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定义、分类,工艺,标准,使用----曾工

合集下载

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

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综普咨询,化妆品备案团队,您值得信赖中国法规对化妆品的分类和定义根据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怎么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定义的化妆品范畴?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定义的化妆品范畴,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1.产品的使用方法应是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如揉、抹、敷等,而以口服、注射等方式达到美容目的的产品不属化妆品范畴。

2.产品施于人体的部位应是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而牙齿、口腔黏膜等不在此范畴。

3.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目的应是以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为目的,不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这也是化妆品与药品的本质区别。

目前,我国法规定义的化妆品不包括牙膏和其他与口腔黏膜接触的产品。

三、怎么区分非特殊类化妆品类别?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我国将非特殊类用途化妆品分为五类:(1)发用品。

一般发用产品,包括发油类、发蜡类、发乳类、发露类、发浆类等;易触及眼睛的发用产品:包括洗发类、润丝(护发素)类、喷发胶类、暂时喷涂发彩(非染型)等。

(2)护肤品。

一般护肤用品,包括护肤膏霜类、护肤乳液类、护肤油类、护肤化妆水、爽身类、沐浴类等;易触及眼睛的护肤品,包括眼周护肤类、面膜类、洗面类。

(3)彩妆品。

一般彩妆品,包括粉底类、粉饼类、胭脂类、涂身彩妆类;眼部彩综普咨询,化妆品备案团队,您值得信赖妆品,包括描眉类、眼影类、眼睑类、睫毛类、眼部彩妆卸除剂等;护唇及唇部彩妆品,包括护唇膏类、亮唇油类、着色唇膏类、唇线笔等。

(4)指(趾)甲用品。

包括修护类、涂彩类、清洁漂白类。

(5)芳香品。

包括香水类、古龙水类、花露水类。

所有进口化妆品(包括特殊类化妆品和非特殊类化妆品)、进口化妆品新原料必须经CFDA审批。

化妆品科普宣传小知识.doc

化妆品科普宣传小知识.doc

化妆品科普宣传小知识一、化妆品定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化妆品定义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二、化妆品分类化妆品分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

特殊用途化妆品主要包括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类化妆品。

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和上市销售。

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在省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号后方可生产和上市销售。

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需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取得备案号后方可生产和上市销售。

三、化妆品与药品的区别从使用目的来看,化妆品以清洁、美容修饰皮肤为主;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从使用方式来看,化妆品仅可外用,药品可包含外用、内服、注射等给药途径。

四、化妆品标签和说明书内容要求(一)化妆品标签内容国产化妆品标签主要内容有: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成分、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号(仅特殊用途化妆品)。

进口化妆品标签主要内容有:产品名称、原产国、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号或备案号。

(二)化妆品批准文号和备案号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或备案电子凭证是化妆品的身份证明,批准文号需标注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备案电子凭证的备案编号虽未要求标注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但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

特殊用途化妆品文号示例:国妆特字G+4位年份+4位顺序号(国产化妆品)、国妆特进字J+4位年份+4位顺序号(进口化妆品)。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号示例:省份简称+G妆网备字+4位年份+6位顺序号(国产化妆品)、国妆网备进字+省份简称+4位年份+6位顺序号或国妆备进字J+4位年份数+4-5位顺序数(进口化妆品)。

化妆品知识培训资料

化妆品知识培训资料

化妆品知识培训资料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大家都对化妆品有着一定的了解和需求。

然而,在选择和使用化妆品时,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些产品背后的知识和信息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化妆品知识培训资料,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

一、化妆品的基本定义化妆品是指用于涂抹、喷洒、擦拭、喷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人体的某些外部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腔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护肤、美容、香氛的目的,改善人体形象的产品。

二、化妆品的分类和功效1. 按用途分类- 护肤品:用于保护皮肤、抵抗外界环境伤害和改善肤质的产品,包括洁面乳、爽肤水、面霜、面膜等。

- 彩妆品:用于美化外观、改变肤色和修饰身体部位的产品,包括粉底液、口红、眼影、指甲油等。

- 美发产品:用于护理和美化头发,包括洗发水、护发素、造型产品等。

- 香水:用于增强个人气味的产品,包括香水、香体乳等。

2. 按成分分类- 化学合成品:由合成物质制成的产品,如合成洗面奶、化学添加的护肤品等。

- 天然有机产品:由天然原料提取或制成的产品,如植物精油、天然植物成分的护肤品等。

- 矿物质产品:以矿物质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产品,如矿物质粉底、眼影等。

3. 化妆品的功效- 清洁:洁面乳、洗发水等产品可以帮助去除皮肤和头发的污垢。

- 保湿:面霜、乳液等产品可以提供皮肤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增加皮肤水润感。

- 护肤: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改善肤质、增加皮肤弹性和延缓衰老。

- 防晒:防晒霜等产品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 美化:彩妆产品可以改变肤色、修饰外貌,突出个性魅力。

三、正确使用化妆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 预防过敏:使用新产品前,先在手腕或耳后小范围测试,观察是否引起皮肤过敏反应。

2. 选择适合肤质的产品:根据自身肤质和需求,选择相应功效和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3. 合理使用量:使用适量的产品,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导致效果不佳。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法规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法规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法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公共安全和健康,化妆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从化妆品的定义、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督等方面,介绍化妆品行业的法规。

一、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是指用于外用的并可直接涂抹于皮肤表面的产品,以达到美容、装饰和改善肤质的目的。

根据化妆品产品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清洁、洗护、护肤、化妆、身体护理、发膜和美发造型等几类。

二、化妆品安全生产法规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加强化妆品的生产、配方和原料管理,相关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法规。

其中,包括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检测和化妆品安全评价等。

1.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化妆品生产企业在正式开展生产前,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许可证的审核将从生产场所、生产设备、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企业符合生产化妆品的要求。

2. 质量管理体系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立质量控制部门、制定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建立产品追溯体系等措施。

企业应该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从而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

3. 产品检测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的合格率符合规定标准。

抽检的项目包括菌落总数、重金属含量、致敏物质等,确保产品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4. 化妆品安全评价新开发的化妆品产品在上市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

评价过程包括对产品成分的分析和评估、体内外试验、人体试验和安全性评估报告的编写等。

只有通过安全评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产品才能上市销售。

三、化妆品产品质量标准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化妆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化妆品产品的成分限量、安全性要求和功能性指标,旨在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真实。

1. 成分限量化妆品中的成分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限制一些特定成分的使用。

化妆品使用标准

化妆品使用标准

化妆品使用标准化妆品是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产品,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化妆品使用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从化妆品的定义、生产与销售、成分安全性等角度展开,探讨化妆品使用的各项规范与要求。

一、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一般是指用于外界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供人用于清洁、保养、美容、修饰或者改变外观的产品。

根据不同的功效以及使用方法,化妆品可以分为护肤品、彩妆品、个人清洁品等多个大类。

不同的化妆品产品要求的标准和规范也会存在差异。

二、化妆品生产与销售的规范化妆品生产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生产厂商应以确保原材料和配方的无害性为前提,采用科学的生产工艺和检验手段,确保产品符合卫生健康标准。

同时,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和交叉感染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化妆品销售环节,商家应遵循相应的商业行为规范。

对于销售的化妆品产品,商家需要提供明确的产品信息,包括成分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并遵守相关的广告法规,确保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此外,商家还应建立健全的退货政策,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售后服务。

三、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化妆品的成分安全性是使用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评估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无害原则:化妆品成分应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不引起刺激、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2.可靠原则:化妆品成分应来自可靠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追溯性。

3.透明原则: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向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成分信息,保证成分的透明度。

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妆品产品,应制定专门的成分安全标准,并对其进行监控与检测。

同时,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制定各类化妆品的最大限量标准,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导致慢性或急性毒性反应。

四、化妆品使用过程的规范在化妆品使用过程中,消费者也应遵守一定的规范,以确保使用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妆品使用规范:1.选择适合肤质的产品:不同肤质的人需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避免使用不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

化妆品行业产品标准与操作规范

化妆品行业产品标准与操作规范

化妆品行业产品标准与操作规范第1章产品标准概述 (4)1.1 化妆品分类与定义 (4)1.1.1 化妆品分类 (4)1.1.2 化妆品定义 (4)1.2 产品标准制定依据 (4)1.2.1 法律法规 (4)1.2.2 行业标准 (4)1.3 标准更新与实施 (4)1.3.1 标准更新 (4)1.3.2 标准实施 (5)第2章原料要求 (5)2.1 原料种类与选用原则 (5)2.1.1 种类概述 (5)2.1.2 选用原则 (5)2.2 原料质量控制 (5)2.2.1 原料供应商管理 (5)2.2.2 原料验收 (6)2.2.3 原料储存与保管 (6)2.3 原料安全评估 (6)2.3.1 原料安全数据 (6)2.3.2 原料安全风险评估 (6)2.3.3 原料限量要求 (6)2.3.4 风险监测与控制 (6)第3章生产工艺与设备 (6)3.1 生产工艺流程 (6)3.1.1 原料准备 (6)3.1.2 混合 (7)3.1.3 研磨 (7)3.1.4 调配 (7)3.1.5 填充 (7)3.1.6 包装 (7)3.1.7 检验 (7)3.1.8 储存与运输 (7)3.2 设备选型与要求 (7)3.2.1 设备选型 (7)3.2.2 设备要求 (7)3.3 生产过程控制 (8)3.3.1 原料控制 (8)3.3.2 生产过程参数控制 (8)3.3.3 检验与监控 (8)3.3.4 生产环境控制 (8)第4章质量控制与检验 (8)4.1 质量管理体系 (8)4.1.1 质量管理原则 (8)4.1.2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8)4.1.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维护 (8)4.2 检验项目与标准 (8)4.2.1 原料检验 (8)4.2.2 半成品检验 (9)4.2.3 成品检验 (9)4.2.4 包装材料检验 (9)4.3 检验方法与仪器 (9)4.3.1 检验方法 (9)4.3.2 检验仪器与设备 (9)4.3.3 仪器设备管理 (9)4.3.4 检验人员培训与管理 (9)第5章产品安全性评价 (9)5.1 安全性评价方法 (9)5.1.1 标准评价方法 (9)5.1.2 替代评价方法 (10)5.2 毒理学评估 (10)5.2.1 急性毒性 (10)5.2.2 慢性毒性 (10)5.2.3 眼部及皮肤刺激性 (10)5.3 临床试验与评价 (10)5.3.1 人体临床试验 (10)5.3.2 评价指标 (10)5.3.3 风险监测 (10)第6章包装与标签 (10)6.1 包装材料要求 (10)6.1.1 包装材料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0)6.1.2 包装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特性、用途和市场需求进行,以下为推荐使用的包装材料: (11)6.2 包装设计原则 (11)6.2.1 包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1)6.2.2 包装设计要素: (11)6.3 标签内容与规范 (11)6.3.1 标签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 (11)6.3.2 标签规范: (12)第7章仓储与物流 (12)7.1 仓储条件与管理 (12)7.1.1 仓库环境 (12)7.1.2 储存要求 (12)7.1.3 仓库管理 (12)7.2.1 运输工具 (12)7.2.2 运输方式 (12)7.2.3 运输时效 (12)7.3 储运环节质量控制 (13)7.3.1 质量检验 (13)7.3.2 质量监控 (13)7.3.3 记录与追溯 (13)7.3.4 应急处理 (13)第8章市场准入与备案 (13)8.1 市场准入政策与法规 (13)8.1.1 化妆品市场准入政策 (13)8.1.2 化妆品市场准入法规 (13)8.2 产品备案流程 (13)8.2.1 产品备案概述 (13)8.2.2 产品备案具体流程 (14)8.3 备案资料要求 (14)8.3.1 企业备案资料要求 (14)8.3.2 产品备案资料要求 (14)第9章销售与售后服务 (14)9.1 销售渠道与规范 (15)9.1.1 销售渠道 (15)9.1.2 销售规范 (15)9.2 价格管理 (15)9.2.1 价格制定 (15)9.2.2 价格调整 (15)9.2.3 价格监督 (15)9.3 售后服务与投诉处理 (15)9.3.1 售后服务 (15)9.3.2 投诉处理 (15)9.3.3 消费者权益保护 (16)第10章产品召回与不良事件监测 (16)10.1 召回制度与流程 (16)10.1.1 定义与分类 (16)10.1.2 召回级别 (16)10.1.3 召回流程 (16)10.2 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 (16)10.2.1 不良事件定义 (16)10.2.2 不良事件监测 (16)10.2.3 不良事件报告 (17)10.3 风险控制与预防措施 (17)10.3.1 风险控制 (17)10.3.2 预防措施 (17)第1章产品标准概述1.1 化妆品分类与定义1.1.1 化妆品分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化妆品的特性,化妆品可分为以下几类:护肤类、彩妆类、洗护类、特殊用途类、儿童类和男士类。

化妆品的分类及相关的内容3篇

化妆品的分类及相关的内容3篇

化妆品的分类、工艺等相关内容3篇化妆品的定义背景:化妆品是指用于改变人体表面的外貌、清洁、保养和修饰作用的化学制品,包括护肤品、彩妆品、香水、美发产品等。

化妆品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化妆品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原料到化学合成原料、从简单配方到复杂配方的演变。

所需材料:化妆品的原材料包括天然原料和化学合成原料。

天然原料包括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矿物质、海藻等;化学合成原料包括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香料、色素、增稠剂、乳化剂等。

制作工艺:化妆品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采购、原料检验、原料配比、混合、加热、冷却、灌装、质量检验等环节。

化妆品的制作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家法律法规: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

目前,我国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标识管理办法》、《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所需的各种资质、标准和程序,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生产标准:化妆品的生产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生产标准。

目前,我国化妆品的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要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流程、质量检验等。

贮藏方法:化妆品的贮藏方法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化妆品需要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化妆品的贮藏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过期的化妆品应及时淘汰。

产业链供应上下游要素:化妆品产业链的上游包括原料供应商、化学制品厂家等;中游包括化妆品生产厂家、代工厂等;下游包括零售商、网络平台等。

化妆品产业链的供应上下游要素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人力资源、销售渠道等。

未来的发展动向:未来,化妆品产业将会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化妆品生产将逐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化妆品基本知识

化妆品基本知识

化妆品基本知识化妆品是现代女性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肌肤问题,还可以让我们更有自信和魅力。

然而,很多人对于化妆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

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了解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定义、分类和使用方法等。

一、化妆品的定义化妆品指的是用于改善外貌的产品,包括护肤品、彩妆品和香水等。

它们通过表面应用来提高皮肤的外观和质地,使人们更加自信、美丽。

化妆品通常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这些成分可以滋润、保护和柔软皮肤。

二、化妆品的分类1. 护肤品:这类化妆品主要用于保养皮肤、滋润肌肤,并改善和修复肌肤问题。

常见的护肤品有洁面乳、化妆水、精华液、面霜、眼霜等。

2. 彩妆品:这类化妆品主要用于打造美丽的妆容,强调五官的立体感。

常见的彩妆品有粉底液、遮瑕膏、口红、眼影、眉笔、睫毛膏等。

3. 香水:这类化妆品主要用于散发香气,提升个人气质和魅力。

香水的分类很多,包括花香型、果香型、木质香型等。

三、化妆品的使用方法1. 护肤品的使用方法:- 洁面乳:取适量洁面乳,加水搓揉起泡后,轻柔按摩脸部,然后用清水洗净。

- 化妆水:倒适量化妆水在化妆棉上,轻轻擦拭脸部。

- 精华液:取适量精华液,均匀涂抹在脸部和颈部,轻轻按摩吸收。

- 面霜:取适量面霜,均匀涂抹在脸部,轻轻按摩吸收。

2. 彩妆品的使用方法:- 粉底液:取适量粉底液,均匀涂抹在脸部,用化妆海绵均匀推开,注意颈部的过渡。

- 口红:用唇刷或直接涂抹口红,由口中央往两侧涂抹,建议使用唇线笔勾勒唇线。

- 眼影:使用眼影刷取适量眼影粉,轻轻涂抹在眼窝位置,再用中性色系晕染过渡。

- 眉笔:用眉笔轻轻勾勒眉毛的形状,再用眉刷梳理整齐。

- 睫毛膏:先用睫毛夹夹翘睫毛,然后由睫毛根部开始,由下向上涂抹一层睫毛膏,重复涂抹。

3. 香水的使用方法:- 放在耳后、脖子后颈部、手腕等脉搏跳动的地方喷洒,可以让香味更持久。

- 喷洒距离宜与身体15厘米左右,不宜过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功能型(有用性):化妆品特定的功能和有用性, 如:保湿、清洁、防晒、祛斑等。配方设计中 选择的功能原料要有使用的依据,以体现产品 的有用性,必要时进行效果测试,达到配方设 计的目的 使用性:满足产品设计使用要求,膏体细腻,柔软, 有光泽,良好的涂抹性和铺展性,香气怡人等
Company Logo
化妆品标准情况
产品标准
作用 清洁类 洗涤
序号 1 2
标准编号 QB 1994-2004 QB 2654-2004
标准名称 沐浴剂 洗手液
Company Logo
化妆品标准情况
产品标准
作用 有机溶 剂 美容修饰 类 蜡基
序号 1 2 3 4
标准编号 QB/T 2287-1997 QB/T 1858-2004 QB/T 1977-2004 QB/T 1976-2004 QB/T 1859-2004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产品配方设计
功能
△ △
剂型
基质
添加剂
n
试制工艺
试验筛选

生产工艺
Company Logo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生产工艺
卫生理化指标
质量检测
制定工艺规程
功效评价 包装
制作
成品 出厂检验
Company Logo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配方体系的组成 化妆品配方设计是产品质量的重 要组成部分。 体现科学性,合理性。 根据化妆品功能、剂型及感官等 方面要求设计产品配方。
Company Logo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抗氧化体系:包括防止产品氧化引起酸败变味 的抗氧化稳定的原料(BHT等) 防腐体系:使产品对微生物稳定的原料 感官及产品修饰体系:改善产品颜色、香气、 外观状态及调节产品pH值的原料(包括 着色剂、香精、珠光剂、柠檬酸缓冲剂等) 功能体系:赋予产品特定功能的原料(如美白 剂、保湿剂、防晒剂等)
Company Logo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分类
分为一般液态类、膏霜乳液类、粉类、气雾 剂及有机溶剂类、蜡基类和其它类 一般液态单元 :
(1)
护发清洁类:洗发液、洗发膏、浴液、洗手液、发露、发油 (不含推进剂)、摩丝(不含推进剂)、梳理剂、洗面奶、液 体面膜等 ; (2) 护肤水类:护肤水、紧肤水、化妆水、收敛水、卸妆水、眼部 清洁液、按摩液、护唇液等 ; (3) 染烫发类:染发剂、烫发剂等 : (4) 啫喱类:啫喱水、啫喱膏、美目胶等;
标准名称 指甲油 香水、古龙水 唇膏 化妆粉块 香粉、爽身粉、 痱子粉
粉 5
Company Logo
化妆品标准情况
试验方法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标准编号 GB/T 13531.1-2000 GB/T 13531.2-2000 GB/T 13531.3-2000 GB/T 13531.4-2000 GB/T 13531.5-2000 QB/T 1863-1993 QB/T 1864-1997 QB/T 2333-1997 QB/T 2334-1997 QB/T 2407-1998 QB/T 2408-1998 标准名称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色泽三刺激值合色差∆E※的测定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浊度的测定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 化妆品通用试验方法 乙醇萃取法测定香水、古龙水和花露水 中香精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电位溶出法测定化妆品中铅 防晒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定性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化妆品中D-泛醇含量测定 化妆品中维生素E的测定
油、蜡
碾磨 捏合碾磨 真空均质 脱泡 溶解分散 混合 融化 慢速搅拌
灌装
上光
插管
脱模
冷却
铸型
视产品需要而定
Company Logo
化妆品标准情况
综合标准
序号 1 2 3 4
标准编号 GB 5296.3 GB/T 18670-2002 QB/T 1684-1993 QB/T 1685-1993
标准名称 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 签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检验规则 化妆品包装外观要求
Company Logo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乳化体系:包括选用的乳化剂、油溶性和 去离子水及水溶性等相关原料 表面活性剂体系:包括选用的主、辅表面 活性剂、增泡、稳泡调理作用的原料 稀释体系:去离子水 增稠体系:包括改善产品外观粘度,增加 稳定性的原料(汉生胶、丙稀酸聚合 物、羟乙基纤维素等)
Company Logo
化妆品原料分析
美学性质评价: 美学性质评价: 其标准是主观评估颜色、气味、状态和滋味(有时)。 其标准是主观评估颜色、气味、状态和滋味(有时)。 原料要符合外观标准,要无污染或杂质。 原料要符合外观标准,要无污染或杂质。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 定量测定、定性分析、酸值、羟值、碘值、 定量测定、定性分析、酸值、羟值、碘值、皂化值等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密度、熔点范围、折光指数、浊度、 密度、熔点范围、折光指数、浊度、粘度等 安全性: 安全性: 重金属的最大含量,甲醛的百分数,微生物含量。 重金属的最大含量,甲醛的百分数,微生物含量。 杂质含量: 杂质含量: 水分、烃类百分数, 水分、烃类百分数,不挥发残留物的百分数
中间质量控制
搅拌均匀
灌装
静置
过秤
出料
Company Logo
护肤水类流程示意图
去离子水 保湿剂
视产品需要
其他成分 复配混合搅拌罐 防腐剂
中间质量控制
着色
搅拌混合均匀
香精 其他成分 过滤 静置储存 过秤
Company Logo
灌装
膏霜乳液类流程示意图
加热
水相原料 油相原料
混合搅拌 预乳化 混合搅拌
Company Logo
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使用部位、剂型、 化妆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使用部位、剂型、 使用部位 消费年龄、性别、感官和组分的不同分类 的不同分类。 消费年龄、性别、感官和组分的不同分类。 进行划分: (1)按使用部位进行划分: ) 使用部位进行划分 皮肤用化妆品、发用化妆品、甲用化妆品、 皮肤用化妆品、发用化妆品、甲用化妆品、粘 膜用化妆品(唇膏、口红) 膜用化妆品(唇膏、口红) 分为: (2)按使用目的分为: ) 使用目的分为 护理类、清洁类、美容/修饰类化妆品 护理类、清洁类、美容 修饰类化妆品
Company Logo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2、配方中成分的相互不和谐 如蓖麻油和矿物油互不相溶,酯类香料在碱 性溶液中容易分解,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 剂混合体系产生络合反应导致产品沉淀、分层 3、制作过程中,搅拌速度,操作方法(通冷却 水速度、时间、出料温度)等,都对产品稳定 性有直接影响
蜡基类:唇膏、眉笔、唇线笔、发蜡、睫毛膏等 。 其他类:不能归属于以上五类的产品。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化妆品的质量要求
安全性:无毒性、无刺激性、 安全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诱变致病作用 稳定性:不发生霉变、油水分离、氧化、酸化、 稳定性:不发生霉变、油水分离、氧化、酸化、 降解等现象 有效性:生理、美化、 有效性:生理、美化、特殊功能 舒适性:使人愉快 舒适性:使人愉快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继续下一节。。。。。 继续下一节。。。。。
Company Logo
品牌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化妆品的工艺规程化Leabharlann 品标准Company Logo
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调研
社会需求 产品创意
科技信息

包装设计
产品配方设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化妆品标准情况
产品标准
作用 洁肤
序号 1 2
标准编号 QB/T 1645-2004 QB/T 1858.1-2006 QB/T 1857-2004 QB/T 2286-2004 QB/T 2660-2004
标准名称 洗面奶(膏) 花露水 润肤膏霜 润肤乳液 化妆水
护肤类 3 护肤 4 5
化妆品定义、分类、 化妆品定义、分类、 卫生要求
2011.12.01澳宝开发曾工
内容
化妆品定义和分类 化妆品原料介绍 化妆品卫生要求 化妆品功能分析
Company Logo
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 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 皮肤、毛发、指甲、 人体表面任何部位( 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 口唇),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 ),以达到清洁 口唇),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 美容和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美容和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Company Logo
化妆品配方体系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2)防腐剂选择问题 ①防腐剂与配方中其他原料的配伍性,如:尼泊 金酯与氨基酸、胶原类配伍会降低活性,遇到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表现为失活 ②防腐剂对产品pH范围不适用(大多数防腐剂 在酸性环境的活性大于在碱性环境的活性), 一般选择复合型防腐剂
Company Logo
膏霜乳液类
(1) 护肤清洁类膏、霜、蜜、香脂、奶液、洗面奶等 ; (2) 发用类:发乳、焗油膏、染发膏、护发素等 。
粉类
(1)散粉:香粉、爽身粉、痱子粉、定妆粉、面膜(粉) 等; (2) 块状粉 :胭脂、眼影、粉饼等
气雾剂及有机溶剂类
(1) 气雾剂类:摩丝、发胶、彩喷等 ; (2) 有机溶剂类:香水、花露水、指甲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