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报告模板之呼吸系统(X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病案资料: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 岁住院号:XXX 科室:XXX 床号:XXX临床症状:患者主诉持续咳嗽、气促,伴胸闷、咳痰,持续时间为X天。
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发育正常。
脸色稍苍白,皮肤黏膜可,呼吸运动可,声音清晰。
两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60次/分,心律整齐。
腹平软,压痛轻,肠鸣音正常。
检查方法:患者于XXX日前往我院X线诊断科行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结果:1. 双肺纹理走形欠清晰,两肺野内可见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并伴有咳嗽时气管远端呈分叶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的表现,提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气管扩张。
2. 右上肺可见一个细长形、边界较清楚的圆形透光区,直径约为3cm,病灶周围有轻度模糊影,提示可能为支气管囊肿或空洞。
诊断意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结合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情况:1. 慢性支气管炎伴气管扩张:表现为双肺纹理走形欠清晰,呈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咳嗽时气管远端呈分叶状扩张,支气管壁增厚。
综合患者主诉的咳嗽、气促、胸闷,以及体格检查发现的双肺呼吸音减弱、干湿性啰音,支持此诊断。
2. 右上肺支气管囊肿或空洞可能:X线检查显示右上肺一个细长形圆形透光区,周围有轻度模糊影。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手段进一步明确诊断。
鉴于上述初步诊断,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1. 支气管造影:以了解气管、支气管的形态和功能。
2. 支气管镜检查:以观察气管、支气管黏膜是否异常,如炎症、溃疡等。
3. 痰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鉴定:以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治疗方案:1. 支持治疗:保持休息,补充营养,合理饮食,适量饮水,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痰液引流:通过物理方法(体位引流、拍背、气道湿化等)或药物治疗(黏液溶解剂)促使痰液流畅排出。
3. 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

X线检查呼吸系统诊断报告模板I.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检查日期:II. 检查目的本次X线检查的目的是对患者的呼吸系统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III. 检查方法使用X线设备进行胸部透视或胸部摄影,采集图像以评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IV. 检查结果1. 胸廓形态:描述:患者胸廓形态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详细的胸廓形态描述,如呈桶状胸、鸡胸等]2. 肺野透明度:描述:患者肺野透明度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详细的肺野透明度描述,如肺纹理增多、模糊等]3. 膈肌运动:描述:患者膈肌运动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膈肌运动异常的详细描述,如一侧抬高/下降等]4. 支气管与气管:描述:患者支气管与气管正常/异常。
[可以加入支气管与气管异常的详细描述,如支气管狭窄/扩张等]5. 胸腔积液/气胸:描述:患者胸腔未见积液及气胸/胸腔存在积液/气胸。
6. 膈上下位:描述:患者膈位于正常/异常位置。
[可以加入膈位异常的详细描述,如膈升高/下降等]7. 心包增厚:描述:患者心包未见增厚/存在心包增厚。
8. 其他发现:描述:除上述观察外,还检测到其他异常,如异常结节、肿块等。
V.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X线检查结果,患者呼吸系统存在异常,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VI. 注意事项1. 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妊娠可能或已妊娠,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必要的辐射风险。
2. 患者应保持呼吸平稳,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体位调整。
3. 检查过程中需要移除所有具有照射干扰的物品,如金属饰品。
以上是根据X线检查呼吸系统所需的诊断报告模板,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内容。
希望这个模板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呼吸系统x线阅片

泡。两肺纹理分散变细变直,外带消失不见。 心脏呈垂直型。 胸廓可呈桶状,表现为肋间隙变宽,胸廓前后径
增加致使胸骨后间隙增宽。 两膈位置下降,膈顶变平,可呈梯形,呼吸动度
光滑整齐。空洞周围常有密度增高的渗出性浸润。 见于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
结核性空洞常无或仅有少量液面, 肺脓肿的空洞内多有明显的液面, 癌性空洞其内壁多不规则,有附壁结节。
(3)薄壁空洞
洞壁一般在2—3mm以下。 厚壁空洞转入慢性期,周围浸润被吸收,代
替以纤维组织围绕在破坏区的周围,经过肺 的均匀牵引而形成的园形空洞。 X线表现:境界清晰、内壁光滑的透光区,其 周围很少有渗出性改变,一般洞内无液面。 常见于肺结核。
前缘的间隙,为较透光的倒置狭长的三角形。 ②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
所占据的范围。 ③后纵隔食管前缘以后,内含食管,降主动脉,
胸导管、静脉、交感神经及淋巴结等
纵隔划分
横的方向划分: 1.为自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四胸椎体下
缘划水平线。 2.肺门下缘水平线。
纵隔划分图
五、膈肌(横膈)
(肺气肿) 肋间隙增宽 横膈下降 纵隔障向健侧移位 叶间裂向健侧移位 病变区肺纹减少消失
右上叶不张
正位:右肺上 叶密度增加, 水乎裂向上移 位,构成锐利 的下界及弧形 凸面向上。右 肺门上移,中、 下叶可有代偿 性膨胀过度, 气管可右移。
侧位:呈扇形
右上叶不张照片
右中叶不张
正位:见右肺下部内侧有片状阴影,使该处心右缘轮廓模糊。在前弓 位上可见三角形致密影,界限锐利,尖端向外。
呼吸系统影像报告模板(X线,CT)

呼吸系统X线诊断心肺未见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两肺纹理增粗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符合高血压病心脏改变,请结合临床。
心影呈主动脉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两侧肺野透过度稍减低;两肺纹理稍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稍增大、增浓,模糊;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硬化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见弧状钙化影;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清晰;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DR已报告,PACS补报告本次检查报告已由DR发出,可在PACS上补上报告,注意与DR一致,不要打印。
DR已报告,PACS勿再重复报告本次检查报告已由DR发出,勿在PACS上重复发出报告。
登记错误,不发报告本条记录系登记错误产生,无须书写,勿发报告。
第三节呼吸正常X线表现

6.次级肺小叶、腺泡 7.肺实质和肺间质
B.换气部分
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段以下可分成不同级别肺单元
1.小叶 (Miller次级小叶) 是肺的解剖 单元 有小叶间隔 内有静脉及淋巴管
2.腺泡 大小 6~8mm 为肺机能单元 ler初级小叶 一个肺泡管所属组织 4.肺泡 多面形有开口
两侧肺叶、段支气管名称
气道的级别与肺的划分
级别 平均直径 名称
0 1.3~2.2 气管
1 1.0
主支气管
2 0.7
叶支气管
3 0.5
段支气管
4 0.4
段支气管分支
5~10 0.4~0.1 小叶支气管
11~13 0.1~0.05 细支气管
14~15 0.05 终末细支气管
16~18 0.05 呼吸性支气管
为内、中、外带,从第二和第四肋骨与
肋软骨交界处下缘各划一水平横线将肺
野分成上、中、下三野。
肺野的划分
正常肺野与肺纹理
外中 内
上野 中野
下野
第二前肋 第4前肋
2. 肺门
构成 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淋巴组织
位置 中野内带
2~4前肋间 左比右高 正位 右八字 左逗点
右肺门角 侧位 大部重迭
右靠前 左靠后 密度 无衡定标准
19~20 0.05 肺泡管
23 0.4
肺泡囊
23 0.4
肺泡
主、叶支气管分支特征
右主支气管 长 1~4cm 角度20~30 60~85 粗短 陡直 中间段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5~7cm 40~55 细长,倾斜
段支气管分支特征
右上叶: I型—B1 B2 B3 独立(40%) II型—B1+B3 B2(24%)
呼吸系统(下)——X线医学影像报告模板

呼吸系统(下)——X线医学影像报告模板小看医看 2018-11-22目录63.双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64.右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65.左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66.右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67.左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左肺下叶播散68.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69.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好转期70.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
71.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72.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稳定期。
73.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74.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75.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
76.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77.右肺上叶结核球78.左肺上叶结核球。
79.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80.两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81.右肺原发综合症82.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
8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84.右侧气胸。
85.左侧气胸。
86.右侧液气胸。
87.左侧液气胸88.右侧第5-6肋骨多发骨折。
89.1)、右侧第2-4肋骨多发性骨折;2)、右肺撕裂伤并创伤性肺气囊肿形成。
90.1)、右侧第3-5肋骨多发性骨折。
2)、右肺下叶血肿形成91.1)、右侧第2-5肋骨多发骨折;2)、右侧液气胸;3)、右侧胸壁皮下气肿。
92.两肺下叶创伤性湿肺。
93.两肺下叶外伤性湿肺94.右侧胸壁异物。
95.右主支气管异物96.食道癌术后改变--胸腔胃97.纵隔肿瘤切除术后98.右肺癌术后改变---右侧胸腔积液,右第6肋骨缺如。
99.纵隔肿瘤切除术后。
100.左肺癌术后改变---左侧胸腔积液,左第6肋骨缺如。
101.1)、左乳房切除术后。
2)、心肺未见异常。
102.1)、放射性肺炎;2)、左侧乳腺切除术后。
103.右肺下叶多发性支气管囊肿。
104.右肺下叶炎性假瘤105.左肺舌叶错构瘤106.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107.1)、右肺下叶肺肉瘤;2)、右侧少量胸腔积液108.右侧肺上沟癌109.右肺下叶纤维瘤。
呼吸系统X线诊断 (2)

右中叶肺炎实变期 图片
大叶性肺炎
CT:支气管气像
CT:支气管气像
常见疾病
3. 支气管肺炎
[病因] 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及链球菌。 [病理] 小支气管粘膜发生充血,水肿及渗 出,并累及呼吸性支气管、肺泡及肺泡周 围。
[临床表现]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极度衰 弱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咳嗽。
X线表现
• 位置:一侧或两侧上肺。 • 厚壁空洞:呈形状不规则的厚壁,周围
见广泛的纤维索条阴影。 • 下肺见支气管播散病灶。 • 继发改变:肺容积缩小、肺门上提,纵
隔移位,肋间隙变窄,代偿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局部胸膜肥厚、粘连。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五)胸膜炎
[病 理]: 分干性胸膜炎和渗出胸膜炎,前者以少量 纤维素渗出,后者以渗出液为主,多为浆 液性,偶为血性。
[发病机制]:结核杆菌多次少量进入血流 播散至肺部所致。 [临床表现]:症状较轻,反复发热或低热, 盗汗,乏力,消瘦等。
X线表现
•病灶分布不均,上中肺野多见,下肺野少; •病灶大小不一致 •病灶密度不同,病灶新旧不一
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图片
(三)继发型肺结核
[发病机制]:继发型肺结核,多为已静止的 原发病灶的重新活动,偶发外源性再感染。 [病理]:病变区出现渗出、增生、纤维化、钙 化等多种性质病变。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咳血、盗汗。
X线能明确积液存在,难以区分液体性质。
胸腔积液
大量
中量
少量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九)气胸及液气胸
(pneumothorax and hydropneumothorax)
(十)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呼吸系统X线

中心型肺癌示右肺门肿块、阻塞性肺炎
中心型肺癌,肺门肿块、阻塞性肺气肿
中心型肺癌侵犯纵隔结构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外围型肺癌:肿块
外围型肺癌:空 洞
图片
外围型肺癌
外围型肺癌
外围型肺癌
毛 刺 征
密
分
度
叶
不
状
均
外围型肺癌: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
外围型肺癌:纵隔转移
周围型肺癌
转移性肺癌
肺 转 移 瘤
胸膜肿块
良性肿块:炎性假瘤
肺气肿
局限性肺过度充气
图片
弥漫性肺气肿
弥漫性肺气肿伴肺大泡形成
气胸
中等量气胸
大量气胸
呼吸系统影像
正常胸廓
正常胸廓
外带 中带 内带
肺野
上野 中野 下野
异常X线
肺部炎症
肺炎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金葡菌肺炎
金葡球菌肺炎
肺不张示意图
一侧肺不张
右上叶肺不张
左上叶肺不张
右中叶肺不张
右下叶肺不张
小叶性肺不张(右下叶外基底段)
肺脓肿
虫蚀样空洞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空洞表现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肺空洞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图片
干酪性肺炎
干酪性肺炎:虫蚀性空洞
干酪性肺炎
结核球
结 核 球
肺良性肿块:结核球
少量积液
中量积液
大量积液
一侧肺不张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胸腔积液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肺癌Leabharlann 肺门肿块反S 征中心型肺癌伴左肺阻塞性肺不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报告模板之呼吸系统(X线)心肺未见异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两肺纹理增粗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符合高血压病心脏改变,请结合临床心影呈主动脉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两侧肺野透过度稍减低;两肺纹理稍增粗、增多,模糊;两肺门稍增大、增浓,模糊;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硬化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迂曲、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见弧状钙化影;两侧肺野透光度正常,未见明确实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侧肺门无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清晰;心影大小、形态正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DR已报告,PACS补报告本次检查报告已由DR发出,可在PACS上补上报告,注意与DR一致,不要打印。
DR已报告,PACS勿再重复报告本次检查报告已由DR发出,勿在PACS上重复发出报告。
登记错误,不发报告本条记录系登记错误产生,无须书写,勿发报告。
右侧肺不张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右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右肺中叶综合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晰,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阴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肺不张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膈升高,膈影及心缘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右上叶体积缩小,呈折扇形密度增高影;右肺门上移,水平裂外侧部上移,气管向右移;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右肺下叶肺膨胀不全,2.右肺中、上叶代偿性肺气肿右下肺野见一尖端与肺门相连,基底位于膈肌之三角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见内收肺纹理;右膈面及右心缘模糊,右中上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稀小;侧位:右肺下叶内收呈“双翼状”密度增高影,斜裂向后移位,右膈中后部模糊;左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左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肺门无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右肺中叶综合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晰,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阴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左肺上叶肺膨张不全正位片见左上、中肺野内、中带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阴影下部密度渐低,边缘模糊,气管左移,左上纵隔边缘不清;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侧位:见斜裂前移。
两肺肺气肿胸廓前后径增加、肋间隙增宽,呈桶状;两肺野透过度增高,双肺纹理稀疏变细;心影狭长,两膈低平,位于第11后肋处;两侧肺门稍增大、增浓;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两下肺感染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影;两侧肺门影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包裹性液气胸右上肺野外带沿侧胸壁见一突向肺野囊状阴影,上部窄长,为透亮气体影,下部见一液平面,内侧见被压缩肺组织之外侧缘;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肺底积液右侧见假横膈征,假膈明显升高,顶点外移至外1/3处,侧位:右后肋膈角变钝;仰卧位透视见,右侧肺野透过度减低,胸廓外侧部见带状密度增高影,正常膈影显示清晰;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横裂叶间积液右中肺野见边缘清晰横置梭形密度增高影,侧位片示,梭形阴影相当于横裂位置,较正位所见狭长、尖锐;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斜裂叶间积液右侧中下肺野见边缘模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侧位片示,右侧斜裂呈梭状增宽,边缘清晰;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右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呈上窄下宽状。
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左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呈上窄下宽状。
右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侧第二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纵隔向左侧移位;左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侧第二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右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纵隔向右侧移位;右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肋膈角变钝,模糊;右侧余肺野未见异常;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肋膈角变钝,模糊;左侧余肺野未见异常;右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右侧第3前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右膈、右心缘及右中下侧胸壁被遮盖;余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左侧第3前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左膈、左心缘及左中下侧胸壁被遮盖;余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它:未见异常。
右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右侧中上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下缘以水平裂为界,其内密度不均,隐约见不规则透亮区影;右下肺野见散在斑点状播散阴影,边缘模糊;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1、右肺上叶肺结核。
2、右侧胸腔积液右上肺野见少量小斑片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部分模糊;右下肺野第5肋间以下见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膈被遮盖,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1、左肺上叶肺结核。
2、左侧胸腔积液左上肺野见少量小斑片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边缘部分模糊;左下肺野第5肋间以下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凹面向上弧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膈被遮盖,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右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左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左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
双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双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右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右上肺野见边缘清晰索条状纤维硬化灶及斑点状密度增高不均影;边缘清晰,部分为钙化灶;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其它: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