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超大型深基坑的围护设计
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

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软土地区的基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基坑支护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一种新的施工工法,以满足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的无内支撑支护需求。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了无内支撑的支护体系,通过改变土体应力状态实现基坑的稳定。
与传统的内支撑体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无需设置大量内支撑结构,减少了材料和设备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2. 基坑施工过程中无需拆除内支撑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
3. 通过优化土体应力分布,改善了地下水流动条件,减少了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土体液化和沉降。
4. 可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软土地区的超大超深基坑施工,可以应对复杂的地下水情况和土质特点。
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土壤良好压实性差、土体变形较大的情况下的基坑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基于以下原理:1. 土体改良:采用土体改良措施,通过土壤稳定剂和加固灌浆等方式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压实性,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2. 土体分层:根据地质勘察数据,将基坑土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每层土壤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土体改良工艺。
3. 排水处理:制定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方案,通过设置排水系统控制基坑的地下水位,降低土体的含水量和液化风险。
4. 土体支撑:利用土体自身的抗剪强度和拓展性质,通过控制土体底部的刚性约束,实现整个基坑的稳定。
五、施工工艺1. 地面划分:根据基坑的设计要求,将地面划分为各个工区,并进行相应的平整和围护。
2. 土体探测:对基坑土体进行探测和勘察,了解土体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确定合适的土体改良方案和施工参数。
3. 土体改良:根据探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土体改良措施,如灌浆、加固灌浆、土体剥离等,提高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

Th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o f D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i t i n So f t So i l Ar e a
■ 吴卫东 ■ WuWe i d o n g
一
o f s u p e r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i n s o t f s o i l a r e a , nd a t h e ma t t e r s
本工程 的基坑采用 止水帷幕已至⑥层粘土一定
n e e d i n g a t t e n t i o n d u i r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o r d e r t o o fe r a
污 水 、 消 防 等 管 线 较 为 密 集 。 基 坑 北 侧 及 西 侧 地 下
本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评审 、场地 临设 的搭 建、设备 进场调试等; 第二阶段:基坑围护工程 的止水 帷幕三 轴搅拌 桩、钻孔灌注桩 、管井 的施工 ;
第 三 阶 段 :基 坑 土 方 分 区 、分 层 开 挖 , 支 撑 梁 施 工 及 桩 问 土挂 网 喷砼 跟 进 施 工 ;
i n d e t a i l s o me k e y t e c h n i c a l d e s i g n s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mo it n o r i n g
第四阶段 : 工程竣 工验收 完工、 基坑移交阶段 。
2 .土 方 开 挖 施 工 流 程
安排施 工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 ,严格要求施 工班组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6-10-13T16:52:46.5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谢荣畅[导读] 摘要:在软土地层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若施工稍有不慎,不仅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还将会殃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探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软土地区的工程特性和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通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考虑的几个重点,以及支护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压灌桩围护结构与锚索的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的此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广东开平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开平 529300摘要:在软土地层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若施工稍有不慎,不仅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还将会殃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探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软土地区的工程特性和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通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考虑的几个重点,以及支护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压灌桩围护结构与锚索的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的此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重点;技术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在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
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与发展。
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建筑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采取的支档措施。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的施工中,因软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低强度、高压缩性和弱透水性等特点,在该类地层中施工的锚索往往承载力较低,且徐变较大。
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是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基坑整体加固保护作用。
基于此,下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图2 ab/bc区段设计剖面1 工程概况某工程设2层地下室,采用静压桩基础。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优化

l 工程 简介
福州站是新建铁路温福 线与 向莆线 连接 沟通的大 型既 有
力 C 87P , =3 . k a 内磨擦角 ( 17, p . 。容重 r 7 4 N/ ; 流 =l 一1 .k m3② 塑淤泥 : 该层 由 1 8 . 5至 一 34 . 5标 高 ( 5 3 , 聚 力 C一 厚 . m) 粘 1 . k a 内磨 擦角 =3 1 。容重 r 63 N/ ; 03P , . 8, =1 . k m3 ③粉 质粘
21 0 2年第 o 期 3 总第 1 5 6 期
福
建
建
筑
N0 3・2 1 0 02
F i nArhtcue& C ntut n ui c i tr a e o s ci r o
Vo ・1 5 l 6
软 土 地 区深 基 坑 支 护 优 化
蔡履 沐
( 中铁 2 局福建铁路建设 有限公 司 福建福州 30 1 ) 4 5 0 1
方案 。优化方案缩 短 了施工时间 , 保证 了施工质量, 本文 并对 方案 内容及理论 计算进行 了详细介 绍, 对今 后 同类工程施工型钢 基坑支护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4 6 3 (0 2 0 - 0 0 - 0 1 0 - 1 5 2 1 )3 1 1 4
苏州某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

18 其补给来源 为大 气降 水及地 表水 入渗 补给 , .8m, 以大 气蒸发
为 主 要排 泄 方 式 。
Num e ia i u a i n a a y i n c p b lt fo d a d e c nc e e wo k t g t e rc lsm l to n l sso a a iiy o l n n w o r t r o e h r
1. OO 8O .
1 9 1 8
②粘土 ③. 粉质粘土 ③2 粉质粘 土
④粉土 ⑤ 粉质粘土夹粉土
( 粉 质 粘 土
24 .5 40 .5 14 .
15 . 42 .
3 5 .5
6 1 5 4 2 .6 02
I 6 l 3
3 9
l. 13 2. 25 l.3 09
工 程 的重 要 性 系数 应 为 y =1 1 。 0 .0
土地 区 的基 坑 支 护 , 直 是 岩 土 工 程 界 的一 大 难 题 。 对 于 周 边 环 2 工 程地 质条 件 一
境较简单 的软土基 坑 , 已有 学者 提供 了成功 的 案例 , 但对 周边 环 2 1 岩 土 工程 特征 . 境 复 杂 的软 土 基 坑 设 计 则 还 没 有 , 工 程 就 是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的 基 本 拟建工程场地地貌单元 属长江三角洲太 湖流域 冲湖积平 原 ,
坑支护设计 。
1 工 程概 况 1 1 基 坑规模 .
拟建工程位于苏州 市人 民西 路西 边 , 地上 为 5层 商业 用房 , 地下 2层地下室( 层地下层高为 4 5m, 1 . 为商铺 ; 2层地下层 高为
37m, 停 车 位 ) 均 为 框 架 结 构 , 础 形 式 拟 采 用 筏 板 基 础 ( . 为 , 基 厚 1m) 。柱 网为 84m ×84m, 柱 最 大 荷 载 为 750k 。 本 工 程 . . 单 0 N
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2)

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越来越多的建筑必须采用深基坑施工来解决地下空间的需要。
然而,在软土地区进行超大超深基坑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有:1. 无需设置内支撑:采用了一种先进的施工工法,通过地下连续墙体、水平撑架等方式,在施工过程中无需设置内部支撑,大大减少了工程投资和工期。
2. 技术先进:采用了高压注浆、土体加固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效率高: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科学的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4. 环保可持续:工法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提高基坑使用寿命。
三、适应范围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的施工,特别是在土体较软、变形较大的地区更加适用。
四、工艺原理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地下连续墙体和水平撑架的设置,将基坑周围的土体连续地加固和支撑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体系。
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区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应对基坑深度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对土体的影响。
五、施工工艺软土地区超大超深基坑无内支撑支护体系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基坑布置:确定基坑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场地平整和基坑周边的围护结构的施工。
2. 进场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并进行必要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测量等。
3. 连续墙体施工:采用高压注浆技术,在基坑周边设置一层或多层连续墙体,以增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土体加固:通过高压注浆等技术手段,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超厚淤泥质土层上大放坡的深基坑围护设计

在超厚淤泥质土层上大放坡的深基坑围护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水利枢纽建设日益增加,特别是在近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区域,更是如此。
不过,这里有一个独特的地形,那就是松散的土壤,松散的土壤中有很多粉砂和粉砂。
本项目针对粉砂粘土地层深埋深基坑,采取二级大放坡、六排土钉支护,并在二级斜坡上增设三排特有的大倾斜锚固结构,使其与原有的土钉支护结构相错开,以加强其抗滑性能,显著改善了深埋深大放坡的边坡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对深层粉砂岩地层中深埋大面积土体的围护结构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土体变形的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此项工程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字:超厚淤泥质土层大放坡深基坑围护一、超厚淤泥层的特征及影响超厚淤泥层的形成是在生物化学作用的前提下,在静水或缓慢水流的环境中逐渐积聚而成的。
由于其特殊性质,它常常被称为软基或者软弱地基。
淤泥软土常常呈现出塑性变形的特征,其自然含水量较高,且通常表现出低强度、低渗透性、高压缩性和触变性等其他特征。
另外,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得它很难被压实处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基变形和失稳风险。
淤泥层是软土地基中最不稳定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容易出现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开裂和周边道路、管线等破坏,同时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因此,如何处理好淤泥质土地基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外针对深基坑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而我国又是一个沿海大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建设用地紧张,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建筑地基资源,节约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超厚的淤泥层中进行基坑设计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极为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问题的错综复杂性,对基坑设计的深入研究也势在必行。
二、基坑设计的措施深基坑工程的成功设计取决于其对场地水文、工程和周边环境特征的适应性,因为深基坑工程的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巨大的危险性。
本文通过对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进行研究,总结出了深基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深基坑围护PCMW工法应用施工技术

深基坑围护PCMW工法应用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5-10T10:16:14.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周华俊[导读] 摘要:工程基坑整体开挖面积21670m2,基坑开挖深度为5.80m-6.6m。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600摘要:工程基坑整体开挖面积21670m2,基坑开挖深度为5.80m-6.6m。
工程基坑围护主要采用简易喷锚、土钉墙喷锚、PCMW工法桩、管桩悬臂等形式。
关键词:软土地区;超大基坑;深基坑支护;PCMW工法1 工程概况1.1 总体概况本工程位于连云港市,南临建国路,东临新新路,北邻后河路,西邻南极北路。
基坑总周长约780m,基坑面积约,地下一层,地库开挖深度5.80m,楼号开挖深度6.60m。
基坑围护由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1.2 周边环境基坑施工保护对象主要为工程周边道路和管线,紧邻基坑的河道严重威胁基坑安全。
1.3 围护设计概况基坑围护主要采用简易喷锚、土钉墙喷锚、PCMW工法桩、管桩悬臂等形式。
采用管井降水形式降低地下水位。
2 PCMW工法桩概述2.1 PCMW工法桩简介PCMW工法桩即在三轴深层搅拌桩中插入预应力管桩,形成挡土、止水合二为一、工厂化预制与机械化施工相结合的复合支护结构,是一种创新型深基坑支护方法,与传统的钻孔灌注桩、SMW、地下连续墙等支护形式相比,PCMW工法具有空间占用少、污染低、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止水效果好等优点。
2.2 PCMW工法桩施工流程施工流程主要为:场地平整→测量放线→验线→挖掘导槽→管桩插前定位→桩机就位→浆液制备→注浆搅拌→桩机移位→压桩机就位→管桩吊装→插管桩→压桩机移位→验收。
3 PCMW工法桩施工技术因地库桩基工程桩部分采用方桩,存在挤土现象,会对三轴搅拌桩造成破坏,所以在施工基坑围护之前需先行施工完方桩,方桩施工完成后再开始施工三轴搅拌桩,主楼桩基为钻孔灌注桩和基坑围护可同时施工,为施工方便,在施工的同时将上部0.5米土方(含地下障碍物)进行挖除,三轴搅拌桩由南向北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3 同类土体的性质比较 Tab. 3 The character compare of the same kind of soil
土层名称 淤泥质粉质粘土
含水率 ω 37. 3 %
孔隙比 e 1. 11
液限 ωL 35. 5 %
淤泥质粉质粘土 32. 6 %
0. 92
32. 9 %
淤泥质粘土
39. 5 %
表 1 场地土层力学参数 Tab. 1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oil
地层代号
土层名称
平均层厚 /m
重度 / kN. m - 3
粘聚力 c / kPa
内摩擦角 φ( 。)
①1
杂填土
1. 71
19. 2
10
10
①2
素填土
0. 75
18. 9
15
5
③1
粉质粘土
1. 12
剖面如图 2。
2 围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该工程总工期仅 19. 5 个 月,与类似 工 程 施 工 工 期 相 比 较,工 期 要 求 比 较 短; 场地内含水量较为丰富,需采取隔水措施; 周 边除局部 外,对 基 坑 的 变 形 要 求 不 高。 结 合 以 往 的施工经验 及 现 有 的 机 械 设 备,决 定 基 坑 的 主 体 部分采 用 水 泥 土 重 力 式 挡 墙。 对 变 形 敏 感 的 110 kV变电站附近基坑,则采用双排桩支护,具体 的布置如下:
Vol. 28 No. 4 Dec. 2011
软土地区超大型深基坑的围护设计
巩俊松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摘要:以南京软土地区的某一超大型深基坑围护为例,首先介绍了基坑围护方案的选择,其次采
用不同的土体参数对基坑典型断面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土体参数对基坑安全性及围
护方案经济性的影响巨大,设计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选择合理的土体参数。最后详细阐述了
第 28 卷 第 4 期 2011 年 12 月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673 - 9469( 2011) 04 - 0040 - 04
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基坑事故、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可为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基坑设计
提供较好的借鉴与示范。
关键词:软土; 超大型深基坑; 土体参数; 基坑事故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A
The support system design for an over size &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soil
表 2 不同 c、φ 值的计算结果 Tab. 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different c and φ values
参数
加热 k0 炉处 kg 基坑 ks 主轧 k0 线处 kg 基坑 ks
不固结快剪 c = 11. 4 kPa
φ = 3。 3. 51 > 1. 2 1. 5 > 1. 2 1. 23 < 1. 3 3. 28 > 1. 2 2. 58 > 1. 2 0. 95 < 1. 3
固结快剪 c = 8. 7 kPa φ = 15. 5。 6. 00 > 1. 2 2. 75 > 1. 2 1. 77 > 1. 3 4. 88 > 1. 2 4. 17 > 1. 2 2. 27 > 1. 3
专家论证 c = 11 kPa
φ = 5。 3. 89 > 1. 2 1. 66 > 1. 2 1. 35 > 1. 3 3. 63 > 1. 2 2. 85 > 1. 2 1. 11 < 1. 3
1 工程概况
南京某钢铁厂 1780 热轧项目基坑,建在软土
地基上的超 大 基 坑,施 工 难 度 大,技 术 含 量 高,是 整个热轧项目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整个基坑呈 手枪状,其中枪柄处为加热炉区,枪管处为主轧线 区,具体的平面布置见图 1。
该工程设 备 基 础 为 大 型 箱 型 基 础,整 个 基 础 基坑长 580 m,其中加热炉基础底标高为 - 10. 2 m— - 12. 6 m,基坑最宽处为 180 m; 主轧线基坑 最宽约 116 m,主要基坑标高为 - 9. 6 m,轧机中心 线为冲渣沟,最深处为 - 15. 0 m; 主电室地下室位 于大型箱型基础中,开挖标高为 - 6. 8 m。其中在 2 - G 列 /2 - 24—2 - 29 线处有 110 kV 变电站( 三 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 PHC 桩) 按业主要求先行 பைடு நூலகம்工,必须对该建筑物进行保护,为基坑工程的围
由于深基坑坐落在厚度较大的流塑状淤泥质 粉质粘土层 内,为 了 满 足 基 坑 支 护 结 构 的 整 体 稳 定和坑底抗 隆 起 稳 定 要 求,减 少 围 护 结 构 的 侧 向 变形,同时也 为 了 防 止 基 坑 开 挖 过 程 中 引 起 坑 内 工程桩的位 移,对 本 工 程 的 基 坑 支 护 挡 墙 附 近 一 定范围 内 的 土 体 采 用 水 泥 土 加 固,加 固 厚 度 为 4 m,固结材料采用 32. 5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 掺量 12 % 。加热炉区域采用满堂抽条加固,抽条 加固宽度 5. 2 m,间距 10. 0—20 m。主轧线亦采 用满堂抽条加固。
1. 09
37. 5 %
塑限 ωP 20. 8 % 20. 4 % 21. 2 %
内摩擦角 φ 10 14. 5 12
参数 φ = 5。 φ = 10。
表 4 两个方案的对比 Tab. 4 The compare of two scheme
挖土量( m3 x104 )
水泥土搅拌桩量( m3 x104 )
注: k0 为抗倾覆安全系数,kg 为抗滑动安全系数,ks 为边坡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推算值 c = 11 kPa
φ = 10。 5. 08 > 1. 2 2. 16 > 1. 2 1. 60 > 1. 3 4. 57 > 1. 2 3. 58 > 1. 2 1. 45 > 1. 3
地区 南京 上海
土层代号 ③5 ③ ④
3 基坑计算与分析
水泥土重 力 式 挡 墙 需 要 进 行 抗 倾 覆 验 算、抗 滑动验算和 墙 身 强 度 验 算,并 按 圆 弧 滑 动 法 进 行 边坡整体 稳 定 验 算。 显 然,上 述 这 些 计 算 都 要 涉 及到土体强度指标的选取,具体表现为粘聚力 c 和内摩擦角 φ 的取值。按照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见表 1) ,水泥土挡墙插入土 体的深 度 远 远 大 于 现 有 双 轴 搅 拌 桩 机 的 施 工 能 力,同时放坡的范围也超出了施工场地,这与同类 地质条件下 的 基 坑 围 护 方 案 明 显 不 符,显 然 地 质 勘探报告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c、φ 是不科学 的。另根据以 往 的 事 故 分 析,可 得 到 一 个 总 的 概 念: 对软弱地基的被动土压力估计不足,往往是造 成基坑产生整体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 c、φ 的取值对基坑计算安全则尤为关键。
GONG Jun - song
(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Shanghai 201900,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support system for an over size & deep excavation in Nanjing soft soil district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Different soil parameters are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typical cross - sections. The result of calculation shows that soil parameters have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the support system and the soil parameter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At last,the accidents of deep excavation are described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analysis results,which can provide example for design of deep excavation in soft soil district. Key words: soft soil; over size & deep excavation; soil parameter; accidents of deep excavation
加热炉基底标高 - 12. 60 m 部位采用两级放 坡至标高 - 8. 60 m,- 8. 60 m 以下采用水泥土重 力式挡墙支护,宽 5. 2 m,嵌固深度 10. 20 m,基坑
主轧线基坑采用放坡开挖,第一级 1: 1 放坡 至 - 2. 60 m,留 4 m 宽井点平台并打设一级轻型 井点,- 2. 60 m—6. 60 m 采用 1: 1 放坡,- 6. 60 m 留设 10. 0 m 宽平台,- 6. 60 m 至开挖标高采用 4. 2 m 宽 水 泥 土 重 力 式 挡 墙 支 护,基 坑 剖 面 如 图 3。
收稿日期:2011 - 06 - 22 作者简介:巩俊松( 1982 - ) ,男,安徽泗县人,博士,从事岩土工程的研究。
第4 期
巩俊松: 软土地区超大型深基坑的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