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0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 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doc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doc

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祸事情1950年7月,淮河洪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洪流。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祸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洪流。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祸事情”2008年度我国十大自然灾祸事情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严峻人员伤亡和财产丢失2、南边雪灾:年头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祸影响21省(区、市、兵团)3、飓风“黑格比”严峻影响两广区域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区域产生严峻洪水灾祸5、新疆呈现前史上第二个严峻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区域产生严峻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丢失严峻8、9月下旬四川产生严峻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祸9、宁夏严峻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产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祸(五个“前史稀有”)10、2010自然灾祸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祸事情1950年7月,淮河洪流。

因为泥沙淤积,河槽高涨,加上国民党戎行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堰的大举损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紧迫,河南、皖北许多当地一片汪洋,水灾吞没土地3400余万亩,哀鸿1300万。

淮北区域受灾沉重,为百年所稀有。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祸在1959年7月,华东区域长江发洪水。

据灾祸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馑,洪水直接带来的逝世人数估量达两百万,并且其他区域也多少遭到影响。

自然灾害分类及影响

自然灾害分类及影响

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这一天内,最低气温 在5℃以下。
1、寒潮能影响到我国 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 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 怎样的变化?
2、我国有哪些地区不 易受到寒潮的侵袭,为 什么?
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
(1)西路:这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 一条路线。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 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 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
火山灰 火山灰形成的肥沃土壤
3、滑坡
(一) 滑坡 A.概念 B.发生的条件
a.岩体比较破碎 b.地势起伏较大 c.植被覆盖较差
C.多发地区
a.山地丘陵区 b.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滑坡
• 什么是滑坡?
• 产生滑坡的地区地形有何特点? • 滑坡有那些危害?
4、泥石流
泥石流
A.概念 B.特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环太平洋地震带
世界地震带分布图
六大板块分布图
2、火山喷发
(1)火山基础知识
• •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火山的构造
(2)火山产生的原因 (3)火山评价
•从灾害的角度看,火山喷发有哪些危害? •从资源的角度看: •旅游,矿产,肥沃土壤等
火山基础知识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冲毁阿尔梅罗城
日本富士山
2、
干旱
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 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1)概念区 别
旱灾: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 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人类生存受 到危害 。 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例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连 续一个月不降水也不成灾 灾
(2)关系
湿润、半湿润地区 也会发生旱灾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发的具有毁灭性的灾难,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因此常年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本文将对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发生断裂时释放的能量造成的。

中国位于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特别是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份,地震活动非常活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雪融过快或者河流湖泊溢出等原因导致水位上升,超过堤坝和河道容纳能力而引发的灾害。

中国的大江大河众多,包括黄河、长江和珠江等,流域面积广阔。

每年的梅雨季节和台风来临时,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可能受到洪水的威胁。

洪水常常导致城镇乃至整个村庄被淹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三、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的低降雨量或者无雨的气候条件,导致土地缺水,影响农田灌溉和作物生长。

中国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都集中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域。

特别是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和宁夏等省份,干旱问题非常严重。

干旱导致农田失收,饮水困难,甚至导致人类和动物的死亡。

为了应对干旱,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和节水措施。

四、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中发展起来的旋转风暴,给沿海地区带来猛烈的风雨。

中国沿海省份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特别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

台风一般伴有暴雨和强风,可以引发山洪、风灾和海上事故等。

为了减少台风的危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加强预报预警和做好紧急疏散工作等。

五、雪灾雪灾主要发生在寒冷气候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寒冷的冬季,大雪可以导致交通中断,农田生产受阻,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也经常出现罕见的雪灾,导致城市陷入瘫痪,给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扰。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洪水、干旱、台风和雪灾等是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共20页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共20页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2019年特大洪水2019年非典疫情2019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19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9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9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 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0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得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与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0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得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得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与南京市得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得生活与1955年得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与接下来歉收所带来得饥荒,洪水直接带来得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得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自然灾害报告

自然灾害报告

自然灾害报告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或自然力量的作用而导致的大规模灾害性事件。

这些事件不可避免地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报告过去十年中发生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1. 龙卷风灾害龙卷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其伴随着大风、倾倒的雨水和闪电等。

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龙卷风灾害,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1年美国堪萨斯州的龙卷风袭击事件。

该次灾害造成了数百人死亡,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了重大冲击。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天气预警系统和建设坚固的避难所。

2. 地震灾害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常常造成巨大破坏。

过去十年中,全球发生了多次有感地震,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0年的海地地震。

该地震导致了数十万人死亡和大规模的建筑倒塌,使海地陷入了一片废墟。

减少地震灾害的关键在于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

3. 水灾水灾是指由于降水过量或河流、湖泊溢出而导致的洪水。

过去十年中,东南亚多次遭受了强烈的台风和暴雨的袭击,导致大规模的水灾。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3年菲律宾的超强台风“海燕”。

这次台风引发了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了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为减轻水灾的影响,需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并提高居民的应急避险意识。

4. 干旱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降水导致的土地干燥和水资源短缺。

近十年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灾害。

最值得关注的是索马里的长期干旱,数以百万计的人面临着饥饿和流离失所的困境。

为应对干旱,需要改善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并发展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品种。

5.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林木、灌木和草原等植被的失火现象,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

过去十年中,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发生了多次严重的森林火灾。

最为严重的一次是2019年至2020年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

大火燃烧了数百万公顷的森林,导致了人员伤亡和动植物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现已渐渐扩散到、、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时间),在省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无震感,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5.1级地震
3月6日: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有震感
3月4日: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干
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省藏族自治州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天津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省藏族自治州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

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16时左右到达,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

据推测,黑风暴将于25日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4月25日,一条交通要道北二高七堵路段山崩,从空
中鸟瞰,有大面积的崩坍。

4月26日10点59分东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外海190公里,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

先岛群岛以南海域(经度123.7,纬度22.3),而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东南部26日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

根据气象部门测报数据显示,这起地震震中是在兰屿地震侦测站东偏北的地方,地震深度20公里,其中台东成功出现最大震度是3.3,台北也明显感受得到这起地震。

4月26日13时40分左右,市区突然暗云压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黄暗红的云层笼罩,市区能见度霎时降低,有如黑夜即将降临。

64县市今日午后遭遇8级大风袭击,其中市区一座大型铁塔倒地造成交通阻塞。

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

截止4月26日,省4月连续发生较大降雨过程,湘江水位持续上涨。

湘江干流洪水致28.7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8万人。

4月29日08时48分19秒,在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北纬:31.07°、东经:110.3°)发生M1.8级地震。

4月29日9时30分,省巴东县发生2.5级地震(北纬31.10度,东经110.28度)。

4月29日14时左右,由于近期富蕴县气温急剧上升,山中积雪迅速融化,部分地段形成春洪。

富蕴县公安局接到
卡德布特水电站报警,由于突发性洪水,在水电站4号、5号隧道施工的100多名工人被困山中。

4月29日22时22分37秒,省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交界地带发生3.3级地震。

震中位置位于北纬31.9°,东经104.1°,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级3.3级。

4月30日2时36分,市宁晋县、新河县交界(北纬37.5,东经115.1)发生3.3级地震。

据省地震局预测研究中心副主任素欣介绍,这次地震是正常现象,属1966年大地震老震区的余震。

5月6日,梁平县遭特大暴风雨袭击。

因大风暴雨造成全市21个区县133个乡镇受灾,损坏小二型水库1座,冲毁塘坝11座。

其中,区家嘴水库出现洪水翻坝险情,洪水共冲毁塘坝3座,损毁小水电站1座。

截止7日,家嘴水库险情已被排除。

在此次灾害中,市已因灾死亡31人,其中垫江县21人,梁平县6人,区4人,遇难人员均为大风吹垮房屋致死,地处渝东南山区的彭水县有1人失踪。

5月5日-6日罕见暴风雨强势来袭,南方部分省市连连告急,受灾人数之多触目惊心:169万,137万,87万余,赣南26万。

目前,全国已有25万群众安全转移。

截至9日零时,赣南受灾人口突破26万,因灾死亡人数上升到12人。

市防汛部门介绍,截至9日零时,全市共有定南、寻乌、
龙南、全南、会昌、安远等6个县的83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6.46万人,转移人员17689人,倒塌房屋5884间。

9日午后,在两日前刚刚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多地再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

省多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市德庆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省气象局已于9日下午4点30分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2009年
2009.12.19 花莲海域6.7级地震
2009.12.14 新疆哈密5.1级地震
2009.11.28 什邡、彭州交界5.0级地震
2009.11.08 昂仁5.6级地震
2009.11.05 南投5.9级地震
2009.11.05 海西5.1级地震
2009.11.02 宾川5.0级地震
2009.09.19 宁强5.1级地震
2009.08.31 海西5.9级地震
2009.08.28 海西6.4级地震
2009.07.24 尼玛5.6级地震
2009.07.16 花莲海域5.2级地震
2009.07.14 花莲海域6.7级地震
2009.07.10 安、祥云交界5.2级地震
2009.07.09 安6.0级地震
2009.06.30 什邡、绵竹交界5.0级地震
2009.06.30 绵竹5.6级地震
近日,民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门对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

核定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一、总体损失情况
经核定,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

其中,、、、、、、、、、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

二、灾害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2009年的自然灾害表现为三个"突出":一是
粮食主产区干旱和低温雪灾突出;二是汶川大地震灾区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突出;三是黄淮等人口稠密地区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雹灾害突出。

2009年我国大江大河总体平稳,但全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地区差异大,部分地区降雨(雪)之多、气温之高、旱情之重、风力之强、台风登陆之频多年罕见。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灾害发生在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汶川大地震灾区,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概括而言,2009年自然灾害有以下特点:
(一)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

今年我国总体偏旱,而且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时间集中在作物生长关键期。

冬小麦主产区年初出现3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局部地区旱情达50年一遇,、、、、等省旱情严重;、、、、等国家商品粮主产区发生严重春旱和伏旱;8月末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许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至4成,其中、广西、等省(自治区)旱情较为严重。

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损失重于常年。

(二)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

入汛后,全国先后发生30多次大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

桃园3小时,玛曲80分钟,深渡、米易6小时,广西泗维24小时降雨量均超过当地同期历史暴雨极值,市50多个乡
镇累计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第8号台风"莫拉克"导致、等地出现强降雨,九峰过程降雨量高达1242.2毫米,超过历史记录。

大围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多次受灾;、广西个别县城和乡镇街道进水;、等西部地区因短时强降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等汶川大地震灾区山洪灾害频发,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