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要怎么办

合集下载

员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员工缘何拒签劳动合同?今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部被称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从面世之日就争议不断,广东省人大代表梁凤仪反映,因对《劳动合同法》解读不尽相同,去年12月,顺德一家大型企业甚至发生了上千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的风波。

“在签新劳动合同时,不排除企业一些规避行为,执行中有误区,但令人吃惊的是,有不少员工反而选择拒签,此外,招工时拒签人员一般都占到2%—3%比例。

”为什么有的劳动者反而不愿意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了呢?难道是劳动者不愿意保护自己的权益,情愿放弃法律对自己的保护?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签订了劳动合同,自己的利益反而受到了损害。

比如,有的企业为了规避自己的法律责任,要求劳动者与中介服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的工龄进行清零处理;还有的就是企业支付劳动者的报酬本来就很低,签订新劳动合同后,扣除社会保险费用,工资所剩无几,已经无法满足劳动者的日常开销需要,于是劳动者情愿放弃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凡此种种,都使劳动者的实际利益受损,于是出现了拒签劳动合同的怪事。

去年底,就在新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前夜,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责任,进行大规模裁员,从而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辞工潮”,从著名的“华为事件”到“沃尔玛事件”,再到“东莞千人大游行”和“深圳、番禺员工静坐”,企业采取的规避法律责任的措施,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就在劳动者诚惶诚恐中,时间的脚步跨入了____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实施,面对这部被称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劳动者本应欢呼才是,但是却为何拒签劳动合同呢?显然,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劳动者选择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拒签合同,可能更有利于自己,这大概也许是法律制定者当初没有想到的事情。

劳动者拒签合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的《劳动合同法》虽然对企业的用工行为进行了规范,比如要求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连续签订两次劳动合同后,应该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协议书的应对方法

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协议书的应对方法

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又不想将其解雇;应该怎么办一、企业应对方法之一1、发书面函通知签订劳动合同及不签订的后果..另外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就不能上“社保”;上保险就意为着有劳动关系..2、签一份劳务协议;协议中说明他与外单位有劳动合同;你们双方只是劳务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约束;但出现纠纷可参照合同法协商解决..3、建议和他讲明“社保”与“劳动合同”的关系;要不出了工伤都没人负责;最好是签;对双方都有一个约束比较好;要不也不好管理..4、员工拒绝签合同;最好就是让他走人了;不然他还在公司工作的话发生事故责任照样是公司的;因为只要在公司工作即使没签订合同也是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如果没跟他签合同;有些人过后还会告你;因为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未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者;每月按工资的2倍给劳动者发工资..5、员工自己拟一份声明;自己不与公司签声明有效;如果他本人确实不愿签;且必须有书面的东西提交.二、企业应对的方法之二1、发书面函通知签订劳动合同及不签订的后果2、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在入职当天立即签订劳动合同才可上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当即不予录用..3、对于已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制定劳动合同签收名册;让员工签名签收..4、对于一些员工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企业又比较需求此类员工的..可按以下处理:1尽量说明签订劳动合同是对其本人有保障;及可以缩短劳动合同的期限;令其先签订合同;再尽快招聘替代的人员;2如员工一定不肯签订劳动合同;那用人企业就必须要求员工签订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声明书;并证明不签劳动合同是员工自已的意愿;同时放弃双倍工资的赔款及签订无固定劳动合同的权利;并承担因此造成的法律责任..3在企业公布栏;发布公告书证明企业已通知了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个人要求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告..4同时要求工会出具相关的证明书证明劳动者个人要求不签订劳动合同..5、对于连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声明书都不愿意签的员工;企业必须立即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以免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劳动用工风险..。

销售员三个月不签合同怎么办

销售员三个月不签合同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确,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法定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三个月过去了,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了解法律法规:首先,我们要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自己的权益。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2. 收集证据: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自己在该单位工作的事实。

3. 与用人单位沟通:在了解法律法规和收集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

首先,明确表示自己知道相关法律规定,并要求用人单位尽快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可以向其说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并要求支付二倍工资。

4. 法律途径维权:如果用人单位仍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将相关证据提交给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要求其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

(2)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及赔偿金。

(3)提起诉讼: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寻找新工作:在维权过程中,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同时,关注招聘信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总之,面对三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依法维权。

在了解法律法规、收集证据、与用人单位沟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保驾护航。

员工拿未签合同要挟

员工拿未签合同要挟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于人才的争夺愈发激烈。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员工却利用未签订劳动合同这一法律漏洞,进行要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分析员工拿未签合同要挟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与防范措施。

一、员工拿未签合同要挟的现象1. 要求支付双倍工资一些员工在入职后,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便以公司未按时签订合同为由,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企业的人事管理秩序。

2. 以离职为由要挟部分员工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利用公司对其的依赖,提出离职要求。

企业如不同意,员工便以此为由进行要挟,迫使企业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

3. 要求提供工作证明有些员工在离职时,要求企业出具工作证明,以便其在其他单位应聘。

企业如不提供,员工便以此为由,进行要挟。

二、企业应对与防范措施1. 规范劳动合同签订企业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因未签订合同而导致的法律风险。

2.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

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确保员工在入职后,能够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3. 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入职、离职、工资待遇等事项。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以警示其他员工。

4. 加强沟通与协商企业在遇到员工拿未签合同要挟的情况时,应保持冷静,与员工进行沟通与协商。

在尊重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尽量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法律途径解决如员工坚持要挟,企业可依法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也可寻求法律援助,采取法律手段解决纠纷。

三、总结员工拿未签合同要挟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企业应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协商,以应对这一现象。

员工拒绝签合同但仍上班

员工拒绝签合同但仍上班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用工管理也日益规范。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会出现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却继续在岗位上工作的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如何妥善处理,既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呢?一、了解原因首先,企业需要了解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员工对合同条款有疑虑,担心合同中存在不利于自己的条款;2. 员工对公司不信任,认为签订合同后可能面临不公平待遇;3. 员工对劳动合同的理解有误,认为签订合同后失去了求职自由;4. 员工因个人原因,如家庭、健康等,暂时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

二、沟通协商在了解原因后,企业应与员工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详细解释合同条款,消除员工疑虑。

对于员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可以在合同中予以体现;2. 保障员工合法权益,避免不公平待遇。

如员工担心加班费、福利待遇等问题,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3. 员工因个人原因拒绝签订合同,企业可以给予一定时间考虑,但应明确告知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签订合同,否则将面临被辞退的风险;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三、法律依据如果员工在沟通协商后仍然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醒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签订合同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员工工资,但超过规定期限,企业将承担违约责任;3. 如果员工在规定期限内仍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四、总结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从了解原因、沟通协商、法律依据等方面入手,妥善处理,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违法吗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违法吗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违法吗
合同范本专家建议书。

标题,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是否违法?
尊敬的客户,。

关于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是否违法的问题,我作为合同范本专家,愿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
系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劳动法规
定下,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应当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保护、劳动纪律
等内容。

如果员工拒绝签署劳动合同书,这可能会对用人单位和员工双
方的权益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
可能构成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用人单位有权采取相应的法律措
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然而,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的原因。

员工可能拒签合同是因为合同条款存在争议、劳动条件不合理或其他合理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引发劳动纠纷。

因此,我建议您在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的情况下,首先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拒签的原因,尝试协商解决问题。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总之,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书并不一定违法,但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建议和合同范本,我愿意为您提供帮助。

祝好!
合同范本专家。

[您的姓名]。

劳动法关于不签合同

劳动法关于不签合同

劳动法关于不签合同新劳动法不续签合同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签手续。

2、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签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3、公司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4、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签手续。

2、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签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3、公司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4、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签手续。

2、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签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3、公司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4、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未签劳动合同案例,新劳动法不签合同1、未签合同容易引起纠纷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或经济行为时往往要与对方协商,并且对某些问题会有约定,但这些问题仅仅靠口头约定是不够的。

如果能把双方的约定内容固定下来,形成书面文字,这样就会使约定明确而不容易发生纠纷。

2、未签合同,对双方没有约束力没有合同,不利于双方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履行约定的内容。

在具体的实践中,遇到了困难或某种利益上的冲突时,就不愿意按照事先双方约定来履行自己的承诺。

在此情况下,即使对方违反当初的约定,守约方由于没有合同,也将不那个约束对方的行为。

工人没签劳动合同书怎么办

工人没签劳动合同书怎么办

工人没签劳动合同书怎么办
合同范本专家回答:
如果工人没有签署劳动合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劳动
合同法》,雇主应当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向劳
动者出具书面劳动合同。

如果工人没有签署劳动合同,雇主需要尽
快与工人协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
行签订。

在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雇主应当尊重工人的合法权益,合理安排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内容,并且在合同中明确双
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雇主也需要留意劳
动合同法规定的禁止性条款,如禁止性的附加条款、不得约定的内
容等,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如果工人和雇主在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出现分歧或纠纷,建议及时寻求劳动仲裁部门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维护自身的合
法权益。

同时,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雇主未依法签订劳动合
同的行为,维护自身和其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对于工人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雇主需要尽快与工人协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身的权利,及时寻求帮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要怎么办
不管在什么时候,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的,都将使用人单位处于双倍工资赔偿的风险之中。

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一起具体案例对《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分析。

应当说这个规定对用人单位的约束作用是很大的,现在可以说在签订劳动合同问题上,企业和员工的地位转换了,用人单位现今都是很积极的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那会不会存在员工拒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以此向企业主张双倍工资的情况呢?
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提出的申请一般是有事实依据的,但也不排除一些不是事实但却看似有理有据的情况,因为在劳动仲裁和诉讼过程中,员工双倍工资赔付的诉求通常都能得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的支持。

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的,都将使用人单位处于双倍工资赔偿的风险之中。

这也就使得劳动合同法施行以后,有关劳动者以企业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向企业主张双倍工资的劳动仲裁一度成为热点问题。

我们下面这个案例就是因员工不同意签署劳动合同却向单位主张双倍赔偿,但最终法院判决单位给予赔偿的比较典型的案例。

【基本案情】
韩某在宁夏大厦工程部任水暖工,劳动合同期限为2007年4月3日至2008年4月2日。

在劳动合同到期后,韩某仍在宁夏大厦工作,但韩某一直拒绝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008年12月22日,韩某提出辞职,双方的劳动关系解除。

后韩某向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宁夏大厦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2300元,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及2008年9月份的工资。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宁夏大厦向韩某支付2008年9月的工资1104.51元,以及2008年5月3日至2008年12月22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宁夏大厦不服该裁决书,认为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主要原因系韩某拒绝,故不同意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被告韩某辩称:双方所签劳动合同到期后,宁夏大厦从未找他续签过劳动合同。

宁夏大厦申请证人刘某、宋某出庭作证,证明在2008年6、7月间曾经接到过宁夏大厦人事部的电话,通知韩某所在的工程部去签合同,并将此通知转达给了韩某。

法院认为,本案焦点系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应由谁负责。

宁夏大厦与韩某的劳动合同到期后,韩某仍在宁夏大厦工作,双方应当续签书面劳动合同。

证人虽证实宁夏大厦曾通知韩某续签劳动合同的事实,但对于韩某不予续签的情况,宁夏大厦仍应负有提示韩某续签的义务。

可直到2008年12月22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时,宁夏大厦未采取任何措施履行此义务。

所以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的责任应由宁夏大厦承担,其应依法支付韩某二倍工资差额。

【案情分析】
该案件中宁夏大厦已经证实了曾通知韩某续签劳动合同的事实,但法院仍然认为其没有履行法定义务,那么企业在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方面该如何做才能尽到应尽的义务呢?如果未签书面合同的责任确在劳动者一方,则用人单位企业不需支付双倍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应当对此承担举证责任。

在诉讼中无法证明的事就是没有发生过的事。

本案当中,宁夏大厦正是因为没有能够有效证明自身履行了法定义务而最终被判承担赔偿责任的。

法律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因此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尽到以下义务: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当面向劳动者送达通知被拒绝后,可以采取快递、挂号信等可以保留凭证的方式,以备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明之用。

该通知应当明确表达要求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并写明要求签订合同的截止日期,并可附劳动合同文本或主要条款。

其次,通知送达后劳动者愿意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应当立即完成签订合同,如果劳动者表面上同意签订但以合同个别条款有异议等理由拖延时,用人单位应当也与劳动者签订一份书面证明,写明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已经送达,因劳动者原因暂未签订劳动合同等事宜,并让劳动者签字确认。

再次,如果劳动者无任何理由拒不签署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通知终止合同,办理离职手续。

以上的通知也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并以快递等可保留凭证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说,用工一个月后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选择是,或者立即签订完成,或者继续双倍付薪,或者终止合同。

只能选择其一。

所以,劳动合同应当在一个月之内签订,这样企业一方的风险就会减小。

那么什么时候是签订劳动合同的最佳时间呢?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工前,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和筹码与员工协商,协商不成的,取消用工即可,劳动关系尚未建立,单位无需承担任何的责任。

如果办理入职手续的第一件事就是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后才开始办理其他手续,则单位一方因不签订劳动合同被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就降为零。

如果用工开始以后才签劳动合同,此时劳动关系已经建立,万一双方对合同条款存在争执,不能达成一致,或员工故意拖延不签,那企业就会比较被动。

单位为了不至于拖过一个月的时间限制可能不得不接受较为不利的合同约定,当然单位也可以通知终止合同。

对于企业来讲,首先应当尽快的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终止合同,办理离职手续,及时通知才能及时止损,其他的细节事宜等合同终止后再讨论也不迟,但不管怎么样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状态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控制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

其次,百密总有一疏,如果企业因某些人工作差错在用工过程中发现有漏签劳动合同的情况的,应当立即补签,在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可将签订的日期补写为员工入职之
日,以绝后患。

如果一个企业有规范的管理机制,良好的工作环境,对员工也会有吸引力,当发生一些漏洞或工作失误时,员工也会理解,不会无理取闹吹毛求疵的。

再次,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员工的劳动合同,因为每份合同的价值最高相当于11个月薪资。

企业应当将劳动合同一式三份,单位保存两份,分别由不同的人员管理,派专人定期检查劳动合同看是否每位员工都有签订,并查看是否有员工合同即将到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文章来源:律伴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