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规范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毕业论文的摘要是一篇对整篇论文进行概括和提炼的简短文章。
它是读者获取论文主要内容的第一手信息,也是评审人员评估论文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个好的摘要应该准确、简明扼要地介绍论文的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并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贡献。
同时,适当的关键词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定位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关键词:摘要、毕业论文、关键词、格式、内容、准确性一、摘要的写作要求1.1 概括性:摘要需要准确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1.2 简洁明了:摘要应该紧凑,不要包含无关或冗长的信息。
一般要求在200-300字左右。
1.3 突出亮点:摘要应该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贡献,引起读者的兴趣。
1.4 语言规范:摘要要使用准确的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和模糊性。
1.5 逻辑清晰:摘要的各个部分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使读者能够理解论文的整体框架。
二、摘要的组成结构2.1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2 方法部分:说明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设计和实验方法。
2.3 结果部分:概述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2.4 结论部分:总结摘要,强调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贡献。
三、关键词的选择3.1 相关性:关键词应该与论文的主题和内容密切相关,能准确描述论文的研究方向。
3.2 学术性:关键词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性,避免使用过于宽泛或不具体的词语。
3.3 词数限制:一般摘要关键词为3-5个,不宜过多,也不宜重复。
3.4 规范性:关键词的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避免使用缩写、专有名词或无意义的词语。
四、摘要与关键词的撰写技巧4.1 参考例文:可以参考相关领域的摘要及关键词的撰写例子,借鉴其结构和表达方式。
4.2 精练语言:摘要中的语言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模糊的表达。
4.3 突出亮点:通过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和重要贡献,提高摘要的吸引力。
4.4 校对修改:撰写完摘要后,需要进行仔细校对和修改,确保语法、结构和表达准确无误。
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的撰写技巧与要求

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的撰写技巧与要求摘要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简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突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创新点。
同时,关键词的选择也是摘要撰写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恰当明确的关键词可以提升论文的可检索性和学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摘要与关键词的撰写技巧与要求。
摘要的撰写技巧:1. 简明扼要:摘要应该简洁明了,不宜超过300字。
通过精炼的表达,将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过多的修辞手法,以确保读者对论文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 结构完整:摘要要包含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其中,研究目的和方法部分可简洁陈述,重点放在结果和结论上。
对于实证研究,要提供关键的数据或发现;对于理论研究,要突出核心观点和创新之处。
3. 语言精准:摘要要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术语和公式,以确保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
尽量使用一般性词汇代替领域内专属的术语,以便吸引更广泛的读者关注。
4. 语法规范:在撰写摘要时,要注意语法的规范与准确,确保句子通顺、语义清晰。
关键词的撰写技巧:1. 选择准确:关键词应能准确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根据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理论框架等进行选择,确保关键词不仅可以反映论文的学术价值,同时也能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
2. 限定数量: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应在3~5个之间。
过多的关键词可能会使检索结果产生噪音,而过少则可能无法完整表达论文的研究内容。
3. 注意排列顺序:关键词的排列顺序应与论文内容的逻辑结构相一致,并符合惯例。
通常情况下,将关键词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排列,以提供更具体和准确的检索结果。
4. 基于学科:关键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论文所属学科的特点和国际上的惯例。
可以参考同领域的研究文献,查找相关学术期刊的关键词规范,提高关键词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在撰写摘要与关键词时,还有一些避免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 避免空泛和笼统:摘要不应只是对论文整体内容的概述,而应突出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创新点。
演讲稿摘要格式

演讲稿摘要格式
首先,演讲稿摘要的格式应该简洁明了。
摘要的长度一般不宜过长,通常在700字以内为宜。
在这有限的篇幅内,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提炼出演讲的核心内容,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的描述和废话。
同时,摘要的段落应该分明,结构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能够快速抓住重点。
其次,演讲稿摘要的格式要符合逻辑顺序。
摘要的内容应该按照演讲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首先介绍演讲的主题和背景,然后阐述演讲的重点内容和论据,最后得出结论或提出建议。
这样的排列顺序可以让听众更容易理解演讲的主要内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另外,演讲稿摘要的格式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生动。
摘要中的语言要力求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长句子,保持句子的简洁性和通俗性,让听众能够轻松理解。
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案例和引用,增强摘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让听众对演讲内容产生共鸣。
最后,演讲稿摘要的格式要注意语气的一致性和流畅性。
摘要中使用的语言要保持一致的风格和语气,避免出现突兀的转折和不连贯的表达。
整个摘要的表达要通顺流畅,让听众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连贯的思路和逻辑。
总之,演讲稿摘要的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演讲内容的传达效果。
一个好的演讲稿摘要可以让听众在短时间内对演讲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因此,在撰写演讲稿摘要时,我们需要注意格式的简洁明了、逻辑顺序、语言精炼和一致性,力求让摘要的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演讲中,能够充分重视演讲稿摘要的撰写,让演讲内容得到更好的传达和表达。
谢谢大家!。
摘要写作规范与要求.doc

摘要写作规范与要求
(1)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内容做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4)用第三人称。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中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中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中文摘要
摘要是能等量地反映论文主要信息的独立短文。
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一内容要求
1.摘要包括研究意图、研究数据、研究方法、结果及结论四个部分。
2.摘要的内容是全文的精华和缩影,是对原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必须凝练简洁,平实不过度修饰。
二格式要求
1.摘要应位于文题与作者署名之后,正文之前,一律用“摘要”二字表示,后空一个字符书写摘要内容。
2.摘要一般不分段落,不用图,表和化学结构式,不列举例证,不引用原文的引文,不加入编者观点和评论,不加任何注释,不加原文中没有的内容,尽量不使用缩语,略称及代号,如需要,第一次使用时应注以全称。
3.摘要应以第三人称书写,不宜采用“本文”,“我”,“我们”等第一人称作为主语,字数不宜超过200-300字。
摘要的写作类型:
三作者撰写摘要时易出现的问题
1.以偏概全,考虑简洁原则但并未把握论文主旨。
2.过于简略,摘要只涉及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
3.冗长繁琐,过于注重面面俱到反而抓不住论文重点。
4.类型单调,追求简单方便,固定一种摘要书写格式。
5.与结论雷同。
在撰写时应注意这些问题的产生。
编写中文摘要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等。
摘要的正确写法

摘要的正确写法1 摘要的界说与三类摘要的写法国际规范ISO214-1976指出:摘要是一份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诠释或者品题。
中国国家规范划定: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品题的简单不长陈述。
摘要是读者判断论文价值,判断论文是否值当阅览的依据。
会议所征摘要是决议是否任命全文的依据。
写好摘要是科技人员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如果一篇内容价值较高的学术论文,其摘要写得不好不坏庸淡,不能体现论文的特点和学术价值,将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掉去被刊载的机会,需要本文的读者不会阅览全文,从而掉去应有的学术影响;对中文定期刊物论文而言,难以步入国际检索系统等。
摘要分为报导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报导—指示性摘要、结构性摘要等品类。
学术定期刊物多接纳报导性摘要,出格是试验研究和有定量数据的论文。
对新内容较少,或者数据少的论文用指示性摘要或者报导—指示性摘要。
摘要的内容一般由3部门构成: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或者结论。
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外文摘要字数不超过250个实词。
摘要的详简程度和篇幅大小按照详细情况及要求而定,如定期刊物论文摘要、会议征稿摘要、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差别很大。
定期刊物论文摘要通常位于署名和单位地址然后。
1.1 报导性摘要报导性摘要要求反应笔者的主要成果,提供比较完备的定量及定性信息。
篇幅通常是200-300字。
示例如下:示例1: (题名:BiSrCaCuO高温超导纤维)接纳激光加热小基座法(LHPG)成功地制备出BiSrCaCuO超导纤维。
它性能不变,工艺可重复性高。
纤维最大长度达60mm,直径规模35-500um,此中细径纤维有挠性。
超导纤维的起始转变温度为118K,零电阻温度为87K,邻近电流疏密程度为2.5kA/cm2 (77K,H=0,直流电流量)。
纤维中超导相(2212相),显微结构有典型的取向性。
纤维的超导电性与其生长前说起后处置惩罚历程密切相关。
首次指出,a轴平行于纤维的轴向。
学术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写作及其格式规范

学术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写作及其格式规范
学术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写作及其格式规范是作者向读者传达论文内容的重要环节。
要撰写完整有效的学术摘要,作者需要认真阅读完整论文、分析其重要信息,并将之概括。
对于学术论文摘要来说,应精简明了,包括以下六个部分:背景及其目的、数据收集、方法、分析结果、结论和贡献。
这六个部分既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在一起写,关键是要保
留论文的核心内容。
撰写摘要时,应只字不差地概括所有的要点,从而简洁清晰地展示论
文的精要。
一般而言,学术摘要的长度在200-300字之间,其结构明确、语言严谨、叙述
逻辑清晰,并配有关键字以便搜索。
此外,搭配学术摘要的关键词也是提高论文与研究发现的可视度、展示出作者成果的
组成部分。
关键词是用来描述学术论文内容的一组词语,通过一定数量的关键词,让读者
一目了然地了解论文的要点以及主题。
通常,关键词的数量一般在三到六个之间,用简单
直接的、具有概念性的词语来形容论文主要内容,以便让读者更加便捷地了解论文。
总而言之,学术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写作及其格式规范,对作者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
的工作,需要作者清晰、仔细地阅读完整论文,全面理解内容,并将论文内容有序、简洁
地表达出来;同时,确保摘要与关键词清晰、精确,以免少传达论文信息,不妨碍发现和
运用论文的相关内容。
因此,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必须多加注意,以“少即是多”的原则
将论文精华传播给读者,充分发挥作品的价值。
文摘(摘要)写作规范

土木工程学报文摘写作须知科技论文摘要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它既对读者阅览起引导作用,同时也为文献汇编、计算机储存、检索做好准备,成为科技情报的重要来源。
其中,英文摘要更是通过国际检索机构进行交流的唯一途径,直接反映我国科学研究和杂志的质量水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因此,请每位作者认真编写中、英文摘要。
今后,作者中、英文摘要的编写质量将成为被本刊录用的条件之一。
《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2006年3月1日文摘的写作规范一、摘要的要素简洁、具体的摘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
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是结果的总结,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二、摘要的写法文摘要首先正确全面地掌握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找出每部分专指度高的关键词,然后正确地组织好这些反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用逻辑性强的关联词将其贯穿起来,力求使摘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就构成一篇完整的摘要。
选择关键词是写好摘要的关键,关键词可以根据论文内容自由给定,毫无约束,但是必须简单、常用、概念明确、专指度高(具体),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复杂的词汇,否则影响论文被检索的概率。
三、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总结国内外各大著名检索系统对摘要写作要求及同行期刊制订的摘要写作规范,一般中文摘要写作应符合以下要求:1. 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字数为300~400字,或占全篇论文字数的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写作规范
[转载自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摘要的目的
简洁、具体的摘要是论文的梗概,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明确论文的创新性,方便读者检索,提高论文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概率。
2、摘要的要素
科技论文摘要一般由具体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组成。
对象是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是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是作者实验、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3、摘要的写法
正确全面地掌握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认真地进行主题分析,从摘要的四要素出发,找出论文所研究的具体对象、作者运用的具体方法、得出的具体结果及对结果进行剖析而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正确地组织好这些主题内容,简明地写出来。
尤其是信息性摘要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摘要逻辑性要强,结构完整。
4、摘要的风格
(1)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为100~150 words;
(2)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用重要的事实开头;
(3)突出新的信息,删去背景与过去的研究信息,不要用文学性修饰;
(4)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逻辑性要强,结构完整;
(5)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
(6)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7)不能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
(8)不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
(9)词语拼写,用英美拼法都可以,但每篇中须保持一致;
(10)中、英文对应,避免用词与前言和结论重复。
5、英文摘要的特点
(1)尽量用短句子,避免句形单调;
(2)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所做的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得出的结论;
(3)可用动词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4)注意冠词的用法,不要误用、滥用或随便省略冠词;
(5)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将这些词分成几个前置短语,用连字符连接,作为单位形容词(一个形容词);
(6)不使用俚语外语表达概念,应用标准英语;
(7)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8)尽量用简短、词义清楚并为人熟知的词;
(9)慎用行话和俗语;
(10)组织好句子,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
(11)对那些已经为大众所熟悉的缩写词,可以直接使用。
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或关键词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6、英文题目要求
摘要的题目力求简单、明了,直接反应论文的主题。
(1)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The 、And 、An 和 A ;
(2)英文题目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下列情况除外:专用名词首字母大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句号后任何首写字母均大写;
(3)主副标题(题目)必须用句号分开,不得用分号或破折号;
(4)题目中不要用缩略词;
(5)题目不用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
7、实例分析
根据以上写作规范,给出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写作的具体范例,以供作者参考。
(1)中文摘要实例
题目:声带振动功能模式识别
摘要:应用小波变换估计传导语音的谐波噪声比(具体方法),研究了不同发声方式、发音及声带病变对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影响,并与口腔语音的谐波噪声比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对象),发现发不同元音时,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是5dB,口腔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为20dB;不同发声方式的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可达18 dB,口腔语音的变化范围为12dB(具体结果)。
结果表明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声带振动模式,是一种研究声带振动功能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具体结论)。
关键词:口腔语音;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小波变换
(2)英文摘要实例
THEME:Identification of vocal cords vibration functions and modes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stimation of harmonic to noise ratio(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具体对象) by wavelet transform (具体方法). When normal and laryngeal pathological subjects phonate sustained vowels in breathy , falsetto , leakage and pressed modes in normal loudness , these HNRs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were estim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HNR in human voice . It is pointed that for normal subjects in a variety of vowels , the variation of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is within 5 dB ,and in human voice signals is within 20 dB . For normal subject in a variety of phonation modes , the variation of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exceeds 18 dB and in human voice signals is within 12 dB (具体结果)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H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could more accurately image vocal cord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asurement for studying vocal cords vibration and clinical laryngeal disease diagnosis(具体结论).
Keywords: human voice;transmitted sound;harmonic to noise ratio;wavelet trans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