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L的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随着时空数据的快速增长和异构数据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地融合和集成时空数据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进行深入研究。

一、理论研究1. 异构数据融合理论异构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时空数据进行整合,以提取更全面、准确、一致的信息。

在异构数据融合中,需要解决如何对不同类型的时空数据进行统一建模、如何处理不同精度和分辨率的时空信息等问题。

2. 异构数据集成理论异构数据集成是指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时间段的时空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在异构数据集成中,需要解决如何处理来自多个源头的信息冲突和一致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有效地模型来描述多源信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3. 异质性度量与处理在基于时空信息融合与集成算法中,需要对异质性进行度量和处理。

异质性度量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数据源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实现,而处理异质性可以通过数据变换、特征选择和特征融合等方法来实现。

二、应用研究1. 空间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空间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是基于空间信息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投影方式以及不同坐标系的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提高对地球表面特征和过程的认识。

2. 时间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时间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是基于时间信息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时间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揭示出地球表面特征和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时空关联分析时空关联分析是基于时空信息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和模式识别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时空信息中存在关联关系或相似模式进行挖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特征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算法研究1. 基于统计方法的时空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基于统计方法的时空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融合与集成方法。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对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不同精度的时空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提高对地球表面特征和过程的认识。

基于GML的WebGIS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

基于GML的WebGIS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
台、软件系统、数据标准、数据结构以及
另一个系 统数据类型的方法。这种数据共享
模式允许各自系 统内部 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
各不相同, 但在两个系统之间都必需有一个转
的限制。 GML 数 输兼 种协议。GML 据传 容多
换模型 而且为了 统间 使系 进行直接转换, 必 需公 开各自 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
性查询、空间分析以及专题制图等数据的表
示功能。
中间 件服务器 端实现业务逻辑 完成数据 的集成和互操作等处理。中间件服务器包括 Web 服务器 和GIs 应用服务器, 前者主要 用与
客户 端通信, 接受来自 客户端的请求, 接收到
的WebGIS技术, 于实现多 易 诵异构空间 数据
的共享和互操作。 多源异构数据库是一个逻辑上完整而物
理空间 数据的通用 接口, GML 遵循数据互操
作模式, 可以维护地理信息 软件专有格式的优 点及其所保护的商业 利益, 于数据的交换与 利
数据模型的数 据库系 。 统川 在应用时, 可 用户
以像操作一般数据库那样访问多源异构数据 库, 而不必 数据存储 考虑 的物理位置 或数据 库 类酬2。因 WebGIS 发展的重点和淮点就 ] 此,
传 GM 为 现有网 以 量方 进行 输。 L 布 络上 矢 式
传输、 交换、 集成WebGIS 的多源异构空间 数据提供了 一种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应用上, 使用XML 定义Wel〕 地图服务
过数据库访问引擎与源数据库建立连接并发
送子查询条件。 应用服务器完成了多源空 GIs 间数据的获取、 转换和输出 标准的GML 文件, 源异构 数据集成系 解决方 空间 统的 案‘
关键词:WebGIS 多源异构数据 XML GML 中图 分类号:T P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791(2007)10(b卜0004- 01

基于GML的异构WebGIS空间信息共享研究

基于GML的异构WebGIS空间信息共享研究
共享技术进行改进。该模型 充分利 用 了现 有网络 和空 间信息资源 , 较好 地解决 了异构 WeG S数据 源的联合使 用 问题 , bI
同 时 具 有 良好 的 可 扩展 性 。 关键 词 : 间信 息 共 享 ; ML G ; V 空 X ; ML S G 中 图分 类 号 :P 9 T 33 文献 标 识 码 : A
Ke r s s a a n o a o h r g y wo d :p t li r t n s a n ;XML;GML;S i f m i i VG
0 引 言
随着 Itre 应 用 的迅 速 普 及 和 技 术 的 日益 发 nent 展 , tre 已经 成 为 G S的新 的 系统 平 台 。Itme I en t n I ne t 用 户可 以从 WWW 的任 意 一个 结 点 浏 览 We G S站 bI 点 中的空 间数 据 、 作 专题 图 , 行 各种 空 间 检 索 和 制 进 空间分析。但是 , 由于地理数据 的多语义性、 多时空 性、 多尺度 性 、 取手 段 的多样性 、 获 存储 格式 的不 同 以 及数据 模 型与数据 结构 的差 异等 , 导致 多源数 据 的产 生…。进行空间信息共享的研究 就是为 了使不 同的 地理信 息 系统软 件 能 够迅 速 快 捷 地获 取 不 同来 源 的 数据 , 将 它们集 成 起 来 进行 分 析 , 这 些集 成 数 据 并 使 能够在 不 同的 系统 下 实现互 操作 。
Ab t a t T i p p r e in p t l n omain s a n d l i h i b s d o sr c : h s a e sg sas ai f r t h r g mo e c a e n GML, i c s e t k y tc n l ge ,i r e d ai o i wh s d s u s sis e h o o i s n o d r e t mp o e t e e it g We GI p t l o ain s a ig t c n lg e .Ths mo e ma e ul u e o e e s n n e ta d o i r v h x si b S s ai i fr t h rn e h oo is n l a rm o i d l k s fl s ft x t g I tme n h i i s ai n o ain r s u c s ov st e u i g o l p e h tr g n o sW e GI aa a e n swele tn il . p t i fr t e o r e ,s le h sn fmut l ee o e e u b S d tb s a d i l a m o i s l x e sb e

第8章GIS发展前沿与展望ppt课件

第8章GIS发展前沿与展望ppt课件


客户端 Web页面
服务器

简单请求 Java Applet 复杂请求

理 与插件相比的优点:
GIS
a.运行时,Jave Applet从服务器下载,不需要进行软件安 装;
b.可以实现Applet与服务器程序的直接连接,从而使数据处
理操作既可以在服务器上现实,又可以在客户实现,以实现
两段负载的平衡。
(3)Active X方法
GIS 优点是效率比CGI高。
缺点是由于ISAPI DLL与服务器密切相关,程序的移植性难 度较大;同时一旦DLL出现故障或产生内存泄露,会导致整 个WEB GIS服务器陷入瘫痪;另一问题是维护复杂。
地 第二种:用客户端浏览器的扩展技术来实现。
理 (1)插件(Plus_in)---胖客户端 信


地 理 信
Web页面
客户端 Active X控件
服务器
息 特点:Active X可用各种语言实现,软件开发效率高。
系 缺点:只能在MS_Windows平台上运行,安全性较差。 统 如MapObject(ESRI),MapInfo的MapX。
原 Web-GIS基本框架:

当WWW服务器与GIS软件或GIS数据建立联系后,能对浏览器做
地图应用 服务器
空间数据引擎
数据层
移动GIS的体系结构
地 三、移动GIS的应用


(1) 基于CF卡+GPS+掌上电脑的离线模式
息 系
(2) 基于WAP的手机在线应用模型

(3) 基于SMS的手机定位在线应用模式


(4) 基于SMS+GPS的在线应用模式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系统的设计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系统的设计
tr ci n b t e e a to e we n GM L a d s ai l a b e s r e ep o i e . A y tm f p t t a e v r r v d d n ad a s r a ss e o l - o c e e o e e u p t l t tg a in i e mu t s u eh t r g n o s a i a i e t d - i r s ad a n r o s sg e n a ie nt eM ir s f .NET p a f r t b e ie a ds a il t t g a i nb e n GM L a dv s a f p t l in da dr l d o c o o t e z h lto wi i we s r c , n t a i e r t a d o m hn v p ad a n o s iu l s a a n o i d t a e n S a b s d o VG er a ie . a r e z a l d
刘 占伟 , 刘厚 泉
( 国矿 业 大 学 计 算机 学院 ,江苏 徐 州 2 10) 中 208
摘 要: 多源异构 的 空 间数 据成 为 空 间信 息共 享 的瓶 颈 , 网络环 境 下如何 实现 多源异 构 空 间数 据 的 集成 , 为 当前 G S 在 成 I
( 理信 息 系统) 展 的一 个热 点和难 点 问题 。提 出了一个 基 于 G 地 发 ML( 理 标 记 语 言 ) 多 源 异 构 空 间 数 据 集 成 模 型 , 决 地 的 解
i ert n f l- uc t o e eu a adt cme e ou d i c l te eeo met f I g o r hc fr a o n gai muts re e rgn o spt l ab o s cs n f ut o h v l t oo io he s i a e h t f a di yf d p n G S(ega ii o t n o p m i n

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

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

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在数据库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多样化的数据源的增加,如何高效地整合和融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的意义、挑战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对于数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企业和组织拥有的数据源越来越多,并且这些数据源通常来自于不同的系统和平台。

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可以将这些异构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同时,通过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用户可以消除不同数据源间的数据冗余和一致性问题,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多源数据通常存在语义和架构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解决数据的语义映射和架构转换的问题。

其次,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和数据源的变化,数据的实时性和更新性也成为了一个挑战。

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高效和安全的算法和工具来应对这些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数据库领域提出了多种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元数据库(Metadata)来描述和管理数据。

元数据库是描述数据元素特性的数据库,它可以用来对数据源进行建模、查询以及数据转换。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和数据集市(Data Mart)来集成数据。

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它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ETL)。

同时,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模式匹配和数据挖掘的方法用于数据融合和集成。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数据的模式和关系,自动发现和生成数据映射、转换和集成规则,从而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融合。

GML空间数据建模实践与探讨

GML空间数据建模实践与探讨
论 的GML 空间数据建模 的步骤 , 出一种使fF  ̄'具建立实fG 提 f ME r l f ML l
空间数据模型的方法, 分析] t C 模型与转化为GML ' o AD Au 模型的可视化效果, 发现 了 存在地 理要素的变形、 失真等关键问
() 4 图式符号发生严重变形 , 如台阶 ( 3 图 中③所示) 在 , A tCD u o A 图中是 “ 字形 , 目” 转换之后成为 “ 字形, 口” 无法与房
屋 区别 。
() 5 转换后层次较为模糊 , 植被、 水系、 建筑物 、 陡砍线 等, 由简单的线条绘制, 均 失去了原图拥有的真实细腻性 ( 3 图
日 出, 0 4 G 提 2 0年0 C推出的G L31 M .版本具有下列特点删:
() 1 可以利用X L M 提供的s h 珀 验证机制, M 数据 的 c ea 对G L 完整性、 有效性进行验证。 、
( ) M 数据与非空间数据 的集 成将越 来越容易。 M 通 2 GL GL 过X i k ln 机制, 使数据集成变的相对简单 。
XLSyIE M p D 编辑修 改, 最终得到可用的G L M 格式的二维地图。
2 建 议 . 2
( ) 构建G L 档 时, 层要求 足够 的精 细 。 以参 1在 M文 分 可 考A t C D 实体 的分层 , G L c e a 档 中抽象 为 u oA 对 在 M 的S h m 文 ee e t 如,u o A 的植被层为Z T , M 模式文档中植被 lm n 。 A t C D B Z 在G L 层抽象为G I 素, M元 编码为: ( lm n a e B Z t p = ee e t n m =Z T y e
图2实用的G ML文件构建流程

基于GML和Web Services技术动态更新空间数据库的方法研究

基于GML和Web Services技术动态更新空间数据库的方法研究
库 的更 新 过程 中 , 出 了基 于实 际应 用 的一套 动 态 提 更 新空 间数 据库 的工作 流 程 , 明 了该工 作流 程 如 说 何实 现动 态更新 空间数 据库 的基本 思路 。
在 的缺点 。在网络 G S I 中引进 X L 其优越性和作 M , 用是 十分 巨大 的 。 越 来 越 多 的 企 业 在 他 们 的产 品 中 增 加 了 对 X ML的 支 持 , O al iS L Sre 00等 , 如 rce 、 Q evr20 9 Mi oot c sf的新一 代开 发平 台 V .e的实现也 是 完全 r S t N 基于X L M 语言。X L M 在数据定义、 传输和交换 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X L M 技术体系和语法规 则都 是 比较 复杂 的 , 中作 为 G 技术 基础 主要 涉 其 ML 及到X ML的一些 技术 , 如编 码 和数据 模 型表 达技 例 术、 选择 和 指 向技术 、 接 技术 、 图可视 化 技术 等 链 地 其它 一些技 术 。
分 离 一 样 , ML 关 注 的是 地 理 数 据 的 内容 。 因 G 所
C no i ) 19 年 2 1 os t m 于 9 8 ru 月 0日公布的用来对 信息 进 行 描 述 的 新 语 言 。 同 H ML一 样 , ML也 是 T X
S ML(tn adG n rl e ru a gae 标 准 G Sa dr eea zd Mak pL nu g , i 通用标 记语 言 ) 的子集 , 它不是 类似 于 HT 的预 但 ML
S G使得 WE V B上 的地 图更 加 富 有交 互 性 而 且 简化 了服 务器 端 的 编程 技 术 , 服 了Jv p l 技术 内 克 aa pe A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嵌套使用来表现异常丰富的空间信息 。采用 -69 来实现
原因, 每一个应用系统都倾向于自身的需要选用基础地理信息 系统开发平台和数据库平台, 导致了多源空间数据的产生, 为 数据综合利用和数据共享带来不便。要真正实现地理信息共 享, 必须解决地理信息数据多格式、 多数据库集成等瓶颈问
[!] 题 。
[$] 尺度、 获取手段的多样等固有特性 , 决定了在实现空间数据
(S) 地理空间数据到 !"# 的转换。地理空间数据到 !"# 转换的关键是将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非空间属性的字段与 !"# ()*+,- 中定义好的 !"# 文档中的属性、 几何、 空间坐标 参照等之 间 建 立 起 一 一 对 应 关 系。空 间 数 据、 属性数据和 !"# 文档整合过程如图 O 所示。
<@8A5 /: -69$B2C.A ;:@.012@DE. 6/A.F G/1 68F@D$C/81H.C <32@D2F$A2@2
! IJ?K- LD2:$M4/:0’, ,6? LD:0$C/:0’ ,L;?K- 6D:$G.:0’
(’( !"#$% &’ ()*+, - ."/&0)1"/ 213",1"/, 4+,53,6 (,37")/3$8, 4+,53,6 93+,6/0 !’"")* , :;3,+;! % (,3$ &+&’) , <=>, ?0;+, @0*"3 #*""&# , :;3,+)
[’] 操作模 式 。其 中, 基 于 数 据 互 操 作 模 式 是 U-V ( U3.:-;<
’% 基于 !"#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型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个数据集成模型, 该模型基于公共接口数据 集成模式, 采用设计模式思想和 U-V 倡导的 -69 技术而得到 的, 实现了不同系统、 不同数据库平台的数据集成。 ’& $% 模型的总体框架 多源数据集成的研究目标是构造 -;< 用户所需要的透明 数据集 ( 库) , 以支持对各空间数据源的全局应用与各异构数 据之间灵活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根据这一目标, 该模型采用三 层结构模式, 其中数据集成层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在该层中采 用设计模式思想, 通过转换中介类维持 -69 与各种数据源之
!"#$%&’$ :N2CDC /G @4. D:@.012@D/: O/A. /G A2@2 D:@.1/3.12BDFD@5,@4DC 323.1 2A/3@C @4. DA.2 /G A.CD0:D:0 O/A. 2:A -69 ( -./$ 012345 621783 92:0820.) ,2:A A.CD0:C 2: D:@.012@D/: O/A. /G C32@D2F A2@2P =4. 31D:HD3F.C 21. DFF8C@12@.A D: A.@2DFCP =4.: A2$ @2 G1/O C.E.12F C5C@.OC 21. D:@.012@.A 2C .Q2O3F.CP =4DC O.@4/A 31/E.C @/ B. 2 312H@DH2F R25 D: C32@D2F A2@2 D:@.012@D/:P ()* +,%-#:<32@D2F$A2@2 ;:@.012@D/:;-69;-;<
M?HD1) JF2+ YM432+45F Z554E?,/ Z/ Q65+G+4 C C 属性的数目 Z554E-,+ ( )Z/ (5416G C C 属性的名称 /54Z554 ( )Z/ (5416G C C 属性值 96B JF2+ C C 以属性结构作为数组元素类型, 存储非空间属性数据 [1, -M432+45F(+5 ( )Z/ YM432+45F
几何特征结构:
M?HD1) JF2+ YY?4N+ 6Q[ Z/ Q65+G+4 C C 元素的唯一标志 6JF2+Y?4N+ Z/ (5416G C C 线的类型 #16+E?,/ Z/ Q65+G+4 C C 直线、 折线的取值 $ , 线集根据具体情况取值 M3165E?,/ ( )Z/ Q65+G+4 C C 组成每条线的点数 -44M3165 ( )Z/ YM3165 C C 组成线的点的坐标 96B JF2+ 存储空间属性数据 C C 以几何结构作为数组元素类型, [1, -Y?4N+(+5 ( )Z/ YY?4N+
地理数据集成具有明显的优势: (’) -69 的数据和表现分离, 在访问 -69 文档时不需要 在处理其可视化上花费太多精力, 而是集中考虑空间数据信息 的存储与提取。 (!) -69 采用纯文本, 通过在 <H4.O2 中定义一系列标志 来表达空间信息的含义, 标志的唯一性保证了在多源空间数据 集成时不产生歧义, 同时给数据的访问提供了精确的搜索和检 查, 保证了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的快速实现。 (*) -69 是 U-V 提出的一种开放标准, 不受任何一家公 司的垄断, 与具体的软硬件平台无关, 支持各种应用系统程序 之间的通信。
地理空间数据到 !"# 文档的具体转换过程如下: 实现代码X 考虑到 !Q( 中表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需 要, 根据地理实体的几何特征简单地分为三种类型 ( 暂时没有 考虑注记类型) : M3165, Y?4N+, MD3FG36。 以下是 Y?4N+ 类型数据结构的定义 ( 包括属性特征和几何 特征) : 属性特征结构
, , 为了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 特别是 S.B-;< 的发展和 -;< 应用的日益广泛, 多源数据的集成已经成为 -;< 设计者和用户
[’] 。由于空间数据的固有特征以及历史和技术的 的共同要求
纳。 $& ’% !"# 在多源数据集成中的优势 -69 是由 U-V 开发的针对空间信息的基于 T69 的编码 规范, 是数据互操作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特征集合及
[’] 相对空间位置信息 , 定义合理有效的地理元数据集是实现
空间数据集成的前提。根据地理元数据的一般要求, 本文给出 了描述地理元数据的 %"# ()*+,- 部分格式:
. /)*+,- 0 . 1,2345 0 /)*+,-#3)-5136 7 89: : ;<= : >+-5?4+@ A/B8 . C 1,2345 0 C C 图名 . +D+,+65 6-,+ 7 8"-2E-,+8 5F2+ 7 8/5416G8 C 0 C C 图幅范围 . +D+,+65 6-,+ 7 8H3?6B+BIF8 5F2+ 7 8G,D: I3?6B16G(*-2+JF2+8 C 0 C C 为地图查询提供的多个关键字 . +D+,+65 6-,+ 7 8;+F8 5F2+ 7 8/5416G8 C 0 C C 数据格式 . +D+,+65 6-,+ 7 8>34,-58 5F2+ 7 8/5416G8 0 C C 数据源位置 . +D+,+65 6-,+ 7 8KL#8 5F2+ 7 8/5416G8 0 C C 地图的描述 . )3,2D+AJF2+ 6-,+ 7 8B+/)41251368 0 C C 比例尺的分母 . +D+,+65 6-,+ 7 8()-D+8 5F2+ 7 8165+G+48 C 0 C C 坐标类型 . +D+,+65 6-,+ 7 8)334B16-5+ 5F2+8 5F2+ 7 8/5416G8 C 0 C C 投影方式 . +D+,+65 6-,+ 7 8M43<+)51368 5F2+ 7 8/5416G8 C 0 C C 生产日期 . +D+,+65 6-,+ 7 8N+4/1368 5F2+ 7 8B-5-8 C 0 . C )3,2D+AJF2+ 0 . C /)*+,- 0
V/:C/1@D8O) 制定的一种互操作接口规范, -;< 用户通过公共接 口相互联系, 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透明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数 据互操作规范为多源数据集成带来了新的模式, 为多源数据集 成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 -;< 软件所采
万方数据 收稿日期: !""#$ "#$ !% ;修返日期:!""#$ "&$ ’%
第% 期
,
旷建中等: 基于 -69 的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型研究
,
・ ’"+・
基于 !"# 的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型研究
! 旷建中’ , ,马劲松’ ,蒋民锋’
( ’( 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 南京 !’"")*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部队,湖北 武汉 #*""&# ) 采用设计模式方法和地理标记语言 ( -./012345 621783 92:0820., -69) 技术设计 摘, 要:数据互操作集成模式,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模型, 将数据源通过转换函数生成的 -69 文档, 利用合成器合成 -69 文档, 同时保存到 -69 数据库, 实现多个系统的数据集成, 为实现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空间数据集成;-69;-;< 中图法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