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燃烧与大气污染(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件_575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PPT精选文档

染和出渣量
煤中硫的形态
•
有机硫(CxHySz) 硫化物硫(FeS2) 煤中硫 无机硫元素硫(S) 硫酸盐硫(MeSO ) 4
低硫煤中主要是有机硫,约为无机硫的8倍; 高硫煤中主要为无机硫,约为有机硫的3倍
3、煤的成分表 6.43 = 0.057
• The normalized molar 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100 g M 15 . 55 g / mol ( 碳 ) f 6 . 43 mol ( 碳 )
§2-2燃料燃烧过程
2.1.2燃料的化学组成
2.1.2燃料的化学组成
2.1.3煤的分类和组成
• 1、煤的基本分类
• 2、煤的成分分析及分析方式 • 3、煤的成分表示方法
1、煤的基本分类
• 褐煤 最低品味的煤,形成年代最短,热值较低
• 烟煤
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
较强,适宜工业一般应用
• 无烟煤
度。各种燃料的着火温度见表2-4。P38
• 时间条件(Time):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
所需时间 •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Turbulence):燃料与氧充分混合
2.2.2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 1、建立燃烧方程式的假定: 空气组成 20.9%O2和79.1%N2,两者体积比为:N2/ O2 = 3.78 燃料中固定氧可用于燃烧 燃料中硫主要被氧化为 SO2 不考虑NOX的生成,燃料中的N在燃烧时转化为N2 燃料的化学式为CxHySzOw
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及其组成的相互关系
2.1.4燃料组成的表示方法:CxHySzOwNv
《大气污染物控制工程》燃烧与大气污染

1.硫的氧化机理
H2S的氧化
O H 2S SO H 2 (1) SO O2 SO2 O (2) O H 2S OH SH (3) H 2 O OH H (4) H O2 OH O (5) OH H 2 H 2O H (6)
Cd + H d +Od + Nd + S d + Ad =100%
干燥无灰基: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
Cdaf + H daf + Odaf + N daf + S daf = 100%
三、煤的性质 3、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
ar ad d daf
A Sly 灰分
C 固定碳
固体部分 (焦炭)
二、燃烧过程计算
【例题】已知某种烟煤的质量组分为:水分3.06%;灰分占干燥 基的 21.32%;可燃分的元素组成为:C 84.54%,H 4.84%,O 8.04%,N 1.26%,S 1.32%。已知空气过剩系数为1.1,入口空气温度为298K,压力 1 atm,出口烟气温度为450K,压力1atm。 (1)求每千克煤燃烧所需的实 际空气量; (2)求每千克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3)求烟气中水蒸气和二 氧化硫体积分数。
H O N Sr Wn Ww
挥发分
水分
挥发部分
三、煤的性质 3、煤的成分的表示方法
ar ad d daf
A Sly 灰分
C 固定碳
固体部分 (焦炭)
H O N Sr Wn Ww
挥发分
水分
挥发部分
四、石油的组成与性质
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
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第02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2

Hg对人的肾和神经系统有危害 对人的肾和神经系统有危害 煤碳燃烧是Hg的一大来源 煤碳燃烧是 的一大来源 煤中Hg的析出率与燃烧条件有关 煤中 的析出率与燃烧条件有关 燃烧温度>900oC时,析出率 燃烧温度 时 析出率>90% % 还原性气氛的析出率低于氧化性气氛 Hg排放控制是燃煤污染控制的新课题之一 排放控制是燃煤污染控制的新课题之一
煤粉燃烧过程
碳表面的燃烧产物为CO,它扩散离开表面并与 碳表面的燃烧产物为 ,它扩散离开表面并与O2反应 灰 层 外扩散
碳层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煤粉燃烧过程
理论上碳与氧的摩尔比近1.0时最易形成黑烟 时最易形成黑烟 理论上碳与氧的摩尔比近
2 CmHn + αO2 → 2αCO + H2 + (m − 2α )Cs n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Ⅲ时段火电厂各烟囱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时段火电厂各烟囱SO
燃料收到基硫分 (%) 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mg/m3) ≤1.0 2100 >1.0 1200
第Ⅲ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时段的火电厂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锅炉额定蒸发量 煤粉锅炉 液态排渣 ≥1000t/h 1000 固态排渣 650
Laminar transition developed turbulent
height Jet velocity
1. 碳粒子的生成
乙炔火焰中生碳反应过程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烟尘: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包括: 烟尘: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包括:
黑烟: 黑烟:未燃尽的碳粒 飞灰: 飞灰:不可燃矿物质微粒
2. 燃煤烟尘的形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0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未 来展望
新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
高效低耗技术
研发更高效、低能耗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新型吸附剂和催化剂
研究新型的吸附剂和催化剂,以提高大气污染物的去 除效率。
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大气污 染的智能监测与控制。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与策略
脱硫技术
采用湿法、半干法或干法 脱硫技术,去除烟气中的 二氧化硫。
脱硝技术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选 择性非催化还原等方法, 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0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 践
工业污染源控制
工业污染源控制概述
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 源之一,控制工业污染源是改
善空气质量的关键措施。
工业废气处理技术
针对不同废气成分和排放特点 ,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如吸 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
由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需要打破行 政区域限制,实施区域联防联控。
建立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污染物 浓度和气象条件,发布预警信息。
区域大气污染减排目标设定与考 核
制定区域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地区和重点 企业,对减排效果进行考核和奖惩。
区域大气污染政策协同与执法监 督
加强政策协同和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各项 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尾气催化转化器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转化为无害物质,是治理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手段 之一。不同类型的催化转化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 机动车,具有较高的治理效果。
尾气遥感监测技术
利用光谱分析等遥感技术,对机动车尾气进行实 时监测,及时发现超标排放车辆。该技术具有监 测范围广、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但设备成本 较高。
大气污染控制第二章

燃烧热值低,不能制炭。干燥后:C含量 60—75%,O2含量20—25%。
13
1.煤的分类:
(2)烟煤:形成历史较褐煤长。黑色,外形有
可见条纹。 ➢ 挥发分20—45%,C 75—90%。成焦性较
强,氧含量低,水分及灰分含量不高,适宜工 业使用。
(3)无烟煤:碳含量最高,煤化时间最长的
➢ 燃料中固定氧可用于燃烧 ➢ 燃料中硫主要被氧化为 SO2 ➢ 不考虑热力型NOX的生成 ➢ 燃料中的N在燃烧时转化为N2 ➢ 燃料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SzOw
43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 燃烧方程式:
CxH
y S zOw
x
y 4
z
w 2
O2
3.78
x
y 4
z
w 2
N2
xCO2
y 2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1时21分28秒 13:21: 2819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 1时21分28秒 下午1时21分 13:21: 2820. 11.19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920.11.1913:2113:21:2813:21:28Nov- 20
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
11
§1燃料的性质
一、煤 煤: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聚集体。主要可燃
成分是C、H及少量O2、N2、S等一起构 成的有机聚合物。 ➢煤中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含量因种类、 产地不同而异。
12
1.煤的分类:
按基于沉积年代的分类法分为褐煤、烟煤、 无烟煤。 (1)褐煤:是由泥煤形成的初始煤化物, 是煤中等级最低的一类,形成年代最短。 呈黑色、褐色、泥土色,象木材结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精品PPT课件

烟煤
形成年代较褐煤长,碳含量75%~90%。成焦性较强,适宜工业一 般应用
无烟煤
❖ 煤化时间最长,含碳量最高(高于93%),成焦性差,发热量大
❖ 煤的详细分类
❖ 煤的成分分析
工业分析( proximate analysis )
测定煤中水分、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是 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 氢:是燃料中发热量最高的元素。固体燃料中氢的含量为 2%~10%,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1 kg氢完全燃烧时能放出 120500 kJ的热量。
❖ 氧:氧在燃料中与碳和氢生成化合物,降低了燃料的发热量
❖ 氮:燃料中含氮量很少,一般为0.5%~1.5%
❖ 硫:以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前两 种能放出热量,称之为挥发硫。硫燃烧生成产物为SO2和SO3, 其中SO2占95%以上。
O
5.90 16 = 0.369 6.43 = 0.057
ash
7.9
6.43 = 1.23 g/molC
❖ The normalized molar composition:CH0.808N0.013S0.013O0.057 M f 6 1 . 0 4 0 3 m o l ( g 碳 ) 1 5 . 5 5 m o l ( g 碳 )
❖ 水分:水分的存在使燃料中可燃成分相对地减少。煤中水 分由表面水分(外部水分)和吸附水分(内部水分)组成。 外部水分可以靠自然干燥方法除去。内部水分要放在干燥 箱中加热到102~105C,保持2h后才能除掉。
❖ 灰分:是燃料中不可燃矿物质,为燃料中有害成分。
4.煤的分类和组成
❖ 煤的基本分类
褐煤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章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在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城市,烟尘、NOx和SO2等主要是由燃料燃烧产生的。
本章侧重介绍燃料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污染物的生成机理、以及如何控制燃烧过程,以便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第一节燃料的性质(请同学们列举哪些是燃料并做总结)定义: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
燃料是指用以生产产生热量或动力的可燃性物质。
可分为常规燃料和非常规燃料。
常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非常规燃料:除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燃料外,所有可燃性物质都包括在非常规燃料之列;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等。
燃料按物理状态可分为:(1) 气体燃料:气体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迅速,其燃烧状态可基本上由空气与燃料的扩散或混合所控制。
(2) 液体燃料:液体燃料也是以气态形式燃烧,因此它的燃烧速度受其蒸发过程控制。
(3) 固体激料:固体燃料的燃烧则受以下二种现象控制:燃料中挥发性组分被蒸馏后以气态燃烧,而遗留下来的固定碳则以固态燃烧,后者的速率由氧向固体表面的扩散控制。
燃料的性质影响燃烧设备设计和各种操作条件,也影响大气污染物的形成和排放,所以接下来对常规燃料及非常规燃料做一简要介绍。
一、煤煤是最重要的固体燃料,它是一种复杂的物质聚集体,主要是由植物的部分分解和变质而形成的。
煤的可燃成分主要是由碳、氢及少量氧、氮和硫等一起构成的有机聚合物。
煤中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含量,因煤的种类和产地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下面对煤的分类做一介绍。
1.煤的分类:我们知道,煤是由植物做在高压覆盖和较高温度条件下经过长期过程形成的,不同的植物及其不同覆盖时间即腐蚀程度会形成不同的煤。
(我们把植物原料变成煤的过程称为“煤化”过程)根据“煤化”程度,桨煤分成以下三大类:(1)褐煤:褐煤是由泥煤形成的初始煤化物。
是煤中等级最低的一类,形成年代最短。
呈黑色、褐色或泥土色,其结构类似木材。
水分和灰分含量都较高,燃烧热值较低。
大气 第2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TiO2 Na2OK2O
SO3
含量% 0.3-4 0.5-2.5 1-4 0.1-12
12
煤的结构模型
13
3.煤的元素分析及成分表示方法
煤中主要成分包括:碳、氧、氮、硫等元素。 常用的基准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
基四种。 ☆
14
☆收到基(ar-as received)
以全部灰分和水分的燃料作为100%成分。 各收到基成分的总和用下式表示:
9.8 7 3 (3 .7 8 1 )4.6m 7 3/k o重 g l 油
即 46.67 31 2.0 4 2 010 .4 0m 7N 3/k重 g 油
37
三、热化学关系式 1.发热量
☆ 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变化, 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下 (通常为298K和1atm)的热量变化。(kJ/kg or kJ/m3(气体))。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
28
由此可得燃料与空气中氧完全燃烧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CXHYSZO W(x4 yzw 2)O23.7(8x4 yzw 2)N2 xC2O 2 yH2OzS2 O3.7(8x4 yzw 2)N2Q
29
那么,理论空气量
V a 0 2 .4 2 4 .7 ( x 8 4 y z w 2 ) /1 ( x 2 1 .0y 0 3 z 8 2 1 w )6 1.1 0 (x y 7 z w )/1 (x 2 1 .0y 0 3 z 8 2 1 w ) m 6 3 /kg 42 一般煤的理论空气量 Va0 49m3/kg 液体燃料的 Va0 101m 13/kg
35
解:以1kg重油燃烧为基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