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_读后感_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_读后感_模板

我读《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若干问题》有感

原创:美雅乐艺

蔡仲德先生对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之深在音乐美学界是有口皆碑的。

在这篇文章中,他分为七大板块来论述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的研究对象,分期与特征,音乐美学史的主要思潮与基本问题,古代与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系的认识这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条理有序。蔡先生对古代音乐史料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蔡先生系统的研究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并且总结出了古代音乐美学史的五大特征:一,要求音乐受礼制约,成为”礼乐”.

二,以”中和”——”淡和”为准则,以平和恬淡为美。

三,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统一。

四,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

五,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蔡先生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特别提出了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绪论》(简称《绪论》)里面的相关思想,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蔡先生不同于《绪论》的看法有四点:

一,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是理重于情,善重于美。而不是理与情的统一,善与美的统一。

二,”天人合一”反映的是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而不是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对自然的改造征服)。

三,人与自然的统一更多的是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屈从,更多的是封建礼制对人的感性需求的抑制。封建礼教要求人必须克己复礼,否定乃至灭绝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使之成为死心塌地的奴才,只讲人的义务不讲人的权利。

四,道家是以”天”为本,”与道为一”强调无知无欲无情无为。儒家是以”礼”为本,以礼灭人,”克己复礼”是奴才的自由。因为儒家,墨家,道家无一例外都宣扬愚民政策,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因此不存在真正的和谐统一。

蔡先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始终讨论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如下

关于情与德(礼)的关系,古代是强调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忽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关于声与度的关系,古代是强调平和,不过分突出。当然也有如李贽这样的”叛逆者”觉得”淡则无味”主张音乐应该表情

关于欲与道的关系,荀子强调”以道制欲”,欲望受制于道德

关于悲与美的关系,古代是否定以悲为美

关于乐与政的关系,古代是”淫乐亡国”

关于古今,雅郑,是崇雅斥郑,是古非今,反对变革。当然也有冯梦龙”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之清流。

然而我不禁有些怀疑,果真如此么?这真的就是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么?为何我觉得那些”雅人”并不是广大的古代中国人呢?

就我所学中国民间音乐的见解来看,中国民间音乐向来是自由抒发心中之情的。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号子,高亢嘹亮,打破了”中和”的审美准则。古代民歌有许多表达感情浓烈的,()如《孟姜女哭长城》,民歌中许多调都是传唱多年的,并不是要”克制感情”.

古代的吴歌多唱对爱情的渴望,西曲多唱离别之情,并不是要克制自己的感情,也并不是那么快乐。为何还在民间盛行?

依我看,民间歌曲就是注重欲望的抒发,声音的自由,歌唱悲苦生活,就是粗鄙不雅……也就是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应该是属于文人贵族统治者阶级的音乐美学历史。不是广大劳苦大众的。

依我看,可能存在以下几点情况导致了那种情况

1底层人民缺乏教育,普遍不识字,更不会谱曲,他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承乐曲,难免粗糙不雅,却也摆脱了文人的”礼教束缚”.

2底层人民属于被压榨的阶级,长久以来儒家道家各家的愚民政策使人民在历史中失声,失去了发言权。封建社会的迂腐统治使得绝大多数底层人民过着艰难的生活。以至于他们没有多少审美的趣味

3中国长久以来处于农业社会,小农经济使得人们更习惯呆在”一亩三分田”,不习惯改变与大刀阔斧的创新不愿意”冒险”,因此音乐也是比较”老实”,没有太大的突破。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影响最深,他们都产生于先秦,贯穿两千多年,他们的音乐美学思想源头相同,不过儒家继承的是音乐与社会,礼的关系,重视音乐的政治教化作用被概括为”礼乐思想”.道家继承的是音乐与自然,”气”,”风”的关系,重视真,重视自然,被概括为”自然乐论”

不过关于佛教的音乐美学思想,文章里并没有涉及。

蔡先生通过对古代音乐美学史的研究与反思让他思考如何以史明鉴,更好的建立如今的中国音乐美学体系。

他觉得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积极的一面是:

1美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崇尚淳朴自然,反对华而不实。

3追求含蓄之美,注重意境创造。

消极的一面是:

1受礼制约,不顾音乐的特殊性,把音乐当做教化的工具,要求音乐为现实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

2一再批判形式主义,抑制艺术创新

3受”乐者,乐也”命题及”中和”——”淡和”准则影响,反对悲乐,视通俗音乐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

4强调音乐的政治教育作用,轻视甚至忽视音乐的美感与娱乐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以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

蔡先生得出这几点认识:

一,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探求音乐自身规律的可贵思想。批判礼乐思想,以”中和”——”淡和”为准则,要音乐解放以反映人民心声。

二,解放人,要新”天人合一”即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有民主政治(人与人和谐统一),个体本位(个体与群体和谐统一)在三点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达到审美的理想境界。

四,正确对待东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东西方差异性不在民族性而在时代性。要学习西方经验,不仅是利用其方法,吸取其技巧。更应该要引进先进思想以建立全新的音乐美学。如青主所说”新体新用”让音乐成为”上界的语言”.

最后,蔡先生对知识分子寄予厚望,他提出了这几个要求:

一,知识分子应该是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的真正的人。

二,知识分子应该先行现代化,为人而文化,为文化而文化。

三,知识分子不应该被现实政治奴役,而要超越现实政治,有干预精神,要改善与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