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传统节日与有趣的传说
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

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立春:龙抬头每年的2月3日或4日,农历已进入立春,这一天被称为“立春”。
在中国民间,有一种很有趣的传说,称为“龙抬头”。
传说在这一天,天上的龙会探头观察人间的变化,以预测未来的天气。
如果龙觉得人间的春气很浓,它就会高高兴兴地扬起龙头,如果它感到寒冷和荒凉,就会伤心地低下龙头。
雨水:蛇出洞雨水是农历二月的第二个节气,代表着大地开始解冻,降雨增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关于蛇的传说与雨水节气相关联。
人们相信,在这个时候,蛇会从冬眠洞穴中醒来,开始觅食。
因此,雨水节气也被称为“蛇出洞”,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惊蛰:百花凋零惊蛰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大地开始觉醒。
根据中国的传说,当惊蛰到来时,天上的雷声会惊醒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此外,惊蛰也标志着冬天的花朵即将凋零,为春天的百花绽放做准备。
清明:纸鸢飞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通常在4月4日或5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同时也会放飞纸鸢。
关于清明节和纸鸢的传说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关羽放纸鸢的故事。
相传关羽是一个著名的战士,他在战斗中被敌人射中了喉咙,无法说话。
为了将自己的心愿告诉妻子,他用纸鸢写下了“勿忘我”,然后放飞纸鸢。
从那时起,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会放飞纸鸢,希望祖先和英雄们能收到他们的祝福和思念。
立夏:吃冰糖葫芦立夏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进入夏季。
在立夏这一天,人们会吃冰糖葫芦,这是中国传统的小吃。
关于立夏吃冰糖葫芦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一对农村夫妇在立夏这天偶然发现了一株野生葫芦,上面结满了晶莹的冰糖,他们品尝后觉得非常美味,于是传播开来,成为了立夏的习俗之一。
小满:采茶谜语小满是农历五月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禾稼开始结实。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小满被视为采茶的好时机。
传统的采茶过程中,人们会编写茶谜以增添趣味。
茶谜是一种题材广泛、内容多样的文字游戏,通过文字或者图片,回答者需要猜出与茶相关的词语或成语。
传统节日有关的传说民间传说

传统节日有关的传说民间传说
传统节日是一个充满传说和神话的时候。
以下是几个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和民间传说:
1. 中秋节和嫦娥: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庆祝丰收和家庭团聚。
有一个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的传说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喝下了仙药后,飞上了月亮成为了月宫里的仙女。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就在月亮上寻找嫦娥的身影,同时还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统故事流传至今。
2. 春节和年兽: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为农历新年。
有一段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是关于年兽的。
传说中,年兽是一种凶恶的怪兽,每年都在除夕夜出现,吃掉人们和家畜。
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噪音和火,于是在除夕夜放鞭炮、贴红色的春联和窗花,以驱除年兽。
这个传说也导致了中国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红色装饰、舞狮舞龙等传统习俗。
3. 清明节和孟子敬鬼神: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祭拜已故亲人的重要时间。
有一个关于清明节的故事涉及到孟子,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
传说孟子曾在清明节时前往墓地,发现有人用不尊重的方式祭祀祖先和死者的鬼神。
于是,他教育人们要尊敬祖先、孝敬死者,认为这是道德和传统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这个故事引发了中国人在清明节期间扫墓、祭拜祖先的传统风俗。
这些传说和民间传说渗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和意义,还反映了人们对于家庭、尊重祖先和天人合一的思考和追求。
它们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并在节日中保持敬畏和感恩之心。
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节日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节日往往伴随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人们传承和传播着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展示其中的美妙和神秘。
春节的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一个与春节相关的传说是关于“年兽”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名为“年兽”,每年大年三十夜时,年兽会出来伤害人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然而,一位勇士却成功驱逐了年兽,人们为表示庆祝,开始在新年到来之夜放鞭炮、喜庆。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驱逐坏运气,迎来新的开始。
中秋节的神话中秋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一个著名神话故事是“嫦娥奔月”。
据说,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每天轮流上天照耀大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他的妻子嫦娥得到了仙丹,飞上了月亮,并在那里生活下来。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都会仰望月亮,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在古代,屈原是一位忠诚的大臣,他为了挽救国家而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划船下河,并撒下粽子以免鱼虾将屈原的尸体吞食。
这个传说后来演变为一项传统的竞技活动,人们竞相划龙舟,并享用粽子,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万圣节的传说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
与万圣节相关的传说是关于“南瓜灯”的故事。
传说中,一个名叫杰克的人是一个醉鬼和捣蛋鬼,常常愚弄人们。
当他死后,他无法进入天堂也无法进入地狱。
于是,他被迫在黑暗中徘徊,只有一个从南瓜中雕刻出来的灯笼可以为他照明。
人们为了纪念杰克,开始在万圣节时制作南瓜灯。
结语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是我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历史、信仰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神话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神话传说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这些传说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民俗文化。
这些传说传承了千年的神秘与浪漫,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以下是几个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神话传说。
春节:“年夜饭”中的神话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聚共度除夕夜并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除夕夜桌上的一道菜——“饺子”,背后蕴藏着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妖怪喜欢在除夕夜找寻食物侵扰人民,大家为了躲避妖怪,便在饺子中包入辣椒和蒜末,这个妖怪非常害怕辣椒和蒜味,于是大家靠吃饺子驱散了妖怪,并带来了新年的好运。
元宵节:“灯谜”中的神话传说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点亮各式各样的彩灯,尤其是喜欢玩灯谜,也叫猜灯谜。
灯谜的起源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有关。
相传汉朝时期,有一位非常聪明美丽的女子叫做女娃。
女娃因为机智过人而吸引了一个名为乌广的神仙,乌广迷上了女娃,一直围绕着她。
女娃为了摆脱神仙的纠缠,便写下谜语,埋在花灯中让乌广去猜。
通过猜谜语,乌广逐渐消耗了神仙的力量,最终被消灭,人们为了纪念女娃的聪明才智,于是在元宵节猜灯谜。
端午节:“粽子”中的神话传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和划龙舟。
关于吃粽子也有相应的神话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非常爱国却遭受了不公的待遇。
在河边绝望的时候,他选择了投江自尽。
当地的居民怀念屈原,纷纷下江划船,以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
同时也把饭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
后来,人们将饭团包裹在芦苇叶上,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每年端午节都会吃粽子以示纪念。
中秋节:“月亮”中的神话传说中秋节是中国古老而浪漫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绘中秋脸谱舞龙等。
中秋节与一个关于嫦娥的神话故事息息相关。
传说古代有十个太阳,人们受不了炙热的天气,于是神仙射下了九个太阳,剩下一个太阳给人类照明。
后来,这个太阳的主人变成了一位叫做后羿的英雄。
传统节日的习俗与传说故事

传统节日的习俗与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习俗传统。
在中国,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节日意义和深化传统文化认知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及其背后的传说故事。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春节期间,人们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习俗。
首先是庆祝夜,也就是除夕夜。
在庆祝夜,家人们会一起吃团圆饭,在饭桌上享受美食,团聚温馨的氛围。
此外,还有放鞭炮的习俗,人们相信它能驱逐邪灵,并带来好运。
在元宵节,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赏灯笼和猜灯谜,同时也是迎接新一年的结束。
传说中,有关春节的典故也很有趣。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关于年兽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做年兽,每年的除夕夜它都会出来吃掉人们和家畜。
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和火光,于是在除夕夜点燃火把、挂起红灯笼,以驱赶年兽。
从此,这些习俗就成为了春节的传统习俗。
清明节是纪念先祖和寿陵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祭祀祖先,扫墓并悼念逝去的亲人。
除了这些仪式,还有悬挂孔明灯、放飞风筝等习俗。
“悬挂孔明灯”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军用信号器,人们相信通过放飞孔明灯,能将自己的祈愿和思念传达给天上的先人。
而放飞风筝则象征着人们希望放飞自己的心灵,追求自由和平静。
传说中,清明节也有一个与屈原有关的故事,即“屈原投江”。
据说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由于忠于国家而遭受迫害,最终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清明节这一天演绎划龙舟赛和投江活动。
中秋节是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团圆节。
在这个节日里,家人和朋友们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表达团聚和忠诚的象征。
此外,中秋节还有赏灯、玩花灯等特殊的习俗。
传说中,中秋节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即“嫦娥奔月”。
相传古时候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使得人们生活异常艰难。
后来,英雄后羿射下 9个太阳,从而救了人们。
王母娘娘赏赐给他一瓶长生不老药,但后羿的妻子嫦娥误喝了药,飞升到了月亮上。
春节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春节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千百年来积淀下的丰富文化内涵。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不仅庆祝新年的到来,也流传着一些与春节相关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是寄托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春节传说和神话故事。
一、年兽传说年兽传说是春节最广为人知的传说之一。
相传在春节的除夕夜,会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出现,它被称为年兽。
据说年兽喜欢吃人,会来到村庄,捣毁房屋,伤害儿童和家畜。
人们为了避免年兽的袭击,便将房屋贴满红纸,以及挂上红灯笼,制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同时,人们还会在除夕夜放鞭炮,以驱赶年兽。
这一传说至今仍然在中国各地流传,成为春节庆祝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接财神传说在中国,接财神是春节期间的一种民间传统活动,也有相关的神话故事与之相配。
相传财神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到人间巡视,寻找下凡的机会。
据说财神每天都会逛街购物,觉得物价太贵了,所以只好把钱放在门后的树上。
而人们为了吸引财神,便将自家门口的树上挂满红包,希望财神能够留下一些财富。
这一传说和故事,使得接财神活动成为了春节期间的一项热闹而有趣的传统。
三、三十夜传说据民间传说,除夕夜被称为三十夜,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天。
在这一天里,传说中的各种神灵和鬼怪都会出现在人间。
例如,传说灶君会在这一天离开火炉,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
因此,人们要在除夕之前给灶君备办一份丰盛的祭品,以表达对灶君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此外,还有一种传说称,灶君会留下一个虚影来看家,因此在除夕夜保持家中有人值夜,以示对灶君的尊重。
四、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也与春节有一定的关联。
故事讲述了牛郎织女这对相爱的牛耕之神和织布之神,由于玉皇大帝的反对而被迫分离。
根据传说,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牵牛星和织女星会相聚在银河上。
而在春节期间,据说人们能看到一些眩目的繁星,而这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星相会的时刻。
传统节日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传统节日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独有的重要文化庆典,它们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和意义,而且也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些脍炙人口的传统节日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感受其中的魅力。
春节 - 好年景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共度欢乐时光。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只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年到了农历腊月就出来吃人。
因此,人们逐渐发展出一系列战胜“年”的方法和习俗,如贴红对联、放鞭炮、压岁钱等。
但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是与年过年有关的“年兽”的传说。
传说中,年兽长得像一只大兽,喜欢吃人。
直到有一天,村庄里有一对老夫妻过年的时候躲在山里,只有一个小女孩误入村庄。
年兽出现了,但却被女孩手里的红色灯笼吓跑了。
村庄的人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贴红对联和点亮红灯笼,最终成功吓退了年兽。
从此,人们每年过年都要挂红灯笼和贴红对联,以驱赶年兽,迎来好年景。
元宵节 - 月宫仙子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元宵节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与月宫仙子嫦娥有关的。
据说,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升到天空中,使地球干旱炎热,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救人们于水火之中,后羿为了让人们过上正常生活,他用弓箭将九个太阳射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
人们对他非常感激并尊称他为“神射手”。
后羿的妻子嫦娥得到了一个神奇的药丸,食用后可以飞升到月宫成仙。
一天,后羿外出,让嫦娥独自在家。
后羿的一个徒弟悄悄来到屋中,要求嫦娥将药丸交给他。
嫦娥明白了他的恶意,宁可自己食用下药丸,也不愿将药丸交给徒弟。
于是,嫦娥在后羿回家之前,将药丸吞下,瞬间就飞升到了月宫。
后羿回家后得知了嫦娥的事情,十分伤心。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每年在元宵节的晚上,点亮孔明灯向天空放飞,向月宫的嫦娥寄上思念。
端午节 - 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
有关传统节日的传说

《有趣的传统节日传说》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传统节日的传说,可有意思啦!先说端午节吧。
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吗?这是为了纪念屈原爷爷。
屈原爷爷是个很爱国的人,可是有人陷害他,他很难过,就跳进江里了。
老百姓们很舍不得他,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爷爷的身体,就纷纷把米包进叶子里扔到江里,还划着船去打捞他,这就有了粽子和赛龙舟。
再讲讲中秋节。
传说呀,天上有个美丽的仙女叫嫦娥,她住在月亮上的广寒宫里。
因为嫦娥吃了长生不老药,就飞到月亮上去了。
后羿很想念她,就在中秋节这天对着月亮摆上好吃的,希望能和嫦娥相见。
小朋友们,这些传说是不是很有趣呀?《好玩的传统节日传说》小朋友们,咱们来听听传统节日的有趣传说。
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放鞭炮、贴春联呢?听我讲讲。
传说有一只叫“年”的大怪兽,它特别可怕,每年都会出来捣乱。
但是它怕红色、怕响声。
所以人们就贴上红红的春联,放起响亮的鞭炮,把“年”兽给吓跑啦。
还有七夕节,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牛郎是个穷小子,织女是天上的仙女。
他们相爱了,可是王母娘娘不同意,把织女带回了天上。
不过,每年的七夕,喜鹊会在天上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见面。
小朋友,是不是觉得很神奇?《传统节日传说真精彩》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精彩的传统节日传说。
重阳节的时候,大家会登高、插茱萸。
这是因为有个故事,有个叫桓景的人,他的家乡来了瘟魔,很多人都生病了。
桓景就按照仙人的指示,带着茱萸叶和菊花酒,登上高山,打败了瘟魔。
元宵节呢,有个好玩的传说。
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宫女叫元宵,她很想念家人。
大臣东方朔就想了个办法,让汉武帝在正月十五这天做汤圆、挂灯笼,假装要烧死火神,这样元宵就能和家人见面啦。
小朋友们,传统节日的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传统节日与有趣的传说
年的由来
相传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上长着角,非常的可怕。
“年”整天住在海里,每到年末除夕的时候,就爬到岸上去,伤害人和动物们,所以,每到这天,人们就都跑到山上去躲藏起来。
这年,又到除夕了,桃花村里的人们又开始准备躲藏了,这时,从远处来了一个老乞丐,满头的白发,看上去又慈祥又健康,村里的人都劝他赶紧离开村子,因为“年”马上就要来了。
他笑着不说话,只是问谁能给他点吃的。
村里人没有人能抽出时间给他找吃的,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收拾行李逃难。
有个老太太看他可怜就给他了一点吃的。
他对老太太说,今天晚上我能从你家住一晚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保证可以把“年”赶走。
老太太并不相信他所说的,不停的劝他一块逃走,但是,老乞丐只是笑,不说话。
老太太没有办法,对老乞丐说,你要住就住吧,反正我要逃命去了。
就这样村里的人都逃命去了,只剩了这个老乞丐留在了村里。
半夜里,“年“又上岸了,却发现村里有一家和别的家不一样,这就是那个老太太的家,只见家门口贴着大红纸,屋里点着红红的蜡烛。
“年”感到很奇怪,就大吼一声,扑向了那所房子,突然就在这时,院子里噼里啪啦的响声!
“年”被这巨大的响声和火光吓的浑身发抖,不敢再往里走了,这时,屋门打开了,那个老乞丐穿着一身红色的袍子走了出来,哈哈大笑,“年”吓的赶紧逃跑了。
第二天就是初一,村里的人都从山上回来了,他们惊讶的发现村里的房子没有坏掉,牛羊也没有被吃,都很奇怪。
那个老婆婆想到了那个老乞丐,带着大家回到自己院子里,发现地上还有一些没有烧完的竹子在噼里啪啦的响。
老乞丐笑着对大家说,“年”这种怪兽,最怕的就是红色,火光和响声。
村里的人都欢呼了起来,感谢那个老乞丐教给他们如何吓跑“年”的法子,都高兴的换上了最新的衣服。
从次以后,人们便养成了过“年”的习惯,纷纷在自家的门口贴上火红的对联,点上明亮的蜡烛,放起响亮的鞭炮,还有向亲戚和朋友问好,祝贺。
长久以来,最后这个风俗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过年。
七夕的由来
相传,远古时候有个善良勤劳的放牛郎,整天在山上辛勤的劳作,和和气气的对待每一个人和动物,曾经给一头得病的老牛治病,而这种病需要采集一百种花的露水来治疗一个月。
但是牛郎不怕辛苦,坚持治好了老牛的病。
老牛为了感激他,让他遇见了美丽的仙女—-织女。
牛郎和织女两个人都互相喜欢,恩恩爱爱的生活在了一起,白天,牛郎就出去干活,织女就在家里织衣服,不久,两人还生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情,她很生气,因为天女不能下凡,更不能和凡人结婚生子,便命令仙女赶紧回到天上去,织女不想回去,她便强行派人把织女抓到了天上。
牛郎很着急,便在老牛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孩子也追到了天上,眼看就要追到了,狠心的王母娘娘却用手在天上划出了一条银河,把牛郎和织女给隔开了。
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了河的两边,只能伤心的哭泣,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天都在银河的两边遥望着对方。
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成千上万的喜鹊便飞上天去,组成了一个“鹊桥”,牛郎和织女就踏着这个鹊桥终于又在一起了。
王母娘娘也无奈最终答应,牛郎和织女每年可以见一次,就定在7月7号,在鹊桥相会。
从此,人们在7月7日那天便都自发的默默的祝福牛郎和织女,以及全天下的有情人,能最终幸福的在一起。
时间长了,就成了七夕节。
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做屈原,他为人正直,坦荡,反对外国侵略,因此受到了楚国的其他品行恶劣的大臣的陷害,被当时的国君楚怀王,除去了他的官位,流放到了一个备受冷落的地方,不再重用他。
他为此而心情非常的悲伤,在这段时间,他写了很多很多著名的文章和诗集,这些诗集如《离骚》,《天问》,《九章》都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文学作品,其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悲伤的感情。
这些作品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举入侵楚国,并攻占了楚国的首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里非常的悲伤,在写完最后的绝壁《怀沙》之后,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抱着石头,跳到了汩罗江里,自杀了。
楚国的平民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悲痛,都自觉的走到汩罗江边来哀悼他,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他们自发的把饭团和鸡蛋等食物扔到了江里,有些人甚至把黄酒都倒在了江里,希望能把鱼虾醉倒,好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破坏。
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百姓们都自发的用大米做成饭团,并在外面包裹上树叶,叫做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中秋节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习惯在春天祭祀太阳,秋天祭祀月亮,以此来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希望能收获很多的粮食。
在秋天祭祀月亮的过程里,人们也喜欢赏月,因为,秋天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月亮明亮圆满,挂在天上,非常的美丽。
赏月当然是让人心情愉快的。
而赏月的时候,人们又喜欢吃用来祭祀的小饼,这种小饼里面有馅,味道甜美,便是我们今天吃的月饼。
久而久之,人们就养成了,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在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时候,人们谈论最多的则是与月亮有关的各种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广的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嫦娥的美丽女子,他是后羿的妻子。
而后羿曾经为人类立下大功。
天上本来有10个太阳,当时非常炎热,后羿为了人们就射掉了其中的9个,为了奖励他,王母娘娘奖给了他,但是他不舍得吃,就给嫦娥吃掉了,嫦娥吃了以后,便成了仙女,飞到了月亮上的广寒宫独自居住,就成了月仙。
和她在一起的还有一只小白兔。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正式因为这些美丽的关于月亮的传说,人们才更加喜欢月亮。
阅读聊吧
1:你是否知道其他关于传统节日的美丽传说或者历史故事?
2:当你了解了这些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后,下次过节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说说你知道的其他传统节日,并说说节日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