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藤在边坡防护中种植的技术要点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指南SZDBZ 31-2010

4.1 根据坡度,边坡可分为缓坡(<30°)、斜坡(30°~45°)、陡坡(45°~75°)、特陡坡(>75°)四种。 4.2 根据岩土物质组成,边坡可分为岩质、土质、岩土混合质三种。 4.3 根据边坡高度,边坡可分为低边坡(<10m)、中边坡(10m~20m)、高边坡(>20m)。 4.4 根据边坡坡度、土壤硬度、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最低土层厚度、播种期 20 天内最低土壤湿度,植 物 群落修复类型可分为乔灌草型、灌草型、草本型、藤灌型四种类型。
3.6 乔灌草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初始植物群落,然后依靠维护管理技术的人工帮助 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小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小乔木树高一般在3-4m以上。
3.7 灌草型植物群落
采用播种工程或栽植工程构建修复由1-2种适生灌木(占30-40%)和草本组成的初始植物群落,然 后依靠适应性管理工程的人工帮助及自然演替,最终形成由优势种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 其中灌木高度一般在3-4m以下。
6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6.1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构成见图-1,各技术适用范围见表-1。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1—2010 生态防护基础工程技术
:①稳定坡面表层土壤,②改善植物生育基础, ③改善水分条件等
⑴ 乔木应优先选用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木 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凤凰木(Delonix regia Raf)。
葛藤栽培技术

葛藤栽培技术葛藤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经济作物。
由于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葛藤的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虽然葛藤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
本文将就葛藤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讲解。
一、适宜种植条件葛藤适宜生长于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通常在气温在15℃-28℃,年降雨量在900mm-1200mm的地区栽培效果比较好。
在土壤方面,葛藤对土壤肥沃程度的要求比较高,适宜的土壤类型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土。
而在pH值上,葛藤对土壤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适应性较强。
二、种植方法1、选种原料选种原料直接影响葛藤的生长效果,一般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葛藤作为育苗和扦插材料。
选好的葛藤要进行冷水处理(也称“冷水催根”),具体方法是将葛藤放入温度为20℃左右的自来水中,温度不要太高,时间在16小时左右即可。
2、育苗从选好的种苗中选择肥壮、根系发达的苗木作为育苗材料。
育苗时要注意控制水分,保持土壤微湿,避免出现积水。
同时要注意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发生病虫害。
3、扦插葛藤的扦插时间以生长旺盛期进行,一般选择秋季或春季。
扦插材料应选取生长健壮、叶绿素含量高的葛藤,长度在10-12厘米之间,尽量避免出现细长、短小或枝条过粗的情况。
在扦插时要将扦插材料插入湿润的培养土中,插入深度以1/3-1/2为宜,并进行水分和培土的保持管理。
4、移栽定植葛藤的移栽定植要注重适时、适量浇水,保证葛藤的生长需要。
在移栽制架上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植株高度,防止植株过高、过密,避免影响葛藤的正常生长。
三、管理技术1、浇水葛藤的生长时间较长,是比较耗水的作物,适量的水分能够保证葛藤的正常生长。
在干旱或气候炎热的季节,要及时地进行浇水,也要注意避免浇水过度、积水,以免对葛藤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施肥葛藤对肥料的需求相对较高,需要经常进行施肥。
葛藤栽培技术

葛藤栽培技术葛藤是一种常见的蔓生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我国南方地区,葛藤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草木营造、饲料和药材等方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然而,葛藤的种植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如病虫害的发生、生长势弱、产量下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葛藤的育种、播种、栽植、管理和收割等方面介绍葛藤的栽培技术。
一、葛藤的育种1、树龄选择:葛藤木质化程度高,长期生长可能使藤干粗大,生产力大大降低。
因此,应该选择年轻且生长迅速的葛藤进行育种。
2、选种方法:选育时应选用优良生长状况的母本和父本,以实现杂交优势。
同样的,在进行人工授粉时,应选择花序健壮、花朵开放、药丸未裂开的花。
二、葛藤的播种葛藤如何播种,是栽培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如何筛选种子,如何育苗,是有需要我们注意的。
1、种子选用:优良的种子,具有健壮的生长力和抗逆性。
葛藤的种子应该在花果成熟后果实干燥后收获,防灭火烧种子。
经培育部门检验合格后,即可投入生产。
2、播种时间:葛藤的适宜播种季节为春季或秋季,一般在早、中、晚各进行一次,以保证较好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3、育苗方法:种子萌发后需要进行盆栽,生长期为一个月左右,此时可进行穴栽。
当葛藤长出10cm左右的茎时,应进行摘心处理,促进枝条增加和营养分配。
三、葛藤的栽植1、土壤选择:葛藤生长对土壤的酸碱度、肥力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并且酸碱度在PH为4.5~6.0或6.5~7.0之间。
2、种植方法:葛藤采用架植和平地栽种两种方式。
架植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可以选择水泥柱、鐵柱、竹柱等作为支架。
平地栽种时,应尽量多种合理植株,以增加它们的相互利用和减少宜立竿的数量。
四、葛藤的管理1、浇水:葛藤生长需要水分,每周浇水1-2次。
在干燥季节,应注意增加水分量,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葛藤的生长。
2、施肥:葛藤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肥料。
一般在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施肥,并采用有机或无机肥料进行补充。
葛藤栽培技术

葛藤栽培技术
葛藤是一种常见的攀缘植物,常用于园林绿化和观赏。
要想使葛藤长势良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栽培技巧:
1.选择合适的位置:葛藤喜欢充足的阳光,但又不能暴晒。
因此,种植时应选择有适当遮阴的位置,如树荫下或建筑物的墙壁旁。
2.土壤要求:葛藤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定期修剪:葛藤生长迅速,如果不及时修剪,容易长得过于繁茂,影响美观。
因此,要定期修剪,保持葛藤的整洁和美观。
4.适当浇水:葛藤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不能过多。
一般来说,不宜让土壤过于湿润,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5.控制虫害病害:葛藤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袭。
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采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制剂等方式进行防治。
以上是葛藤栽培的一些技巧,如果能够认真掌握和实践,相信一定能够让葛藤在园林中呈现出最美丽的一面。
- 1 -。
护坡工程中的植被选择与生长调控技术要求

护坡工程中的植被选择与生长调控技术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网络的建设和城市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护坡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护坡工程中,植被的选择和生长调控技术是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讨论护坡工程中植被的选择及生长调控技术的要求。
一、植被选择的原则在护坡工程中,植被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盐碱、耐旱、耐寒、抗风蚀。
首先,适应性强是指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
其次,根系发达是指植物的根系需要发达,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坡面的滑坡。
再次,耐盐碱是指植物能够耐受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
此外,由于护坡工程常常存在着水源短缺的问题,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耐旱性。
最后,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的选择也要考虑耐寒性。
另外,抗风蚀是指植物具有一定的抗风蚀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坡面上的风沙。
二、植被生长调控技术的要求在护坡工程中,植被的生长调控技术是确保植被能够健康生长并发挥最佳护坡效果的重要手段。
生长调控技术的主要要求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定期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首先,合理施肥是保证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之一。
护坡工程通常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结合施肥方式,既可提供养分供应,又可改善土壤质量。
其次,科学浇水是确保植物良好生长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浇水方式可以保证植物根系的湿润,避免因浇水不当而导致的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的问题。
定期修剪是保持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
通过修剪可以促进植物分枝繁茂、树形美观,同时还可以防止植物的生长过度,影响护坡效果。
最后,病虫害的防治也是植被生长调控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定期检查和防治病虫害可以避免植物的病害传播,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护坡工程中的植被选择和生长调控技术是保证护坡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植被选择时,应考虑植物的适应性、根系发达、耐盐碱、耐旱、耐寒和抗风蚀等特点。
而对于植被的生长调控技术,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定期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葛藤在边坡防护中种植的技术要点

葛藤在边坡防护中种植的技术要点开发建设项目中产生的挖堑及填堤边坡,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其水土保持措施分为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边坡防护采用工程措施能快速有效地防治边坡产生的水土流失,但对改良土壤、改善[1]生态环境的效果没有植物措施明显。
葛藤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作为植物措施在边坡防护中具有固氮、能改良土壤,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能较快地对边坡进行覆盖,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1葛藤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葛藤又名野葛,葛根,豆科植物,草质藤本。
茎粗壮,轻度木质化,匍匐地表,或互相缠绕,或攀援它物。
托叶背着,盾形;小托叶线状披针形。
羽状复叶,具3小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5,19cm,宽4.5,18cm,三浅裂,或不裂,先端渐尖。
侧生2小叶偏斜形,不裂,或二浅裂。
叶片浓绿,质厚,叶面无毛,或被稀疏的短柔毛。
总状花序较短,花稀疏,紫色。
花蕊大,花被长2.7,3cm,旗瓣宽卵形,长2.5,2.9cm。
根系发达,有肥大的块根,发达的侧根和须根。
块根纺缍形,多淀粉,入土深30-40cm。
荚果线形、长5,10cm、扁[2]平,密生长硬黄毛,花及果期8,11月。
1.2 生物学物特性葛藤易栽培,分布极广,常见于山坡及疏林中。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瘠薄,不择土壤;耐干旱,年降水量500mm即可正常生长;耐寒,在寒冷地区、越冬时地上部分冻死,但地下部分仍可正常越冬,次年春天再萌生,适宜温度是22?,28?,阳性植物,在充足阳光[2]下,茎叶粗壮,分枝极多,生长势强。
2 种植技术2.1 种植方式采用插条栽植、簇式配置。
葛藤生根能力强,采用插条栽植简便易行,成活率高且经济实惠。
同时每穴采用簇式配置,即每穴栽植葛藤3,5株,使每株葛藤呈群状分布,有利于抵抗干旱、日灼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能保证群簇植株迅速郁闭。
2.2 插条选择葛藤插条应选择色泽正常、表皮光滑、木质化程度高、1,2年生的健壮葛藤作为插条。
2.3 插条采集葛藤插条采集时应在雨后或多云天气,待露水干后开始采集。
葛藤栽培技术

葛藤栽培技术葛藤(botanical name: Pueraria lobata)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植物。
葛藤栽培技术的正确运用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葛藤的种植要点、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旨在为葛藤种植业者提供参考。
1. 地点选择和土壤要求:- 选择适合葛藤生长的土壤,通常选择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 地点要避免直射日光和强风的暴露。
2. 种子和扦插苗的选取:- 葛藤种植可以通过种子或扦插苗两种方式进行。
- 选择具有较高发芽率和生长力的种子/苗。
3. 播种/移栽的时间和方式:- 最适宜的播种/移栽时间是在早春到中春的季节,注意避开寒冷和干旱的时段。
- 播种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盘播,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
4. 种植密度和行距:- 葛藤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000-1500株,通过控制行距(一般为1.5-2.0米)和株距(0.5-1.0米)来实现。
- 注意合理利用土地,避免过于密植导致日照不足和空气流通不畅。
5. 施肥和水分管理:- 在生长期间,葛藤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应合理施肥。
-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适量配施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 合理管理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6. 支架和蔓延管理:- 葛藤属于攀援植物,需要合适的支架来支撑生长。
- 可以采用竹制或金属支架,并定期修剪和整理蔓延部分,以促进侧枝发出和花芽分化。
7. 病虫害的防治:- 葛藤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葛藤叶斑病、葛藤蚜虫等。
- 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
8. 采收和储存:- 葛藤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播种/移栽后的第二年秋季或第三年春季。
- 采收时,将花及叶团割下晾干或进行加工。
- 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葛藤是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植物,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养殖和化妆品等行业。
用于边坡绿化的水土保持藤本植物资源

用于边坡绿化的水土保持藤本植物资源
胡建忠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22()3
【摘要】藤本植物是指那些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他物而向外攀援延伸生长的植物,有别于茎干直立的乔木或灌木。
一般藤本植物都需要借助他物延伸生长,但也有一些藤本植物在没有支撑物时就会逐渐长成灌木状。
利用这一特征,可将一些藤本植物经人工修剪而成灌木,如树型金银花等。
自古以来藤本植物就是我国造园常用的植物材料,一般利用其攀援性能进行垂直绿化,既可拓展美化空间,提高城乡宜居质量,又可收获一些藤本植物的茎、叶、花、果等资源用于药材、香料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后的边坡多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藤本植物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总页数】4页(PI0005)
【作者】胡建忠
【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
【相关文献】
1.藤本植物在边坡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
2.10种藤本植物边坡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3.福建省道路边坡绿化木质藤本植物资源与配置研究
4.藤本植物在边坡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
5.用于边坡绿化的水土保持灌草植物资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藤在边坡防护中种植的技术要点
开发建设项目中产生的挖堑及填堤边坡,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其水土保持措施分为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边坡防护采用工程措施能快速有效地防治边坡产生的水土流失,但对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没有植物措施明显[1]。
葛藤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作为植物措施在边坡防护中具有固氮、能改良土壤,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能较快地对边坡进行覆盖,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1葛藤的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葛藤又名野葛,葛根,豆科植物,草质藤本。
茎粗壮,轻度木质化,匍匐地表,或互相缠绕,或攀援它物。
托叶背着,盾形;小托叶线状披针形。
羽状复叶,具3小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5~19cm,宽4.5~18cm,三浅裂,或不裂,先端渐尖。
侧生2小叶偏斜形,不裂,或二浅裂。
叶片浓绿,质厚,叶面无毛,或被稀疏的短柔毛。
总状花序较短,花稀疏,紫色。
花蕊大,花被长 2.7~3cm,旗瓣宽卵形,长2.5~2.9cm。
根系发达,有肥大的块根,发达的侧根和须根。
块根纺缍形,多淀粉,入土深30-40cm。
荚果线形、长5~10cm、扁平,密生长硬黄毛,花及果期8~11月[2]。
1.2 生物学物特性
葛藤易栽培,分布极广,常见于山坡及疏林中。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瘠薄,不择土壤;耐干旱,年降水量500mm即可正常生长;耐寒,在寒冷地区、越冬时地上部分冻死,但地下部分仍可正常越冬,次年春天再萌生,适宜温度是22℃~28℃,阳性植物,在充足阳光下,茎叶粗壮,分枝极多,生长势强[2]。
2 种植技术
2.1 种植方式
采用插条栽植、簇式配置。
葛藤生根能力强,采用插条栽植简便
易行,成活率高且经济实惠。
同时每穴采用簇式配置,即每穴栽植葛藤3~5株,使每株葛藤呈群状分布,有利于抵抗干旱、日灼等不良环境的影响,能保证群簇植株迅速郁闭。
2.2 插条选择
葛藤插条应选择色泽正常、表皮光滑、木质化程度高、1~2年生的健壮葛藤作为插条。
2.3 插条采集
葛藤插条采集时应在雨后或多云天气,待露水干后开始采集。
将整条选中的葛藤每隔三节剪下,下部剪口离最低部节间距离为2cm~3cm,上部剪口离最上部节间距离为3cm~5cm。
2.4 插条栽植时间
葛藤插条应随采随栽植。
春季栽植,一般在春季枝条萌动前7~10天进行栽植;秋季栽植,此时采集的插条应用剪刀剪去叶片,保留叶柄,在雨后土壤水分较好时进行栽植。
2.5 插条栽植方法
在石质边坡的垂直绿化应用中,栽植前应在石质边坡顶及坡脚进行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长×宽×深为40cm×40cm×40cm,株距为1.5m。
若是土质边坡的直接在坡面上进行栽植,株行距为1.5m×1.5m,正三角形配置。
栽植时,每穴栽植事先准备好的葛藤插条3~5株,且使栽植的葛藤插条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
按照深埋、浅露、踏实的原则,在栽植穴上先扎一孔,再将插条插入其中踏实即可。
栽植时应注意葛藤插条不要倒插,应保证葛藤插条离根部近的一端插入土壤中,埋入深度至少将葛藤苗的第二节埋入5cm以上。
同时葛藤苗顶部的一个节稍高于地表,一般为3cm。
3 抚育管理
葛藤管理粗放,在插条定植初期浇两遍水后,其余时间可靠自然降水维持墒情;在未抽生新蔓前,需中耕除草。
茎蔓长到1m,新叶
展开9叶后即开始粗放管理。
但应严禁人畜破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葛藤苗轻挪向坡面,使其能下垂或向上攀缘生长,覆盖坡面。
[参考文献]
[1]邓辅唐,吕小玲,喻正富,等.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的水土保持
效应.中国水土保持,2007(5).
[2]李阳汉主编.植物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