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工艺设计系统的三维CAPP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三维装配CAPP产品和技术研究

三维装配CAPP产品和技术研究

三维装配CAPP产品和技术研究本文介绍了随着产品设计手段二维CAD向三维CAD转变,工艺设计由二维CAPP向三维CAPP转换也成为CAPP进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本文结合企业装配应用实际,对三维装配CAPP技术与产品进行深入探讨。

1.前言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进展近二十年来,在工业实践需求的带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AD是我国制造行业应用最普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它改造了传统手工设计的落后现状,为后续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传统的二维CAD只能起到电子图版的作用,不能直观地表达产品的造型与结构。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一些企业开始逐步引入三维CAD系统,以缩短设计与分析时间、缩短制造周期,并已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从二维CAD向三维CAD转换,已成为企业深化CAD应用的方向,也是CAD进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与此同时,作为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中重要一环的CAPP,还大多还停留在解决工艺设计中的事务性、管理工作的阶段,在应用方面仍然薄弱,特别在与三维CAD的集成上,基于三维CAD的装配关系检查与仿真、装配工艺爆炸图的编辑、产品工艺性评价与审核等功能都无从实现。

假如说零件的加工能够CAD/CAM一体化来解决工艺问题,但装配却无法实现,特别是复杂产品的装配工艺设计,因此基于三维CAD的装配CAPP技术成为近阶段需求热点。

三维装配CAPP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制造体系与模式,因能够与三维CAD技术相结合,解决设计与装配对象在与研制过程中难以实现的动态性能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得到迅速进展。

目前,国内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兵器等行业也已逐步展开有关技术的应用。

2.装配CAPP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趋势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研究几乎都集中在零件的加工上,关于装配型CAPP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于三维平台的CAPP软构件库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三维平台的CAPP软构件库的研究与实践

Ab t a t S me p s r c : o m ̄e d l xsi gi P y tm r rs n e n ou in t AP ot r o o e t a eb s d mswiey e it CA P s s n n e a ep e e td a d a s lto C P s f o wae c mp n n s a e b
开 发 和 维 护 很 困难 。 且 , 些 关 键 部 分 需 要 依 靠 人 员 而 有
o D paf r p t o w d T e s se o g n z t n sr cu e o h o t a e c mp n n a e a d te it g ae to f3 — n 3 lt m u r a . h y tm r a iai tu t r ft e s f r o o e t s h n e rt d meh d o D o f r o w b n C P a e p i d a d te p oo y e3 C P s se u d r oi o k l me td AP r mv  ̄ n r tt p D— AP t m n e l W r si e n e . h y S d mp Ke o ds D— y W r :3 CAP P S fwa e Co o e tBa e o t r mp n n s I tg a i n nert o
功 能模 块 和设 置 重 构参 数 , 速组 成 满足 企 业 特定 工 快
艺 设 计 要 求 的 C P 系 统 , 有 x- 同 制 造 企 业 的 通 AP 具 - ̄ ,: J
用性 和 对 生产 环 境 变 化 的灵 活 性 和 适 应 性 ; 时 也致 同 力 于 解 决 一 些 长 期 存 在 且 迫 切 需 要 处 理 的 C P 问 AP 题 . 支 持 C P与 3 CAD 的 同 步 可 视 化 、 维 模 型 如 AP D— 三 的 参 数 化 双 向驱 动 等 C P技 术 难 题 。 AP

三维 CAPP系统研究

三维 CAPP系统研究
品的实 体模 型 中 自动提 取 出具有 特定 工 程 意 义 的几 何 形 状 , 进 而生 成 产 品 的特 征 模 型 [ 2 ] 。1 9 8 0年 , 英 国剑 桥大学的 C A D中心 的 K y p i f a n o u 在他 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正式引入 了特征识别思想 , 开启了特征识别研究
的序幕。此后 , 特征的概念以及 特征识别技术受到 了学术界及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如 K e y v a n R a h m a n i 等通 过分析零件边界 、 底部和侧面标记特征 的方法 , 来识别制造特征 ] , 黎荣、 吴卓等人研究描述 了基于实体模 型分层的方法来实现对特征信息的遍历提取 J 。 近年来 , 制造资源利用和其模型研究同样在国内国外取得 了一些成绩 , 如面向对象建立一个将生产信息 作 为 动态 信息 融人其 中 的制造 资 源模 型 ; 基 于特 征 进 行 设 备 环境 建 模 ; 设 备 环 境 模 型 下 的 多 工 艺 方 案 的决策 研究 等 。
工艺设计与规划。系统的输出上 , 应该是既可 以 出传统 的卡片式的工艺文档 , 也可通过和第三方 集成系统 , 直接输出数 控代码 。在体系结构上 , 统应该能够保持足够 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 这种开
系统 旨在加强工艺设计 的智 能化 , 提高产 品制造效率 , 并 且在为企业的产 品完成工 艺设计 的同时 , 能够 自动 积累工艺 经验 , 已
经 在制造企业 中有 了一定 范围的应用 , 其 优点众多 。本文仅对三维 C A P P系统 的关 键技术和工作流程进行浅析 。
关键 词 : 三维 C A P P ; 7 " - 艺规划; 制造特征; 模型; 制造资源
1 C A P P系统研究现状及成 果

基于三维软件的钣金CAPP系统

基于三维软件的钣金CAPP系统

基于三维软件的钣金CAPP系统【摘要】钣金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三维软件在钣金工艺中的应用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质量。

对现有三维软件在钣金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基于三维软件的钣金CAPP系统。

【关键词】钣金;二次开发;工艺设计1.引言现有的三维软件,例如Pro/E、UG、Solidworks、CATIA都具有钣金模块,但只能实现一些简单钣金件的展开,现阶段相关的研究也只完成了钣金的部分工艺,例如华中科技大学郝明等人利用自主研制的FASTAMP求解器,以Pro/E为平台实现了复杂钣金件的展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洪晴等人以CATIA为平台通过Automation及CA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飞机复杂钣金件的展开;华中科技大学秦宇等人在Solidworks平台上,开发了一套面向冲压工艺的坯料展开模拟系统SW-BEX。

因此开发出一套基于三维软件的钣金CAPP系统用来满足企业的需求是有必要的。

2.钣金CAPP系统框架设计将现有三维软件(Pro/E、CATIA、Solid-works)和二维CAPP系统相结合,系统允许用户基于三维软件的三维钣金模型输入和编辑工艺信息,并将完成的钣金工艺设计以表格的形式输出到CAPPFramework。

工艺表格与三维模型的设计参数相关联,并能自动地动态刷新。

应用三维软件自带的API函数对三维软件二次开发,实现复杂钣金件的展开和展开件的排样,并且在三维软件中建立钣金件特征信息交互窗口,完成三维软件和二维CAPP数据库的集成,便于信息的调用和存储。

3.钣金CAPP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将系统分为前置处理子系统、后置处理子系统、文件管理子系统三个部分。

前置处理完成了钣金件的三维建模、展开、优化排样和钣金件的工艺设计;后置处理完成了工艺文件的输出、数控代码的生成,通过数据集成接口完成三维软件调用或导入PDM部分和二维CAPP部分的信息;文件管理完成了企业制造资源和钣金工艺资源的管理,以便设计和生产部门调用。

三维CAPP系统

三维CAPP系统

三维CAPP系统产品概述:随着研发部门设计工具从二维CAD向三维CAD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缩短了型号研制周期。

但是作为连接工程设计与生产制造的桥梁与纽带的工艺设计仍停留在工艺卡片的编辑、工艺信息的手工统计汇总和工艺文件的纸质流程签审等解决工艺设计中的事务性工作的初级应用阶段。

随着对三维CAD应用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工艺设计手段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工艺设计系统也必须由传统的支持二维的工艺设计转变为支持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工艺设计,同时工艺设计系统的应用也必须从基于二维CAD的集成向基于三维CAD 的集成发展,即基于三维CAD的三维工艺设计系统。

三维工艺设计系统采用基于三维CAD模型的设计技术,增加了产品的可读性和一致性,减少了理解图纸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艺设计方式、工艺资源及制造数据管理模式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数据源的唯一性。

系统架构:图1三维CAPP系统的功能架构分为5层,如图1所示。

操作系统层与数据库层作为三维CAPP系统的底层架构,为系统提供运行支撑与数据存储。

功能层为三维CAPP系统提供通用功能,供其他模块进行调用。

包括工艺设计基础模块、文件管理模块、知识管理模块、文件输出模块和工艺数据访问接口模块。

应用层作为与用户直接交互的层次,包含CAPP系统业务范围内某一特定业务功能的实现。

通过对功能层各个通用功能模块的调用来实现。

包含装配工艺编制模块、机加工艺文件编制模块、检验计划编制模块、知识/资源调用模块,同时为其开发各种系统集成接口,使三维CAPP 系统适用于用户的信息化体系。

系统管理层则作为三维CAPP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模块,同时处于功能层与应用层。

主要功能介绍:1)工艺文件编制与管理功能该模块主要用于编制车间日常工艺文件,主要有:装配工艺文件、机加工艺文件、检验计划及其它工艺表单,并对产生的工艺文件进行管理。

2)装配流程图设计功能该模块支持通过Pert图绘制装配流程图,使工艺先后次序更加清晰明了;支持在Pert 图中查看各个工艺文件节点的相关零部件及使用资源信息。

基于MBD的三维CAPP系统分析与实施

基于MBD的三维CAPP系统分析与实施

S u n J i a k u n , Y a n g C h a o y i n g , Q i u Hu i h u i , e t a 1 .
( 1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 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n d o n g J i a n z h u U n i v e r s i t y ,J i n a n 2 5 0 1 0 1 ,C h i n a ; 2 .S h a n d o n g H o t e a m
ma n y e n t e pr r i s e s i n a e r o s p a c e,a v i a t i o n a n d a u t o mo t i v e i n d u s t i r e s .t h e p a p e r a n ly a z e s t h e s y s t e m n e e d or f p r o c e s s p l a n n i n g b a s e d o n MB D, d e s i g n s t h e s y s t e m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b a s e d o n S eA wi t h t h e b a s i c s e r v i c e a s t h e c o r e ,ma k e s a p i l o t s t u d y o n t h e s y s t e m i mp l e me n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p o s e s he t
S o f t w a r e C o . ,L t d . , J i n n a 2 5 0 1 0 1 ,C h i n a )

面向MBD环境的三维CAPP技术研究

面向MBD环境的三维CAPP技术研究

面向MBD环境的三维CAPP技术研究辛宇鹏;田锡天;黄利江;马光辉【摘要】传统的二维工艺设计应用模式无法直接利用上游设计发放的三维模型,在工艺设计阶段需要经历二维/三维的转换过程,这无疑加大了工艺人员工作量,并且无法为后期的数控加工以及工艺检验提供三维数模的支持。

本文提出的MBD 环境下的三维CAPP技术,可以直接利用零件MBD模型进行工艺规划,在工艺规划过程中建立的MBD工序模型,可以在CAM、CMM阶段直接利用,实现CAD/CAPP/CMM/CAM的集成,为更进一步的CIMS集成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60-63)【作者】辛宇鹏;田锡天;黄利江;马光辉【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CAPP与制造工程软件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CAPP与制造工程软件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CAPP与制造工程软件研究所;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 MBD)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得到推广,尤以汽车、航空行业应用最为广泛[1]。

MBD技术是将制造信息和设计信息(三维尺寸标注及各种制造信息和产品结构信息)共同定义到产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中,用三维MBD模型取代二维工程图,指导产品的设计制造全过程。

MBD模式下零件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明显加快,然而它的实现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尚未被完全采纳[1],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原因是三维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CAPP)技术的缺失。

工艺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桥梁”,而目前的CAPP系统还停留在二维应用的阶段,不能满足MBD全三维环境的需求,因此三维CAPP技术逐渐成为近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Sivakumar等[2]研究了三维数模在CAD/CAM/CAI集成中的应用,提出对零件特征分解,利用STEP文件实现信息传递,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在技术上保证了工艺过程设计阶段用MBD模型作为工艺信息载体的可行性。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CAPP系统论文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CAPP系统论文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CAPP系统论文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CAPP系统论文摘要随着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制造企业的管理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对CAP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国际上,CAPP朝着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研究方向正是研究热点。

本篇论文以863项目为研究背景,讨论了网络化、集成化的工艺规划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对现有CAPP系统的应用情况以及企业网络化状况的分析,对于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的功能和体系结构作了详细的介绍。

2.研究了零件信息建模的方法。

在对现行的零件信息建模方法进行比较,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实用的零件信息建模方法。

3.提出基于动态资源配置的多企业间的产品工艺分工的解决方案。

研究了基于知识的零件逻辑加工路线的设计,逻辑制造单元和物理制造单元的映射方式。

这为将来解决更为复杂的工艺问题提供了思路上参考。

4.研究在Internet环境下,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各个单元技术之间的信息集成。

介绍了应用XML进行信息集成的实现机理。

关键词:CAPP,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逻辑加工路线,逻辑制造单元,物理制造单元,信息集成,XML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CAPP系统论文ABSTRACTAs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develop rapidly, as well a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APP have been put forward. CAPP research focuses on Agile Manufacturing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CAPP develops towards the trend of network、integr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Under the support of a 863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networked 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system and its framework. Main points of the paper include:1.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the function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knowledge-based networked process planning system are given in details.2.The method of the part information modeling is studied. After referring current part information modeling methods and tak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 into account, a practical part information modeling method is presented.3.Solution for multi-enterprise part process allocation, based on dynamical resource, is presented. Knowledge-based part log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sign, as well as the matching method between the logical manufacturing unit and physical manufacturing unit. are given, which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more complicated process questions .4.Internet-bas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between CAPP and other systems in the enterprise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re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via XML.Key words: CAPP, Knowledge-based Networked 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System, Log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Logical Manufacturing Unit, Physical Manufacturing Uni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XML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1)§1.2 CAPP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3)1.2.1 现状和问题 (3)1.2.2 发展趋势 (4)§1.3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5)§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6)第二章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总体设计 (8)§2.1 传统模式的CAPP系统的局限性 (8)§2.2 基于动态资源的集成制造环境中CAPP系统的地位 (9)§2.3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需求分析 (10)§2.4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规划系统总体结构 (11)2.4.1 系统总体框架 (11)2.4.2 功能子系统介绍 (11)§2.5 B/S和C/S混合模式的CAPP系统框架和实现 (13)2.5.1 C/S与B/S模式的构成与数据处理方式 (13)2.5.2 混合模式的CAPP框架实现 (15)§2.6 小结 (16)第三章系统零件信息建模 (17)§3.1 零件信息建模需求 (17)§3.2 成组技术 (18)3.2.1 成组技术基本原理 (18)3.2.2 成组技术在零件信息建模中的应用现状 (18)§3.3 系统零件信息模型 (19)3.3.1 零件信息总体模型 (20)3.3.2 零件管理信息描述 (20)3.3.3 零件主干信息描述 (21)3.3.4 零件特征信息描述 (22)3.3.5 可定制的零件信息模型 (23)§3.4 零件信息模型在系统中的应用 (25)3.4.1 零件族的划分 (25)3.4.2 零件信息模型和逻辑制造单元的关系 (25)3.4.3 零件信息模型和逻辑加工路线设计知识的关系 (26)§3.5 小结 (26)第四章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路线规划 (27)§4.1 引言 (27)§4.2 基于知识的网络化工艺路线解决方案 (28)4.2.1 方案功能模型图 (28)4.2.2 加工路线级描述 (29)§4.3 单元级描述 (30)4.3.1 逻辑制造单元 (31)4.3.2 物理制造单元 (32)4.3.3 逻辑制造单元与物理制造单元的匹配 (35)§4.4 基于知识的逻辑加工路线设计 (36)4.4.1 专家系统和知识库 (36)4.4.2 逻辑加工路线设计的知识的表示 (37)4.4.3 分组分级的知识的组织方式 (39)4.4.4 知识的匹配模式与搜索策略 (40)4.4.5 知识库的维护 (42)§4.5 小结 (44)第五章基于XML的制造信息集成 (45)§5.1 引言 (45)§5.2 CAPP与其它系统信息集成模型 (45)§5.3 制造信息集成技术综述 (49)5.3.1 直接数据交换 (49)5.3.2 间接数据交换 (50)5.3.3 结论 (51)§5.4 基于XML的制造信息集成 (51)5.4.1 XML简介 (51)5.4.2 采用XML进行信息集成 (53)5.4.3 实例说明 (55)§5.5 小结 (56)第六章结束语 (57)§6.1 研究工作总结 (57)§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57)参考文献 (1)附录:零件BOM信息的Schema文件 (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 以三 维 C AD 软 件 P o E 为 辅 助 平 台 的 C P 系 r/ AP
警库 型
5 蕃) 5 i) 鏊 i 资层 ; { } 5 源
图 1 基 于 三 维 工 艺 设 计 的 系 统 模 型 结 构
统 , 三维模 型 中提取 工艺 决策 所需 要 的零件信 息 , 从 作
图 4 基 于 三 维 工 艺 设 计 系 统 的各 功 能 模 块
3 基 于 三 维 工 艺 设 计 系 统 的 关 键 技 术
辑 与管理 、 艺 设 计 方 案 的制 定 、 艺 物 料 的 合 理 划 工 工
分、 毛坯 的准备 、 零部 件 流 转 路线 和加 工 路线 的排 程 、 制造 B 0M 的设 计 、 艺流 程 设 计 等 。采 用 智 能 式 工 工 艺 路线设计 , 户输 入零 件 的基 本信 息 ( 本 尺 寸 、 用 基 结 构 特 征等 ) 并选 择加 工方法 后 , 通过基 于三维 模 型的专 家 系统 的知识 推理得 出工 艺路 线[ 。 5 ]
的工艺 规划 , 确定 零件 的加 工顺 序 、 用 的加工 方法 以 采
国防 “ 十一 五 “ 研 项 目 ( 2 00 0 0 ) 预 6 4 1 42 4 收 稿 日期 :2 1・ 2 2 ;修 回 日期 :2 1— 10 0 11 — 6 0 2 0 —6
系统 首先 从 三 维 C AD 软件 中 提 取 零 件 信 息 , 结 合用 户在 信息 描述 过 程 中所 补 充 的工 艺 信 息 , 用 工 应
第 3期 ( 第 1 2 ) 总 7期 21 0 2年 6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 AUT0M AT1 0N
No. 3
J n u.
文 章 编 号 :6 26 l (O 2O - 0 10 17 — 43 2 1 ) 30 0 - 3
2 4 基 于三 维模 型的 工艺信 息集成[ . 6
影 响 。一种完 备 的信 息描 述 方法 应 满 足 以下 要 求 : 信
息 的描 述要准 确 、 明、 整 ; 述方 法 要 易 于理 解 和 简 完 描
掌握 , 与后续 的计算 机 信 息处 理 系统 的工 作方 法 相 适 应 ; 息 的描述 应便 于 C P系统识 别 和方 便 用 户操 信 AP 作 。零 件 的某 些 信 息 是 不 能 直 接 从 三 维 模 型 中提 取
基 于 三维工 艺设 计系统 最 突出 的特点 是在 三维数 字化 环境 中进行 工 艺设 计 , 品 的 三维 数 据 信 息 是整 产
个 系统 的 源 头 , 该 充 分 利 用 现 有三 维 C 应 AD 软件 强
大 的建 模 功 能 。 如 今 已有 多 种 三 维 C AD 软 件 ( 如 Po E r/ NGI E C l UG、 oiwo k 等 ) 它 们 NE R、 AT A、 Sl d rs , 不但具 有 强大 的三维 造 型 功能 , 而且 还 提 供 了许 多针 对 产 品整个 开发过 程 的解决 方案 。
2 3 基 于三 维模 型 的 工艺技 术管理 .
针对 当前 使 用 的 C P系 统 多 数 为 二 维 系 统 且 AP
功 能不 完 善 的现 实 , 文选 用 成 熟 商 用 三维 C 本 AD 软
件 系统作 为底 层平 台 , 利用 它们 所 提供 的 AP 进 行 二 I
次 开发 , 实现 三维 C P系统 的开 发 。 来 AP 3 1 三维模 型特征 信 息的提取 和识 别技 术 .
基 于 二 维工 艺设 计 系统 的三 维 C P 的研 究 AP
郝 博 ,刘路 路
( 阳理 工 大 学 机 械 X 程 学 院 ,辽 宁 沈 阳 10 5 ) 沈 - 11 9
摘 要 :“ 于 三 维 模 型 的产 品 工 艺 设 计 ” 是 先 进 制 造 技 术领 域 研 究 的 重点 和 方 向 , 而 实 现 三 维 产 品 的 工 艺 设 基
接 从实 体模 型 中提取 出来 。
3 2 基 于三 维模 型 的专 家 系统L . 8
通 过 对三维 零件 特 征信 息 进 行 分 析 , 合 工艺 设 结 计 知识 和 工艺设 计规 则 , 根据专 家 的工艺设 计 经验 , 并 通过 系统 推理来 生成 给定条 件下 的工 艺规程 。基 于三 维模 型 的专家 系统 结构见 图 5 。
图 2 基 于 三 维 工 艺设 计 系统 的 工艺 决 策 过 程
工艺任务管理I ̄NHL接口 l1CIL
工艺文件评审l EP 【 R接口
2 2 基 于 三 维模 型 的 制 造 工 艺规 划 .
- 圈册 I v艺 工 艺 BM 0 维护 1 日 户与权 限管理I
全 三维 产 品模 型 工艺规 划通 常是 围绕着 三维产 品 设 计 B M 展开 , O 包括工 艺路 线模 板 定制 、 艺 路线 编 工
零 件信 息 的 描述 是 否 全 面 、 准确 、 练 , C P 简 对 AP 系统 中的工艺 决策 、 品 全生 命 周期 的数据 管 理 以及 产 C / AM/ AP AD C C P系统 的有 机 集 成 都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工艺技 术管 理包 括工 艺任 务管理 和工 艺文 件评审 等 。任务 分配后 , 有通过 下达 工作任 务 , 务 承担人 只 任 才 可 以在 个人任 务视 图 中看 到该 任 务 , 开 始 执行 任 并 务 。工艺 评审可 以提交 到 P M 中进行 , 可 以在工 艺 D 也 设 计系统 中进行评审 。工 艺文件 的评审 如图 3所示 。
2 1 基 于 三 维 模 型 的 工 艺 设 计 .
1 基 于三维 工艺设 计 的 系统 模型 基 于三维工艺设计[ 的系统模 型结构 如图 1 2 所示 。 基 于三维 的工 艺设 计是用 集成 的三 维实 体模 型来 完整 表达 产 品定 义 信息 的方 法 , 详 细 规定 了三 维 模 它
的[ , 要 通过 前 置 处理 , 7需 ] 以零 件属 性 形式 赋 予零 件 , 还有一 些信 息 ( 特 征 名 称 、 状 、 寸 等 ) 以利 用 如 形 尺 可
C P系统 不是 孤立存 在 的 , AP 一般 来说 , 在 进行 它 正 式 的工 艺设 计 之 前 , 先 要 从 P M 系统 获 得 相 关 首 D
为其 子功 能专家 系统 中 的工 艺信 息 ( 括零 件名 称 、 包 零 件 精 度 、 坯材料 、 毛 毛坯 形状 等 ) 通过 知识 推理 得 出供 , 用 户选 择 的工艺路 线 , 将 为 产 品工 艺 设 计 的智 能化 这
奠 定基 础L 。 1 ]
2 基于 三维 工艺设 计 系统 开发 的方 法[ 3
21 0 2年 第 3期
郝 博 , : 于二 维 工 艺设 计 系 统 的三 维 C P的 研 究 等 基 AP
・ ・ 3
P oE r/ NGI E 的二次 开 发 P o TO KI 函数 直 NE R r/ OL T
求, 同时也是 国家 重 点 投 入 的研 究 项 目。本 文 提 出 的
项研究 也 为实 现产 品工艺设 计 的智能 化提供 了参 考 。
作者简介 ;郝博 ( 93) 16 一 ,男 ,辽宁沈阳人 ,教 授,工学博 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数字化设 计与制造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研究。

2 ・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1 0 2年 第 3期
艺 知识 库 和 制造 资 源 库 进 行 工 艺过 程设 计 和 工 序 设 计; 然后 在 工艺结 构 树 上 编辑 工 艺 内容 , 编辑 完 成后 , 将工 艺设计 结果 保存 到 工 艺 信 息库 , 以工 艺文 件 的 并 形式 进行 输 出。
型 中产 品尺寸 、 差 的标 注规 则 和 工 艺 信 息 的表 达 方 公
式 , 过该 技术 , 通 可使 三维 数据 作为 传递 设计信 息 的唯

基 于三 维模 型工 艺设计 系统 的工 艺设计 由工 艺决 策 决定 [ , 4 其工 艺决 策过 程如 图 2 示 。 ] 所
载 体 。其 工作 原理 是 : 三维 数字 环境 下 , 成产 品 在 完
0 引 言
及 加工 时所 需要 的 工具 、 量具 、 备 、 设 主辅 材 料 等 。在
设 计过 程 当 中 , 以借 用数据 库 中 已有 的典 型工艺 、 可 制 造 资源 等 , 样可 以快 速实现 产 品的工 艺设计 。 这
工 艺设计 是连 接产 品设计 与 产 品制造 的纽带 。如 今 产 品几 乎都 是 以三维 模 型为 基 础 , 用 数 字化 设 计 利 与 制造 给人们 展示 出来 , 而基 于二 维 的 工 艺设 计 系 统 已远 远不 能满 足现代 工 艺 设 计 与 管理 的需 要 , 于 三 基
的产 品工 艺数 据 , 以便 为工 艺设 计 提 供 基 本 的工 艺 信 息; 另外 , C P 系统 处 理后 的工 艺 数 据 需 要 传 递 经 AP 给P DM 管理 系 统 , 为 生产 管 理 系 统 进 行 决 策 的基 作 础 数据 。因此 系统应 具有方 便地从 外 部获取 数据及 对 内部数 据 进 行 处 理 导 出 的 能 力 。纳 入 P M 之 下 的 D C P系统不再 是 孤 立 的工 艺设 计 系统 , 是 产 品 开 AP 而 发环境 下 的有机组成 部分 。基 于三维 工艺设计 系统 的
各功能 模块 如 图 4所示 。
图 3 个 人任 务 中工 艺 文 件 的评 审
I f 三维工艺 l
设计系统 I
工艺设计 l 模块 l
I 制造工艺I I 规划模块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