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1.绝缘墙体: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绝缘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进
行保温,减少室内外温度传导。
同时,可以采用双层墙体结构,中间隔热
层阻挡冷热空气传导。
2.选择高隔热材料:在墙体、窗户和屋顶等部位使用高隔热材料,如
高绝热玻璃、高导热系数的材料等,减少能量的传导损失。
3.采用高效窗户: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最容易发生能量损失的部位,采用双层或三层隔热玻璃,增加窗户的隔热性能。
同时,可以添加窗户附
属装置如窗帘、遮阳板等,进一步提高窗户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4.使用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来控制建筑围护结构的通风、采光等,根据季节和使用需求,合理进行调节,降低能源的消耗。
5.优化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可以减少冷桥效应,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同时,选择合适的外保温材料和厚度,进一步提
高保温效果。
6.应用太阳能利用技术: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
电能,供热和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7.冷热负荷平衡设计: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进行冷热负荷
平衡设计,合理配置冷热负荷,减少能源消耗。
8.加强建筑节能监测:对建筑围护结构进行能耗监测和分析,及时发
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优化节能措施。
9.气候适应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择建筑围护结构材料
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耐热、耐寒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10.建筑物整体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需要与整体建筑设计相结合。
要合理布局建筑的朝向、窗户的位置和面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
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技
术手段和策略,使建筑围护结构具备较高的节能性能。
下
面是一些常见的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
1. 优化建筑外墙保温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
岩棉板等,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2. 选择高性能窗户: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窗户,配备隔热
框架,减少热量传递,提高窗户的隔热性能。
3. 优化建筑外墙材料:选择高反射率的外墙材料,减少太
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负荷。
4. 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
热水系统等,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
5.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建筑围护结
构的通风、采光、空调等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6. 采用热回收系统:通过热回收系统回收建筑内部的废热,用于供暖、热水等用途,减少能源的浪费。
7. 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透气性: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
透气性,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能源的消耗。
8. 采用外遮阳系统:如百叶窗、遮阳帘等,减少夏季阳光
直射,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负荷。
9. 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如隔热砖、隔热涂料等,减少热量传递,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10. 采用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如合理布局建筑围护结构,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总之,高性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导则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和策略,旨在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辅助设备如采暖、制冷设备来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分为:1、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又分为复合墙体节能与单一墙体节能。
复合墙体节能是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
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内保温技术、外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
单一墙体节能指通过改善主体结构材料本身的热工性能来达到墙体节能效果,目前常用的墙材中加气混凝土、空洞率高的多孔砖或空心砌块可用作单一节能墙体。
2、窗户节能技术窗户节能技术主要从减少渗透量、减少传热量、减少太阳辐射能三个方面进行。
减少渗透量可以减少室内外冷热气流的直接交换而增加设备负荷,可通过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传热量是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存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建筑物的窗户由镶嵌材料和窗框、扇型材组成,通过采用节能玻璃、节能型窗框来增大窗户的整体传热系数以减少传热量;在南方地区太阳辐射非常强烈,通过窗户传递的辐射热占主要地位,因此可通过遮阳设施及高遮蔽系数的镶嵌材料来减少太阳辐射量。
3、屋面节能技术屋面节能的原理与墙体节能一样,通过改善屋面层的热工性能阻止热量的传递。
主要措施有保温屋面、架空通风屋面、坡屋面、绿化屋面等。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1】墙体节能工程检测【1.1】外墙外保温节能工程检测1、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检测应由系统供应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同一保温节能系统组成材料复验应委托同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2、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系统性能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的规定。
【1.2】墙体热工性能检测1、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热工缺陷、热桥内表面温度、隔热性能等检测宜在其干燥状态或施工完成60天后进行,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的要求。
2、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应符合相应节能设计的规定。
3、外墙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和湿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60%条件下。
4、轻质外墙的隔热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夏季外墙内表面的逐时最高温度均不得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的最高值。
5、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居住建筑的分户墙,其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50W/(m²•K),并符合设计要求。
6、墙体填充砌块砌体的热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国家标准《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的要求。
【2】幕墙节能工程检测【2.1】透明幕墙(采光顶)节能工程检测建筑幕墙的传热系数符合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的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或《建筑幕墙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043的规定。
【2.2】非透明幕墙节能工程检测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的检测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的要求,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门窗节能工程检测1、无节能性能标识的外门窗和天窗进入工程现场时,应对其进行下列项目的抽样复验,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1)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2)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Low-E玻璃的膜面辐射率;(3)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4)门窗框扇密封条的加热收缩率,拉伸恢复率;(5)充气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
节能减排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节能减排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节能与环保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日益受到重视,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成为了提升建筑能效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节能减排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1.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它通过在建筑的外墙表面增加保温层,减少了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板、挤塑板等,它们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防火性能。
外墙保温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可以改善室内的舒适度。
在冬季,保温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室内热量向外散发,保持室内温暖;在夏季,保温层则可以阻挡外界高温对室内的侵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外墙保温还可以有效地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2.高效隔热玻璃隔热玻璃是一种优质的节能建筑材料,它通过提高玻璃的隔热性能,减少了热量的传递。
高效隔热玻璃常采用夹层玻璃结构,中间填充有气体,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和较高的隔热性能。
高效隔热玻璃不仅可以阻挡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隔离噪声和紫外线的侵入。
在冬季,高效隔热玻璃可以减少室内热量向外流失,降低供暖负荷;在夏季,它又可以阻挡外界高温对室内的侵入,降低空调负荷。
这些特性使得高效隔热玻璃成为了现代建筑中的重要节能材料。
3.建筑外墙绿化建筑外墙绿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节能减排技术,它通过在建筑外墙上种植绿色植物,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减少了空调能耗,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建筑外墙绿化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还可以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人居环境。
绿化墙面还可以有效地隔离噪声和紫外线的侵入,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4.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有助于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
通过在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中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是指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应用一系列技术手段,达到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物环境性能的目的。
围护结构是建筑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理边界,其中包括墙体、屋面、窗户等各种构件。
通过在围护结构上应用节能技术,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热传递和能量损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性,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建筑外墙节能技术1、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一种在建筑外墙表面进行保温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外墙保温板、保温砂浆等材料的应用。
通过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外墙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外墙隔热涂料:外墙隔热涂料是一种涂布在建筑物外墙表面的涂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它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3、通风立面系统:通风立面系统是一种在建筑外墙上设置可开启通风构件,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达到节能效果。
二、建筑屋面节能技术1、屋面保温:屋面保温是一种在建筑屋面上进行保温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屋面保温材料的应用。
通过屋面保温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屋面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屋面太阳能利用:屋面太阳能利用是通过在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来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物使用。
三、建筑窗户节能技术1、建筑节能玻璃:建筑节能玻璃是一种具有较低热传导和较高紫外线阻隔性能的玻璃,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窗户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窗户气密性处理:通过对窗户进行气密性处理,减少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达到节能效果。
四、建筑墙体节能技术1、建筑墙体隔热材料:在建筑墙体内填充隔热材料,增加墙体的隔热性能,减少热传递损失,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墙体透气处理:对建筑墙体进行透气处理,增强墙体的透气性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五、结构防潮节能技术1、建筑结构防潮材料:通过使用防潮材料,保护建筑结构不受潮湿环境的影响,减少能耗。
2、结构防潮保护:对建筑结构进行防潮处理,包括防水保护层、防潮涂层等措施,有效地防止建筑结构受潮湿环境的侵害。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应用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应用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外部界面,包括墙体、屋顶、窗户和门等,它们对建筑物的能耗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1. 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是利用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上形成保温层,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聚苯板、聚氨酯板和岩棉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外墙保温技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物中。
2. 多层玻璃窗技术多层玻璃窗技术是利用多层玻璃窗的空气层来隔热和保温。
空气层可以阻断热量的传递,减少室内外温差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
在多层玻璃窗技术中,还可以加入高效隔热材料,如夹层玻璃、低辐射玻璃和反射玻璃等,进一步提高窗户的隔热性能。
多层玻璃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豪华住宅等对隔音和节能要求较高的场所。
3. 屋顶绿化技术屋顶绿化技术是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屋顶上,形成一个层层叠叠的绿色覆盖。
植物的生长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室内外温差,并提供降雨保护和隔热效果。
屋顶绿化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色空间。
5. 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用于建筑物的供电和供暖。
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建筑物的电力需求。
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供建筑物的热水需求。
太阳能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应用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应用建筑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的外部墙体、屋顶和地板等部分,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应用也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墙保温技术:采用保温材料对外墙进行隔热处理,减少传热损失。
常见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板、挤塑板等,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2. 高性能窗技术:采用低放射率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高性能窗户,能够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减少能源损失。
3. 采光与遮阳技术:合理利用自然光,通过采用采光天窗、可控遮阳装置等技术手段,使得建筑物内部光照充足,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4. 蓄热与隔热技术: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加入蓄热材料,能够吸收白天的热量并在夜间释放出来,起到保暖的作用。
采用隔热材料对建筑物进行隔热处理,能够减少冷热交换,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5. 空气密封技术:通过采用气密性好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建筑物内外气流的交换,防止能量的损失。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在实际建筑中,可以根据建筑的面积、用途、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进行应用。
在南方地区等夏季高温地区,可以采用遮阳技术和散热技术,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而在北方地区等冬季寒冷地区,可以采用保温隔热技术和利用太阳能的暖气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取暖的能源消耗。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将不断发展完善,在建筑领域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摘要:正文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的架构及发展进行了浅议,可为实现建筑节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服务。
关键词: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建筑从最初开始,就体现隔热保温的功能。
这一功能不断发展。
现代化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在更好地完成室内外热冷流交换控制功能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其巨大的能源消耗量。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清晰地显示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的巨大功能。
1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架构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存在着功能和节能之间的矛盾,良好的透光性能使建筑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但同时可能造成冬季隔热时的困难和夏季室温的升高,而良好的通风性能同样可能造成节能困难。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包括从建筑形体的设计,建筑墙体、门窗和屋面的设计和施工来完成。
1.1建筑形体与节能
建筑形体的设计,更多属于建筑学范畴。
长期以来,建筑师多对建筑外观及使用功能进行精心设计,而从建筑节能角度进行的综合设计只能说是初步的。
建筑形体的变化会改变建筑物与环境的热交换。
相对来说,塔式建筑比板式建筑与环境进行更多的热交换,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高出10%以上,复杂的体形和较大的表面积带来更多的热交换。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反映建筑物外表面与
体积的比例关系,建筑体形系数每增大1%,能耗指标大约增加2.5%左右,对建筑物节能效果影响很大。
建筑物体形系数的减少,将限制建筑师的设计空间。
因此,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应该在建筑造型和节能需求之间综合平衡,一般应该控制在0.3以下。
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控制,主要通过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幢深,增加建筑层数,增加建筑组合以及减少建筑外形的过多变化来实现。
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节能,可以同时考虑各面平均有效传热系数。
1.2建筑墙体与节能技术
建筑墙体的隔热保温技术,大体分为墙体自身隔热保温和通过复合材料进行隔热保温两种类型。
墙体自保温技术通过墙体主体结构材料如加气混凝土墙体、黏土(空心)砖墙体、砌体砌块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等的隔热保温功能实现。
为了增加墙体隔热保温性能,通常通过隔热材料与墙体主体材料的复合构成复合墙体实现隔热保温功能。
复合节能墙体由于采用了高效的绝热材料,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但可以实现较好的热工性能。
复合墙体保温隔热技术大多采用外保温技术或内保温技术,其他如中间保温技术应用相对较少。
复合墙体所应用的绝热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塑料、岩棉、玻璃棉、矿棉、膨胀珍珠岩和加气混凝土等。
1.2.1墙体外保温技术
墙体外保温技术指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外侧的隔热保温技术。
一般采用导热系数小于0.05w/(m·k)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墙体外保温技术有以下特点:①对消除冷热桥效果相对较好;②外保温层受建筑使用造成保温层破坏的危险相对较小;③减少墙体本身温度变化,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建筑温度综合影响较小;④外保温技术与内保温技术相比,施工难度相对加大。
1.2.2墙体内保温技术
墙体内保温技术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内侧,墙体内保温技术需要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表面应用如石膏板等保护层覆面。
墙体内保温技术有以下特点:①施工方便,室内连续作业,室外气候对质量的影响较小,效率较高,但室内结构吊挂的安全要求更高;②室内供热效果较好,避免热量冷量为外墙所吸收,但减少外墙冷热积蓄使室内温度随冷热量的供应变化而产生较大变化;③外墙本身温度变化较大,增加传热系数,而且容易产生冷桥热桥,形成结露;④占据一定的室内空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施工也会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
1.2.3建筑门窗与节能技术
在建筑物墙体、屋面、门窗和地面4大围护结构部件中,门窗因其通风采光等的功能要求,隔热保温性能相对较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也最敏感,是建筑节能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门窗的节能措施主要通过减少窗墙面积比,增加门窗气密性和提高施工质量解决。
节能标准对建筑的窗墙面积比作了具体规定,如表1所示。
表1窗墙面积比规定
建筑窗户的气密性是指空气通过关闭状态窗户的性能指标,由于窗户结构在窗框、窗扇以及在施工中的镶嵌缝隙,空气流通产生能量流失。
普通单层钢窗空气渗透量q0<6.0m3/h,属1级,普通双层钢窗空气渗透量q0<3.5m3/h,属2级,都不能达到节能标准要求。
建筑节能窗户的使用,对建筑节能效果增加较大,可以节省采暖费用,其经济性能较好。
1.2.4建筑屋面与节能技术
建筑屋面保温大多数属外保温屋面,有混凝土保温屋面、乳化沥青珍珠岩保温屋面、憎水型珍珠岩保温屋面、聚苯板保温屋面、岩棉保温屋面、玻璃棉板保温屋面、浮石砂保温屋面、彩色钢板聚苯乙烯泡沫夹芯保温屋面、彩色钢板聚氨酯硬光夹芯保温屋面等。
实体材料层的保温隔热屋面,需要考虑屋面保温层的负荷,不宜选择密度过大的材料。
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设于防水层之上的保温方法,与传统屋面构造中保温层与防水层位置相反。
由于屋面蓄能量较小,室内的热交换相对较小,是一种较好的节能屋面形式。
通风屋面是建筑屋面节能的另外一种屋面节能方式,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被广泛采用。
这是一种将屋面实体结构变为带有空气间隔层的结构形式,通风屋面内表面温度变化比一般实体屋面延滞3~4h,具有通风好,散热快的特点。
种植屋面利用屋顶种植花草形成屋顶花园,具有较好节能和生态效果。
分为覆土种植和无土种植两类,由于花草本身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植物本身的呼吸作用,产生很强的热吸收效果,温度的调节能力优于通风屋顶。
蓄水屋面是在屋面上贮存水层进行屋面隔热的一种节能技术,水在蒸发时吸收大量热量,阻断夏季屋面热量的传导,起到隔热效果。
蓄水屋顶的屋面水层增加的屋面负荷量,是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我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近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先后发布实施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以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等系列标准。
近年来,我国对建筑节能工作犹为重视,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迅速,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也纷纷传入中国并开始积极应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巨大,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实践也反映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方面。
1)我国对建筑节能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仍显不足,政策标准体系尚缺乏系统性,标准规范体系还不配套;建筑设计规划中对建筑整体节能的整合能力较差,设计能力良莠不齐,建筑节能总体设计采用面不足,也没有形成专业化建筑节能相关的施工能力;建筑节能效果的检测验收方法仍未形成系统等。
2)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品种不多,产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当前建筑节能急剧发展的要求。
大多数建筑节能产品和材料供应商也没有形成规模,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质量不稳定,配套能力差。
3)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独立研发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较少,进入市场也相对滞后。
目前在我国建筑节能中大量应用了国外材料和国外的建筑节能技术。
4)建筑节能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的应用,尚缺乏系统评价,应该从建筑生命周期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环境性能进行系统分析。
3结语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包括了墙体、门窗、屋面等节能技术,对建筑节能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
但节能技术更需要考虑整合应用,考察其综合节能效果,提高我国总体建筑节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