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这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次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哪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是继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堪称百年一遇。
今年是1929年大萧条式经济危机80周年纪念。
80年来一次大轮回,历史何其相似。
[需要适度增加有效需求;同时必须开发、创造新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战胜经济危机。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都是产生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我们要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在下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开拓进取、发展壮大。
两千年前老子曾经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极好机遇,要变危机为机遇。
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2万亿美元。
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需求空间我预测,2009年年末经济危机将到达谷底,2010年上半年开始复苏。
[编辑本段]经济危机的根源:1、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投资冲动、投资过热和暴利诱惑、暴利驱动;23[[1、经济危机的促进作用:促进新的技术革命,加速产业的更新、升级、换代步伐,促进社会技术进步;2、经济危机的消极作用:银行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劳动力大量失业,收入下降,资源浪费,引发社会问题。
[编辑本段]怎样看待经济危机对待危机的态度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都是产生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更新、升级、换代革命。
我们要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在下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开拓进取、发展壮大。
两千年前老子曾经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极好机遇,要变危机为机遇。
要积极应对,开拓进取;不能守株待兔,坐以待毙。
坚定信心、集思广益、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早日战胜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
社会各界面对经济危机不必杞人忧天、惊慌失措;要泰然处之、从容应对、统筹兼顾、措施得当,聪明的人会把危机看成机遇。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加 深 危 机
胡佛政府
面临这种状况, 面临这种状况,美国人需要一个救星带领他们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 自由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 预经济的政府。 预经济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国人民实行新 政!
请问 : 罗斯福是如何应对新政实施过程中所 遭遇的来自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阻力, 遭遇的来自于国会和最高法院的阻力, 如何让公众接受自己自己的改革举措 的呢? 的呢?
手段大致有: 手段大致有:
①选择有利的时机; 选择有利的时机; 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 ②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 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 ③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 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 ④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 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⑤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 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 任免职位那张牌 ⑥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
劳工组织有独立活动权;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依法成立劳工组织; 劳工组织有独立活动权;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依法成立劳工组织; 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保护劳工权利 谈谈这一举措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 缓和劳资矛盾
情境五: 情境五: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 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 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有什么影响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什么影响贫富差距过大: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
具体来看一下!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1、具体原因(1)贫富差距过大: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
(2)信贷消费过度膨胀,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3)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
(4)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2、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4、政策原因各国国内政策失误,即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物。
美国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
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⑷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 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1929年到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 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将还要难。
B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 原因是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 摇 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 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 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二关于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2新政内容。 3对新政的评价:特点、实质和影响(直接影 响和深远影响)
①实质:
在确保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 济的干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局部的调整或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 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实施国家干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③作用:
①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的破坏,促 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②遏止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保留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在二战中美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应用的贡献。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及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 目
整顿金融
具
体
内
容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防止黄金 外流;实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国外市场;扩 大美联储权力;管制证券业。
中心环节:通过《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规章制度 等,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 争引起生产过剩。(借鉴苏联模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局部调整,最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三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及解决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具体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900~2008年全球发生较严重的经济危机20多次,其中最典型的经济危机有三次:1929年金融危机、1987年滞胀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下面分别介绍其成因及解决方案:(一)1929年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一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经营者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投资,造成生产过剩投资过度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影响了市场供求关系。
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应对政策措施:英美法等国主要采取加强国家干预政策;德国日本主要采取军事化政策,实施对外侵略。
其中最为出色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首先从金融方面开始,1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2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等。
罗斯福政府维护并加强了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制度的管理与控制。
在农业方面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
政府投资兴办公共工程,吸收大量劳动力,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并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导读:本文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施,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这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次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哪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是继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堪称百年一遇。
今年是1929年大萧条式经济危机80周年纪念。
80年来一次大轮回,历史何其相似。
这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人借钱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造成的恶果。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借中国、日本的钱给美国人消费;借未来的钱维持现在的消费,造成虚假繁荣。
由于美国人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导致石油、煤炭、矿石、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疯涨,造成经济生产不堪重负,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虚假泡沫破灭,先由次贷危机、房地产信贷危机、金融危机逐步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
还有一个原因是,布什总统穷兵黩武,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靠举债过日子。
试想,一个人如果长期借债,无力偿还,又大吃大喝,疯狂消费,能不陷入经济危机吗?富人向穷人借钱维持高消费是一个奇特的、不正常的现象,值得反思、深思。
不能将经济危机简单地说成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只不过是经济危机的前奏和序幕。
将经济危机说成是金融危机,是不敢正视现实,讳疾忌医的表现,那样会掩盖主要矛盾,看不清危机的实质,也不能对症下药。
社会各界面对经济危机不必杞人忧天、惊慌失措;要泰然处之、从容应对、统筹兼顾、措施得当、变危机为机遇。
[编辑本段]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要摆脱经济危机,使经济复苏,需要适度增加有效需求;同时必须开发、创造新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战胜经济危机。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都是产生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我们要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在下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开拓进取、发展壮大。
两千年前老子曾经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来说可能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极好机遇,要变危机为机遇。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要点解析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要点解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
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2、具体原因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因此,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由于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购买,出现了相对过剩。
这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
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
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
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第三,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非常猖撅,不但有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股票的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高度,股票以其帐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1929-1933经济危机

1、发展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扩大内 需,规范股市,要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 使经济发展健康、良性的运行。
2、居安思危,适时调整国家政策, 防患于未燃。 3、要注意国际合作,以邻为壑的 自保政策不可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胡佛政府无力扭转。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 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 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同时也采取一 些有利于小生产者和工人的措施,以缓和 国内的阶级矛盾。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直接影响: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 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生产力 的恢复;
对美国的影响:缓和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 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 道路,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 新模式,对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 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各国状况(局部):
社会危机:政坛丑闻、阶级矛盾尖锐、 法西斯
世界局势(整体):经济上加强干预,设置 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加紧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另一方面 加紧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民族解放运 动高涨。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启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最早的经济危机: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 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 最早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1857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 具体原因: 市场危机 直接原因: 股市崩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及措
施
这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这次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哪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是继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堪称百年一遇。
今年是1929年大萧条式经济危机80周年纪念。
80年来一次大轮回,历史何其相似。
这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人借钱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造成的恶果。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借中国、日本的钱给美国人消费;借未来的钱维持现在的消费,造成虚假繁荣。
由于美国人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导致石油、煤炭、矿石、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疯涨,造成经济生产不堪重负,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虚假泡沫破灭,先由次贷危机、房地产信贷危机、金融危机逐步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
还有一个原因是,布什总统穷兵黩武,发动伊拉克战争,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靠举债过日子。
试想,一个人如果长期借债,无力偿还,又大吃大喝,疯狂消费,能不陷入经济危机吗?富人向穷人借钱维持高消费是一个奇特的、不正常的现象,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