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巧填数问题
一年级奥数巧填数字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巧填数字
一、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2
,三个里的数加起来都等于18里填入合适的数
三、在12
里填数。
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等于指定的数10
16
15 18
五、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指定的数
20
30
六、填上数,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8
七、把1、4、5、6这四个数填进空格横行,
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0。
3
2 3
1
八、在, 9 12
3,,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指定的数.
9
15
4
12。
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20
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
仅供参考是18
小学教育
本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完整版)《巧填数》教案

11月19日课外成长俱乐部一年级年级数学思维教案课题:巧填数备课人:教学目标:1、根据条件会在图形中填数,逐步掌握“最容易填的数先填”的思考方法。
2、三个数相加得到指定的数,学会从已知两个数那一组入手,再逐步推算出其他未知的数。
教学重点:会说减法算式,求出未知的数.教学难点:对于3个数相加的和,要学会从已知的2个数入手,再去推算其他的未知数。
教学对策:列算式解答出缺少的数。
教学准备:PPT、多媒体、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小朋友们,数学王国的国王要给居民们安排新的住房。
它们的房子很奇怪,有十字形的、三角形的、九宫格形的等等.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帮国王把居民们送到自己的家中,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学习了四个关键词:上、下、左、右,还分别学习了“行”和“列”的概念。
今天希望小朋友们能运用你学过的方位词准确地表达你想指出的方向与位置.二、新课讲授例1:在图中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行、竖列的三个数相加得10.(8分钟)分析:先看图一(1)请学生认真读国王的密语(即题目),找出关键所在“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0”。
(2)在这个图形中,横行和竖行都已知两个数,由此可知:横行的第三个数:10-4—5=1;竖行的第三个数:10—2-5=3(3)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么填?要求在空白处列式。
(4)将“居民"送回房间后要验证一下是否送得正确,确保我们的工作无误.(5)学生动笔完成。
再看图二(1)请学生认真读国王的密语(即题目),找出关键所在“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0”(2)请学生思考,在这个图中,横行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可以先从竖行考虑.竖行中已知两个数分别是3和4,那么中间的数应该是10—3—4=3,由此可以推算出横行的第三个数是10—6—3=1.(3)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么填?要求在右侧空白处列式。
(4)总结横排或竖排当中一排用来计算,另一排用来验算。
一年级数学巧填数阵图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
填数游戏
令狐文艳
1、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2、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3、在每个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的和以及两斜行的三个数之和都是18.
4、要使表格中每行、每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为18,下面每个方框里应填什么数?
5、在下面的○中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
6、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是12.
提高篇
1、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入○内,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相等.
2、把2,3,4,5,6这五个数分别填入圆圈中,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2.
3、把1,2,3,4,5,6,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为12.
令狐文艳。
一年级巧填数问题 一年级奥数

一年级巧填数问题例题1、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里,使下面这个连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解析:因为这四个算式是连等,所以和相等,这个和是:(1+2+3+4+5+6+7+8)÷4=9,然后根据9=1+8=2+7=3+6=4+5填空即可.答案:(1+2+3+4+5+6+7+8)÷4=9 因为,9=1+8=2+7=3+6=4+5所以,1+8=2+7=3+6=4+5。
故答案为:1、8,2、7,3、6,4、5练习1把3、4、5、6、7、8、9、10这八个数填在☐里,使下面两个连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练习2把2、3、4、5分别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练习3 把1、2、3、4、5、6、7、8分别填入☐中,使下面两个连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练习4 在下面填入合适的数,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431(和为15) (和为18) (和为13)练习5 把1、2、3、4、5这些数填入空格里,使横、竖三数之和都为9。
11 3 9 6 2 6 3 4 8练习6把3、5、6、7、8、13这六个数分别填入“☐”内(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两个等式都成立。
☐+☐=☐☐-☐=☐练习7把1、2、3、4、86、87、88、89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练习8请你写几组三个不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10的算式。
()+()+()=()+()+()=10()+()+()=()+()+()=10。
一年级数学填数字的技巧和方法

一年级数学填数字的技巧和方法
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教一年级的学生填数字的技巧和方法。
填数字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填数字游戏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以下是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填数字游戏:
1. 理解数字顺序:首先,教孩子们数字的顺序,从1到10,然后再到20、30等等。
让他们明白每个数字在序列中的位置。
2. 大小关系: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例如3比2大,4比3大等。
3. 填空练习:给孩子们一些填空练习,例如“3的前面是______”,或者
“5的后面是______”。
4. 使用实物:使用小石头、珠子或图形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概念。
例如,可以用10个珠子表示数字10。
5. 创造游戏:设计一些数字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
例如,可以玩“猜数字”游戏,一个人想一个数字,另一个人猜。
6. 鼓励:当孩子们完成填数字游戏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7. 耐心:对于那些在填数字游戏中遇到困难的孩子,要有耐心,并帮助他们理解问题所在。
通过这些技巧和方法,孩子们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概念,从而更好地完成填数字游戏。
一年级第十四讲 巧填数字

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起 来都等于16,请你在○里填入合适的数。
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起 来都等起去冒险挖宝藏 吧!在○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等于15
在○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等于12
在□合适的数,使横、竖、斜三个数相加的和等于18
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等于30
填数是许多小朋友喜欢的一种数学游戏。填数时,一般 要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数,运用一定的方法,合理地算 出所要填的数。“填数”这一类题,是根据已知的数, 在○或□里填入不知道的数。这就需要根据这些数之
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算,得到应该填入的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 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去观察、思考,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十四讲 巧填数字
1、认识简单的数阵图,学会利用和求解缺少的数;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让数字变 成一种游戏;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字乐园里玩,好不好啊?
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起来都等 于12,请你在○里填入合适的数。
下面每条线上都有三个○,三个○里的数加 起来都等于15,请你在○里填入合适的数。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曾破解九宫格,口诀:戴九履一,左 三右七,二四有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还有口诀:“一居 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时向下放,右出框时向 左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个样。”
294
753
618
一年级数学下册提练第14招巧填图形中的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规范解答:如图所示。
提示:点击 进入分类训练
1 2 先确定最中间的数,再一一突破 3 先通过运算填出能填的数,再一一突破 4 5 先通过运算确定顶点上的数,再一一突破
技 巧 1 先确定最中间的数,再一一突破
1.将1~5这五个数填在下图的 里,使横、竖三 个数的和都等于 里的数。
3
1
1
215
234
253
4
5
4
2.把4,5,6,7,8这五个数填入 里,使横、竖 三个数相加的和一样。 (答案不唯一)
4 567
8
技 巧 2 先通过运算填出能填的数,再一一突破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使每条边上5。 4
6 95
技 巧 3 先通过运算确定顶点上的数,再一一突破
第14招 巧填图形中的数
题目中给出一些数,需要按要求将这些数填入图 形的空缺处,不要抱着尝试的态度,一定要从数的 排列特点、大小特点及图形形状的特征将这些数进 行合理分组,甚至进行运算才能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例 在 里填上1,2,3,4,5,6,使每条边上的 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1。
思路分析:解答此类型的题时,我们首先要找出哪三个数 相加等于指定的数,并写出算式,然后再确定公用的地方 填几。在1~6这些数中,三个数相加等于11的算式有:1+ 4+6=11,2+4+5=11,2+3+6=11,其中2,4,6都要 用到两次。因为三角形三个顶点处的数要与其相邻两边上 的数分别相加,即加两次,所以先把2,4,6这三个数填在 顶点处,再填其他数。
4.把10~60六个整十数填入 里,使每条边上的三 个数之和都相等。(答案不唯一) 20 40 60 30 50 10
5.把6,7,8,9,10,11这六个数填入 里,使每 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27。
一年级思维拓展- 巧填数阵

巧填数阵☜知识要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数阵,要求把给出的数字按要求填入数阵中,也就是今天学习的“巧填数阵”。
填数的方法,一般都要根据题中所给的数,仔细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填入数阵中。
巧填数阵是一种很有趣的数学游戏,它可以提高运算能力,锻炼思维,发展智力。
1.找到共用数。
2.哪条边已知的数越多越好填入。
3.检查每条边是否相等。
☜精选例题【例1】:在里填数,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9。
思路点拨: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等于9,也就是说1++3=9,1+ +2=9,2+ +3=9,在每个算式中用9减去另外两个已知数,就可以求出圆圈里的数。
9-1-3=5 9-1-2=6 9-2-3=4☝标准答案:✌活学巧用1.在里填数,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9。
2.在13。
【例2】:把3,4,6,7这4个数填入下图的空格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横行、竖行3个数相加都等于15。
5☝思路点拨:要使横行、坚行三个数相加等于15,那么两个空格里的数相加应得15-5=10,把3,4,6,7这4个数分为两组,使每组两个数的和为10,也就是3+7=10,4+6=10。
或3 44 5 6 3 5 7 7 6✌活学巧用1.把1,4,5,6四个数填入,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0。
32.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得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5。
2911【例3】:把1,2,3,4,5这5个数填入5个斜边上的3个数相加之和都是8。
☝思路点拨:先找出1,2,3,4,5中3个数相加的和是8的算式:1+2+5=8,1+3+4=8,因为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共用的,所以应把1填在中间圆圈里,把另外的4个数分为两组填在斜边的两端。
☝标准答案:✌活学巧用1.把3,4,5,6,7中,使横行、竖行三个数加起来的和都等于【例4】:在图中的空格里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8。
710 6☝思路点拨:这道题的要求是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得每一横行、竖行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巧填数问题
例题1、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里,使下面这个连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解析:因为这四个算式是连等,所以和相等,这个和是:(1+2+3+4+5+6+7+8)÷4=9,然后根据9=1+8=2+7=3+6=4+5填空即可.
答案:(1+2+3+4+5+6+7+8)÷4=9因为,9=1+8=2+7=3+6=4+5所以,1+8=2+7=3+6=4+5。
故答案为:1、8,2、7,3、6,4、5
练习1把3、4、5、6、7、8、9、10这八个数填在☐里,使下面两个连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练习2把2、3、4、5分别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练习3把1、2、3、4、5、6、7、8分别填入☐中,使下面两个连等式成立。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练习4在下面填入合适的数,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
431
(和为15)
(和为18)
(和为13)
练习5把1、2、3、4、5这些数填入空格里,使横、竖三数之和都为9。
113
9
6
2
63
4
8
练习6把3、5、6、7、8、13这六个数分别填入“☐”内(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两个等式都成立。
☐+☐=☐☐-☐=☐
练习7把1、2、3、4、86、87、88、89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
()+()-()=()
练习8请你写几组三个不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10的算式。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