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感受责任教学设计(4)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负责任的公民第一节感受责任教学设计

《感受责任》本课的教学设计为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做负责人的公民第一节感受责任。
本课内容主要从人人有责,人各有责和多重角色,多种责任两大方面讲解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知道责任的含义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
了解人因不同的身份而负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增强责任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
了解人因不同的身份而负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增强责任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材料或生动有趣的事例、活动让学生感悟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当“我们”每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时候,也必然要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必有责,且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知道责任的含义,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多重角色。
【教学难点】对责任内涵的理解,如何增强责任意识。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搜集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职责需要我们承担的,课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情景导入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责任”这两个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当我们在享受亲人和社会对我们的呵护时,当我们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或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自己所应该担负的责任。
二、人人有责,人各有责1、一谈到责任,人们总是容易想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医生对病人的抢救、军人对祖国的保卫、清洁工人对城市的美化,等等。
2、责任是指社会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分内应该做好的事,如一个人必须完成与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相适应的任务,即要尽到责任。
二是指由于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造成不良后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即要接受惩罚。
3、事例探究:◎家境虽然不错,但平时却节衣缩食的八年级学生吴敏,三年来多次以父亲的名义给“希望工程”捐款,总计达到4000多元。
初中八年级-感受责任-全国获奖

效果
预测
1本节课视频、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责任的力量。
2本节课的亮点是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种中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反思自我,自主成长,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2明确学习目标,学有方向。
认识角色与责任
人人有责;
人各有责;
多重角色多种责任
1观看情景剧《小军的一天》
思考(1)该剧体现了与责任相关的哪些重要观点
(2)请你围绕教材具体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人有责的
2 (1)提问:在老师面前的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学生) 怎样做是与这个角色相匹配的
(2)及时检测:展示三幅图片,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分别是什么三幅图片中人物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所承担的责任相同吗
《感受责任》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责任(湘教版思想品德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节)
执教者
解读
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本课体现课程标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从学生自身实际和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责任的力量——认识角色与责任——理解责任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同学间分享生活经验,促进自主成长。
知识目标
知道责任的涵义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了解人因不同的身份而负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
教材文本;学生生活、学习经验;视频音像材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的资源等。
教学重点
知道责任的涵义,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都因不同场合、不同的身份而负有多重角色。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节《感受责任》积极承担责任 教案 湘师版

第三课时积极承担责任教学目标:1、情感——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勇气,敢于负责;使学生意识到,在面对发生冲突的责任时,应该善于负责,根据自己的能力、责任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决策。
2、能力——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拥有当面对责任冲突时寻求可选择的途径的能力。
3、认知——责任的重要性,当面对责任冲突时善于负责的途径的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负责的精神,寻找责任发生冲突是的有效解决途径,难点——如何增学生的责任意识,真正做—个负责的人。
教学过程:一、教师讲解引出话题:履行责任是有代价的,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要承担失败的痛苦和风险,还有可能遭到别人的误解和猜测……所以我们履行责任还需要付出代价、勇气、胆识和智慧。
引出:敢于负责二、设计活动,敢于负责:背唐诗,教师将杜甫的《旅夜书怀》,一句一句地展出,在规定的时间里要学生背出,并抽背几位同学。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于抽背的情况提问:你为什么不能记得一字不差?学生可能会说:粗心。
可能会说刚才没听清楚要求,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我刚才讲的有同学没听清楚?是动画好看,还是……?同学可能会说:不专心。
所有一切,我们的同学可能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老师告诉大家:没有任何借口,一切责任要敢于承担!带着这样的思想,回答书本“说一说”的内容。
(P.72)负责要有勇气与胆识。
还可以用活动;找出自己曾经负责的光荣历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追问:当你负责时,周围的人是怎样看你的?你当时的感觉如何?当你负责而失败后又是怎样想的和做的?通过学生自豪的回答,教师归纳:敢于负责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使自己变得自信,并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三、善于负责:履行责任还需要一种胆识与智慧,不可鲁莽。
小品表演:大意:刘庆和高明是好朋友.有一天,刘庆告诉高明,他和班里的几个男生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网吧,让高明放学后一起去玩。
八年级上感受责任定稿

八年级第四单元做负责任的公民第一节感受责任许家桥中学赵纯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当“我们”每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时候,也必然要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必有责,且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2、能力目标:通过大量材料或生动有趣的事例、活动让学生感悟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等综合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涵义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
了解人因不同的身份而负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增强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多重角色。
2)教学难点:理解责任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议一议:下面所列举的是一些什么行为?1、一位11岁的男孩,不小心打碎了别人的玻璃,他利用节假日打工赚钱赔偿。
2、张丽的数学成绩较差,班上的学习委员组织几个同学为她补习,数学课代表王海更是主动提出要求为张丽补习。
3、和同学约好晨练,早上却不想起床,让同学白白等了一个小时。
责任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一)人人有责提问: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好哪些小事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责任与我们如影随形。
责任产生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责任,有的重如泰山,有的普通平凡。
人应各负其责(二)人各有责多媒体展示幻灯片提问:(1)他/她是什么身份?(2)他/她承担什么责任?归纳: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做与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即承担一定的责任。
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就不同。
(过渡:那么你们现在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有哪些责任呢?)(三)多重角色,多种责任1.多媒体展示幻灯片提问:(1).“我”扮演了哪些角色?(2).“我”承担什么责任?归纳: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身份。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感受责任教案 湘教版

感受责任教学目标:认知——知道责任的涵义是一个人做某事或以一定方式行为的职责或义务。
了解人因不同的身份而负不同的责任,明确责任的不同来源,增强责任意识。
能力——通过大量材料或生动有趣的事例、活动让学生感悟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等综合能力。
情感——感受当“我们”每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时候,也必然要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必有责,且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责任的涵义,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而负有多重角色。
难点——对责任内涵的理解,如何增强责任意识。
引言拓展,感受责任与责任的重要教师可以用讲述故事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陈述的形式,把故事展示给大家,然后让学生细细体会、品味其中的内涵,同时要求学生举出类似的或相反的事例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明白:责任是重要的,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在学习引言的基础上的拓展为:(教师给学生出示图片:北京密云正月十五灯展的踩踏事件)展示当时的一段新闻:据了解,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计划举行十天,5日是第六天。
平日观灯游人约3000人,但由于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造成人员拥挤,最终因一游人在举行灯展的密虹公园一座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从而造成36人死亡,15人受伤的踩死挤伤游人事故。
问:1、这次事故引起了怎样的后果?(造成了36人死亡)2、如何处理的?(县长、派出所所长被撤职,相关人员都受到法律的制裁)3、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某些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师: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而不负责任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可见责任这个词的分量是多么的重。
(引出课题:感受责任)过渡: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我们又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呢?新课学习:分小组课堂探究,感受责任的涵义阅读教材第63页吴敏、蒋智、尹心雨的事迹,并思考从三位同学身上,你看到了他们共同的闪光点在哪儿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别人承诺你的事却没有做到的经历?你对他的看法是生活中,你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吗?你的作业认真做了吗?你是否在电子游戏机室里流连忘返呢?你是否守时?你是否守信?当你做错了事,你是否勇敢地承认并改正?你对以上事情认为在你的生活中重要吗?出示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在欧洲,一位妇女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濒临死亡。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感受责任教学设计5湘教版

感受责任1教学目标导学目标1.了解责任及其产生,明确人必有责,人各有责,多重角色,多种责任。
2.理解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关心社会,关爱社会,完善自我。
2学情分析一般3重点难点导学重点1.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2.理解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关心社会,关爱社会,完善自我。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 提问检査上节课的复习內容一.提问检査上节课的复习內容引入活动2【导入】二.明确目标,板书复习课题二.明确目标,板书复习课题活动3【活动】三、自主学习三.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有关内容,要求将所学知识与考标联系起来)(一)链接中考1.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识记)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理解)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理解)(二)基础知识再现(教师提出线索,学生回答具体內容)1.什么是责任?责任是怎样产生的?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事的要求,他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道德要求,它贯穿每一个人的一生。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
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的承诺。
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每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
每个人在受惠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必然要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2.怎样才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增强责任意识有什么重要意义?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人对事不淡漠。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一个执着的人,任凭风吹浪打,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忘掉自己的职责。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的情怀往往同奉献你、乃至牺牲联系在一起,紧要关头、危急时候,敢于挺身而出。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人。
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责任感,国家就会强大;一个社会的成员有了责任感,社会就会和谐;家庭成员有了责任感,这个家庭就会幸福;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能尽职尽责,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感受责任》word学案

感受责任学习目标1、了解人必有责的原因,明确责任无处不在,增强责任意识。
2、了解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
3、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重角色的“集合”,都要承担多种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都要承担多种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怎样学习1、认真阅读教材,理清知识要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一、自主学习。
1、责任是怎样产生的?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和()。
2、怎样理解人各有责?我们在生活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也就有所不同。
3、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但我们每个人并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身份,同时我们也负有不同的()。
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也负载着()。
二、合作讨论。
4、怎样理解人人有责?5、每一个人都需要为他人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
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而学生也要扮演好学生这一角色。
那作为学生的你们应如何扮演好“学生”这一角色呢?学习检测1、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以上两种说法表明,社会责任感()①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②是社会强加给我们的③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④就是指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2009年评出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下列对责任理解正确的是()A.责任全部来源于法律的规定B.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C.承担责任获得的回报的是精神上的D.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3、祖籍湖南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政治人物不但要有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历史观,要对历史负责,一个人活在天地间不是你认为你是谁,而是将来的历史怎么给你定位。
2016-2017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感受责任(第二课时)多重较色多种责任教学设计

多重角色多种责任【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中自己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一个人要担负多种责任;培养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明白了人必有责、人各有责的道理,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对问题自我思考的能力有限,可能对一个人是多重角色的“集合”这个道理理解尚不到位,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对责任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把对责任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负责任【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音乐欣赏)(播放丛飞感人事迹画面和背景音乐《感恩的心》)师:请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回忆上一节我们学习的内容,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你对责任有何体会?学生回答(略)。
2.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此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师:请同学们说出自己不同的角色,你知道自己的这些角色要负担什么样的责任吗?学生回答(略)。
结论:我们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负有不同的责任。
3.案例分析(鼓励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有关负责任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分析)学生活动(略)。
教师评价:(1)评价学生搜集的案例是否符合要求,提高学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2)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是否正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评价学生的表达是否准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讨论并补充完整对家庭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对他人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对集体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我们要学会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我们要学会5.活动设计: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实话实说,让学生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行为,以不记名的形式,把这些行为及当时自己的心理状态写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责任
1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处在转轨时期,是教育他们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积极承担责任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局限,特别是像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他们看问题难免会以偏概全,认为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事,与自己无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正确引导学生,以培育学生树立公益意识,强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2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责任的涵义,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都因不同的身份(或角色)而负有多重角色,因而承载着多种责任。
难点:对责任内涵的理解,如何增强责任意识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根据真实故事引入课题
师:播放视频:吴孟超的故事
问:看完短片后,同学们有何感想?如果让你选一些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吴医生的人品精神,你会选哪些词呢?
生:回答(略)
师:总结。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们可以说吴医生是一位极其负责任的医生。
他那种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令我们钦佩的同时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吴医生成功地扮演好了医生这一角色,成为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典范。
而在社会舞台上,并不仅仅只有医生这一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像吴医生那样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并探讨责任的话题。
(板书课题----感受责任)
活动2【导入】
师:出示材料“吴敏、蒋智、尹心雨”的事迹
问:从三位同学的身上,你看到了他们共同的闪光点在哪儿呢?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回答。
(引导认识:人应该学会负责并初步树立起责任意识)
师:总结。
所以不管是在学习活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那么,请问同学们:在你的学习或生活中你做到了吗?(过度到:实话实说)
活动3【活动】实话实说
师:出示问题
生:齐答。
(目的: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当责任)
活动4【活动】快乐接龙
师: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小的游戏,并出示材料。
完毕后,请同学们继续往下接,看谁接的最快最多最好:
生:回答
师:赞扬、总结。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做与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担一定的责任。
然而,责任并不是强加在个人身上的,是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情,但它却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与我们如影随形。
当我们每个人在受惠于他人或社会的同时也必然要服务于社会或他人,因而,责任往往还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然而,在生活中,有的责任重如泰山,有的却普通平凡,却都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是你、我、他的责任,是不能缺少的任何一个人的责任,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肩负起自己的那份责任,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和谐,所以我们人人都有责任。
(导出内容一并板书:人人有责)
活动5【活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猜猜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并从事着怎样的职业?边展示图片(军人、记者、厨师、律师、农民、教师等)
生:齐答。
各组展开讨论,选出发言代表
师:归纳总结。
引导认识:每个人都需要为他人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
我们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有所不同,因此,人应该“各负其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导出内容二并板书:人各有责)活动6【活动】角色扮演
师:出示图片。
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在纸上写下当我在这些人面前或与他们打交道时,我扮演着什么角色?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而他们对我又有什么责任?
进一步出示表格:说明以表格的形式自主完成
生:完成、回答。
(要求:每个学生依次作答)
师:活动结束后,要求:同学们刚刚体验并完成了角色扮演之后有何感受?(请部分同学作
答)
引导学生作答: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但我们每个人并不仅仅只是扮演着一种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及身份,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不同。
以自己为例:在家里: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在学校:作为教师;在社会:作为社会公民等责任。
(导出内容三并板书:多重角色多种责任)
活动7【活动】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角色和责任的关系?
生:回答
师:引导归纳。
1、一种角色意味着一种责任,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2、不同的责任来自于不同的角色,身份不同,责任也就不同3、只有尽到责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内容:人人有责、人各有责、多重角色多种责任重点是知道责任的涵义,感受并明确人各有责及每个人因不同的身份负有多重角色,并承载着多种责任。
难点是对责任内涵的理解,如何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
其实我们中学生也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只有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创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能参加一次对社会或他人尽责任的活动,亲身去感受一下承担责任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