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PPT精品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1-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3)时间条件
时间条件即燃料在燃烧室中的停留时间。燃料 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时间。
(4)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
一般取决于空气的湍流度。若混合不充分, 部分燃料在富燃条件下燃烧,将产生较多未燃尽物 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完全燃烧需要的条件
2.1.1 固体燃料的燃烧
煤的燃烧 在燃烧器中,煤主要以煤粉或块状固体形式燃 烧。 a.煤粉燃烧 煤粉的燃烧受到两种形式的控制:同相燃烧和 异相燃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同相燃烧
燃料中挥发性组分首先被蒸 馏,与空气扩散混合,达到着火 点后迅速燃烧,称为同相燃烧。
异相燃烧
煤粉挥发后残留的固定 碳与空气反应,以固态燃 烧,称为异相燃烧。
图4 煤的同相燃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b.煤块燃烧
煤块燃烧则是将块状固体置于炉栅上或随炉栅 移动而燃烧。右图是上部加煤的层燃炉结构示意图。
图6 煤块的燃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2.1.2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燃烧
a.液体燃料的燃烧
燃料油的燃烧过程包括: 燃料油的雾化、油雾粒子中可燃物的蒸发与扩散, 以及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燃烧,燃烧状态受蒸发过程 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b.气体燃料的燃烧
燃烧过程包括气体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可燃 气的加热与着火、燃烧反应三个阶段。燃烧状态 受空气的扩散和混合过程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小结:
1.煤的挥发分以气态燃烧,称为固相燃烧; 2.煤中的固定碳以固态燃烧,称为异相燃烧; 3.煤的燃烧速率取决于氧气向表面的扩散速率; 4.液体燃料以气态形式燃烧,燃烧过程受蒸发 过程控制 5.气体燃料最易燃烧,燃烧过程受空气的扩散 和混合控制
《环境化学》第二章.ppt

平流层 -56 -2 17 55 O3
中层
-2 -92 55 85 O2+、NO+
热层
-92 1200 85 500 O2+、NO+、NO+
大气稳定度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 污染物在大气的迁移是指由污染源排放 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 和分散的过程。
• 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2)天气形势和地理形势的影响
(随时间累积) 5~10a
(随时间累积) 107a
(随时间累积) (随时间累积)
4~7a 0.2~0.5a
4~8a 2.5~4a 0.3~2a 0.5~4d 2~4d 5~6d 8~11d
性质
永 久 性 气不 体可
变 成 半分 永 久 气 体
可 变 成 分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
主要 N2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2)污染物体积与气样总体积的比值(体 积—体积浓度),常用单位为ppm或 ppb。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
ppm系指在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有害气体或蒸 气的体积数,表示百万分之一;ppb是ppm的 1/1000。
大气中污 染物的转
化
第三节 大气中重要的光 化学反应
自由基化学基础
• 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 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 人为源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 产生的污染物。
(1)工业污染源 (2)交通污染源 (3)农业污染源 (4)居民生活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组成分类
• 使大气产生污染的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物理状态
形成过程 化学组成
大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2章精品课件

反应实例ΔH ΔS ΔG = Δ HT Δ S正反应的自 发性
① H2(g) + Cl2(g) = 2HCl(g) — +
—
自发(任何温 度)
②2CO(g) = 2C (s) + O2(g) + ③CaCO3(s)=CaO(s)+CO2(s) + ④N2(g) + 3H2(g) =2NH3(g) —
-635.09
Sm (298.15 K)/(J. mol-1 . K-1) 92.9
39.75
r Hm (298.15 K) = B f Hm,B (298.15 K)
-393.509 213.74
B
={(-635.09)+(-393.509)-(-1206.92)} kJ.mol-1
= 178.32 kJ.mol-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0
2. ΔrGm与r Gm ө的关系
热力学等温方程式:
rG m (T r)G m (T R)lT n
B
(pB )B p
R=8.314J.K-1.mol-1; pθ=100 kP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任一反应: aA(g)+ bB(g) = gG(g) +dD
大家好
1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本章主要内容
一. 化学反应的方向 二. 化学平衡 三. 化学反应速率 *四. 大气污染及其控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污染物 卤氧 化合物
颗粒物
主要成分
氟利昂
除气体外 的固体、 液体和溶 胶
主要来源
制冷剂、发泡 剂、溶剂、火箭 的燃料
矿物燃料燃烧、 汽车尾气、采 矿、建材、冶金 等工业企业和人 类的农耕活动
危害 造成臭氧层空洞
被人类吸入,可 引发多种疾病
(2018 年 安 徽 省 蚌 埠 市 教 学 质 量检查)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 题。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1) 原 因 : 由 于 自 然 或 人 为 原 因 , 大 气 圈 中 的 _原__有__成__分____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 _有__毒__有__害___的物质。
(2)结果:大气质量 __恶__化____。 (3)危害:影响了原有的 ____生__态__平__衡__,严重威胁着人体 健康和正常的 ____工__农__业生产,并对 _____建__筑_及物各种设备、
大气污染防治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氮氧化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你所学知识,列举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几种措 施。 【思维导图】
【答案】(1)氮氧化物含量低的城市分布在沿海,含量高的 城市分布在内陆。 (2)制定法律法规,加强交通管理,大力开 展宣传教育,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推广 使用清洁能源等。
【思维导图】
【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2)二氧化硫:12月份或1月份;原因:冬季燃煤取暖。可 吸入颗粒物:4月份;原因:春季沙尘天气较多。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及危害过程:
2.酸雨
含义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 成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 到地面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燃料是指用以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 燃料是指用以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主要是 含碳物质或碳氢化合物,如煤、焦炭、木柴、石油、 含碳物质或碳氢化合物,如煤、焦炭、木柴、石油、 天然气、发生炉煤气等。 天然气、发生炉煤气等。 一、燃料的分类
按获得方法分 按物态分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天然燃料 木柴、煤、油页岩 木柴、 石油 天然气 人工燃料 木炭、焦炭、煤粉等 木炭、焦炭、 汽油、煤油、柴油、 汽油、煤油、柴油、 重油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 气、焦炉煤气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烟尘、NOx和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烟尘、NOx和 SO2源于燃料燃烧 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 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如何控制燃烧过程, 如何控制燃烧过程,以便减少污染物 的排放量。 的排放量。
第一节 燃料的性质
mf m a 114 114 = = 12.5(32 + 3.78 × 28) 1723 = 0.0662 s
气体组成通常以摩尔百分比表示,它不随气体温度和压力变化。 气体组成通常以摩尔百分比表示,它不随气体温度和压力变化。 燃烧产物的总摩尔数为8 47.25=64.25,因此烟气组成为: 燃烧产物的总摩尔数为8+9+47.25=64.25,因此烟气组成为:
3、煤的元素分析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 硫和氧的含量 的含量。 碳、氢、氮、硫和氧的含量。 碳和氢: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CO 碳和氢: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CO2和H2O的生成量测定 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碱液吸收, 氮: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碱液吸收, 滴定 与氧化镁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反应, 硫:与氧化镁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反应,S 定 SO42-,滴
按获得方法分 按物态分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天然燃料 木柴、煤、油页岩 木柴、 石油 天然气 人工燃料 木炭、焦炭、煤粉等 木炭、焦炭、 汽油、煤油、柴油、 汽油、煤油、柴油、 重油 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 气、焦炉煤气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本章主要内容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烟尘、NOx和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烟尘、NOx和 SO2源于燃料燃烧 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 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如何控制燃烧过程, 如何控制燃烧过程,以便减少污染物 的排放量。 的排放量。
第一节 燃料的性质
mf m a 114 114 = = 12.5(32 + 3.78 × 28) 1723 = 0.0662 s
气体组成通常以摩尔百分比表示,它不随气体温度和压力变化。 气体组成通常以摩尔百分比表示,它不随气体温度和压力变化。 燃烧产物的总摩尔数为8 47.25=64.25,因此烟气组成为: 燃烧产物的总摩尔数为8+9+47.25=64.25,因此烟气组成为:
3、煤的元素分析
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 硫和氧的含量 的含量。 碳、氢、氮、硫和氧的含量。 碳和氢: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CO 碳和氢:通过燃烧后分析尾气中CO2和H2O的生成量测定 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碱液吸收, 氮: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煤中的氮转化为氨,碱液吸收, 滴定 与氧化镁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反应, 硫:与氧化镁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反应,S 定 SO42-,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烧与大气污染

例 2-5 : 已知某电厂烟气温度为 473K, 压力为 已知某电厂烟气温度为473 K
解:(1)污染物排放的质量流量为: 污染物排放的质量流量为:
22 . 7 Kg 60 min h t × × 24 × = 32 . 7 t / d min h d 1000 Kg
(2)测定条件下的干空气量为: 测定条件下的干空气量为:
第2章燃烧与大气污染(2) 章燃烧与大气污染(2)
教学内容
§1燃料的性质 §2燃料燃烧过程 §3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计算 §4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形成 §5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 §6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
§3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一.烟气体积计算 1. 理论烟气体积
在理论空气量下, 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 表示, 烟气成分主要是CO 为理论烟气体积。 为理论烟气体积 。 以 Vfg0 表示 , 烟气成分主要是 CO2 、 SO2、N2和水蒸气。 和水蒸气。 干烟气:除水蒸气以外的成分称为干烟气; 干烟气:除水蒸气以外的成分称为干烟气; 湿烟气: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 湿烟气: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
1.648 × 100 = 13.69% 12.04
9 6 . 9 3 Kpa, 湿 烟 气 量 Q=10400m3/min, 含 水 汽 Q=10400m /min, 6 . 25 % ( 体积 ) , 奥萨特仪分析结果是 : CO2 占 25% 体积) 奥萨特仪分析结果是: 10.7%, O2占 8.2%, 不含 CO,污染物排放的质量 10. 不含CO, 流量为22. kg/min。 流量为22.7kg/min。 污染物排放的质量速率( t/d表示 表示) (1) 污染物排放的质量速率(以t/d表示) (2) 污染物在烟气中浓度 (3) 烟气中空气过剩系数 校正至空气过剩系数α (4)校正至空气过剩系数α=1.4时污染物在烟气 中的浓度。 中的浓度。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4.下列环境问题,哪一种是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北京近年公共交通不断改为清洁
燃烧车,它使用的是哪一种?其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A.地表水污染
汽油
B.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大 柴油
C.光化学烟雾
天然气
D.全球气候变暖
煤油
【解析】选C。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光化学烟雾;北京近年公共交通不断
改为清洁燃烧车,使用的是天然气。
2.主要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思考】能够吸入鼻子里的都是可吸入颗粒物吗? 提示:不都是。经过鼻子的过滤作用,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进入气管和 肺部,这些才是可吸入颗粒物,或表示为PM10。
(2)酸雨。 ①酸雨的概念、污染物和污染源。
②危害。
方面
主要内容
水生生 态
使河湖水_酸___化_,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2.下列措施对广东省防治酸雨不起积极作用的是 ( )
A.西气东输
B.兴建小水电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D.酸性土壤改良
【解析】选D。酸性土壤与酸雨无关。
3.大气中尘埃物质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 ) A.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 C.影响太空中的航天器 D.促进云雨的形成 【解析】选C。大气中尘埃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人 类的呼吸道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大气中尘埃物质会反射太阳辐射,一定程度上降 低地面温度;大气中尘埃物质是降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大气中的尘埃物质不 会对太空中的航天器的飞行和运转造成影响。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
【解析】第(1)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中伴有的硫随着煤 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在水凝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 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我国 的酸雨属于硫酸型酸雨。第(2)题,酸雨会危害土壤和植物,改变土壤结构,导致 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酸雨能使 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 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酸雨对人类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呼吸方面的 问题。酸雨间接的影响就是它会溶解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 组织吸收后,人类吃下这些东西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酸雨能危害人类的 健康。
大气污染的治理ppt课件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国发〔2013〕37号。
17
最新课件
3.2.2技术方法
1、烟尘控制技术 2、二氧化硫净化与脱硝技术 3、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18
最新课件
烟尘控制技术
烟尘控制技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能源结构, 减少烟尘产生;第二种是利用除尘设备捕集产生的 烟尘。前者是源头减量,后者是末端治理。
汽车尾气的处理主要是也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改变燃油组分,如 使用无铅汽油、加入添加剂或者使用甲醇汽油等;二是改进发动 机燃烧性能,如改进通、排气系统等;三是尾气净化,使用催化 剂将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另外就是要淘汰旧车,严抓燃油 质量。
22
最新课件
机动车尾气处理
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比例
3.3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1、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3、机动车污染更加突出。 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依旧严峻。
23
最新课件
SO2、PM10、NO2等一次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单一型污染 得到一定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污染物排放
25
最新课件
浓度,ppb(天)
50 年均灰霾天数
40
O3
30
20
10
0 1990
1993
1996
1999
灰霾天数 珠三角 上海
2002 2005
北京 香港 台湾
2008 2011
根据文献整理
统计环境质量好转,居民感官恶化。环境质量 及标准与世界差距较大。
中国城市质量比例,据多年《环境 公报》整理
26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具有不可控的 性质,不与分析。
17
最新课件
3.2.2技术方法
1、烟尘控制技术 2、二氧化硫净化与脱硝技术 3、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18
最新课件
烟尘控制技术
烟尘控制技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能源结构, 减少烟尘产生;第二种是利用除尘设备捕集产生的 烟尘。前者是源头减量,后者是末端治理。
汽车尾气的处理主要是也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改变燃油组分,如 使用无铅汽油、加入添加剂或者使用甲醇汽油等;二是改进发动 机燃烧性能,如改进通、排气系统等;三是尾气净化,使用催化 剂将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另外就是要淘汰旧车,严抓燃油 质量。
22
最新课件
机动车尾气处理
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比例
3.3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1、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 3、机动车污染更加突出。 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依旧严峻。
23
最新课件
SO2、PM10、NO2等一次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单一型污染 得到一定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污染物排放
25
最新课件
浓度,ppb(天)
50 年均灰霾天数
40
O3
30
20
10
0 1990
1993
1996
1999
灰霾天数 珠三角 上海
2002 2005
北京 香港 台湾
2008 2011
根据文献整理
统计环境质量好转,居民感官恶化。环境质量 及标准与世界差距较大。
中国城市质量比例,据多年《环境 公报》整理
26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具有不可控的 性质,不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kg煤生成的烟气成分 烟气量(m3)
CO2 SO2 N2 H2O
1.867 WC 0 .7WS 0.8 WN +0.79V空* 11.2 W H +1.24 W H2O +1.24V空*da
2020/4/8
其中,烟气中的氮气由两部分组成: ➢燃料氮生成的氮气: 0.8 WN ➢空气中的氮气: 0.79V空*
O2
2020/4/8
SO2H2O
A、前控制
分选、洗选
气化
液化
B、中控制
煤炭
CaCO3 1000cCaOCO2
型煤 沥青
CaOSO2 CaSO3
固硫剂
2CaSO3 O2 2CaSO4
循环流化床:煤炭与固硫剂混合均匀后进入燃烧室,
并在其中以流化态进行燃烧。
C、后控制 末端控制
2020/4/8
燃烧过程中NOx的控制
• 煤的元素分析
碳、氢、氮、硫、氧等
• 煤中硫的形态
硫化铁硫、有机硫、硫酸盐硫
2020/4/8
• 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
收到基ar、空气干燥基ad、干燥基d、干燥无灰基daf
ar ad
d daf
A Sty
灰分
C
固定碳
H O N Sr wn ww
挥发分
水分
固体部分(焦碳)
挥发部分
2020/4/8
• 石油:液体燃料,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 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
空气条件 温度条件 时间条件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满足“3T”要求:Temperature、Time、
单位质量的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 需要的空气量。
• 建立燃烧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假定
– 空气仅由氮、氧组成,其中氮79%、氧21%。 – 燃料中的固定态氧可用于燃烧 – 燃料中的硫主要被氧化成SO2(无SO3) – 燃料中的氮主要转化为N2(无NOX)
2020/4/8
过剩空气校正
• 奥氏烟气分析仪
• 当燃烧过程中碳完全燃烧,无CO生成时:
1
O2p
0.264N2P O2p
• 当燃烧过程中碳不完全燃烧,有CO生成时:
1
O2p0.5C2O P
0.26N24P(O2p0.5C2O P)
2020/4/8
2.4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 燃烧过程中SO2的生成与控制 • 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与控制 • 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生成与控制
• 城市固体废弃物 • 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 • 农产物及农村废物 • 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 • 污泥处理厂废物 • 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 • 合成燃料
2020/4/8
• 煤的分类
褐煤、烟煤、无烟煤
• 煤的工业分析
水分(外部水分、内部水分) 灰分(SiO2、Al2O3、Fe2O3、CaO等) 挥发分(氢气、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固定碳
2020/4/8
燃烧过程中SO2的生成与控制
➢ SO2的危害 ➢ 燃烧过程中SO2的形成
气体燃料中S以H2S形式存在 液体燃料中S以有机硫形式存在
固体燃料中S以三种形式存在: (FeS、硫单质、有机硫)
Fe S O2F2eO3SO 2 S O2SO 2 (CH 3CH 2)2S O2H2SH2C2H4C
B、中控制
两个原则:控制空气量 控制温度
过程控制:两段式燃烧 烟气再循环燃烧
C、后控制 末端控制
2020/4/8
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生成与控制
➢ 颗粒物的危害 ➢ 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形成
碳粒子的形成 燃煤烟尘的形成 影响燃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物征的因素 煤质、燃烧方式、烟气流速、炉排和炉膛的热负荷、锅
炉运行负荷及锅炉结构等。
0 0
2020/4/8
1kg煤的需O2量: V O 2 * = 1.867 WC + 0 .7WS + 5.6WH + ( -0.7WO ) 1kg煤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V空* = V O2 * /0.21
设 为空气过剩系数,则1kg煤需要的实际空气量为:
V空 =
V空*
2020/4/8
烟气量计算:
飞灰颗粒组成
<10μm的含量 <20μm 的含量 <44μm的含量 <74μm的含量 <149μm的含量 >149μm的含量
手烧炉排 /% 5 8 30 40 49 51
链条炉 抛煤机炉
/%
/%
7
11
15
23
25
42
38
56
57
73
43
27
煤粉炉 /% 25 49 79 92 98 2
沸腾炉 /% 4 10 20 26 74 26
1kg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为:
V烟= V烟* + ( -1)V空* + 1.24(-1)V空*da
2020/4/8
污染物浓度计算:
• 烟气中SO2的浓度: C SO2=106×2ws/ V烟(mg/m3)
• 烟气中NOX的浓度: CNOX =106×wNOX/ V烟(mg/m3)
• 烟气中灰分的浓度: C 灰=106×w灰×a%/ V烟(mg/m3)
2020/4/8
煤:C、S、N、H、0、H2O、灰分 CO2、SO2、N2、H2O
2020/4/8
2.3煤的燃烧计算
以1kg煤为基准进行燃烧计算:
煤成分 C S N H O
H2O 灰分
含量(kg)
WC WS WN WH WO
W H2O W灰
需O2量(m3) 1.867 WC 0 .7WS
0 5.6WH -0.7WO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燃料的性质 燃料燃烧过程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2020/4/8
2.1 燃料的性质
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能量,且在
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
分类:
固体燃料(煤)
常规燃料 液体燃料(石油)
气体燃料(天燃气)
非常规燃料
2020/4/8
非常规燃料
2020/4/8
(由链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比重:0.78~1.00
比重:发热值 闪点:安全 粘度:温度
• 天燃气:气体燃料。
组成:甲烷85%、乙烷10%、丙烷3%,及其它含碳更高的 碳氢化合物。
2020/4/8
2.2燃料燃烧过程
• 燃烧
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光 和热)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 的氧化物。
➢ 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控制
减小煤炭的粒度 控制良好的燃烧状态(充分燃烧)
2020/4/8
几种燃烧方式的烟尘占灰分比
燃烧方式
手烧炉 链条炉 抛煤机炉(机械风动) 沸腾炉 煤粉炉
占燃料中的灰分/%
15 ~2 0 15 ~ 20 24 ~40 40 ~ 60 75 ~ 85
2020/4/8
几种燃烧方式的烟尘颗粒概况
烟气中的水蒸气由三部分组成:
➢燃料中的氢生成的水蒸气: 11.2 W H ➢燃料自身所含的水蒸气: 1.24 W H2O ➢空气中的水蒸气: 1.24V空*da
(其中, da为空气湿度,单位kg水/m3干空气 )
2020/4/8
1kg煤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为: V烟* = 1.867 WC + 0 .7WS + 0.8 WN +0.79V空* + 11.2 W H +1.24 W H2O +1.24V空*da
➢ NOX的危害 ➢ 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
燃料型NOX: 与燃料中氮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与供氧量成正比
热力型NOX:与温度的关系密切 t﹤1500℃时,热力型NOX生成很少; t﹤1500℃时,热力型NOX生成量显著增加。
2020/4/8
A、前控制
燃煤中的N以环状、链状有机化合物形式存 在,前处理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