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十四大精神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21铁军·国防TIEJUN GUOFANG法规宣传——全民国防 共同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连 载)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发掘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文物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发掘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公民在游览观光中领略壮美河山,感受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第二十六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加强内容建设,丰富展览展示方式,打造精品陈列,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参观学习提供便利服务,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通过宣传展示、体验实践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 国家通过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褒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二十八条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其他重要纪念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纪念活动,举行敬献花篮、瞻仰纪念设施、祭扫烈士墓、公祭等纪念仪式。
第二十九条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元旦、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国际儿童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及其他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纪念庆祝活动,增进家国情怀。
第三十条 组织举办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和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展览会,应当依法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仪式。
依法公开举行宪法宣誓、军人和预备役人员服役宣誓等仪式时,应当在宣誓场所悬挂国旗、奏唱国歌,誓词应当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全文(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任务第三章实施措施第四章支持保障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第三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鲜明主题。
第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五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主题鲜明、融入日常,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第六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五)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六)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七)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Λ)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九)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10.26•【文号】主席令第62号•【施行日期】2013.05.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精神卫生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第三章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第五章保障措施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
第五条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第六条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精神卫生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和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在妇代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

在妇代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全面推进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妇代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仅供参考。
在妇代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篇一】各位代表,同志们:阜阳市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经过两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大会期间,全体与会代表不负重托、履职尽责,认真学习了市委于书记和省妇联黄红主席的讲话,审议并通过了市妇联三届执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妇联领导机构。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谋划发展、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大会,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全市妇女事业发展的新征程。
这次大会从筹备到召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市委叶书记,多次听取汇报,多次具体指导,多次悉心安排,在这里向叶书记表示我们深深的谢意和敬意。
同时,得到了省妇联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市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市委书记于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市广大妇女及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加快妇女事业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红专程莅临大会指导,对阜阳市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房继红代表人民团体向大会致贺词。
15个姐妹市妇联和市直群团组织来电来函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市妇女发展的倾心关注和热情支持。
在此,我代表大会主席团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和社会各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新闻界朋友以及为大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会议审议通过的《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团结带领全市妇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工作报告,对推动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必将会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妇女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建设美丽阜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妇联领导机构,第四届执行委员会选举我担任新一届市妇联主席,我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我将和全体班子成员一道,牢记市委的嘱托,牢记妇女群众的期盼,牢记时代赋予的重任,继承和发扬市妇联历届领导班子的优良传统作风,不辱使命,奋力前行,努力推动全市妇女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学习“十四大”精神的体会

作者: 信阳
出版物刊名: 中国道教
页码: 5-5页
主题词: 我国各族人民 道教界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方位开放 思想观念 全国代表大会 夙夜在公 宗教政策 支援灾区 精神鼓舞
摘要: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道教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学习讨论中,道众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心愿的。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各界人士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全面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使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
性高潮

内容摘要
性高潮带来的性反应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并确定身体各项机能是否良好,在必要的 时候寻求帮助。 青少年通过全面性教育,了解性行为能够带来愉悦,同时伴随着与健康和福祉相关的责任,从而 培养对性的积极态度,并学会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健康与福祉。
01 定义
03 的达成方式 05 的影响因素
目录
男性表现
男性性高潮是大脑处理由后尿道压力增加引起的阴部神经感觉刺激的结果,这种感觉刺激来自精 阜和尿道球部,以及肛门括约肌、前列腺和阴茎肌肉等部位的收缩 。 男性在性高潮后一般进入不应期,但也有男性会出现多重性高潮。
女性表现
女性在高潮来临前,阴蒂会充血勃起,阴道口呈湿润状态。某些女性还会因流经皮肤的血液增加, 使皮肤呈发红状态,即“性红晕” 。 女性性高潮的持续时间比男性长很多,平均大约20秒,在性高潮时期,阴道、子宫和肛门相关的 骨盆区域会出现一系列的肌肉收缩,心脏、呼吸频率和血压会增加 。性高潮时,女性的阴蒂头 会缩回阴蒂包皮内,小阴唇的颜色变深,阴道的下三分之一处会变得更为绷紧和窄小。
02 的生理表现 04 的功能 06 中国现状
目录
07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与 政策文件
09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 关教学内容
08
中国各部委相关教育 类文件
定义
定义
性高潮是一种难以描述且包含诸多不确定内容的复杂现象,目前学界尚未对性高潮的定义作出统 一规范 。大多数学者从生理、心理、内分泌和神经角度对性高潮进行界定: 性高潮是指在性反应周期过程中所累积的性紧张的突然释放,导致骨盆区出现有节奏性的肌肉收 缩及表征于外的性愉悦 。性高潮包含下述过程:(1)从内脏和本体感受器传出的刺激引起的 激活;(2)较高水平的认知过程;(3)兴奋的消退或减少。因此,性高潮是具有独特性质而非 局限于生殖系统的一种反应 。 男性性高潮是一种由于刺激生殖器官受体引起的神经兴奋性化学物质的浓度增加,通过波浪式扩 散导致通常伴随射精的愉悦行为 。 女性性高潮是一种变化的、短暂的,伴随强烈快感的感觉,可以引起个体意识的变化,常常开始 于自然的骨骼肌肉收缩,伴随子宫及肛门的收缩和肌张力增加,通常会带来幸福和满足感 。
中共历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要点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
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意义: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相关资料:党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也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
意义: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妇女代表大会领导讲话

妇女代表大会领导讲话妇女工作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妇女事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参与。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妇女代表大会领导讲话,仅供参考。
妇女代表大会领导讲话(一):各位代表、同志们:XX镇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今天就要闭幕了。
这次大会是在全镇实施“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妇女界盛会。
大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全镇的妇女工作,确定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镇妇女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了镇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必将对促进全镇妇女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下面,我就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全镇妇女事业实现新发展。
妇女事业是伟大的社会事业,推进全镇妇女事业不断发展,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了我们党对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新时期妇女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过去五年,是XX镇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全镇妇女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创造新业绩的五年。
各级妇联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各界妇女群众,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广大妇女在全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全社会男女平等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管理与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全镇基本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妇女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到底是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妇女十四大精神内容
中国妇女十四大是中国妇女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于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题是“妇女平等、发展、和平——新世纪的中国妇女发展战略研讨会”。
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十年行动计划(1995-2005年)》。
这两个文件被认为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
中国妇女十四大的精神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妇女平等权利的重要性
中国妇女十四大强调了妇女平等权利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妇女是社会的一部分,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妇女的平等权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二、妇女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妇女十四大认为,妇女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指出,妇女应该有机会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妇女的发展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益。
三、妇女和平的重要性
中国妇女十四大强调了妇女和平的重要性。
会议指出,妇女是和平的使者和维护者,应该积极参与和平事业。
妇女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促进和平、维护和平做出贡献。
四、妇女权益保障的重要性
中国妇女十四大认为,保障妇女权益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会议指出,社会应该采取措施,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包括妇女的劳动权、教育权、健康权等。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妇女权益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妇女权益保障的意识和能力。
五、妇女组织的重要性
中国妇女十四大认为,妇女组织是促进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会议指出,妇女组织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妇女事业的发展,为妇女争取权益、提供服务、开展宣传等方面做出贡献。
总之,中国妇女十四大的精神内容是关于妇女平等、发展、和平、权益保障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原则。
这些思想和原则对中国妇女事
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