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独立按键和LED发光管实验(1)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

主题: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目录1. 概述2.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3. 实验步骤4. 结语1. 概述单片机在现代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功能。
其中,控制LED灯是单片机实验中常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2. 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原理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原理主要涉及到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及按键和LED的连接方式。
在单片机实验中,按键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LED与单片机的输出端口相连。
通过按键的按下和松开来改变单片机输出端口电平,从而控制LED的亮灭。
3. 实验步骤为了完成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实验,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准备材料- 单片机板- 按键- LED灯- 连线- 电源步骤二:搭建电路- 将按键与单片机的输入端口相连- 将LED与单片机的输出端口相连- 连接电源步骤三:编写程序- 使用相应的单片机开发软件编写程序- 程序中需要包括按键状态检测和LED控制的部分步骤四:烧录程序- 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步骤五:运行实验- 按下按键,观察LED的亮灭情况- 确保按键可以正确控制LED的亮灭4. 结语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实现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的功能。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控制,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希望本文对单片机实验初学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实验步骤在进行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实验过程。
1. 准备材料在进行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LED灯实验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单片机板、按键、LED灯、连线和电源。
在选择单片机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来确定,常见的有51单片机、Arduino等,不同的单片机板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因此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单片机板。
独立按键控制led课程设计

独立按键控制led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独立按键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连接方式。
2. 学生能掌握LED的基本特性,了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学生能理解独立按键控制LED的原理,掌握相关编程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独立按键与LED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功能测试。
2. 学生能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独立按键控制LED的亮灭、闪烁等功能。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介绍独立按键的原理、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 讲解LED的基本结构、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 分析独立按键控制LED的电路原理及编程方法。
2.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按键与LED的电路连接,确保正确无误。
- 帮助学生编写程序,实现独立按键控制LED的亮灭、闪烁等功能。
- 引导学生进行功能测试,分析并解决可能出现的故障。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介绍独立按键和LED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
- 第二课时:讲解独立按键控制LED的电路原理及编程方法。
-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连接和程序编写,实现功能。
- 第四课时:进行功能测试,总结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按键显示电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按键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按键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了解按键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按键显示电路是一种将按键输入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的电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按键原理:按键通过机械触点实现电路的通断,当按键被按下时,电路接通,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当按键释放时,电路断开,产生一个高电平信号。
2. 译码电路:将按键输入的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3. 显示电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信息,如LED灯、数码管等。
三、实验器材1. 电路板2. 按键3. 电阻4. LED灯5. 数码管6. 电源7. 基本工具四、实验步骤1. 按键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按键、电阻、LED灯等元器件。
(2)连接电源,确保电路板供电正常。
2. 译码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译码电路所需的元器件。
(2)连接译码电路与按键电路,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 显示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显示电路所需的元器件。
(2)连接显示电路与译码电路,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4. 电路调试(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问题。
(2)按下按键,观察LED灯或数码管显示是否正常。
(3)根据需要调整电路参数,如电阻阻值、电源电压等,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按键显示电路,按下按键后,LED灯或数码管能够正确显示数字信号。
2. 结果分析(1)按键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实现电路通断。
(2)译码电路能够将按键输入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3)显示电路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信息。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按键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3. 了解了按键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有机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

有机发光二极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有机发光二极管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特性和性能,了解其在光电器件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并对其进行了电流-电压特性的测试和发光效果的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低电压驱动、高亮度和寿命长的特点,具备较大的应用前景。
1.引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可以通过在有机材料中施加电场而发光的器件。
它由一层或多层的有机材料薄膜组成,两端设置正负极,并在电场刺激下,能够发出可见光。
OLED具有许多优势,如低电压驱动、高亮度、高对比度和寿命长等,因此在显示屏、照明和光伏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实验目的1)了解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3)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
3.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电源等。
实验步骤:1)将有机发光二极管与电源、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成电路;2)依次调整电源电压,记录下电流和电压的数值;3)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
4.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记录下了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并通过绘制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
同时,我们观察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并比较了其亮度和颜色与电流的关系。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显示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在较低的电流下,电压-电流曲线近似呈线性关系,但在较高电流下,电压随电流增大呈现更为陡峭的增长趋势。
这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阻不是固定的,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变化。
观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我们发现其亮度和颜色与电流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电流的增加,亮度逐渐增大,并且颜色由较暗的蓝色转变为明亮的蓝色。
这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果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调节。
5.结论本实验通过研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和性能,掌握了其电流-电压特性和发光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低电压驱动、高亮度和寿命长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显示屏、照明和光伏电池等领域。
单个按键控制4个LED 实验报告(带程序)

单个按键控制4个LED(入门级实验)实验介绍:通过单个按键控制4个LED灯的亮灭状态。
正常情况下,一个按键控制1个灯。
在本次实验中,要求使用1个按键,控制4个LED灯。
通过按键按下的次数,控制LED的亮灭状态。
按下1次,1个LED灯点亮,按下2次,2个LED 灯点亮,按下3次,3个LED灯点亮,按下4次,4个LED灯点亮,按下5次,所有LED灯都熄灭,如此循环。
如此就可以通过单个按键控制4个LED灯的亮灭。
在照明场所,控制LED灯的点亮个数,就可以控制亮度。
实验目的:在使用单片机等控制器控制周边元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I/O口不够用的情况。
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尽量省着用。
本次实验通过单个按键控制4个LED灯的亮灭状态,正常情况下需要4个按键,因而达到了节省单片机I/O口的目的。
通过此次实验室,学习单片机按键的编程控制方法,学习LED灯输出的控制方法。
学习最简单的输入设备(按键)控制最简单的输出设备(LED灯)的控制方法。
仿真原理图:在仿真软件Proteus中绘制仿真原理图如上图所示。
(注意事项:在进行实物制作时,发光二极管串联的电阻可以省略,因为单片机引脚灌电流的能力有限,限制了通过发光二极管电流的大小。
在仿真过程中,电阻R2~R9的大小要合适,太大LED将无法点亮。
)编程思路:当单片机上电后,所有的I/O口默认高电平,因而四个发光二极管在单片机上电后,都为熄灭状态。
此时,我们按下按键后,就可以调节各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状态。
当按一次按钮,将P2口的状态进行左移一位,同时将P2的最低位清零,就可以达到按一次按钮后,LED灯多亮一个。
如,当前只有P2口控制的最低位连接的LED点亮,当我们按一次按键,单片机首先将P2的状态循环左移一位,则刚才的最低位变为次低位,也就是倒数第二位点亮,同时将P2口的最低位清零,也就是倒数第一位连接的LED灯点亮,即按一次按钮后,倒数第一位和倒数第二位灯点亮。
其他状态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实验一 发光二极管实验

实验一发光二极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输入输出。
2、掌握用查表方式实现AT89C51 单片机IO 口的控制。
3、练习单片机简单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4、熟练运用Proteus 设计、仿真AT89C51 系统。
二、实验原理1、单片机最小系统由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以及复位电路构成。
2、I/O 口P0 口:8 位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 口可用于分时传送低8 位地址总线和8 位数据总线。
能驱动8 个LSTTL 门。
P1 口:8 位准双向I/O 口(“准双向”是指该口内部有固定的上拉电阻)。
能驱动4 个LSTTL门。
P2 口:8 位准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2 口可用于高8 位地址总线。
能驱动4 个LSTTL 门。
P3 口:8 位准双向I/O 口。
能驱动4 个LSTTL 门。
P3 口还有第二功能。
P1 口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当P1 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可能是不正确的。
三、设计步骤:【PROTEUS 电路设计】在ISIS 中进行电路图设计,发光二极管流水灯实验装置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一1、按照元件清单从PROTEUS 库中选取元器件,进行第2、3、4、5、6 步,完3、放置电源和地;4、连线;5、参照原理图进行元件属性设置;6、电气检查。
【源程序设计】1、流程图:2、在KeilC 中进行源程序设计:3、编译、生成目标代码【PROTUES 仿真】1、在AT89C51 属性页中加载KeilC 中生成的目标代码;2、仿真、调试代码3、注意使用观察窗口四、实验内容1、编写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为0.1S。
2、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实现亮点以由上到下循环移动,间隔时间为0.1S。
3、见图一。
通过AT89C51 单片机控制8 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循环实现亮点由上到下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由下到上移动1 次(间隔时间为0.2S),闪烁1 次(即先全亮0.1S,再全灭0.1S)。
按键与LED控制实验

设计4按键与LED控制实验
一、设计目的:
掌握按键与LED的控制、锻炼分析VHDL语言的能力。
学会对实验板上的FPGA进行编程下载,硬件验证自己的设计项目。
二、原理说明:
如图5-1所示,要控制发光二极管DK1~DK4的亮灭,我们只须控制LED1~LED4的电平。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LED1~LED4中任意一位为低电平,对应的LED将被点亮。
当LED1~LED4全部为高电平时DK1~DK4全灭,全部为低电平时DK1~DK4全亮。
图5-1 LED电路原理图
图5-2为按键电路,按键SK1~SK4任意一个按下时,控制信号KEY1~KEY4中相应的信号变为低电平,如没有按键按下,则KEY1~KEY4都为高电平。
图5-2 按键电路
三、设计内容:
1、分析图5-3中的各语句功能、设计原理、逻辑功能。
图5-3 按键与LED控制VHDL源程序
2、对上述程序进行时序仿真,分析其电路的功能。
(注:信号sk1为实验板
上sk1的输入信号)。
3、仿真通过后,对程序进行下载(JTAG下载方式),硬件验证该程序。
(注:表1为锁定引脚对照表)。
4
等闪的频率,顺序等)的功能。
四、思考题:
根据本次试验的思想,给出霓虹灯控制的方法?五、设计报告:
根据以上的要求,将实验内容及思考题写入实验报告。
pyqt框架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实验总结

pyqt框架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实验总结下文以中括号内的主题为中心,详细探讨了使用PyQt框架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实验,涵盖了实验目的、实验背景、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对实验的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PyQt框架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通过控制电路中的LED灯,达到对灯的开关进行控制的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PyQt框架的基本应用以及灯的电路控制原理。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形化界面已经成为了现代软件设计的重要一环。
PyQt是Python语言的GUI编程解决方案之一,它结合了Qt库的功能和Python语言的灵活性,具有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LED灯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指示灯。
通过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我们可以在软件界面上显示不同的状态,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三、实验步骤1. 确认实验所需硬件设备:一个LED灯、一个电阻、一个面包板、杜邦线等。
2. 搭建电路:将LED灯通过电阻连接到电源正极,并将其负极连接到面包板上。
3. 准备开发环境:安装Python和PyQt,并导入相关库文件。
4. 创建GUI窗口:使用PyQt框架创建一个窗口,并设置窗口大小、标题等属性。
5. 设计界面元素:在窗口中添加一个按钮,用于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
6. 编写控制逻辑: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点击按钮时灯亮灭的切换。
7. 运行程序:在终端中运行程序,查看窗口显示效果。
8. 调试与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修复可能出现的bug,并对程序进行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步骤的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使用PyQt框架实现了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状态。
通过点击按钮,我们可以对LED灯进行开关控制,从而在界面上显示不同的状态。
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 界面友好度:PyQt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控件和布局方式,使得界面的设计更加美观、直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外部中断的应用 (1)外部中断 1 在标准的51 单片机中有两个外部中断源 在标准的 51单片机中有两个外部中断源 , 分 51 单片机中有两个外部中断源, 别为INT INT0 INT1 别为INT0(P3.2)和INT1(P3.3)它的激活有两 种方式,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 TCON寄存器的低 种方式,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 TCON寄存器的低 四位与外部中断有关,IE1 IE0为外部中断0 四位与外部中断有关 , IE1 、 IE0 为外部中断 0 , 1 请求标志位,当外部中断0 请求标志位,当外部中断0,1依据触发方式产生中 断请求时,硬件置位IE /IE0 IE1 CPU响应中断 断请求时,硬件置位IE1/IE0=1,当CPU响应中断 由硬件清零IE1/IE0=0。IT0、IT1外部中断 外部中断0, 时,由硬件清零IE1/IE0=0。IT0、IT1外部中断0, 1触发方式选择位,由软件设置,1为下降沿触发, 触发方式选择位, 为下降沿触发, 触发方式选择位 由软件设置, 为下降沿触发 即由高到低的负跳变引起中断, 为电平触发 即由高到低的负跳变引起中断 , 0为电平触发 , INT0和INT1引脚的低电平引起中断。 引脚的低电平引起中断。 和 引脚的低电平引起中断
2、工作原理及特点
独立式按键是直接用I/O 口线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 独立式按键是直接用 I/O 口线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 , 其 I/O口线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 特点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I/O 口线, I/O口线 特点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 I/O 口线 , 每个按键的工 作不会影响其它I/O口线的状态。 I/O口线的状态 作不会影响其它 I/O 口线的状态 。 即 每个按键的电路是 独立的,都有单独一根数据线输出键的通断状态。 独立的,都有单独一根数据线输出键的通断状态。 通过 检测输入线的电平状态就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按键是否被 按下了 。 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 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 必须占用一根I/O口线,因此,在按键较多时,I/O口线 I/O口线 必须占用一根I/O口线,因此,在按键较多时,I/O口线 浪费较大,不宜采用。 浪费较大,不宜采用。
实验五 独立按键和LED发光管实验 独立按键和LED LED发光管实验
主要内容
独立按键和LED 独立按键和LED发光管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LED发光管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键输入的编程方法 外部中断的应用
一、独立按键和LED发光管电路图 独立按键和LED LED发光管电路图 一、
1、电路图
பைடு நூலகம்
DP-51S 单片机仿真实验仪提供了3个独立的键盘K DP-51S单片机仿真实验仪提供了 3 个独立的键盘 K1-K3 , 与 ~P3 单 片 机 的 P3.3~P3.5 引 脚 相 连 。 当 K1-K3 键 没 有 按 下 时 , P3.3~P3.5呈高电平, K1-K3键被按下时, P3.3~P3.5呈低电平, 呈高电平, 键被按下时, 呈低电平, 呈高电平 键被按下时 呈低电平 通过检查该I/O电平状态 可判断有无键盘按下。 电平状态, 通过检查该 电平状态, 可判断有无键盘按下。 单片机控制 系统中,当只需要几个功能键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 系统中,当只需要几个功能键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
3、控制LED发光管显示方法 控制LED LED发光管显示方法
控制LED发光管显示方法与LED数码管类似, 控制LED发光管显示方法与LED数码管类似,当 LED发光管显示方法与LED数码管类似 P1.6为低电平时, LED发光管发光。因此,控制 为低电平时, LED发光管发光 因此, 发光管发光。 LED发光管显示的编程方法可以和LED数码管显 LED发光管显示的编程方法可以和LED数码管显 发光管显示的编程方法可以和LED 示相同,将其当作第7位数码管来处理。 示相同,将其当作第7位数码管来处理。在扫描完 数码管后,接着扫描LED发光管。 数码管后,接着扫描LED发光管。 LED发光管
程序4 程序4硬件电路设计思路
外 部 中断 /INT1 对 应的外 部中 断 源是 INT1 引 脚 部中 断 /INT1 应的 外部中 INT1 P3.3 , 当外部中断允许且为边沿触发方式时 , 只 当外部中断允许且为边沿触发方式时, 要在P 要在P3.3上出现负的下降沿时,外部中断1的标志 上出现负的下降沿时,外部中断1 位 ( IE1 ) 被置位 , CPU 响应中断 , K1 通过跳线 IE1 被置位, CPU响应中断 响应中断, 与P3.3引脚相连,可完成8个LED发光二极管的同 引脚相连, 完成8 LED发光二极管的同 时亮或同时灭的操作。 时亮或同时灭的操作。
2)外部中断的应用 DP-51S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P DP-51S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P3.3通过跳线与按键K1相 通过跳线与按键K 即可以利用K 键模拟外部中断信号,实现程序4 连 , 即可以利用 K1 键模拟外部中断信号, 实现程序 4 的 功能, LED发光管同时亮或灭 发光管同时亮或灭。 功能,使8个LED发光管同时亮或灭。 程序4设计思路:利用外部中断/INT 程序4设计思路:利用外部中断/INT1对输入信号进行检 /INT1 当检测P 引脚有负跳变时,对输出状态取反; 测,当检测P3.3引脚有负跳变时,对输出状态取反; 要使外部中断 要使外部中断/INT1正常工作,必须对特殊寄存器进行初 外部中断/INT1正常工作, 始化设置,EA位 EX1 CPU允许中断 允许INT1 允许中断, 始化设置 , EA位、 EX1 CPU允许中断, 允许 INT1外部 中断( IE寄存器 寄存器) IT1 TCON寄存器 寄存器) INT1 中断 ( IE 寄存器 ) , IT1 ( TCON 寄存器 ) 使 INT1 外部 中断工作于边沿触发方式,此中断方式CPU响应中断后 响应中断后, 中断工作于边沿触发方式,此中断方式CPU响应中断后, 可以由硬件清除中断请求标志位IE1 可以由硬件清除中断请求标志位 IE1 , 自动拆除中断请 求。
实验五要求 编程并调试
① 按K1键后,第1秒左数第1位LED亮,其余灭,第2 键后, 秒左数第1 LED亮 其余灭, 秒左数第2 LED亮 其余灭,依次类推; 秒左数第2位LED亮,其余灭,依次类推; ② 按K2键后,第1秒右数第1位LED亮,其余灭,第2 键后, 秒右数第1 LED亮 其余灭, 秒右数第2 LED亮 其余灭,依次类推; 秒右数第2位LED亮,其余灭,依次类推; ③ 按K3键后,第1秒中间两位LED亮,其余灭,第2 键后, 秒中间两位LED LED亮 其余灭, 秒从中间往左、右数第2 LED亮 其余灭, 秒从中间往左、右数第2位LED亮,其余灭,依次 类推。 类推。 ④ 有余力的同学可将实验四的修改后的程序,加上实 有余力的同学可将实验四的修改后的程序, 验5的程序5的功能。 的程序5的功能。
TCON寄存器 TCON寄存器
IE 的中断控制寄存器
MCS- 的对中断的开放和屏蔽是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 MCS-51 的对中断的开放和屏蔽是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 控制来实现的。EA为CPU开 关中断控制位,EX0、 控制来实现的。EA为CPU开/关中断控制位,EX0、 EX1为外部中断允许位 为外部中断1 EX1为外部中断允许位。1为外部中断1,0开中断,0为 为外部中断允许位。 开中断, 外部中断1 关中断。 外部中断1,0关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