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 (2)

合集下载

下学期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卷

下学期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卷

量风市然必阳光实验学校二中2021—2021下学期高二6月月考物理1、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值100分;2、试卷中用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一、多项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有多个正确选项,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2、如下图,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3、物体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小.B. 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C. 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不断增大.D.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为零.面为14圆5、在固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下图。

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

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O2乙甲O1F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D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不变6、两个共点力F 1、F 2互相垂直,其合力为F ,F 1与F 间的夹角为α,F 2与F 间的夹角为β,如下图.假设保持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而改变F 1时,对于F 2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保持α不变而减小F 1,那么β变小,F 2变大B .假设保持α不变而减小F 1,那么β变大,F 2变小C .假设保持F 1的大小不变而减小α,那么β变小,F 2变小D .假设保持F 1的大小不变而减小α,那么β变小,F 2变大7、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0N 和15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0m/s 2B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 2C .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 2D .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 2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 2=2t 1,那么:A.在t 1 时刻乙物体在前,甲物体在后B.乙的加速度比甲大C.在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在t 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9、为了平安,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的距离,这是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时间里,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停下的时间内,也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中列出了在不同速度下的反距离和制动距离的数据,根据分析计算,表中未给出的数据X 、Y 是:A .X=40,Y=24B .X=45,Y=24C .X=50,Y=22D .X=60,Y=2210、一小物体以一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 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c 为ab 的中点,物体由a 到第一次经过c 用的时间为t 0,那么它从c 经b 再返回c 所需的时间为:A. t 0B. 0)12(t -C. 0)122(t +D. 0)12(2t +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表,否那么不予计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βF 1 F 2Fα速度m/s 反距离m制动距离m10 12 20 15 18 X 20 Y 80答案二、题〔共9分〕11.〔1〕“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具体测算加速度前的主要步骤有:A. 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B. 将打点计时器固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C. 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放开小车;D.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F. 把纸带固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以上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选出的纸带如下图,图中共有0—6七个记数点,每两个记数点间有4个记时点,从纸带分析可以求得的加速度a= 米/秒2.打第四号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高二下学期4月份月考物理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闭合回路所在区域的磁场变化时,回路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跟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详解】A.当闭合回路所在区域的磁场变化时,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一定变化,回路中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B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不是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B错误,C正确;D.当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跟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楞次定律,图A中感应电流应该与图示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图B中直导线右侧磁场向里,线圈向右运动时,产生与图示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选项B错误;图C中磁铁向右运动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由右手定则可知,图D中感应电流方向与图中相同,D正确;故选D.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电梯坠落的应急安全装置,在电梯挂厢上安装永久磁铁,并在电梯井壁上铺设线圈,可在电梯突然坠落时减小伤害,当电梯坠落至永久磁铁在图示位置时()A.闭合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相反B.该安全装置可使电梯停在空中C.只有闭合线圈A在阻碍电梯下落D.只有闭合线圈B在阻碍电梯下落【答案】A【解析】【详解】B.若电梯突然坠落,闭合线圈A、B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将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会阻碍永久磁铁的相对运动,可起到应急避险作用,但不能阻止永久磁铁的运动,故B 错误;A.当电梯坠落至永久磁铁在题图所示位置时,闭合线圈A中向上的磁场减弱,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是逆时针方向,闭合线圈B中向上的磁场增强,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是顺时针方向,可知闭合线圈A与B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故A正确;CD.结合A项的分析可知,当电梯坠落至永久磁铁在题图所示位置时,闭合线圈A、B都在阻碍电梯下落,故CD错误。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物理试题2 (2)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高二全册物理试题2 (2)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实验室可以做“声波碎杯”的实验.用手指轻弹一只酒杯,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测得这声音的频率为500HZ.将这只酒杯放在两只大功率的声波发生器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调整其发出的声波,就能使酒杯碎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操作人员一定是把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调到很大B.操作人员可能是使声波发生器发出了频率很高的超声波C.操作人员一定是同时增大了声波发生器发出声波的频率和功率D.操作人员只须将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频率调到500Hz2.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θ1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入射角θ1有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角B.欲使折射角θ2=30°,应以θ1=45°角入射C.当入射角θ1增大到临界角时,界面上能出现全反射D.光线进入介质后频率一定不发生变化3.有一个正在摆动的秒摆(周期为2s),在t=0时正通过平衡位置向右运动,当t=1.7s时,摆球的运动是()A.正向左作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增加B.正向左作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减少C.正向右作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增加D.正向右作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减少4.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嵌入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

一质量为0.02 kg的金属环在该平面内以大小v0=2 m/s、方向与电流方向成60°角的初速度滑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环最终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某处B.金属环最终沿垂直导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金属环受安培力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D.金属环中产生的电能等于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5. △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 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 棱镜内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C.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D. 若a光为绿色光,则b光可能为橙色光6、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

2021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零的质点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加速度不为零之前,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某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东,且做直线运动,则该质点一定在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D.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变化2.质量为M的原子核,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v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时,剩余部分的速度为()A.mv/(M+m) B.- mv/(M+m)C.mv/(M—m) D.- mv/(M—m)3.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4.当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 )(B)粒子5.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4.90 m/s2B.-4.90 m/s2C.2.45 m/s2D.-2.45 m/s26.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

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A.β射线B.α射线C.x射线D.γ射线7.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 粒子散射现象8.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转时,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具有粒子性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9.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10.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

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C.N变小,f不变 D.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对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3.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号电荷,要使两板间的电压加倍,而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半,可以采用的办法有()A.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B.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C.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D.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4.将内阻为0.5Ω的电池组用电阻为0.75Ω的导线,与标有“6V,7.2W”的小灯泡串联,就可以使这个小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知,所用电池组的电动势是()A.6 V B.7.5V C.9V D.10.5V5.如图所示,在示波管下方有一根水平放置的通电直电线,则示波管中的电子束将()A.向上偏转B.向下偏转 C.向纸外偏转 D.向纸里偏转6.如图所示,甲的线圈为50匝,它的两端点a、b与内阻很大的电压表相连,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a、b两点的电势高低与电压表的读数为()A.U a>U b,20 V B.U a>U b,10 VC.U a<U b,20 V D.U a<U b,10 V7.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8.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则()A.在A和C时刻线圈平面和磁场垂直B.在B和D时刻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C.从A时刻到B时刻线圈转动的角度为πradD.若从0时刻到D时刻经历的时间为0.02s ,则该交变电流在1.0s的时间内方向会改变100次9.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 s.B.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 = t3 s时,两物体相距s1 m10.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地(引力常量G为已知)()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B.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 2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3和运行周期T3D.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411.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卷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卷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6月份月考试题本试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卷Ⅰ(选择题,共52分)一 选择题.以下各题中每一小题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或不答的得0分.共13个小题.1.物体受力情况分析,下列符合事实的是( )A .人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前轮受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的摩擦力向前B .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离开手后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力作用C .软绳拉力的方向必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相互作用的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同时存在弹力2.一根质量可以不计的细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现把重力G=F 的重物通过光滑轻质小钩挂在细线上,两手握住细线的两端,开始时两手并拢,然后沿水平方向慢慢地分开.为了不使细线被拉断,两段细线之间的夹角不能大于( )A .600 B.900 C.1200 D.1503.如图所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共点力合力为零,若其中F 2、F 3、F 4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F 1逆时针方向转过900,而大小保持不变,则此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2F 1 B .2F 2 C .F 1 D .22F 1 4.如图,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着一个斜面体,斜面体上一个物体正在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关于斜面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斜面体所受合力为零B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斜面体的重力C .斜面体没有相对地面滑动的趋势D .斜面体有相对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5.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0)的倾斜轻绳a 和水平轻绳b 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 的拉力为F 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 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 的拉力变为F 2,再经过θ角固定,绳b 的拉力变为F 3,如图所示,则( ) A.F 1= F 3>F 2 B.F 1<F 2<F 3 C.F 1= F 3<F 2 D.F 1=F 2<F 36.欲使在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静止,如图所示,可采用的方法是( )A.在物体上叠放一重物B.对物体施一垂直于斜面的力C.对物体施一竖直向下的力D.增大斜面的倾角7.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体物块,并且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匀速运动。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

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月2日 试卷总分:100分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8分)1.关于近代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测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B .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C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 .爱因斯坦在玻尔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2.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针对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382349290U Th+X → ②2351144899205636U n Ba Kr 3M +→++③9210415Be+H B+K → ④14417728N+He O Y →+A .核反应方程①是重核裂变,X 是α粒子B .核反应方程②是重核裂变,M 是中子C .核反应方程③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K 是电子D .核反应方程④人工核转变方程,Y 是中子3.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B .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 .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是制造不出来的4.A 、B 二分子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若将 A 分子固定,B 分子向 A 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关于分子力做功及分子势能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力始终对B 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B. B 分子始终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不断增大C .B 分子先克服分子力做功,而后分子力对 B 做正功,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分子力先对 B 做正功,而后 B 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5.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 点,在B 、C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高二物理6月月考(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高二物理6月月考(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期末)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6题单选,7-10题多选)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的规律B. 原子核的结合能是组成原子核的所有核子的能量总和C. 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出的射线就是电子流,该电子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后辐射出来的D. 镭226衰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也就是说,100个镭226核经过1620年后一定还剩下50个镭226没有发生衰变【答案】A【解析】在所有核反应中,都遵从“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的规律,选项A正确;原子核的结合能是核反应前后有质量亏损,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B错误;β衰变中生成的电子是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C错误;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来讲是没有意义的,D错误.故选A.2. 某自行车轮胎的容积为V,里面已有压强为P0的空气,现在要使轮胎内的气压增大到P,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轮胎容积保持不变,则还要向轮胎充入温度相同,压强也是P0,体积为()的空气A. B. C. D.【答案】C...............3. 某驾驶员发现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高于清晨时的,且车胎体积增大,若这段时间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A. 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B. 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C. 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 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答案】D【解析】对车胎内的理想气体分析知,体积增大为气体为外做功,内能只有动能,而动能的标志为温度,故中午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选D。

【考点定位】理想气体的性质、功和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视频4.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3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不相连)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 A:P B=3:1B.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 A:V B=3:1C. 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 KA:E KB=1:3D. 剪断细绳到两滑块脱离过程中,弹簧对A、B两滑块做功之比W A:W B=1:1【答案】C【解析】解:A、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在两滑块刚好脱离弹簧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p A﹣p B=0,则:p A:p B=1:1,故A错误;B、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 A﹣mv B=0,解得:v A:v B=1:3,故B错误;C、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 kA:E kB=:=1:3,故C正确;D、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等于两滑块动能之比,弹簧对A、B两滑块做功之比:W A:W B=E kA:E kB=1: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比较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就要把这个量用已知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5. 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芗城中学15-16学年(下)6月月考物理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填空题:(1-6单选,24分,7-10多选,24分,共48分)
1、电磁波包含了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
B.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紫外线
C.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红外线
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
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3、部队经过桥梁时,规定不许齐步走,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对桥的压力B.减小对桥的冲量
C.避免使桥发生共振D.使桥受到的压力更为均匀
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5、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上,经两次折射后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则下列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6、一单摆做小角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B.t2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C.t3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D.t4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7、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θ1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入射角θ1有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0角
θ1 B.欲使折射角θ2=300,应以θ1=450角入射
C.这种玻璃全反射的临界角是450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8、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
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
C.声波是纵波
D .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
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挂重为300N 的物体A ,伸长了3cm ,再挂上重为200N 的物体B 时又伸长了2cm ,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若将连接A 、B 两物体的细绳烧断,使 A 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最大回复办为300N B .最大回复力为200N C .振幅为5cm D .振幅为2cm
10、图(a )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 时的波形图,图(b )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 是平衡位置为x=2m 的质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波速为0.5m/s
B .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 .0~2s 时间内,P 运动的路程为8cm
D .0~2s 时间内,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
A B
图a
图b
二、填空、实验题:(18分)
11、如图1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______ mm;如图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______ mm.
1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着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刻度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很小时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 ;
E.用公式g= 计算重力加速度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小明同学应在小球经过 ______ (选填“释放位置”或“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②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 (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13、如图所示,截取圆饼状玻璃砖圆心角∠ΑOB=60°的一部分,侧面OΑ、OB
及ΑB皆平整光滑,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从侧面OΑ射入,光线折射
后恰好平行于OB,经过M点的光线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
该光束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为_________。

三、计算题:(10+10+14=34分)
14、当一束频率1.5×1015Hz光线射入折射率为2的介质时,速度变为多大?波长多大?
15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半球形玻璃砖上,该束光线的边界分别为a
和b.已知玻璃砖半径为R,折射率为,如图所示,下边界a处光线恰
好沿半径方向,在O点恰好发生全反射.求:
(1)玻璃砖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2)光束ab在玻璃砖底产生的两个光斑的距离OB.
16、如图12-2-11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 s后的波形图.
(1)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若波速是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A
D
C
A
B
D
ABC
BC
BD
AC
11、91.60mm 10.294mm 12、平衡位置 偏小 13、不能 1.732
14、1.5*108m/s 1*10-7m 15、450 √3R/3
16、解析:(1)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 Δx =(n +34)λ=(n +3
4)×4 m (n =0,1,2,3,…)
所以可能距离为3 m 、7 m 、11 m …
(2)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求周期根据Δt =(n +1
4
)T
得T =4Δt 4n +1=0.8
4n +1
s (n =0.1,2,3,…) 在所有的可能周期中,n =0时周期最大,即最
大为0.8 s.
(3)波在0.2 s 内传播的距离Δx =v Δt =7 m
传播的波长数n =Δx λ=134,可见波形图平移了3
4λ的距离.由题图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答案:(1)4(n +3
4)m (n =0,1,2,3,…) (2)0.8 s
(3)沿x 轴负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