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1 冀教版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资料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我们身边的材料可分为自然材料人造材料象石油, 木头, 棉花, 沙子都是自然材料象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2,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具有加工简单不怕水不变形不生锈的优点。
不足之处是塑料制品被抛弃后上百年不易降解。
简单造成环境污染。
塑料的优点轻巧, 透亮, 防水, 耐磨缺点是遇热易变形, 老化发脆。
3, 自然材料远远不能满意人类的须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
制造出很多人造材料。
4, 几种金属或金属及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及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5, 声音能给人们带来信息和传递信息及沟通信息。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6, 液体, 固体, 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媒体。
声音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7, 乐音能是我们心情开心噪音令我们烦躁不安。
人长时间受到热闹声的刺激简单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索。
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实力。
8, 光是有颜色的光由光源发出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像太阳, 闪电, 萤火虫属于自然光源像火把, 台灯, 激光, 手电, 电灯, 蜡烛属于人造光源。
9, 透亮材料能让光全部通过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
半透亮材料能让光部分通过可用于制作太阳镜。
不透亮材料不能让光通过可制作百叶窗, 窗帘。
光照在不透亮物体上时会出现影子。
10, 光遇到镜子和其他强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光反射现象被反射后的光线仍沿直线传播。
11, 光照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回去。
这就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有很强的反射实力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反射实力越强。
12, 彩虹它是一种光现象日光在空气中小水滴的作用下发生折射和反射使复色的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
出现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7色光谱。
彩虹告知我们太阳光是由7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阳光是7色光。
红, 绿, 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出现白光。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及实验

冀三科下知识点一、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
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
怎样减少白色污染?1、减少使用塑料袋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本文以“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为主题,旨在总结和整理该教材中三年级下册的科学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正文一、物体与材料 - 物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 物体有哪些性质?- 材料有哪些种类? - 材料的使用有什么要求?二、天气与季节 - 四季变换的原因是什么? -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候有什么区别? - 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 - 如何保护自己在不同季节的天气条件下?三、植物与动物 - 植物的种类有哪些? -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 动物的种类有哪些? - 动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四、人体与健康 - 人体有哪些器官和系统? - 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如何预防常见疾病? - 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结尾通过对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了解到了物体与材料、天气与季节、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与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增强他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促进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阅读教材:仔细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内容。
2.做习题: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实践与观察:通过实践和观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观察四季的变化,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4.进行实验:选择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汽化和凝结、材料的性质测试等,通过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互动讨论:和同学、老师或家人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和他人的思考和交流。
总之,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能提高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持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创作者和有思想的人。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生物学知识点
1.植物学:
(1)种子的构成:种皮、萌发孔、种子壳、营养物质
(2)种子的萌发:水、温度、光照、空气和营养物质
(3)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营养、水、阳光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动物学:
(1)节肢动物:身体的特殊结构,例如昆虫的翅膀和蜘蛛的毒刺(2)鸟类:鸟的外形特征、亚种和生活习性
(3)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物理学知识点
1.声音与光:
(1)声音: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光:光的特性、基本原理和用途
2.力与运动:
(1)力:力的定义和公式、力的分类
(2)运动:速度、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力对运动的影响和运动的规律
三、化学知识点
1.物质的分类:
(1)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2)物质的状态变化:融化、凝固、沸腾、凝华和溶解
2.常见物质:
(1)空气: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2)水:水的性质和用途
(3)物质的颜色: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颜色特点
通过学习冀人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我们了解到了生物、物理和化
学的相关知识。
涵盖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节肢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等生物学知识;声音、光、力和运动等物理学知识;物质的
分类和常见物质的相关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扩展我们的视野,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更好地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
同问题。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

动特征,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动物、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无脊椎动物分为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等。
2.查阅资料,并对下面的动物进行分类。
动物
皮肤特征
是否有牙齿
金鱼
有鳞片
无
是否有脊柱 有
体温是否恒定 是
青蛙
裸露
无
有
否
蜥蜴
有鳞片
有
有
否
麻雀
有羽毛
无
有
是
狗
有毛发
有
有
是
蛇
有鳞片
1.我们在一年级时认识了周围常见的植物,学会了用 (茎)、(叶 )、花的 (颜 色 )、(形状 )和(气味 )等描述植物的一些特征。 2.树的茎很 (硬),茎上有皮 ;草的茎很 (软 ),容易切开。 3.草的茎很柔软,叫 (草质茎 )。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 (木质茎 )。 4.草本植物指具有 (草质茎 )的植物,如 (狗尾草 )、(小麦 )、蒲公英、 (三叶 草 )等;木本植物指具有 (木质茎 )的植物,如 (杨树 )、桃树、 (柳树 )等。 5.蒸馏水是指 (自来水 )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 得的比较 (纯净 )的水。 6.树和草都是 (植物 ),它们都有 (根 )、(茎)、 (叶)、(花 )和(种子 ),它们的生 长和生存都需要 (阳光 )、(水)和 (营养物质 )。 第三课 1.我们的 (衣食住行 )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 (粮食 )、(蔬菜 )、水果、 (纺织材料 )等丰富的物质原料。 2.(枸杞子 )是枸杞的成熟果实。 枸杞分布广泛, 宁夏 )的枸杞品质最好。 它 是 (药食 )两用的植物,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3.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 (经济用途 )的农作物。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 为 (油料作物 )、(药用作物 )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您们好!有下述问题与各位家长沟通:一、假期作业:1.结合《复习提纲》和《史地本》对本学期内容进行全面复习。
由于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方式,所以《复习提纲》需要孩子们背一背,或是每天花几分钟,看2遍,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2.在《复习提纲》熟悉后,在独立练习手中的考试卷,收假后,考试卷上交给学习委员,我来批改;3.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1)审题仔细,看清题意,有些题目,特意制造陷阱,让你选错误或不正确的,在这个问题上失分太可惜;(2)做题方法:选择和连线题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可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来去掉干扰项;(3)检查的习惯:完成试卷后,检查2遍。
二、期末考试时间及方法:(1)组内老师一起商量,实验安排在下周,笔试大概安排在23、24号左右;(2)考试评价分两部分:(1)实验:指南针的使用(下周进行)(2)笔试两项按一定比例作为总评成绩三、近段会有试卷(附答案)放在这里,特别是少数同学,因生病或试卷整理不到位,试卷弄丢,或其它原因,没拿到试卷的同学们,希望能在复习提纲后,练练题目,调整好学习状态。
四、也希望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弄清。
问爸妈,问老师,问同学,爸爸妈妈和老师喜欢勤学好问的你们,你们是最棒的孩子!三年级第一单元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所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播种凤仙花时,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时,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植物各部分作用:①根:吸收、固定作用。
就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简单的说,就是。
②茎:支撑、运输作用。
就是从下向上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同时从上向下将叶子制造的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③叶:制造植物自己的养料。
就是太阳光的帮助下,进行光合作用:二养化碳+水阳光氧气+养料④花:发育成果实和种子⑤种子:繁殖下一代5.易错点:植物所需要的养料来源两部分:一、是植物的根在土壤中吸收的二、是植物的绿叶自己制造的,也就是光合作用。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1、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的5个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一般都是在土壤下面进行。
3、播种方法:①选种…、②准备花盆和土…、③放种子(深度:1~2cm)…、④土壤湿润…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步骤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6、植物根的作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风仙花最早的两片叶子是由子叶发育而来,所以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8、叶子的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0、植物的生长速度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根、茎、叶(营养器官)先生长;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后生长。
11、茎的作用: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
支撑:能让叶子更好地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运输:因为茎内有许多管子1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自己制造的,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而来。
13、叶子上气孔的作用: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蒸发水分都是通过气孔进行。
1、蚕卵的颜色(淡黄色)、大小(芝麻大)、形状(扁圆形).(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2、养蚕窍门四步骤。
①移动…②桑叶新鲜…③“房间”清洁…④不喷杀虫剂…3、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蚕窝内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蚕对桑叶的采食量和吸收率。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一生共5次蜕皮,前4次在幼虫期,第5次在蛹期(茧内)。
5、蚕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供呼吸用。
6、蚕只在幼虫期吃桑叶,当身体发黄发亮时,就不吃桑叶,要开始吐丝结茧了,之后在蛹期和蚕蛾期都不再吃桑叶。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2、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_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__轨道。
3、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向是指________的方向。
5、我还知道油、__________、__________、牛奶等液体。
6、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物质本身的_________却没有改变,如水的_________。
7、天气总是在不断的________,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8、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明显、熟悉的_______________,标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9、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__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__气温。
10、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如果我们给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水温会()。
A.升高B.降低C.不变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动物提供了()。
A.养料B.水分C.栖息地3、熄灭酒精灯时,应该()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水浇灭4、在研究分离食盐和水的活动中,我们曾做了如图这样的实验,实验结果发现()。
A.蒸发皿上留下水B.蒸发皿上留下白色颗粒C.蒸发皿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5、下列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是()。
A.纸被撕成纸屑B.水结成冰C.蜡烛燃烧6、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多都是从()开始它们的生命的。
A.花B.果实C.种子7、制作水火箭时,用()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提纲11. 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 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或人造材料尤其是人造新材料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将会怎样?)答:人类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材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种优越性能的材料,而材料的发展,又推动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没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社会各个方面都不会有大的发展和进步。
3. 什么是“白色污染”?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白色污染”是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
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回收塑料,要把塑料物品(如塑料袋、塑料杯)分类放置,分类回收,以利于再加工。
(2)在制作塑料制品尤其是易废弃的生活用品时,加一些添加剂,使之埋入地下易腐烂(注意不能焚烧,因为有的塑料燃烧时会放出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从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物体停止发声时其振动也停止。
这说明了没有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
6. 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传播的方式,方向是什么?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7.声音的大小、高低与什么有关?答: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8.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什么是噪声?答: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使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人长时间受到喧闹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巨大的噪声可以损伤人的听力,致人耳聋。
9. 怎样减少噪声?答:可以:(1)禁止鸣喇叭;(2)多在路旁植树;(3)关门窗;(4)装消音器等来减少噪声。
10.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
答:(1)房屋外部要选择容易反射声音的材料,房屋内部要选择容易吸收声音的材料。
(2)双层玻璃、带皱褶的布帘可减少噪声的传人。
(3)可以通过在房屋的周围设立标牌、植树等来减少噪声。
11. 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答: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半透明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镜,也可用于做百叶窗、窗帘等,以控制进入屋内的光线数量;人们需要遮蔽光线时就使用不透明材料,如:洗相片的暗室等。
1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会怎么样?答: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的物体会全部通过,遇到半透明的物体光会部分通过,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光不能通过。
13.光能透过哪些物体?答:光能透过透明的物体,像玻璃、水、透明的塑料等。
14.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答:遇到镜子时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反射现象。
15.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答: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或制造物体的材料有关。
一、填空1、塑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优点有(轻便)、(透明)、(防水)、(耐磨)。
2、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材料),一种是(人造材料)。
3、用塑料制作的手套和用棉布制成的手套戴在手上,塑料做成的手套感觉(凉),棉布做成的手套感觉(暖和)。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6、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7、为了减少噪音危害,人们通过(禁止鸣喇叭)(植树)、(装消音器)等措施来降低噪声的危害。
8、人的痛觉区域在(130)分贝以上,人的听觉区域在(0)分贝以上。
9、鼓槌敲鼓发声时,鼓面(振动),鼓面的豆子(振动)。
10、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11、太阳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2、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3、平面是平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14、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15、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16、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有(白光)出现。
17、七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18、我们家里用电器使用的电是(发电站)供给的。
19、干电池有两个电极,铜帽的一端是(正)极;锌皮的一端为(负)极。
20、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由(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
21、(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铁丝)、(铜丝)、(铝丝)。
22、(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皮)、(纸)、(布条)。
23、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
24、磁铁能吸(铁),磁铁还有(指南北)的性质。
25、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6、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27、磁铁让我们知道了一种神奇的力——(磁力)。
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
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28、磁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在(地质考察)、(军事)、(登山)、(航空)、(航海)。
29、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使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30、信息是由(信号)传递的。
31、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用(易于识别的标志符号)来传递信息的32、(一段话)、(一封信)、(一张报纸)、(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一页传真)都是通信(光)电、(磁)的广泛应用,使快速,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了可能。
33、的形式。
声、未来的通信将向着(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的方向发展。
二、问答1、什么叫做人造材料?答: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2、儿童玩具大部分是用什么做的?用这种材料有什么好处?答:塑料做的。
用这种材料遇热变软,遇冷变硬,易成形,易着色,而且耐磨。
3、“白色污染”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白色污染”是人们大量用塑料袋而造成的污染。
自觉少用或不用塑料袋,积极宣传,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共同特征:各种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说一说声音的产生与那些因素有关?答: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还与材料有关。
6、什么是噪声?应怎样减弱噪声造成的危害?答:影响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使人烦躁的声音叫噪声。
可以禁止鸣喇叭、多在路旁栽树、关门窗、装消音器登措施来减弱噪音。
7、当你走到小河边时,水面的小鱼便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声音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通过大地和水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便游开了。
8、用纸卷一个直筒,通过这个直筒看灯光,然后把这个直筒弄弯,再看灯光,两次都能看见灯光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答:通过直筒可以看见灯光;把直筒弄弯,便看不见灯光了。
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9、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影子是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背面形成的。
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物体的距离及物体与光屏的距离有关。
10、怎样得到电?答: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从电池里可以得到电。
发电站利用火力、水力、风力、原子能的力量推动发电机发电的。
11、在组成的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电池可以给电路持续供电,导线可以将电路接通,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灯泡可以发光,以消耗电池中的能量。
12、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答:磁铁的两极吸引力最强。
13、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答;具有磁性的铁制物体都可被磁铁吸引。
14、自制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N极S极?答:能。
我们可用磁铁的N极吸引小磁针的一端,被吸引过来的一端是小磁针的S极,反过来也成立。
根据指南性,指向南方的一端是S极,北端的是N极,等多种方法。
15、磁在哪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答:磁的用途很广,在航海、航空、军事、地质考察、登山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用。
16、磁有什么性质?答:磁铁能吸铁,能隔东西吸铁;当磁铁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还有指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17、信息传递的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答:信息的传递经过编码、传送、接收、译码等过程。
三、判断1、没有人造材料,只有天然材料就足够了。
()2、用塑料制成的矿泉水瓶,遇到热水变软,变形。
()3、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与发声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
()4、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的快。
()5、杯子里装有水,敲击水越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浑厚。
()6、声音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错)7、只要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跟有没有空气无关。
(错)8、光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热光源,一类叫冷光源。
(对)9、月亮是光源。
(错)10、只要阳光穿过透明玻璃,就可以得到七色光(错)11、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才能反光。
(错)12、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对)13、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蓝光。
(错)14、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光可以。
光在真空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对)15、绝缘体是绝对不导电的物体(错)16、把两块磁铁的N极互相接近,会看到互相吸引的现象。
(错)17、磁铁能吸起所有的金属制品。
(错)18、现在已有了能使聋哑人通话的“聋人电话”(对)19、至今还没有能充当“值班秘书”的电话。
(错)20、教师授课不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