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人机遥感的发展与应用

合集下载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无人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研究进展1. 硬件技术的发展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步成熟,无人机的载荷能力、续航能力、稳定性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得无人机逐渐成为了遥感数据获取的理想平台。

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高分辨率的光学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使得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获取更加精细的数据。

2. 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获取的遥感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

利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解译和分类,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1. 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分布等进行监测和调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特别是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区或者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无人机可以取代传统的遥感卫星,提供更加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

2. 灾害监测与评估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取受灾地区的信息,包括损毁情况、人员分布等,为灾害救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灾害预警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3. 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的地形、交通状况、建筑物分布等信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尤其是在城市更新和建设规划中,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4. 农业生产与资源管理在农业领域,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农田的土壤墒情、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为精准农业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的管理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无人机遥感系统是一种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

它利用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遥感传感器,结合无人机的灵活机动性,可以实现在特定时间、地点和区域内进行高精度的遥感数据采集。

随着无人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无人机可以携带多光谱、高光谱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农田的植被指数、水分含量、氮含量等数据信息,结合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准养殖和病虫害监测,提高农田的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环境监测方面,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快速获取地表覆盖、水域水质以及大气状况等方面的数据,对于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环境监测中,无人机可以通过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水体中的蓝藻、悬浮物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和监控,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水质。

无人机遥感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监测、海洋资源调查等领域。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地质勘查和资源调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可以携带地热传感器、地磁传感器等,结合高分辨率影像,对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矿产资源等进行探测和分析,提高勘探效率和成果。

无人机遥感系统还可用于土地利用调查、森林资源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领域,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更为精确和实时的数据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无人机遥感数据进行快速解译和分析,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提取和应用。

无人机遥感系统还可以与其他遥感平台和地面站台进行数据融合,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应用的效果。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农业、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无人机遥感系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无人机遥感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将无人机与遥感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多角度、多光谱的观测和测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无人机遥感系统最早用于军事领域,可以侦察敌方军事设施、获取情报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如农业、测绘、环境监测等。

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通过获取大量的空中数据,实现对农田的精细管理,提高农作物的收益和质量。

通过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植被指数、病虫害情况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测绘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测绘方法需要人工地面测量或者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成本高、周期长。

而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通过搭载高分辨率相机或者激光雷达,获取地面的三维数据,实现对地形地貌的高精度测绘。

这种快速高效的测绘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地质调查等领域。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监测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实时获取环境数据,比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海洋表面温度、水质指标等。

通过无人机遥感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监测环境变化,提前预警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

无人机遥感系统还可以用于灾害监测与救援。

灾害发生后,无人机可以及时飞到事故现场,通过航拍和数据收集,快速了解灾情,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

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物资运输、医疗救援等,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农业、测绘、环境监测和灾害救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遥感系统的性能和功能也将不断提高,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问题,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确保其合理、安全、可靠的应用。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无人机遥感系统是一种新兴的遥感技术,利用无人机搭载遥感设备实现对地球表面目标的高效、快捷、精准的获取和监测,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灵活性高等优势。

随着无人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1.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发展历程无人机遥感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步成熟,无人机遥感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最初,无人机遥感系统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和情报收集领域,随着国家对农业、林业、地质勘探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无人机遥感技术逐步向民用领域拓展。

目前,无人机遥感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监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无人机平台技术、载荷技术、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等。

无人机平台技术主要包括机体结构设计、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载荷技术主要包括图像采集设备、多光谱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遥感设备,遥感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等。

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为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载荷技术的不断创新,包括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多模态传感器集成等;二是数据处理技术的提升,包括遥感数据处理算法的优化、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等;三是无人机平台技术的不断升级,包括机体结构设计的轻量化、飞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等。

二、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前景1. 农业资源监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农业资源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无人机高效快捷地获取农田、果园、林地等农业资源的遥感数据,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肥力、病虫害情况等信息的监测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生产管理和决策。

2. 环境监测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其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更是广泛。

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平台,通过搭载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相机,在不同高度和角度下对地面的图像和数据进行采集,进而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准确,高效的地形图,卫星图像等数据。

本文将分别从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无人机应用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方向之一。

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代替激光雷达数据、空中立体摄影和影像测量等传统技术的优越性。

首先,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在可见光和非可见光波段下进行相机或者激光雷达装备的成像获取,大大拓展了数据采集的范围。

其次,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有机配合地面进一步获取数据,也即,它可以与陆面系统使用相同的坐标系,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此外,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灵活调控自身的高度和速度,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选择,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和数据收集的质量,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得以突破性的提高。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随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展。

下面介绍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一些常见应用:1. 地质勘探。

通过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对地形进行三维重建和数据获取,以实现地质勘探。

它可以为科学家和勘探人员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密度的地质数据,进而进行有关地层构造和岩石类型的研究。

2. 环境监测。

通过将无人机装备传感器采集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参数,为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它可以进行土壤和植被的调查和监测,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状况,方便相关决策的制定。

3. 海洋调查。

利用无人机的载荷,可以在舷窗处实现舰载遥感测量。

它可以以气象、海洋和渔业等应用为基础,为海洋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方便我国垂直沿线和深远海域海洋环境资源的综合调查和评价。

4. 灾害监测和救援。

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绪论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利用无人机平台、载荷和控制系统实现空中成像、数据采集、遥感监测等任务的技术系统。

自从无人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来,利用无人机开展遥感任务的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极大的扩展了遥感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二、技术原理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将先进的遥感成像技术与无人机技术有机结合,通过无人机平台的高度、稳定性、机动性以及智能化特性,克服了传统遥感技术在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的局限性,提高了遥感精度和精度的空间分辨率。

遥感数据获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地面遥感设备发射出一定波段的电磁波,由目标物体反射而回,再经过地面遥感设备的接收和处理产生相应的遥感数据。

而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平台、载荷和控制系统实现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其中,无人机平台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一大支柱。

无人机平台的性能不仅影响遥感数据的获取,也对遥感精度及数据处理的后续工作产生影响。

高性能的无人机平台,可以提供更高稳定度的遥感图像质量,更高的载荷承载能力和更好的机动性,提高了遥感数据的覆盖率和采样率。

载荷,也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载荷是指安装在无人机上的遥感设备或传感器,如多光谱相机、高分辨率相机、雷达设备、激光雷达设备等。

不同载荷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不同应用环境中的适用性和技术水平。

控制系统,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调度中心和命脉所在,包括无人机机体和载荷的控制部分。

无人机遥感技术中的控制系统需要精度高、稳定性强、响应速度快以及对多种载荷设备的支持及控制,特别是为了保证无人机平台还要考虑控制对风、天气等不同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情况。

三、关键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1.遥感图像采集及处理技术;2.无人机遥感监测控制技术;3.遥感数据挖掘技术。

遥感图像采集及处理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核心是遥感图像的采集和处理技术。

无人机巡航中的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

无人机巡航中的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

无人机巡航中的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无人机巡航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遥感技术通过无人机收集、处理和分析地面、大气和水体等目标物体的信息,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和图像,进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的观测和监测。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巡航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小节一:遥感技术在无人机巡航中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通过接收和解译从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回来的电磁波,并将其翻译成可视化的图像和数据。

无人机巡航中的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遥感仪器,如光学相机、红外热像仪、多光谱传感器等,来获取地面目标物体的信息。

无人机在巡航过程中通过航迹规划和飞行参数设置,可实现对特定地区的高分辨率图像、三维模型和环境参数的采集。

小节二:遥感技术在无人机巡航中的应用领域1.农业领域无人机巡航结合遥感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获取农田的多光谱数据和热影像图像,可以提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和营养水平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远程监测和精准农业管理。

此外,还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和种子撒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环境监测无人机巡航结合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包括水质监测、气象监测和土地利用监测等。

通过使用多光谱传感器和高分辨率相机,可以获取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体参数、水质污染和海岸线变化等信息,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3.城市规划与建设无人机巡航结合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获取城市的高分辨率图像和三维模型,可以进行土地使用分析、地形测量和城市建筑物监测等工作。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进行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和质量。

小节三:无人机巡航中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集成化与自动化随着无人机和遥感仪器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趋势将是实现无人机巡航系统的集成化和自动化。

利用先进的遥感仪器和自主飞行技术,无人机可以实时获取、处理和分析数据,无需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进行遥感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入手,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将无人机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利用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和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成果展现四个环节。

在数据采集方面,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三维点云数据等,实现对地面的全方位、高精度测量。

数据传输方面,无人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或者数据存储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地面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利用遥感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影像配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等。

成果展现方面,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生成的高精度测绘成果,为工程测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灵活性、快捷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无人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快速部署和灵活调度,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和环境的测绘需求。

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测绘工程测量的效率。

无人机遥感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航空摄影和地面测量方法,成本更低,更具经济性。

1. 地形测量无人机搭载的相机和传感器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采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技术,可以实现对地形的高精度测量。

地形测量是测绘工程测量的基础工作,是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高精度的地形数据,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

2. 地物识别与分类利用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相机和红外相机,可以获取地面的多波段、多角度的遥感数据,实现地物的快速、精准识别与分类。

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人机遥感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数据的获取手段也变得多种多样,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数据获取手段非常适合小范围内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即时获取,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无人机遥感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前景展望
0 引言
无人机遥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是利用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快速获取国土、资源、环境等空间遥感信息,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

无人机遥感系统由于具有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课题,现已逐步从研究开发发展到实际应用阶段,成为未来的主要航空遥感技术之一。

1 无人机遥感介绍
无人机飞行器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成为航空对地观测的新遥感平台被引入测绘行业,加上数码相机的引入,就使得“无人机数字遥感”成为航空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

“无人机数字遥感”有低成本、快捷、灵活机动等显著特点,可成为卫星遥感和有人机遥感的有效补充手段。

无人机飞行器遥感技术有其他遥感技术不可替代的优点,可成为卫星遥感的有效补充手段,该技术主要涉及飞机平台、测控及信息传输、传感器、遥感空基交互控制、地面实验/处理/加工、以及综合保障等相关技术领域。

我国无人飞行器航空遥感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在无人飞行器的研制,还表现在正好适用于航空遥感的飞行控制系统、遥感通讯系统的研制,更表现为轻小型化传感器及其单反数码相机,并配备有姿态稳定平台,可快速获取城镇大比例尺真彩色航空影像。

目前的无人机遥感系统多使用小型数字相机(或扫描仪)作为机载遥感设备,与传统的航片相比,存在像幅较小、影像数量多等问题,针对其遥感影像的特点以及相机定标参数、拍摄(或扫描)时的姿态数据和有关几何模型对图像进行几何和辐射校正,开发出相应的软件进行交互式的处理。

进一步的建摸、分析使用相应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2 国内外无人机遥感的发展现状
无人机出现在1917年,早期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制和应用主要用作靶
机,应用范围主要是在军事上,后来逐渐用于作战、侦察及民用遥感飞行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数字化、重量轻、体积小、探测精度高的新型传感器的不断面世,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迅速拓展。

续航时间从一小时延长到几十个小时,任务载荷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这为长时间、大范围的遥感监测提供了保障,也为搭载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多种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传感器由早期的胶片相机向大面阵数字化发展,目前国内制造的数字航空测量相机拥有8000多万像素,能够同时拍摄彩色、红外、全色的高精度航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使用多台哈苏相机组合照相,利用开发的软件再进行拼接,有效地提高了遥感飞行效率;另外激光三维扫描仪、红外扫描仪等小型高精度遥感器为无人机遥感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的余地。

现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快速对地质环境信息和GIS数据库进行更新、修正和升级。

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土地、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及时的技术保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各地区的地貌发生巨大变迁。

以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的技术,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应用性技术,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航空遥感业务的需求,对陈旧的地理资料进行更新。

无人机遥感航空技术以低速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用彩色、黑白、红外、摄像技术拍摄空中影像数据;并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加工处理。

全系统在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遥感、遥控、遥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

3 无人机遥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影像获取,如在气象监测、资源调查与检测、测量、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台湾大学理学院空间信息研究中心利用无人机拍摄低空大比例尺图像,配合FORMOSAT2分类进行异常提取,解译桃园县非法废弃堆积物(固体垃圾等),用于环境污染和执法调查。

(2)美国Nicolas Lewyckyj等人利用UA V-RS技术在北卡罗莱纳洲进行自然灾害调查,通过正射影像处理与分析准确评估场房和村庄的损失。

显示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的快速反映能力,为灾害的治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

(3)日本减灾组织使用RPH1和YANMAHA 无人机携带高精度数码摄像机和雷达扫描仪对正在喷发的火山进行调查,无人机能抵达人们难以进入的地区快速获取现场实况,对灾情进行评估。

为核电站及其它核设施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4)我国首个成立的Quickeye(快眼)应急空间信息服务中心,是我过无人机应急遥感应用的开创尝试和遥感应用典范。

其基于的无人机平台即为例图所示Quickeye(快眼)系列无人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该机型已成功作业近10万平方公里,广泛应用于1:1000,1:2000成图,及测绘、应急领域。

综上所述,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遥感平台将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最常用的遥感平台是卫星和有人驾驶的飞机,无人机平台已渐渐显露出它的重要性。

遥感发展的一个总的方向是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

所以无人机遥感在提高时间分辨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多光谱传感器水平的提高,重量和体积下降,无人机遥感在提高光谱分辨率方面同样具有潜力。

4 结束语
无人机遥感作为一种新的测绘方式具有很多优势且实际应用广泛,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无人机遥感将在测绘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将成为现代国家对地观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民用生活。

参考文献
[1] 崔红霞,林宗坚,孙杰.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研究[J].测绘通报,2005(5)
[2] 吕厚谊.无人机发展与无人机技术[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