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在眼科的应用简介-覃娟
揿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揿针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眼科新技术:揿针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医疗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揿针作为一种新兴的针灸技术,已逐渐在眼科临床中受到。
本文将详细介绍揿针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背景眼科疾病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结膜炎、角膜炎等多种类型。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药物和手术,但有时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此外,部分患者对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恐惧和排斥心理。
因此,探索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成为眼科领域的热点之一。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揿针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患者了解揿针治疗的原理和效果,为眼科疾病的康复提供新的选择。
方法揿针治疗眼科疾病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确定穴位: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如太阳穴、四白穴等。
2、消毒:对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揿针植入:将揿针准确地植入所选穴位,并用胶布固定。
4、刺激穴位:通过旋转揿针尾部,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5、取针:疗程结束后,轻轻取下揿针,并注意消毒创口。
注意事项:1、揿针治疗时应确保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2、操作时应准确掌握穴位位置,避免损伤无辜部位。
3、旋转揿针时应缓慢施加压力,切勿用力过猛,以免患者不适。
4、治疗过程中,如患者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揿针治疗在缓解眼科疾病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方面,揿针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如眼疲劳、干眼症等;另一方面,对于某些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复杂眼疾,如弱视、斜视等,揿针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此外,揿针治疗的副作用较小,患者容易接受。
然而,揿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部分患者存在治疗无效的情况,这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
探讨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 提高中医药在眼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推动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
谢谢聆听
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优势与
05
局限性
优势分析
整体调理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在治疗眼科疾病时,能够综合 考虑患者的全身症状,进行个性
化治疗。
副作用小
相比西医药物,中医药的副作用相 对较小,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 药物依赖。
疗效持久
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通常需要较长 时间,但疗效相对持久,能够有效 地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与西医治疗方法的比较
治疗方法不同
01
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非手术治疗方法,而西医则注重手术和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标准不同
02
中医药和西医在治疗眼科疾病时的疗效评价标准存在差异,难
以进行直接比较。
适用范围不同
03
中医药和西医在治疗眼科疾病时各有其适用范围,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局限性讨论
1 2
疗效缓慢
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到 明显疗效,对于一些急性病症可能无法及时缓解 。
诊断标准不明确
中医药在诊断眼科疾病时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 ,可能存在主观性和经验性较强的问题。
3
难以推广
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相对复杂,需 要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难以在广大基层医疗 机构推广。
研究中医药在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如术前调理、术后恢复等,提高手术效果,减少 并发症。
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探索
基于传统中药的新药研发
中医眼科学启发式教学实践

中医眼科学启发式教学实践
卜倩;李蓉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7(035)003
【摘要】中医眼科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临床必修课,但因内、外、妇、儿科等临床课程是当前中医教育的核心课程,故中医眼科学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课时安排亦或是学生的专业定位等均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启发式教学方法,兹从注重临床带教、培养临床技能操作、将临床病例融入课堂教学三个方面作一阐述.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卜倩;李蓉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眼科学启发式教学探讨 [J], 秦杏蕊;戎曙欣;陈小华
2.《中医眼科学》教材沿革与教学实践 [J], 詹宇坚;刘求红;王幼生;陆卫娟
3.高中生物课堂启用启发式教学的组织与教学实践 [J], 胡正秀
4.结合案例的大学物理连续启发式教学实践调研 [J], 马云;时中荣;高海芸
5.论因明学在启发式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 贡桑旺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针灸临床应用

04
针灸治疗在中医眼科中的研究进 展
针灸治疗在中医眼科中的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在中医眼科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对于多种眼病具有显著
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在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缓解眼部疲劳、减轻炎症等方面
具有显著作用。
针灸治疗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 内分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在中医眼科中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针灸治疗在中医眼科中的研究热 点包括对不同眼病的治疗机制、 最佳治疗方案和针灸手法的探讨
。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针灸 治疗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也成 为研究趋势,如针灸与激光、针
灸与药物治疗的结合等。
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 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更好地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针灸治疗在中医眼科中的未来展望
中医眼科认为,眼部疾病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治疗时应注重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
中医眼科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养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眼病的发生和发展 。
中医眼科的疾病分类
01
02
03
外障眼病
指发生在眼表的疾病,如 结膜炎、角膜炎等,多因 外感六淫邪气所致。
内障眼病
指发生在眼内的疾病,如 白内障、青光眼等,多因 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详细描述
针刺主要选取眼周穴位,如睛明、承泣、攒竹等,以降低眼压,缓解眼部疼痛。艾灸则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位,以温通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耳穴压豆选取耳部穴位,通过刺激耳部反射区,调节眼部功能,缓解眼部 不适。
白内障的针灸治疗方案
总结词
针灸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拔罐等。
详细描述
针刺主要选取眼周穴位,如睛明、承泣、攒竹等,以改善眼部微循环,促进晶体代谢。艾灸则选取足 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温通经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拔罐则选取背部膀胱经,以排出体内湿气, 缓解眼部晶体混浊症状。
中医眼科学如何运用艾灸治疗眼疾的作用

中医眼科学如何运用艾灸治疗眼疾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在生活中,眼疾却困扰着许多人。
中医眼科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其中艾灸在治疗眼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是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和药效作用于人体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眼科学中,艾灸同样有着其特殊的应用和疗效。
首先,艾灸对于缓解眼部疲劳有着显著的效果。
现代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容易导致眼睛干涩、酸胀、视力模糊等疲劳症状。
通过艾灸眼部周围的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等,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加眼部的营养供应,从而有效地缓解眼部疲劳。
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眼部皮肤。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温和的艾灸方式,如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每次艾灸 15-20 分钟左右。
其次,艾灸对于治疗一些眼部炎症也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炎症,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
中医认为,结膜炎多由风热外袭、肝火上炎等因素引起。
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如肝俞、太冲、合谷等,可以清肝泻火、疏风清热,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艾灸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炎症的抵抗力,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恢复。
再者,艾灸对于改善视力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
中医认为,视力问题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有关。
艾灸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为眼睛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从而有助于改善视力。
当然,艾灸对于视力的改善需要长期坚持,并且效果因人而异。
此外,艾灸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眼底疾病。
比如,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等。
这些疾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艾灸通过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改善眼部的微循环,为眼底组织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保护视功能。
在治疗眼底疾病时,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针灸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如何助力改善眼睛健康

中医护理如何助力改善眼睛健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拥有健康明亮的眼睛至关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眼睛与身体的整体健康息息相关,通过中医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眼睛与五脏六腑密切相连。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则眼睛明亮清晰;肾主藏精,肾精充足可以滋养眼睛;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为眼睛提供营养。
因此,当身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时,往往会在眼睛上有所体现,如眼睛干涩、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中医护理改善眼睛健康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眼周的穴位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比如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的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改善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按压这个穴位能够缓解头痛、眼胀;还有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按摩它可以防治眼部疾病。
按摩时,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每个穴位按摩 1 至 2 分钟,每天数次。
力度要适中,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
艾灸也是中医护理眼睛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艾灸眼部周围的穴位,如丝竹空、瞳子髎等,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不过,艾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眼睛。
中药熏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明目作用的中药,如菊花、枸杞、决明子等,煮水后用热气熏蒸眼睛。
这样能够放松眼部肌肉,滋润眼睛,缓解眼睛干涩、疲劳等问题。
在饮食方面,中医讲究“药食同源”。
多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物,也能起到护理眼睛的作用。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的功效,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煮粥、煲汤时加入;菊花能清肝明目,可以泡茶饮用;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 A,有助于保护眼睛的视网膜。
此外,蓝莓、黑芝麻、猪肝等食物也对眼睛有好处。
中医还强调起居有常,避免过度用眼。
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会使眼睛疲劳,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因此,要注意用眼卫生,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眺望远方或者闭目养神。
眼科教材:眼科常用治疗方法

第三章眼科常用治疗方法眼病既是局部疾患,又与人的整体有密切的关系,治疗必须局部与全身相结合,采取多种方法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眼病的治疗分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治法主要指口服中西药物、肌肉注射药物、静脉输液等治疗方法。
外治法包括点眼药法、熏洗法、外敷法、冲洗法以及针灸按摩、眼科小治疗、眼科手术。
清代眼科专著《审视瑶函》说:“病有内外,治各不同,内疾已成,外症若无……惟以服药内治为主……若内病既成,外症又现,必须内外并治。
”大多数内眼病是以内治为主,外眼病则多内外合治。
本章介绍一些简单的外治法和中医中药知识,西药(指内治药物)在讲眼科疾病时介绍。
第一节外治法一.点眼药(一)点眼药法本法是将药物直接点入眼部。
常用的有眼药水、眼药粉与眼药膏三种。
功效:消肿退红、去眵泪、止痛痒、除翳膜,还有降眼压、麻醉等作用。
1. 滴眼药水:如患者为坐位,令头部稍微仰起,先在其下眼睑下方放置一棉球;如患者为卧位,则令其头微偏向患眼侧,先置棉球于外眦外侧。
令患者双目上视,医生用左手轻轻拉开下睑,右手持滴管将药水滴入眼内。
然后,轻轻将上睑提起,并同时放松下睑,使药液充分均匀地分布于眼内,轻轻闭目数分钟即可。
一般每日3~4次,急重眼病次数可增加。
注意滴药前要仔细查对眼药瓶上的药名标签与所滴的眼别,滴管头部慎勿触及眼睑的皮肤与睫毛,以免污染滴管与药液;如滴入毒性药物,则滴后须用手指压迫泪囊部1~2分钟,以防药物流入鼻腔,引起中毒。
2. 点眼药粉:以小玻璃棒头部沾湿生理盐水,再蘸药粉约半粒到一粒芝麻大小,医生用手指轻轻分开眼睑,一般将药粉轻轻放置于泪湖部,令患者闭目数分钟。
每日3次。
注意一次用药不可太多,否则容易引起刺激而带来不适,甚至可导致红肿刺痛等反应。
同时,注意玻璃棒头部要光滑,用前要消毒,点时不能触及角膜。
3. 涂眼药膏:将药膏挤出少许,置于眼睑皮肤患处;或医生用左手轻轻拉开下睑,右手将药膏涂于下穹隆部,轻轻拉提下睑后,令患者闭眼,用棉球轻轻按揉眼睑2~3分钟即可。
眼科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眼科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 • 眼科针灸疗法的实践应用 • 眼科针灸疗法的疗效评估 • 眼科针灸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结论
01
引言
眼科针灸疗法简介
定义
眼科针灸疗法是一种结合中医理 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的治疗方法, 通过针刺眼周穴位来调节眼部气 血,改善眼部功能。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注意事项 1. 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确诊病因。
2. 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针灸医师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3. 治疗期间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 4. 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01
禁忌症
02
03
04
1. 眼部感染、炎症等急性病 变期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02
针灸通过刺激与脏腑相关的穴位 ,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进而改善 眼部疾病症状。
针灸的作用机制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 系统,从而改善眼部疾病症状。
针灸还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眼部营养状况,有助于 眼部疾病的康复。
03
眼科针灸疗法的实践应用
常见病症及治疗
近视
通过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调 节眼部肌肉和神经功能,缓解05眼科针灸源自法的优势与局 限性优势分析
安全性高
疗效显著
针灸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 眼睛的创伤小,安全性高。
针灸疗法能够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和脏腑 功能,达到治疗眼病的目的,对于一些慢 性眼病,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
适用范围广
副作用少
针灸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眼病,如近视 、远视、弱视、角膜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5 、近视:视近清晰,视远模糊,古称“能近怯 远症”。 治则:补益肝肾、健脾强心、养血明目、针灸并 用,补法。
处方:眼区局部和足阳明经、足少阳胆经腧穴为 主。
睛明、四白、太阳、风池、光明 其他疗法:耳针(眼、肝、肾、心、神门)、氦 -氖激光照射睛明、承泣、光明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一、针灸推拿概述
主要内容:针灸推拿理论、针灸推拿技术、针灸
推拿治疗
主要特点: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
济安全 。
一、针灸推拿概述
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 1、晕针: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的现象 2 、滞针: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提插、 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疼痛的现象 3、弯针、折针:针身在体内弯曲、折断的现象 4、出血:针刺部位出血、肿痛 5、气胸:针具刺伤了胸腔、肺组织 6、神经损伤: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下列眼科疾病可予针灸治疗:
视、斜视、色盲、青光灸治疗
1 、目赤肿痛:又称赤眼、天行赤眼,俗称“红 眼病”,相当于西医的“流行性(出血性)结 膜炎”。中医认为多由外感时疫热毒引起。 治则:疏风散热、泻火解毒,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以眼区局部取穴为主
攒竹、丝竹空、阳白、三阴交
其他疗法:皮肤针、眶上神经与面神经刺激点(耳上切 迹与眼外角连线中点)电针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4、 “ ”,是因气血不和导致眼睑不 自主跳动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眼轮匝肌痉挛。气血 衰弱、筋脉失养、血虚生风为主要病机。
治则:补益心脾、养血熄风,心脾两虚者针灸并用,补 法;血虚生风者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眼区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四白、攒竹、丝竹空、合谷、太冲、三阴交、足 三里 其他疗法:眼、神门、肝、心、脾耳穴压豆,头针,翳 风、阳白、下关、足三里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或维 生素B族注射液)
一、针灸推拿概述
眼科针灸的常见禁忌范围: 眼底出血急性期、血糖控制不佳、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 低、连续使用活血类药物 5-7 天,依从性差(精神疾病、 沟通困难、12岁以下儿童)等。
一、针灸推拿概述
推拿的常见禁忌范围:
各种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局部、溃疡性皮肤病、 烧伤、烫伤、化脓性疾病、严重的脏器结构或功 能受损、严重精神病、酗酒、神志不清、妊娠妇 女的腹部腰骶部和髋部、过劳过饥过饱、脊柱脊 髓情况不明等。
二、头颈部穴位:
翳风、翳明、神庭、上星、头维、曲差、 承光、络却、头临泣、目窗、脑空、风池、
四、眼科疾病常用穴位
三、上肢穴位
合谷、后溪、养老、支正、二间、三间、太渊、 曲池、臂臑
四、下肢穴位:
光明、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丰隆、厉兑
五、胸腹背部穴位: 气海、关元、 肝俞、肾俞、膈俞、 六、临床经验效穴、经外奇穴: 新明Ⅰ、新明Ⅱ、健明、印堂、上睛明、下睛明、 向阳Ⅰ、向阳Ⅱ、大骨空、小骨空
攒竹、瞳子髎、太阳、合谷、太冲 其他疗法:太阳穴刺血拔罐、耳针等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2 、麦粒肿:又称“针眼”,胞睑边缘生小硬结, 红肿疼痛,形似麦粒。相当于西医“外睑腺 炎”,中医认为多由外感风热或脾胃积热或肝 火上炎或脾虚湿热引起。 治则:祛风清热、解毒散结,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眼区局部取穴为主 攒竹、太阳、二间、内庭 其他疗法:大椎穴刺络拔罐、耳针(眼、肝、脾、 耳尖)
方法:清板门、清脾经、清肝经、小横纹、逆 运八卦、四横纹、揉丰隆穴等
三、眼科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近视、肝劳(视疲劳)等,以眼区局部穴位推拿 为主,主要穴位攒竹、睛明、四白、鱼腰、太阳、 百会、风池等,推荐以点按、指揉。
四、眼科疾病常用穴位
一、眼周局部穴位:
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瞳子 髎、太阳、承泣、球后、四白、巨髎
谢谢!
6 、斜视:眼睛注视目标时黑睛向内或向外偏斜, 古称“睊目”“双目通睛”。 治则:祛风、平肝、化瘀、通络,针刺为主,平 补平泻。
处方: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
风池、合谷、太冲、太溪、光明 其他疗法:皮肤针、电针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7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辨色能力的缺 陷,属于中医“视物易色”“视赤如白”范畴。 治则:补益肝肾、调养气血,针刺为主,补法 处方:眼区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腧 穴为主 睛明、瞳子髎、风池、肝俞、光明、太溪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10、视神经萎缩: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神经的广泛 损害,出现萎缩变性,以视功能损害和视神经 乳头苍白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学“青盲”范 畴。 治则: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者疏肝理气、活血化 瘀,只针不灸,泻法;肝肾亏虚,补益肝肾, 养精明目,针刺为主,补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眼区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 球后、睛明、承泣、风池、太冲、光明
宁乡市中医院眼科业务学习
针灸推拿在眼科的应用简介
主讲:覃娟
目 录
一、针灸推拿概述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三、眼科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四、眼科疾病常用穴位
一、针灸推拿概述
针灸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推拿方法,
探讨运用针刺、艾灸和推拿技术来防治 疾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三、眼科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麦粒肿、霰粒肿:都是春季儿童常见眼科疾病。 麦粒肿在前已有描述,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 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 慢性炎性肉芽肿。霰粒肿中医病机病因:中医 名为“胞生痰核”,是由于睑内核状硬结主要 因痰湿阻结胞睑脉络而起,故得此名。认为本 病的形成就是痰湿阻结或痰热阻结等。 小儿推拿治疗霰粒肿的治疗原则:化痰散结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8 、青光眼:是以眼压增高、进行性损害神经纤 维造成视野缺损为主的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 “五风内障”。 治则:肝阳暴亢、痰火瘀滞者清热泻火、化痰通 络,只针不灸,泻法;肾阳不足、肝肾亏虚者 补益肝肾、明目止痛,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眼区局部取穴为主
睛明、球后、太阳、风池、太冲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3、眼睑下垂:又名“上胞下垂”,重者称“睑废”,是 上眼睑提举无力、不能抬起,导致睑裂变窄,甚至遮 盖部分或全部瞳仁,影响视力的一种眼病。常见于西 医重症肌无力、眼外伤、动眼神经麻痹等。气虚不能 上提,血虚不能养筋为主要病因病机。 治则:先天不足、脾胃气弱者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针 灸并用,补法;风邪袭络者疏风通络、调和气血,针 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眼区局部取穴为主
二、眼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9 、暴盲:眼科急症之一,是由视衣(视网膜)、视系 (视神经、眶内血管、视路等)脉络阻滞,气机郁闭, 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导致失明的内障眼 病。可见于西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底出血、 急性视神经炎等多种疾病。 治则: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化瘀通络,肝阳化风者平 肝熄风、清肝明目,只针不灸,泻法;气血两虚者补 益气血、养血明目,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眼区局部、足少阳胆经为主 睛明、瞳子髎、风池、太冲、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