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河流转中心线
arcgis中心线提取

arcgis中心线提取概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中心线提取是一个常见的任务,它用于从线性地物(如道路、河流等)中提取其中心线。
中心线提取在许多应用中都非常有用,例如道路规划、水资源管理等。
ArcGIS是一种常用的GIS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中心线提取。
工具和数据准备在进行中心线提取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ArcGIS软件,并确保我们拥有有效的许可证。
其次,我们需要获取用于中心线提取的线性地物数据,例如道路或河流的矢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从各种来源获取,例如政府机构、地理信息提供商等。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中心线提取之前,我们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预处理。
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提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步骤:1.数据清理:对于原始数据中的错误、重叠或缺失数据进行清理和修复。
2.数据投影:如果数据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或投影方式,需要将其投影到相同的坐标系统或投影方式下。
3.数据剪裁:根据需要的区域或范围,将数据剪裁为所需的大小和范围。
中心线提取方法ArcGIS提供了多种方法和工具来进行中心线提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1.线状中心线提取:通过将线性地物的两侧边界线进行缓冲区分析,并计算缓冲区的中心线来提取中心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明确边界的线性地物,如道路和河流。
2.点密度中心线提取:通过对线性地物上的点进行密度分析,并提取点密度最高的区域来确定中心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线性地物上分布有点状特征的情况,如道路上的交叉口或河流上的河口。
3.高程中心线提取:通过对线性地物的高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高程变化最小的路径来确定中心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明显高程变化的线性地物,如山脉或河谷。
中心线提取步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中心线提取步骤示例:1.导入数据:将线性地物数据导入到ArcGIS中。
2.数据预处理: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清理、投影和剪裁。
道路河流转中心线

(1)这个问题不是以前已经解决了吗?我觉得目前有两个方法较好的解决。
第一个方法:面转线-如果线是封闭的用FME的DistanceSnipper函数可将线剪掉一小断-可以考虑对线适当的平滑(可选)-加密线上节点-用CollapseDualLinesToCenterline工具提取。
因为CollapseDualLinesToCenterline工具提取线中线时,算法是根据线上节点来提取的,加密节点后效果明显变好。
第二个方法:直接用FME的CenterLineReplacer函数生成面的中线。
见贴:/ESRI/ ... p;extra=&page=1(2)[已解决] 如何快速断开多条线?(提取中心线问题)本帖最后由 mgfwhy 于 2009-10-12 11:27 编辑见贴:/ESRI/viewthread.php?tid=40029&highlight=%D6%D0%D0%C4%CF%DF 缘兄提到将线断开。
可是如果有多条线的话,一一去断开也是一项非常的工程。
请问有快速将一层内线断开的方法吧?此外断开的位置对提取结果是否有影响?断开处开口的大小是否有影响?(3)我得先确定机器里是否有FME(4)安装ArcGIS的时候,如果是完整安装会有Extension这项,装好之后,在安装目录下会有这几项D:\Program Files\ArcGIS\Data Interoperability Extension\workbench.exeD:\Program Files\ArcGIS\Data Interoperability Extension\fme.exeD:\Program Files\ArcGIS\Data Interoperability Extension\fmeview.exe第一个是FME的workbench,第三个是fmeview,你可以去找找看,双击打开试试。
(可以修改一下盘符,然后把地址贴到开始\运行窗口下确定)这里的fmeview是可以脱离ArcGIS环境打开的,workbench不行。
中心线测量的主要内容

中心线测量的主要内容中心线测量是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领域。
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道路或铁路等线形结构的中心线位置,以便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
一、中心线测量的定义及目的中心线测量是通过对道路或铁路等线形结构进行测量,确定其中心线位置的一种测量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道路或铁路等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为后续维护提供基础数据。
二、中心线测量的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采用经纬仪和钢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通过在地面上设置控制点,并使用经纬仪进行定位,最后使用钢尺等工具进行实际距离测量来确定中心线位置。
2.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中心线测量方法。
它可以通过激光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地形图测绘。
同时,全站仪还可以与计算机相连,实现数据自动处理和分析。
3.卫星定位法卫星定位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心线测量方法。
通过使用GPS等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并且可以在不同天气和地形条件下进行测量。
三、中心线测量的要点1.确定控制点在进行中心线测量之前,必须先确定一些控制点,以便进行后续的定位和测量。
这些控制点应该分布在整个测量区域,并且需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2.选择合适的仪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中心线测量。
传统方法主要采用经纬仪和钢尺等工具进行测量,而现代化的方法则可以使用全站仪或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精度仪器。
3.注意数据处理在中心线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处理。
对于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测量的情况,需要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面距离,并考虑地形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对于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测量的情况,则需要注意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四、中心线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中心线测量在道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道路建设中,中心线测量可以帮助确定道路的纵向和横向坡度,以及车行道和人行道的位置。
贵港市水利局、贵港市财政局关于桂平市紫荆河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贵港市水利局、贵港市财政局关于桂平市紫荆河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贵水审批〔2023〕28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贵港市水利局、贵港市财政局关于桂平市紫荆河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桂平市水利局:你局《关于请求对桂平市紫荆河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进行审查审批的请示》(浔水报〔2023〕172号)收悉。
我局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桂平市紫荆河河流综合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项目代码:2309-450881-04-01-185445)进行了技术审查,贵港市财政局对工程概算进行了评审。
根据审查意见,现批复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紫荆河流域为洪水频繁的地区。
流域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无护岸,天然河岸抗冲能力较差,易受洪水冲淘,两岸的农田经常遭受洪水的侵害,为了减轻流域内的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河道岸坡稳定,提高沿江乡镇农村的防洪能力,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经济发展,本次桂平市紫荆河河流综合治理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建设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基本同意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本工程治理范围分为5段,总治理河长19.15km,新建护岸总长15.554km,其中新建左岸护岸长度为10.603km,新建右岸护岸长度为4.951km,新建堤防2.096km。
本工程共布置34处排水涵管、37处下河码头。
其中:紫荆河平山村-金田村段护岸工程(桩号K0+150~K1+400),新建左岸护岸1.186km、右岸护岸1.285km、排水涵管1座、下河码头4座;紫荆河金田镇段堤防工程(桩号K1+400~K7+085),新建右岸防洪堤5.707km(防洪土堤3.12km、防洪墙2.076m,保留现状防洪护岸0.511km)、排水涵管(含节制闸)17座、下河码头18座;紫荆河金田镇莫村段护岸工程(桩号K6+300~K9+050),新建左岸护岸2.80km、下河码头5座;紫荆河江口镇和合村段护岸工程(桩号K9+050~K19+150),新建护岸10.321km(其中左岸护岸7.521km,右岸护岸2.8km)、排水涵管16座、下河码头10座;紫荆河南木镇珠盏村段护岸工程(桩号K11+150~K12+000),新建右岸护岸0.866km。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十章可编辑全文

10-6(b)和(c)所示。竖曲线几何要素(半径R,切线长T,外距E)的数值均应标 注在水平细实线上方,也可布置在测设数据表中,如图10-5中变坡点K3+400处设有 凸形竖曲线(R =7 400 m,T=100 m,E=0.68 m)。
横 断 面 图 的 水 平 方 向 和 高 度 方 向 宜 采 用 相 同 的 比 例 , 一 般 比 例 为 1∶200 , 1∶100或1∶50。路线横断面图一般以路基边缘的标高作为路中心的设计标高。路 线(基)横断面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3种。
三、路线横断面图
填方路基 整个路基全为填土区,称为路堤,如图10-7(a)所示。填土高度等于设计标高
(1)比例 由于路线与地面竖直方向的高差比水平方向的长度小很多,如果用同一比例绘
制,则很难把高差表示出来。因此,绘制纵断面图时,通常对水平方向的长度与竖 直方向的高程采用不同比例。
二、路线纵断面图
(1)比例 如图10-5中竖直方向采用的绘图比例比水平方向的绘图比例放大10倍,水平方
向用1∶2 000比例,竖直方向用1∶200比例,这样画出来的路线坡度比实际大,看 上去也较明显。
一、路线平面图
路线平面图是在地形图上表达路线水平状况(路线走向、曲直形态),以及 在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情况的工程图,如图10-1所示。
图10-1 路线平面图
一、路线平面图
(一)路线平面图的图示特点 路线平面图是从上向下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因此地形用等高线表示,
地物用图例表示。此外,由于路线平面图通常采用的比例较小,所设计的路线宽 度无法按实际尺寸画出。因此,常在地形图上沿设计路线中心线画一条加粗的粗 实线(1.4~2.0b),以表示设计路线的水平状况。
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和原因

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和原因摘要:一、道路红线与道路中心线的定义及作用1.道路红线的概念2.道路中心线的概念3.两者在道路规划中的重要性二、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1.城市快速路2.城市主干道3.城市次干道4.城市支路三、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原因1.交通流线组织2.交通管理需求3.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4.安全性与舒适性考虑四、总结1.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优点2.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正文:一、道路红线与道路中心线的定义及作用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范围的边界线,它确定了道路建设的范围。
道路中心线是道路的虚拟中心线,通常用于确定道路的宽度。
这两者在道路规划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组织交通流线,实现安全、高效的交通出行。
二、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在我国城市规划中,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通常为:城市快速路> 城市主干道> 城市次干道> 城市支路。
这样的布局有助于形成层次分明的道路系统,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三、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原因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原因主要包括:1.交通流线组织:通过将不同级别的道路布置在不同的位置,有助于实现交通流的有序组织,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交通管理需求:不同级别的道路承担不同的交通功能,通过将它们布置在不同的位置,有助于实现对交通的有效管理。
3.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符合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有助于形成有序的城市空间结构。
4.安全性与舒适性考虑:合理的道路布局有助于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出行者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四、总结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具有诸多优点,包括有效组织交通流线、满足交通管理需求、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等。
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和原因

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和原因
【原创版】
目录
1.道路红线的定义和作用
2.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原因
3.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
正文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边界线,它的主要作用是界定城市道路的用地范围,保证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那么这个原则的次序和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原因。
这个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如果我们将道路红线布置在道路中心线的一侧,那么道路的宽度就会变得不均匀,一侧的宽度较宽,另一侧的宽度较窄。
这样,在交通高峰期,较窄的一侧容易出现交通拥堵,从而影响整个道路的通行效率。
而将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就可以保证道路的宽度均匀,避免交通拥堵的发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
一般来说,这个布置的次序应该是先确定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然后再根据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和道路的宽度要求,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保证道路的宽度均匀,同时也可以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效率。
总的来说,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它可以保证道路的宽度均匀,避免交通拥堵的发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第1页共1页。
Arcgis制图综合——面状道路河流转线状

[经验共享]Arcgis制图综合——面状道路河流转线状[复制链接]landgod地信版主UID16064主题189帖子567精华2积分2938注册时间2010-6-3最后登录2011-3-10在线时间400 小时威望75 点铜板楼主发表于 2010-12-23 16:06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本帖最后由 landgod 于 2010-12-23 16:07 编辑思路一1、提取面状道路河流:ArcToolbox—>AnalysisTools—>Select;2、面专线:ArcToolbox—>Features—>PolygonToLine/FeatureToLine3、细部处理:(1)在双线两端打开若干小口;(2)用ArcMap—>AdvancedEditing—>Smooth添加结点。
4、双线转中心线:ArcToolbox—>DataManagementTools—>Generalization—>CollapseDualLinesToCenterline。
思路二1、提取面状道路河流:ArcToolbox—>AnalysisTools—>Select;2、面转栅格:ArcToolbox—>Coversion—>ToRaster—>FeatureToRaster/PolygonToRaster,注意栅格大小设置;3、栅格二值化:8914 个 贡献值51 点ArcMap —>SpatialAnalyst —>Reclassify ,有值的设为1,Nodata 设为0; 4、用ArcCatalog 新建一线状Shapefile ; 5、用ArcMap 加载ArcScan 工具栏: (1)在Editor 工具栏设置Target 为新建线状Shapefile ; (2)在ArcScan 工具栏设置Raster 为面状Raster ; (3)用ArcScan —>GenerateFeaturesInsideArea 选中面状Raster ,生成中心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个问题不是以前已经解决了吗?
我觉得目前有两个方法较好的解决。
第一个方法:面转线-如果线是封闭的用FME的DistanceSnipper函数可将线剪掉一小断-可以考虑对线适当的平滑(可选)-加密线上节点-用CollapseDualLinesToCenterline工具提取。
因为CollapseDualLinesToCenterline工具提取线中线时,算法是根据线上节点来提取的,加密节点后效果明显变好。
第二个方法:直接用FME的CenterLineReplacer函数生成面的中线。
见贴:/ESRI/ ... p;extra=&page=1
(2)
[已解决] 如何快速断开多条线?(提取中心线问题)
本帖最后由 mgfwhy 于 2009-10-12 11:27 编辑
见贴:
/ESRI/viewthread.php?tid=40029&highlight=%D6%D0%D0%C4%CF%DF 缘兄提到将线断开。
可是如果有多条线的话,一一去断开也是一项非常的工程。
请问有快速将一层内线断开的方法吧?
此外断开的位置对提取结果是否有影响?断开处开口的大小是否有影响?
(3)我得先确定机器里是否有FME
(4)安装ArcGIS的时候,如果是完整安装会有Extension这项,装好之后,在安装目录下会有这几项
D:\Program Files\ArcGIS\Data Interoperability Extension\workbench.exe
D:\Program Files\ArcGIS\Data Interoperability Extension\fme.exe
D:\Program Files\ArcGIS\Data Interoperability Extension\fmeview.exe
第一个是FME的workbench,第三个是fmeview,你可以去找找看,双击打开试试。
(可以修改一下盘符,然后把地址贴到开始\运行窗口下确定)
这里的fmeview是可以脱离ArcGIS环境打开的,workbench不行。
ArcGIS嵌入了FME的这两个模块来扩充数据处理能力,但是需要ArcGIS环境。
这时候不需要额外安装FME即可在Arctoolbox里新建spatial etl tool(根据向导一步步打开之后是FME Workbench)
另外,Arctoolbox下的data interoperability tools,类似于FME universal translator,支持多种格式的地理数据
互相转换
单独安装FME,功能比这个强大,而且是独立运行的。
(5)- - - - 学习笔记- - - -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碰到这个个问题,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处理此种问题的思路,共同探讨
第一种方法是借助ArcGIS自带的扩展,Spatial ETL Tool,该工具是FME的一个模块,通过介绍在ArcGIS环境下逐步地新建一个Spatial ETL Tool,熟悉FME这款软件的风格和主要思想。
第二种方法是ArcGIS自身的工具方法,打一套组合拳,亦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第三种方法是新近补上去的,主要思路和FME处理一样:先将点的坐标按"x,y" 的格式写入一个字段,然后对这个字段进行重复项检查<两步都是使用field Calculate>
=================================
ArcGIS Spatial ETL Tool
1.
打开Arctoolbox,选中Arctoolbox根目录,右击,选择new toolbox,自定义一个工具箱。
因为在ArcGIS自带的工具箱中,是没法自己新建工具或者脚本的。
紧接着,选中自定义的工具箱,右击,依次New\Spatial ETL Tool
注:
这里如果报错Error Unable to create a new tool .You do not have the necessary license to create a new tool. 如下图所示:
这不是什么许可不够,只是扩展没有选择而已。
解决办法:arcmap\Tools\Extension 勾选Data Interoperability。
如果Extension里面没有这项呢?得重新安装一下扩展,找到ArcGIS desktop 安装文件,开始安装\Modify\Application项叉掉;点开Extension,选择安
装需要的常用的扩展
2.
在新建Spatial ETL Tool后,会出现设置向导,如果取消向导呢?直接弹出出错框。
这里个人感觉不是很合理,比如老手在新建的时候,就可以跳过这些繁琐的设置。
下面分别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设置向导的每一步。
2.1
2.1.1
设置向导第一个页面是设置数据源格式。
点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窗口中的左下角输入数据源文件的扩展名<比如shp,dxf,dwg等等>
2.1.2
选中后双击,或者选中,点下面的ok确定选择,点Next,进入下一页
这一页是选择数据源,两个按钮,左侧一个是浏览文件,右侧“+” 号那个是添加文件夹。
2.2
选好数据源格式,数据源之后,再next出现的是目标格式,选择方式同 2.1.1,略
2.3
数据源,目标都设好之后,再下来,向导页面有个Setting按钮。
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环境参数
eg: Contains Z Value
拿这一项做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数据的shape字段出现point z,polyline z,polygon z等字样,这时候,是不可以等同于point、polyline、polygon处理的,因为存储数据类型不一致。
有时候,明明z值就没有,可数据类型还是含有z。
通过实践,我发现这里的参数Contains Z values:No,如此,转换结果的shape就是我们常见的point、polyline、polygon。
3
上面的步骤完成后,点击完成按钮就会出现Data Interoperability界面,对应FME的Workbench。
如图所示
数据源,可能有很多层,这里的层,可以是按属性,可以按空间数据类型等
数据流,数据流是箭头,手动连接从哪里到哪里,很直观
目标层,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目标层颜色和数据源有差异。
这里颜色,是区分各种类型的一种标志
左侧上部,是数据源、目标的详细情况;工具、环境参数详情
左侧中部,是FME转换函数区,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
点击,会显示函数详细情况。
本文章会附录FME 转换函数对照表
下部是Log日志。
注:参照各人环境,可能稍有出入。
(6)
Workbench 组成
当Workbench 运行时,它从输入的数据中读取要素类型属性。
它开始时给
输出数据显示和输入数据相同的要素类型和属性。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
颜色定义
Properties 按钮在Transformer 的右上方。
它可以呈现为不同的颜色,显示
为感叹号或者省略号。
大多数情况下,Transformers 包含你运行Workbench 时可以使用的缺省值。
然而,如果属性按钮是红色的,并且显示有感叹号时,操作的字段有一个
是未设置的,你必须输入一个值才能运行转换。
如果属性按钮是黄色的,并且显示为省略号,转换工具在使用缺省值并且
起作用。
但是你还未确定缺省值是否是合适的。
通过点击属性按钮,检查
值,做一些可能的更改,然后点击Edit Properties 对话框中的OK 来完成确
认。
输入箭头是红色的:红色的箭头意味着这个端口没有输入。
如果这是
一个要素端口,没有要素进来;如果这是一个属性端口,没有设置值。
这
并不被认为是一个错误,因为存在你不想给一个特殊的端口任何输入的情
况。
然而,通常你双击红色箭头以保证任何丢失的输入是故意的。
输入箭头是绿色的:连接已设置。
输出箭头是黄色的:你不需要必须连接输出,但是如果未连接,运行Workbench 时,它的值将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