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

合集下载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本文以杜仲叶为原料,选取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方法进行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期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验材料和设备
1.实验材料:杜仲叶、乙醇(95%)、绿原酸标准品(purity≥98%)、对羟基苯乙酮(Folin-Ciocalteu试剂)、硫酸、氢氧化钠。

2.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研钵、热水浴、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等。

二、水提法提取绿原酸
1. 材料准备:将杜仲叶晒干粉碎成细粉末,称取10 g,加入300 ml滚水中,进行浸提,提取时间为2 h。

2. 绿原酸含量测定:将提取液离心去沉渣,取上清液用Folin-Ciocalteu试剂和NaOH溶液进行反应,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蓝色产物的吸收值。

最后,用绿原酸标准品作为对照,计算出提取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四、结果与分析
1. 水提法提取绿原酸的含量为0.183 mg/g。

3. 乙醇提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法,其可能的原因是乙醇能够更好的溶解绿原酸,加快其溶出速度。

此外,在提取过程中,温度和提取比也会对绿原酸的提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结论
本文以杜仲叶为原料,比较了水提法和乙醇提法两种方法对其中绿原酸的提取效果。

结果表明,乙醇提法的提取效果要优于水提法,其提取效率逐渐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乙醇的溶解力更强,加快了其所需的时间。

此外,实验结果还提示,在提取过程中的温度和比例也将对提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之,本研究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1年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论文

2021年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论文

2021年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论文1器材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杜仲叶,购于北京某地区,为初秋采集叶。

绿原酸标准品(中国药品和生物制品鉴定所);丙酮、正丁醇、冰乙酸均为分析纯(上海试剂公司);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Unic-21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龙尼柯仪器有限公司);RE-52AA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365nm紫外分析仪(上海科艺光学仪器厂);SHZ-III循环水多用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2方法1.2.1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纸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15]。

1.2.2提取单因素实验随机称取5g干燥的杜仲叶粉(20目),置于250ml平底烧瓶中,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设计进行提取。

改变提取条件以确定提取因素变化范围以及各因素的较佳值。

每次提取液过滤,真空蒸发去除丙酮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测定绿原酸的含量,并折算为每100g干叶中的提取得率。

1.2.3正交实验设计在提取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

以丙酮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每个因素选用3个水平。

选用L9(34)表,并安排实验,优化工艺条件。

2结果2.1丙酮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提取温度3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h,丙酮浓度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当浓度低于40%时,随着丙酮浓度的增加,绿原酸的提取率升高,用40%丙酮的提取,其提取率最高。

随后,绿原酸的提取率随丙酮的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2.2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同提取温度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其提取率增加,当温度高于55℃时,不再增加。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有利于分子的扩散,有利于活性物质的溶出;当温度过高时,丙酮气化,不利于活性成分的析出,而且温度过高,杂质溶出量也相应增大,活性成分易分解破坏。

2.3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同料液比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见图3。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杨秀芳;汪洋;马养民【摘要】研究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工艺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绿原酸最佳水提工艺,对柱层析纯化绿原酸的工艺路线进行初步探讨.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提取时间为70 min,提取温度为80℃,以热水作为溶剂提取杜仲叶2次,绿原酸得率为1.78%.先后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绿原酸.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远大于其皮中的含量.【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纯化;结构鉴定【作者】杨秀芳;汪洋;马养民【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正文语种】中文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仅一属一种。

杜仲在我国研究和利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

传统中医以皮入药,但树皮生长缓慢,种植10年~20年后才能剥皮,每年杜仲皮的增长量仅为0.4 kg左右,紧缺的药源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2]。

为了保护和扩大药源,杜仲以叶代皮研究日益活跃,研究发现杜仲叶与皮有着相似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杜仲叶在临床上也具有较好的疗效[3]。

杜仲属于落叶乔木,杜仲叶具有廉价、采摘方便、可循环再生等特点。

这为杜仲叶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缓解紧缺的杜仲资源开辟了途径[4]。

杜仲叶中富含活性化合物绿原酸,绿原酸又称3-咖啡酰奎尼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的苯丙素类物质。

经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菌、抗炎、保肝、利胆等多种功效,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对绿原酸的提取纯化为合理开发杜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

陈巧丽 09331202 09应化2Z
10பைடு நூலகம்
2012-10-10
陈巧丽 09331202 09应化2Z
11




有高效液相色谱法 酶法及半仿生法、 微波强化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反相液相色谱法 响应面分析法 回归正交法 本实验采用以静态吸附法从杜仲 叶提取液中筛选吸附、纯化绿原酸
2012-10-10 陈巧丽 09331202 09应化2Z 3
绿 原 酸 的 作 用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含有较高 的绿原酸。绿原酸又名3一咖啡酰奎尼酸, 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磷酸戊糖途径 (HMS)的中间产物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 (高锦明等,1999)。绿原酸具有抗癌、免 疫调节、抗菌、消炎、解毒、利胆、降压 降脂、升高白细胞、显著增加胃肠蠕动和 促进胃液分泌等药理作用,可广泛应用于 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
2012-10-10 陈巧丽 09331202 09应化2Z 4
实 验 仪 器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 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 FA2004电子分析天平 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 GKC数显控温水浴锅 HY-5回旋振荡器 RE52CS-1旋转蒸发器 KQ5200B超声波清洗器
2012-10-10 陈巧丽 09331202 09应化2Z 5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 提取分离
学号:09331202 姓名: 陈巧丽 班级:09应化2Z
2012-10-10 陈巧丽 09331202 09应化2Z 1


1. 提取方法 2. 绿原酸的作用 3. 实验仪器 4. 方法与结果 5. 树脂预处理 6. 测定方法 7. 回收率试验 8. 指标的计算

实验七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

实验七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

实验七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1【实验原理】定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由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尼酸(鸡纳酸,quinic acid,即1-羟基六氢没食子酸)组成的缩酚酸,异名咖啡鞣酸,化学名3-O-咖啡酰奎尼酸(3-O-caf-feoylquinic acid),分子式:C16H18O9,分子量:345.30,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作用:其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同时,绿原酸是多种药材和中成药抗菌解毒、消炎利胆的主要有效成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分布:绿原酸在各类植物中的存在很普遍(高等双子叶植物到蕨类植物),金银花不同发育阶段绿原酸含量从花蕾到开放过程有逐渐下降之趋势,其含量6.07%~4.29%,当然,生态环境对其有影响。

绿原酸也是杜仲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最高(4.07%),在年周期中,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以6月份含量最高,其次是11月份,5月份最低。

但含量较高的植物并不多见,对不同品种甘薯地上部分绿原酸的初步测定(李文芳等,2006)茎、叶分别含1.26%、5.22%,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绿原酸的生物合成:绿原酸的提取:绿原酸的提取方法目前有水提醇沉、醇提铅沉、石灰乳沉淀法等。

绿原酸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和1个羧基,使其在水中溶解度达4%。

从经济、适用和安全角度出发,在中药加工时多采用水为溶剂,加热煮沸提取,以便提高绿原酸的浸出率,但相应地增加其他水溶性成分如蛋白质、多糖、鞣质等杂质,可用传统的醇沉法除去。

醇沉过程中伴随吸附,致使绿原酸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提取杜仲叶水提液中绿原酸时,分次醇沉比一次醇沉所得产品纯度高;当乙醇浓度最终为90%时,一次醇沉的损失率比分次醇沉较大。

水提石灰乳沉淀法:在水溶液中,加石灰乳使绿原酸生成钙盐沉淀,用稀酸分解,提取物中绿原酸得率较低,可能因为绿原酸是酯类,被强碱水解所致。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条件的研究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条件的研究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条件的研究杜仲叶中的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是一项复杂的研究任务,涉及到植物提取、溶剂选择、提取条件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研究条件和步骤:
1.材料准备:
•采集新鲜的杜仲叶,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对杜仲叶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杂质,清洗并晾干。

2.溶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常见的包括乙醇、甲醇等。

•考虑绿原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选择最适合的提取溶剂。

3.提取方法:
•热浸提取:通过加热溶剂提高提取效率。

•超声波辅助提取: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促使绿原酸释放。

4.提取温度:
•确定最适合的提取温度,通常在绿原酸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范围内。

5.提取时间:
•确定提取的最佳时间,以确保最大程度地提取绿原酸。

6.提取比例:
•研究不同植物与溶剂的比例,以找到最佳的提取条件。

7.提取液浓缩:
•利用蒸发或其他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溶剂蒸发掉,得到浓缩的提取物。

8.分离纯化:
•使用色谱法、凝胶过滤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取高纯度的绿原酸。

9.结晶过程: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结晶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绿原酸的纯度。

10.分析鉴定:
•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提取分离工艺条件的研究框架,具体的条件会受到研究目的、设备条件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实验时,建议进行系统的试验设计和参数优化,以确保得到可靠的结果。

杜仲叶中绿原酸醇提法的工艺研究论文

杜仲叶中绿原酸醇提法的工艺研究论文

杜仲叶中绿原酸醇提法的工艺研究摘要:研究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

乙醇提取杜仲叶绿原酸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为60℃,时间为2.5 h,物料比1:12。

在最佳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2.434%。

关键词:绿原酸;提取;杜仲叶;乙醇1.引言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ily.)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植物,含有较高的绿原酸。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又名3一咖啡酰奎尼酸(3一cafeoy—图表1 quinic acid),是植物在有氧吸过程中经磷酸戊糖途径(HMS)的中问产物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其结构式如图1。

绿原酸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加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降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疗效[1]。

此研究以乙醇、甲醇为溶剂来提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含量,为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产业化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杜仲叶的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2.仪器与材料DF一101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SHZ—III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IGMAI一15K台式离心机(德国SIGMA);UV一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重庆川东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绿原酸标准品(宝鸡市贝斯特植物原料厂);供试材料杜仲叶采自贵州遵义地区,经烘箱低温干燥。

3.方法3.1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3.1.1波长的选择精密称取绿原酸标准品5mg,用0.2mol/L的盐酸溶液溶解并定容至50ml的棕色容量瓶中,混匀。

于500~200nm范围内扫描,以0.2 mol/L的盐酸溶液作参比,由图2可以看出,绿原酸在324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217nm处也有峰出现,考虑到紫外分光光度及检测系统在217nm附近的灵敏度不高,故选择在324nm波长处测量绿原酸的吸光度。

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_分离和鉴定

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_分离和鉴定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7(1):61~62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 ronment 杜仲叶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戚向阳 张声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武汉430070)The extraction,isolation and identif ic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Oliv. Qi Xiang2Y ang,Zhang Sheng2Hua(Food Science Department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J.Plant Resour.&Environ.1998,7(1):61~62The isolation,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CA)from Eucom mia ul moides Oliv.leaves were studies.The results showed:The extracts of Eucom mia ul moides Oliv.leaves were isolated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packed with101resin.The percentage of product was3.99%and CAcontent was24.33%.The product was purified by EtOAc and white needles were recrystallized fromwater.CA was identified by HPLC,IR and UV analysis.关键词 杜仲叶;绿原酸;提取;鉴定K ey w ords Eucom mia ul moides Oliv.leaves;chlorogenic acid;extraction;identification绿原酸(CA)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
1【实验原理】
定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由咖啡酸(caffeic acid)与奎尼酸(鸡纳酸,quinic acid,即1-羟基六氢没食子酸)组成的缩酚酸,异名咖啡鞣酸,化学名3-O-咖啡酰奎尼酸(3-O-caf-feoylquinic acid),分子式:C16H18O9,分子量:345.30,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

作用:其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同时,绿原酸是多种药材和中成药抗菌解毒、消炎利胆的主要有效成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分布:绿原酸在各类植物中的存在很普遍(高等双子叶植物到蕨类植物),金银花不同发育阶段绿原酸含量从花蕾到开放过程有逐渐下降之趋势,其含量6.07%~4.29%,当然,生态环境对其有影响。

绿原酸也是杜仲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最高(4.07%),在年周期中,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以6月份含量最高,其次是11月份,5月份最低。

但含量较高的植物并不多见,对不同品种甘薯地上部分绿原酸的初步测定(李文芳等,2006)茎、叶分别含1.26%、5.22%,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绿原酸的生物合成:
绿原酸的提取: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目前有水提醇沉、醇提铅沉、石灰乳沉淀法等。

绿原酸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和1个羧基,使其在水中溶解度达4%。

从经济、适用和安全角度出发,在中药加工时多采用水为溶剂,加热煮沸提取,以便提高绿原酸的浸出率,但相应地增加其他水溶性成分如蛋白质、多糖、鞣质等杂质,可用传统的醇沉法除去。

醇沉过程中伴随吸附,致使绿原酸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提取杜仲叶水提液中绿原酸时,分次醇沉比一次醇沉所得产品纯度高;当乙醇浓度最终为90%时,一次醇沉的损失率比分次醇沉较大。

水提石灰乳沉淀法:在水溶液中,加石灰乳使绿原酸生成钙盐沉淀,用稀酸
分解,提取物中绿原酸得率较低,可能因为绿原酸是酯类,被强碱水解所致。

绿原酸的分析方法: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有多种方法,绿原酸类物质分子结构相似,常同时存在于同一药材或同一中药制剂中,尤其是中药复方成分更是复杂多样。

在进行含量测定时常难以分离,一般分析方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UV),很难分离测定,且存在其他杂质的干扰。

高效液相色(HPLC)是最常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手段,由于绿原酸在水中会部分解离,解离后的绿原酸与固定相作用较强,从而导致拖尾,所以绿原酸的反相HPLC中,需用酸化流动相以抑制解离,克服拖尾现象。

样品处理可采用超声波振荡技术,其优点是快速、高效且不破坏化学成分。

提取方法:研究表明(张玲等 2003)绿原酸是一种酯,因此在碱性环境下,容易水解成咖啡酸和奎尼酸。

绿原酸一般的提取条件是在酸性的环境下,并且温度低于60℃。

目前,对于醇提的研究,有四种影响因素,即浓度、时间、物料比以及温度(尉芹等 2001)。

提取的含量与浓度呈正比;在物料比上,1∶16为最好。

用超声波和微波的方法,使细胞破碎,更容易得到绿原酸(刘祥义韦藤幼 2003),在室温下乙醇质量分数30%,超声强度2档,作用时间15min,提取次数2次,是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条件,用微波预处理提取法的提取时间比传统的缩短6倍、提取率提高1%。

纯化上述的粗提液经过浓缩后要进一步纯化才能得到绿原酸的粗品。

尉芹(2001)试验了一些绿原酸纯化的常用方法,包括石硫醇法、醇沉法、铅沉法、异戊醇法、异丙醇—乙酸乙酯提取法以及柱层析法等。

高春荣等(2003)的研究表明,柱层析方法比较好。

纯化:目前,采取的最多的是铅沉法(马希汉 2003)和柱层析法。

柱层析法最常用的是大孔树脂柱(凌云 2003)和硅胶柱(钱骅 2005),筛选了数十种大孔树脂柱,得出NKA-9是最好的。

而李进飞等(2004)也用树脂法纯化杜仲的绿原酸,得出在pH3,流速不超过2.0ml/min和用50%的乙醇洗脱的条件下,纯化的绿原酸最高。

高春荣等用D101纯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认为在pH1,质量分数在0.25g/ml,流速在3ml/min,溶液处理用4倍于床体积的水洗脱效果最好。

彭密军等(2004)用制备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来纯化分离绿原酸最佳的操作条件为:流速梯度进行洗脱,流速先为28 ml/min,然后为45 ml/min,流动相为15%的有机酸B和0.1%的有机酸E(体积分数);测定波长为254m;进样体积为10ml;进样
量为2500mg。

测定其纯度在98%以上,从而开辟了新的纯化方法。

2【实验材料】
2.1原料:杜仲叶(2011年8月于张家界)。

2.2试剂:乙醇等。

2.3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四层),天平、、、,、、、。

3【实验方法】
3. 1标准曲线的制备(参考):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绿原酸对照品5. 0 mg置于250ml 量瓶中,用70%的乙醇溶液溶解,定容即得。

测定波长的选择取对照品溶液1 m,l置于10 ml 量瓶中,用70%的乙醇定容。

以70%乙醇溶液为参比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在200~800 nm 范围内进行扫描最大吸收波长,结果在(329. 6)nm处有最大吸收峰,由此选择(329. 6)nm 作为测定波长。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 0, 0. 1, 0. 2, 0. 3, 0. 4, 0. 5, 1. 0, 2. 0, 3. 0,
4. 0ml于10只10ml量瓶,以70%乙醇定容。

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在λ=329. 6 nm处测定其吸光度。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绿原酸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经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51. 133C-0. 005 8,r=0. 999 7。

3.2 提取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不同的固液比,在不同温度、不同提取时间以及不同提取剂条件下提取材料,根据下表实验方案进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用L16(45)进行试验,探索工艺参数。

表1绿原酸提取的正交试验结果
编号时间/min 空白温度/℃乙醇浓度/% 液:料比/ mL:g A329。

6 nm ABCD E
1 30 1 40 8015:1
2 30 2 25 50 10:1
3 30 3 65 60 25:1
4 30 4 5
5 70 20:1
5 10 1 25 60 20:1
6 10 2 40 70 25:1
7 10 3 5580 10:1
8 10 4 65 50 15:1
9 40 1 65 70 10:1
10 40 2 55 60 15:1
11 40 3 40 50 20:1
12 40 4 25 80 25:1
13 20 1 55 50 25:1
14 20 2 65 80 20:1
15 20 3 25 70 15:1
16 20 4 40 60 10:1
k1
k2
k3
k4
r
表2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来源偏差平方和自由度F值F临界值显著性
A时间
C温度
D体积分数
E液:料比
误差error
作业: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计算。

参考文献
[1]高锦明,张鞍灵,张康健,等.绿原酸分布、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综述[M].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2):73~82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19.
[3]高锦明,张鞍灵,张康健.绿原酸分布、提取生物活性研究综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9, 14(2): 73.
[4]陈国平,洪立策.黄山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J].化工时刊, 2006, 20(4):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