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1,No.2格卷E 创粕工4CEREAL & FEED INDUSTRYdoi :10. 7633/j. issn. 1003-6202. 2021. 02. 009不同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李 鑫1,张琳玉1,王 吉2,王湘林1,刘翔燕1,李荣芳2,文利新3(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00; 3.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为研究肉鸡饲料中不同油脂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 爱拔益加(AA)肉鸡4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其饲料中油脂添加分别为豆油、猪油、豆油与猪油1 : 1调和油(调和油),试验共42 d 。
结果表明,3种油脂对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无显著差异(P 〉0. 05),但添加调和油组ADG 略高,豆油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猪油组、调和油组(P<0. 05),饲料添加豆油组肉鸡料肉比(F/G)极显著低于猪油组(P<0. 01);3种油脂对肉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肝脏指 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o 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3组间TP 、AST 、CHE 、AMY 、CK 含量无显著差异(P 〉0. 05),豆油组HDL-C/LDL-C 的比值显著高于猪油组(P<0. 05),且血清TC 含量显著低于猪油组(P<0. 05);调和油HDL-C/LDL-C 、TC 含量与豆油组、猪油组无差异显著性(P>0. 05);猪油组UA.UREA 含量极显著高于豆 油组(P<0. 01) ,Crea 水平极显著高于调和油组(P<0. 01);豆油组«-HBDH 水平显著高于猪油组(P<0. 05),但 与调和油组无显著差异(P>0. 05)。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一般把熔点低的液态脂肪称为油,熔点高的固体脂肪称为脂。
饲料中应用的油脂大体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以及混合类油脂。
植物油有:豆油、棕榈油、棉油、玉米油、菜籽油等;动物油脂以动物原料炼制而成,如鸡油、鸭油、猪油、鱼油;混合油主要以餐饮回收油或食品工业用后的油为原料,经过精炼(去水、去渣、脱色、脱臭及高温处理)得到的植物与动物油的混合物。
油脂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能量,合理应用油脂能提高日粮能值,对动物的能量代谢、营养生理及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油脂后,代谢能转化为净能(NE)的效率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转化率有所提高,油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转化率分别为88%、78%和61%。
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油脂因其种类和来源往往能值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其能值高低顺序为:豆油>禽油≈鱼油>猪油。
饲用油脂能值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同种油脂之间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饲料品质的差异,从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表1油脂的能值差异注:BY:21日龄一下肉鸡表观代谢能;BO:21日龄以上肉鸡表观代谢能;PY:10~30kg小猪消化能;PO:30~95kg大猪消化能(黄立兰等,2018)研究发现,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10%的猪油、豆油、鸭油,其真代谢能值分别为32.15MJ/kg、33.26MJ/kg、37.24MJ/kg,并在养分利用率上有显著影响,鸭油的饲用营养价值与豆油相当,高于猪油(李珂等,2012)。
在张亚男等(2016)文章中,不同油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鱼油<豆油≈鸡油≈亚麻油,与豆油相比,鸡油可使肉色变差、滴水损失增加;鱼油可改善肉色;亚麻油能可调节血浆脂质代谢,并改善肉色。
通过本试验,对肉鸡而言,亚麻油>豆油>鸡油>鱼油。
陈文等(2011)文章中提到肉鸡在满足其自身营养后,其生长性能、主要的内脏器官组织发育不受油脂类型的影响,但玉米油在减少肉鸡脂肪沉积上优于猪油,而猪油作为能量补充物资尽管不影响生产,但会降低胴体品质。
油脂加入饲料中的注意事项

油脂加入饲料中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讲,肉鸡饲料中添加2%一4%的油脂可显著提高日增重;蛋鸡产蛋期饲料中添加1%-2%的油脂,也能明显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饲料中添加脂肪,还能克服因高温环境而造成的鸡生产性能差的问题。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时,应混合均匀。
因油脂粘结度高,很难同其他物质混匀。
最好将油脂均匀地喷涂在饲料中,防止油脂与饲料粘结在一起。
配合饲料中油脂添加量不宜过高,否则因饲料能值过高,造成其他营养物质相对不足,使鸡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减弱。
添加到饲料中的油脂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目前大部分被人食用,虽可作饲料,但价格高。
动物性油脂主要是牛、羊脂和鸡油等,它们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不饱和脂肪酸在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中会因高温、紫外线照射等作用,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腐化变质,导致蛋白质消化利用率下降。
甚至引起鸡下痢、肝病等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在使用添加油脂的饲料时,应注意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1个月。
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抗氧化剂,可减缓和抑制油脂氧化反应过程,延长贮存时间。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1:油脂的添加比例在1%—6%时效果显著,超过10%时,出现食欲降低或腹泻2:前期饲料中添加1.8%的油脂时,猝死率为3.94%.3:油脂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以下.4: 考虑到日粮经济和肉鸡肉鸡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前期日粮添加0.5%—2%、中期添加1%—3%、后期添加2%—4%.5: 生产颗粒饲料时,把油脂的30%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饲料表面上,从而提高适口性。
6:动植油脂混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植物油与动物油脂比例为0.5:1—1:1添加适宜。
7:预防肉鸡猝死添加0.5%碳酸氢钠、硫酸钠、0.3%氯化钾、碳酸氢钾3.6千克/吨等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猝死发生;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生物素300微克以上,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认为有效方法》。
心速宁口服液0.01毫升,有效降低该病发生8: 添加0.15——0.25的柠檬酸预防热应激9: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热低于碳水化合物10:摘自《养禽与禽病防治3的36页》怎样给肉鸡配用油脂饲料种类与添加量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
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5兆焦/千克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代谢能较低,也在29.3兆焦/千克。
一般来讲,肉鸡日粮中油脂的最佳配比为:前期0.5%,后期5%~6%。
添加使用方法因油脂黏性大,添加时要先加热熔化,再由少到多加入粉料,均匀拌和,逐渐扩大稀释,最后与剩余日粮的其他部分混匀,切忌将油脂直接与添加剂混合,以防黏结成琼,无法拌匀。
也可用喷雾器把油脂均匀地喷洒到颗粒饲料表面。
有条件生产颗粒饲料的,也可把添加量的30%油脂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料表面,从而提高适口性。
应注意的问题一、不可使用变质油脂。
二、要注意日粮中营养的平衡。
油脂添加以后,由于提高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也要作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保持蛋白能量比不变。
三、饲养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饲料添油脂肉鸡长得快

Dai, X., Li, Y., Wang, Z., & Zhang, L. (2019).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and protein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of yellow-feathered chickens. Animal Science Journal, 90(3), 279-286.
Satterfield, T.A., Cromwell, G.L., & Slominski, A.T. (2006). Effects of dietary energy and protein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of turkey poults. Poultry Science, 85(6), 937-946.
研究目的
•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油脂对肉鸡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 供理论依据。
02
CATALOGUE
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
选择健康的肉鸡品种,如AA肉鸡或罗曼肉鸡,从孵化场随机选取雏鸡。
将雏鸡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肉鸡。
与蛋白质的互作
油脂与蛋白质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油脂可以提高肉鸡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和 利用率,进而促进其生长速度。但是,油脂与蛋白质的比例需要适当,否则会对肉鸡的生长产生负面 影响。
与维生素的互作
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等与油脂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油脂可以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和 利用,进而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

一
肉仔 鸡饲粮 添加 脂肪 , 猝死率 明显 提高 。有研 究 显 示 , 期 饲 料 中添 加 1 %油 脂 , 死率 为 39 % ; 前 . 8 猝 . 4
随着 日粮 能量水 平 提高 , 猝死 率 提 高 , 日粮 能量水 平 由 1 .l 焦/ 克 降低 到 1.9兆 焦/ 克 ,发病 率 3O 兆 千 9 1 千
禽 业 导 航
W Wz x s o W . mz. m g c
— i. 基 层 o j r 2 禽 专 用 饲 料Ema: ms@篇 . m 技 术lx y 1 6c
肉 鸡 饲 料 中 添 加 油 J 9副 作 用 与 调 控 i be
李 新 伟
( 山东省 沂水县 诸 葛镇 兽 医站 , 东沂水 2 6 2 ) 山 7 4 2
食, 增重减 缓 , 同时 , 出现 鸡粪 变粘 , 而腹泻 的现 继 象。 长期饲 喂含过 氧化油 脂 的 日粮 , 引起维 生素 会 缺 乏症 , 能诱 发 肠 炎 、 软 化 症 f 其 是 幼雏 ) 可 脑 尤 , 并伴有 肝 、 和 肾肿 大 以及 脂肪肝 等各种 病变 。 心 1影响油脂 正 常作用 的因素
随着 日粮添加 大量 油脂 . 日粮 能量水 平提 高 . 肉
仔 鸡增 重 显 著 提 高 , 腹 脂率 也 明显 提 高 , 而 因此 , 采 用 高能 量 日粮饲 养 ,会 降低 肉鸡 分 割企 业 的经 济效
益 。研 究表 明 , 高 日粮 粗 蛋 白水 平 , 有效 降低 能 提 可 量水 平对 腹脂 率 的影 响 : 前期 采用 低 营养水 平 日粮 , 也 具有 降低腹 脂作用 。研究证 明 , 腹脂 率 与脂 肪添 加
使用微 生物 发酵饲料 原料 。
油脂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

油 脂 在 畜 禽 生 产 中 的 作 用
张锡成 赵 丽娜 孙 汝来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畜牧科 162 ) 531
油脂在畜禽生产 中除 了作为能量来源满足 动物 的需 要外 ,
还 具 有 多 种 重 要 的 生 理 功 能 , 可 作 为 脂 溶 性 营 养 素 的溶 剂 , 如 及 脾 脏 淋 巴细 胞 的增 殖 ,表 明添 加 鱼 油 较 添 加 其 他 脂 肪 更 能 显著提高鸡对 S B R C的抗 体 生 成 能 力 , 添 加 脂 肪 可 促 进 脾 脏
1%, 出现食欲降低或腹 泻等 副作用 , 0 则 并且油脂质量越差 , 腹 泻发生率越高 。肉仔鸡饲粮添脂肪 , 猝死率 明显提高 。还有报
油水乳化环境 ,并对血 液中脂质 的运输 以及 营养物质 的跨膜 转运 等发挥重要 作用。作为动物体 内必需脂肪酸 的来源 , 油脂 中的亚油酸 、 亚麻油酸是动物体不 能合成 的 , 细胞 结构 和机 是
1在 养禽 生产 中 的应用
在 饲 粮 中添 加 油 脂 可 改 善 肉 鸡 的 生 产 性 能 ,可 提 高 饲 料
报酬 。在商 品肉鸡 饲粮中添加一定 比例 的混合 油可显著提 高
肉仔 鸡 后 期 平 均 日增 重 。据 报 道 , 每 千 克 肉仔 鸡 饲 粮 中 添加 在 3 0克 大 豆 油 时 , 蛋 白质 合 成 提 高 69 ; 大 豆 油 添 加 至 6 体 .% 当 O
量, 提高机体处理外源脂肪 的能力 , 并对开产后 的生产性 能有
良好 的作用 , 使产蛋量 和蛋重显著增加 , 产蛋率也有增加 的趋
势 。热 应 激 条 件 下 , 氨基 酸 特 别 是 蛋 氨 酸 充 足 的 情 况 下 , 在 增
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四大好处

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四大好处
1、抑制粉尘因加工技术的提高,饼粕类饲料原料中残油率降低,浓缩饲料未加油时外观干燥,易起粉尘,造成能量的流失。
加油1%-1.5%后,浓缩饲料外观有润感,抑制了粉尘的飞扬。
2、降低成本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的内循环明显加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随之增加,其中主要增加的是能量需求。
而高温致采食量下降,能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特别是能量含量的提高,方可解决产蛋下降问题。
在温度过低时,如环境温度低于2℃时,鸡只为维持正常体温,对能量需求显著增加。
这时,鸡只可通过增加采食量来满足其对能量需求的增加,同时加大了蛋白饲料的损耗。
而在饲料原料中,蛋白原料一直比较紧缺,能量原料相对宽松,若在饲料中加大能量的含量,就可以降低蛋白原料的损耗,也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弥补能量油脂的能量含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给饲料中添加油脂,较易弥补饲料中能量不足的问题。
4、减少污染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增加了饲料的营养浓度,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处理畜禽排泄物及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的副作用与调控1:油脂的添加比例在1%——6%时效果显著,超过10%时,出现食欲降低或腹泻2:前期饲料中添加1.8%的油脂时,猝死率为3.94%.3:油脂添加量一般控制在3%以下.4: 考虑到日粮经济和肉鸡肉鸡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前期日粮添加0.5%—2%、中期添加1%—3%、后期添加2%—4%.5: 生产颗粒饲料时,把油脂的30%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饲料表面上,从而提高适口性。
6:动植油脂混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植物油与动物油脂比例为0.5:1—1:1添加适宜。
7:预防肉鸡猝死添加0.5%碳酸氢钠、硫酸钠、0.3%氯化钾、碳酸氢钾3.6千克/吨等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猝死发生;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生物素300微克以上,有效减少该病的死亡率《认为有效方法》。
心速宁口服液0.01毫升,有效降低该病发生8: 添加0.15——0.25的柠檬酸预防热应激9: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热低于碳水化合物10:摘自《养禽与禽病防治3的36页》怎样给肉鸡配用油脂饲料中国养殖网2010-1-29 8:45:04种类与添加量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
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5兆焦/千克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代谢能较低,也在29.3兆焦/千克。
一般来讲,肉鸡日粮中油脂的最佳配比为:前期0.5%,后期5%~6%。
添加使用方法因油脂黏性大,添加时要先加热熔化,再由少到多加入粉料,均匀拌和,逐渐扩大稀释,最后与剩余日粮的其他部分混匀,切忌将油脂直接与添加剂混合,以防黏结成琼,无法拌匀。
也可用喷雾器把油脂均匀地喷洒到颗粒饲料表面。
有条件生产颗粒饲料的,也可把添加量的30%油脂加入到颗粒饲料中,另70%喷到颗粒料表面,从而提高适口性。
应注意的问题一、不可使用变质油脂。
二、要注意日粮中营养的平衡。
油脂添加以后,由于提高了日粮中的能量水平,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也要作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保持蛋白能量比不变。
三、饲养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储存时间过长或在高温条件下存放易发生酸败。
一般来讲,含油脂饲料夏天储存不要超过7天,冬天不超过21天。
四、饲料中应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酸败。
饲用油脂的营养价值中国养殖网2009-11-9 9:31:29饲用油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代谢能价值。
近年的研究表明,原来的代谢能体系低估了油脂的能量价值,主要是油脂具有“额外热能效应”和“额外代谢效应”。
额外热能效应是指饲料合成体内脂肪时所需的能量相对较少,但油脂却能提供较高的净能值。
额外代谢效应是指消化饲料养分时所出现的正效应,因此油脂可以改善饲料报酬。
Mattos提示,添加脂肪提高整个日粮的代谢能,是由于降低了饲料在食道注:1.资料来源于NRC(1994)家禽营养需要;2.MEn为氮校正代谢能,TME为真代谢能3.MEn=食入总能-排泄物总能-(食入总氮量-排泄物总氮量)×34.4TME=食入总能-排泄物总能-(代谢粪能+内源尿能)3测定方法的差异一般测定代谢能的方法有四种:表观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和氮校正真代谢能。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氮校正表观代谢能(MEn)和真代谢能(TME)。
4不同油脂样本的有效成分有些油脂含有不同比例的不皂化物,在实际使用油脂时,采用油脂的代谢能值不要直接参考表中推荐的数值,必须考虑油脂的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每增加1%,代谢能值大约减少0.26MJ/kg(NRA),合格的油脂产品的不含能量的成分比例分别为:棕榈油4%,大豆油5.2%,牛油7%,鱼油10.2%,饲用混合油8.6%。
5不同动物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猪和鸡对油脂的能量的利用是不同的,一般地,饲用油脂应用于肉鸡的能量价值高于猪。
中国养殖网2009-10-16 8:40:11肉鸡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饲料的营养需求较高,以玉米、豆饼为主配制的饲料难以满足肉鸡的营养需求,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
试验研究证实,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后,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有猪油、牛油、鱼油等,植物油有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
一般来讲,肉鸡饲料油脂的最佳配比为:前期0.5%,后期5%~6%。
因油脂黏性大,添加时要先加热溶化,再由少到多加入粉料,均匀拌和,逐渐稀释,最后全部混匀。
切忌将油脂直接与饲料混合,以防黏结成球,无法拌匀。
也可用喷雾器把油脂均匀喷洒到颗粒饲料表面上。
有条件生产颗粒饲料的,也可把添加量的30%油脂加入颗粒饲料中,另外70%喷洒到颗粒料表面上,从而提高适口性。
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不可使用变质油脂。
(2)要注意营养平衡。
添加油脂以后,由于提高了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保持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不变。
(3)含油脂饲料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储存时间过长或在高温条件下存放易发生酸败。
一般来讲,含油脂饲料夏天储存不要超过7天,冬天不超过21天。
(4)饲料中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酸败。
油脂在畜禽饲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养殖网2009-7-17 9:37:511. 引言油脂作为畜禽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在提高畜禽饲粮能量浓度的同时尚具有诸多重要的作用。
油脂变质是降低油脂质量,威胁畜禽生产安全的因素之一。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油脂的抗氧化和添加工艺的研究,包括寻求新的抗氧化物,如橙皮提取物、大豆异黄酮、茶多酚等;寻求新的油脂加工与保存方法,如油脂粉末化和微囊化;完善和改进油脂的添加工艺和添加设备等,为确保畜禽生产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油脂的作用2.1 油脂是畜禽生产必不可少的供能物质畜禽饲粮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在常用的植物性饲粮中含量最高,来源丰富;蛋白质用作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并且蛋白质在动物体内不能完全氧化,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氨过多,对动物机体有害,因此把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使用既不经济也不适用;油脂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15MJ/kg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虽代谢能较低,也在2913MJ/kg以上。
根据中国、NRC和ARC饲养标准,各阶段猪的消化能需求约为12.25-16.74MJ/kg,代谢能需求约为12.05- 16.07MJ/kg,禽类的代谢能需求则约为10.46-13.81MJ/Kg,根据饲料配方的原则和我国常用的饲料原料的能量含量制定配方时,必须添加油脂以确保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
2.2 油脂对动物体的生理作用油脂在畜禽生产中除了作为能量来源满足动物的需要外,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①、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有利于脂溶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②、体内代谢水的重要来源,动物体内的脂肪氧化后既供能又供水,每克脂肪氧化可比碳水化合物多生产水67%-83%,比蛋白质产生的水多1.5倍左右。
③、乳化磷脂肪,由于磷脂肪分子中即含有亲水的磷酸基团,又含有疏水的脂肪酸链,因而具有乳化剂特性。
可促进消化道内形成适宜的油水乳化环境,并对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以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等发挥重要作用。
④、作为动物体内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油脂中的亚油酸、亚麻油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的,是细胞结构和机体代谢不可缺少的,必须从饲粮中摄取。
2.3 油脂在畜禽生产中的其他作用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油脂还有如下作用:①、改善饲粮的适口性和外部感官特性,延长食糜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动物的采食量,大大改善动物的生长速度。
②、在特殊环境,尤其在高温条件下,可减少动物的应激反应。
③、减少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和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浪费,减少饲料机械磨损,防止饲料分级,提高饲料制粒的质量。
④、某些油脂,如鱼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独特的腥味,对动物具有诱食、提高繁殖性能、促进脑神经组织的发育及正常生长的作用及其他许多重要的功能。
2.4 油脂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诸多试验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油脂可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报酬。
刘军发试验表明,在商品肉鸡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混合油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后期平均日增重。
Nitsan研究表明,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30g/kg大豆油时,体蛋白质合成提高6.9%,当大豆油添加至60g/kg时,体蛋白质合成只提高了3.4%。
添加大豆油可降低体脂肪沉积,提高生产性能,提高肉仔鸡的代谢能值。
蔡泽华等报道,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棕榈油可提高饲粮报酬。
张中华等报道,在饲粮中添加棕榈油或豆油,能够显著降低岭南黄鸡的采食量,提高饲粮中各营养素的利用和转化效率。
蛋鸡在产蛋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在这段期间需要在饲粮中添加油脂。
姜宁等研究表明蛋鸡在生长期采食高能饲粮,可提高日增重和产蛋量,并可提高生长期和产蛋期饲粮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林海等试验证明蛋鸡开产前饲粮中添加脂肪可显著增加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处理外源脂肪的能力,并对开产后的生产性能有良好的作用,使产蛋量和蛋重显著增加,产蛋率也有增加的趋势。
刘明生等研究表明,热应激条件下,在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充足的情况下,增加能量供给,可以促进家禽的生长。
刘安芳等报道在肉鸭饲粮中添加油脂可提高采食量和饲粮报酬,其增重效果以添加9%的水平较好,结合经济效益分析,以添加3%的效益最高。
此外还有诸多报道表明,添加不同种类的油脂可提高禽类的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如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猪油、玉米油、亚麻油和鱼油,通过测定机体产生的SRBC的抗体以及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表明添加鱼油较添加其它脂肪更能显著提高鸡对SRBC的抗体生成能力,添加脂肪可促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鱼油富含W-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除在家禽饲粮中供能外,对提高家禽的免疫力方面亦起着独特的作用。
也有报道表明,油脂的添加不当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如在肉鸡生产中,油脂添加比例在1%-6%时,效果显著,超过7%-10%时,则出现食欲降低或腹泻等副作用,并且油脂质量越差,腹泻发生率越高。
肉仔鸡饲粮添脂肪,猝死率明显提高。
有研究显示,前期饲粮中添加1.8%油脂,猝死率为3.94%;随着饲粮能量水平提高,猝死率提高,饲粮能量水平由13.01MJ/kg降低11.99MJ/kg,发病率由原来的3.17%降低到1.83%。
2.5 油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在猪各生长阶段的饲粮中添加油脂,补充并平衡各营养素,尤其是确保蛋白和能量的平衡,可改善猪的营养状况,提高生产性能。
哺乳期母猪的高营养水平有利于提高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和成活率。
并促进母猪断奶后的重新发情。
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油脂,可增加初乳和常乳中脂肪含量,增加母猪产奶量,提高仔猪成活率。
Bobbyd报道,如果仔猪存活率低于80%,向母猪饲粮中添加油脂,可使仔猪存活率提高4.1%,如果仔猪的存活率高于85%,则添加油脂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