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构件尺寸估算
梁、板、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文档

根据构造要求及经验初步确定以下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如下:3.2.1.1 板厚尺寸的估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知: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厚度要满足一下几点:①一般情况,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 ; 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板板厚不宜小于100mm ,且要求双向板的板厚不小于跨度的1/45(简支),1/50(连续);单向板的板厚不小于跨度的1/35(简支),1/40(连续)。
由于本方案中双向板的最大跨度为3900mm ,计算得板的厚度不小于100mm ,所以根据板的厚度确定的一般原则,结合该建筑物各板的受力情况,取板厚均为100mm ,但由于走廊、楼梯、卫生间处的恒载相对较大,所以将走廊的楼板厚取为110mm ,将楼梯、卫生间的楼板厚取为120mm 。
3.2.1.2 主梁尺寸的估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3.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 可按(1/10~1/18)l 确定,l 为主梁的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3.1条和6.3.6条规定: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所以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取h=(1/18~1/10) l ,l 为框架梁的跨度。
框架梁的宽度取b=(1/3~1/2)h 。
故截面选择如下:例如:HK 跨横向框架梁:L=5700mm11()317570,5501810h L mm mm h mm =~=~=取 11()250167,25023b h mm mm b mm =~=~=取 250500b h mm mm ⨯=⨯取:3.2.1.3 次梁尺寸的估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按梁的高度为(1/12~1/18)l 确定,l 为次梁的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所以框架梁截面高度一般取h=(1/18~1/12) l ,l 为次梁的跨度。
4.3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Bz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z B kH 1
Z
1
x
z
Z
φ 1(z)—结构第1阶振型系数,可由结构动力计算确定,混凝土框架结构 可近似的取φ 1(z)=(z/H)[2-(z/H)],z为计算点到室外地坪距离; H—结构总高度; ρx—脉动风荷载水平方向相关系数;
x
10 B 50e B / 50 50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框架结构
刚接节点
装配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 柱与基础的连接
铰接节点或半铰接节点
刚接节点 固定支座 铰支座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结构的计算简图
3.跨度与层高的确定 (1)梁的跨度 取顶层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 以最小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2)层高 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底层层高取基础顶 面到二层楼板顶面之间距离。
荷载形式。
15.80kN
16.45kN
框架结构风荷载简图
风荷起算位置
ic Ec I Hi
装配整体式楼盖
Ec—— 混凝土弹性模量; I —— 框架柱截面惯性矩。
装配式楼盖
按实际截面计算I。
1 3 I bchc 12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结构的计算简图
6.荷载的计算 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两种: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分布荷载居多 竖向荷载 楼面活荷载 建筑结构自重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1截面尺寸的估计
1.梁截面尺寸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可近似预估: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1 1 梁高 h ~ l , l 为梁的计算跨度 8 12
钢结构设计-构件尺寸的简单估算

以上公式的系数很简单,均来源于对规范公式的简化推导,必然有所误差,大家可以根据简化计算的数值,上下取整数调整即可。得到合适的h或者b之后,一般可以采用高频的截面,截面面积约为轮廓面积的10%上下,采用厚板情况具体分析。
3.压弯构件(单向)
a,对于多层钢结构一般可以令长细比lamda.x=80(235/fy)^0.5试算,此时HM可以用h=2.5*lo/lamda.x.一般h可以取(1/15-1/20)*lo。
b,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稳定系数fi.1。(大家可以自己拟合一下fi的简单计算公式)
c,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到fi.2约=(20*N/h^2+50*beita.x*Mx/h^3)/f
b,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稳定系数fi.1。(大家可以自己拟合一下fi的简单计算公式)
c,由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到fi.2约=(5-10)*N/bhf
d,若fi.2<=fi.1,相差并不大,则估计的尺寸一般是可以满足设计和经济性要求的。假如不满足则说明长细比不合适,此时可根据fi.2反算构件尺寸。
e,方管和HN,可用公式b=2.5*lo/lamda.y,圆管d=3.0*lo/lamda。
b,连续梁一般承载力控制,梁高计算公式与上面相同,但是f可取300。
c,假如梁需要计算侧向稳定,最好每隔10b设置侧向支撑可避开稳定系数计算。
2.轴压构件
a,对于多层钢结构一般可以令长细比lamda.y=120(235/fy)^0.5试算,此时HM的b约=4*lo/lamda.y;当然如果lamda.x大的话,可以用h=2.5*lo/lamda.x.一般h可以取1.0-2.0倍的b。
举个例子(来自教材):一个柱lo=10m,N=800kN,Q235B
估算柱梁板截面大小的方法

N—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的轴向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
1.3,等跨内柱取
1.2;F—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本设计柱网尺寸大部分为
7.5m×
7.5m,部分
8.4m×
8.4m。
gE—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12-15KN/ m2;在此取gE=12 KN/ m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确定板厚的方法:
简支单向板;两端连续单向板;简支双向板;多跨连续双向板。为了设计偏于安全,对所有的板厚均按h/L=进行估算。
楼梯休息平台板取100mm,其他板厚均采用120mm。
6、楼梯厚度一般取L/30且不小于100,梯板跨度一般不宜大于4500
7、将斜板底法向的最小厚度取作板的计算厚度t,一般取作~’,l0’为梯段斜长(板式楼梯)。
一、柱子截面
1、根据轴压比公式n= N/(fc*Ac)估算柱子截面大小,公式为每平米
1.5吨(一般以每平米
1.5~2吨的重量来保守估算)X柱子支撑的板面积X柱子支撑层数X荷载组合调整系数[(
1.2恒+
1.4活)/(恒+活)≈
5~
1.26]/轴压比(三级抗震
0.9)/稳定系数(
0.9)/fc,例如:15x(7x6)。其中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的估算方法,即强度型号的一半再减去1,就约等于强度设计值,例如:≈11.9。
2.0~
3.5,对T形截面一般取
2.5~
4.0。
5、xx截面尺寸
框架xx(主xx)截面尺寸:
主梁截面高度:
h=(~)L=(~)×8400=(840~700)mm,取h=800mm;
钢结构的一些计算方法及公式

1-1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1)现浇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得低于C30;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及非抗震设计时,不低于C20,设防烈度8 度时不宜大于C70,9度时不宜大于C60。
(2)框架柱截面尺寸,可根据柱支承的楼层面积计算由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设计值`N V(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5),按下列公式估算柱截面积`A O`,然后再确定柱边长。
1)仪有风荷载作用或无地震作用组合时N=(10.5~1. 1)N V (5-15)A C^≥`(N)/(F C)~ (5-16)2)有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N=Z`N V^ (5-17)_Z为增大系数,框架结构外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框剪结构外柱取1.1~1.2,内桩取1.0.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柱所需截面面积为‘A C^≥`(N)/(M NF C)~ (5-18)其中^F 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N为柱轴压比限值当不能满足公式(5-16)、(5-18)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3)柱截耐尺寸: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剪跨比宜大于2; 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框架柱剪跨比可按下式计算:A=M/(V`H O`) (5-19)式中A——框架柱的剪跨比。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取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有效高度之比值;M-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可取上、下端的较大值;V-柱端截面与组台弯矩计算值对应的组合剪力计算值;H O^——计算方向上截面有效高度。
(4)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以避免产生剪切破坏。
在设计中,楼梯间、设备层等部位难以避免短柱时,除应验算柱的受剪承载力以外,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剪能力(5)框架柱截面尺寸应满足抗剪(即剪压比)要求。
矩形截面柱应符合下列要求;无地震组合时N C^≤`0.25B CF CBH O (5-20)N C^≤(1)/(R RE)~(0.2)`B CF CBH O` (5-21)N C^≤(1)/(R RE)(0. 15)`B CF CBH O (5-22)式中`v C`——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H O`——柱截面宽度和截面有效高度;R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085;B C` ——当≤C50时,`B C`取1 . 0;C80时,`B C^取0 . 8;_ _ _C50~C80之间时,取其内插值。
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

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
1.梁的尺寸
在钢结构住宅中,梁主要承担楼板的负荷。
梁的尺寸应根据楼层跨度
和荷载计算确定。
根据经验,梁的宽度一般取跨度的1/15至1/12,高度
一般取跨度的1/10至1/8、例如,对于一个跨度为5米的梁,可以选择
宽度为333至416毫米,高度为500至625毫米。
2.柱的尺寸
柱是钢结构住宅的承重柱,主要承担上部结构的垂直荷载。
柱的尺寸
的选择应考虑到柱的高度、荷载和抗震性能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柱的宽
度和高度应在4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柱的宽度和高度的比值应为1:2
至1:3
3.屋架的尺寸
屋架是承载屋顶荷载的重要构件,其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屋面类型和跨
度计算确定。
对于平屋顶,屋架的梁的尺寸可以根据跨度和荷载计算得出。
对于斜屋顶,屋架的梁的尺寸还要考虑到屋顶坡度的影响。
屋架的梁的宽
度一般取跨度的1/20至1/15,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2至1/10。
此外,钢结构住宅的构件尺寸还需满足相关的建筑规范和设计要求。
例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住宅的主要水平力荷载应按地
区的抗震设防要求确定,然后通过结构分析计算确定梁、柱和屋架等构件
的尺寸和布置。
总之,钢结构住宅的主要构件尺寸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等因素。
上述指导原则只是一个参考,实际设计和施工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框架结构2015

(6-42)
N N v
(6-43)
为增大系数,框架结构外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
等跨内柱取1.2;框剪结构外柱取1.1~1.2,内柱取1.0。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柱所需截面面积为:
Ac
N
N fc
(6-44)
其中 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为柱轴压比限值 见表。
此种结构布置方案,常适用于楼面有较重设备或楼 面有大开洞的厂房。
当建筑平面在纵横两个方向长度比较接近时,采用 纵横双向框架结构布置,对于抗风或抗震来说是比 较合理的。
二.梁截面尺寸的确定及其刚度取值
1.框架梁截面尺寸应根据承受竖向荷载的大小、跨度、 抗震设防烈度、混凝土强度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其次是在开间布置上也比较灵活。 但是,建筑的横向刚度较差,楼板跨度也常较大,且其
类型增多,在实际工程中较少采用。
承重框架沿房屋纵横向布置
承重框架沿房屋纵向与横向同时布置
承重框架沿房屋纵横向布置
可以有利于满足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抗风或抗震要 求。
虽然有时楼板仅沿一个方向布置或者采用双向楼板, 但是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d —柱纵筋直径。
梁截面尺寸的确定及其刚度取值
4.当梁高较小时,除验算其承载力外,尚应注意满足刚度 及剪压比的要求。在计算梁的挠度时,可以扣除梁的合理起 拱值,对现浇梁板,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5.为满足梁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节省材料和有利建筑空 间,可将梁设计成加腋形式。这种加腋梁在进行框架的内力 和位移计算时,可采用等效线刚度代替变截面加腋梁的实际 线刚度。当梁两端加腋对称时,其等效线刚度为:
求及经济合理性来确定柱网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结构辅导

02
中南地区标准设计图集: 平板92ZG301 雨蓬92ZG302 空心板92ZG401(402) 单梁92ZG311 挑梁92ZG312 过梁ZG313
国标:平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 砖混结构抗震构造图集 L03G313 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图集 L03G323 屋面板. 天沟板 G410 屋架 .支撑 .系杆 G415
若图幅允许,基础详图与基础平面图应布置在同一张图纸内,否则应画在与基础平面图连续编号的图纸上
结构施工图的编排
结构施工图 内容和要求
1结构设计说明:一般是说明图纸难以表达的内容 包括 结构材料的类型、规格、强度等级;地基情况;施工注 意事项;选用标准图集等。小型工程或对局部问题的说 明可分别放在有关图纸的边角处。 2楼层和屋面结构平面图: 应分层绘制。必须准确标注 柱(墙)梁、楼梯和纵横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各种板的 规格、数量和布置,砌体结构尚应表示出墙厚及圈梁的 位置。构件名称用代号表示;如选用标准构件代号应与 标准图一致并标明图集编号和页码。结构平面图是一种 装配图应标明构件名称、构件关系及轴线或柱网尺寸等。
02
若仅有标准层和屋面,可不标楼层号:楼面框架梁标为KLx (xx),屋面框梁标为WKLx (xx)。非框架梁除楼梯梁用TLx,悬挑梁用XLx表示外,其它均可用Lx表示。
03
结构布置之—构件编号
梁截面尺寸应根据荷载大小、梁跨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综合考虑。
现浇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当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及非抗震设计时,不低于C20。
03
结构施工图中采用多种图例来表达
04
结构施工图(传统)图示法特点
施工图的图别为“结施”,相应的图号为:G-1、G-2等。图号排列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按施工顺序从下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寸估算:
一、柱截面估算
1、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
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
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
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
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
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
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
A---柱子从属面积
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
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
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
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
单位:KN/(M*M)
4、适用范围
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
也可以简单得估算就是。
Ac>=nAq /(a*fc) 。
二、梁尺寸估算:
梁尺寸按多快跨连续梁估算为1/14至1/8。
梁宽为梁高的1/3至1/2。
三、板厚计算:
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1板相关规定取值;单向板简支按L/30,连续板按L/35;双向板简支按L/40,连续板按L/45;悬臂板按L/10,若板的支座是次梁,则板的跨度应该是次梁的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