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护理
老人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

老人临终关怀的基本流程老年人临终期间,面对着漫长的病痛,时间变得更为宝贵,因此,在这期间,我们要为老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关怀和照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人临终关怀时要遵循的基本流程吧!第一,要做心理支持,平时与老年人一起活动,保持情感沟通,不断给老人鼓励和安慰,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有温暖、有家人在一起,心里是坚强的,温暖的。
第二,要提供营养支持。
老年人身体虚弱,对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多给予老人滋补的营养支护,给予充足的休息,保证他们的营养摄入到位,让他们的身体得到恢复。
第三,要做药物支持。
老年人疾病多发,最终会有药物治疗阶段,此时,要把药物服用做好,在药物服用上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要超剂或者少投,以防发生意外。
第四,要做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
临终期间,老人会发生各种状况,有时候他们可能会需要护理服务,此时,我们要及时找到护理人员,为老人做好护理,让他们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第五,要给予合适的环境支持。
护理环境对老人临终时关怀十分重要,家庭要保证护理环境舒适,要让老人有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让思想平静,心情舒畅。
第六,要提供文化支持。
老人临终时,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和药物这些硬件要求外,还有软件的要求,即心灵上的照顾,家庭要给予老人陪伴、给予的关怀,内心的安慰,让老人感到温馨。
第七,要做精神支持,让老人明白自己的身体虽然没有力量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然是强大的,可以把看不到的拥抱传递给家庭成员,让他们安心离去。
以上就是临终关怀老人的基本流程,关怀老人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家庭成员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在老人临终关怀期间,以一颗坚贞的心,一份温柔的关怀,让老年人在最后的时光里,也能感受到家人深深的爱,心里有一份坚定的安慰,最终离开时也带着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护理中的老年人死亡和临终关怀

了解并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供人性化 的关怀和服务。
05
临终关怀的伦理与法律 问题
尊重自主权与尊严维护
尊重自主权
临终关怀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包括 自主决策、自主选择护理方式等。
尊严维护
临终关怀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尊严 ,避免任何形式的侮辱和歧视,确保 患者在临终阶段得到尊重和关爱。
寻求专业帮助
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参加 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
质和应对能力。
提高临终关怀的护理质量
培训与教育
对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团队协作
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患者得到 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制定护理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确保其得到全面、专业的护理。
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临 终关怀的认知和接受度,消除对死亡和临终关怀 的误解和偏见。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完善培训体系
建立针对护理人员的临终关怀培训课程,提高护理人员在老年护理、心理疏导、疼痛管理 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提升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能力
培养护理人员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老年人面对死亡和缓解 恐惧和焦虑。
认知干预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死亡。
家庭心理支持
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亲人临终阶段的情 感压力。
家庭支持与教育
家属培训
01
向患者家属提供培训,教授他们如何提供生活照顾、心理支持
和情感关怀等。
家属心理支持
02
关注家属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
临终关怀处理制度

临终关怀服务制度
为建立健全福利中心老人临终关怀服务,建立有效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福利中心的临终关怀作用,尽量提高临终老人的舒适感,结合福利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服务范围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衣物护理、生活料理、心理支持、善后等服务。
二、制度
(一)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应尊重老人的信仰及生活习惯,避免在老年人身旁谈论其病情,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使老年人平
静、安详的逝去。
(二)陪同老年人和家属共同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三)提供善后服务,进行尸体料理,联系尸体存放、安置等工作。
(四)护士应遵医嘱按时完成各种治疗及用药,减轻老人痛苦。
(五)医务人员按时查房,加强巡视,做好病例记录。
(五)养老护理员做好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和老年护理服务,做好护理记录。
(六)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根据家属意见给与医疗干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七)心理/精神支持服务人员配合医生做好老年人及家属的心理/精神支持。
三、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制度废止。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有讲究

老年临终关怀护理有讲究如今受到工作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老年人在健康的时候,子女不能一直陪伴他们。
再加上老人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当他们出现严重疾病时,我们只能告诉医生尽一切可能去抢救,后悔自己对老年陪伴少。
有的子女虽然想表达自己的“孝心”,但是并没有人关心老人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在他们病情特别严重的时候也得不到完整的陪伴。
因此,在此背景下需要认识到老年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老年临终关怀护理的内容。
一、老年临终关怀的概念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到了1.5亿人左右,养老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转变,从以前的家庭走向了社会。
如果要想让老年人得到更好地关怀,需要加强护理的力度,完善临终关怀护理的力度。
再加上老年人临终护理方式是生命中的主要部分,更是提高他们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
在临终护理学上对此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为研究对学的内容,这就需要相关的医护专业人员结合各种科学化的知识,对临终关怀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整合。
老年临终关怀主要是以提高老人临终的生存质量为主要内容,对临终老人进行照顾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临终老人的疼痛,预防其他并发症对临终老人带来的痛苦,从而消除老人以及家属对死亡的恐惧,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老年临终关怀护理内容(一)以照料为中心,维护老年人的尊严由于临终患者的治愈希望已变得非常渺茫,在这个时候患者需要的是身体舒适,不受到疼痛的影响,需要对他们进行生活护理以及心理安慰,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所以在对其临终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和护理。
虽然老年患者处于临终阶段,但是其个人尊严不能因生命活力受到影响。
因此,在对老年人进行临终关怀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维护他们的尊严,强化他们的思想感情,让医护人员可以维护和支持患者的个人权利,优化护理方案。
(二)加强死亡教育的力度要想消除患者在护理中的不健康心理,需要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优化临终关怀的方案,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命是一样珍贵的,他们也留恋生活,总是希望可以继续活下去,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教育老人和家属了解生命的科学性,了解死亡的内涵。
养老院临终关怀制度

养老院临终关怀制度养老院扮演着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和尊严的角色,而临终关怀制度则是养老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该制度旨在提供终生关怀,确保老年人在生命最后的阶段获得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1. 简介养老院临终关怀制度是指在老年人临近死亡时,为其提供全面和综合的关怀支持。
这包括医疗护理、疼痛缓解、心理支持、家庭交流和精神慰藉等方面。
2. 目标-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 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包括疾病管理和症状缓解。
-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帮助老年人和其家人应对临终的挑战和困扰。
- 与家人保持沟通和交流,确保老年人和其家人间的亲密关系。
- 尊重老年人的个性和价值观,提供个性化的临终关怀服务。
- 鼓励老年人与他们所在社区的互动和参与。
- 建立实施临终关怀制度的标准和指导方针。
3. 实施步骤- 建立专门的临终关怀团队,包括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和社工等。
- 制定临终关怀计划,根据老年人的状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安排。
- 提供疼痛缓解药物和控制症状的治疗,确保老年人的舒适度。
-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老年人和其家人应对情绪和心理困扰。
- 保持与家人的沟通和交流,了解老年人和其家人的需求和意愿。
- 尊重老年人的决策权,安排与临终相关的医疗措施。
- 提供社交和休闲活动,促进老年人与社区的互动和参与。
- 培训养老院工作人员,提高他们对临终关怀的意识和专业技能。
4. 监测和评估定期评估养老院临终关怀制度的实施情况,包括以下方面:- 老年人和家人的满意度调查。
- 执行临终关怀计划的效果评估。
- 与其他养老院或医疗机构的交流和合作情况。
5. 结论养老院临终关怀制度的落实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尊严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系统和全面的临终关怀计划,我们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综合的支持和关爱,使他们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得到合适的医疗、心理和社会支持。
老人护理院临终关怀制度(标准版)

老人护理院临终关怀制度(标准版)背景老人护理院是一个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护理和关怀的场所。
在老人护理院中,临终关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到终末期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和尊严保护。
为了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制定一套标准版的临终关怀制度是必要的。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为老人护理院制定一套标准版的临终关怀制度,以确保终末期老年人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尊重。
制度内容1. 临终关怀团队- 成立专业的临终关怀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 团队成员需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能够提供终末期疾病管理、病症缓解和心理支持等服务。
2. 个性化护理计划- 为每位终末期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其疾病状况、需求和意愿进行调整。
- 护理计划需包括疼痛管理、病情监测、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内容。
3. 疼痛管理- 定期进行疼痛评估,确保老年人疼痛得到及时缓解。
- 使用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例如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
4.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处理情绪和精神上的困扰。
-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5. 尊严保护- 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和自主权,将其作为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 确保老年人隐私和尊严得到保护,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社交支持。
6. 家属支持- 提供家属教育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理解并应对老年人的终末期需求。
- 协助家属与临终关怀团队沟通和协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关怀和支持。
评估与监督为确保标准版临终关怀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相关责任人应负责收集和分析数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结论本文档制定了老人护理院的临终关怀制度(标准版),旨在确保终末期老年人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尊重。
通过成立专业团队、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疼痛管理、心理支持、尊严保护和家属支持等措施,将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服务。
同时,还应定期评估和监督制度的实施效果,不断改进和提升临终关怀质量。
临终关怀—老年人的临终教育

科学的认识死亡
协助临终老人减轻恐 惧,焦虑情绪
正确的对待死亡
二、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内容
你是重要的 因为你是你 即使活到最后一刻 你仍然是那么重要 我们会尽一切努力 帮助你安然逝去 但也会尽一切努力 让你活到最后一刻
临终护理之母 桑得斯博士
主要内容
小结
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名词的定义 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内容
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 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内容
死
临终患者 呼唤死亡教育的人本关怀
亡
教
育
护士 掌握死亡教育的有关知识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
义 大众 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内容 临终老人死亡教育要点
老年人的临终教育
【 目 录】
content
1 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名词的定义 2 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内容
一、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名词的定义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就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而 对人进行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 待死亡。
《医学伦理学辞典》
二、老年临终教育相关内容
死亡教育的目的
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 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 可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
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的临终护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着。
临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帮助并予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能较安详舒适地过好人生最后的生活。
那么,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注意事项有哪几点呢?1、设立临终病房病房要求单间或双人间,进行家庭式装饰,鼓励家属陪伴,让病人有家一样的感觉。
从而使病人减轻孤独感,增加安全感,稳定情绪。
2、重视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临终护理的全过程。
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护士要谅解和宽容病人,真诚相待。
护理人员,应首先端正对死亡的感受和态度。
选择适当的方式告知真实病情。
使病人以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珍惜与亲人共同拥有的临终时光,让患者平静安详的面对死亡。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触摸:临终者期待被看成正常人而非病人,只要触摸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轻轻替他按摩,就可以给他极大的安慰(2)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好好地面对死亡。
(3)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参与临终护理。
(4)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联系,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的意义.(5)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6)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让家属端正心态与护理人员一起陪同患者面对死亡.3、减轻疼痛病人在临终阶段,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而是控制症状,减轻痛苦。
临终病人多有循环和呼吸衰竭,或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免疫力降低.护士应勤翻身、拍背,认真做好生活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4、改善呼吸功能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以及皮肤颜色、温度等。
如病人四肢冰冷,应注意保暖,提高室温,必要时用热水袋;如病人呼吸困难,应立即吸氧,以纠正缺氧状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如病情允许,可采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头及肩,以扩大胸腔容量,减少回心血量,从而改善呼吸困难;对昏迷的病人,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防止窒息或发生肺部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护理
[摘要]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的临终护理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全面掌握临终关怀的伦理价值、意义,护士对临终病人的认识及采取的积极应对态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做好老人的临终关怀,让临终病人能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历程,是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宗旨。
关键词:老年人,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顾名思义,就是对临终者的关怀,关怀的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各个方面。
临终关怀的英文名是“Hospice care”,由于历史的临终关怀活动与现代的临终关怀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又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学者对这一词译音也不一样,但究其本意,均是对垂危病人的照护。
其护理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如果一个临终病人得到了成功的护理,他死时就会感到活得有价值。
临终病人由于躯体疾病的折磨,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改变,甚至行为与人格的改变。
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总结归为:震惊与否认、协议乞求、抑郁等五个典型阶段。
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能较安详舒适地过好人生最后的生活。
1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1]
1.1否认期当病人得知自己的疾病已进入晚期时,最初的心理反应就是否认。
不承认自
己患有无法逆转的疾病,表现怀疑诊断是否出了差错,这是病人面面对严重应激时的心理防御机制,其有合理性,可暂时成为掩盖事实的积极地心理屏障。
1.2愤怒期否认期是短暂的,随着病情的进展,疾病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病人会产生焦
虑、愤怒、怨恨和克制力下降。
1.3协议期当病人感到愤怒怨恨于事无补,相反可能加剧疾病的进程,病人试图用合作
的态度和良好的表现来换取延续生命或其他愿望的实现。
情绪较平静,积极配合治疗。
1.4抑郁期随着身体状况日益恶化,病人逐渐意识到现代医疗技术已无力回天,自己生
命将近,婴儿陷入深刻的悲哀和绝望。
有相类的孤独感,抑郁愁闷,万念俱灰,食欲不振,极度疲劳,精神涣散等。
1.5接受期死亡是即将发生的事,病人无可奈何地默认了残酷的现实。
此时病人体力处
于极度疲劳、衰竭的状态,常会表现出平静,原有的恐惧、焦虑和最大的痛苦逐渐消失。
2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态度
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态度,是接受和发展临终关怀的关键。
但是,由于临终关怀在我国尚未纳入系统的教育体系,接受过临终关怀系统教育者为数甚少,大多数护士只能从有关杂志、书籍及大众传播媒体来获取有关知识[2]。
这样,知识来源较局限,对临终关怀基本知识的掌握也较差。
从对山西省4所3级乙等医院的128名护士和北京2所3级甲等医院的436名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调查中发现:只有27.33%的护士愿意从事该项工作;有25.78%的护士表示不愿意从事该项工作;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临终关怀的占87.6%;认为医院有条件开展临终关怀的只占57.3%。
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对开展临终关怀的认识和信心不足。
[3]
3 临终关怀的内容
3.1 医学方面
对临终病人实施治疗和护理,其目的是使病人病痛得到减轻,身体状况得到适当改善,增加舒适感。
3.2 心理学方面
要尊重病人的权利,尽量满足病人的临终要求,减轻他们的身心痛苦,提高最后的生命质量。
如某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有关心理学知识,对临终病人试行心理“安乐”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3.3 社会学方面
要依靠社会力量,如单位、亲戚、朋友以及一些临终关怀自愿者们来共同关心病人,让其感到社会的温暖,人间的真情,心理得到宽慰和满足,使病人在祥和的气氛中安乐地告别人生。
4临终关怀的措施
4.1 病房的环境布置家庭化
每间病房都备有电视、书报,每张病床都配有电话、收录机、衣柜及桌椅,到处可见鲜花、绿色植物。
对病人物品放置没有硬性规定和限制,允许病人在墙上粘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像片等,使病人在舒适的、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
4.2 老年人临终护理的心理护理
鉴于临终病人的特殊心理,老年人临终护理应注意以下方面:(1)触摸——临终者期待被看成正常人而非病人,只要触摸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轻轻替他按摩,就可以给他极大的安慰;(2)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好好地面对死亡。
(3)允许家属陪护老年人,参与临终护理;(4)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会联系;(5)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的意义;(6)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
4.3 减轻病痛
2000年,WHO提出“让每一个癌症患者无痛”,患者在癌症晚期,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
及时给予评估疼痛的指数,根据疼痛指数来描绘疼痛曲线图,找出疼痛的规律,在疼痛发作前给予止痛剂。
绝对不能让患者强忍疼痛,违反医疗的人性化护理原则,护理上应注意吗啡类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4 防止并发症
加强生活护理,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维护患者尊严。
勤翻身、拍背,勤整理,勤更换,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总之,临终病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对人格、友谊、尊严倍加珍视,对护士的一言一行更为注目。
因此,护士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笑容都会赢得病人的信赖,哪怕能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也要自觉地竭尽全力去做,满足病人在人世间最后的要求和心愿,直到带着护士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第五版.河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孙建萍,吕巧云,牛建华-临终护理中护士心态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59-161.
[3]杨晶,张金环,刘玉春,等-医护人员对待死亡及临终关怀态度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1998,31(3):159-161.
[4]张春红-临终患者的心理“安乐”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