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碳量子点

合集下载

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11528.0(22)申请日 2020.09.23(71)申请人 天津科技大学地址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8号(72)发明人 马晓军 邱玉娟 李潇潇 刘旭彤 杨昭昭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代理人 程小艳(51)Int.Cl.C09K 11/65(2006.01)B82Y 20/00(2011.01)B82Y 40/00(2011.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在原有水热法制备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基础上,引入不同种类的酸及氮源,进而改性碳量子点提高其荧光强度。

采用本发明的改性方法得到的碳量子点,与未改性的碳量子点相比,其荧光强度可提高4‑8倍。

另外,此改性方法是仅在原水热法基础上直接加入改性剂改性,其制备方法简单高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12094640 A 2020.12.18C N 112094640A1.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未改性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生物质原料粉粹成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后于反应釜中进行高温高压水解;2)过滤去除水解完成后的残渣;3)将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于透析袋中透析;4)将透析完成后的溶液超声,再次过滤去除大粒径的团聚体;5)最后经冷冻干燥制备得到粉末状态的碳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将不同种类的酸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酸改性的碳量子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将不同含量的尿素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尿素充分溶解于水中,制备尿素改性的碳量子点。

荧光碳量子点

荧光碳量子点

荧光碳量子点1. 引言荧光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在生物成像、生物传感、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荧光碳量子点的原理、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2. 荧光碳量子点的原理荧光碳量子点是由碳元素构成的纳米颗粒,具有纳米尺寸特征。

其荧光性能源于量子尺寸效应,即当材料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时,电子和空穴的束缚态将被限制在量子点的大小范围内,从而产生了禁带宽度增加的效果,导致能带间距增大,使得电子跃迁需要吸收更高能量的光子。

因此,荧光碳量子点呈现出宽带荧光特性。

3. 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目前,常见的荧光碳量子点制备方法主要有碳化物法、石墨烯剥离法、聚合物碳化法以及水热法等。

其中,水热法是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反应物溶液,通常包括碳源、表面修饰剂以及助剂等。

2.将溶液置于高温、高压的反应体系中,进行水热反应。

3.进行洗涤、离心等处理,得到荧光碳量子点。

4. 荧光碳量子点的性质荧光碳量子点具有以下一些重要性质:4.1 荧光性能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较具宽带性质,可覆盖紫外到近红外的区域,因此具有优异的荧光成像能力。

同时,荧光碳量子点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较长的激发寿命以及良好的稳定性,使其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4.2 生物相容性荧光碳量子点通常通过表面修饰剂进行修饰,从而增加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与传统的荧光探针相比,荧光碳量子点在生物体内展现出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细胞成像、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应用。

5. 荧光碳量子点的应用荧光碳量子点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光电器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1 生物成像荧光碳量子点可用作细胞标记剂、分子探针、荧光探针等,用于生物成像和细胞追踪。

其优异的荧光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成像探针。

5.2 生物传感荧光碳量子点可以通过对靶分子的识别和结合,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

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步骤

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步骤

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步骤
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的步骤大致如下:
1. 制备前驱体溶液,通常选择含碳的前驱体物质,如葡萄糖、蔗糖等,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前驱体溶液。

2. 水热反应,将前驱体溶液置于高温高压的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

通常反应温度在100-200摄氏度之间,反应时间在数小时到数十小时不等。

3. 萃取和纯化,待反应完成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如离心、过滤等),将产生的碳量子点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 表征和分析,对所得的碳量子点进行表征分析,包括形貌、尺寸、结构、光学性质等方面的测试,以确定其性质和应用潜力。

从化学角度来看,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的关键在于水热反应过
程中碳前驱体的分解和聚合,以及表面官能团的形成。

水热条件下,碳前驱体分子会发生裂解、缩合、氧化等反应,形成具有量子尺寸
效应的碳量子点。

从工艺角度来看,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相对简单,操作条件温和,且无需昂贵的设备,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该方法的控制
性较差,产物的尺寸和形貌分布较广,需要进一步优化。

从应用角度来看,碳量子点具有荧光性能、生物相容性等优良
特性,可用于生物成像、生物标记、光电器件等领域,因此制备方
法的优化和产物性能的调控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潜力的制备
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对碳量子点
的需求。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碳量子点是一种由碳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尺寸和独特的光电性质,在生物医学、能源储存、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碳量子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制备方法:
1. 水热法:将葡萄糖等碳源经过水热反应处理,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

水热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控制其形貌和光电性能。

2. 氧化焦炭还原法:将高温炭黑经过氧化处理,生成含氧官能团的前体化合物,再经过还原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

3. 激光剥蚀法:利用激光光束将石墨烯等碳材料剥离成纳米碳片,再通过超声分散和后处理等步骤进行表面官能团修饰,可以得到具有优良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

应用:
1. 生物荧光成像:碳量子点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荧光亮度,可以作为细胞成像探针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2. 电催化:碳量子点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活性位点,可以作为电催化剂用于氧还原反应等能源领域应用。

3. 污染治理:碳量子点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可以用于污染物的吸附和光降解等领域。

水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水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溶性碳量⼦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溶性碳量⼦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何⽟珩;冯晓婷;张漪;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摘要】以可再⽣的葡萄糖晶体为原料,采⽤⼀步⽔热法制备了粒径均⼀、溶剂分散性较好、具有激发依赖和上转换性能的⽔溶性荧光碳量⼦点(Water-soluble Carbon Dots,W-CDs).考察了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对W-CDs荧光性能的影响,借助⾼分辨透射电⼦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优选出合成W-CDs的参数,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溶液浓度为25 mmol/L,⽔热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为180℃时,制备了发蓝绿⾊光的W-CDs,粒径为5 nm左右,荧光量⼦产率为1.13%,且具有上转换荧光现象和pH响应性.【期刊名称】《太原理⼯⼤学学报》
【年(卷),期】2014(045)003
【总页数】6页(P279-284)
【关键词】葡萄糖;⽔热法;碳量⼦点;光致发光
【作者】何⽟珩;冯晓婷;张漪;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作者单位】太原理⼯⼤学新材料界⾯科学与⼯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太原理⼯⼤学化学化⼯学院,太原030024;太原理⼯⼤学新材料界⾯科学与⼯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太原理⼯⼤学化学化⼯学院,太原030024;太原理⼯⼤学新材料界⾯科学与⼯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太原理⼯⼤学化学化⼯学院,太原030024;太原理⼯⼤学新材料界⾯科学与⼯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太原理⼯⼤学新材料⼯程技术研究中⼼,太原030024;太原理⼯⼤学新材料界⾯科学与⼯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太原理⼯⼤学化学化。

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对fe(ⅲ)的专一识别

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对fe(ⅲ)的专一识别

水热法合成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对fe(ⅲ)的专一识别
1 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
荧光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生物探针、光电器件等。

水热法是制备荧光碳量子点的一种有效方法。

水热法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通常是将一定量的有机物与一定量的还原剂(如乙二醇、葡萄糖等)和一定量的强酸(如HCl、H2SO4等)混合并加入水中,然后在高温和高压下加热反应。

反应后,通过离心和洗涤等步骤来制备荧光碳量子点。

2 荧光碳量子点的应用
荧光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如较宽的发射光谱、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稳定性等,在生物成像、生物探针、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荧光碳量子点的应用不仅限于生物领域,也可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等其他领域。

3 荧光碳量子点的 Fe(Ⅲ) 识别
荧光碳量子点的专一识别是其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荧光碳量子点对于不同金属离子有着不同的响应。

其中,对于 Fe(Ⅲ) 离子的识别是较为常见的。

荧光碳量子点与 Fe(Ⅲ) 离子之间的识别机理通常是通过亲合作用、静电吸引力等方式实现的。

研究者们利用荧光碳量子点与 Fe(Ⅲ) 离子的特异性结合,开展了痕量 Fe(Ⅲ) 离子的检测研究。

这些研究为荧光碳量子点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水热法是一种制备荧光碳量子点的简单有效方法。

荧光碳量子点的应用广泛,其中对 Fe(Ⅲ) 离子的专一识别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荧光碳量子点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cds碳量子点

cds碳量子点

CDS碳量子点概述CDS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碳基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碳量子点(Carbon Dots,简称CQDs)是一类尺寸小于10纳米的碳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如荧光、电化学和光电性能等。

CDS碳量子点是由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合成的碳量子点,其在荧光材料、生物成像、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成方法CDS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溶剂热法、微波法、水热法等。

下面以水热法为例,介绍CDS碳量子点的合成过程:1.准备硫化碳溶液:将硫化碳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如水或有机溶剂。

溶液中的硫化碳浓度越高,合成的CDS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越高。

2.加热反应:将硫化碳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常见的反应温度为100-200摄氏度。

加热的过程中,溶液中的硫化碳会发生裂解和聚合反应,生成碳量子点。

3.调控反应条件: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等参数来控制CDS碳量子点的大小、形状和荧光性能。

4.分离和纯化:将反应溶液中的CDS碳量子点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并用纯溶剂进行洗涤和纯化,去除杂质。

5.表征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等技术对合成的CDS碳量子点进行表征和分析,确定其大小、形状、结构和荧光性能等。

特性与应用CDS碳量子点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和应用潜力:1. 荧光性能CDS碳量子点具有宽波长荧光发射特性,其发射峰位于可见光区域。

荧光强度和发射峰可以通过调节合成条件来实现。

CDS碳量子点在荧光探针、生物成像、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生物兼容性CDS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生物兼容性,可以在生物体内进行成像和治疗。

由于其尺寸小、荧光性能好、毒性低等特点,CDS碳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如生物成像、药物传递、癌症治疗等。

3. 光电子器件CDS碳量子点在光电子器件中可以作为荧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等。

水热法制备荧光碳点及其应用研究

水热法制备荧光碳点及其应用研究

水热法制备荧光碳点及其应用研究
水热法制备荧光碳点及其应用研究
水热法是一种制备荧光碳点的常用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将碳源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碳点,同时可以加入有机物或无机物来改变碳点的性质。

水热法制备的荧
光碳点具有发光强度高、发光波长可调、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传感器等领域。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碳点,并通过控制碳源、氧化剂、反应条件等参数来改变碳点的光学性质。

同时,研究人员也对荧光碳点进行了多种表面修饰,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传输性能,从而拓展了荧光碳点在生物
医学领域的应用。

在生物成像方面,荧光碳点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成像、肿瘤诊断等领域。

荧光碳点不仅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还可以作为光热转换剂进行光热治疗。

此外,荧光碳点还可以用于肿瘤诊断,通过改变碳点的表面修饰,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定位和识别。

在传感器方面,荧光碳点可以作为传感器的荧光标记,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生物分子等。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碳点的表面修饰或掺杂其他元素来实现对不同物质的检测。

荧光碳点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有望在环境监测、生物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碳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学领域、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研究人员还可以继续探索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和表面修饰策略,进一步提高荧光碳点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00 紫外分光光度计和 团。采用日本岛津 UV-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 480 500
nm nm nm nm nm nm nm nm nm
3
结果与讨论
由图可 图 1 ( a ) 为碳量子点的透射电镜图,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碳量子点的荧光寿命
收稿日期: 2014-02-28 ; 修订日期: 2014-04-04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计划( 2011C14009 ) 资助项目
体量子点在生物成像、 生物标记等 应用中很 好的替代物。目前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主要有两 up ) , 种: 一是从下到上的合成方法 ( Bottom即通 过热解或碳化合适前驱物直接合成荧光碳量子 点, 包 括 燃 烧 法、 热 解 法、 支 持 合 成 法、 微波法 等
0.28 nm 10 nm
(b )
0.275 nm
2
2. 1


5 nm
(c )
材料合成 取 1. 44 g 葡萄糖溶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 在
室温下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10 min, 然后装入反 180 ℃ 下保温 24 h, 应釜, 获得浅黄色溶液, 过滤、 离心后, 即可获得分散均一、 水溶性良好的碳量 子点。 2. 2 性能测试 9500 型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采 用 HitachiH( TEM) 观察碳量子点的形貌和粒径大小。 采用 德国 Bruker Axs D2 型 X 射线衍射仪 ( Cu 靶 Kα 射线, λ = 0. 154 06 nm, 扫描范围 10° ~ 80° ) 研究 样品的结构和成分。采用德国 Brook Tensor 27 傅 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来分析碳量子点的表面基 211P 荧光光谱仪研究样品的荧光 美国 PL3特性。
Transmittance / %
CH2
2兹 / ( °)
CH C—O—C C=OC=C
图3 Fig. 3
样品的 XRD 图
OH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XRD patterns of the samples
自 / cm-1
具有双指数 图 4 为碳量子点的荧光寿命曲线, 衰减动力学的特征。寿命曲线符合二次拟合公式 I( t) = A1 exp( - t / τ1 ) + A2 exp( - t / τ2 ) , ( 1 ) A2 为常数, A1 、 t 为时间, τ2 τ1 、 其中 I 为荧光强度,
2 〈τ * 〉 = ( A1 τ2 1 + A2 τ 2 ) / ( A1 τ 1 + A2 τ 2 ) , ( 2 )
的荧光碳量子点, 其形成及表面钝化同时发生在 水热碳化的过程中。碳量子点表面具有丰富的官 能团, 如羧基和羟基, 能够在碳量子点表面作用形 成不同的缺陷, 从而使碳量子点在不同的制备条 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 将获得的碳量子点溶液冷冻干燥, 对所得固 体进 行 XRD 表 征, 如 图 3 所 示。图 中 在 2 θ = 27. 6° 有一个宽的衍射峰, 晶面间距 ( 0. 322 nm ) 大于石墨的( 020 ) 面间距 ( 0. 273 nm ) , 这可能是 由于样品中存在大量的氢元素, 使得 ( 020 ) 面间 距增大。
[1016 ]
; 二是从上到下的合成方法 ( Topdown ) ,
然后通过聚合物表面钝 即通过打碎碳的前驱物,
第6 期

莉,等: 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碳量子点
707
化的方式使其有效发光, 主要包括电弧放电、 激光 剥蚀、 电化学氧化和水热法等
[1721 ]
(a )

近年来, 人们致力于使用不同的原材料和实 验方法合成碳量子点, 使得碳量子点的研究取得 了很大的进步, 但目前文献报道的碳量子点一般 发蓝色可见光, 不太适用于生物应用, 且需要复杂 的后处理和昂贵的设备和试剂。本文介绍了一种 工艺简单、 制备成本低、 绿色环保的水热合成碳量 子点的路径, 通过水热分解葡萄糖制备出了粒径 均一、 水溶性好且能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绿光的 碳量子点。
Abstract: Carbon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via hydrothermal oxidation of glucose. The carbon do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 XRD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 TEM ) ,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fluorescene spectrophot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 FTIR )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 dots have appropriate spherical morphology ,uniform size,good dispersion ,nonagglomeration. The carbon dots can emit bright green photoluminescence under UV excitation ,and exhibit excitationdependent PL behavior.
知, 碳量子点是一种近似球形、 分散性良好、 平均 粒径大小为 7. 5 nm 左右的纳米颗粒。 进一步对 碳量子点进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图1 ( b) 显示碳量子点晶体结构完善, 晶粒 ( sp ) 团簇 大小约为 4 nm, 晶面间距约为 0. 275 nm, 是典型 的石墨相( 020 ) 晶面。图 1 ( c) 为碳量子点的选区 电子衍射图, 进一步证明了碳量子点的晶体结构 。 由碳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图 2 ) 可知, 碳量子点在 330 ~ 380 nm 有较明显的吸 收, 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明亮的绿光。 随 着激发波长的增加,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先增加
2
图2 Fig. 2
碳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340 ~ 500 nm, 每隔 20 nm 激发一次) UV / Vis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of CDs ( recorded for progressively longer excitation wavelength from 340 to 500 nm in 20 nm increments)
第 35 卷
第6 期




Vol. 35
No. 6
2014 年 6 月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June, 2014
7032 ( 2014 ) 06070604 文章编号: 1000-
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碳量子点
王 莉,吕 婷,阮枫萍,邓德刚,徐时清
* ( 中国计量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
Key words: hydrothermal method; photoluminescence; carbon dots
1


定性高, 无光漂白和光眨眼现象。 低的生物毒性 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
[14 ]
, 使得它成为传统半导
[59 ]
2004 年, Scrivens 等在提纯以电弧放电法制 备的单壁碳纳米管时, 意外地分离出了碳量子点。 碳量子点是以碳为骨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 , 是 一种分散的、 尺寸小于 10 nm 的类球形纳米颗粒, 一般包括纳米金刚石、 碳颗粒和石墨烯量子点。 与各种金属量子点类似,碳量子点在光照的情况 下可以发出明亮的光。 此外, 碳量子点的化学稳
Counts
2000 1500 1000 500 0 0 10 20 30 t / ns 40 50 60
的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并在 480 nm 波长激发 下达到最大值。碳量子点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低的 生物毒性, 为其在光电器件、 生物标记、 生物成像 。 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图4 Fig. 4
3000 2500 Exponential Fitting
图5
碳量子点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ig. 5 FTIR spectra of CDs
4


绿色环保的 采用一种工艺简单、 制备成本低、 , , 实验路径 以葡萄糖为碳源 运用水热法制备了光 学性能优异、 在紫外灯下发绿光的荧光碳量子点 。 实验制备的碳量子点粒径均一、 分散性良好、 大小 在 7. 5 nm 左右。 其表面含有羟基和羧基等亲水 基团, 亲水性强。随着激发波长的增加, 碳量子点
250 200
可 以 计 算 出 碳 量 子 点 的 平 均 荧 光 寿 命 !τ "为 2. 74 ns。本文制备的碳量子点的荧光寿命足够 短, 与之前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 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碳量子点的发光是以碳量子点表面的缺陷作为 [14 ] 激发能量阱, 产生辐射复合引起的 。 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碳量子点的 3 424 cm - 1 处的峰为—OH 伸缩 表面基团( 图 5 ) 。 2 923 cm - 1 和 2 850 cm - 1 处的峰属于 C —H2 振动, 1 702 cm 处 是 C O 伸 缩 振 动, 伸缩 振 动, -1 1 634 cm 处对应于 C C 伸缩振动, 1 200 cm - 1
Absorbance / a. u. PL intensity / a. u.
姿 / nm
5 nm-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