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一、课程的性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
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
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内容学习要求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要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一.填空题1.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可产生纤维和基质。
2.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每个肌节包括1/2明带+暗带+ 1/2 明带,是肌原纤维的构造和功能单位。
3.电镜下,基膜可分为基板和网板—两局部,它们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产生。
4.突触是神经原与神经原之间或神经原与非神经原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5.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8 m。
无细胞核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
6.在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具有分泌骨质有机成分的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重吸收骨的能力。
7.运动神经末梢有两种,即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脏运动神经末梢,均属于化学性突触。
8.椎间盘是由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9.从侧方观察脊柱,可见它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4个生理性弯曲。
10.隔上有3个裂孔,分别称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和腔静脉孔。
11.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12.骨盆借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的界限分为上、下两局部。
13.子宫颈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别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颈下端被阴道壁环抱。
14.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之间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
其中以后穹最深,它与直肠子宫陷窝之间仅隔以阴道壁和腹膜。
15.椎弓分为椎弓根和推弓板两局部。
椎间孔由椎弓根上切迹和椎弓根下切迹围成,有血管和脊神经通过。
16.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三对。
17.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降部后侧壁,是胆总管和胰腺导管的共同开口。
18.结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9.男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膀胱陷凹,女性腹膜腔的最低处是直肠子宫陷凹。
20.胃底腺主细胞的超微构造特征是:细胞基底部及核周围有丰富的粗面质网、和核上方有兴旺的高尔基复合体、游离端胞质有大量的酶原颗粒,它们都是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业1一、编制阶段学习计划。
(略)二、问答题:1. 解剖学的人体标准姿势是什么?人体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 两眼向正前方平视, 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 手掌向前, 两足并拢, 足尖向前。
2. 试述浆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胞核圆形, 染色质多聚集在核周并呈辐射状排列, 形似车轮状。
细胞质较多, 嗜碱性, 近细胞核处有一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
电镜下可见细胞质内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 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 可产生抗体, 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3. 试述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正常值和意义。
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总数的0. 5%~1. 5%, 新生儿可达3%—6%。
该细胞较成熟红细胞略大。
煌焦油蓝染色, 可见细胞内有蓝色的细网或颗粒, 电镜下为残留的核糖体。
1-3天后该细胞即可发育成熟。
临床上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作为贫血等某些血液性疾病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之一。
4. 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电镜下结构。
化学性突触由三部分组成: ①突触前成分: 一般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膨大部分, 有突触小泡、线粒体。
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
②突触后成分: 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局部区域。
该处的细胞膜增厚, 为突触后膜, 含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③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
5. 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有哪些?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 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
6. 简述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与髋关节的构成。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构成, 这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可完成屈、伸、旋前、旋后动作;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共同构成;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们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成体人体的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功能等方面,而组织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的形成与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以人体结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通过解剖尸体和使用现代影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通过研究这些结构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进行手术操作、制定治疗方案等。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人体组织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过程。
人体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又可以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组织胚胎学通过研究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以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的形成。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完整知识体系。
在医学教育中,这两门学科通常是作为基础课程来教授的,对于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时,学生需要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解剖学的术语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学习胚胎发育的过程,了解胚胎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器官的形成过程。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实验、组织切片观察、显微镜观察等。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研究者观察和分析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揭示其内部的奥秘。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发育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月丕胎学绪论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面和轴1、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自然卞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
2、方位术语:上和下、前和后、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浅和深。
3、面和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
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第一章细胞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一、细胞膜1、电镜下观察分为内、中、外三层结构。
2、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保持一定的细胞形态,进行物质交换。
二、细胞核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四部分构成。
三、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液、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含物。
第二章上皮组织一、一般特点:1、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
2、上皮细胞有极性。
3、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
4、上皮组织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二、上皮组织的分类:(一)被覆上皮1、分类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
(1)皮: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
2、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离面上:微绒毛、纤毛。
(2)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3)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
(二)腺上皮和腺1、有腺细胞构成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2、由腺上皮构成的结构称为腺。
3、人体的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第三章结缔组织分类: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一、疏松结缔组织(一)细胞1、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2、巨噬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3、浆细胞:核成车轮状,来源于B细胞,具有产生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4、肥大细胞: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5、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细胞间质1、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2、基质:基质中还含有由血管中渗出的液体,称组织液。
二、致密结缔组织三、网状组织四、脂肪组织五、软骨1、透明软骨:主要分布于关节、呼吸道和肋软骨等处。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学生可以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生长发育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1.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包括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2.组织学与胚胎学基本概念: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胚胎学则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可以了解人体的微观结构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实验与实践教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与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精品课程中,我们将提供丰富多样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观察标本、解剖实践、显微镜观察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临床应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在精品课程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临床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它们研究的是人体的结构、组织和发育过程。
本文将分别介绍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主要包括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它通过解剖学的方法,对人体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以揭示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可以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个层面。
宏观解剖学研究人体的整体结构和器官系统,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液循环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相互关系。
微观解剖学则研究人体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的形态、功能和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组织学特点。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切片、组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组织胚胎学组织胚胎学是研究组织和胚胎发育的学科,主要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个方面。
组织学研究成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学研究胚胎的发育过程。
组织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成体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观察和研究组织的细胞组成、器官结构和功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胚胎学研究的是胚胎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胚胎的形态发生和器官系统的形成等。
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观察、实验和模型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揭示胚胎发育的规律和机制,为生殖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关系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学科,它们共同研究的是人体的结构和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提供了组织胚胎学研究的基础,而组织胚胎学则为人体解剖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结果为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结构模型。
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为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研究领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科学,它包括研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解剖艺术和人体解剖外科操作等若干内容。
组织胚胎学是研究各类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发育过程的学科,它包括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胚胎形态发育过程、组织艺术与组织操作,以及医学模型的建立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有着密切而对立的关系。
人体解剖学聚焦于人体器官内部结构的研究,而组织胚胎学则聚焦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是宏观的,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微观的。
研究者们通过对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的各种发育过程。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人体性别、人体特征、人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等。
人体外部形态包括面部特征、躯干部分、手足部分及其他外部形态特征等,而人体内部组织及系统功能则包含心脏、肺部、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各种机能的研究。
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胚胎发育过程包括胚胎的形态发展、胚胎的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基因因素及其他生物因素等,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胚胎发育异常。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人类生物学中重要的两个领域,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而且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类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发育异常。
科学家们不断地对这两个领域展开研究,以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透明软骨:主要分布于关节、呼吸道和肋软骨等处。
2、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盂、关节盘和耻骨联合。
3、弹性软骨:分布于耳阔、外耳道、会厌和喉软骨。
六、骨组织和骨
七、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
(一)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的正常值
血液:血细胞 红细胞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白细胞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
(4.0-10.0)╳109/L 嗜酸性粒细胞0.05-0.5
嗜碱性粒细胞0-0.0075
无粒细胞:淋巴细胞0.2-0.4
单核细胞0.01-0.08
血小板:(100-300)╳109/L
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约90℅为水,其余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酶、激素、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代谢产物等。
1-2个,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横纹
无
有,明显
有,较明显
闰盘
无
无
有
肌浆网及横小管
无
发达,形成三联体
不发达,二联体
神经支配
不随意
随意
不随意
第五章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等功能。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分类
(1)按形态分: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一、细胞膜
1、电镜下观察分为内、中、外三层结构。
2、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保持一定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四部分构成。
三、细胞质
细胞质包括细胞液、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含物。
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一般特点: 1、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2、上皮细胞有极性。3、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4、上皮组织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
无尼氏体
二、突触
1、定义: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
2、分部:电镜下突触可分为三部分: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三、神经胶质细胞
部位
种类
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在物质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少突胶质细胞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
小胶质细胞
吞噬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和神经膜
血清:从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后所形成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
(二)各类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
名称比较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粒细胞
无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形态
双面微凹圆盘状直径7.5微米
球形直径10-12微米
球形直径10-12微米
球形直径10-15微米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16微米
2、巨噬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3、浆细胞:核成车轮状,来源于B细胞,具有产生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4、肥大细胞: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
5、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二)细胞间质
1、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2、基质:基质中还含有由血管中渗出的液体,称组织液。
二、致密结缔组织
三、网状组织
四、脂肪组织
四、神经纤维
1、定义: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其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2、分类:有髓神经纤维:突起外包髓鞘及神经膜且呈阶段性,节与节之间称郎氏结。
无髓神经纤维:无髓鞘。
五、神经末梢
1、定义:周围神经纤维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的终末部分。
2、分类:(1)感觉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痛觉。
有被囊的神经末梢:触觉小体:触觉。环层小体:压觉。肌梭:肌张力。
(2)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神经肌突触):结构似突触。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第二篇运动系统
第一章总论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形态
结构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体
多种多样,大小不一,圆形、梭形、星形等
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多种细胞器,以及尼氏体、神经原纤维
突起
树突
多个,呈树枝状
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轴突
只有一个,长短不一
圆形或卵圆形直经14-20微米
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2-4微米
细胞核
无
杆状或分2-5叶
分两叶
S形或不规则形
圆形、染成深蓝色
肾形、蹄铁形或不规则形
细胞质
大量血红蛋白
男:120-160g/
女:110-150g/L
颗粒细小,染成淡紫红色
颗粒粗大均匀,染成橘红色
颗粒大小不等,染成紫蓝色
很少,染成天蓝色
多,染成浅灰蓝色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绪论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面和轴
1、标准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
2、方位术语:上和下、前和后、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浅和深。
3、面和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
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章 细胞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
(3)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
(二)腺上皮和腺
1、有腺细胞构成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2、由腺上皮构成的结构称为腺。
3、人体的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第三章结缔组织
分类: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
一、疏松结缔组织
(一)细胞
1、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
二、上皮组织的分类:
(一)被覆上皮
1、分类 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皮。
(1)皮: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等处的单层扁平上皮。
2、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1)离面上:微绒毛、纤毛。
2、分类 平滑肌
骨骼肌
心肌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于1/2明带+1个暗带+1/2明带,由粗、细肌丝构成。
(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的比较
平滑肌
骨骼肌
心肌
分布
内脏、血管壁
附于骨骼
心脏
形状
长梭形
细长圆柱状
短柱状分支成网
细胞核
1个,长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多,扁椭圆形,位于肌膜深面
功能
携带氧和二氧化碳
吞噬异物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
抗凝血,参与过敏反应
参与免疫反应
有吞噬能力,参与免疫反应
止血,凝血
第四章肌组织
(一)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1、特点
(1)由细长呈纤维状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又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
(2)肌浆内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
(3)肌纤维具有收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