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案例介绍19页PPT
合集下载
《区域规划》PPT课件

精选ppt
16
(二)人口增长分析
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2、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
精选ppt
17
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再生产是一般区域 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分析当前及历史时期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的特 征,更要分析未来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
主要指标: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 增长率。
值得注意的是,中等教育人数 在2014年左右有个高峰, 与之相应,中等教育部门 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精选ppt
11
3、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 4、老年组变化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启示
1、人口结构变化与房地产需求
2、人口老龄化与基础设施规划
精选ppt
29
(二)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三)教育成本与收益
精选ppt
30
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一)适度人口
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 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 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 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指出,适度人口就是使 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达到最大值 的那种人口规模。
我国学者较主流的定义: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以不损害该区域环 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 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 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 口数。
精选ppt
32
以上两个概念提出的出发点是
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 供给水平相适应;
区域规划案例分析完结版 PPT课件

昆安高速公路——滇缅公路 的新起点
2020/3/30
架起支撑桥头堡建设的“高速 通道”
7
2、我国沿边开放的实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 去”战略的先行区。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全方 位合作,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升大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办 好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积极创办中国-南 亚博览会等各种会展和论坛。
2020/3/30
19
最终,把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培
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要增长极, 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 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面向东南亚、南亚的 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
2020/3/30
20
云南桥头堡发展的战略重点
• 云南发展桥头堡的优势 • 云南发展桥头堡的劣势 • 云南桥头堡的发展布局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7
云南桥头堡发展的劣势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发展还面临着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困难和问题,主要表
现在:1、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与东部沿
海等区域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对外通道不畅,
基础设施薄弱;3、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约束凸
显;4、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综合竞争力不强;5、
农村人口贫困面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6、社会
2020/3/30
11
云南桥头堡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云南桥头堡建设将是一个为期十年 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 头堡战略重点的突破阶段;
• 第二阶段:2016-2020年则是重点 突破。
2020/3/30
12
• 第一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头堡战 略重点的突破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 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 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 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 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ppt课件

曲江故址游憩商务新城区新城癿发展减少老城区癿压力临潼秦唐文化旅游区西安古城旅游发展模式分析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城市主轴线城市主轴线秦岭绿脉风光带北塬绿脉帝陵风光带2021曲江新区旅游规划分析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投资130多亿元相继建成了六大遗址公园六大文化场馆和系列文化广场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1
国内案例分析——西安曲江新区
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它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同时辐 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 闲度假区和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 平方公里。曲江新区建设以文化、旅游、生态为特色的国际化 城市示范新区,到2015年全面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投资130多亿元,相继建成了六大 遗址公园、六大文化场馆和系列文化广场。
场皇室专用航站楼对面。“马斯达城”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
资大约为220亿美元。按照设计,“马斯达城”30%的土地用以住房
建设,20%是经济“特区”,24%为交通和基础设施,10%为新能源
的实验和展示区。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阿布扎比
马斯达城
11
的唐风色彩浓郁的城市现代化商务游憩区。 1)在建项目:大雁塔周边改造、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 2)拟建项目:曲江池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
院修复与再开发等.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5
曲江新区旅游规划分析
新区将以二期扩区为契机,规划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园区、会展产业园区、国际文化创意园区、动漫游戏产业园区、文化娱乐产
六大遗址公园包括唐大慈恩寺、唐城墙、唐芙蓉园、曲江池、 曲江寒窑、秦二世陵等遗址公园,公共园林面积总计3300多亩; 六大文化场馆包括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 馆和民间艺术馆,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系列文化广场包括 大雁塔北广场、贞观文化广场、玄奘文化广场、和谐广场、中和 广场等文化休闲广场。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1
国内案例分析——西安曲江新区
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它核心区域面积40.97平方公里,同时辐 射带动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 闲度假区和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区域,发展区域总面积近150 平方公里。曲江新区建设以文化、旅游、生态为特色的国际化 城市示范新区,到2015年全面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投资130多亿元,相继建成了六大 遗址公园、六大文化场馆和系列文化广场。
场皇室专用航站楼对面。“马斯达城”于2008年初开始兴建,总投
资大约为220亿美元。按照设计,“马斯达城”30%的土地用以住房
建设,20%是经济“特区”,24%为交通和基础设施,10%为新能源
的实验和展示区。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阿布扎比
马斯达城
11
的唐风色彩浓郁的城市现代化商务游憩区。 1)在建项目:大雁塔周边改造、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 2)拟建项目:曲江池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
院修复与再开发等.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5
曲江新区旅游规划分析
新区将以二期扩区为契机,规划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园区、会展产业园区、国际文化创意园区、动漫游戏产业园区、文化娱乐产
六大遗址公园包括唐大慈恩寺、唐城墙、唐芙蓉园、曲江池、 曲江寒窑、秦二世陵等遗址公园,公共园林面积总计3300多亩; 六大文化场馆包括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 馆和民间艺术馆,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系列文化广场包括 大雁塔北广场、贞观文化广场、玄奘文化广场、和谐广场、中和 广场等文化休闲广场。
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共19张PPT)

B、超越型 强调建筑本身的形体特征,与 山体保持“对比”或“对立 (duìlì)”的关系,追求一种相 互映衬的和谐,多见于现代风 格的独立住宅或公建项目。
融入型
超越 (chāoyuè)型
C、共构型
建筑不是将山体作为背景,而 是共同完成对外在形象的塑造, 建筑形体像从山体中生长而出。
共构型
第二页,共19页。
建筑(jiànzhù)密度:20%
视景独特性
由于地势变幻,每一个点都从 有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观有所
不同
第六页,共19页。
山地(shāndì)景观对景观设计的解读
环境 (huánjìng)原
生态
生态 (shēngtài)脆
弱性
对山地景观设计时的解读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注意保持原有景观, 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链,以免引起局 部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等
建筑(jià山nzh地ù)景密度观:特24点%
(shēngtài)脆 进行开发时容易引起生态上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弱,性吸引出行
的“蝴蝶效应”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生态(shēngtài)脆弱性
建筑密度(mìdù):20%
这样反而影响建筑采景面
第十四页,共19页。
深圳水榭(shuǐxiè)花都
区位(qū wèi):深圳,香蜜湖 占地:16.5万㎡ 建面:23万㎡ 容积率:1.4 建筑密度:15.6% 物业类型:高层、小高层、别墅 绿化率:65%
第十五页,共19页。
深圳星河(xīnghé)丹堤
区位:深圳,宝安,梅林关口 占地:20万㎡ 建面:36万㎡ 容积率:1.8 建筑(jiànzhù)密度:20% 物业类型:12栋高层,大量别墅 绿化率:38%
融入型
超越 (chāoyuè)型
C、共构型
建筑不是将山体作为背景,而 是共同完成对外在形象的塑造, 建筑形体像从山体中生长而出。
共构型
第二页,共19页。
建筑(jiànzhù)密度:20%
视景独特性
由于地势变幻,每一个点都从 有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观有所
不同
第六页,共19页。
山地(shāndì)景观对景观设计的解读
环境 (huánjìng)原
生态
生态 (shēngtài)脆
弱性
对山地景观设计时的解读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注意保持原有景观, 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链,以免引起局 部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等
建筑(jià山nzh地ù)景密度观:特24点%
(shēngtài)脆 进行开发时容易引起生态上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弱,性吸引出行
的“蝴蝶效应”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生态(shēngtài)脆弱性
建筑密度(mìdù):20%
这样反而影响建筑采景面
第十四页,共19页。
深圳水榭(shuǐxiè)花都
区位(qū wèi):深圳,香蜜湖 占地:16.5万㎡ 建面:23万㎡ 容积率:1.4 建筑密度:15.6% 物业类型:高层、小高层、别墅 绿化率:65%
第十五页,共19页。
深圳星河(xīnghé)丹堤
区位:深圳,宝安,梅林关口 占地:20万㎡ 建面:36万㎡ 容积率:1.8 建筑(jiànzhù)密度:20% 物业类型:12栋高层,大量别墅 绿化率:38%
綦江前期分析共19页

多廊:由主要河流构成枝状生态廊道,可以串联各级生态 资源,将生态服务引入城市
山水格局
1.3 现状分析
生态结构:两屏两轴多廊
两屏:以古剑山、紫荆坪、 插旗山、长田山等连绵山和以 黑山形成东西区域生态屏障; 是区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两轴:以綦江河为主干,串 联天台山、老瀛山、硫峨坪、 古岐山、谭家山、九盘山、万 隆自然保护区等形成的区内生 态主轴,是服务于綦江区的主 要生态资源;以蒲河为主干, 串联两屏。
沿街小商业
垃圾回收
1.3 建设现状分析
现状市场
活力: 市场是最具活力之处,生活氛
围浓厚
问题: 1)现状市场皆为露天形式,人
流量较大,阻碍车行交通,如北街 市场将车行道阻隔。
2)缺乏管理控制,影响市容;
集聚发展、强调分区、强化双中心 、 交通需求大
綦江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中规院08版总规)
中观区位
1.3 现状分析
生态结构:两屏两轴多廊
两屏:以古剑山、紫荆坪、插旗山、长田山等连绵山和以 黑山形成东西区域生态屏障;是区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两轴:以綦江河为主干,串联天台山、老瀛山、硫峨坪、 古岐山、谭家山、九盘山、万隆自然保护区等形成的区内生 态主轴,是服务于綦江区的主要生态资源;以蒲河为主干, 串联两屏。
多廊:由主要河流构成枝状生态 廊道,可以串联各级生态资源,将 生态服务引入城市
建筑分析
1.3 建设现状分析
现状商业活动
活力: 市场是最具活力之处,生活氛
围浓厚
问题: 1)现状市场皆为露天形式,人
流量较大,阻碍车行交通,如北街 市场将车行道阻隔。
2)缺乏管理控制,影响市容;
活动分析
迈斯特酒店
山水格局
1.3 现状分析
生态结构:两屏两轴多廊
两屏:以古剑山、紫荆坪、 插旗山、长田山等连绵山和以 黑山形成东西区域生态屏障; 是区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两轴:以綦江河为主干,串 联天台山、老瀛山、硫峨坪、 古岐山、谭家山、九盘山、万 隆自然保护区等形成的区内生 态主轴,是服务于綦江区的主 要生态资源;以蒲河为主干, 串联两屏。
沿街小商业
垃圾回收
1.3 建设现状分析
现状市场
活力: 市场是最具活力之处,生活氛
围浓厚
问题: 1)现状市场皆为露天形式,人
流量较大,阻碍车行交通,如北街 市场将车行道阻隔。
2)缺乏管理控制,影响市容;
集聚发展、强调分区、强化双中心 、 交通需求大
綦江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中规院08版总规)
中观区位
1.3 现状分析
生态结构:两屏两轴多廊
两屏:以古剑山、紫荆坪、插旗山、长田山等连绵山和以 黑山形成东西区域生态屏障;是区域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两轴:以綦江河为主干,串联天台山、老瀛山、硫峨坪、 古岐山、谭家山、九盘山、万隆自然保护区等形成的区内生 态主轴,是服务于綦江区的主要生态资源;以蒲河为主干, 串联两屏。
多廊:由主要河流构成枝状生态 廊道,可以串联各级生态资源,将 生态服务引入城市
建筑分析
1.3 建设现状分析
现状商业活动
活力: 市场是最具活力之处,生活氛
围浓厚
问题: 1)现状市场皆为露天形式,人
流量较大,阻碍车行交通,如北街 市场将车行道阻隔。
2)缺乏管理控制,影响市容;
活动分析
迈斯特酒店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PPT完美版课件

多 大 不平衡
均衡
非均衡
1
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PANDUAN
判断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范围:包括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贵州、云南等省市,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经济带。(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是我国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内部环境
自身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内部环境
空间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土地面积
上海
四川
经济
内河
生态文明
1
2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PANDUAN
判断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文化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 机制、生态环保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均衡
非均衡
1
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PANDUAN
判断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范围:包括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贵州、云南等省市,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经济带。(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是我国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内部环境
自身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内部环境
空间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土地面积
上海
四川
经济
内河
生态文明
1
2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PANDUAN
判断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文化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 机制、生态环保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教材(PPT 44张)

• 3、外国区域规划的共同特点:
(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 (2)规划的目标主要在于PRED的协调,更强调 地区发展的均衡。 (3)就业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 问题和城市发展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是区域规划 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4)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5)各国的具体情况:
四、区域规划的内容
•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1. 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 平。 2. 确定规划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 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 工和经济联系。 4. 确定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 规模、用地规模。 5.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 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 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 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
四、区域规划的内容
• 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1. 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 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 问题。 3. 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 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 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 标)。 4. 拟订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
• 系统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思维方法 A 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B 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 2、传统综合方法 • 传统综合方法是与系统分析方法相反的逆 向思维方法,它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不 断将系统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形成整体认 识的一种科学方法。 • 综合平衡法是传统综合方法中的一种,也 是国际上区域规划方法中最基本、使用最 广泛的一种方法。
2.
3. 4.
区域的概念
区域发展与规划R1区域规划-PPT课件

美国大城市区域的兴起
区域规划在我国规划体系的地位
全国国土规划 全国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 省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全国国土规划 市域规划 县域规划 城市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
区域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工程设计
区域规划的一般类型
区域规划产生于工业革命后,传统的区域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资源 开发、工业区布局和居民点布置等问题。
区域发展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要求规划具有灵活性和弹性,多方案既提 供给决策者多种选择,也为未来应变准备条件。 E.g.: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和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中常见的高、中、低多方 案以及城市发展方向的多方案预测。
由指令型、强制型转向指导型、协调型,公众参与列入规划程序
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了多位主体和多重利益,区域规划只有在协调各 方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只有充分协商,才能制定方案。
区域规划新特征
区域规划方法的现代化和定量化
定性描述、 区划、分析 系统工程、灰色控制系 统、AHP法、系统动力 学(SD)模型、多目标 决策、GIS、RS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规划新方法
传统规划方法
新规划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弱化人为主观因素对规划的影响,能更科学合理地制 定规划。
区域规划类型多样化
城市地区规划:
分为都市区规划与都市圈规划两种类型 以大城市为主,以城市发展战略性问题为中心,以城市或城市群体发展为主 体,以城市的影响区域为范围,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和区域空间合理配置的区 域规划;
新的县(市、区)域规划(空间利用总体规划):
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空间整体利用为重点,在 规划范围上,覆盖区域整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