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酚蓝
常用显色试剂大全(两篇)

引言概述:显色试剂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之一,它们通过与物质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的性质和成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显色试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试剂。
正文内容:一、氧化还原显色试剂1.硫酸铜溶液:用于检测是否含有还原剂。
2.碘液:用于检测是否含有淀粉、硫醇等物质。
3.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检测是否含有有机物质和还原剂。
4.醋酸铅溶液:用于检测是否含有硫化氢等硫化物。
5.碘酸钠溶液:用于检测是否含有亚硝基化合物。
二、酸碱指示剂显色试剂1.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2.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3.酚酞指示剂:能够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用于检测溶液酸碱度。
4.甲基紫:能够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绿色,用于检测溶液酸碱性。
5.溴酚蓝:能够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用于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三、络合反应显色试剂1.硫氰酸铁:能够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用于检测铁离子的存在。
2.邻苯二胺:能够与钴离子形成蓝色络合物,用于检测钴离子的存在。
3.里尔染液:能够与锌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用于检测锌离子的存在。
4.氨合铜:能够与铜离子形成蓝色络合物,用于检测铜离子的存在。
5.乙二胺四乙酸:能够与钙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用于检测钙离子的存在。
四、沉淀反应显色试剂1.氯化铵:用于检测金属离子是否颜色沉淀。
2.碱性碳酸铜:用于检测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3.溴化银:用于检测溶液是否含有卤素化合物。
4.氯化钡:用于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钡沉淀。
5.硝酸银:用于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物离子。
五、其他显色试剂1.过氧化氢:在检测物质是否含有酶的作用时常用。
2.二甲胺磺酸盐:用于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微量的重金属离子。
3.三氯化铁:用于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酚类化合物。
4.聚丙烯酸铝:用于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聚合物。
总结: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显色试剂大全。
其中包括氧化还原显色试剂、酸碱指示剂显色试剂、络合反应显色试剂、沉淀反应显色试剂以及其他显色试剂。
溴酚蓝

方法1:1%的溴酚蓝
将托盘天平上称取1g溴酚蓝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转移入滴瓶中,贴标签备用。
------------------------------------------
方法2:0.05%的溴酚蓝
配western blot用的2*SDS上样缓冲液需要用到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溴酚蓝,2-DE中溴酚蓝一般也是配成0.1%母液。实际上,溴酚蓝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直接将0.1g溴酚蓝溶于100ml水是有困难的。下面是其较合适的配制方法:
名称:溴酚蓝
英文名称: bromophenol Blue
别名: 四溴苯酚磺酞
分子式: C19H10Br4O5S
分子量: 669.97
产品性状: 近似黄色或浅玫瑰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及乙醚,溶于乙醇或稀碱液及氨液中呈蓝色。PH变色范围 3.0(黄)~4.6(蓝紫)
用途: 酸碱指示剂;非水滴定用指示剂,蛋白电泳染色;病毒化验等。
0.05%的溴酚蓝配制方法:取溴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0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变色范围pH2.8~4.6(黄→蓝绿)。只是不知道加入NaOH会不会影响2-DE实验。估计影响不大,因为指示剂用量毕竟很少。
----------------------------------------
方法3:1%溴酚蓝
加1g水溶性钠型溴酚蓝于100ml水中,搅拌或涡旋混合直到完全溶解。溴酚蓝其钠盐易溶解在水里。
----------------------------------------
本人在配制考马斯亮蓝染色液时,用甲醇溶解其粉状体的,溶解比较快。
另外,在凝胶电泳中,对于碱性凝胶应当使用溴甲酚绿作为示踪染料,因为在碱性pH条件下其显色较溴酚更蓝为鲜明
测指示剂-溴酚蓝-离解常数共27页文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标定溴酚蓝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标定溴酚蓝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在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室方法中,溴酚蓝法是一种常用的标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溴酚蓝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1. 原理**溴酚蓝是一种对蛋白质有选择性的染料,它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染料复合物。
溴酚蓝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含量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溴酚蓝的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2. 实验步骤**以下是标定溴酚蓝测蛋白质含量的基本步骤:1. 准备标准蛋白溶液:选取不同浓度的蛋白质标准品,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标准蛋白溶液。
确保标准品的浓度范围覆盖待测样品的浓度。
2. 准备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在合适的缓冲液中,确保样品溶解彻底。
3. 配制溴酚蓝染液:按照实验方案中的要求,配制适量的溴酚蓝染液。
4. 进行反应:将一定体积的标准蛋白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与溴酚蓝染液混合,在规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反应。
5. 测量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通常选择适当波长进行测量。
6. 绘制标准曲线:将标准蛋白溶液的吸光度值作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 定量分析: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标定溴酚蓝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标准蛋白品种和浓度范围,以确保标准曲线的可靠性。
- 溴酚蓝染液的配制要准确,不得超过溴酚蓝的最大工作浓度。
- 反应时间和温度要控制好,以避免反应过长或过短导致结果不准确。
- 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
标定溴酚蓝测蛋白质含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谨慎操作和准确计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 注意:这是一份800字以上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溴酚蓝与CTAB、OP-10在水溶液、醇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的缔合作用研究

溴酚蓝与CTAB、OP-10在水溶液、醇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的缔合作用研究溴酚蓝与CTAB、OP-10在水溶液、醇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的缔合作用研究引言:溴酚蓝(BPL)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BPL的与表面活性剂的缔合作用对其溶解度、稳定性和应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BPL分别与两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CTAB和OP-10在水溶液、醇水溶液和微乳液中的缔合作用,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动态光散射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溴酚蓝(BP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苯酚、丙醇、超纯水等。
2. 荧光光谱测试:采用荧光光谱仪,记录BPL在不同条件下的荧光光谱。
3. 动态光散射测试:利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BPL与CTAB、OP-10缔合体系的聚集行为。
结果与讨论:1. 溴酚蓝与CTAB的缔合作用研究:通过荧光光谱测试发现,溴酚蓝的荧光强度在CTAB存在下明显增加,证明BPL与CTAB形成了缔合物。
随着CTAB浓度的增加,BPL和CTAB的缔合作用增强,荧光强度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表明,当CTAB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BPL-CTAB缔合物形成了胶束结构。
2. 溴酚蓝与OP-10的缔合作用研究: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OP-10的存在显著增强了溴酚蓝的荧光信号,说明BPL与OP-10发生了缔合作用。
随着OP-10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少,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BPL与OP-10的缔合作用达到最大值。
动态光散射实验结果表明,BPL-OP-10复合体的聚集形态在不同浓度的OP-10条件下有所变化。
3. 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缔合作用:在不同溶剂(水溶液、醇水溶液和微乳液)中,BPL与CTAB和OP-10的缔合作用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水溶液中,BPL与CTAB、OP-10的缔合作用强度较弱;在醇水溶液中,BPL与CTAB的缔合作用较强,而与OP-10的缔合作用相对较弱;在微乳液中,BPL与CTAB和OP-10的缔合作用较为显著。
四大滴定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四大滴定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四大滴定指示剂分别是甲基橙、甲基红、酚酞和溴酚蓝。
它们的作用原理如下:
1. 甲基橙:甲基橙是一种弱酸性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
它的作用原理是基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当滴定反应达到滴定点时,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或从碱性变为酸性,甲基橙的颜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滴定终点。
2. 甲基红:甲基红是一种弱碱性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
它的作用原理与甲基橙类似,是基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3. 酚酞:酚酞是一种弱酸性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无色或淡黄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鲜艳的粉红色。
它的作用原理是基于酸碱指示剂的酸碱变化。
当滴定反应达到滴定点时,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酚酞的颜色也相应从无色或淡黄色变为粉红色,从而判断滴定终点。
4. 溴酚蓝:溴酚蓝是一种弱碱性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黄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
它的作用原理是基于酸碱指示剂的酸碱变化。
当滴定反应达到滴定点时,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溴酚蓝的颜色也相应从黄色变为蓝色,从而判断滴定终点。
这四种滴定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都是基于它们在酸碱环境中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溴酚蓝MSDS

溴酚蓝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溴酚蓝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ophenol blue;AlbutestCAS No.:115-39-9分子式:C19H10Br4O5S分子量:670.0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误食。
健康危害:本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能腐蚀眼睛、皮肤和粘膜。
接触后有刺激感、喉痛、咳嗽、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肺水肿。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呕,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泡沫、干、二氧化碳灭火剂或沙土灭火。
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全棉防腐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使用无火花工。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核酸电泳的双指示剂(溴酚兰和二甲苯青)与染色剂

.;. 核酸电泳的双指示剂(溴酚兰和二甲苯青)与染色剂指示剂核酸电泳常用的指示剂有溴酚兰和二甲苯青。
溴酚兰在碱性液体中,呈紫兰色,在0.6%、1%、1.4%和2%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溴酚兰的迁移率分别与1Kb、0.6Kb、0.2Kb和0.15Kb 的双链线性DNA片段大致相同.二甲苯青的水溶液呈兰色,它在1%和1.4%琼脂糖中电泳时,其迁移速率分别与2Kb和1.6Kb的双链线性DNA大致相似。
指示剂一般与蔗糖、甘油或聚蔗糖400组成载样缓冲液。
载样缓冲液的作用有:①增加样品密度,使其比重增加,以确保DNA均匀沉入加样孔内;②在电泳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指示带,可预测核酸电泳的速度和位置;③使样品呈色,使加样操作更方便。
琼脂糖电泳时往往在样品中同时加入这两种指示剂,溴酚蓝指示小片段DNA,二甲苯青指示大片段DNA。
PS:二甲苯青FF C25H27N2O6S2Na FW: 538.6用于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示踪染料, 易溶于水和醇,带电荷数少,移动速度慢。
染色剂核酸电泳后,需经染色后才能显现出带型,最常用的是溴化乙锭染色法,其次是银染色。
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是一种荧光染料,EB分子可嵌入核酸双链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出红色荧光。
根据情况可在凝胶电泳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5ug/ml的EB,有时亦可在电泳后,将凝胶浸入该浓度的溶液中染色10~15min.琼脂糖凝胶EB染色,肉眼可见核酸电泳带,其DNA量一般>5ng,当溴化乙锭太多,凝胶染色过深,核酸电泳带看不清时,可将凝胶放入蒸馏水浸泡30min后再观察。
注意:EB具有强致癌性,因此需要防止污染,避免皮肤接触,操作时要控制在划定的污染区,戴一次性塑料手套,废弃物妥善处理。
银染色液中的银离子(Ag+)可与核酸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用还原剂如甲醛使Ag+还原成银颗粒,可把核酸电泳带染色黑褐色,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也用于琼脂糖凝胶染色,其灵敏度比EB高200倍.但银染色后,DNA不宜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三、仪器和试剂
TU-1810DASPC分光光度计一台(北京普析通用仪器责任有限公司) PB-10 pH计一台(德国Sartorius) 10mL 移液管 3支 5×10-5mol· -3的溴酚蓝溶液 dm 5mL 移液管 2支 0.1mol· -3的HCl溶液 dm 25mL移液管1支 1mol· -3的HCl溶液 dm 10mL 量筒2个 0.1mol· -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dm 50mL容量瓶10个 0.1mol· -3的NaOH溶液 dm 25mL烧杯9个 pH为4.003和6.864的标准缓冲溶液 0~50C温度计一支 滴管若干
DA , DB
A B
A, HA A, A B, HA B, A
A
B
A
A, HA
七、附录---解方程组法
若比色皿厚度相同,则
a A , A DB a B , A D A [ A ] [ HA ] a B , A D A a A, A DB
八、参考文献
1、崔献英、柯燕雄、单绍纯编 《物理化学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 2、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 《物理化学实验》(第 二版)高等 教育出版 社(1989) 3、武汉大学主编 《分析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顾翼东主编 《化学辞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1、
在A-最大吸收波长处,
表3、pH及
测量波长: 溶液编号 pH 1 2 3
D D1 以pH对 D2 D D D1 lg D2 D lg
作图,求
pKa 。
表
5 6 7
4
lg
D D1 D2 D
*2
在HA最大吸收处作上图,求
pKa
,并与前面的值进行比较。
六、思考讨论题
二、基本原理
图1、组分x和y吸收光谱的重叠情况
二、基本原理
溴酚蓝(四溴苯酚磺酞或S,S-二氧化-4,4’-(3H2,1-苯并邻氧硫杂环戊基3-亚甲基)-双-(2,6-二溴 苯酚))的分子式为:
C19 H10O5 Br4 S
二、基本原理
或
二、基本原理
溴酚蓝是一种弱酸型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酸(HA)和 碱(A-)两种形式,它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主要用作酸碱指 示剂,其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的离解平衡: HA⇋H++A其离解平衡常数:
D (1 X ) D1 XD2 X D D1 D2 D1
代入(4)式中得 D D1 pH pKa lg (5) D2 D
二、基本原理
在测定D1和D2后,再测一系列pH下的溶液的吸光度及pH,以 DD pH对 lg D D 作图应为一直线,由其在纵轴上的截距可求 pKa (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它的酸离解平衡常数没有显著的影响)。
溴酚蓝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目的
1、掌握一种测定酸碱指示剂离解平衡常数的方法。 pH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均匀的吸 光物质的介质时,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作用 而使透射光的强度(I)比入射光的强度(I0) 要弱,其减弱的程度与所用的波长有关。又 因分子结构不相同的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 择性,因此不同的物质在吸收光谱上所出现 的吸收峰的位置及形状,以及在某一波长范 围内的吸收峰的数目和峰高都与物质的特性 有关。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的 特性而建立的,这一特性不仅是研究物质内 部结构的基础,也是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
七、附录---解方程组法
分别为在HA和A-的最大吸收波长 和 处所测得 a a 的总的光密度。 a 、 和 a 、 分别为在波长 和 下的摩尔吸光系数。各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值可 由作图法求得。例如,首先配制具有各种浓度的溴酚蓝 酸式溶液,将在波长 分别测定的各溶液吸光度对浓 度作图,得到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求得 a 值, 其余摩尔吸光系数求法类同,从而求出 [A- ]与[HA]的 相对量,再测得溶液pH值最后按(2)式求出pKa值。
[ H ][ A ] Ka [ HA] (2)
pKa 4.1
二、基本原理
溶液的颜色是由HA和A-引起的,pH变色范围为3.14.6,当溶液的pH≤3.1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HA(酸式) 引起呈黄色;当pH≥4.6时,溶液的颜色主要由A-(碱式) 引起,呈蓝紫色。实验表明,对蓝紫色产生最大吸收的 单色光的波长对黄色不产生吸收,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 黄色的吸光度为零或很小。因此,本实验我们可用对A产生最大吸收波长的单色光测定离解后的混合溶液的吸 光度, 可求出A-的浓度。令 A- 在显色物质中所占的量 分数为X,则HA所占的量分数为1-X, 所以
二、基本原理
。 根据Lambert-Beer定律,溶液对于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 关系式:
D lg I0 alc I (1)
透光率 摩尔吸光系数 l 比色皿的厚度(cm) c 溶液的摩尔浓度 D 吸光度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将每一种单色光,分别依次地通过某一溶 液,测定溶液对每一种光波的吸收。以吸光度(D)对波长(λ) 作图,就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用最大吸收波长的 入射光通过该溶液就有着最佳的灵敏度。 I/I0 a
四、实验步骤
选做: 6、酸式最大吸收波长处,不同酸度下,溴酚蓝溶液吸光度D的测定 1)将波长固定在HA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光度测量方式以蒸馏水作 参比,用3cm的比色皿测量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D。 2)用3cm的比色皿分别测量前面配制的酸式、碱式溶液在此最大吸 收波长的吸光度D1和D2。
四、实验步骤
Ka 或者 pH pKa lg X 1 X (4) X [H ] 1 X (3)
二、基本原理
根据上式可知,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及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 的[A-]/[HA]后 ,就可以计算出离解平衡常数。 在低pH条件下,HA可视为未离解,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HA引起, 溶液呈黄色,设此时体系的吸光度为D1;在高pH条件下, HA完全电离, 此时体系的颜色完全由A-引起,此时的吸光度为D2 ,D为两种极 端条件之间的诸溶液的吸光度,它随着溶液的pH而变化
四、实验步骤
2)将波长固定在碱式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光度测量方式以蒸馏水作 参比,用1cm的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D。由于此时,HA不 产生吸收,所以溶液的D是不同浓度的A-产生的。 5、测量7种溶液的pH值 用pH为4.003和6.864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PB-10 pH计后,分别 测量7种溶液的pH值(每次测定前均需重新校正)。
四、实验步骤
4、 碱式最大吸收波长处,不同酸度下,溴酚蓝溶液吸光度D的测定 1)取7只5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10.00ml 5×10-5mol· -3的溴酚蓝溶液, dm 再分别加入25.00mL 0.1mol· -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加入的HCl和 dm NaOH的量以表1为准,再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可分别得到不同pH值时 的溴酚蓝溶液。 表1、不同pH值加入HCl和NaOH量
七、附录---解方程组法
如HA和 A-的吸收带互相重叠,而且它们都遵守Lambert-Beer定律, 对这一化学反应平衡体系, 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包括两者的贡 献。
DA a A, HA [ HA]l A a A, A [ A ]l A DB aB , HA [ HA]lB aB , A [ A ]lB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实验温度: 酸式最大吸收波长: 碱式最大吸收波长: 等色点吸收波长: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2、待测液光密度及pH数据表
测量波长: 项目 溶液 1 2 3 4 5 6 7 酸式 碱式 / / / / / / / / / / / / / / 一 二 比色皿厚度: D 电极斜率 三 平均 一 二 三 一 pH 测定 pH 二 三 平均
溶液号 1 2 3 4 pH 值 3.2 3.4 3.6 3.8 0.1mol· -3 的 HCl 溶液 dm 体积/mL 7.85 5.20 3.15 1.40 溶液号 5 6 7 pH 值 0.1mol· -3 的 NaOH 溶液 dm 体积/mL 4.2 4.4 4.6 1.50 3.30 5.55
四、实验步骤
1、TU-1810DASPC分光光度计使用前应熟悉有关部分的操作。 2、选择比色皿。 3、确定酸式和碱式最大吸收波长及碱式最大吸收波长处HA和A-的 吸光度 1)移取两份10.00ml 5×10-5mol·dm-3的溴酚蓝溶液,分别置于两 个50mL的容量瓶中, 并用量筒向一只容量瓶中加入1mol·dm-3的 HCl溶液5mL, 向另一只容量瓶中加入 0.1mol·dm-3的NaOH溶液 1mL,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分别得到溴酚蓝的酸式、碱式溶液。 2)取1cm的比色皿四只,用两只装蒸馏水作参比溶液,先扫描仪 器的基线。再分别扫描溴酚蓝的酸式、碱式溶液的最大吸收波 长。 3)选定碱式的最大吸收波长,用光度测量方式,以蒸馏水为参比, 用1cm的比色皿分别测量前面配制的酸式、碱式溶液在此最大吸 收波长的吸光度D1和D2。测量结果应表明,酸式溶液呈黄色,测 得的吸光度为零。 *比较:移取10.00ml 5×10-5mol·dm-3的溴酚蓝溶液, 置于50mL的 容量瓶中, 并用移液管向容量瓶中加入0.1mol·dm-3的邻苯二甲 酸氢钾溶液25.00mL,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扫描最大吸收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