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类型应用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建筑在如今的城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居住建筑开始呈现出单一化、大众化的趋势,缺乏地域性的特色和文化气息。
如何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注重地域性,突出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成为了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地域性原则与方法是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从地域性的概念和意义、地域性原则与方法的应用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域性的概念和意义地域性是指建筑在特定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当地文化的体现。
地域性旨在通过建筑的设计表达出当地的地域特色,增强人们的地域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地域性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地域性建筑设计可以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使当地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 增强人们的地域归属感地域性建筑设计能够凸显出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让居民在建筑中感受到自己所居住的地域特色,增强人们的地域归属感和自豪感。
3. 塑造城市的地域魅力地域性建筑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的地域魅力。
二、地域性原则与方法的应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设计进行规划和布局,使建筑与环境相融、与文化相通。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地域性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环境因素,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2. 融入当地文化传统地域性建筑设计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传统元素,如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装饰图案、建筑材料等,使建筑具有当地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渊源。
3. 注重景观设计与环境融合地域性建筑设计需要注重景观设计与环境融合,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
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究

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动着高层建筑的兴建,但一味地在城市中建立高层建筑一方面对城市的风貌和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也对人们对于建筑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冲击,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特点,这既包含了周边地域与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也包括了当地的人文特色,建筑设计者可以从建筑本身的外部形态和功能实用性来追求和当地地域条件的有效融合,本文就针对体现地域性的高层建筑具体设计原则进行以下的分析和论述。
一、地域性条件对高层建筑的设计造成的影响(一)地理条件的影响地理条件是影响高层建筑设计问题的地域性条件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从宏观上决定着建设实施地区的人为心理认知和对场所意象的构建,从微观上来看是针对于实际建造环境的一种妥协,主要体现在对场地的适应性上。
例如,日本东京的NEC超级塔的建立,这座建立在东京都港区的高层建筑在建筑结构上,其底层部分和周围其他的建筑有着相同的高度,大约为50m左右。
不同点在于NEC超级塔在底层部分的上方15m范围内设置了架空的结构,之后在上面搭建中层结构和上层结构,从外观上来看呈现出一种三段式的层层递接式结构,这总结构不尽从外观上十分美观,还具备很好的抗震性,同时还有效地和周围的城市环境实现了融合。
(二)资源条件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离不开工程资源和材料的影响,不同地域的资源储备直接决定着建筑施工的完成质量和完成进度,这对高层建筑的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做好提前的调查工作,对当地的资源储备的种类做出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评估,并能根据现有的材料和资源设计出合理的高层建筑,既方便施工过程的开展,又能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
(三)气候条件的限制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主要体现在截面的设计、材料的构造、立面的处理、景观的设计和平面的布局等几个方面。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高层建筑的门窗安装、建筑体型规格、整体的朝向、遮阳设施的设计都和当地的风向、日照、降雨和湿度等气候条件紧密相关。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是指在设计居住建筑时,应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特点、社会背景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建造方案,以达到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和人文背景的目的。
下面将对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进行简要的浅谈。
首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地域性化,可持续发展”。
这个原则的核心是注重人的需求,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基础,注重可持续发展,将建筑设计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设计建筑的空间形态、结构形式、材料表现、色彩处理等方面的特征;二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自然环境等因素,确定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节能等空间规划策略。
在设计空间形态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点。
比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多使用“庭园式”的布局方式,将建筑分为前后院落,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以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
再比如,在西方房屋设计中,多采取较为简洁的立面造型和对称式的形式。
因此,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文化特点,合理构思空间要素,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建筑形态。
在选择材料方面,应根据当地的资源和环境特点,选择符合当地文化气息和建筑特色的材料。
比如,在西部地区建筑中,多采用混泥土、红砖等材料,而在南方地区,则多使用小青瓦、花岗石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材料,都应该遵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确定建筑朝向方面,应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当的建筑朝向。
比如,在南方地区,建筑应该朝向北,以减少热量对室内的影响,在北方地区,则应该朝向南,以最大化利用太阳能。
同时,在保证通风和采光的前提下,设计出合理的空间规划。
最后,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和方法,目的是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满足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以人为核心,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指的是在设计现代住宅时,考虑当地地域和文化特点,并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效果。
本文将从建筑的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建筑材料等方面,对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进行浅谈。
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外观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筑外观的地域性设计体现在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的选择上。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因此建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建筑形态。
在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建筑应注重保温隔热,可选择高大的建筑体量和方形的建筑形状,以减少室外寒冷空气的侵入。
而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建筑可以采用开放的建筑形式,增加与自然环境的交流。
在内部空间布局方面,地域性设计应注重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不同地区的居住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内部空间的布局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并适应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注重私密性和家庭团聚,建筑内部空间应注重房间之间的隔离和私密性,同时强调客厅等公共空间的开敞和舒适。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人空间和社交互动,建筑内部空间可以更开放一些,注重公共区域的设计和交流功能。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地域性设计的重要一环。
建筑材料应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并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在炎热潮湿的地区,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潮性能,以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并且要选择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温和多雨天气的材料。
而在寒冷地区,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耐寒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与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等地域特征,以打造一种与环境相融合、符合当地居民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居住建筑。
地域性原则要求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在炎热的地区,设计师可以采用通风良好、遮阳效果好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以保证室内的舒适度;而在寒冷的地区,则需要考虑防寒保温的设计措施,如增加保温层和采用双层立面结构。
地域性原则还要求设计师要考虑建筑与当地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的融合。
建筑设计需要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形式和装饰中,以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
在古镇建筑设计中,会运用传统的木结构和古法施工技艺,同时注重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使建筑与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形成一体。
地域性原则还要求设计师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设计师需要了解当地居住习惯、饮食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以便为居住者提供适合他们生活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在农村地区,居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点,如增加农作物存储空间、农具存放室等。
在实施地域性原则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保证设计的地域性。
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研究,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并与当地的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借鉴当地传统建筑和技术方法,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结合。
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和实践,对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和调整,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与应用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与应用摘要:本文将分别从高层居住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和综合形态的不同角度等方面探索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和应用。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综合形态Abstract: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plane, elevation, s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different form aspects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regional exploration design principle and the type of application.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plane design; The facade design; Profile design; Comprehensive form一、平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1.标准层平面形式的选择与地域环境的隐形联系平面形式是高层建筑形体的根本,尤其是标准层平面的设计对整栋建筑形体的影响最大。
平面设计除考虑基本功能外,还要对结构的可行性、经济性、施工的方便性等方面有所考虑。
高层居住建筑标准层平面形态的构成主要分两种:简单几何形体构成,如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等;由简单几何形变化组合构成,常用的有切割法(以直、曲线为“刀”来切割上述简单几何形,构成多种形态)、剪切法(几何形在“剪切”作用下错位)、平移法(几何形的一边或数边向外平移)、叠加法(相同或不同几何形错位相叠)。
2.场地的相关因素与建筑平面的互动基地现状对平面构思与外形创造的制约:高层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有限的用地竖向拓展空间,腾出更多的用地以创造外部空间和绿化环境。
试论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

试论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摘要: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高层建筑让城市群众居住安置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压力。
这些高层建筑由于高度以及层数上的限制导致在设计规划过程中无法发挥太多创意,所以让居住场所的可识别性大大降低,人们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拥有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涉及地域性原则进行了简要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居住建筑地域性地域特点高层建筑在设计规划过程中想要满足人们对归属感以及地域性的情感需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规划工作时首先要对当地的区域文化基础进行了解,并对高层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风格的信息收集,根据这些收集到的环境因素对高层建筑的风格进行后期规划,促使高层建筑可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彰显出当地的去地域风情风俗文化。
1 地域环境对高层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1.1 高层居住建筑受地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1.1.1 气候要素气候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对当地的居住建筑风格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气候在自然因素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这种自然条件对人们生活方式习惯会产生较为直接影响。
故建筑的地域因素与环境气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气候同样是当地的建筑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方向深远影响因素,人们可以对环境气候要素进行合理利用,打造出适合居住的建筑空间,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能源消耗,并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总体风向等对建筑进行风格设计,最大化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营造出节能又舒适的居住环境。
1.1.2 地理要素是基础性因素,是对建造场地的应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场所意象和心理认知,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兼顾。
1.2 高层建筑受地域的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1.2.1 社会文化要素是在建造建筑时影响选择的要素之一,在相似的自然环境中,面对相同的材料可以建造出不同形态的建筑。
与建筑地域性原则有关的社会文化要素包括:组织结构,是社会整体结构和特征,作为一种基本力量影响着地区建筑的形态;经济形态,是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形式,经济发展规律制约着建筑的发展;信仰与习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的布局、空间、形式以及建造技术。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浅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是从建筑设计的整体性角度来考虑的,包括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以及色彩等各个方面。
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追求建筑的本土化风格与气质,以及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与完善。
下面从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色彩四个方面来分别分析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与方法。
1. 建筑的形式现代居住建筑的形式应该遵循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在南方地区建筑设计可以采用开敞式的空间结构,以适应暖湿的气候条件,而在北方地区则可以采用伸入地下的地下室结构,以适应严寒的气候。
同时,建筑的形式还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习惯。
例如,在中国南方农村,许多农民的房屋都是采用平房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可以适应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文化习惯。
现代居住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地基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
例如,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建筑的结构应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
同时,建筑的结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如何设计楼梯间、电梯间等功能性区域,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是现代居住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结构设计。
现代居住建筑的材料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材料供应、使用寿命等因素。
例如,在中国东北地区,常常采用石材和木材等天然材料来建造房屋,以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例如,在现代居住建筑中,如何选择环保、安全的建筑材料,避免过度开发和使用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居住建筑的色彩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天气、文化等因素。
例如,在中国南方地区,多采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来体现当地的阳光气质;而在北方地区,则多采用深沉、厚重的色彩来体现当地的雄浑气质。
同时,建筑的色彩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整体视觉效果。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如何配合周边环境、利用色彩的变化来创造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是现代居住建筑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与应用摘要:本文将分别从高层居住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和综合形态的不同角度等方面探索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和
应用。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综合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plane, elevation, s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different form aspects of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regional exploration design principle and the type of application.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plane design; the facade design; profile design; comprehensive form
一、平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1.标准层平面形式的选择与地域环境的隐形联系平面形式是高层建筑形体的根本,尤其是标准层平面的设计对整栋建筑形体的影响最大。
平面设计除考虑基本功能外,还要对结构的可行性、经济性、施工的方便性等方面有所考虑。
高层居住建筑标准层平面形态的构成主要分两种:简单几何形体构成,如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等;由简单几何形变化组合构成,常用的有
切割法(以直、曲线为“刀”来切割上述简单几何形,构成多种形态)、剪切法(几何形在“剪切”作用下错位)、平移法(几何形的一边或数边向外平移)、叠加法(相同或不同几何形错位相叠)。
2.场地的相关因素与建筑平面的互动
基地现状对平面构思与外形创造的制约:高层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有限的用地竖向拓展空间,腾出更多的用地以创造外部空间和绿化环境。
高层居住建筑的平面形状多受基地大小、形状、位置的影响。
小块的方整地多适宜建造塔楼,窄条狭长场地适合建板式高层,地处十字路口、丁字路口、锐角交叉路口时,建筑平面要针对地形、地理位置的特点加以苦心经营,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对其形象的推敲要能在各方面争取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立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在高层居住建筑地域性原则中,形体塑造和立面元素的构成处理对其地点风格的形象塑造具有重大影响,二者共同构成了高层建筑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
建筑立面的整体效果是由建筑构成比例、材质、装饰细部以及色彩效果等在一个综合的构想下组合成的整体形象。
1.立面细部元素及装饰工艺的地域性表现
从立面细部元素入手,传统地域建筑和民俗建筑细部元素的借鉴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建筑立面的细部元素可以表现历史传统中的某些回忆、片断,表达地域的精神特征。
高层建筑装饰工艺的地域性表达也大有可为。
尽管早
期现代建筑的先驱曾激烈地反对建筑中的装饰,但装饰从来就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得体的地域性装饰使高层建筑更有亲和力、更具人性。
热带地区高层建筑的遮阳就常常结合装饰艺术成为地方建筑的重要特征:把水平遮阳板做成漏空隔片、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垂帘式遮阳板、漏空花格或金属网格的处理、采用装饰性的活动遮阳设施等。
2.立面中材料质感的地域性表现
材料质感是高层居住建筑立面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是建筑的重要表情。
在现代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金属、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的优良性能均是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
因此,如何在高层居住建筑的材料中体现地域性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当地传统材料的更新利用。
传统材料以土、木、砖、石为主,其中沿用至今且适合高层居住建筑的材料不多,在高层居住建筑中通常是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选配组合,并使传统材料符合现代的施工工艺和利用方式。
三、剖面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剖面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设计,每个地区对于空间概念有着不同理解和阐述,这些空间文化感知上的差异在剖面设计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而高层建筑在竖向空间上的优势给剖面设计提供了比传统建筑更多变化的可能。
1.剖面形式与地域气候的联系
高层居住建筑剖面设计与地域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隐性的联
系,对地域气候环境和场所交往空_间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剖面的外观形式。
2.剖面形式与当地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联系借用地方建筑中特定意义的空间模式是高层居住建筑地域性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因为这类空间一般在地区和民族中具有特定的心理意义。
如日本人的空间意识以“奥”空间为核心,其特点是通过一层层的膜,形成多层次的境界,从而少中见多,可以使较浅的空间取得深奥的感觉。
四、综合形态的地域性原则
高层居住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在介入原有城市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形体与场地环境的调和,一个符合场所特点的解决方案,可以将特殊的场所性上升为明显的地域性。
1.继承式协调
继承可以是整体上的继承,也可以是局部构图或细部元素的继承当高层居住建筑面临城市线性街道空间时,多在高层居住建筑底部较自由地运用一些传统的造型元素,形成连续的立面形象,提高场所的印象性,而主体部分以简洁的现代形式为主,并适当地作些后退或体量分解的处理,以减弱体量所带来的压迫感,突出底部的人性尺度及与街道的协调关系。
2.渗透与过渡
位于传统环境中的高层居住建筑,除形象上的协调外,其底部空间的处理也很重要,对高层居住建筑的底部空间进行适当的构形处理,使其底部的外界面形态与周围建筑环境有所渗透和融合,有
助于延续地区文脉特征,对场所结构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增加底部空间的过渡层次,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如采用骑楼,构架等方式;还可在高层居住建筑之间采用通廊作连接体,使之成为外部空间的中介,有些建筑的底部空间甚至将相邻的建筑环境也包容进去并融合为一体。
五.结语
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也是当代居住建筑设计需要尊崇的基本原则之一,在风格化过后,公众开始期待本土文化的回归,然而究竟是否能真正健康地表达出地域性,这才是值得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
以当代地域观念来看,地域化的表达并非仅停留在具体的结果是什么,而是表达一种态度、一种现时性,现地区性的设计态度。
地域化又并非仅是和传统的连接和延续,更重要的它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如何走立足于地域性的道路,高层居住建筑设计不能仅是在不同区位上的复制,而应当是如何适应场所的思考。
只有能忠实地表达此时、此地、此环境、此范围中人恰当的生存、生活状态的场所,才是地域化表达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