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x路基改良土施工工艺总结

路拌法石灰改良土施工工艺总结1 工程概况1.1工程范围京沪高速铁路北起北京南站,南至上海虹桥站南端,全线为新建双线,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其中JHTJ-6标段位于江苏常州、苏州、无锡和上海市境内,全长153.74公里。
作为京沪高速铁路上海枢纽配套工程的虹桥站动车运用所,包含预留城际线8条,存车线42条,总占地面积56.4万m2,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东侧红线与嘉定区封浜河交叉,西侧红线毗邻既有沪杭铁路线,基本呈南北走向。
1.2工程概述虹桥站动车运用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管段长度3.05公里,其中沪杭铁路起讫里程K18+930~K19+505.5,全长575.5m;虹桥动车所起讫里程HQGDK0+000~HQGDK2+000,全长2000m;高速动车进段线起讫里程GDJK3+460.829~+931.62,全长470.8m。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虹桥站动车运用所工程范围内的桥涵、路基、相关站场工程及配套的改移封浜河、望浪河工程。
该工程场地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海积平原,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为1.5~3.5m,相对高差约2m;多辟为耕地,河沟水塘众多,工业与民用建筑密布其间。
地层为粉质粘土;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埋深0.3~1.4m。
各种水塘、房舍、道路、码头密布其间,湖澡洼塘众多,大小水塘14处,水塘占地面积达15万m2。
1.3主要技术标准(1)动车组走行线: 120km/h;(2)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 100km/h。
1.4地质、水文特征根据地质钻孔、静力触探原位标准贯入试验的结果揭示,场区属滨海平原地区,区内地层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系江河、湖泊、海相沉积形成,以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海积、冲海积粉质粘土、粉土及淤泥质粉粘土为主。
原地面以下2~3m为杂填土层,以黄色图2 地质剖面图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地段含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3~12m为褐灰色粉砂粉土层,渗透系数大,易透水,δ0=120KPa;12m以下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δ0=80KPa;地层土质基本呈现“上硬下软”状态,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勘探情况见图1、表1。
高液限改良土填方试验段总结报告(定稿版)

京台高速公路福州段JTA7合同段高液限改良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京台高速公路福州段JTA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八日高液限改良土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高液限改良土路基试验段介绍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本标段有大约43万方高液限土通过物理改良后作为利用方用于93区路堤填筑,其中用于填筑高液限土的路段有MK134+480-MK135+120、YK135+120-YK135+660、BK0+150-BK0+411、CK0+000-CK0+258、DK0+126-DK0+455、EK0+094-EK0+364、FK0+000-FK0+183。
为了摸索高液限土物理改良后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积累高液限土填筑的施工经验及全面展开高液限土的施工,结合本合同段实际情况,我部选择了收费站部分段落进行高液限土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100米,宽40米,进行4层试验段施工,其中下面二层为掺砂物理改良高液限土的施工,上面二层为通过翻晒改良的高液限土的施工。
该段高液限填土取自于MK134+860处挖方路基,取该部位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该土的天然含水量为23.7%,液限为51%,塑限为24%,塑性指数为27%,CBR为7.8符合93区的承载比应大于3的要求,该素土用重型击实试验进行试验,最大干密度为1.77g/m3,最佳含水量为15.7%;高液限土经过掺砂改良后的室内试验指标如下(素土:机制砂质量比=100:30):液限为39%,塑限为27%,塑性指数为12%,CBR为12.8符合93区的承载比应大于3的要求,该混合料用重型击实试验进行试验,最大干密度为1.83g/m3,最佳含水量为14.8%。
本标段于2013年9月16日开始上报高液限土填筑施工专项方案,按照该方案的计划,于2013年10月24日~10月31日实施了高液限土试验段路堤的填筑。
根据高液限土填筑施工专项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工作,取得了高液限土的优效施工方法,获取了路基施工的大量指导性数据和宝贵的试验经验,为大面积的高液限土的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物理改良土试验段总结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1、改良士检验原材料采用厂拌,使用DK8+500红线内砂土,A组料选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的原料,粗骨料含量40%。
2、摊铺系数,松铺厚度的确定(1)路基试验段第一层,采用松铺厚度35cm。
推土机摊平后,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弱震2~4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2)路基试验段第二层,采用松铺厚度为37cm。
推土机摊平后,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弱震2~4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3)路基试验段第三层,采用松铺厚度为39cm。
推土机摊平后,压路机静压一遍+压路机弱震2~4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桩号:DK14+950-DK15+150试验段层次:第一层日期:2018.5.04路基试验段松铺系数计算表(松铺按照37cm实施)桩号:DK14+950-DK15+150试验段层次:第二层日期:2018.5.06桩号:DK14+950-DK15+150试验段层次:第三层日期:2018.5.08总结: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松铺厚度为35cm最佳,摊铺系数为1.17,压实厚度为30cm利于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的铺设。
3、填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及控制根据试验室得出的数据填料的最佳含水率为10.6%,对应最大干密度1.97g/cm3,最小干密度1.78g/cm3。
4、确定整平和碾压的合适机具经试验段施工得出:结合路基填料的特性,装载机配合推土机进行粗平,平地机进行精平,然后压路机进行碾压最后压路机静压收面的施工方式。
5、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遍数碾压遍数压实度检测对照记录表施工里程:DK4+200-DK4+375段基床底层路堤试验段记录入:任文飞施工里程:DK4+200-DK4+375段基床底层路堤试验段记录入:任文飞施工里程:DK4+200-DK4+375段基床底层路堤试验段记录入:任文飞通过试验确定:在填料种类相同的情况下,松铺厚度在35cm时,采用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弱震3遍+压路机静压一遍收面就可以满足路基的填筑要求。
改良土试验段总结

新建深茂铁路江门至段JMZQ-7标(DK290+200~DK318+800)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深茂铁路JMZQ-7标工程指挥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围及设计概况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围 (1)1.3设计概况 (1)二、工程概况 (2)三、试验目的 (3)四、施工总结 (4)4.1、人员配置 (4)4.2、机械配备 (5)4.3、施工工艺 (6)4.4、路基填筑施工 (6)4.4.1、改良土 (7)4.4.2、施工测量 (7)4.4.3、填料摊铺整形 (7)4.4.4、碾压及检测 (8)4.4.5、土工格栅 (12)4.4.6、沉降观测 (12)4.4.7、选定试验参数及工艺 (13)五、质量保证措施 (14)六、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采取的技术措施 (15)七、雨天施工防护措施 (15)八、安全保证措施 (16)8.1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6)8.2特殊作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6)8.3施工用电的安全保证措施 (16)九、环保措施 (17)附件: (18)1、标准试验及土工试验报告 (18)2、进场材料报验单 (19)3、填层松铺测量记录 (19)4、填层压实测量记录 (19)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一、编制依据、编制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TB10414-2003 /J285-2004);4、《铁路工程测量规》(TB10101-2009);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6、深茂铁路路基设计施工图有关基床以下路堤的施工技术要求;1.2编制围新建深茂铁路JMZQ-7标段DK313+080~DK313+180段基床底层4~6层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
水泥改良土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技术总结

太原
002 ) 30 4
要 : 西铁路 客运 专 线路 基 多为 黄 土路 基 , 用 水 泥 改 良处 理 。通 过 对 水 泥 改 良土 路 郑 采
基 填筑工艺试验技术总结, 掌握 了所需的各项数据 , 随后有效地指导 了全段 内路基的 大面 积 填 筑施 工 , 并体 现 出 了 良好 效果 。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 时速 3 0k /, 5 m h 采用德 国旭普林无砟 轨 道技 术 ,对 工 后 沉 降 的要求 极 高 ,为 保证 郑 西 客 运 专线
D 19 70一D 27 8 0 的 路 基 工 程 填 筑 质 量 ,获 取 路 基 改 K 8+0 K 0+6 段 良土 填 筑 、 实 、 测 等有 关 施 工 工 艺 的有 关 技 术 参 数 , 以指 压 检 用 导 全 管 段 内 的 路 基 改 良土 施 工 ,本 项 目部 选 定 D 9 + 9 K13 4 4一 D 13 6 2 路 基 作 为 填 筑 试 验 段 。本 试 验 段 所 用 的填 筑 材 料 K 9+9 段 和机具 与将来全线施 工所用 的填方 材料和机具相 同,可用来代级
基底处理规定 的不 同情况进行处 理。对 C G单桩进行地基承载 F 力 和 小 应 变 检 测 , 试 验 是 严 格 按 照设 计 的 有 关 规 定 进 行 检 测 , 本 检 测 结 果 承载 力 均 符 合 设 计 要求 。 对填筑高度 H>2 的黏性 土基底 段 ,先将 C G桩间松土 m F 进行 了平整 , 由于桩『 土层 下仍为松软 土层 , 使用机 械压实 , 自 J 若 会造成 C G桩的破坏 , F 于是采用了人工夯实 。 但当桩 问土的天然 含水量偏高 , 且属于塑性指数较大 的细粒土时 , 若要通 过晾晒来 降低土壤含水量 , 将会费工费 时 , 在大面积施工 中这种 方法 的可 操 作性 差 , 是不 够现 实 的 。 将 C G桩 桩 问 土 部分 地 基 土 用 铧犁 现 F 翻松 , 晾晒两天 , 使土壤含水量 下降到 1%一 7 然后进行夯实 4 1%, 后填 筑 (- )m级 配 碎 石 。 58e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填筑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XXXXX段路基填筑施工,我工区于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6月10日,在XXXX段进行了路基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长100米。
根据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工区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在此次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遵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路基本体施工。
施工总结如下:1、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XXXX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本段路基起讫里程:长635.04米。
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填方最大高度约5米。
此次路基试验段垫层填筑的里程为XXXX段。
XXXX,位于东星村特大桥与凉泉村中桥之间及宝鸡市东南凉泉村三组北侧,该处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7m。
本段位于线路的曲线段。
2.2自然地理特征2.2.1特殊岩土特征2.2.1.1、湿陷性黄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及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为10~14m;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11~14m。
2.2.1.2、松软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根据静力触探成果资料。
大部分15m以上黏质黄土Ps小于3.0Mpa,属松软土。
2.2.1.3、膨胀土:(岩):据试验结果分析显示,上第三系泥岩的Fs=53%,CEC(NH4+)=268mmol/kg,蒙脱石含量M=17.9%,具中等膨胀性。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铁一局LJ-12合同段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保定至阜平高速公路LJ-12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88+200~K97+400,里程长度为公里。
其中路基全长公里,土石方挖方176万立方,填方83万立方,填料全部为挖方段内的利用方。
路基填方分填土路基、土石混填及填石路基三种,填土路基填料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风化后形成的砂性土和砂质土。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第条规定,为确保路基施工顺利进行,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重大损失,进行土方路基填筑实验,采用本标段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砂砾土作为填料,并采用本标段内20T压路机通过实验来确定密实度达到93%、94%、96%时所适宜的土质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最佳行驶速度、最佳机械和人员组合等工艺性控制参数。
三、试验段地点我标段路基填方均处于山地冲沟中,地形狭窄,通过对全线现场勘察选定K94+390-k94+500段为本合同填土路基施工试验地段。
该段路基在我合同段中部,长度110米,线路中心设计最大填方高度米,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四、试验段人员、设备1、试验单位、人员、机械设备:①试验单位: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保阜高速公路LJ-12项目经理部实验室②施工及现场管理人员见下表:投入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3所投入机械设备见下表:投入机械设备一览表○4所投入试验、测量仪器见下表投入主要试验、测量仪器一览表○5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五、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1从已复测后并被批准可使用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基础上,在找平层路基上放出路基中桩和左边桩,并测量出中桩、边桩位置地面标高。
○2做好复测和放样记录,并整理好这些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
水泥改良土试验总结

4%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取得指导水泥改良土全面施工的相关数据,确定标准施工工艺,我部于2016年3月29日在K4+ 000~K4+160段,右半幅完成了20cm厚4%水泥改良土的施工作业。
水泥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1.85g/cm3,最佳含水率14%。
长度160m、半幅宽12.84m、面积2054m2。
通过试验段施工来确定水泥改良土所用的材料、松铺系数、施工工艺进行验证及归纳总结,形成了标准的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全线的施工,现将其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上报。
一、施工情况简介总体施工方案:本次试验段为20cm厚4%水泥改良土铺筑施工160m;采用水泥车直接运到提前划好的方格内进行卸水泥,人工摊水泥,冷再生机进行混合料拌和,,一台20吨、一台26吨振动压路机压实、收面。
我部在试验段施工前完成了所有试验段所需资料的编制及批复工作;所用原材料均按规定频率进行了自检,监理进行了独立抽检,并以《建筑材料申报单》上报并已完成批复工作,开工前所需的所有准备工作及相关程序均已完善,具备试验段开工条件。
按总监办批准的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了试验段的施工。
整个试验段施工过程组织有序,各工序衔接正常,机械设备配备合理,人员分工明确并能够各尽其责,改良土成型外观较好,几何尺寸及内在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施工组织为保证水泥改良土试验段施工顺利完成,施工前召开了技术交底会,出席人员有项目经理、总工、生产经理、施工队队长,并在人员安排,机具设备等方面均做了充足的准备。
三、人员、机械、材料情况1、主要施工人员2、试验段机械设备3、试验情况:(1)压实度在工地试验室采用灌砂法,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T0111-93灌砂法。
(2)灰剂量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9-94EDTA滴定法,水泥用量在现场采用划方格查袋法控制。
(3)含水量采用酒精法试验,试验规程采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3-94酒精法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3标
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我单位于2015年3月12日~3月27日在改DK87+ ~改DK87+500段路基进行了改良土填筑的工艺性试验。
该工艺性试验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1.工程概况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3标段第一分部所管路基施工里程为改DK83+~改DK90+,全长。
改DK87+ ~改DK87+500段,全长,宽度。
地基处理采用CFG桩,CFG桩桩帽顶部设厚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中间夹铺一层100KN/m的高强度土工格栅;路堤基床表层厚,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厚,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以下采用改良土填筑;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范围内,自坡脚至基床表层下每隔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为3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路堤边坡坡度为1:。
2.试验目的
在大规模填筑改良土施工之前,通过现场工艺性试验,以确定以下工艺参数:①确定松铺厚度,计算松铺系数。
②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
③确定压路机行进速度。
④确定压路机的类型。
⑤确定最佳含水量。
⑥确定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
3.工艺性试验段总体安排
3.1.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
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由中铁十九局集团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路基架子队组织施工,配备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试验员2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量员1名、资料员1名、领工员1名、工班长1名;下设路基填筑工班1个。
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人员及任务分工见表。
表一分部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人员及任务分工表
路基填筑工班主要包括工班长1名,挖掘机司机1人,推土机司机1人,平地机司机1人,压路机司机1人,装载机司机2人,洒水车司机1人,自卸汽车司机4人,施工配合人员8人。
3.2.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试验段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查仪器设备见表、。
表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3.3.原材料
所有施工用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
⑴原土
2- )不应大于%,原土料的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2%,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
4
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超过15mm。
外掺料为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为,初凝时间不小于,终凝时间不小于。
⑵土工格栅
采用双向高强聚酯长丝经编土工格栅。
每延米纵、横向抗拉强度≥30KN/m,横向标称抗拉强度下的伸长率≤13%,纵向标称抗拉强度下的伸长率≤15%。
4.施工工艺及试验方法
4.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满足四区段的要求:上料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同时满足七流程工艺:填料拌合运输→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整修验收。
4.2.施工过程
⑴检测
本段路基全部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在路基填筑前对碎石垫层进行检测,满足要求后可以进行路堤试验段改良土填筑试验。
⑵测量放样
根据确定范围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测出地面高程,依照设计图纸资料精确测放路基中心线及坡脚线,打桩标示;用浅白灰划出网格,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
⑶改良土填筑
路堤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填筑采用改良土填筑,由拌和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车运输。
填筑时,根据每车方量及摊铺厚度计算摊铺面积,换算成长宽,用网格灰线标识,即为每车卸料位置。
⑷摊铺整平:改良土用推土机进行整平,人工辅助整平。
虚铺厚度按36cm 控制。
⑸碾压夯实
采用一台19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碾压前,施工技术人员用水准仪检查路基摊铺厚度,确定实际值。
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1遍、再弱振的方式,最后静压1遍。
每碾压1遍分别检测压实系数K值,若不合格,继续碾压直至合格为止,并作出详细记录。
静压时行走速度为行驶速度为~2km/h,弱振碾压时行走速度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行与行轮迹重叠~,以保证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⑹土工格栅施工
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范围内,自坡脚至基床表层下每隔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为3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
①土工格栅铺设前,先按幅宽在铺装层划出白线,然后用铁钉固定格栅的端部(每米宽用钉8根,均匀距离固定)。
②固定好格栅端部后,用人工缓缓向前拉铺,每铺10m长进行人工拉紧和调直一次,直至一卷格栅铺完,在铺下一卷,操作同前。
土工格栅受力方向采用塑料扣进行等强度连接。
③铺完一卷后,用压路机从起始点开始向前进方向碾压一遍即可。
④以卷长为单位作为铺设的段长,在应铺格栅的段长内铺满以后,再整体检查一次铺筑质量,然后接着铺筑下一段。
下一段铺设时,格栅与格栅纵向搭接长
度为30cm,并用铁钉固定后继续向前进方向铺设第二段。
⑺铺筑第二层及第三层改良土
第二层及第三层改良土的铺筑方法与第一层相同。
4.3.试验方法
⑴虚铺厚度及碾压工艺控制:
第一层:虚铺厚度按36cm控制,碾压时,静压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弱振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再弱振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再静压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
检测结果显示,静压1遍,弱振碾压2遍后即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再静压1遍。
第二层:虚铺厚度按36cm控制,碾压时,静压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弱振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再弱振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再静压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
检测结果显示,静压1遍,弱振碾压2遍后即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再静压1遍。
第三层:虚铺厚度也按36cm控制,碾压时,静压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弱振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再弱振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再静压1遍,检测压实系数K为。
检测结果显示,静压1遍,弱振碾压2遍后即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再静压1遍。
将以上结果进行总结对比,确定最优虚铺厚度为36cm,碾压遍数按静压1遍,弱振2遍,再静压1遍控制。
⑵虚铺系数测量
在每层改良土填筑前、虚铺后、碾压后,分别测量所在断面地面高程、虚铺后高程、压实后高程,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一个横断面,每断面测量4点,分别为:距路基两侧改良土填筑边缘2m处各一点,路基中心线两侧1m处各一点。
同时做好记录,以便计算改良土的虚铺系数。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改良土的虚铺系数为。
5.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5.1.质量检测指标
改良土压实标准应满足基床以下路堤压实系数K≥;基床底层压实系数K≥。
5.2.检测方法及频率
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左、右距
路基两侧改良土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改良土填层掺料剂量检验3处,左、中、右各一处;抽样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3处,同一连续作业区左、中、右各一处。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及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
改良土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表路基改良土填筑允许的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表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通过在改DK87+ ~改DK87+500段路基改良土填筑的工艺性试验,使我们充分地了解了路基改良土填筑的施工工艺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检验了我们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准备的可靠性、施工组织的合理性,并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数,改良土填筑工艺参数见下表。
表6-1 改良土填筑工艺参数表
附件一试验检测报告附件二压实系数测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