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设计及施工介绍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主墩特大型深水钢围堰下沉施工

台直径 2 m, 6 m, 9 高 . 承台顶 面高程 一3 5 承 台下为 1 O . m。 2 8根直
径 30 . m的钻孔灌注桩 , 桩位呈梅花形排列 , 中心距为 60 桩 . m。 1 地质条件 . 2 桥位 区北岸为长江高河漫滩 I 级阶地和 Ⅱ级阶地。河床宽 度 15 m。第 四系覆盖层 厚度 2 m 3 m, 65 3 ~ 6 河床北侧最薄 8 m。 . 5 基岩为 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紫红色粉细砂岩夹疏松砂 岩 、 土质 粘 粉砂岩 、 粉砂质粘土岩和杂色砾岩 , 中杂色砾岩为较软岩 , 其 粉
2 h i g w yC nt c o u ev i o L . e i 2 0 3 , hn ) . u Hi a o s t nS p ri o C . t , f 3 0 C ia An h u r i sn , d H e 1
Ab t a t T e se lo l da b a o d tg t e t h o n ai n p l n y wh n i c n snk t e ti e t e e t h x mum r so i e b t sr c : h te 0 I m e rla o eh r wi t ef u d t i o l e t a i oa c r n d p h b n ah t e ma i h o e a e o in ln . u wh nb t m c n r t eswel t e oc o t ef esr t m, t l b a df r h o e d m t i kf r e . k n o e d m i k n f qigRo d- rd , h e ot o o c ee g t l wi hb dr k r h i tau i wi eh n l r o t ec f r a osn u h r a i gc f r a sn i go An n t T a B ig t e e e s n i l n r c s o to h sk n f n i e rn e i t du e s e t sa d p o e sc n r l n t i i d o g n e i g a r c d. a i e r no Ke y wor s d p a e te o e d m ;man p e ;a s mb y;s n i g o of r a  ̄ d : e -w trse l f r a c i i r se l i k n f f d c e n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设计与施工介绍说明

地质条件挑战
总结词
地质条件复杂,基础稳定性差
详细描述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所处地层复杂,岩层多变,地质勘察难度大。同时,江底河床 覆盖层较薄,基岩起伏大,对桥墩基础稳定性构成威胁。
气候条件挑战
总结词
气候多变,影响施工进度
详细描述
安庆地区气候多变,特别是夏季长江水位上涨、冬季水位下降,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同时,强风、暴雨等极端 天气也可能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
目标
设计目标是确保桥梁的持久性和安全 性,同时优化结构以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设计还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美 化,以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结构设计
主桥结构
主桥采用斜拉桥形式,跨度为806米,主塔高283米。这 种结构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能够减少对江面的占用,同 时降低桥面高度,减少风力对桥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大桥的特色与创新
结构特色
悬索桥结构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采用悬索桥结构,具有跨度大、承载能力强的 特点,能够满足长江两岸交通的需求。
独特的桥塔设计
桥塔采用“倒锥形”设计,不仅造型独特,还能够有效减小风阻, 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钢箱梁与混凝土组合梁
为了降低桥梁的自重和提高跨越能力,大桥采用钢箱梁与混凝土组 合梁,实现了结构轻巧与承载能力的完美结合。
桥墩施工过程中,需对桥墩进行临时支撑和固定,以确保桥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面施工
桥面施工包括桥面铺装和防撞 护栏施工。
桥面铺装采用耐久性好、防滑 性能良好的耐磨耐压沥青混凝 土材料,以提高桥面的使用性 能和寿命。
防撞护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保 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安徽安庆长江大桥

安庆长江大桥刷新了长江建桥史上钢箱梁吊装最快等多项纪录。大桥主体工程由高架桥、立交桥、引桥、引道、主桥等部分组成,全长5985.66米。主桥为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钢箱斜拉桥梁,全长1040米。主跨长510米,列国内第七,世界第16位。主索塔呈倒“Y”形,高184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净宽26米,桥下最小通航净空24米。大桥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桥梁标准建造并考虑到远景六车道的运营要求。
安庆长江大桥
安庆长江大桥位于安徽省安庆市与池州市之间,是国家“十五”重点工程。
安庆长江大桥总投资13.174亿元,位于长江安庆段,全长5985.66米,主桥1040米,是长江上第35座桥梁,上距九江长江大桥164公里,下距铜陵长江大桥96公里。
大桥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目 录mp; CenNavi & 道道通
安庆长江大桥
1995年和1998年,安庆大桥筹建指挥部两次向中央上报长江大桥项目建议书。1999年12月,《项目建议书》被批复。200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大桥建设者做了百余次的论证与实验,将中港二航局、湖南路桥、中铁宝桥、西安方舟等建桥“王牌军”招集麾下,高标准,严要求,协同作战。
2背景
安庆长江大桥收费站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和长江上许多城市一样,安庆也有过百年建桥梦。
孙中山早于1912年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在安庆建设长江大桥的设想;1958年,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国家有关部门也曾有在安庆建桥的想法;1984年,安庆市建桥的计划再次被提起,并首次编制了《项目建议书》。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的雷电防护探析

分 布 图 中. 大桥 位 置正 处 于安 庆 雷 电 高 密度 中心地 带( 见图 2 ) .
雷 击大 地 的年 平 均 密 度值 约 4 ) 的 规 定要 求 , 该构筑物应将 『 P 『 防 护 等 级 设 为 A级 , 考 等级 为高雷器区. 雷 暴 发 生 较 为 频 繁 可 能 遭 受 雷 击 类 型 主要 虑到 该 建 筑物 曾遭 受 较 为严 重 的 雷 击 .可 将 } . P S外 部 雷 电防
电压 L 、为 :
U f = / x o x b x l x H l 、 厂 J
= 4x3. 1 4xl 00 x2 0x5 x23 9 / l 0
=
图 2 安徽 省 负 闪 雷 电 密度 分 布 示 意 图
3 0( k V)
大桥 收 费 站 构 筑 物 遭 到 首 次 负 闪雷 击 时 . 在距 构 筑物 崖
为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桥 面净 宽 2 6 m. 桥下最小通航净 空 2 4 m
大 桥 全 线按 双 向 四 车道 高 速 公 路 桥 梁标 准 建造 大桥 收 费 站
为敞开 式构筑物 , 几何尺寸 约长 6 0 J n、 宽 1 5 m. 屋 面 构 筑 物 高
度约 l 2 『 T 】
行 的服 务 设 施 和 过 往 人 员造 成 极 大 的安 全 威 胁 , 本 文 针 对 安 庆 长江 公 路 大 桥 雷 电防 护 设 施 现状 作 出 实 质 性 评 估 , 并 对 完 善 雷 电防 护 措 施 的技
术 要 求作 出详 细 阐 述。
【 关键词 】 雷电防护 S I , D保护 : 磁场强度 等 电位联结
【 中图分类号 】 U 4 4 5
【 文献标识码 】 A
安庆长江大桥支架计算资料

当一跨砼浇筑好后,等强度达到80%后,便可张拉、压浆,压浆完成后可将底模板下的可
I14工字钢、木枋和竹胶板脱离底板,取下竹胶模板等。
、内模:
箱梁内模采用九合板,木枋顺向布置,木枋截面尺寸为6X12cm,木枋布置间距为35cm左
0.9m,横向间距为0.9m和0.46m,顶托工字钢横梁按横桥向布置,
90cm。因此计算跨径为0.9m和0.46m,为简化计算,按简支梁受力进行验算,实际为
q1= 71.5×0.9=64.35kN/m
另查表可得:
103mm3 ; I = 712×104mm4 ; S = I / 12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纵桥向铺设好枕木,便可进行
支架搭设好后,测量放出几个高程控制点,然后带线,用管子割刀将多余的脚手
20cm左右。
由于整个堤外引桥位于缓和曲线上,因此拟将每跨支架划分为8个直线段拟和桥面箱梁曲
5m。施工时注意支架间距应相应调整。
脚手管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铺设I14工字钢,箱梁底板下方的I14工字钢横向布置,
砼浇注冲击及振捣荷载:P4 = 200 kg/m2 = 2 kN /m2
P = (P1 + P2 + P3 + P4)= 71.5 kN /m2
2/6 = 6×122/6 =144 cm3
σ = qL2/ 8W = (71.5×0.18)×1000×0.92 / 8×144×10-6
为便于内模从箱梁内取出,在每一跨箱梁顶板上预留两
160㎝(纵向)×100㎝(横向)的人洞,人孔分布在每跨离桥墩10米处,不能跨越施工
箱梁内模支撑采用φ48×3.5脚手管做排架,立柱支撑在底模顶面上,脚手管顺桥向按0.9
安庆长江大桥南主塔钢围堰施工总结

323围堰 下 沉施 工 . -
围 堰 采 用 不 排 水 吸 泥 除土 下 沉 工 程 嗣堰 下 沉 需 取 土 、本 2 . 5地震列度 : 基本烈度Ⅵ度 , Ⅶ度设防。 按 总方量约 15 0 3工程量 巨大 , 80m . 除土采用 四台空气吸泥机 ( 一 26设计洪水频 率 :/0 。 . 1 0 3 围堰壁上设 有四个  ̄ 2 b 5联通管 . 自动平衡围堰 内 3 可 27通航 水位 : 高通航 水位 1.3m(0年 一遇 )最低 台备用) . 最 69 0 2 , 通 航 水 位 24 0 .8 m 外 水 头差 。 ’ 围 堰 内取 土 应 遵 循 “ 中 间 后 周 边 ” 原 则 . 称 均 匀 取 先 的 对 3南 主 4 . #塔墩 钢 围堰 深水 基 础施 工 31 . 锚碇 系统 土 . 围堰 内泥面形成 “ 使 锅底 ” 由锅底 向四周放坡 , 围堰平 , 使 31 工 程 概 况 .. 1 稳下沉 。过程 中每 隔 2 小时观测一次泥面标高 , 掌握泥面锅底 钢 围堰 的稳定 、 就位和纠扭主要靠锚碇 系统完成 .样墩墩 曲线 . 以 此 指 导 吸 泥 4 并 位处枯 水期水深就在 2 左右 .0 1 1 月 2日实测泥 面 当围堰 内侧 四周 泥面标高与刃脚板根部 大致 相平时 .必须停 0米 20 年 1 标 高一 3 O米 . 1. 0 水位+ .米 。属深水钢围堰施工 , 73 受力非常复 止 吸泥 .此工况下围堰外 壁的摩阻力 和浮力 已经将下沉力平 杂 , 工难度 较大 . 施 且施 工船舶 受通航 影响 , 位上 游约 50 衡 . 桥 0 再吸泥只会 造成刃脚 翻涌砂 。 米处有过江光缆 . 锚碇系统抛锚必须避 开光缆 区域 。经与有关 围堰下沉过程 中 . 出现过 三次翻砂现象 . 共 每次涌进 同堰 航道管理部门的协商 . 已划分出明确的施工 区域 。 泥 砂 方 量 约 1 0 ~ 0 0 3 间 .围 堰 内水 面 比江 水 突 然 高 出 5 0 20 m 之 31 .. 2锚碇 系统的组成与整体布置 23 ~ m 解决翻砂的主要方法是在均匀 吸泥 的基础上 . 通过对每 桥位处水流方向与桥轴线夹角接近 9 。故锚碇 系统按 墩 O. 轴线南北对称布置 . 锚碇 系统主要 包括定位船 、 向船及锚 碇 个 工 况 下 的下 沉 系数 和可 能 到 达 的 下 沉 深 度 .确 定 浇 筑 填 芯 导 砼 的 重 量 和 时 机 . 者 进 行 围堰 接 高 或 设施 详 见附图 0 1 ( ) 围堰下沉系数。围堰 的摩 阻系数 R较难确定。本工 1钢 桥 程通过几个临界状态 的推算 .围堰外壁摩 阻系数在 2 . 2 . 6 ~8 5 5 之间 . 平均 2 . P . 75 a 计算得围堰下沉系数保持在大于 1 5时 , k . 2 围堰下沉较顺利 但下沉系数也不能过大 . 以防止围堰 突沉 。 () 2 围堰纠偏 、 纠斜 。吸泥施工 必须随时掌握堰 内河床 变 化 情 况 和 钢 围堰 状 态 .通 过 吸 泥 调 整 钢 围 堰 的平 面 位 置 和垂
安徽省高速公路详细介绍

高速公路总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所辖高速:G3京台高速合徐段、G40沪陕高速合宁段、G30连霍高速安徽段、G4001合肥绕城高速、合安、合巢芜、合淮阜、宁淮安徽段、高界、宣广、马芜、安景、沿江高速以多云天气为主,通行正常。
一、合宁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公路起自安徽省合肥西郊大蜀山,终于苏皖交壤的周庄,全长约133.43千米,为上海至成都的沪蓉公路和上海至伊宁312国道的重要组成部份。
合宁高速公路于1986年10月动工,1995年11月全线贯通。
合宁高速公路全长133.43千米,合宁高速公路于1991年10月4日建成通车.是安徽交通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0K-31K(大龙段)于1995年9月底全线贯通。
合宁高速公路在1991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发挥了庞大作用,成为省会合肥通往外地的唯一通道,被群众称之为“救命路”。
1993年荣获交通部颁发的“全国十大公路工程”称号,199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十大重点工程”。
全线设有文集、大墅及吴庄3个效劳区和吴庄、全椒、大墅、肥东、龙塘、十八岗、机场、大蜀山8个收费站,现已成为安徽交通大动脉。
合宁高速公路于2002年完成了千米实验段改建任务,2003年3月进入规模施工时期,完成双幅62千米改建任务,2004年完成双幅千米及陇西立交、合徐南花滩段千米的改建任务。
2004年11月6日全线改建完工通车,共完成投资亿元。
通过改建,大大地改善了安徽的对外形象,提高了安徽第一路的通行能力。
二、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八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是安徽省通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域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国家计委主持的“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计划中合肥-杭州综合运输网的一段。
工程起自肥东陇西立交,终止于和县雍镇,全长100千米,为全封锁、全立交、操纵出入的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00千米/小时。
1992年12月动工建设,前两期工程于1995年12月完工,三期工程芜湖长江大桥北岸公路接线于2000年9月通车。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方案比选

摘
要 : 文介 绍了安 庆长江 公路大桥 主桥 的方案 构思 和方案 设计 , 出 了四种适 合该 桥建设 条 件的 桥型方 案 , 该 提 为选择 主桥
方案 奠定基 础 。重点 对主跨 为 4 5~50m范 围 内的斜拉桥 方案 的难点及 特点进 行分析 研究 , 9 2 分别 为 : 一桥型 方案 , 第 主桥为
扁 平箱 梁断 面预应 力混 凝 土斜拉桥 ; 第二 桥 型方案 , 主桥 为粱 板式 断面 预应力 混凝 土斜 拉桥 ; 三桥 型方案 , 第 主桥 为全 焊扁 平 流线 形封 闭钢 箱梁斜 拉 桥 ; 四桥 型方 案 , 第 主桥采 用五跨 叠合 梁斜 拉桥 。经 过充 分 比较 和论 证后 , 终确 定主跨 为 50m 最 1
观、 新颖 、 富有时代气息 , 充分体 现当代建 桥的新 技术 、 新水平 ; 同时 , 要立 足 国内, 标准恰 当、 投资 节 省 、 量 高 、 会 效 益 好 、 境 景 观 协 调 、 合 质 社 环 符 环 保要 求 。 ( ) 江 是 我 国第 一 大 河 , 是 航 运 、 利 的 2长 又 水 黄 金水 道 ,桥 型 方 案选 择 除满 足 行 车 安全 的要 求 外 ,还必须满足航运 、水利 、防洪等诸方面的要 求。 特别 是桥 址 段 通 航 十分 繁 忙 , 只进 出港 埠 码 船 头 频 繁 , 孔 布 置需 考 虑 多 孔通 航 以适 应 中 、 水 桥 枯 期 及 洪 水期 的通 航 要 求 ,满 足 各 类 船 舶 和船 队单 向分 孑 或 双 向合 孑 通 航 的需 要 ,施 工 期 间应 具 有 L L 足够 的 航 道水 域 以确 保 正 常航 运 ,尽 量 减小 船舶
程 , 是 连 接 皖 江 南 北 的第 三 条 通 道 , 国 家 交 也 由 通 部 和 安 徽 省 人 民 政 府 联 合 出 资 ,共 计 1 .7 314 亿 元 人 民 币 ,大 桥 总 长 度 为 58 956m。桥 址 9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设计洪水频率:1/300,相应最高洪水位 18.97m(黄海高 程,下同);
7.通航水位 最高通航水位:采用重现期20年一遇的相应洪水位16.93m; 最低通航水位:采用保证率为99%的相应水位2.48m;
8.通航净空 主通航孔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 204m,净高24m。
桥址河段流速较为均匀,全年主流位置居中偏左,流速相对较小。 中水期水流流速0.91~1.31m/s,流向与桥轴线法向夹角4°~右7.8°。 洪水期水流流速1.83-2.33m/s,流向与桥轴线法向夹角0°~左7.5°。
大桥的设计洪水位及流量采用不同分洪情况下的理论频率值。20年 一遇洪水位16.93m,流量81000~84000m3/s,300年一遇洪水位 18.97m,流量97000~101000 m3/s。基础施工水位采用5年一遇理论频 率值,为15.00m。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设计与施工介绍
汇报提纲
工程概况 主要技术标准 建设条件 工程总体设计 主桥的设计与施工 结束语
一、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位于
长江安庆河段镇风塔以下、 鹅眉洲分流口以上、安庆市 东门汽渡东400m处,是安 徽省继铜陵和芜湖长江大桥 后的第三条过江通道。大桥 东距芜湖长江大桥和铜陵长 江大桥分别为200km和 100km,西距九江长江大桥 164km,北起京福、沪蓉国 道主干线在安徽境内共用线 即合肥至安庆高速公路,南 接马鞍山至安庆的安徽沿江 高速公路。
三、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及河势条件 桥位位于长江安庆河段振风塔以下,鹅眉洲分流口
以上部分。桥位处安庆单一段自皖河口以下长约10km, 河道顺直稳定,河宽在900~1500m之间,边界条件控制 较强,主流偏靠北岸,长期保持单一稳定的状态。
2.气象
桥址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月平均最高气 温28.8℃,月平均气温16.5℃,月平均最低气温13.6℃, 极端最高温度40.2℃,极端最低温度-12.5℃。
4.地震安全性评价 区域地质构造图
经场地地震安全 性评价,桥位区 未来遭受地震破 坏的烈度不超过 7°,在50年超越 概率10%、3%条 件下,场地地震 烈度分别为5.9° 和6.7°,基岩面 峰值加速度分别 为0.76m/s2和 1.503 m/s2。
5.通航 桥区习惯航迹线图
安庆河段代表船型 有:国家I级航道最 大代表船队,船舶 吨位48000t,通航 水深4.65m,安庆 远景规划船队,船 舶吨位40000t,通 航水深5.25m,海 轮,船舶吨级5000t, 通航水深7.91m。
四、总体设计
1.平、纵线形设计
路线平面设计主要根据工程起至点和主要控制点,结合 与现有道路网的关系与衔接。全线长5985.66m,共设平曲 线3个,最大半径2000m,最小半径1500m。
路线纵断面设计在考虑桥梁长度、交叉设置以及平纵组 合的基础上,尽量放缓坡度。全线共设置变坡点5个,最小 纵坡为0.38%,最大纵坡±2.75%,平均坡段长1218.026m, 竖曲线总长3464.138m,占道路总长度的56.88%,其中凸形 竖曲线2个,凹形竖曲线3个。
3.水文
正常情况下,桥址河段内一个水文年中7、8、9三个月为洪水期, 月平均水位12m左右;12月至第二年4月为枯水期,月平均水位3~7m, 5、6、10、11月为中水期,月平均水位7~11m。
桥址河段内历年最高水位为16.84m(1954.8.1),历年最低水位为 1.62m(1929.1.20),年最大变幅12.96m(1954)。
(2)北部分离立交桥。主要包括高架跨线桥4处,分别为跨新河路、 望庆大道、206国道、华中东路。起点与清源路定向立交相接,终点与 北部引桥相接。
桥梁为8联等高度及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全长1476.5m。
(3)北部引桥。工程包括北堤外引桥、北跨堤引桥,起点位于北岸 长江大堤以北约560m处,终点与主桥相接。 北堤外引桥为7×40 m +7×40 m =560m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北跨堤引桥为45 m +70 m +2×45 m =205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 梁桥。
2 总体工程概况
总体工程自北向南划分成六个部分: (1)清源路定向立交。主线在此接合安高速公路连接线,上跨安庆
市的市政道路清源路,并以两条定向匝道与206国道及清源路形成不完 全互通,主线上跨桥起点为安庆长江公路大桥起点。
主桥为相联变宽度钢箱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共8联,全长1552m。匝 道桥为9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Hale Waihona Puke 工程组成圣清源路潭 定向立 K16+392.621
工程起点
交
新河
北部分离
k17+024.126
清源路定向立交
K17+743.621
立交桥
圣埠
主线高架桥
206国道
K19+360.500
北部 引桥
大 湖
水流
主 桥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318国道
K21+963.500
南引道
K22+292.127
工程终点
东门汽渡航行线
桥址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北东方向,常年最大风速20m/s。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推测出安庆市100年一遇、10米高度、 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21.75m/s,小于《公路桥涵设计通 用规范》(JTJ021-89)换算的基本风速23.65m/s,由此设 计取基准风速为23.65m/s,计入地形系数后,桥面处设计 基准风速为33.58m/s。
南部 引桥
长江
菱湖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2.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3.路面及桥面宽度:主桥标准宽度26m(不含拉索锚固区宽度及风嘴 宽度),中间设2m中央分隔带,两边设0.5m防撞护栏; 4.路面纵坡不大于3%,横坡2%; 5.荷载标准 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吨,挂车-120; 设计风速:主桥桥位处100年一遇设计基准风速23.6m/s,施工阶段风速 按10年一遇计,为成桥阶段的0.84倍; 船舶撞击力:主墩顺水流方向为27000KN,横水流方向为13500KN,辅 助墩按主墩减半; 地震烈度:场地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并实测地振动参数计算地 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