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实验报告--直流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基础-直流电路基础-电路的基本元件

无源元件 有源元件 二端元件 (单口元件) 多端元件
i
a
二端
b
元件
i
i1
i2
c
e
多端
d
元件
f
i1
i2
一、独立电源
1、电压源
电压源:不论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其两端电 压总能保持一定的电压。
(1)电路符号
i
+
+
us –
u RL
–
端电压 u = us
端电流
i
=
us
RL
(2)伏安特性
u
O
uS i
u = us
U R1 U1 R2 U2 R3 U3
–
–– –
4.分流关系:In =
Gn G
I
5.功率关系:P = P1 + P2 + P3
(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
注:各电阻分到的电流、消耗的功 率与电阻值成反比,即阻值越大的 电阻分得电流、功率越小,反之就 越大。
+ I I1 + I2 +
U R1 U1 R2 U2
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
1. 电路符号:
iR
u
+u –
2. 伏安特性:
Ru i
β 0
R l
S
tg = R
单位:欧姆() i
3.伏安关系(VAR): 满足欧姆定律
iR
u = ±Ri
+u –
取正:u、i关联
取负:u、i不关联
பைடு நூலகம்
4.电导:G iG
G i 1 单位:西门子(s) uR
+ u – 欧姆定律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基尔霍夫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基尔霍夫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2、加深对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的理解。
3、熟悉电路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即∑I 入=∑I 出。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 = 0 。
三、实验设备1、直流电源(可调)2、数字万用表3、电阻箱4、实验电路板5、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电路设计在实验电路板上设计如图 1 所示的电路,其中 R1 =100Ω,R2 =200Ω,R3 =300Ω。
图 1 实验电路2、测量电流(1)将直流电源调至 10V ,接入电路。
(2)使用数字万用表的电流档,分别测量流入节点 A 的电流 I1 、流入节点 B 的电流 I2 和流出节点 A 的电流 I3 。
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1 中。
表 1 电流测量数据|测量位置|电流值(mA)|||||I1|_____||I2|_____||I3|_____|3、测量电压(1)使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分别测量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 U1 、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 U2 和电阻 R3 两端的电压 U3 。
(2)测量回路 ABCA 的电压之和,测量回路 ADCB 的电压之和。
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2 中。
表 2 电压测量数据|测量位置|电压值(V)|||||U1|_____||U2|_____||U3|_____||回路 ABCA|_____||回路 ADCB|_____|4、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数据,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即计算I1 + I2 是否等于 I3 。
(2)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即计算回路 ABCA 和回路 ADCB 的电压代数和是否等于零。
直流电路基础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直流电路基础实训,使我对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和定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直流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训内容1. 直流电路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测试本次实训中,我们首先对直流电路的基本元件进行了识别与测试。
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元件的识别与测试。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些元件的基本特性和参数,为后续的电路分析打下了基础。
2. 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的应用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基本定律和定理,对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些定律和定理的运用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实际电路中。
3. 直流电路的等效变换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如串并联电阻的等效变换、星角变换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这些等效变换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实际电路中。
4. 直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我们对直流电路的稳态分析进行了实验,包括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流电路稳态分析的方法,并能够计算出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
5. 直流电路的瞬态分析在实训中,我们对直流电路的瞬态分析进行了实验,包括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直流电路瞬态分析的方法,并能够计算出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
三、实训过程1. 准备实验器材:直流电源、万用表、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导线等。
2.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直流电路,连接好各个元件。
3. 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实验结果。
5.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经验,提高实验技能。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1

实验一1、实验目得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得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与两个节点,测量节点得电流代数与与回路电压代数与,验证基尔霍夫电流与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2)电阻串并联分压与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得电阻,有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得电压与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与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4、理论计算根据KVL与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Is=I1+I2,U1+U2=U3,U1=I1*R1,U2=I1*R2,U3=I2*R3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5、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可以瞧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与为两者得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6、实验心得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瞧了指导书与同学们得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得一些操作上得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实验二1、实验目得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得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得独立源(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流源)与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得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得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单独作用:共同作用:4、理论计算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0+3Ix1+2Ix1=0,得Ix1=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得Ix2=-0、6A; 两者共同作用时:,得Ix=1、4A、5、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得,与测得数据相符,Ix=Ix1+Ix2,叠加定理得证.6、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验证并加深了对叠加定理得理解,同时学会了受控源得使用。
电路基础原理直流电路的特性与分析方法

电路基础原理直流电路的特性与分析方法直流电路是电子学中最基础的一种电路,它的特性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电路理论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路的特性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直流电路的特性直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的电路。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稳定性:直流电路中的元件和电源都是恒定的,因此电流和电压的值也是稳定的。
这使得直流电路在一些应用场合中非常重要,例如电池供电的设备。
电压分布:在直流电路中,电势差沿着电路中的导线和元件均匀分布。
这意味着电压的值和方向在整个电路中是相同的,而不随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电流分布: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在直流电路中的分布也是均匀的。
在一个平行电路中,电流将根据电阻的大小分流,但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将相同。
第二部分: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要分析直流电路的特性,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直流电路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包括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其中,KVL指出电路中环路中的电压之和为零,而KCL指出电流在一个节点中的总和为零。
这两个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电流和电压的方程,从而解析整个电路。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在分析电路时经常用到的公式。
它指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电路中每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
串并联电路:当电路中包含多个电源和元件时,可以使用串并联的方法简化分析。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而电压则根据电阻的比值来分配。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同的,而电流则根据电导的比值分配。
节点分析法:节点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它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它将电路分成多个节点,并建立节点电流方程。
通过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每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
总之,直流电路的特性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电路理论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直流电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并且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设计和优化电子设备。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doc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信息科学系科技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报告;XXXX年级班:2011级软件的5级(1105)名称:学生编号:本课程中的所有实验都使用工作台作为模拟工具。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理和串并联电阻的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工作台软件,学习建立简单的直流电路,用模拟测量仪器测量电压和电流。
1.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为了设计一个电路,它需要包括至少两个环路和两个节点。
测量节点电流和回路电压的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实验示意图:与理论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i3=i1 i2u1 U2 u7 U6=0;U4 u3 u7 u5=0;u1 U2 u3 U4 u5 U6=0;2.电阻器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的验证解决方案:设计一个电路需要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包括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的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实验示意图:与理论计算数据的对比分析;200ω100ω=300ω;(100ω200ω)//600ω=200ω;I1=15/(200 200 100)=30 MAI 2=I1 *(600/900)=10 MAI 3=I1 *(300/900)=20毫欧1=U3 *(200/300)=4VU 2=U3 *(100/300)=2V实验结果:1.使用大电阻可以减少误差2。
工具不能熟练使用,而且有随机代码。
实验2叠加定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并进一步学习使用模拟测量仪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等变量。
解决方案:为了设计一个电路,需要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共同作用时的响应,以验证叠加定理。
与理论计算值相比。
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单独作用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实验原理图及理论计算数据对比分析;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i=12/(1 3)=3:通过实验加深对交流电路中幅值、有效值和相位的理解;学会使用交流信号源和模拟仪器测量交流电压和电流,学会使用示波器。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范文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1.实验目的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4.理论计算根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I=I1+I2,U1+U2=U3,U1=I1某R1,U2=I1某R2,U3=I2某R3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5.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
6.实验心得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
实验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
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单独作用:共同作用:4.理论计算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0+3I某1+2I某1=0,得I某1=2A;=,得I某2=-0.6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得I某=1.4A.两者共同作用时:++=5.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由上得,与测得数据相符,I某=I某1+I某2,叠加定理得证。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直流电路实验报告直流电路实验报告引言:直流电路是电子学中最基础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直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以及探索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进行的直流电路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直流电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并探究其之间的关系。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的方法。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用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
其中,直流电源提供了稳定的电压源,电阻箱可以调节电阻的大小,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而万用表则可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流表和电阻箱相连,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然后,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电阻箱的两个接线头相连。
2. 接下来,我们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与电阻箱的两个接线头相连,以测量电压。
3. 然后,我们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并记录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不同情况下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值会减小,而电压值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
2. 当电阻值减小时,电流值会增大,而电压值保持不变。
这也符合欧姆定律的规律。
3.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会受到误差的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电阻箱的内阻、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精度等因素导致的。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并学习了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和使用电阻箱调节电阻值的方法。
我们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并了解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电路分析
一.试验目的
(1)学习multisim建立电路、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掌握伏安特性的测量
(3)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二 . 实验内容
1.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建立仿真电路
(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2.验证叠加定理(1)建立仿真电路
(2)当V1单独作用时
U11=8.727V
U21=3.273V
U31=3.273V 当V2单独作用时
U12=2.727V
U22=2.273V
U32=-2.727V
当同时作用时
U1=11.455V=U11+U12
U2=5.545V=U21+U22
U3=0.545V=U31+U32 验证了叠加定理。
3.验证戴维南定理
(1)建立仿真电路
(2)R3断开时a、b端口开路电压
(3)R3短路,其短路电流
(4)
其等效电阻为R=Voc/Isc=267.89 Ω
示数几乎相等,验证了戴维南定理。
实验注意事项:
1、 所做的二极管伏安特性与常规的不同,可启动Simulate 菜单中的Postprocess 进行后处理。
2、 仿真电路必须有接地点。
3、 验证叠加定理时,不参与作用的电源设置为零,不能将其拿掉或与电路断开。
U2
DC 10MOhm
实验的体会:通过仿真实验的练习,对电路以及一些元件的特性有了更明朗的认识,使原本抽象的问题更具体化,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更好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