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林下调研报告4篇

林下调研报告4篇

林下调研报告林下调研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下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下调研报告1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

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

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1、林业资金短缺02-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

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

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

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

特别是一些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

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

最新林下经济调查报告最新3篇

最新林下经济调查报告最新3篇

最新林下经济调查报告最新3篇国家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工作总结篇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国土面积3678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镇98各村,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工业人口6.1万人,地貌特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

宁陕县是全国林业重点县,宁陕有林地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2%。

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全县农民人均拥有林地超过50亩,个别农户有林地近千亩,从人均占有资源方面,宁陕农民是非常“富有的”。

但从收入来看,宁陕农民还很“贫穷”。

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12元,比全省的4105平均低293元,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64%。

怎样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农民“不砍树能致富”?始终是摆在宁陕各级干部和群众面前的一大课题。

国家林业局长贾治邦认为,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一、宁陕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一)干果产业。

全县板栗园有21万亩,核桃园有10.7万亩。

全县农民人均占有干果经济林达5亩多,覆盖了90%的村组和70%以上农户。

2011年全县干果产量达4416吨,其中板栗3311吨、核桃1105吨,综合收入4500多万元。

(二)药菌产业。

全县猪苓、天麻地存总量分别达到90万窝和60万窝,预期产值超过3亿元。

食用菌产业覆盖全县12个镇70%的行政村,共有4560余农户、12500余人从事食用菌产业,2011年发展食用菌1680万袋,产量达到3355吨,其中黑木耳、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类约200万袋。

食用菌综合产值达到1.2个亿,仅此一项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200元以上。

(三)养殖业。

全县林下养羊4.3万只,林下养禽48万羽。

大鲵养殖存量达到6.3万尾,具有繁育能力的养殖场30家,冷水鱼养殖水面达1.46万平方米,渔业产值达9500万元。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略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支持,略阳县开始积极开展林下经济,以提升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本文将对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略阳县林下经济资源概况略阳县是一个集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5%,地势起伏,气候宜人。

主要的林下经济资源有山核桃、板栗、枸杞等农林产品。

还有沿山梯田以及药材养殖等传统种植养殖业。

二、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1.利用率不高: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略阳县的林下经济发展利用率并不高,很多农民还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上。

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市场导向的种植模式。

2.产品加工不足:略阳县的林下经济产品大多只是原材料销售,缺乏深加工,降低了产品附加值。

3.市场拓展不畅: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闭塞,略阳县林下经济产品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市场拓展不畅。

三、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启示1.政府支持:当地政府应更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援助等。

2.产业结合:将林下经济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丰富林下经济的内涵。

3.科技创新:鼓励农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种植养殖,提高产品品质。

4.加强交流合作: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

四、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展望随着政策支持和相关举措的持续推进,略阳县的林下经济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引导农民科学的管理资源,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加工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工作,略阳县林下经济将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第一篇: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关于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发展林下经济是我县实现“生态美百姓富”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我县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11月上旬,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元帜和部份县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在县林业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我县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寨里镇、鸾凤乡、崇仁乡,通过走访、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等形式,对我县林下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林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我县是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84.97万亩,有林地面积240.1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98.7万亩,竹林面积40.1万亩。

森林覆盖率78.15%,森林蓄积量1117.07万立方米,总立竹量9200万株。

我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使林下经济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县约有100万亩的林地适宜林下经济的发展。

2015年预计产值可达3.38亿元。

其中:林下种植产值2.6亿元,林下养殖产值0.13亿元、相关林产品采集0.20亿元、森林景观利用(森林旅游)0.45亿元。

经营面积39.3万亩,涉及农户数3573户,就业人数达11000人。

(一)领导重视,落实政策。

2014年,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林下经济列入了乡镇绩效考评管理目标,并制定了具体评分管理办法,要求各乡镇完成一个面积达100亩或产值达100万元以上的示范片建设。

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一些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服务效果好的林下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给予重点扶持。

几年来,已投入资金880余万元,其中,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扶持以9个专业示范合作社为龙头的一批林下经济项目。

如投入40万元为铁皮石斛培育项目建设喷灌设施;投入20万元为林下养蜂户建设蜂巢;投100余万元,为林花、林苗、林药等项目建设林下路网、喷灌设施等。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林下经济是指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利用森林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林下经济的发展既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又能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1.林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在林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们发现我国已经有不少地区开始进行林下经济的探索和实践。

比如地区利用森林中的草药资源进行种植和加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另外,地区还利用森林中的木材资源进行家具制造和木雕加工,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工艺品产业。

2.林下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林下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是显著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带动了周边供应链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二、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森林资源和开发利用之间存在着矛盾。

有些地区在林下经济开发时,过度利用森林资源导致森林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林下经济发展中需要更加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开发强度,保护森林资源。

2.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不足:对于一些地区来说,林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不足。

在林下经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科技支持和创新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三、未来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1.推动林下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林下经济产业园区,提高林下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

2.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为了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林下经济是指指在森林等自然环境下实施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采集、养殖、观光、运输等多种形式。

林下经济在许多地方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通过对林下经济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发展概况林下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我国,林下经济的主要形式包括采集和养殖两种。

采集主要指采集野生动植物资源,如蜂蜜、野菜、草药等;养殖主要指林下饲养家禽家畜,如养鸡、养猪。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林下经济还涌现出观光旅游等新兴形式。

二、发展潜力林下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潜力。

首先,林下经济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和稀缺性。

我们的森林资源丰富,包括各种野生动植物和宝贵的草药,这些资源对开发林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林下经济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依靠采集和养殖等林下经济活动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林下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林下经济可以通过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覆盖率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面临问题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开发利用不规范。

一些地方过度开发资源,导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

其次,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很多地方的林下经济开发缺乏完善的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另外,市场渠道不畅通。

由于交通不便,一些地方的林下经济产品无法流通到市场,影响了经济效益。

四、建议为了发展林下经济,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限制过度采集和开发。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规划制度,统一规划和管理林下经济的开发。

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再次,加强市场建设。

开发新的销售渠道,扩大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份额。

加强社群合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加强宣传和推广。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 引言1.1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引言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林下经济发展县,略阳县的林下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略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现状、趋势、主要问题、发展对策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推动略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略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略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也将对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本报告将对略阳县林下经济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将探讨略阳县林下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希望能够推动略阳县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略阳县林下经济的现状分析略阳县是一个山区县,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下经济潜力。

目前,略阳县的林下经济呈现出一些特点和现状:略阳县的林下经济种类繁多。

除了传统的采摘、狩猎、养殖等项目外,还出现了众多新兴的林下经济产业,如林下种植、野生植物开发利用、生态旅游等。

略阳县的林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虽然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受到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林下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并不理想,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差距。

略阳县的林下经济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

由于发展不规范和管理不到位,一些林下经济项目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长期可持续发展。

略阳县的林下经济虽然有潜力和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

需要通过加大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推动略阳县林下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

2.2 略阳县林下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生态资源的重视,略阳县林下经济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随着林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略阳县林下经济的规模逐渐扩大,种植的经济作物和果树增加,林下经济产值逐年提升。

发展林下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情况调研报告调查人:XXX、XX、X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为推进林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XX年X月中旬,林科所成立了林下经济调研小组,开展了林下经济调研工作。

通过听取工作情况介绍、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了涉及林下经济工作的情况,全面客观地检验了林下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林下经济工作的分类指导,保证了林下经济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所林下经济工作的深入开展。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所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我所现有林地面积XXXX亩,是全省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市级林科所,其森林覆盖率达到了XX%。

我所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使得林下经济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全所约有XX亩林地在发展林下经济,其中林下种植竹荪和大球盖菇面积约为XX亩、白芨种植面积约为XX亩、三叶青种植面积约为XX亩、果园套种蔬菜面积约为XX亩、金丝黄菊种植面积约为X 亩、XXXX鱼塘总面积约为X亩,XXXX年林下经济年产值预计为XX万元,其中中药材XXXX年不能创收。

(一)领导重视。

20XX年年底,所领导就已经将林下经济工作列为20XX年全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积极争取与省林科院的林下经济项目合作,如竹林下种植竹荪、大球盖菇以及松树林下种植白芨。

近1年来,林下经济投入总资金约为XX 余万元,主要支出包括劳务用工、原料、围栏,喷灌设施等。

(二)形式多样。

一是以林菌、林药、林花为主的种植模式。

发展竹林下竹荪、大球盖菇,年产量(鲜重)为XXXX斤,价值X万元;发展种植白芨、三叶青等中药材总面积约XX亩;林下种植金丝黄菊面积约为X亩。

二是果园套种瓜类等的种植模式。

在XX亩的水果采摘园中套种西瓜、香瓜、丝瓜、辣椒、地瓜等,总产量达X万斤,价值 X万元。

三是林+渔的林下养殖模式。

XXXX 年养殖面积X亩,总产量 XXXX斤,价值X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专业性不强。

林下经济的专业人才匮乏,在职职工在这些领域接触的人也不多,整体种植技术水平偏低,在林菌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大多都是请教省院的专家;果园套种有机蔬菜缺乏种植技术,使得瓜菜卖相差;鱼塘鱼种的搭配不合理,鱼类疾病不能有效的防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镇是国家级生态镇,湖南的门户镇,资源优势明显,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4.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4.3万亩,楠竹6.5万亩,森林覆盖率89.5%。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加大发展林下经济力度,特别是从去年以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努力把**建设成为最美的民族风情森林小镇。

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林药、林花、林禽、林蜂立体综合开发基地。

基地为**镇石斛兰种植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70万元兴办。

**年2月,在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基地由中心村搬迁至黄洞口村实施。

使用流转林地500多亩,在办理好土地林地流转和基本解决“三通一平”的基础上,合作社充分发挥丰富的兰花、中药材资源优势、林地优势、地理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

根据省、市和国家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和市场需求,基地计划按因地置宜和长远与眼前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林药、林花、林禽、林蜂和产品加工、销售、旅游休闲相结合的立体综合开发模式。

林药以仿野生贴树、贴石和林下大棚生态种植铁皮石斛为主。

林下主要种植湖南药物志记载,畅销全国和东南亚的**产名贵中药材升麻和草珊瑚、金线莲、白芨等丰富的中药材。

花卉以春兰、蕙兰、四季兰、寒兰和具开发前景并已登录注册为国字兰花品种**建兰、湘南鹤顶兰、绿嘴红花虾脊兰为主。

林间发展绿色生态养鸡、养蜂。

在搞好林下种植、养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林药(铁皮石斛系列保健品)加工销售和旅游休闲,争取获得最大效益,为发展林下经济作出示范。

石斛兰产业实行“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实现产销一条龙,搭建大棚80个,大棚种植16000盆,种植石斛兰500亩,仿野生贴树种植铁皮石斛80多亩;种下山兰200多盆,长势喜人。

春兰、蕙兰、盆景、盆栽观赏铁皮石斛各式盆景和创意新颖别具特色的壁挂式石斛板已上市销售。

2、林畜基地。

该基地为明星村深丘湾组党支部副书记钟礼韶自筹资金30万元兴建。

主要从事黑山羊生态养殖。

放养山林面积300多亩,在解决种羊、养殖技术和安全越冬等难题后,获得了显著效益。

现存栏280多头,年出栏60多头,收入超过10万元,并带动了五户农户养殖。

3、林禽基地。

上里村党支部书记李建秀,发挥交通方便优势和优越的场地优势。

投资20万元,建土鸡林下养殖场,放养山林面积30多亩,自繁自养,主要由夫妻俩人管理,现存笼13000多只。

一般20天出售一批,一年出售12-15批,年收入60万元左右,带动农户养殖1000-2000只的15户,500-1000只的8户。

4、林驯基地
(1)野鸡林下原生态养殖基地。

中心村西边山组钟云成,21岁。

2013年初,投资4万元,利用林下有利条件围网、搭棚10亩养殖野鸡。

从衡阳先后购入三批野鸡雏鸡计1800只,仿原生态林下养殖。

野鸡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放养半年左右,每只可达2.5-3斤可上市。

主要销往广东,另附养本地土鸡2000只。

现已销售1500只,销路极好,价格高出家鸡几倍,年收入可达10万元。

但因交通不便,三个村民组100多户的大村,至今未修通组公路,严重影响村民发展产
业。

(2)林下原生态石蛙养殖基地。

石蛙为难得的山珍,销售市场极好。

上里村西丰组卢房优根据市场需求,于2012年自学技术,筹资10万元,选择社会治安好,水好、环境好的寒坳细坑兴建石蛙原生态养殖场(基地),现已建养殖棚260平方,养殖池5个,高价从广东引进种蛙200对,经过精心养殖、繁殖,现已出售第一批石蛙,收入2万多元,见效快。

计划再投资20万元,扩大养殖棚和养殖池400平方。

由于获得了很好效益,已有几户农户准备养殖。

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缺乏对国家发展林下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技术的了解。

对国家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和申报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项目的要求和条件不了解,故难以得到政策扶持,加快产业发展。

2、缺乏发展林下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打造品牌的发展思想和认识。

只有一个名符其实的石斛兰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他都是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经营,又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故难以将项目做大做强,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为大产业。

3、缺资金。

农户积极性高,迫切要求将项目做大做强,但缺资金,农村要求代款难解决,影响产业发展和农户积极性。

4、缺乏方便的交通。

林下经济产业基地,一般都在村边、山边,远离公路,交通不便,影响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如中心村西边山组相连有拦江丘、打苟洞三个村民组,是一个100多户的大村庄,急需政府帮助解决通村公路。

三、发展方向和措施
1、加强引导和扶持。

按照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旅游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因地置宜,突出特色,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模式和目标。

认真搞好规划论证,建立项目库,为立项开发和招商引资提供依据,确保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林下经济是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和旅游开发的绿色产业体系综合性大产业项目,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应利用各种关系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促进我镇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引进人才和新技术新品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发展林下经济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应加强与有关大专院校联系,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当顾问,结合邀市、县科技人员,搞好技术服务。

为打造区域品牌,争取最大效益,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建好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硬件环境。

路通财通,目前,我镇11个行政村还有塘田村没有通水泥路。

全镇106个自然村还有42个没有通水泥路,都是简易沙石路面。

今后要充分利用中央对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倾斜政策和十三五规划的有利契机,改善道路交通和人畜安全饮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