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X线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X线诊断

呼吸系统X线诊断

Legionnaire病 Legionnaire’s disease
Legionnaire病 Legionnaire’s disease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
真菌感染 fungal infection
组织浆细胞病 histoplasmosis
组织浆细胞病 histoplasmosis
组织浆细胞病 histoplasmosis
组织浆细胞病 histoplasmosis
球孢子菌病 coccidioidomycosis
球孢子菌病 coccidioidomycosis
球孢子菌病 coccidioidomycosis
曲霉病 aspergillosis
曲霉病 aspergillosis
肺的动脉和静脉 Pulmonary arteries and veins
气管 主动脉弓
右主支气管 右肺动脉
右上肺静脉 右下肺静脉
上腔静脉
右下叶支气管
下腔静脉
左主支气管 左肺动脉
左上肺静脉 肺动脉干 右下肺静脉 升主动脉
主支气管和肺的动静脉 Main bronchi with pulmonary arteries and veins in situ



第二级呼吸支气管
肺腺泡 acinus
第三级呼吸支气管 肺泡管
细 支 气 管 小叶
肺腺泡 acinus
肺泡
开放的肺泡管 肺泡囊
Kohn 孔
Bronchi 小支气管 bronchioes 细支气管 terminal bronchiole 终末支气管 lobule 小叶
肺内血液循环 Intrapulmonary blood circulation(schema)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病案资料: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 岁住院号:XXX 科室:XXX 床号:XXX临床症状:患者主诉持续咳嗽、气促,伴胸闷、咳痰,持续时间为X天。

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发育正常。

脸色稍苍白,皮肤黏膜可,呼吸运动可,声音清晰。

两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60次/分,心律整齐。

腹平软,压痛轻,肠鸣音正常。

检查方法:患者于XXX日前往我院X线诊断科行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结果:1. 双肺纹理走形欠清晰,两肺野内可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并伴有咳嗽时气管远端呈分叶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的表现,提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气管扩张。

2. 右上肺可见一个细长形、边界较清楚的圆形透光区,直径约为3cm,病灶周围有轻度模糊影,提示可能为支气管囊肿或空洞。

诊断意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结合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情况:1. 慢性支气管炎伴气管扩张:表现为双肺纹理走形欠清晰,呈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咳嗽时气管远端呈分叶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

综合患者主诉的咳嗽、气促、胸闷,以及体格检查发现的双肺呼吸音减弱、干湿性啰音,支持此诊断。

2. 右上肺支气管囊肿或空洞可能:X线检查显示右上肺一个细长形圆形透光区,周围有轻度模糊影。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明确诊断。

鉴于上述初步诊断,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1. 支气管造影:以了解气管、支气管的形态和功能。

2. 支气管镜检查: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是否异常,如炎症、溃疡等。

3. 痰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鉴定:以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治疗方案:1. 支持治疗:保持休息,补充营养,合理饮食,适量饮水,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痰液引流:通过物理方法(体位引流、拍背、气道湿化等)或药物治疗(黏液溶解剂)促使痰液流畅排出。

3. 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呼吸系统正常和异常(影像)

呼吸系统正常和异常(影像)

2、骨性胸廓 (Bones)
(1)肋骨(ribs)
后段圆厚,呈水 平方向向外走行,前 段扁薄,自外上向内 下斜行,1—10肋前端 与胸骨相连,软骨不 显影,25岁以后第一 肋软骨首先钙化。
肋骨前段间隙常 为肺部病变的定位标 志,后段常作为胸腔 积液的标志。
肋骨的常见变异有:
①颈 肋 从第7颈 椎发出; ②叉状肋 段呈叉状; 肋骨前
• Replaced by CT, and especially high resolution CT
Computed Tomography(CT)
• Advantage – Excellent anatomic detail (chest wall, pleura, lungs, mediastinum) – Contrast enhancement — great vessels • Indication – Staging lung cancer and other malignant tumors – Diffuse lung disease — high-resolution CT – Pleural disease – Mediastinal disease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肌肉发达的男性胸 片上表现为两侧肺野 中外带扇形均匀之阴 影下缘锐利,向胸廓 外与皮肤皱褶连续, 一般右侧较明显。
(4)乳头及女性乳 房(female breast and
nipple shadows)
Nipple在两下肺相 当于第5前肋间,可 见小圆形的致密影, 多见于女性。
Bronchography(支气管造影)
•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the bronchial tree by instillation of contrast medium directly into the trachea or bronchi. • Evaluation of bronchiectasis

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

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
结核球
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影,边缘清晰,密 度均匀增高,内部可出现钙化。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X线表现为肺部斑片状或条索状影,可伴有空洞 和卫星病灶,病变范围广泛,肺组织结构破坏严 重。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大小、密度 、分布均匀。
肺癌
中央型肺癌
X线表现为支气管阻塞征象,如支气管狭窄、阻塞、 管壁增厚等。
总结词
肺结核的X线表现包括肺内结节、斑片状浸润、空洞及钙化等。
详细描述
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传播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等。原发性 肺结核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原发灶。血行传播型肺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表现为肺部 多发结节和浸润。继发型肺结核常见于成年人,多表现为肺内斑片状浸润、空洞及钙化。
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表现

CONTENCT

• 呼吸系统概述 •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的X线表现 • X线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
局限性 •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 病例分析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 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 交换,即吸入氧气并排 出二氧化碳。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症状表现,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止咳、
平喘、抗炎等。
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 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进行治疗。
氧疗
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 采用氧疗方法提高血氧
饱和度。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呼吸系 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等,可能需要手
术治疗。
06

胸部DR 胸部呼吸系统X线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胸部DR 胸部呼吸系统X线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三、胸部
呼吸系统X线检查
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1、普通X线检查 2、特殊X线检查 3、造影检查 4、CT 5、MRI 6、USG
X线检查方法
胸部透视:
①多方位观察;
②深呼吸对比观察两肺野透光度。
③怀疑有肺动静脉瘘或肺囊性病变时, 请病人咳嗽或做瓦尔萨尔瓦氏试验或 Valsalva’s test 米勒氏试验。与实质性肿块相鉴别。 Mũller ’s test
支气管造影:
直接显示支气管腔内情况。
肺动脉造影:
肺 动 脉 造 影
X线检查方法
高千伏摄影:
用于显示心脏及膈顶后方病变。
荧光缩影: 又叫胸小片
用于集体体检。
支气管造影:
直接显示支气管腔内情况。
肺动脉造影:
用于显示肺动静脉瘘等病变。
肺动脉造影
正常肺动脉 肺动静脉瘘
支气管动脉造影
可以用于判断咯血的出血部位 以及肺癌的供血情况。
X线检查方法
斜位主动脉造影
降主动脉增粗 夹 层 动 脉 瘤
X线检查方法
摄片前最好先做透视检查,以确定摄 片的部位、范围和投照条件。保证胸 片的质量以及合理使用胶片。
最常用的投照位置有后前位(正位)
胸 部 后 前 位
摄 影
X光
后前位胸片
冠 状 面

于深吸气


人体
末屏气曝光。

胶片
位置正,
需包括全部肺
野、胸廓、肋
投影 膈角。
胸部摄片:
X线检查方法
摄片前最好先做透视检查,以确定摄 片的部位、范围和投照条件。保证胸 片的质量以及合理使用胶片。
荧光缩影: 又叫胸小片
用于集体体检。

X线诊断报告模板

X线诊断报告模板

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第一部分?呼吸系统一、正常胸部平片1、????正常胸片: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

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2、????1、????2、????(以3、????4、????增粗、三、肺部炎症1、????大叶性肺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右侧位、肺门不大。

病变位于右肺上叶,呈一扇形密度增高阴影,前后肋膈角锐利。

2、????支气管肺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下野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并可见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3、????炎性假瘤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左肺下野近心膈角处见一核桃大小球形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右侧位:肺门不大。

病变位于左肺前内基底段。

与心影重叠。

前后肋膈角锐利。

4、????急性肺脓肿5、????四、1、????2、????3、????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其内可见一蚕豆大小透亮区,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正常范围。

4、????结核球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I.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检查日期:II. 检查目的本次X线检查的目的是对患者的呼吸系统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III. 检查方法使用X线设备进行胸部透视或胸部摄影,采集图像以评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IV. 检查结果1. 胸廓形态:描述:患者胸廓形态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详细的胸廓形态描述,如呈桶状胸、鸡胸等]2. 肺野透明度:描述:患者肺野透明度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详细的肺野透明度描述,如肺纹理增多、模糊等]3. 膈肌运动:描述:患者膈肌运动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膈肌运动异常的详细描述,如一侧抬高/下降等]4. 支气管与气管:描述:患者支气管与气管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支气管与气管异常的详细描述,如支气管狭窄/扩张等]5. 胸腔积液/气胸:描述:患者胸腔未见积液及气胸/胸腔存在积液/气胸。

6. 膈上下位:描述:患者膈位于正常/异常位置。

[可以加入膈位异常的详细描述,如膈升高/下降等]7. 心包增厚:描述:患者心包未见增厚/存在心包增厚。

8. 其他发现:描述:除上述观察外,还检测到其他异常,如异常结节、肿块等。

V.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X线检查结果,患者呼吸系统存在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VI. 注意事项1. 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妊娠可能或已妊娠,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必要的辐射风险。

2. 患者应保持呼吸平稳,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体位调整。

3. 检查过程中需要移除所有具有照射干扰的物品,如金属饰品。

以上是根据X线检查呼吸系统所需的诊断报告模板,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内容。

希望这个模板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呼吸系统正常、异常X线表现及常见疾病诊断

呼吸系统正常、异常X线表现及常见疾病诊断


肋软骨:不显影呈游离状;
钙化:第一前肋25岁起钙化,其余由下而上钙化, 钙化时呈不规则斑片状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胸廓 肺 纵隔 膈
肋骨先天变异
颈肋、叉状肋、肋骨融合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胸廓 肺 纵隔 膈
肋骨先天变异
颈肋
第七颈 椎发出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异常X线表现
㈡肺部病变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空腔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肺部病变
渗出 增殖 纤维化 钙化 肿块 空洞与空腔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㈡肺部病变 1.渗出性病变:机体对急性炎症的反应,肺泡腔内渗出液代替了腔内 气体 浆液性及血性,见于肺炎、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病变范围不 同,影像表现不同。
女性乳房、乳头 女性乳房重叠于两肺下 野形成半圆形、密度高 下缘清楚、上缘模糊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胸廓 肺 纵隔 膈
乳头影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胸廓 肺 纵隔 膈
骨性胸廓
(1)锁骨 (2)肋骨
12对前后肋骨不在同一水平
后肋走向:水平向外密度高 前肋走向:外上向内下,密度
定义:终末细支气管以 远的肺泡过度充气 , 并肺泡壁破坏 机制:终末细支气管炎
正常X线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弥漫性阻塞 性肺气肿:桶状胸、膈 低平;肺野透明度增加, 单、多发肺大泡,中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渗出性病变:急性炎症
片状或斑片状 密度淡而均匀
边缘模糊
(二)增殖性病变: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斑片状、结节状 密度较高,不甚均匀 边缘较清楚
(三)干酪性病变:结核坏死灶
斑片状
密度浓密、不均匀,可有钙化
边缘不清
(四)纤维性病变:病变愈合
索条状、片状
密度较高
渗出、干酪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肿大
2.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的延续
病理:肺内病灶吸收或纤维化,仅剩肺门淋
巴结
X线表现
肿瘤型 炎症型
(二)血性播散型肺结核 1. 粟粒型肺结核(miliary ~)
机理:一次或短期内大量
结核杆菌进入血液
X线表现
“大小、密度、分布”三 均匀
缘不清 侧位:梭形影,尖 段指向并通过肺门
(四)肺下积液
立位:膈面抬高,
肋膈角变钝
卧位:膈面再现,
肺野密度增高
二、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肋膈角:模糊、变钝 膈顶:幕状粘连 叶间裂:粗线条状增厚 大量胸膜增厚:片状高密度影、胸廓蹋陷、肋间
隙狭窄、横膈上升、纵隔依位
胸膜钙化X线表现
第五节
增宽
纵隔病变
一、纵隔增宽和移位
感染、肿瘤、外伤、先天性畸形
移位
移向健侧:气胸、液(气)胸 移向患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 连
摆动
二、纵隔肿瘤
(一)原发性肿瘤 1. 前纵隔肿瘤
胎生性肿瘤
• 皮样囊肿 • 畸胎瘤(囊性、实质性)
胸腺瘤
X线表现(胎生性肿瘤)
边缘清楚,可分叶
三、气(液)胸 (pneumohydrothorax)
原因:自发性、外伤
性、医源性
X线表现
外围无肺纹透亮区
肺压缩:边缘、相对 高密度影
间接征象:纵隔、
横膈、肋间隙
液气胸:气液面
四、脓胸(empyema)
原因:化脓性感染
X线表现
急性:同积液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钙化、死
第四章
呼吸系统X线诊断
Respiratory Roentgenology

优点
1.天然对比 2. 简单方便

3. 观察运动情况
限制
1. 时间
2. 空间: A.大小 B.重叠 3. 密度
进展
1. CT、SCT、MPCT、EBCT
2. MRI 3. DSA
第一节 正常胸部
一、胸廓(chest wall)
• 横膈:上抬
• 胸膜:增厚、粘连
四、矽肺(silicosis)
职业病史
病理:矽结节
间质纤维化
X线表现 分期
五、肺肿瘤(pulmonary tumors)
良性 恶性:原发、继发
(一)原发性肺癌
起源:支气管、肺泡上皮 病理分型:鳞癌、腺癌、腺鳞癌 X线分型:中心型、周围型
肺间质:支撑组织
第二节
大小:增大
胸部异常表现
淋巴结、肿瘤及血管性 血管性
一、肺门(hilar shadow)
缩小
位置:肺纤维化、肺不张牵拉 舞蹈:血流量大,压差大
二、肺纹(lung markings)
增多、粗:血量增加
支气管炎
间质水肿、纤维化
减少、细:血量减少
肺气肿、肺大泡
三、肺实质的基本病理表现
肋膈角、心膈角
四、胸膜(pleura)
横裂、斜裂
胸膜反折线
五、肺(lungs)
(一)分叶与分段 (二)肺野的分区 1.横分:上、中、下野 2.纵分:内、中、外带
3.肋间隙分:肺尖、第一前肋间等
(三)正常肺部阴影
1.肺门:左高右低
2.肺纹
3.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实质:细支气管(D<1mm)以
下的肺组织
大泡破裂气胸
X线表现
透亮度高 肺体积大:桶胸 肺纹少 纵隔窄 肺大泡
2.局限性肺气肿
病因:肿瘤、结核、炎症、代偿
病理:肺叶、段性气肿 X线表现
局限性表现 纵隔移位(单侧) 原发病灶(代偿性)
(二)肺不张(atelectasis)
病因:同前 机理:气体不能进入肺泡,
肺纹增多,网格状 片状高密度影
二、肺脓肿(lung abscess)
病原菌:金葡菌等
病理:渗出、化脓、坏死、液化(咳出)
X线表现
急性期
• 高密度片状影
• 边缘模糊 • 中央密度更高 • 脓腔(厚壁、气液面)
慢性期
• 周围炎症吸收 • 洞壁渐光整
愈合期
• 炎症消散
• 空洞闭合
3. 右前斜位(R-O)

升主动脉

左心房
肺动脉圆锥
右心室
右心房
(下腔静脉)
心尖(左室)
(心前间隙)
4. 左侧位(L-Lateral)
前 胸骨后区 升主动脉 右心室 (血管前间隙) 肺动脉圆锥 后 左心房 左心室 (心后食管 前间隙 ) (心前间隙基本不见)
二、影响心脏及大血管外形的生理因素
肝样变褐色肝样变消散期
X线表现
密度均匀
边缘模糊 大叶(段)分布 体积改变不明显
(二)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lobular ~)
病原菌:链球菌等
病理:化脓性炎症
X线表现
斑片状密度增高 边缘模糊 中下肺野内带
(三)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 非典型肺炎)
病原菌 病理:间质性肺炎 X线表现
(一)软组织(soft tissue) 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乳房、乳头
(二)骨骼(bones)
肋骨
锁骨 肩胛骨
胸骨
胸椎
二、纵隔
(mediastinum)
位置及内容
二、纵隔
分区
二区五分法
三、横膈(diaphragm)
形状
位置:10后肋,左高右低
运动:1-3cm,深吸气3-6cm
六、异物
定位 有无合并症
循环系统的X线诊断
Cardiovascular imaging
作用
限制
时间:早期病变,形态改变不明显
密度:心脏、血管管腔不显示
空间:各房室重叠
进展
第一节 正常心脏及大血管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的 X线表现
正常心脏右心房
居右,左心房居
后偏上
(三)纵隔肿块与肺内肿块的鉴别
与纵隔的成角
中心点的位置
纵、横径的长短
第六节 胸膜疾患
胸腔积液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气(液)胸 脓胸
一、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原因:感染、肿瘤、外伤、心肝肾疾病
性质:渗出、漏出
X线表现
<300ml时不显示
(2)结核性空洞
X线表现
高密度影内出 现低密度区(空
洞),壁常不清

(3)结核球(瘤)
机理:抵抗力强
毒力强 反应剧烈
X线表现
2~5cm结节,可有 空洞或钙化 周围病灶
(4)混合性病灶
慢性、反复发作, 后期多见
X线表现
片、洞、条、结、 球,渗出多见
2. 纤维增殖性结核 (fibroproductive ~)
2. 亚急性、慢性血
性播散性结核
机理:多次少量结核
杆菌进入血液
X线表现
上、中肺野多见
三不均匀
(三)继发性肺结核(再染)
成人多见 内源性感染(复发)
外源性感染(重新感染)
X线表现多样化
1. 浸润性肺结核
(infiltrative ~)
(1)渗出性病灶
上肺野多见
X线表现
边缘清楚
走行与肺纹不一致
(五)钙化:坏死组织内钙盐沉积
斑点状或斑块状,形状不一
密度均匀、浓密
边缘锐利
(六)空洞:组织坏死液化后排出
洞壁:厚(>3mm)、薄
光整或不规则
空腔:低密度
偏心或居中
有或无气液面
与空腔鉴别
(七)肿块:主要为肿瘤
块状:圆形或卵圆形 密度高、均匀,可有空洞、钙化 边缘清楚(多数)或模糊
斑片状高密度影 可融合 边缘不清 中下肺野、内中 带
4.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chronic
fibrocavernous ~)
机理: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X线表现
直接征象:大量纤维条索
空洞 支气管播散病灶
间接征象
• 肺:肺门上移
垂柳状肺纹
代偿性肺气肿 肺萎陷 • 纵隔:患侧移位 • 胸廓:塌陷
密度均匀,钙化、牙齿 囊壁可有蛋样钙化
2. 中纵隔肿瘤
多为淋巴瘤
X线表现
双侧多见
分叶、波浪状边 缘 前、中纵隔块状 影
3. 后纵隔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
X线表现
边缘清晰
密度均匀 脊柱旁 椎间孔可增大
(二)转移性肿瘤
多为淋巴结转移,直
接蔓延少见
X线表现
单侧增宽、分叶
腔、塌陷……
第七节 胸部外伤
平时:挫伤、挤压伤
战时:火器伤、刺伤、爆震伤
一、胸壁变化
肋骨骨折 皮下气钟肿
二、胸腔
气胸:开放性
张力性
血(气)胸
脓胸
三、肺的变化
肺挫伤 肺压缩 肺不张 外伤性肺气囊肿
四、纵膈变化
纵膈积气 纵膈积血
五、横膈疝
横膈全部或部分消失 胸腔内腹腔脏器影 钡餐确诊
肋膈角变钝,膈面不清 下肺野高密度影,凹面向上 平卧时散开,肺野密度增高 大量积液时可见间接征象(少、中、大量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