT学习交流
3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 ⑵画出初步关系图并建立连接 ; ⑶标明概念之间关系 ; ⑷修改和完善。
PPT学习交流
4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以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模型构建为例来加以说明
PPT学习交流
5
一、概念模型:
2. 构建的一般步骤:
⑴理清概念之间关系:
要构建概念图,首先要明确各概念范 围,确定各关键概念等级,然后理清几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关键概念关系理不清, 就无法正确的构建概念图,所以理清关系 是构建概念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 步。
常见生物模型构建的
一般步骤
Nt=N0λt
PPT学习交流
1
模型构建的定义及类型:
建模是新教材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建立特 定的模型对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更好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模型的形式有很多,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有三 种:
1.概念模型 2.数学模型 3.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