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33个影像征象

呼吸系统33个影像征象

.

1、分叶征

形成的原因,肿瘤生长的速度,肿瘤受周围组织或器官的阻挡和限制,肿瘤突破小叶间隔向外扩展并和邻近的组织相互合并。

2、横S征(反S征)

右肺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相连,形似横写S,为右上叶中央型肺癌特征性表现

3、鼠尾征

病理特征是以肺门区肿块合并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受累支气管截断,断端呈杯口状,鼠尾状,可见腔内肿物。

4、棘状突起征(棘突征、锯齿片伪足征):

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同小的三角形,病灶边缘不规则。棘状突起密集排列就构成锯齿征,棘状突起粗细、长短不一时,如螃蟹足,就是伪足征。是肺癌的重要征象。

5、毛刺征:

是肿瘤细胞向邻近血管鞘或局部淋巴结浸润,或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形成的纤维带,良性结节如炎性假瘤和结核球,边缘也见毛刺,常为长毛刺。

6、扫帚征:

表现为左肺门向尖后段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的粗条索影和左肺门肿块,形似扫帚,而癌组织肿块隐藏在肺门,平片不易发现。

7、磨玻璃密度(GGO)

在轻度增加的肺密度内可以看到肺纹理的影像。分为弥漫型、班片型、局灶型。肺腺癌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腺癌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8、血管集束征:

表现为肺结节周围一支或几支血管到达瘤体内或在瘤体边缘截断或穿过瘤体的现象。有3种情况,肺血管进入肿瘤内或穿过肿瘤,肺血管受牵拉向病灶移位,肺血管到达肿瘤边缘截断。

9、冰山征:

是病变沿支气管粘膜下生长,并向粘膜内侵犯或向外生长侵犯邻近的肺实质所形成的征象,CT清楚显示肿物在支气管腔内或腔外的部分,此征象就是“冰山征”,如肺类癌、小细胞肺癌

10、桃尖征

指肿块某一边缘尖角状突起形似桃尖,是炎性假瘤包膜的粘连牵拉,为良性肿块炎性假瘤特有。

11、胸膜凹陷征(PI)

为肺癌侵达胸膜的最直接征象。病理基础是肿瘤方向的牵拉而局部脏壁胸膜无增厚粘连。多见于周围性肺癌,以腺癌最多见,也可见于良性病变,如TB球、炎性假瘤、肺脓肿、硬化性血管瘤等。

12、多结节聚合征:

分两种,桑葚样多结节聚合征一般见于恶性肿瘤,未见良性病变。病理为小叶间隔的纤维增生、各部分生长速度不均一、生长遇到阻力3种因素共同作用。宝塔样或葫芦样多结节聚合征,为肿瘤向周围组织以连续浸润方式进行扩散。

13、反晕征:

和晕片表现相反,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中心为低密度为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致的致密气腔实变。常见于隐原性肺泡炎及类球孢子菌病等

14、晕轮征:

毛玻璃的晕轮病理上是肺出血、肿瘤浸润或非出敌国炎症过程

15、CT血管影征(血管包埋征肺静脉包被征):

常用来描述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肿瘤沿肺泡壁生长浸润尚未完全破坏肺泡间隔,肺泡壁增厚或邻近肺泡内有分泌物,部分仍含气,形成肺炎型改变,增强时病变内见血穿行的血流强化,称CT血管造影征。

16、黑边征(黑胸膜线):

在胸壁和肺内微石的衬托下,肺实质和肋骨间的细条状低密度影。是肺泡微石症的X线征象

17、方形征:

病变临近胸膜或叶间胸膜时,两侧缘可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致病变呈方形。方形征是球形肺炎的特征性表现。

18、空气半月征(海蚌含珠征):

为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缩的结果,也可见于结核病,韦哥肉芽肿,空洞内出血和肺癌。

19、支气管充气征:

在病变的肺组织区域中见到透亮的支气管影。I型空气支气管造影征

III型支气管造影征(枯树枝征),是肺泡癌的特征性表现

20、细支气管造影征:

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为病灶内细管状或条状气体样低密度,是由于扫描层面和充气支气管所在平面平行所致。

21、空泡征

空泡征:指病灶内1-2mm或<5mm的点状透亮影,单个或多个,主要见于早期肺癌。病理中尚未被肿瘤破坏、替代的肺结构支架如肺泡、扩展扭曲的未闭细支气管,部分是肿瘤坏死腔、含粘液的腺腔结构以及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间隙。

22、阳性支气管征:

是直接通向肺内肿块或被包埋在肿块内的含气支气管影。肺内结节内的较大支气管受累的征象。

下为空气支气管征:

23、马赛克征(马赛克灌注):

为肺密度增高区和肺密度减低区夹杂相间呈不规则的补丁状或地图状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一、背景介绍 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在临床上,通 过影像学技术进行肺部检查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肺部常见疾病的分析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肺部常见疾病及其影像学表现 1. 肺炎 肺炎是指肺实质内感染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多样。在X线胸 片上可见局灶性渗出阴影,常伴有肺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等特点。CT扫描可进 一步显示渗出灶形态及范围,帮助确定感染类型和程度。 2.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在胸片上可出 现干酪样坏死灶、纤维素附着、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等征象。而CT扫描则可显示更 为详细的结节、空洞、钙化灶等特点,有助于结核病分型和判断治疗反应。 3. 肺恶性肿瘤 肺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包括肺癌、转移性肿瘤等。在影像学检查中,胸片上可见异常阴影、支气管受阻征象等;CT扫描可以显示肿 块的形态、大小以及局部浸润的程度,有助于术前定位和评估手术可行性。 4. 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主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严重疾病。在CT肺 血管造影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显示梗死区域、断段征、血管阻塞等表现。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反应所致的气流受限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影像 学检查中可见肺部气肿、纵横膈扁平化等特点。CT扫描可以更加全面地显示肺部 的结构改变情况,帮助评估病情和预测预后。 三、影像学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1. 早期发现 影像学适用于早期发现疾病,即使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 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和筛查。例如,在肺癌早期和结核初期,X线胸片或CT扫描 可以发现非典型或微小灶。 2. 疾病分型 影像学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进行判断和分析。例如,在结核病中, 根据胸片或CT扫描结果,可以鉴别活动性结核与非活动性结核;在COPD中,通 过观察血管纵横膈角度的变化程度,可进一步判断该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3. 评估治疗反应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根据影像学表现的变化,可以了解病灶的吸收和纤维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四、结论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在临床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胸片检查、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疾病、进行分型和评估治疗反应。 然而,在诊断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未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肺部疾病的诊断将更加准确和精细化。

十二五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基础呼吸系统

第二章呼吸系统 胸部有着良好的天然对比,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胸廓、肺、纵隔(心脏及大血管)、横膈等解剖结构,在呼吸系统众多常见病、多发病中,普通X线检查仍然是常用的检查方法,CT对胸部疾病有很好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已成为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迅速发展,CT对呼吸系统的诊断价值将越来越大。 第一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X线表现 (一)胸廓 在胸部正、侧位片上可以观察到构成胸廓的软组织和骨骼影像(图2-1-1)。 1.软组织 (1)胸锁乳突肌:自颈部两侧纵行向下延伸的带状软组织影,其内缘模糊,外缘清晰,下端到达肺尖后附着于锁骨内侧端,左右对称。当颈部向一侧偏斜时,两侧的影像可不对称,易误认为肺尖部病变。 (2)锁骨上皮肤皱褶:为锁骨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投影,表现为平行于锁骨上缘的2~3mm厚的线状影,内缘与胸锁乳突肌相连略成直角。 (3)胸大肌:位于两肺中野外侧,呈倒“八字”或扇形软组织影,外下缘清晰,逐渐向上斜行延伸至腋缘处。肌肉发达的男性,右侧更为明显,不可误认为肺内病变。 (4)乳房与乳头:成年女性的乳房在两肺下野,呈半圆形左右对称的密度增高影,下缘清晰,向外上逐渐延伸到腋缘,上部密度逐渐变淡至消失。乳房大小、形态、密度与年龄、发育、体型等因素相关,如两侧发育有差异,或一侧手术切除,则两侧不对称。在第5前肋间,乳头呈小圆形致密影,边缘清晰,左右对称,易误认为肺内结节性病灶,透视下转动患者的体位即可鉴别。 (5)皮下脂肪:胸部正位片,在两侧胸壁及肩部皮肤下面,可见呈半透明的条状阴影,女性和肥胖者更为明显。 (6)伴随阴影:在肺尖部第2后肋骨的下缘,可见1~2mm宽的线条状影,为胸膜在肺尖部的反褶及胸膜外肋骨下的软组织所形成。 2.骨骼 (1)肋骨:共12对,起自胸椎两侧,肋骨后段呈水平由内向外走行,密度较高显影更清晰;前段由外上方斜向内下方走行,密度稍淡,第1~10肋骨的前端有肋软骨与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上感: 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查体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 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正常。 肺炎 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传播。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2.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4.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支气管扩张 1.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咳痰明显,多为白色黏液痰,感染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脓性痰,但无反复咯血史。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 2.肺脓肿: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可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多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 3.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毒性症状,干湿啰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4.先天性肺囊肿:X先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或椭圆阴影,壁较薄,周围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总论】 ①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方法的优选 ②熟悉正常影像表现 ③掌握肺部病变(肺气肿、肺不张、实变、肺部结节/肿块)的影像表现 ④概念:肺野、肺纹理、肺门、次级肺小叶、肺气肿、实变、充气支气管征 目的要求: 1.熟悉胸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掌握肺与纵隔的正常X线表现。 3.掌握肺与纵隔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4.了解肺与纵隔的正常CT表现。 5.掌握肺与纵隔基本病变的CT表现。 6.了解肺炎,支扩,肺脓肿,肺结核,原发性肺癌典型X线表现思考题: 1.肺部良恶性肿块的CT鉴别要点? 2.空洞与空腔的概念及鉴别? 3.结核空洞、癌性空洞及肺脓肿空洞的影像特点? 4.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及其主要表现? 第一节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1)胸部摄片:后前位、侧位;前弓位(观察肺尖) (2)CR\DR:后前位、侧位、斜位 (3)透视(fluoroscopy)、体层摄影(tomography)、支气管造影:已经少用 二、CT检查 (一)扫描技术与参数 1、扫描范围:肺尖到肋隔角

2、窗宽(window width):肺窗1000-2000HU,纵膈窗300-500HU 窗位(window level):肺窗-800-500HU,纵膈窗30-50HU 3、层厚与螺距:5-10mm1-2mm,螺距1.5 (二)平扫 1、常规平扫 2、特殊检查方法:①高分辨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弥漫性病变、支扩、肺结节及肿块 ②容积显示及多平面重建——肺结节及肿块 ③气管、支气管的多平面重建、CT仿真内镜——气管支气管病变检查,细支气管一般不用 ④CT肺功能成像——诊断肺气肿 ⑤低剂量CT(low-dose CT,LDCT)——肺癌筛查 (三)增强扫描 1、增强扫描(enhancement scan) 2、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enhancement scan) 3、肺血管的CTA——诊断肺血管病变 4、CT灌注成像 三、MRI检查 对纵隔肿瘤和心脏大血管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肺实质病变只能作为X线和CT的补充检查 四、DSA、放射性核素检查、PET 第二节正常影像表现和常见变异

呼吸系统疾病的CT正常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的CT正常表现 在CT影像纵隔窗可显示胸壁的骨性部分。胸壁前方有胸壁和胸锁关节。肋骨呈条带状,可 见其骨皮质和骨髓腔。肋骨的长轴与CT层面成角,在同一层面不能显示其全长,故肋骨的 序数和详细形态不易判断。肋骨的斜行断面形态有时类似骨破坏。胸椎位于胸廓后部,可分 辨出椎体、椎弓、横突和棘突。椎管中央有硬膜囊。肩胛骨位于胸壁两侧,左右对称。在肺 尖层面第一胸肋关节有时突入胸廓内,类似肺内结节,根据具体特殊部位易于正确判断。胸 壁的脂肪可使各组肌肉详细显示。在胸壁第五肋以上有胸大肌及后方的胸小肌。最前方为女 性乳房,可见皮肤、皮下组织和乳腺。第七肋以下有腹直肌及腹外斜肌。肩胛骨易分辨。腋 窝部有丰富的脂肪,其内淋巴结肿大易于发现。后壁有斜方肌、菱形肌和胸椎棘突周围肌群。 2胸膜 胸膜分为壁层和脏层胸膜。壁层胸膜被覆盖于胸壁的内表面,脏层胸膜包裹着每一个肺叶。 叶间裂由相邻肺叶的双层脏层胸膜构成,CT可以根据叶间裂识别肺叶。右肺水平裂因与CT 层面平行,在CT上不易显示,但根据其邻近无肺血管影像可判断其位置。斜裂表现为线状 影像,有时线状影像不明显,根据无血管区域,其位置可判断。奇静脉裂是最常见的副裂, 发生率约为1%,CT上为肺尖部的带状影像,连向上纵隔。位于胸骨表面的壁层胸膜与胸内 筋膜之间的脂肪层称为胸膜外或胸膜下脂肪,在身体较胖的人可达数毫米厚。在HRCT上, 在前外、后外及侧胸壁肋间隙的内面,肺与胸壁交界处有1~2mm的带状软组织影,称为肋 间带。肋间带是脏层胸膜、壁层胸膜、胸膜生理液体、胸内筋膜和肋间最内肌的总和投影, 肋间脂肪与肋间肌肉分界。在 HRCT上还可见在前部的肋骨、肋软骨和胸骨后有一纤细的带 状影,为胸横肌的投影。 3肺部 3.1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 层厚为8mm或10mm的常规CT扫描像上可清楚地显示支气管树的分支情况,近似水平走行的支气管在同一层面可显示其长轴形态,如右肺上叶支气管、右肺上叶前段(BⅢ)和后段(BⅡ) 支气管,右肺中叶支气管、右肺及左肺下叶上段支气管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等。斜行及上 下方走行的支气管呈不同形态的横断面,圆形或椭圆形。肺动脉伴随支气管走行,右肺上叶 尖后支及前支肺动脉位于支气管的上、内侧。后段肺动脉分为两型:为上升肺动脉型和回旋 动脉型,上升肺动脉型的后段肺动脉沿后段支气管下方向后上走行,回旋动脉型的右上叶尖 后支肺动脉向后外上方走行。左上叶支肺动脉位于支气管内侧。右中叶支肺动脉外侧及内侧 支分别位于同名支气管外侧走行。左肺动脉上、下舌支位于支气管上方,两肺下叶支肺动脉 位于支气管外侧。 肺静脉位于肺段或亚段之间。右上肺静脉分为中心静脉型(占80%),半中心静脉型(占10%),无中心静脉型(占10%)。左上肺静脉也有类似的类型。右上中叶支静脉位于支气管和肺动脉 的下方,在各段间走行。左上舌支肺静脉在同名支气管和肺动脉下方层面上可见。左、右下 肺静脉呈水平方向至左心房,因而在CT上显示其长轴影像,而肺动脉在左、右下叶支多为 横段面影像。在形态上肺静脉的分歧角多为钝角,而肺动脉分歧角呈锐角。在 CT连续层面上,较大肺静脉与肺动脉交替出现,追踪观察相邻数个层面的血管走行可将二者区别。 在解剖形态上,结缔组织包绕的支气管和其伴随的肺动脉称为支气管血管束,此为 HRCT重 要解剖结构。在CT上可显示支气管血管束肺动脉的各级分支及5级以上的支气管分支。正 常结缔组织不能显示,支气管血管束自肺门至小叶肺动脉逐渐变细,边缘光滑清楚。 3.2次级肺小叶

呼吸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X线 一、判断仅是提示作用,放射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与作用(ppt1、2) 1、判别胖瘦 主要依据皮下脂肪厚度; 锁骨上皮肤皱褶影:位于锁骨上缘,与锁骨平行,宽3-5mm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皮下皱褶越厚,脂肪越多; 腋下、腰部脂肪影; 2、判别男女 主要依据乳房影; 乳房影:位于双肺下野,下缘清晰,上缘密度逐渐减低的半圆形高密度影; 乳头影:位于第5前肋间呈双侧对称的小圆形阴影(与肺内结节鉴别——侧位片); 3、判别老少 肋软骨钙化: 肋软骨钙化:20岁后第一肋软骨最先钙化,以后从第12肋软骨起向上依次钙化,第2肋软骨最后钙化; 4、判断体型 胸片一般等大,故视野小者体型大; 例1 年龄①>③>②; 胖瘦②>①>③; 性别:①男性;②女性;③不可辨认;

二、异物(ppt3) 例2 胸衣纽扣、衣领胃管、曲别针 三、识别骨骼(ppt5-8) 例3 蓝色区域:左肩胛骨 中箭:右锁骨 粗箭:右第五肋 红圈:第一肋软骨钙化 四、胸部正常解剖 1. 气管:约平胸骨角处分叉,左、右主支气管可见,左侧较陡直; 左、右主支气管以下分支不能显示; 2. 肺: 肺野(仅在X线中使用):后前位胸像自纵隔肺门向外透光区域; 沿第2、4前肋下缘水平画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肺叶; 自肺门到一侧肺野的最外部纵行均分内、中、外三带; 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形成,为自肺门向外周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立位时下肺野肺纹理较粗; 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结组成; 右肺门可见右下肺动脉,正常周径约1.5cm; 后前位,左肺门略高于右肺门;侧位,右肺门多位于左肺门前方; 肺叶: 分叶:右肺:横裂:后前位,第4前肋水平的横行细线状阴影;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病例图片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病例图片【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横断面肺窗示左侧脏层胸膜线和气液平面(↑)。 【影像诊断】:左侧液气胸。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纵隔窗示右侧胸膜条状高密度钙化灶。 【影像诊断】:右胸膜条状钙化。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纵隔窗横断面(A、B)示胸膜多发结节,结节内见钙化。 【影像诊断】:结肠癌胸膜转移。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肺窗MPR冠状面重建(A)及纵隔窗横断面(B)显示左胸腔内含气肠管进入胸腔,与腹腔相连续,其间可见横贯肠管的黏膜皱襞。 【影像诊断】:外伤性左膈疝(小肠疝入左胸腔)。 【CT图片】: 【影像表现】:胸部平片(A)示双下肺多发结节状阴影,CT平扫肺窗(C)见病灶大小不等,周围有短粗毛刺,纵隔窗(B、D)可见病灶内的高密度钙化。 【影像诊断】:骨肉瘤肺转移。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增强纵隔窗横断面(A)及冠状面重建(B、C)示左侧胸廓饱满,左胸腔可见多个结节样和块状软组织影,占据大部分胸腔,密度不均,动脉期内可见杂乱血管影,不均匀强化,部分为低密度坏死区。 【影像诊断】:左胸膜间皮瘤。 【普通放射图片】: 【影像表现】:X线胸部正位(A)及侧位(B)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纵隔旁高密度肿块(↑)。 【影像诊断】:支

气管囊肿1。 【CT图片】: 【影像表现】:CT不同层面增强扫描(A、B)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 【影像诊断】:纵隔淋巴瘤3。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纵隔窗显示双侧胸腔积液,其中右侧胸腔积液呈多阶梯样包裹性改变。 【影像诊断】:包裹性胸腔积液。 【MRI图片】: 【影像表现】:MRI平扫示纵隔内气管隆突下囊性病变,平扫横断面(A)、冠状面(B)T2WI呈明亮高信号,壁薄;冠状面(C)T1WI呈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D)无强化(↑)。 【影像诊断】:纵隔内支气管囊肿。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横断面肺窗示双下肺基底部多发环形影,似蜂窝状,正常肺结构消失。 【影像诊断】:蜂窝状影像。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横断面肺窗示右上叶内细线状影,部分小叶间隔在肺的边缘部与胸膜垂直,连成多角形。 【影像诊断】:小叶间隔增厚。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横断面肺窗示两肺多发散在的小圆形低密度区,仍可见小叶中心动脉。 【影像诊断】: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CT图片】: 【影像表现】:CT平扫横断面肺窗示胸膜下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区,大于1cm的含气空腔为肺大泡(↑)。 【影像诊断】:间隔旁型肺气肿。 【CT图片】:

经典影像征解析之呼吸篇

捕捉影像中的蛛丝马迹,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读片,是呼吸内科医师的必备基本功之一。 影像学十分复杂,要记住种类繁多的各种征象并非易事。 呼吸时间为大家整理呼吸系统经典影像征,初学者也可以秒懂哦! 毛刺征 在平片或CT 肺窗上常常可以看到自肺内肿块或结节边缘向肺周围实质伸展的、不与胸膜相连的放射状无分支短线状影。小于 5 mm 的毛刺称为短毛刺,大于或等于5 mm 的称为长毛刺。肺结节或肿块边缘有很多种情况,锯齿、尖角、三角形、分叶等,其中前三种情况称作棘突征;边缘线条影如果和胸膜相连则称作胸膜凹陷征;如果边缘线条有分支,则为血管影。 毛刺征主要见于周围型肺癌,是肿瘤细胞向邻近血管鞘或局部淋巴结浸润,或者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形成的纤维带。良性结节如炎性假瘤和结核球,边缘也可见毛刺,不过常常是长毛刺。

空气半月征(海蚌含珠征) 该征象通常被认为是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洞内或在血管侵袭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缩的结果。但该征象也见于其他情况,包括结核病、Wegener 肉芽肿、空洞内出血和肺癌。 真菌感染的早期X 线表现可能正常,之后出现但发或多发边界不清的周围性斑片状影,最后呈大片状或结节、或肿块抑或粟粒状,大约半个月后出现空气半月征(发生率约50%)。

马赛克征(马赛克灌注) 马赛克征表现为肺密度增高区和肺密度减低区夹杂相间呈不规则的补丁状或地图状。吸气相上的马赛克征可能是由浸润性肺疾病、空气潴留或血管阻塞引起。呼气相的马赛克征更加明显,则可确定有空气潴留引起。 血流分配到那些正常肺组织区的密度则增高,表现为相应肺密度区域的增高。这种异常的低密度和正常肺组织的相对高密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马赛克分布」。 这种征象的形成主要有小气道疾病、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浸润性肺病如卡氏非囊虫肺炎、慢性嗜酸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及化脓性肺炎等。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完整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完整 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来评估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影像学方法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和超声波等。这些方法能够提供详细和准确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首先,X射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经济地显示肺部和胸腔内的结构。X射线影像能够检查肺部病变、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病症。通过观察X射线影像的亮 度和密度变化,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其次,CT扫描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更加详细 的图像信息。它通过多个角度和切片对呼吸系统进行扫描,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CT扫描不仅可以显示肺部病变,还可以 检查淋巴结、肿块和肿瘤等。与传统X射线相比,CT扫描具 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细节的敏感度,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此外,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磁场和无害的 无线电波来生成图像。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并对软组织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MRI对于评估肺部病变、血管 结构和淋巴结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群体。 最后,超声波又称为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它通过超声波的回声来生成图像,对呼吸系统的器官和病变进

行评估。超声波可以检查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等。它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对于患有其他疾病或无法耐受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它能够提供详细和准确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中,X射线检查、CT 扫描、MRI和超声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和管理呼吸系统疾病。除了上述提到的常见影像学方法,还有一些其他辅助诊断工具可以用于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种常见的辅助工具是核医学扫描,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扫描和CT扫描 的优势,能够提供关于生物组织功能和代谢的信息。这对于评估肺癌、转移瘤和淋巴结等病变的活动程度和恶性程度非常有帮助。PET-CT能够识别代谢活跃的病灶,并在早期发现微小 病变。 另一种辅助工具是磁共振弹性成像(MRE)。MRE是一种利 用磁共振技术来评估组织弹性和刚度的方法。呼吸系统中的肺部和胸膜在不同疾病中会发生弹性和刚度的改变。MRE可以 提供有关肺部组织和病变刚度的信息,对于评估肺纤维化、胸腔积液和帕金森病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此外,纳米技术也用于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粒子作为造影剂来改善影像质量和准确性的方法。这

【讲座】医学影像征象解析汇集(呼吸系统部分)

【讲座】医学影像征象解析汇集(呼吸系统部分) 相关疾病: •肿瘤 •胸腔积液 •肺结核 •结核病 •间质性肺疾病 •肺癌 •癌症 呼吸系统影像征象解析,是个人查阅大量医学文献,浏览丁香园、医学影像园、华夏影像园、医影在线以及爱爱医等各大医学网站才收集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医学影像资料,其中也有部分资料来源于龙从杰教授等编著的《全身CT与MRI征象诊断学》书中,部分病例是个人工作中遇到的。在此,向大家说明这点,以避免不必要的一些纠纷。其实,这也仅仅就是和大家切磋和共享,以提高大家的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为宗旨,并没有什么经济利益纠纷。 为了提高其观赏性,对于一些比较典型的征象给予更形象的相似实物彩图,一来便于联系起来记忆,二来的确可以聚焦大家的眼球。做这些工作期间,虽然很费时间,但是个人喜欢,乐此不疲,如果大家也都认可,那么,自己的这个工作,应该还是很值的! 01、鼠尾征: 中央型肺癌以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并合并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为其病理特征,依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三类。支气管壁增厚(早期改变):正常支气管壁表现为“线”样影,“线”样影均匀一致,走行自然柔和,壁增厚表现为“线”样增粗,且粗细不均或呈串珠样,其走行略显僵硬,在右上叶,右中间段支气管发生的概率较大;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内癌浸润和管壁外淋巴结浸润包埋,致管腔狭窄,狭窄管腔可以形态不规则,但也可以很规则;肺门

区肿块:中央型肺癌以形成肺门区肿块为特征,受累的支气管截断,断端呈杯口状,鼠尾状,有时可见腔内肿物,肿块的边缘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脐凹征,无强化的液化坏死区等。 以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并合并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为其病理特征,依照其生长方式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3 类。管内型瘤体呈息肉状突入腔管,可以只侵犯支气管黏膜层,局限于支气管内壁一侧,也可以侵犯黏膜下层,CT 表现为管腔的狭窄、阻断。管壁型为肿瘤在支气管壁内以直接蔓延和淋巴蔓延的方式扩展,CT 表现为管壁的增粗,呈小结节状或串珠状,且管壁略显僵硬。管外型肿瘤组织在向支气管壁直接蔓延和淋巴蔓延的同时突破支气管壁的外膜层向肺内浸润,CT 表现为肺门肿块。 淋巴结转移显示为淋巴结的肿大,融合,肿大的淋巴结呈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晰,可有轻度强化,肿大的淋巴结互相粘连、融合可表现为不规则的肿块影,其境界不清,与周围血管、气道粘连,增强扫描有助于纵隔解剖结构的清晰显示,区分血管、淋巴结、纵隔肿块,以及显示较复杂的肺门结构。中央型肺癌可以直接侵犯纵隔,向纵隔内生长,形成纵隔肿块,与肺内肿块分界不清,甚至融为一体,以至于有时候纵隔肿块较大时,难以鉴别肿块是来源于纵隔或是肺内;中央型肺癌可发生肺内转移,转移结节多分布在肺的外周,呈边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多数密度均匀;中央型肺癌转移到胸膜、胸壁,表现为局部胸膜的增厚,胸壁软组织肿胀,以及胸腔积液;中央型肺癌可侵犯肋骨及椎体,导致肋骨和椎体的骨质吸收、破坏表现;中央型肺癌可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脏转移,脑转移等。 CT 值增量的临床意义:中央型肺癌 CT 增强后呈轻到中度强化,可以是均匀强化也可以是不均匀强化,增强后CT 值增量在20~60 HU,肿块内液化坏死区域无强化。有报道认为肺癌增强强化后其CT 值增量对肺内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有重要价值。储成风等认为恶性肿瘤

秒懂:经典影像征解析之呼吸篇(三)

秒懂:经典影像征解析之呼吸篇(三) 读片,是呼吸内科医师的必备基本功之一。 影像学十分复杂,要记住种类繁多的各种征象并非易事。 呼吸时间之前整理的呼吸系统经典影像征,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今日,呼吸时间推出经典影像征解析之呼吸篇(三),初学者也可以秒懂哦! 树芽征 树芽征是指病变累及细支气管时,由于炎性渗出物或分泌物堵塞细支气管,CT 表现为小叶中心分枝状线影和与其相连的细支气管横断面结节影,状如春天里挂满枝芽的「树」,即「树芽征」。 CT 不能显示直径小于 2 mm 支气管,故正常小叶支气管 CT 扫描时不显示,但当小叶支气管发生病变时,CT 就可以显示出来。 树芽征的相关疾病有:肺支气管的感染性病变、免疫性疾病如变应性支气管肺型曲霉菌病、先天性疾病如囊性肺纤维化及纤毛运动异常综合征(Dyskinetic’s 综合征)、吸人刺激性物质等。 反晕征

和晕征的表现相反,在高分辨胸部 CT 肺窗上观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是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厚度至少 2 mm。 这种表现是由于中心为低密度由肺泡间隔浸润和细胞碎片,周围环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机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匀肺泡间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致密气腔实变。 起初认为对诊断隐原性肺泡炎有特异性,但随后发现该征象也见于类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和晕征相似,当该征象见于多种疾病后,可能失去其特异性。 冰山征

「冰山征」是病变沿支气管黏膜下生长,并向黏膜内侵犯或向外生长侵犯邻近的肺实质所形成的征象,CT 显示肿物在支气管腔内或腔外的部分,病灶较大并向周围侵犯邻近肺组织时 CT 可见此表现。 支气管肺类癌常表现为支气管内肿块,肿块可以向外生长侵犯邻近的肺实质,有时表现为支气管腔外部分病灶大于腔内部分,CT能够清楚显示肿物在支气管腔内和腔外的部分,此征象也就是所谓「冰山征」。 同时,类癌和小细胞肺癌其实是同一种类型,只是其分型不同而已。 支气管充气征 支气管充气征的形成在病变的肺组织区域中见到透亮的支气管影,称为支气管充气征,在平片时代,这一征象被认为是炎性病变的有力证据。 支气管充气征的显示,就其物理原因而言,主要是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因各种原因所致气体含量减少,使密度增高,而此时病变肺组织

呼吸系统(下)——X线医学影像报告模板

呼吸系统(下)——X线医学影像报告模板小看医看 2018-11-22 目录 63.双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64.右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65.左上肺结核--大部分硬结钙化 66.右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 67.左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左肺下叶播散 68.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69.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好转期 70.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 71.双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72.两肺上叶浸润型肺结核--稳定期。 73.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74.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75.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 76.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77.右肺上叶结核球 78.左肺上叶结核球。 79.两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80.两肺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81.右肺原发综合症 82.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

8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84.右侧气胸。 85.左侧气胸。 86.右侧液气胸。 87.左侧液气胸 88.右侧第5-6肋骨多发骨折。 89.1)、右侧第2-4肋骨多发性骨折; 2)、右肺撕裂伤并创伤性肺气囊肿形成。 90.1)、右侧第3-5肋骨多发性骨折。 2)、右肺下叶血肿形成 91.1)、右侧第2-5肋骨多发骨折; 2)、右侧液气胸; 3)、右侧胸壁皮下气肿。 92.两肺下叶创伤性湿肺。 93.两肺下叶外伤性湿肺 94.右侧胸壁异物。 95.右主支气管异物 96.食道癌术后改变--胸腔胃 97.纵隔肿瘤切除术后 98.右肺癌术后改变---右侧胸腔积液,右第6肋骨缺如。 99.纵隔肿瘤切除术后。 100.左肺癌术后改变---左侧胸腔积液,左第6肋骨缺如。101.1)、左乳房切除术后。 2)、心肺未见异常。 102.1)、放射性肺炎; 2)、左侧乳腺切除术后。 103.右肺下叶多发性支气管囊肿。 104.右肺下叶炎性假瘤 105.左肺舌叶错构瘤 106.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正文】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气管及支气管疾病、肺部感染、肺肿瘤、肺间质性疾病以及胸腔和胸壁病变。针对每个方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气管及支气管疾病 1-气管炎症: 气管炎通常表现为气管壁的增厚和密度增加。在CT影像上,呈现为气道壁增厚、紊乱和密度增加,伴有气道扩张。此外,气管炎还可能伴随有气道壁结节或溃疡。 2-气管及支气管狭窄: 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可由于气管炎、肿瘤、感染等引起。CT影像上,狭窄区域呈现为气道腔径缩小。当狭窄较严重时,可出现气道梗阻、支气管扩张等表现。 3-气管及支气管畸形: 气管及支气管畸形可由发育异常、外伤等引起。CT影像上可见到气管及支气管位置或形态异常,如气管偏移、扭曲等。 二、肺部感染

1-肺炎: 肺部感染导致的肺炎在CT影像上表现为肺实变区域的出现。这 些区域通常呈现为模糊的边界和增强的密度,可伴有空洞形成。 2-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的CT影像表现为干酪样坏死、钙化灶以及纤维化改变。干酪样坏死呈现为细小的结节或斑块,密度不均匀,常伴有周围炎性浸润。钙化灶表现为小的高密度结节 或斑块。纤维化改变呈现为肺间质纤细,肺容积减小。 3-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CT影像上表现为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支气管扩张呈现为气道腔径增大,形成囊状或管状 阴影。肺气肿呈现为肺组织体积减小,表面凹凸不平。 三、肺肿瘤 1-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肿瘤,CT影像上可出现肺实变阴影、肿块、淋巴结转移等表现。肺实变阴影呈现为肺组织密度增加,边界模糊。肺肿块呈现为结节状或腺管状的高密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则表现为 增大的淋巴结影。 2-良性肿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 影像学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像学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对于ARDS的诊断和治疗,了解其影像学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ARDS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1.X射线表现 ARDS患者的X射线表现通常开始于双肺间质性浸润,可见肺实质呈网状影或小斑点状密度增高。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肺实质广泛浸润、融合,形成双肺实质性阴影。患者的肺容积减小,呈双肺间质/实质比例失调。 2.CT表现 CT是诊断ARDS的主要影像学工具,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肺部图像。ARDS患者的CT表现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CT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表现为间质性增厚和斑点状密度增高。通常伴有双肺体积减小,表现为肺受压缩。 晚期:CT显示肺实质广泛融合,形成大片实质性阴影。肺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灶,代表肺出血灶。可见胸腔积液以及气胸等并发症。

3.MRI表现 MRI在ARDS的诊断中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补充检查。ARDS患者的MRI表现通常显示双肺间质性增厚、局限水肿以及肺实质的异常信号。同时,MRI还可显示肺循环的改变,如肺动脉扩张和肺静脉压力增高。 附件: 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由肺部炎症和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2.影像学表现:指通过影像学检查所观察到的异常或正常的结构、组织或器官的特征。 3.X射线: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辐射产生的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医学检查方法。 4.计算机断层扫描 (CT):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产生具有更高分辨率和更详细图像的医学断层扫描方法。 5.磁共振成像 (MRI):一种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准确的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影像学征象对比鉴别

呼吸系统(蔡叙东) ●支气管管壁增厚与扩张:树芽征、轨道征、戒指征、囊状扩张、葡萄串样。●支气管粘液栓、指状征 ●周围纤维变、慢性炎症 ●肺出血、毛玻璃征 ●支气管动脉扩张 五、肺部MRI优缺点 优点: ●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肺部病变对心脏大血管、脊椎、脊髓等的侵犯优于CT。 ●没有辐射。 缺点: ●空间分辨率较低,肺部信号弱,不能显示肺部微细结构。 ●成像速度较慢,受呼吸影响较大。 ●禁忌症较多。 六、肺部x线优缺点 透视 ⏹优点:可变换体位观察

◆缺点:分辨率较低,没有影像记录,辐射较大 摄片 ●优点:肺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影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是呼吸系统的基本检查方法。 ●缺点: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较低,不利于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 七、浸润性肺结核X线表现 1.活动性: ●斑片状实变——边缘模糊,病理为渗出。 ●肺断或肺叶实变——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常见于干酪性肺炎;病理为渗 出和干酪性坏死。 ●结核性空洞。 ●支气管播散——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斑片实变。 2.稳定性: ●间质结节——呈花瓣样排列,肺结核典型表现;病理为增殖。 ●结核球——边界清晰的类圆结节,密度较高,常有钙化、空洞,周围可见卫星灶;病理为纤维结缔组 织包绕局限性干酪样肺炎。 3.愈合征象: ●钙化,纤维索条。 支气管充气征: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其内有时可见透亮的支气管影,称为支气管充气征。 A.间质性肺炎(婴幼儿多见)X线:肺纹理增强,网状及小结节状阴影,肺气肿,且多呈对称性。 B.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X线: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沿肺纹理有模糊的小结节和斑块状阴影。 C.大叶性肺炎X线: ⏹充血期——局限肺纹理增强(毛玻璃密度阴影); ⏹实变期——全肺呈密度增高阴影,密度均匀; ⏹消散期——阴影密度降低,不均匀,呈散在斑块状阴影。 1.肺充血: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亦可见于循环量增 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贫血等。X线——肺门影增大,肺门搏动增强(肺门舞蹈征),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晰。 2.肺缺血X线:肺门影缩小,肺纹理纤细,稀疏,肺野透亮度增高。 3.肺淤血X线:肺门影增大,肺纹理增粗并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降低,上肺纹理多于下肺纹理。 食管三个压迹:一般于右前斜位观察食管,其有三个压迹,自下而上依次为主动脉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主动脉弓压迫食管左侧壁,相当于第四胸椎水平;左主支气管压迫食管左前壁,相当于第四胸椎下缘水平;左心房压迫食管前壁。第一、二压迹处可同时表现为解剖性狭窄,故也可认为食管有上、下括约肌、胸廓入口、主动脉弓及左主支气管等5处狭窄。了解以上的生理狭窄及压迹,可指导临床定位及定性,如:避免在食管造影时误诊为食管肿瘤;左心房压迹加深,提示左心房扩大;胃镜见食管壁有主动脉搏动点(主动脉压迹),以此测量距病变的距离。 心胸比率:在后前位片上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法洛四联症的影像学征象 1.X线: ⏹心脏不增大或轻度增大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 第一节正常影像解剖和常见变异 纵隔分区:前纵隔位于胸骨后,气管、升主动脉、心脏之前。食管前壁是中后纵隔的分界。胸骨柄下缘至第四胸椎体下缘连线与第四前肋端至第八胸椎体下缘的连线将纵隔分为上、中、下纵隔。 第二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征象 一、气管、支气管病变 1. 气管、支气管狭窄与闭塞 2. 支气管扩张 二、肺部病变 1. 肺气肿 X 线表现:(1)弥漫性肺气肿:常表现为肺过度充气膨胀(①双侧肺野透明度增加;②胸廓膨大,肋间隙变宽,可形成桶状胸;③膈肌低平,心影狭长;④侧位胸像显示胸骨后透亮区增宽。),肺纹理减少,肺大疱(局限的薄壁含气囊状阴影)形成。(2)局限性肺气肿:常表现为肺野局部透亮度增加。 CT 表现:(1)小叶中央型肺气肿:肺内小圆形低密度区,无壁,周围是相对正常的肺实质,两者无明显分界。(2)全小叶型肺气肿:广泛分布的低密度区,肺纹理稀少。(3)间隔旁型肺气肿:胸膜下小气囊、肺大疱。 2. 肺不张

X 线表现:(1)一侧全肺不张:患侧肺野致密不透光,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对侧肺代偿性通气过度。(2)肺叶肺不张:直接征象为患侧肺叶通气减低,叶间胸膜移位,血管、支气管聚拢;间接征象为患侧膈肌抬高,纵隔向患侧移位,肺门移位,邻近肺叶肺代偿性通气过度。CT 表现:与 X 线胸像征象相似,但CT 显示叶间胸膜移位、血管和支气管聚拢等征象好于X 线胸像。 3. 实变 X 线与CT 表现:(1)肺泡、肺小叶实变:边缘模糊的斑点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2)肺段或肺叶实变: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部分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即支气管充气征,实变的肺体积一般无明显变化。 MR 表现:肺实变表现为小片状或大片状异常信号,在 T1WI 上呈中低信号,在T2WI 上呈高信号。 4. 钙化 X 线与CT 表现为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 5. 结节(<2cm)与肿块(>2cm) (1)良性肺结节、肿块X 线与CT 显示边缘清晰光滑,偶有分叶,少有毛刺。结核球内常可见钙化、裂隙或新月样空洞,周围可见卫星灶。 (2)恶性肺结节、肿块X 线与CT 常出现下列征象,但不特异: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支气管血管束集束征、病灶的胸壁侧小片状浸润、增强后结节呈轻,中度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部分结节呈内缘不规则的环状强化。

呼吸系统的异常CT表现

胸部疾病的基本CT表现 (一)肺部病变 1.实变 肺实变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含气的呼吸细支气管与肺泡)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该病灶可经过Kohns孔,Lanberts管扩散,形成腺泡、小叶、肺段及大叶实变。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炎性渗出、水肿液、血液、肉芽组织、肿瘤组织(肺泡Ca)。 CT上:实变小而局限于腺泡时,实变影则表现为数毫米至1cm大小的结节状,形似梅花瓣状,边缘常较清楚(腺泡结节影);如病灶累及肺小叶,表现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2cm左右;病变累及肺段或肺叶,则表现为大片、团片状密度增高影。急性者边界模糊,慢性者边界常清晰锐利。 肺实变常见于:①各种肺炎包括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及其它各种肺炎,②肺泡性肺水肿,③肺挫伤,④肺出血,⑤阻塞性肺炎,⑥吸人性肺炎,⑦肺梗死,⑧肺结核。较少见于①肺泡癌,②过敏性肺炎,③真菌病,④肺泡蛋白沉着症。 实变影中通常难于分辨肺血管影,但比X线更易见到空气支气管征。以渗出为主的急性实变在CT肺窗上表现为均匀性高密度影,其边缘不清楚,靠近叶间胸膜的边缘可清楚。纵隔窗上病变可完全不显示。慢性过程的实变密度多高于急性病变所引起的实变,病灶的边缘亦多较清楚,纵隔窗显示的病变范围较肺窗所见小,病变的密度不如肺窗所见均匀。在渗出性病变的早期或吸收阶段,在肺窗上实变区可表现为较淡薄的磨玻璃样阴影,其内常可见肺血管纹理。如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称为增殖灶,病灶密度较实变高,边缘也更清楚锐利,纵隔窗上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影,其内有时可见点状钙化。病灶小时,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致病灶密度减低。 (1)急性大叶性肺炎多为一个肺叶或数个相邻肺段的渗出性实变,病变中心密度较高,外围略不均匀,如以叶间裂为界则边缘清晰锐利,如非全叶性实变则边缘模糊,近肺门侧多数可见实变区内有含气支气管影(空气支气管征)。结核性的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可呈大叶性实变,但其密度高而不均匀,其中常可见到小的不规则空洞,其它肺野可有支气管播散灶。 (2)支气管肺炎是以小叶实变为特征的。病理上感染首先累及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间质,而后累及肺泡。表现为多数小叶范围的实变,其间隔以未受累的小叶。CT图像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约1~2cm的小片状影,或0.6~0.8em的小结节影。多分布在两肺下内。肺间质的炎症多被小叶实变掩盖,在早期可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的增粗。 (3)肺结核除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外,多表现为腺泡结节,小叶中心或小叶范围的实变。其病理基础可以是渗出、干酪坏死及肉芽组织增生。多发生在两肺上叶后部。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边缘比较清楚的结节阴影,约0.6—0.8cm,或为l—2.5cm的小片状影,也可表现为多处小片状阴影的融合 (4)肺泡性肺水肿以肺泡内充满水肿液为特征,CT图象上常表现为多数小叶性实变融合为较大的片状模糊刚影。可呈中心性分布,围绕两侧肺门周围呈蝶翼状阴影。也可呈两肺弥漫性分布以中心区明显 当引起肺泡性肺水肿的原因得到纠正后,肺水肿常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生明显吸收,而肺炎所引起的则吸收较慢常需1~2周。肺结核周围的渗出性病灶4周左右可有明显吸收弥漫性肺出血与肺泡性肺水肿的CT表现类似,其CT值多在40HU以上,也可在24小时内有明显吸收。临床常伴有咯血。 (5)肺泡癌少数肺泡癌可表现为肺段或肺叶的实变。其病理基础为癌细胞沿细支气管和肺泡呈伏壁式生长,由于癌细胞分泌粘液,使肺泡腔充满粘液,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增厚

呼吸系统(上)——X线医学影像报告模板

呼吸系统(上)——X线医学影像报告模板小看医看 2018-11-22 undefined 目录 1.心肺未见异常 2.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3.两肺纹理增粗 4.符合高血压病心脏改变,请结合临床。 5.主动脉硬化 6.主动脉粥样硬化。 7.右侧肺不张 8.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 9.1).右肺下叶肺膨胀不全 2).右肺中、上叶代偿性肺气肿 10.右肺中叶综合征 11.左肺上叶肺膨张不全 12.两肺肺气肿 13.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 14.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 15.右肺中叶大叶性肺炎 16.左肺舌叶肺段性肺炎 17.两肺下叶过敏性肺炎 18.两肺间质性肺炎。 19.两肺炎症 20.两肺下叶霉菌性肺炎

21.两下肺炎症 22.两下肺感染 23.右下肺炎症 24.左下肺炎症 25.右中肺炎症 26.两肺支气管肺炎 26.两肺支气管肺炎 27.右肺下叶支原体肺炎 28.慢性支气管炎 29.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 30.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31.1)、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轻度肺动脉高压;2)、肺源性心脏病(早期)。 32.1)、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气肿; 2)、两侧胸膜肥厚。 33.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气肿。 34.1)、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 2)、两侧胸膜肥厚。 35.右肺上叶肺膨张不全。 36.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 37.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 38.胸膜粘连 39.双侧胸膜肥厚。 40.右侧胸膜肥厚。 41.左侧胸膜肥厚。 42.右侧包裹性液气胸 43.右侧肺底积液 44.右侧横裂叶间积液 45.右侧斜裂叶间积液 46.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

47.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 48.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49.左侧胸腔大量积液。 50.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51.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52.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 53.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 54.右肺上叶干酪性肺炎并右肺下叶播散 55.1)、右肺上叶肺结核。 2)、右侧胸腔积液 56.1)、左肺上叶肺结核。 2)、左侧胸腔积液。 57.双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58.右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59.左上肺结核--部分硬结钙化 60.双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61.右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62.左肺上叶陈旧性肺结核 1.心肺未见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增多、变形;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2.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增多;两肺门无增大、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其它:未见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