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耐久跑教案-(四)

合集下载

耐久跑教案

耐久跑教案

水平四(七年级)【田径:耐久跑】教学资料一:作课教师简介二:单元教学计划三:课时教学设计四:课时教学计划三、跑的单元第4课次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快乐的教学指导思想,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展开为理念,以锻炼身体为原则,在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建立现代社会健康观和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学校运动场地,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体育教学器材来安排教学。

二、教材分析耐久跑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体育中考的考试内容。

所以耐久跑的技术,将对全程跑的成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准确的耐久跑技术,使学生对跑这个人类最基本水平深入理解。

本节课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单一枯燥,因而在教学安排上通过辅助游戏把单一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选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依赖性强,自我约束水平差,有较强的模仿水平,好奇心强,学习意识,对新鲜事物兴趣较高,有强烈的表现自我需要,所以,在教学上首要措施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采用趣味性组织教法和多种练习手段来引导学生趣学乐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乐而不疲,边枯燥为趣味,进而在快乐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途中跑水平。

四、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一些基本知识。

2.基本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3.通过本课练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耐久跑的兴趣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克服消极心理的意志品质五、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呼吸方法,呼吸节奏与跑动节奏的配合;400米重复跑。

教学重点: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思想理解层面上要协助学生理解到耐久跑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极点”的存有和普遍性、“极点”的出现和克服方法等,协助学生克服因为缺乏了解导致的害怕和消极心理;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动作技术层面,协助学生建立准确的不同形式跑的技术概念。

七年级体育耐久跑教案

七年级体育耐久跑教案
耐久跑教案(第1课时)
教材
定时跑(男生6分钟、女生5分钟))




1、进一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跑的节奏,发展耐力素质。
2、积极参与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
3、体验课堂学练乐趣,克服练习枯燥、畏惧等心理情绪。
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呼吸方法、跑的放松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组织队形:体操队形
基本部分
1、用马拉松运动项目故事引出本课内容,询问学生知道的长跑运动员有哪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信心;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3、组织学生分组以中等速度在跑中体会动作;
教法:
1)、教师讲解呼吸动作要领;
2)、原地练习呼吸节奏;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对弯道跑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团队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身体内倾,手臂的正确摆动,脚的正确用力
教学难点:克服离心力,提高速度
课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
一激情导入
一、课堂常规
二、热身活动
1、指令集合地点,检查服装,接受体委汇报;
情感目标:学生在走跑交替的练习中能按规定段落分配,坚持跑完规定距离。
教学重点:不屏气或用嘴呼吸。
教学难点呼吸与步伐协调。
课序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和要求
准备部分
一、教学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二、慢跑400米、徒手操

耐久跑初中教案

耐久跑初中教案

耐久跑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和跑步技巧,增强心肺功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内容:1. 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身体姿势、步幅、跑速、摆臂等。

2. 耐久跑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持续训练、阶梯训练等。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温度和血液循环。

2. 进行一些简单的耐久跑练习,如短距离冲刺、慢跑等,让学生熟悉耐久跑的感觉。

二、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1. 身体姿势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身体姿势,学生跟随示范,强调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等要领。

2. 步频和步幅训练:学生进行慢跑,教师指导学生保持均匀的步频和适当的步幅。

3. 摆臂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摆臂动作,学生跟随示范,强调自然、协调的摆臂。

三、耐久跑训练(20分钟)1. 间歇训练:学生进行3-4组,每组4分钟的耐久跑训练,中间休息1-2分钟。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持续训练:学生进行1-2组的持续耐久跑训练,时间为8-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保持稳定的跑速和呼吸。

四、放松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慢跑,以缓解疲劳。

2. 进行一些拉伸运动,如腿部的拉伸、背部的拉伸等,帮助学生恢复肌肉。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看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姿势、步幅和摆臂。

2. 对学生的耐力水平和跑步技巧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跑速和呼吸。

3. 对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并克服困难。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提高了耐力水平和跑步技巧,增强了心肺功能。

同时,学生也应该培养了一定的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七年级耐久跑教学教案--【教学参考】

七年级耐久跑教学教案--【教学参考】

七年级耐久跑教学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坚持到底的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互相鼓励的良好运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伐稳定性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定时跑、间歇跑、长距离慢跑等。

3. 耐久跑训练计划:根据学生体能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体能的提升和跑步姿势的规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慢跑5-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耐久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能力的提升:通过定时跑、间歇跑等训练方法,评估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2. 学生跑步姿势的规范: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跑步姿势,确保正确无误。

3. 学生团队合作和互相鼓励的情况:在训练过程中,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体育与健康》2. 场地:学校操场3. 器材:秒表、标志物、测量工具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第二步: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

3.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体能的学生,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2. 采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九、安全与防护1. 在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注意学生的运动姿势,避免错误的跑步姿势导致的伤害。

3. 督促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跑鞋等。

十、课后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计划,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明确指出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以及通过教学活动期望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田径耐久跑初中教案

田径耐久跑初中教案

田径耐久跑初中教案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增强有氧耐力为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耐久跑活动,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努力降低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耐久跑作为田径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耐久跑的运动强度较大,加之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枯燥,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针对这一情况,本节课将采用趣味性、挑战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耐久跑,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及重要性,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技术,提高跑的耐力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跑步节奏和呼吸技巧。

3. 情感目标:通过耐久跑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正确技术、跑步节奏和呼吸技巧。

2. 教学难点:克服极点,保持良好的跑步节奏。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检查服装与器材,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队列队形练习、个人定向热身、热身操。

2. 基本部分(30分钟)(1)技术教学: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耐久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3)挑战性练习:设置不同距离的耐久跑任务,让学生挑战自我,提高耐力素质。

(4)游戏环节:采用趣味性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耐久跑能力。

3. 结束部分(5分钟)(1)总结:教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耐久跑练习教案初中

耐久跑练习教案初中

耐久跑练习教案初中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通过耐久跑练习,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二、教材分析耐久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

本节课以400米耐久跑为载体,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都在不断发展。

但他们往往对耐久跑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耐久跑难度大、枯燥乏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提高耐久跑能力。

四、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技术,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合作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1. 耐久跑技术训练:包括起跑、途中跑、冲刺和呼吸等方面的训练。

2. 训练方法:采用分组练习、分层教学、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耐久跑能力。

3. 比赛策略: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比赛策略,合理分配体力。

六、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基本部分:(1)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确训练目标。

(2)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耐久跑技术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难度的训练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提高。

(4)竞赛: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体验胜利的喜悦。

3. 结束部分:总结课堂内容,放松活动,包括拉伸、深呼吸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评价学生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章“耐久跑”。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耐力和跑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如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

2. 培养学生耐力和毅力,提高跑步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难点:学生耐力和毅力的培养,跑步姿势和呼吸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时器、测量工具、标志物、录音机、音响设备。

学具:学生自备运动服、运动鞋、水壶。

五、教学过程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如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技术要领。

3. 团队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耐久跑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个别指导(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5. 实践训练(10分钟):学生进行一段距离的耐久跑实践训练,教师记录时间,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术要领2. 跑步姿势3. 呼吸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答案: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跑步姿势、呼吸节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耐力和毅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跑步姿势:教师应强调保持身体直立,略微前倾,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上体保持稳定,双手自然摆动,手臂与身体成约45度角。

步幅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2. 呼吸节奏:教师应强调呼吸要深长而有节奏,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呼吸方式。

初中水平四耐久跑公开课教案

初中水平四耐久跑公开课教案

提纲一、教学背景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步骤六、教学方法七、教学评价八、教学总结一、教学背景四耐久跑是初中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耐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了更好地进行四耐久跑教学,本课以初中水平为基础,采用公开课形式进行讲授,旨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四耐久跑的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程度。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耐久跑的含义和重要性;2.让学生认识到长跑对身体的好处,并在课堂中激发他们对长跑的兴趣和热情;3.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四耐久跑技巧和方法;4.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四耐久跑的含义和重要性;2.让学生认识到长跑对身体好处;3.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四耐久跑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对长跑的兴趣;2.如何让学生正确掌握四耐久跑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介绍四耐久跑的定义和重要性,并让学生看一段有关四耐久跑的视频。

2.整体呈现教师在教室内播放学生们在操场上跑步的录像,给学生展示正常或不正常的长跑姿势和动作,并带领学生找出问题。

3.细节呈现教师以用图文逐一给学生分析组成良好的长跑姿势四个要素,即前脚掌着地、膝盖弯曲、身体重心略倾和手臂和腿的配合。

4.实践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摆出正确的四耐久跑姿势,并进行实际的四耐久跑训练。

5.总结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并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运动水平和得到的改善。

6.拓展练习鼓励学生自我实践掌握了的技能和方法,在课下进行更多的训练。

六、教学方法1.讲述全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2.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经验;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4.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四耐久跑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四耐久跑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学生是否具备更高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折叠,身体协调克服极点
学情分析
阶段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
方法
组织形式
备注






1、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安排见习生。
4、准备活动
(1)、慢跑200Mx4
(2)、徒手操:
1、肩部运动
2、扩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6、活动膝、踝、腕关节
和学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带学生做准备活动
学生成四列横队
认真听老师讲解
按要求做练习
体会动作
师做指导
×××××××
×××××××
×××××××
×××××××

要点与要求:
要求:摆臂幅度小重心起伏小。
目的
练习体会往返800米跑,学习控速跑与体会速度节奏感
重点:提高速度耐力,培养速度节奏感
难点:能够控制跑速,跑动中能放松调整
恢复
评价
阶段
自由放松。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
四列横队体操队形站立
×××××××
×××××××
×××××××
×××××××

学生参与度的分析
器材
场地
教学
反思
龙泉中学集体备课案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体育
一备教师
一备时间
课题:耐久跑(六)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改进、提高途中跑技术,认知800米跑项目特点。
2、培养学生速度节奏感,提高速度耐力和增强体能。
3、培养学生顽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摆臂后的前摆,折叠,前脚掌扒地
3、学生分层次练习,进行
练习内容:
第一组:速度较好,耐力不足
匀速跑100米×6+200米变速跑,先慢后快。
第二组:速度稍差,耐力一般
(100米慢+100米快)×4,共800米。
第三组:速度和耐力比较差
4分钟定时跑,自由变速,结合自己情况,快慢结合,后200米自由发挥
边讲解边做示范
教师做示范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四列横队集队
体育委员领跑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
×××××××
×××××××
×××××××
×××××××







1、跑的专门性练习
(1)、直线跑慢跑
A.原地摆臂练习20米*2次
B.小步跑20米*2次
C.后蹬跑20M*2次
D.高抬腿跑20m*2次
2、进一步认知800米跑项目的特点,分析、归纳800米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